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经过

北伐战争的经过北伐战争关键词:国民⾰命军北洋军阀北伐战争第⼀次国内⾰命战争即北伐战争,⼜称“第⼀次⼤⾰命”。
是1924年⾄1927年中国⼈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的反帝反封建的⾰命⽃争。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①分裂为直、皖两系,奉系军阀和其他地⽅军阀也相继形成。
各军阀间为争夺地盘,扩充实⼒,连年混战,民不聊⽣。
打倒北洋军阀,结束封建军阀的⿊暗统治,已成为中国⼈民的迫切要求。
1924年1⽉第⼀次国共合作实现后,经过两年艰苦⽃争,相继创建黄埔军校,建⽴⾰命军队,平定⼴州商团叛乱和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 成⽴国民政府,编组国民⾰命军②,进⾏东征和南征,从⽽统⼀和巩固了⼴东⾰命根据地和⾰命政权。
接着,⼜实现了⼴东与⼴西的统⼀。
同时,共产党领导的以“五卅”运动、省港⼤罢⼯和⼴东农民运动为标志的全国⼯农⾰命群众运动空前⾼涨。
所有这些,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和群众基础。
1926年1⽉,中国国民党第⼆次全国代表⼤会确定了北伐的⽅针。
2⽉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中央特别会议,作了积极准备北伐战争的部署。
5⽉,国民政府派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国民⾰命军第四军叶挺独⽴团③为北伐先遣队,进⼊湖南。
7⽉9⽇,国名⾰命军正式出师北伐,蒋介⽯任北伐军总司令。
1926年7⽉9⽇⼴州⼈民举⾏集会欢送国民⾰命军北伐①清末和民国初年袁世凯建⽴的封建买办军阀集团。
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站编练“新编陆军”,归北洋⼤⾂李鸿章节制。
1901年,袁世凯因出卖维新派和镇压义和团,被任命直⾪总督兼北洋⼤⾂,所建新军称为北洋军。
1905年,北洋军六镇练成,形成北洋军阀武装政治集团。
1912年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总统之职,建⽴控制中央和地⽅政权的北洋军阀统治。
1916年,袁世凯病死,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3系。
直系⾸领为直⾪⼈冯国璋,后为曹锟、吴佩孚,受英美⽀持。
皖系⾸领为安徽⼈段祺瑞,奉系⾸领为奉天海城⼈张作霖,都以⽇本为后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本课讲述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一、国共合作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合作,是国民党在孙中山领导下,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共同完成国民革命的意愿。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二、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的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从1926年开始,至1928年结束,历时两年多。
在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军队共同作战,打败了北洋军阀,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军队和群众中广泛地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为北伐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三、影响与意义北伐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其次,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后,北伐战争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革命工作奠定了基础。
总之,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讲述了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可以了解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3北伐战争与北洋军阀的溃败

图为明代秦王府的北大门, 图为明代秦王府的北大门,辛亥革命前 后为新城大门,今已毁。 为满城大 门,后为新城大门,今已毁。
西北国共合作
修建革命公园 1927年1月,冯玉祥进驻西 1927年 安,与杨虎城修建革命公园 ,将5万死难军 )中无人收埋的尸 民(占当时城内人口的 1/4 )中无人收埋的尸 2700余具合葬于此 余具合葬于此。 骨共 2700余具合葬于此。 以史可轩为校长, 成立中山军事学校 以史可轩为校长,政治 部主任邓希贤(邓小平),总队长许权中, ),总队长许权中 部主任邓希贤(邓小平),总队长许权中, 刘志丹任政治教官,学员700余人, 700余人 刘志丹任政治教官,学员700余人,大都是中 共党员团员和国民党中的进步青年。 共党员团员和国民党中的进步青年。西安中 山军事学校,被人们誉为西北的 “黄埔军 山军事学校, 为中国革命培养出一大批革命干部。 校”,为中国革命培养出一大批革命干部。 以南汉宸为校长。 创办中山政治学校 以南汉宸为校长。 ——西北地区革命运动进一步高涨。 西北地区革命运动进一步高涨。 西北地区革命运动进一步高涨
北伐的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 北伐的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 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政权. 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政权 敌我态势: 敌我态势: 国民革命军共8个军 万人,以蒋介石为总司令, 个军10万人 国民革命军共 个军 万人,以蒋介石为总司令, 李济深为总参谋长,白崇禧为总参谋次长, 李济深为总参谋长,白崇禧为总参谋次长,邓演达为 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为副主任。 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为副主任。 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庭、军事顾问加仑随军行动 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庭、 北伐的对象为两湖河南的吴佩孚,有兵力 万 北伐的对象为两湖河南的吴佩孚,有兵力20万。东 南五省的孙传芳,有兵力20万 北方的张作霖, 南五省的孙传芳,有兵力 万。北方的张作霖,有 兵力35万 兵力 万。 北伐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先打吴, 北伐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先打吴, 再打孙,最后进攻张。 再打孙,最后进攻张。
北伐战争两场著名战役

北伐战争两场著名战役推荐文章抗日战争经典战役热度: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热度:中日甲午战争战役热度:抗日战争中最大的战役热度:抗日战争十大战役热度: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但是你知道北伐战争哪两场著名战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北伐战争两场著名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北伐战争两场著名战役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包括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以及南浔路战役等等,成功的攻克了南京、长沙以及上海等重要地区。
在这些主要战役中武昌战役还有着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其实在此之前已经进行过了贺胜桥战役,而吴佩孚的军队主力也受到了攻击,很快就被攻破了防线,革命军抓住了三千五百多名俘虏。
在武昌战役中吴佩孚将自己的兵力全部集合起来,希望可以守护住武汉地区。
而革命军方面则在九月份将武昌完全的包围起来,并且在第二天就发起了攻打武昌的行动,但是却因为地势等原因始终没有显著的效果。
不过在此之后吴佩孚的第2师很快就归顺了革命军,这样一来汉阳等地区很快就被革命军占领,在这种情况下武昌只能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
而吴佩孚也狼狈的带领剩余不多的部下逃走。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为战争的结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出现过分裂和暂停的现象,但是这些战役依旧解放了很多城市,为革命军的统一行动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
第一次北伐战争大家都知道,我们以前是封建主义社会,可是,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了改革这种封建主义,便开始合作,筹备了第一次大改革,也就是第一次“北伐战争”也被人称为“第一次大改革”。
第一次北伐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虽然遭到惨败,可是却让国民党跟共产党合作了起来,我们都知道以前两党都是对立状态,随着这一次的大改革,使两党变得友好了起来。
两党在广州巩固了基地,开了一间黄埔军校,为的就是想成立一支强大的兵队。
为北伐战争的开始做好强有力的军队,到时战争开始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力量。
随后,共产党便开始密切的与公民联系和配合,民心一致,绝对可以成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共33张)精品PPT课件

算是给自己放一个小假,只为圆一场童话梦。 穿梭回到童年,就为简单、不知所谓的快乐一番。
我选择了一家名叫“花筑“的客栈,热情友善体贴的老板会在上海地铁11号线的终点站迪士尼和客栈之间,往返接送你的整个行程。
抵达民宿时,太阳已落下了帷幕,温馨点点的灯光在落寞的黑夜中显得无比温暖。
热情周到的女主人迎接我的到来,放下随身物品后,我在小镇上随意寻觅了些小食,就来到了后院安静坐下。
头顶上是浩瀚的星空 眼前是闪烁的灯火
心中却是平和幽静的情感
远离了呼啸而过的地铁呼啸声;远离了川流不息的车流声; 等到了一个此时此刻,用我的五官感受到了一个真正美好寂静的夜晚,属于自己的夜晚。
迪士尼乐园,与我们成年人而言,它是一个守护了我们童年的港湾。 在这里的所有伙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卸下自己的伪装和枷锁,尽情的享受一个美好的虚幻童话世界。
在这里,不会有人催你长大。 这里有关于梦想幻想的一切,你忘记烦恼,只为把快乐投入其中。
这是一个能让你变回孩子的地方,可以没有顾虑做回真实的自己。 这里虽然可爱却并不幼稚,你会惊叹于华特迪士尼的设计和想象力。 这里充满着无数的童年的回忆,有很多张笑脸,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意。 在这里我们得到的幸福不是痛苦或者失去头脑后的自我陶醉,而是我们人格完整的最好证明。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坪 梅 中 学 安 全自查 报告小 结学安 全自查 报告
根 据 乐 昌 市 教育局 文件(即 乐教字 [XX]116号 关 于转发 广东省 教育厅 粤教保 [XX]21 号 和 23号 文 通 知)的 检查内 容和局 下发的 题纲,我 校迅 速进行 了安全 工作大 检查,现
“北伐战争”研究综述

“北伐战争”研究综述北伐战争研究60余年经历了探索、兴起、兴旺和稳步四个时期。
在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视域也不断扩展。
但在研究深度、研究视角、国际视野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北伐战争研究综述对于北伐战争的概念内涵,广义的观点认为北伐战争即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狭义的观点将北伐战争的内涵聚焦为1926年至1927年间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战争,更偏重于“战争”概念。
本文的研究视角为狭义的北伐战争概念,旨在纵向梳理60余年来北伐战争研究的兴起与历程,并总结研究的不足。
一、北伐战争研究的探索时期(1985年以前)(一)基础性研究发端以“北伐战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全文搜索,经过筛选1957-1984年共计36篇文献。
北伐战争的早期研究主要针对战争中的基本史实考察,人物、战场等相关史实性研究比重最大。
如程雨众的《北伐战争概况》主要从史实考证角度详细阐述了五卅运动后北洋军阀的混战到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再到七一五事件宣告北伐失败的全过程。
谢显清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湖北农民运动》主要讲述了在北伐战争时期湖北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配合北伐同北洋军阀进行军事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斗争。
匡珊吉的《顺泸起义》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为了配合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由杨馨公、朱德、刘伯承、陈毅等同志领导的四川顺泸起义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杨光,徐义君的《北伐军进军浙江史略》,对北伐军东路军在浙江的军事活动作了概述,并就东路军的性质及其作用阐述了观点。
(二)研究视域开始外延1985年以前的北伐战争研究,除在史料考证研究方面奠定了基础之外,其研究视阈也开始向外延伸,早期有相关话题的讨论,后期对北伐战争中我党的领导作用、战争的失败原因以及当时的内外部环境也做了初步研究探索。
廖璋的《英日美等帝国主义在我国北伐战争中不同的阴谋――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一文的一些意见》,认为林平野、陈扬灵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结论并不全面.北伐战争时期英国主要是在搞武装干涉;日本则主要进行“南北妥协”的工作;美国则乘英日的矛盾,积极从革命内部来寻找它的代理人。
教学设计4:第11课 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认知图片的能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史实,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掌握查找资料和整理、加工资料的方法。
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国民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国民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确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初步认识它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学生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
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学习新课: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这所军校的全称是什么?(2)、由谁在什么时候创立?(3)领导机构的成员有哪些?(4)、与旧式军校相比,黄埔军校最大特点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2、课件展示(1)黄埔军校概况介绍军校名称、位置、学生状况。
(2)黄埔军校创建背景介绍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合作,孙中山在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3)黄埔军校组织介绍军校组织领导,总理、校长、党代表、政治部主任、教员。
(4)黄埔军校办学宗旨介绍军校办学特色、培养目标。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1、播放国民革命歌,同时提醒学生留意歌词。
北伐战争的策略与胜利

北伐战争的策略与胜利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打破了北洋政府的统治,也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北伐战争的发动是有其背景和原因的,这场长达7年的战争的胜利也不是纯属偶然的,它背后的策略和战术分析也是很值得研究的。
一、北伐战争背景北伐战争的发动也是有其背景和原因的。
第一,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北洋政府成立之初,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但是在统治了几年之后,北洋政府逐渐堕落成为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专政,官僚度日,百姓无望。
第二,1925年的“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是发生在上海的一次大规模工人罢工和抗议活动,因为被北洋政府镇压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广泛谴责和抗议。
这也为南京政府提供了动员人民推翻北洋政府的历史机遇。
二、北伐战争的策略北伐战争主要采取的是“带路打劫”的策略。
首先,北伐军在军事上采用了分兵突袭、各个击破的战术,打散敌军阵势,迅速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的能力。
其次,北伐军在宣传上积极发动抗日情绪,推动民族统一和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进程。
然后,北伐军在组织上重视培养将领和士兵的队伍意识,提高了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最后,北伐军在政治上,重视建立良好的政治形象,打击腐败,重用有能力的民主派人士,提高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北伐战争的胜利得益于许多因素,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包括:1. 重视士兵队伍意识。
北伐军尽量满足士兵吃饱、穿暖和、有奖金等要求,提高士兵的意识,这样士兵在作战时更为顽强。
2. 大胆采用新武器。
北伐军先后获得了许多新式武器,如火炮、机关枪、手榴弹等,运用这些新武器可大幅提高部队的火力。
3. 有能力的将领。
北伐军的将领中有不少有政治、军事才能,如蒋介石、朱德、周恩来等。
这些将领在作战中凭借自己的才能取得优异成绩,收获了士兵和民众的信任。
4. 国共合作。
北伐军可借助国共合作,获取共产党在农村地区的支持,进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伐战争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北伐战争
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接管位于汉口的英国租界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进行北伐誓师,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由北洋政府五色旗改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即东北易帜,至此北伐成功。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民不安宁,民孰与生。
嗟我将士,矢尔忠诚。
三民主义,革命之魂。
嗟我将士,共赋同仇。
革命不成,将士之羞。
嗟我将士,如兄如弟,生则俱生。
存亡绝续,决于今兹。
不率从者,军法无私。
北伐部队
壮烈之死,荣于偷生。
嗟我将士,保此国家。
嗟我将士,保此人民。
遵守纪律,服从司令。
唯纪与律,可以致胜。
生命为私,纪律为公。
生命为轻,命令为重。
嗟我将士,团结精神。
彻始彻终,相爱相亲。
毋惧强敌,毋轻小丑。
万众一心,风雨同舟。
北伐战争
我不杀贼,贼岂肯休。
势不两立,义无夷犹。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何应钦、谭延闿、朱培德、李济深、李福林、程潜、李宗仁、唐生智分任第1军至第8军军长;缪斌、李富春(共产党员)、朱克靖(共产党员)、廖乾吾(共产党员)、李朗如、林伯渠(共产党员)、黄绍竑、刘文岛分任第1军至第8军党代表或副党代表。除第8军驻湖南衡山、安仁地区,第7军驻广西外,其余6个军均驻广东。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以V.K.布柳赫尔(化名加伦)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建议下,根据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和军阀之间的矛盾,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首先消灭吴佩孚军,然后歼灭孙传芳军,最后消灭张作霖军。部署以主力进军湘、鄂,另以第1军大部在广东汕头、梅县地区对闽警戒,第1、第4军各一部和第5军大部留守广州。
编辑本段行动方针
在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下,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行动方针,首先向军阀吴佩孚部队盘踞的湖南、湖北进军。共产党人叶挺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组成的第四军独立团是北伐先锋。在各界民众的支持下,北伐军高歌猛进。进入湖北后,军阀吴佩孚企图凭借汀泗桥、贺胜桥的险要地势阻止北伐军的进攻。经过浴血奋战,北伐军终于在1926年8月下旬攻下汀泗桥、咸宁和贺胜桥,击溃吴佩孚主力,并在9月10日攻占武昌。在战斗中,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所在的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叶挺更是被誉为北伐名将。曹渊等一批共产党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与此同时,北伐军向江西进军。经过艰苦战斗,11月占领九江、南昌,并一举歼灭了军阀孙传芳的主力。同时,福建、浙江等省的军阀也纷纷倒向北伐军。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仅半年,就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控制了南方大部分省区。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也控制了西北地区,并准备东出潼关,响应北伐军。北伐战争的胜利大局已定。北伐途中,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在广东、湖南、湖北等省领导工农群众积极参与运输、救护、宣传、联络等工作,为北伐胜利进军提供了有利保障。就在全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北伐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反共”的面目暴露出来。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
4月12日发生分共事变,宁汉分裂。4月19日武汉方面任唐生智为北伐军总司令继续北伐。5月南京方面北伐军也继续北伐。7月宁汉合流。8月中,东路北伐军在徐州战役失利,蒋中正下野,南京政府被新桂系把持。月底,何应钦、白崇禧指挥北伐军在龙潭战役中击败孙传芳对南京的反攻。9月11日,在新桂系及多位国民党元老的主导下,宁汉双方在上海商谈双方联合,排斥汪精卫,迫其下野。10月爆发宁汉战争。11月爆发广州张黄事变。
名称:
北伐战争
地点:
中国
时间:
1926年-1927年
参战方:
广东国民政府北洋军阀
结果: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
主要指挥官:
叶挺、缪斌、李富春、林伯渠等
历史背景
战斗序列
行动方针
战争经过
战争过程
广州誓师
击退国军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南浔战役
部队情况
原编制
扩编
国共合作与分裂
意义
陈独秀的评价与反思
北伐战争纪念馆
其他
国民党国民政府发动北伐的时候,段祺瑞已经下台。当时,北洋政府控制在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手中。直系军阀吴佩孚沦为附庸,占据两湖、河南三省和河北、陕西,控制京汉铁路。直系军阀后起之秀孙传芳占据长江中下游。
编辑本段战斗序列
当时北洋军阀直系吴佩孚军约30万人,控制湘(湖南)、鄂(湖北)、豫(河南)等省和直隶(河北)保定一带;从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当夜撤离北京,退出山海关外,张的专列在到达沈阳附近的皇姑屯(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的三洞旱桥),被日本关东军默认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身负重伤,稍后死亡。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通电东北易帜,宣布效忠南京中央政府,北伐至此宣布成功。国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次由从南向北统一全国的例子(另一次是明朝对元朝的北伐),虽然它所达成的统一在很多方面来说都只是属于形式上的,当时更有“军事北伐,政治南伐”的说法。
编辑本段战争经过
北伐战争
国民政府以广东及广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进兵湖南,攻占平江、岳阳,歼灭吴佩孚的军队。8月26日,北伐军6个团对湖北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吴佩孚亲临督战,下令“退却者杀无赦”,双方互有胜负,汀泗桥几度易手,27日叶挺独立团占领汀泗桥。之后双方又在贺胜桥展开激烈的白刃战,8月29日北伐军第4、第7军取得贺胜桥大捷,8月31日,大军集结武昌城下。9月初北伐军向武汉三镇发动攻势,6日、7日分别占领汉阳、汉口。10日北伐军占领武昌,吴佩孚率残部逃往河南信阳。至此,吴佩孚部队基本被消灭。
蒋介石北伐誓师词1926年7月9日
嗟我将士,尔肃尔听。
国民痛苦,火热水深。
北伐誓师阅兵式
土匪军阀,为虎作伥。
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
总理遗命,炳若日星。
吊民伐罪,歼厥凶酋。
保我平等,还我自由。
实行主义,牺牲个人。
有进无退,革命精神。
嗟我将士,同德同心。
毋忘耻辱,毋惮艰辛。
毋惜尔死,毋偷尔生。
历史背景
战斗序列
行动方针
战争经过战争过程广誓师击退国军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南浔战役
部队情况
原编制
扩编
国共合作与分裂
意义
陈独秀的评价与反思
北伐战争纪念馆
其他
展开
编辑本段历史背景
1924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贿选”的大总统曹锟,然后邀请孙中山北上。等孙中山北上抵达时,冯玉祥已经与张作霖商定,接受段祺瑞进京任“临时执政”摄行大总统,并废除了曹锟宪法,终止《临时约法》和取消国会。孙中山主张召开民选的国民会议,段祺瑞主张召开军政商学实力派组成的善后会议。1925年2月1日善后会议召开。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5年7月1日国民党在
北伐战争
派的孙传芳军约20万人,盘踞赣、闽、浙、皖、苏五省;奉系张作霖军约35万人,占据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和山东等地。吴、张勾结,控制北洋政府,在北方,向南口、多伦等地倾向革命的国民军进攻;在南方,吴佩孚增兵入湘,企图联合西南军阀,进攻广东革命根据地;孙传芳在赣、闽伺机行动。
国民革命军8个军10万余人(战争过程中发展到40多个军近百万人),蒋介石任总司令,李济深任总司令部参谋长,白崇禧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邓演达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
蒋中正在广州的东校场的北伐誓师仪式上阅兵
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同年10月爆发反奉战争,1926年4月反奉战争失败。张作霖奉军占领北京,并与吴佩孚修好联合。段祺瑞下台。
1926年7月4日,为完成总理孙中山的遗愿,国民党中央在广州召开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陈述了进行北伐推翻北洋政府的理由。宣言中说:
北伐军接着从两湖地区挥师东进江西,追击孙传芳,9月19日袭据南昌,为孙军击退。蒋加派援军二万人,10月20日第二次攻入南昌,又为孙军夺回。11月2日开始第三次进攻,4日克九江,7日克南昌,孙军大溃,精锐尽
北伐战争
丧,为北伐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
1927年3月24日二军六军占领南京。另一支北伐部队,国民革命军笫一军等从广东出兵福建,于12月间占领福建全省,向浙江挺进。1927年2月底,占领浙江全境。3月22日一军进驻上海。
“本党从来主张用和平方法,建设统一政府,盖一则中华民国之政府,应由中华人民自起而建设;一则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经内乱之祸。故总理北上之时,即谆谆以开国民会议,解决时局,号召全国。孰知段贼于国民会议,阳诺而阴拒;而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益肆凶焰。迄于今日,不特本党召集国民会议以谋和平统一之主张未能实现,而且卖国军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死灰复燃,竟欲效袁贼世凯之故智,大举外债,用以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帝国主义者复饵以关税增收之利益,与以金钱军械之接济,直接帮助吴贼压迫中国国民革命;间接即所以谋永久掌握中国关税之权,而使中国经济生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吴贼又见国民革命之势力日益扩张,卖国借款之狡计,势难得逞,乃一面更倾其全力,攻击国民革命根据地,即使匪徒扰乱广东,又纠集党羽侵入湘剩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
1927年12月3日至1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会议的最后一天恢复了蒋中正复职为北伐全军总司令。1928年1月4日,蒋中正到任,继续领导北伐。北伐军在占领河南之后,取得原属北洋军的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加入,1928年4月,奉系军阀张宗昌部在滦州被彻底打垮,亡走大连,孙传芳在北京宣布下野,张、孙残部向北伐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