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说课
蛋白质说课稿

蛋白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掌握蛋白质的分类、合成和代谢过程。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描述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2. 技能与能力:学生能够解释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并能够分析蛋白质的代谢途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蛋白质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健康饮食的重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蛋白质的代谢途径。
2. 教学难点: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代谢途径的详细解释,以及相关生化反应的图示和解读。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蛋白质的图片或者食物,引起学生对蛋白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量,了解蛋白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0分钟)首先,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包括氨基酸的组成和蛋白质的多肽链结构。
然后,解释蛋白质的功能,如结构支持、酶催化、传递信号等。
b. 蛋白质的分类(10分钟)详细介绍蛋白质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结构、功能和来源分类。
通过实例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c.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10分钟)讲解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通过图示和生化反应的解读,让学生理解蛋白质合成的机制。
3.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个蛋白质合成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机制,并讨论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机制。
4.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蛋白质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学生对蛋白质的进一步探索和思量,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5. 总结与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多样性,以及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的关系。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展示等。
2. 教学资源:蛋白质的图片、食物样本、图示、案例材料、研究成果等。
蛋白质说课稿

蛋白质说课稿一、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扮演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角色。
本次说课将围绕蛋白质的定义、结构、功能和分类等方面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二、蛋白质的定义和结构1. 蛋白质的定义: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有机物之一。
2. 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分为四个层次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 一级结构: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基本特性。
- 二级结构:指蛋白质中氨基酸链的局部折叠形式,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
- 三级结构:指蛋白质整体的空间结构,由多个二级结构组成。
- 四级结构:只存在于多肽链的聚合物中,指多个蛋白质链的空间排列方式。
三、蛋白质的功能1. 结构功能: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提供细胞的形态支持和细胞器的稳定性。
2. 酶功能:蛋白质中的酶能够催化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参与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3. 运输功能:蛋白质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运输物质,如载脂蛋白可以运输胆固醇和脂质。
4. 免疫功能: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够识别并结合病原体,参与免疫反应。
5. 调节功能:蛋白质可以作为激素或受体参与调节生理过程,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作用。
6. 运动功能:肌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参与肌肉收缩,实现人体运动。
四、蛋白质的分类1. 按结构分:纤维蛋白质、球蛋白质和胶原蛋白质。
- 纤维蛋白质:具有长丝状形态,如角蛋白和胶原蛋白。
- 球蛋白质:具有球状形态,如酒精脱氢酶和胰岛素。
- 胶原蛋白质:具有三股螺旋形态,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
2. 按功能分:结构蛋白质、酶蛋白质、激素蛋白质和运输蛋白质等。
- 结构蛋白质:如角蛋白和肌动蛋白,提供细胞和组织的结构支持。
- 酶蛋白质:如淀粉酶和蛋白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 激素蛋白质: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调节生理过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3篇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3篇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1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位于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2章第2节较全面的介绍了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涉及的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等三部分知识。
为后面学习载体蛋白、酶等知识也为必修2关于基因的表达部分奠定基础。
物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对理解细胞的结构基础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为: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
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链、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二、说教法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课件和游戏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说课稿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蛋白质”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对于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命活动的调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为后续学习遗传信息的表达、细胞代谢等知识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阐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②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①通过观察、分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②通过模拟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②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②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③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②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二、说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构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的认识,降低学习难度。
2、讲授法系统地讲解蛋白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模拟实验法让学生通过模拟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加深对蛋白质形成过程的理解。
三、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法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归纳总结法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图片,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提问学生:“这些食物为什么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蛋白质。
蛋白质说课稿

蛋白质说课稿一、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说课将围绕蛋白质的定义、结构、功能和分类等方面展开,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引发学生对蛋白质的兴趣,加深对蛋白质的理解。
二、知识点的讲解1. 蛋白质的定义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质之一。
蛋白质在细胞中广泛存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2. 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包括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指的是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氨基酸链的局部折叠方式,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整体的三维空间结构,四级结构是指由多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复合物的结构。
3.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结构功能、运输功能、催化功能、免疫功能等。
蛋白质的功能多样化,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4. 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可以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照结构可分为纤维蛋白质和球状蛋白质;按照功能可分为结构蛋白质、酶、激素、抗体等。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理解蛋白质的定义和结构;- 掌握蛋白质的功能和分类;- 培养对蛋白质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一张蛋白质的结构图,引发学生对蛋白质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蛋白质的定义和结构: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蛋白质的定义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和基本构成。
(3)探究蛋白质的功能:通过案例分析或实验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多种功能,并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4)讲解蛋白质的分类: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蛋白质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和广泛应用。
(5)拓展延伸: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开展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精选11篇)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精选11篇)《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1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属于理解水平,首先要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要达成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的知识目标为:“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
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考虑到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对于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要意义,而本节内容恰好说明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方面──许多生命活动是靠蛋白质来完成的,因此,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就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史上创造的奇迹。
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科技工程,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国际重大科研协作计划。
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这两项重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应建立在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基础之上。
本节关于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蛋白质的内容,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特点:(1)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
蛋白质说课稿

蛋白质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和意义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扮演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角色。
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代谢对于理解生命体的生物学过程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介绍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功能以及相关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包括蛋白质的定义、组成和分类。
2. 掌握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包括氨基酸的组成、多肽链的形成和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3. 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包括酶的催化作用、抗体的免疫功能以及结构蛋白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4. 熟悉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包括蛋白质的合成、降解和修饰。
5. 掌握常用的蛋白质研究方法,包括分离纯化、电泳、质谱等。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蛋白质的概念和组成a. 介绍蛋白质的定义和组成,包括氨基酸的结构和特点。
b. 讲解蛋白质的分类,包括结构蛋白、功能蛋白和调节蛋白等。
2. 蛋白质的结构特点a. 介绍氨基酸的组成和特性,包括氨基酸的结构、侧链性质和分类。
b. 讲解蛋白质的多肽链形成过程,包括肽键的形成和多肽链的折叠。
c. 详细介绍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包括原生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3. 蛋白质的功能a. 介绍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包括酶的催化作用、抗体的免疫功能以及结构蛋白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b. 举例说明不同蛋白质的功能,如酶的催化作用、肌动蛋白的收缩作用等。
4. 蛋白质的代谢过程a. 介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的基本原理。
b. 讲解蛋白质的降解过程,包括蛋白酶的作用和蛋白质降解的途径。
c. 介绍蛋白质的修饰过程,包括磷酸化、甲基化等修饰方式。
5. 蛋白质研究方法a. 介绍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离心、层析和电泳等。
b. 讲解蛋白质的质谱分析方法,包括质谱仪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公开课优秀说课稿

氨基酸在经过特异的转运系统进入细胞后 ,首先在氨基转移酶的催化下活化成氨基 酸的活化形式。
活化的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与其他氨基 酸缩合形成肽链,这一过程由mRNA模板 指导。
肽链的延伸
肽链的终止与释放
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不断将活化的氨 基酸添加到肽链上,肽链不断延伸。
当核糖体遇到终止密码子时,肽链合成终 止,核糖体释放出新合成的蛋白质。
THANKS
谢谢
翻译水平的调节
核糖体的合成与分解、 tRNA的合成与分解等翻 译过程的调节影响蛋白质 的合成速度。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 化可调节其活性,进而影 响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
04
CHAPTER
蛋白质的功能与应用
蛋白质的功能概述
总结词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详细描述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 质》公开课优秀说课稿
目录
CONTENTS
• 课程引入 • 蛋白质的结构 • 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 • 蛋白质的功能与应用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课程引入
生命活动与蛋白质的关系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是生物体代谢的重要过程,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含量最丰富、功能最广泛的分子之一,是细胞和组织的主要 构成成分,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能量代谢、物质转运等多种生命活动。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
总结词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细描述
蛋白质可以作为酶、激素、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分子,调节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功 能。例如,某些蛋白质可以作为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而激素和细胞因 子等蛋白质则可以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等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说课人:王瑞玲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
我说课的主要程序为教材分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以及教学过程五大方面。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种类和蛋白质的结构,属于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中的内容。
该内容很重要,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承担多种的生理功能,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并且还在不同模块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的学习还为必修2基因的表达部分打下基础。
2.说教学目标【我根据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我将知识目标分为2点】知识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
能力目标(1)探究分析能力(2)对比分析能力【根据高一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感知觉水平的状况,我将能力目标分为(1)(2)。
】情感目标【本节课我会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来】培养积极思考、主动自觉、善于动脑和严密分析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说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因学生缺乏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基础,对氨基酸和蛋白质这两种物质是陌生的,所以我将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作为第一个难点;由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内容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掌握,所以我将其作为第二个难点。
又因为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其中涉及到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如有机化学中的基团,数学中的空间立体结构,排列组合,在本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说了本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那接下来我们就先谈谈学生的基本情况,再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
】二.说学情:必修1面向的是高一学生,他们学习化学才一年时间,有机化学的知识比较肤浅。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乙酸、氨气等化合物,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基础。
并且在上一小节中,学生已学过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对蛋白质有了感知水平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谈谈我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法(1)教学方式为落实重难点教学手段采用发现法、探究法和演示法,形象生动的为学生提供思维平台。
使学生综合运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等技能。
(2)教学手段:多媒体和板书【学生要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下面就谈谈说学法。
】四. 说学法(1)学生以自主学习和探究模式等方法,阅读材料,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培育合作精神。
(3)为落实教学重点将对氨基酸的特点和蛋白质结构,通过填空着重练习。
【我们说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情和教学方法等,那下面就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分钟)【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依据是根据英国心理学家博茨勒提出:“要不断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以我用多媒体展示】问题:细胞体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在课堂后的复习情况和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思考,明确学习内容“蛋白质”。
我评价答案之后,让学生举出一些他们所知道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样让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提高积极性。
之后,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的图片。
第一:提出疑问学生看了这些图片后,我会询问学生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那么这些蛋白质能否被人体直接吸收呢?让学生回答,对学生答案评价,说出蛋白质是不能被直接吸收,而是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这样的小分子之后,才能被吸收,之后引出氨基酸。
什么是氨基酸呢?氨基酸有怎样的结构特点?(带着问题学习下文)上述过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和明确学习目标。
2.讲授新课(10分钟)第二:氨基酸的结构由于学生在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甚少,但对简单的甲烷﹑氨气﹑乙酸等有机物有所了解,所以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导引式建构法,来回顾学过的有机物知识;首先讲解甲烷的结构,以甲烷的H原子逐步替换成氨基和羧基的动画,指出当甲烷的两个H原子被氨基和羧基替换过后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化合物---甘氨酸,同时让学生注意氨基和羧基的写法。
再让学生观察PPt中四种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观察分析及小组讨论,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我以多媒体展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让学生对比自己写的结构通式与PPt中的有何异同,并自我修改完善。
【我这样设计】是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法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分析能力,发动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习气氛。
又根据强化原则,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并达到渗透理解及巩固的作用,同时也检测学生对氨基酸的掌握情况。
所以我用多媒体展示四种化合物让学生小组讨论,判断哪些是氨基酸并说出理由。
之后,让学生根据所写的氨基酸通式和练习,试着概括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第三:氨基酸的种类多媒体展示“根据什么判断氨基酸的种类?”让学生回答,我评价完善。
在多媒体展示保健品复合氨基酸的图片和为什么人们要额外补充氨基酸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21”与生活的联系”中的材料,并回答问题,引出氨基酸种类。
以概念图展示20种氨基酸中有8种是必需氨基酸,12种是非必需氨基酸以及其概念,并以顺口溜给学生借鉴便于记忆。
这样设计的依据:由于学生对氨基酸种类这一概念不是很清楚,但也不难理解;大家对日常生活相关的材料较熟悉,理解和记忆挺容易,所以我采用日常生活相关的材料进行讲解氨基酸的种类。
我口述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共有20种,而这20种是能够组成蛋白质的,那这些氨基酸是怎样构成蛋白质的?引出蛋白质的结构这一知识点。
第四:蛋白质的结构根据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有个总体概括的了解,引起学生的兴趣,它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观看整个动态过程,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个总的印象。
所以我演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的动画进行讲说,图片能直观的显示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及原理,动画能生动形象的显示出其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可轻松理解。
再让学生带着问题(1.氨基酸形成多肽的结合方式?2.肽键、二肽、多肽和肽链的概念。
)结合图2-5 氨基酸脱水缩合示意图,阅读课本22页第一段和第二段,让学生自己完成。
之后,演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三肽、四肽、多肽和蛋白质的动画,并讲解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原理及过程。
这是根据杜威的“兴趣中心学说”来决定,展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动画,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动画能达到深刻具体的作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本课时主要讲解了氨基酸的结构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我们进行回顾一下。
3.课堂小结:(2~3分钟)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知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科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1)述说氨基酸的特点。
(2)氨基酸种类: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
(3)演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肽键、脱水缩合、肽链)。
小结能帮助学生巩固和整理新知识。
课时内容讲授完后,就进行巩固练习。
4.巩固练习检测学生知识吸收情况,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巩固和整理新知识。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原理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采用了下列题型。
1.下列为某一多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请回答有关问题:(1)上述结构中,代表氨基的结构式为_________;代表羧基的结构式为_________;代表肽键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R基。
(2)上述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分子水形成的,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
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__________,氢来自于___________。
5、布置作业教材P24基础题1~2。
6、板书设计根据教材的设计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突出本课题的重难点。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氨基酸的结构1.特点:①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②同一个碳原子上③R基和H基也连在这个碳原子上二.氨基酸种类: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三.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结构概念图: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质副板书氨气—氨水—碱性—氨基乙酸—酸性—羧基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好!谢谢大家!我说课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