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系统效率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第4稿-光伏电站系统效率测试方法V4 2013-11-25

第4稿-光伏电站系统效率测试方法V4 2013-11-25

3.9 峰瓦 光伏组件或方阵在标准测试条件下, 最大功率点的输出功率的单位。
3.10 安装容量 光伏发电站中安装的光伏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计量单位是峰瓦(Wp)。
3.11 标准测试条件 (STC) 光伏电池温度为 25C, 辐照度为 1000W/m2
4 系统效率测试方法
4.1 计算方法 为了使不同光伏电站的系统效率η s 具有可衡量性,本标准中系统效率η s 采取 在 不 同 辐 照 度 范 围 ( 取 200 ± 20 W/m2,400 ± 20 W/m2,600 ± 20 W/m2,800 ± 20 W/m2,1000±20 W/m2)分别测量一定数量的逆变器后实际输出功率并计算得到整 个光伏系统相应辐照度下的输出效率, 然后根据电站当地历史辐照度分布情况进 行加权平均得到整个系统的输出效率,即系统效率 s 可由下式计算:
η
s
= δ 1η

1
+ δ 2η

2
+ δ 3η

3
+ δ 4η +δ
4
+ δ 5η

P OP 1 1 P SP 1
P OP 2 2 P SP 2
P OP 3 3 P SP 3
P OP 4 4 P SP 4
5 P OP 5
5 P SP 5
1 ○
其中: 1) η
1
为在 200±20W/m 范围内某个具体辐照度下的系统效率, η
1 j Pop j ,其中Pop j 为第
j 个逆变器交流输出功率;
2
为电站运行在 200±20W/m2 范围内某个具体辐照度下的权重值, δ
3

光伏发电站能效测试技术方法

光伏发电站能效测试技术方法

光伏发电站能效测试技术方法
光伏发电站的能效测试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效率测试:通过测量光伏发电站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光照强度,计算出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

可以采用室内或室外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2. 热效率测试:通过测量光伏发电站的热损失和总输入能量,计算出光伏电池的热效率。

可以采用热量流量计等设备进行测试。

3. 组件效率测试:通过测量光伏发电站中各个组件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光照强度,计算出各个组件的转换效率。

可以采用多通道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4. 系统效率测试:通过测量光伏发电站整体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光照强度,计算出整个系统的转换效率。

可以采用多通道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5. 灰尘和污染测试:通过测量光伏电池板表面的灰尘和污染物的积累情况,评估其对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

可以采用光谱仪等设备进行测试。

6. 温度影响测试:通过测量光伏电池板的温度和输出功率,评估温度对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

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测试。

7. 可靠性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和监测光伏发电站的输出功率和系
统性能,评估其在不同环境和工况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数据采集系统和监测设备进行测试。

以上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结合使用,以评估光伏发电站的能效和性能,并提供优化建议和措施。

光伏效率pr测试检测标准

光伏效率pr测试检测标准

光伏效率PR测试检测标准一、光伏组件效率测试1. 测试目的:对光伏组件的效率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为光伏系统的整体性能提供保障。

2. 测试方法:采用标准太阳模拟器对光伏组件进行测试,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计算组件的效率。

3. 测试标准:光伏组件的效率应不低于设计要求的90%,同时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二、光伏系统效率测试1. 测试目的:对光伏系统的整体效率进行检测,确保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发电效率。

2. 测试方法:在太阳辐射条件下,对光伏系统进行实际运行测试,记录系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输出功率,计算系统的效率。

3. 测试标准:光伏系统的效率应不低于设计要求的85%,同时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三、光伏逆变器效率测试1. 测试目的:对光伏逆变器的效率进行检测,确保其转换效率高,对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量有重要影响。

2. 测试方法:在规定的负载条件下,对逆变器进行实际运行测试,记录逆变器的输入和输出功率,计算逆变器的效率。

3. 测试标准:光伏逆变器的效率应不低于设计要求的95%,同时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四、光伏系统维护和检查1. 定期检查光伏组件的外观和性能,确保组件无损坏、老化等现象。

2. 对光伏系统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对逆变器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

五、光伏系统性能评估1. 对光伏系统的性能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发电量、效率、可靠性等方面。

2. 根据评估结果,对光伏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对光伏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维护和改进提供依据。

以上是光伏效率PR测试检测标准的几个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检测和评估,可以确保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率发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系统效率测试方法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系统效率测试方法

附件十一光伏电站系统效率保证协议(发包方)与(承包方)经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将以下内容作为光伏发电项目总承包合同技术协议的补充协议。

一、光伏电站系统效率要求发包方要求光伏电站的系统效率(Performance Ratio,即PR值)≥80%。

二、光伏电站系统效率测试方法1. 目的光伏电站系统效率测试(PR性能测试)用于证明光伏电站的整体转换效率能够满足电站设计转换效率的要求。

本测试方法是参照《Functional test,Seven day performance test criteria and procedure》,如有不明确的地方,以《Functional test,Seven day performance test criteria and procedure》为准。

2. 最小辐照度要求测试期间的最小辐照度要求:每15分钟记录一个数据,至少获得40个光伏阵列倾斜面的太阳辐照度采样值数据,并且所测数据不小于600瓦每平方米。

如果在测试初期最小辐照度要求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应该延长测试周期直至满足最小辐照度要求,或者由合同双方来确定测试周期。

简言之,在测试周期内,至少获得40个数据,每个数据持续15分钟,并且每个数据均满足辐照度大于600瓦每平方米的要求。

3. 性能测试方合同双方应指定一个经双方认可的性能测试方(独立第三方)来负责测试事宜。

性能测试方应起草一份详细的测试方案,并至少在测试开始前30天将方案提交给业主,经业主审核同意后才能实施。

性能测试方应保证测试的权威性、公正性。

4. 一般测试条件测试应该从测试周期第一天的零点开始,到测试周期最后一天的零点结束,以便被测设备在早晨自动开始运行,输出功率,然后在傍晚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光伏电站正常运行所需的所有设备均应当按照正常的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运行。

在完成功能测试和正常调试程序后,应马上进行测试,以便所有关键系统均能够正常运行。

5. 特殊情况5.1 冰雪当冰雪覆盖了光伏阵列的任何一部分时,此段时间不应计入性能测试周期。

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方式和评估方法探究

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方式和评估方法探究

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方式和评估方法探究摘要: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光伏电站电能质量对用户来说也越来越重要。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

但是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特殊性,其电能质量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将太阳能发电装置直接安装在用户附近,与用户通过电力电子设备(逆变器)相连,将电能输送至电网的一种发电方式。

其具有以下特点:由太阳能直接产生电能、分布于用户附近,就近并网、并网运行时电压与电流较普通电力系统低、发电量受季节和日照影响较大。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能质量;检测方法;评估方法引言:分布式光伏电站是由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因此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一种具有电力电子装置的电能转换装置,具有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等特点。

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会产生谐波污染和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严重时会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因此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电能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电能质量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对促进分布式光伏电站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布式光伏电站中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近年来,随着光伏电站的规模不断扩大,其电能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和分散性的特点,电网与分布式光伏电站之间的电能质量问题将变得更为复杂,为了保证电能质量,提高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竞争力,应积极研究分布式光伏电站中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

1.谐波污染光伏电站主要是由直流汇流柜、逆变器、升压变压器以及电缆等组成,由于直流汇流柜的整流特性,在并网运行时,将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和电压,从而对电网造成严重污染。

此外,在并网运行时,由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多采用串并联结构,所以还会产生大量的并联谐波电流。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与评估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与评估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与评估概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将光伏发电设备分布在多个地点、接入电网进行并网发电的系统。

以其可分布性、环境友好、可靠性高等优势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然而,如何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性能分析与评估,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1. 光伏发电效率的评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是光伏组件,其直接影响发电效率。

光伏组件的效率是指其将太阳光转换为可利用电能的能力。

通过对光伏组件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组件的最佳工作点和效率,从而评估系统的发电效率。

2. 电网接入性能的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需要与电网进行接入并网发电。

电网接入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发电能力和可靠性。

通过对系统与电网之间的电压、频率等参数进行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电网接入能力,进而优化系统的运行策略。

3. 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对于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可靠性评估包括对系统的故障率、失效率、重要性等指标进行分析。

通过对系统的故障模式和失效概率进行研究,可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故障处理能力。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评估1. 发电量的评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目标是提供可靠、稳定的电能供应。

通过对系统发电量的评估,可以确定系统的发电能力。

评估方法包括基于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定量评估和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基于模型仿真的数值计算。

2. 经济性评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评估是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指标。

评估内容包括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发电收益等方面。

通过对系统建设和运行成本的分析,并结合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可以评估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并为系统的设计和运营提供依据。

3. 环境影响评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系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可以确定系统的环境可持续性。

评估内容包括对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电能质量测量设备要求和检测步骤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电能质量测量设备要求和检测步骤

1.电能质量测量设备要求1)对依据GB/T 29319-2012《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开展的电能质量测试,测试测量设备包括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等。

测量设备准确度的最低要求,数据采集装置通道带宽应不小于10MHz。

电能质量测量装置应符合GB/T17626. 30的要求,测量装置的闪变算法应符合GB/T 17626. 15的要求。

(2)对依据Q/GDW 617《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和Q/GDW 618《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程》开展的电能质量测试,电能质量测试装置应满足GB 19862、DL/T1028的技术要求,并符合IEC 61000-4-30 Class A测量精度要求。

2.电能质量检测步骤(1)电网条件。

光伏发电系统停止运行时,并网点处相关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压谐波总畸变率在10min内测得的方均根值应满足GB/T 14549的规定;2)电网频率10s测量平均值的偏差应满足GB/T 15945的规定;3)电网电压10min方均根值的偏差应满足GB/T 12325的规定;4)电网电压三相不平衡度应满足GB/T 15543的规定。

(2)三相不平衡度检測。

1)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检测步骤如下:a)在光伏发电系统公共连接点处接入电能质量测量装置;b)运行光伏发电系统,从光伏发电系统持续正常运行的最小功率开始,以10%的光伏发电站所配逆变器总额定功率为一个区间,每个区间内连续测量10min,从区间开始按每3s时段计算方均根值,共计算200个3s时段方均根植;c)分别记录其负序电压不平衡度测重量值的95%概率大值以及所有测量值中的最大值;d)重复测量1次。

注:最后一个区间的终点取测量日光伏发电系统持续正常运行的最大功率。

2)三相电流不平衡度检测。

宜同时测量子相电流不平衡度,方法参照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检测。

(3)闪变。

在光伏发电系统公共连接点处接入电能质量测量装置,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截止频率应不小于400Hz。

分布式光伏项目试验方案

分布式光伏项目试验方案

分布式光伏项目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

咱为啥要做这个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试验呢?很简单,就是要看看这个项目到底能不能像我们预想的那样,把太阳光高效地变成电,而且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稳稳地运行,可别一遇到点小麻烦就“罢工”了。

这就好比我们要测试一个超级英雄,得看看他在不同场景下是不是都能拯救世界,对吧?二、试验地点。

1. 光伏组件安装现场。

这个地方就是咱们光伏组件大展身手的舞台啦。

在这儿,它们可以尽情地吸收太阳光,然后把光转化成电。

这里的环境可是很重要的,比如说阳光照射的角度、时长,还有周围有没有啥遮挡物,就像舞台上不能有乱七八糟的东西挡住演员的表演一样。

2. 逆变器安装处。

逆变器可是个关键角色,就像一个翻译官。

它把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翻译成交流电,这样才能供我们日常使用。

所以我们得在它的安装处好好测试一下,看看这个“翻译官”是不是够称职,有没有把直流电和交流电的转换搞砸。

三、试验设备。

1. 功率分析仪。

这个家伙就像是一个超级侦探,能把光伏系统的功率情况查得一清二楚。

它可以精确地测量出光伏组件产生了多少功率,逆变器转换后的功率是多少,有没有能量损失之类的情况。

2. 光照强度仪。

光照强度仪呢,就像一个太阳光的测量员。

它可以告诉我们太阳光到底有多强,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如何了。

比如说,是大晴天的时候发电效率高,还是有点阴天的时候也能正常工作呢?3. 万用表。

万用表是个多功能小能手,能测量电压、电流等各种电学参数。

我们可以用它来检查电路是否正常,就像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身体一样,看看电路有没有“生病”。

四、试验项目及步骤。

# (一)光伏组件性能测试。

1. 外观检查。

第一步就像给光伏组件做个全身检查。

我们要仔细看看组件的表面有没有划痕、裂缝或者其他损坏的地方。

如果有,那它可能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太阳光了,就像一个运动员身上有伤,肯定跑不快一样。

2. 开路电压测试。

把光伏组件放在阳光下,然后用万用表测量它的开路电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十一
光伏电站系统效率保证协议
(发包方)与(承包方)经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将以下内容作为光伏发电项目总承包合同技术协议的补充协议。

一、光伏电站系统效率要求
发包方要求光伏电站的系统效率(Performance Ratio,即PR值)≥80%。

二、光伏电站系统效率测试方法
1. 目的
光伏电站系统效率测试(PR性能测试)用于证明光伏电站的整体转换效率能够满足电站设计转换效率的要求。

本测试方法是参照《Functional test,Seven day performance test criteria and procedure》,如有不明确的地方,以《Functional test,Seven day performance test criteria and procedure》为准。

2. 最小辐照度要求
测试期间的最小辐照度要求:每15分钟记录一个数据,至少获得40个光伏阵列倾斜面的太阳辐照度采样值数据,并且所测数据不小于600瓦每平方米。

如果在测试初期最小辐照度要求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应该延长测试周期直至满足最小辐照度要求,或者由合同双方来确定测试周期。

简言之,在测试周期内,至少获得40个数据,每个数据持续15分钟,并且每个数据均满足辐照度大于600瓦每平方米的要求。

3. 性能测试方
合同双方应指定一个经双方认可的性能测试方(独立第三方)来负责测试事宜。

性能测试方应起草一份详细的测试方案,并至少在测试开始前30天将方案提交给业主,经业主审核同意后才能实施。

性能测试方应保证测试的权威性、公正性。

4. 一般测试条件
测试应该从测试周期第一天的零点开始,到测试周期最后一天的零点结束,
以便被测设备在早晨自动开始运行,输出功率,然后在傍晚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光伏电站正常运行所需的所有设备均应当按照正常的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运行。

在完成功能测试和正常调试程序后,应马上进行测试,以便所有关键系统均能够正常运行。

5. 特殊情况
5.1 冰雪
当冰雪覆盖了光伏阵列的任何一部分时,此段时间不应计入性能测试周期。

此时,性能测试周期应延长或者推迟,直至整个光伏阵列没有被冰雪覆盖及其它障碍物遮挡。

5.2 不可抗力
如果在测试周期内发生合同方无法控制的不可抗力所导致的发电量下降不应计入性能测试的计算结果。

此时,性能测试周期应延长或者推迟,直至电站恢复正常运行。

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业主要求的临时停电、电网临时停电和电网异常导致的预期发电量下降。

6. 测试仪器
测试应使用永久式的测试仪器,以便满足测试的精度要求。

用于测量光伏阵列表面辐照度的仪器应全部(不少于两台)安装到位并且工作状态良好,符合ISO二级标准的辐照强度仪应安装于光伏阵列倾斜面(如果是跟踪支架系统,应安装在跟踪支架上,不要安装在光伏组件上),应由有资质的技术人员校准,如果有冰雪还应加热。

关口计量表应满足相关标准,并且应当由有资质技术人员进行校准。

组件温度的测量,每10MW应使用两个或者更多热电偶传感器,并且应均匀布置于整个场地。

应使用组件生产商推荐的导热胶,将传感器粘附在组件背面。

应选择位于组件串列中点处的组件。

7. 数据采集
测试数据由电站数据采集系统或者关键设备自带的控制系统进行记录。

数据采集应当是自动进行的,以便节约人力成本。

所有的测试数据将用于进一步的分析。

8. 测试结果计算
经温度校正的系统性能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PR adj= E /[(kWp * Σ I POA /I STC) * (T corr)]
其中:E 代表光伏电站并网点处净发电量(单位:kWh)
kWp(光伏组件容量100MWp装机)=组件标称功率*块数*(1-衰减率)(单位:kWp)
ΣI POA代表光伏电站单位光伏组件倾斜面接收辐射能量(单位:kWh/m2)
I STC代表标准条件下辐射强度(单位:kW/m2)
T corr代表温度修正系数
T corr= 1 + α * (t m– t STC)
其中:α 代表组件温度系数
t m代表测试期间测量的组件温度平均值
t STC代表标准条件下的组件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