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二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1 ( B )和( C)开创了清初经学致用的学风。

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康有为2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韩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 BCD)A.善于思考 B.手勤C.口勤D.脑勤3 《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正确的是(ABD)。

A.量力而精 B.因材施教 C.知行合一D.学贵自得4 《大学》强调的是(ABCD)的统一。

A.知B.情C.意 D.行5 《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豫时孙摩”原则包括(ABCD)A.预防B.适时C.顺序D.观摩6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ABCD).A.审问之B.慎思之C.明辨之D.笃行之7 关于家庭教育,颜之推的主张是(ABCD)A.尽早施教,严格教育 B.注重环境习染C.处理好家庭关系D.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和注重道德教育8 关于师德师风,黄宗羲对老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ABC)A.真才实学 B.品行端正 C.身体力行 D.不干预政治9 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颜之推提倡(ABCD )A.虚心务实 B.博习广见 C.勤勉惜时D.相互切磋10 韩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家。

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ACD)等著作中。

A.《师说》B.《张中丞传后叙》C.《进学解》D.《原毁》11 韩愈关于教与学的主要观点是(ABC)A.勤学致知B.广泛涉猎,刻苦钻研 C.不计毁誉,勤于治学D.讨论辩难12 君王要怎样做才能使国家的根本明显?(ABCD )A.很谨慎地对待奉承天意之事B.用修明的教育感化人民C.辨证法度是否适宜,区别上下使有秩序D.以上都正确13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BCD )三个部分。

A.生产劳动 B.道德教育C.文化知识 D.技能技巧培养14 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 )A.耳聪目明 B.血气和平C.移风易俗 D.以欲忘道15 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A.耳聪目明B.血气和平 C.移风易俗D.以欲忘道16 梁启超主办过的刊物有( ABCD) A.《时务报》B.《清议报》 C.《新民报》D.《新小说》17 伦理道德是(AB )A.政治的核心B.教育的根本C.社会的风气D.教育的过程18 孟子的教育内容是(AB )A.人伦教育B.道德教育C.权术教育D.法律教育19 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ABCD )的君子。

关于国学经典的选读选择

关于国学经典的选读选择

关于国学经典的选读选择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为:引言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主题——关于国学经典的选读选择,并提供读者对本文的整体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对这些经典著作的选读,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正文的第一部分(2.1 小节)中,我们将对国学经典进行定义和阐述其意义。

通过解读国学经典的内涵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对于培养个人修养、塑造人格的重要性。

在正文的第二部分(2.2 小节)中,我们将对国学经典进行分类和探讨其特点。

通过对各类国学经典著作的概述和分析,读者将能够了解到不同类型经典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为后续的选读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3.1 小节),我们将强调选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通过选读这些经典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精髓,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同时,我们还将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择适合的国学经典作品的建议和方法,帮助读者在众多经典著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读本,提高阅读效果。

通过对本文概述的理解,读者将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为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后续的讨论内容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对国学经典的定义和意义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有关国学经典选读的启发和思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1.2 文章结构在撰写本文时,我们将采用以下结构来展开对于国学经典的选读选择的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1.引言)中,我们将提供一个概述,对国学经典的选读选择这一话题进行简要介绍,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接着,正文部分(2.正文)将着重讨论国学经典的定义和意义(2.1 国学经典的定义和意义)。

我们将深入探讨什么是国学经典,以及国学经典的重要意义。

2024春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

2024春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3 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5月,适用于2024春季学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学员一平台网上无纸化考试。

作业练习3 试题及答案1 .庄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不需要察言观色,直说即可。

A.正确2 .韩非子认为,子女赡养父母是最高境界的孝。

A.正确3 ."本末〃是讲做事首先要明白万物的本末始终,也就是了解事物的外部规律。

A.正确B程4 .祖国医学崇尚〃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A画B.错误5 .孙子,名武。

后世尊称他为〃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

B.错误6 .开凿门窗修建房屋,有了门窗和四壁内的空间,才有房屋容纳和通气的作用•作用。

ASB错误7 ."上善若水"是一种智慧。

尽量去做别人不愿做而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A.正确8 .8 .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

A.画B.错误9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

AHB.错误10 .“初唐四杰”包括(ABCD随机变化!!)?AI1."子畏于匡”的故事,解释正确的是(ABCD随机变化!!)。

A忸个故事表现了孔子那种"天命在我"的自信。

这是老子说的"无〃的B C DB.孔子当时地位身份很高,所以匡人奈何不了他。

C孔子因为有很多弟子保护,所以不怕匡人。

D 乩子之所以不怕匡人,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身负天命.12 .请问以下诗句中写岳阳楼所见之景的是(ABCD随机变化!!)?A.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乾坤日子庭水,今上岳阳楼13 .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ABCD随机变化!!)?A∣<⅞子》JB∙∣《论语》IC.《学记》D.《荀子》14 .天行健fBCD随机变化!!);地势坤,(ABCD随机变化!!)。

A.|君子以自强不息B■明德载画C.寒往则暑来D.暑往则寒来15以下说范尹哽有:(ABCD随机变化!!)。

2023年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

2023年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

“国学经典”知识竞赛模拟试题一、《孝经》连线。

在上不骄所以长守贵也制节谨度高而不危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谨身节用祸乱不作用天之道以养父母灾害不生分地之利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淑人君子以临其民作事可法而悦者众进退可度其仪不忒所敬者寡容止可观一人有庆无忝而所生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夙兴夜寐兆民赖之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君亲临之厚莫重焉二、判断1.故不爱其亲而爱别人者, 谓之悖德。

()2.爱亲者, 不敢慢于人。

()3.先王有志德要道, 以顺天下, 民用和睦, 上下无怨。

()4.居则致其乐, 养则致其敬。

()5.移风易俗, 莫善于悌。

()6.敬君者, 而千万人悦。

()7、是以行成于内, 而名立于后世矣。

()8、教以臣,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9、圣人因亲以教敬, 因亲以教爱。

()10、先之以敬让, 而民不争。

()三、选择1.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

A.孝之本也B.孝之始也C.孝之终也2、非先王之法服, 。

A.不敢服B.敢服C.不敢行3、富贵不离其身, 然后能保其。

A.谨度B.事君C.社稷4、故敬其父, 。

A.则子悦B.则弟悦C.则臣悦5、孝莫大于严父, 严父莫大于。

A.孝乎B.其人C.配天四、完毕下列诗句:1.学而不思则罔, 。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 其不善者而改之。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 , 劳其筋骨, , 空乏其身, ,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3.先天下之忧而忧, 。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人生得意须尽欢,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6.海内存知己, 。

无为在岐路, 。

7..... ,城春草木深...... ,恨别鸟惊心。

8.安得广厦千万间, , 。

9.沉舟侧畔千帆过, 。

10.乱花渐欲迷人眼, 。

最爱湖东行局限性, 。

11.......,夜泊秦淮近酒家.12.何当共剪西窗烛, 。

13.剪不断, , , 。

14.落红不是无情物, 。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试题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氓》:"送于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A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D.山东省2.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B )A.墨子 B.孟子C.庄子 D.荀子3.《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C )A.《伐檀》B.《七月》 C.《硕鼠》D.《君子于役》4.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 b )A.孟子B.墨子C.庄子 D.荀子5.成语"退避三舍"出自(B )A.《曹刿论战》 B.《晋楚城濮之战》 C.《烛之武退秦师》 D.《冯谖客孟尝君》6.《楚辞章句》的作者是()A.洪兴祖B.刘向C.刘安D.王逸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B、曹植C、曹丕D、王粲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 )。

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9. 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

A.《有所思》B.《行行重行行》C.《十五从军征》D.《陌上桑》10.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

A.《短歌行》B.《蒿里行》C.《观沧海》D.《龟虽寿》11.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A )A.《咏荆坷》 B.《饮酒》C.《归园田居》 D.《桃花源记》12.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唯一作对偶名的一联是(B)A.循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B.衾枕昧节候,褰开斩窥临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篱 D.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13.“初唐四杰”是指( )。

A.沈全期、宋之问、王勃、杨炯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C.王勃、杨炯、杜牧、李商隐 D.王维、孟浩然、卢照邻、骆宾王14.被后世誉为 " 孤篇横绝 " 的七言歌行是( )。

A.骆宾王的《帝京篇》 B.陈子昂的《感遇》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D.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16.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参考答案.doc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参考答案.doc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一、复习范围根据教学大纲,木课程复习考试范围是第一章至笫九章。

二、考试形式、答题时限考试形式是闭卷考试,答题时限为90分钟三、期末考试题型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和问答题四种。

填空题主耍在常识中产生,个別内容在名词中产生。

四、期末复习题(-)常识1•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吋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

2.进入民国,经卩成为普通的古文献。

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

3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人厦的基柱。

4.在五经Z中,《周易》是古代占卜Z书。

5.《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

6.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

9.《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0.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11.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12.司马迁把“究天人Z际,通古今Z变,成一家Z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13.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

14.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

15.先秦名家“合同界” 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

16.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17.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町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

18.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Z际清议Z风所带来的名实Z辩。

19.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

20.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

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冃。

21.西方发达的史诗系统在屮国古代没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诗也是后来才整理出来的。

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二

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二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该诗句出自《__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___》,其作者是__张若虚________。

2、屈原在民间歌谣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因为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所以汉代人把这种文体称为__楚辞________,后世又称_骚体________。

屈原的代表作是《___离骚______》,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__抒情诗_______诗。

3、《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互见法。

4、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5、元杂剧前期最优秀的作家是___关汉卿______,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6、代表清代剧坛最高成就的是洪升的《___长生殿______》和孔尚任的《___桃花扇______》。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__谢灵运______的写景名句。

8、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晋代干宝的《__搜神记_______》,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的《____世说新语_____》。

9、《庄子》善于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说极为抽象的哲理,《庄子.逍遥游》中以_鲲鹏____变化为喻,与蜩、鸴鸠、斥鷃等作对比,引出一系列比喻,说明眼光短浅、志量狭小是不能理解伟大境界的。

10、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最出色的后两句为欲把西湖比西子,___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___________。

11、___范成大_____晚年创作了《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六十首,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成就很高,使他在文学史上赢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

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___年年知为谁生_____________?”1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4、“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15、“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国开(山东)51761《国学经典选读》终结性考试【答案】

国开(山东)51761《国学经典选读》终结性考试【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终结性考试复习资料
注: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有
a. 《春秋》《国语》
b. 《左传》《国语》
c. 《春秋》《左传》
d. 《国语》《战国策》
[提示:仔细阅读试题,并作答]
正确的答案是:《国语》《战国策》
【题目】
善于用构思奇特的比喻和寓言来说理的先秦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庄子
[提示:仔细阅读试题,并作答]
正确的答案是:庄子
【题目】
项羽破釜沉舟的事迹发生在
a. 乌江自杀前
b. 垓下突围时
c. 钜鹿之战中
d. 鸿门宴
[提示:仔细阅读试题,并作答]
正确的答案是:钜鹿之战中
【题目】
()是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佳句。

a. 宋之问
b. 王勃
c. 陈子昂
d. 王绩
[提示:仔细阅读试题,并作答]
正确的答案是:陈子昂
【题目】
()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a. 欧阳修
b. 苏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二02国学经典选读-0001试卷总分:100单项选择(共10题,共4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4分)《新五代史》的作者是()。

A、宋祁B、欧阳修C、昫D、脱脱2.(4分)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A、编年体史书B、纪传体史书C、政书D、纪事本末体史书3.(4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言为《尚书》。

”A、《国语》B、《左传》C、《公羊传》D、《春秋》4.(4分)《资治通鉴》是一部()。

A、编年体通史B、编年体断代史C、纪传体史书D、纪事本末体史书5.(4分)“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出自《诗经》的()。

A、《邶风•静女》B、《周南•关雎》C、《风•蒹葭》D、《王风•黍离》6.(4分)()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A、《唐六典》B、《会要》C、《续会要》D、《唐会要》7.(4分)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A、班固B、司马迁C、袁枢D、司马光8.(4分)《宋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一部分。

A、本纪B、志C、表D、列传9.(4分)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A、《史通》《通典》《通志》B、《通志》《通典》《资治通鉴》C、《通典》《通志》《文献通考》D、《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10.(4分)()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A、《竹书纪年》B、《春秋》C、《国语》D、《左传》多项选择(共6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1.(5分)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A、《后汉书》B、《晋书》C、《南齐书》D、《梁书》12.(5分)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史评史论类的有()。

A、《过论》B、《汉书》C、《读通鉴论》D、《六朝通鉴博议》13.(5分)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编年体的是()。

A、《唐六典》B、《竹书纪年》C、《汉纪》D、《顺宗实录》14.(5分)《孝经》主要阐述孝道观念,其中讲述了天子、()这几种不同等级的孝道是如何体现的。

A、诸侯B、卿大夫C、士D、庶人15.(5分)下列典籍属于“二十五”史的有()。

A、《三国志》B、《汉书》C、《新唐书》D、《春秋》16.(5分)研读《周易》要做到下列几个方面:()。

A、明哲理B、通卦辞C、审爻变D、定德义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7.(3分)东汉经学大师班固为“三礼”作注,广泛地吸取了古文经和今文经的成果,使“三礼”并称,成为礼学著作的基础。

√×18.(3分)史论著述是对史学的评价,影响最大的是章学诚的《文史通义》。

√×19.(3分)“春秋三传”大都成书于战国后期,而《毂梁传》成书最晚,到汉宣帝时才整理完成。

√×20.(3分)编年体史书是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载历史事件的,《竹书纪年》就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21.(3分)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一般称之为会要或会典。

√×22.(3分)史评著述是对历史现象进行评价,如知几的《史通》。

√×23.(3分)关于《诗经》的作者,《国风》部分是百姓传唱的记录,《大雅》和《小雅》多数是士大夫所作。

√×24.(3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5.(3分)《春秋》在“十三经”里不是独立成书的,而是以“春秋三传”的形式出现。

√×26.(3分)史评史论类著述不是以历史叙述为主,而是以历史评论为主的史书体例。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试卷总分:100单项选择(共10题,共4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4分)()是通过给人物立传记的方式来记叙历史的。

A、政书B、纪事本末体史书C、纪传体史书D、编年体史书2.(4分)《宋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一部分。

A、本纪B、志C、表D、列传3.(4分)()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A、《竹书纪年》B、《春秋》C、《国语》D、《左传》4.(4分)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的注文。

A、寿B、欧阳修C、裴松之D、宋祁5.(4分)《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采用的表达手法是()。

A、赋B、比C、兴D、夸6.(4分)被称为“太史公书”的史书是()。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晋书》7.(4分)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A、编年体史书B、纪传体史书C、政书D、纪事本末体史书8.(4分)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A、《史通》《通典》《通志》B、《通志》《通典》《资治通鉴》C、《通典》《通志》《文献通考》D、《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9.(4分)()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A、《唐六典》B、《会要》C、《续会要》D、《唐会要》10.(4分)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体式始创于袁枢的()。

A、《资治通鉴》B、《通鉴纪事本末》C、《宋史纪事本末》D、《明史纪事本末》多项选择(共6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1.(5分)史书研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等。

A、明大势B、知得失C、审源流D、阐幽微12.(5分)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史评史论类的有()。

A、《过论》B、《汉书》C、《读通鉴论》D、《六朝通鉴博议》13.(5分)《孝经》主要阐述孝道观念,其中讲述了天子、()这几种不同等级的孝道是如何体现的。

A、诸侯B、卿大夫C、士D、庶人14.(5分)下列典籍属于“二十五”史的有()。

A、《三国志》B、《汉书》C、《新唐书》D、《春秋》15.(5分)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A、《后汉书》B、《晋书》C、《南齐书》D、《梁书》16.(5分)《尔雅》具有下列鲜明特点:()。

A、以标准语解释方言B、用当代的语言解释古语C、用常用字解释生僻字D、用简化字解释繁体字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7.(3分)感兴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中国诗歌乃至世界诗歌所能生发的心理基础。

√×18.(3分)《春秋》在“十三经”里不是独立成书的,而是以“春秋三传”的形式出现。

√×19.(3分)《周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派六宗。

两派分别是指象数派和考据派。

√×20.(3分)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开篇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并深入地讨论了经学与史学的关系。

√×21.(3分)《后汉纪》是编年体的西汉史。

√×22.(3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3.(3分)史评史论类著述不是以历史叙述为主,而是以历史评论为主的史书体例。

√×24.(3分)东汉经学大师班固为“三礼”作注,广泛地吸取了古文经和今文经的成果,使“三礼”并称,成为礼学著作的基础。

√×25.(3分)班固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26.(3分)“春秋三传”大都成书于战国后期,而《毂梁传》成书最晚,到汉宣帝时才整理完成。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试卷总分:100单项选择(共10题,共4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4分)()是通过给人物立传记的方式来记叙历史的。

A、政书B、纪事本末体史书C、纪传体史书D、编年体史书2.(4分)《宋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一部分。

A、本纪B、志C、表D、列传3.(4分)()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A、《竹书纪年》B、《春秋》C、《国语》D、《左传》4.(4分)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的注文。

A、寿B、欧阳修C、裴松之D、宋祁5.(4分)《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采用的表达手法是()。

A、赋B、比C、兴D、夸6.(4分)被称为“太史公书”的史书是()。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晋书》7.(4分)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A、编年体史书B、纪传体史书C、政书D、纪事本末体史书8.(4分)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A、《史通》《通典》《通志》B、《通志》《通典》《资治通鉴》C、《通典》《通志》《文献通考》D、《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9.(4分)()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A、《唐六典》B、《会要》C、《续会要》D、《唐会要》10.(4分)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体式始创于袁枢的()。

A、《资治通鉴》B、《通鉴纪事本末》C、《宋史纪事本末》D、《明史纪事本末》多项选择(共6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1.(5分)史书研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等。

A、明大势B、知得失C、审源流D、阐幽微12.(5分)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史评史论类的有()。

A、《过论》B、《汉书》C、《读通鉴论》D、《六朝通鉴博议》13.(5分)《孝经》主要阐述孝道观念,其中讲述了天子、()这几种不同等级的孝道是如何体现的。

A、诸侯B、卿大夫C、士D、庶人14.(5分)下列典籍属于“二十五”史的有()。

A、《三国志》B、《汉书》C、《新唐书》D、《春秋》15.(5分)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A、《后汉书》B、《晋书》C、《南齐书》D、《梁书》16.(5分)《尔雅》具有下列鲜明特点:()。

A、以标准语解释方言B、用当代的语言解释古语C、用常用字解释生僻字D、用简化字解释繁体字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7.(3分)感兴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中国诗歌乃至世界诗歌所能生发的心理基础。

√×18.(3分)《春秋》在“十三经”里不是独立成书的,而是以“春秋三传”的形式出现。

√×19.(3分)《周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派六宗。

两派分别是指象数派和考据派。

√×20.(3分)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开篇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并深入地讨论了经学与史学的关系。

√×21.(3分)《后汉纪》是编年体的西汉史。

√×22.(3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3.(3分)史评史论类著述不是以历史叙述为主,而是以历史评论为主的史书体例。

√×24.(3分)东汉经学大师班固为“三礼”作注,广泛地吸取了古文经和今文经的成果,使“三礼”并称,成为礼学著作的基础。

√×25.(3分)班固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