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重要考点-燃料与能源练习卷
中考化学重要考点燃料与能源练习卷

燃料与能源练习卷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 潮汐能B.煤C.石油D.天然气【答案】A2•太阳能热水器把水加热的过程是把光能转化为3. 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答案】A4. 下列有关燃烧及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B.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C. 扇子扇灭蜡烛火焰,原因是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D.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答案】C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A.化学能【答案】CB.机械能C.热能D.电能5•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B. 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C. “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D. “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答案】D6•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B.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C. 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D.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答案】A7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对“铁粉和硫反应”所做的改进实验,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后混合物剧烈反应,玻璃棒移开始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由此可知该反应是一个____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为确保冷却后的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实验中的硫粉要稍微过量,目的是。
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强化燃料和能源练习卷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强化燃料和能源练习卷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强化燃料和能源练习卷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中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强化燃料和能源练习卷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燃料和能源一、选择题1。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C。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D. 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C2.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 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
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A3.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 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B。
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
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D。
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B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 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C。
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D。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5。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稀有气体的含量为0。
03%B。
太阳能、化石燃料、氢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C。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D。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
2018学年度初三化学上《燃料、热量和环境》习题集训(含解析)

燃料、热量和环境【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被称为理想“绿色能源”的是()A.氢气B.天然气C.无烟煤D.石油2.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
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A.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B.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3.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氧气的消耗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4.哈尔滨市计划在近几年内将市民家用煤气改换成来自大庆市的天然气。
下列关于天然气这一能源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和氢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B.天然气的使用不能引起温室效应C.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的能源D.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而又较洁净的气体燃料5.“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逐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B.将废弃的秸杆就地焚烧C.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能源D.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6.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氢气让人喜欢让人忧B.煤气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潜伏着无形杀手C.煤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D.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虽然取之不尽,但也应节约使用7.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又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目前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挑战。
探求能源利用的新途径是人类亟待解决的课题。
以下探究能源利用的途径不恰当的是()A.更多地利用木材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C.增加风力发电量D.增加核发电量8.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需要开发新的能源。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B.天然气C.石油D.太阳能9.燃料电池—就是利用燃料的燃烧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下面适合在航天飞机上使用的燃料电池的是()A.液氢——液氧B.甲烷——氧气C.一氧化碳——液氧D.碳粉——氧气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都伴随着热量放出B.人类应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C.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D.人体活动所需能量与食物在体内的化学反应有关11.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石油产品B.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是天然气C.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D.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二、填空题12.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太原市依托自身资源已将部分公交车的燃料由汽油改为“煤层天然气”。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可自主编辑word)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夯基提能作业题组一燃烧与灭火A组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西中考,2,2分)2018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
下图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的是( )2.(2018辽宁沈阳中考,5,1分)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方法是( )A.用水浇灭B.剪掉烛芯C.吹灭蜡烛D.罩上烧杯3.(2018四川成都中考,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站严禁烟火B.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4.(2017周口一模,2)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炒菜锅中的油着火,立即用水灭火B.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以作燃料C.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D.液化石油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并关闭阀门二、填空题5.(2016河南中考,15,3分)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6.(2018北京中考,22,3分)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设计B、D的目的是。
的现象是。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三、简答题7.(2018新乡二模,21)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1)下图中能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的现象是什么?(2)小明在实验结束后发现铜片变黑了,原因是什么?8.下图为探究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熄灭的实验。
(1)用燃烧的条件分析Ⅰ中蜡烛熄灭的原因。
(2)用物质的性质分析Ⅱ中蜡烛熄灭的原因。
9.(2018安阳一模,21)了解防火、灭火等安全知识非常必要。
(1)在实验室,如果酒精不慎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什么?(2)在家里,如果发现天然气(或液化气)泄漏,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8郑州一模,4)下列灭火方法中,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相同的是( )A.用高压水枪灭火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2. (2018新乡一模,4)青少年应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课时18.燃烧、燃料、能源

课时18.燃烧、燃料、能源一、选择题9.(2018山东省青岛市,题号9,分值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等。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燃烧时要有充足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A.可燃物要想燃烧需要既与氧气接触,又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说法不正确;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以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能够充分燃烧,故说法正确;C.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室外空气进入,火势更旺,不利于灭火,故说法不正确;D.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说法不正确。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11.(2018广西省玉林市,题号11,分值2)下列灭火的方法,不恰当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C.酒精洒出失火用湿抹布盖灭D.汽车自燃用灭火器灭火【答案】B【解析】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以隔绝氧气,所以A正确;B.电器自燃不能用水泼灭,水可以导电,容易发生触电的危险,所以B错误;C.酒精洒出失火用湿抹布盖灭,可以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所以C正确;D.汽车自燃用灭火器灭火,最好用泡沫灭火器,可以隔绝氧气,所以D正确。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4.(2018四川省巴中市,22题,2分)下列图示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一些标识的识别方法;A图是塑料回收标志,故A不符合题意;B图是节水标志,故B不符合题;C是严禁烟火的标志,故C不符合题意;D图显示一个节约的“节”,是中国节能标志,故D复合题意;【知识点】初中化学中常见标志的识别2.(2018广西省玉林市,题号2,分值2)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答案】D【解析】A.此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所以A错误;B.此图标是节约用水标志,所以B错误;C.此图标是塑料回收标志,所以C错误;D.此图标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所以D正确。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测试专题16燃料与能源的利用含解析6

专题16 燃料与能源的利用一、单选题1.【 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学复习测试】能用如下图所示的气体制取装置制取少量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D.过氧化钠和水制取氧气【答案】B2.【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煤燃烧产生的烟 B.燃烧烟花爆竹的产物C.汽车排放的尾气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答案】D【解析】A、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B、燃烧烟花爆竹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硫,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C、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可造成空气污染,正确。
故选D。
3.【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十校2017届九年级最后一模】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通过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B.缺铁会引起贫血,平时应尽可能吃补铁的营养品C.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D.将废旧电池掩埋到土壤里【答案】A4.【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2017届初四中考(五四学制)模拟试题(三)理综】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B.为了节约化石能源,要大力开发太阳能、核能、水能等新能源C.回收废旧金属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会得到煤焦油、煤油、煤气等产品【答案】C【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错误;B、水能是人们早已经开发的能源,不是新能源,错误;C、回收废旧金属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正确;D、煤油是石油的分馏产品,不是煤的干馏产品,错误。
故选C。
5.我国南海海底发现的巨大“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而我国东海“可燃冰”的蕴藏量也很可观……。
【化学】中考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1)

【化学】中考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练习题(1)一、选择题1.2018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各地积极行动,落实措施。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B.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C.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D.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可减少污染物排放,利于空气净化,正确;B、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空气净化,正确;C、化石燃料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可减少使用,不能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错误;D、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空气污染,利于空气净化,正确。
故选C。
2.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B.用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D.金刚石可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答案】B【解析】A、活性炭可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正确;B、对于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不能降低,错误;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而降低肥效,故在碱性土壤中不能施用铵态氮肥,正确;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故金刚石可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正确。
故选B。
3.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图甲),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见图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B.蜡烛熄灭是因为温度低于其着火点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只有CO2和水蒸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练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含解析64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2016·东营中考)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解析】选C 。
乙醇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
2.(2014·永州中考)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H 2、CO 2 B.CO 、O 2 C.H 2、COD.CO 、N 2【解析】选B 。
可燃性的气体如果不纯,达到其爆炸的极限,点燃时会发生爆炸,因此爆炸的前提是需要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或空气混合,选项A 、C 、D 中都无氧气或空气,所以都不符合题意。
【对比归纳】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的比较 是否发光3.(2016·重庆中考A卷)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燃烧与灭火分析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煤炉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大了空气进入量;(2)蜡烛一扇就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2016·成都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解析】选A。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可燃物除了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还需与氧气接触,才会发生燃烧;图书档案起火时,不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因为会对图书档案造成损坏;酒精溶于水,酒精在桌面燃烧,倒上水时不会隔绝氧气,不能灭火。
5.(2016·广东中考)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料与能源练习卷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潮汐能B.煤C.石油D.天然气
【答案】A
2.太阳能热水器把水加热的过程是把光能转化为
A.化学能B.机械能C.热能D.电能
【答案】C
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
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
【答案】A
4.下列有关燃烧及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B.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C.扇子扇灭蜡烛火焰,原因是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答案】C
5.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
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
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答案】D
6.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答案】A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对“铁粉和硫反应”所做的改进实验,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后混合物剧烈反应,玻璃棒移开始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由此可知该反应是一个(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为确保冷却后的生成物不能被磁铁吸引,实验中的硫粉要稍微过量,目的是。
【答案】放热确保铁粉完全参加反应
8.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越来越重要。
(1)下列物质:一氧化碳、氢气、天然气、乙醇、汽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
(2)燃料的燃烧离不开氧气。
①科学家合成了最简单的氢铝化合物(Al2H6),它的燃烧热极高,可做高能燃料。
Al2H6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色火焰,说明
可燃物的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3)“碳足迹”(见图)标示着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足迹”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低碳”是有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应从节能、减排和回收再生等环节来改变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请你举出符合“低碳”理念的一个细节:。
【答案】(1)氢气
(2)Al2H6+3O2Al2O3+3H2O 淡蓝蓝紫
(3)纸双面用(或步行代替乘汽车等)
9.液化石油气是家庭常用燃料,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性质
物质
熔点/℃沸点/℃燃烧反应
丙烷﹣189.7 ﹣42.1
C3H8+5O23CO2+4H2O
丁烷﹣138.4 ﹣0.5
2C4H10+13O28CO2+10H2O (1)由上表资料分析,丙烷和丁烷的物理性质是:常温常压下呈态(填“气”、“液”或“固”);
化学性质是:具有性。
(2)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59 g丁烷充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的质量。
(3)已知含碳气体的含氢量越高,相同条件下充分燃烧时产生CO2就越少。
比较甲烷、丙烷和丁烷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看出最洁净的燃料是(填化学式)。
(4)气体燃料具有价廉、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①若灶具上的风板调节不好,空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充分,其后果是
、。
②烧水或做饭时,人不要远离灶具。
如果火焰熄灭而又没有及时关闭燃气灶,可燃性气体会在厨房里扩散,遇
明火会发生的危险。
【答案】(1)气可燃(2)211.6 g (3)CH4(4)煤气中毒浪费燃料爆炸
10. 5月18日,我国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在由烟台建造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上,
通过对海底可燃冰矿藏进行降压使可燃冰分解,再通过沙、水、气分离技术获得连续稳定的天然气。
(1)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沙、水分离可采用的方法是。
(3)开采出的气体可用液化天然气船运输。
这种船的内胆是用殷瓦钢(镍铁合金)建造的。
这种殷瓦钢非常娇贵,用出汗的手摸一下,就会很快锈蚀。
请分析汗水能使殷瓦钢很快锈蚀的原因。
(4)科学家还在尝试一种开采可燃冰的新方法﹣CO2置换开采法:向海底可燃冰层注入CO2,换出可燃冰中的天然气。
这种方法在环保方面的优点是(答一条即可)。
【答案】(1)CH4+2O2CO2+2H2O
(2)过滤
(3)汗水中的氯化钠加快了殷瓦钢的锈蚀速率
(4)缓解温室效应的发生
11.如图,要使石头滚下,山羊必须给石头一个足够“翻越小坡”的能量(E),当石头滚落到谷底时会释放能量,化学反应就如那块石头一样,反应物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翻越小坡”,反应才会发生.若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可降低“翻越小坡”需要的能量,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则为吸热反应,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等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
(1)图1表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是(用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所需“翻越小坡”的能量是。
(2)图2中曲线a、b表示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过程,曲线(填“a”或“b”)表示一定加入了
催化剂的反应过程。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
【答案】(1)放热E2﹣E1E=E2﹣E1
(2)b
(3)吸热
12.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物,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2CO2,CH4+2O2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O与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可多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比较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答案】(1)3∶1
(2)甲烷
(3)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