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数据审核重点浅析2012.
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摘要】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是环境分析质量保证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整个质量保证体系中最后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
文章分析了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内容,主要是数据的代表性、原始性、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等。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内容;重要性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每一项管理措施的成效都要依靠环境监测来验证,任何环境决策都离不开环境监测数据的支持,监测数据的质量是环境监测权威性的根本保证。
要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就必须对数据记录进行审核,监测数据的审核是环境监测过程中各环节的最终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所谓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是指对环境监测过程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分析测试过程中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和报告的出具正确与否的核查,使监测数据获取有效监控。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审核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时候,数据虽经审核,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或错误,以致监测工作出现偏差,甚至造成监测站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重要性,了解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内容,加强对监测数据审核,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1.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重要性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些年来环境的不断恶化,解决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哨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监测数据则是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最直接的反映,准确、可靠、可比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依据。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监测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受监测环境、监测分析人员技术水平、仪器设备以及各种干扰因素作用,导致错误数据的出现,错报、漏报等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环境监测数据不够准确,将直接影响环境执法、环境管理等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且对环境评价、环境污染治理也不可能得出准确结论。
浅析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

指导作 用 ,善 于发 现所 存 在 的 问题 ,对 于 出现
的数 据 异 常 情 况 , 能 及 时 组 织 展 开 跟 踪 检 查 、
监测数据是 环境 管理执法监督 的基 础 ,是环境监 测工作质量最直接 的反 映。对 环境监测数据 进行
审核 ,是 环境 监 测 过 程 中 的 重 要 环 节 ,也 是 环 境
《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 1 年 第 1 0 1 期
浅析 环境监测 数据 的审核
Th ay i n Au in fE vr n n a nt r g Da a e An lss o dt g o n i me t l i o Mo i i t on
郑 哓 红 金 丹
原 因分 析 和实 验室 分析 比对等 工 作 ,帮 助 查 找 原 因 ,解 决 问题 ,真正 提 高环 境 监测 数 据 审 核 工作 的质量 和水平 。
监测质量保证工作 中的重要环节。 环境监测数 据 的获 得包括 布点、采样、现 场 测试 、样 品运输 、样 品交接、样 品制备 、实验 室 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 、数 据审核、综 合分析 和评 价等多个 技术 环节 。由于受 分析 方法 的局 限性 、
一
3 一 0
浅析环境监 测数 据的审核
郑晓红 。等
3 2 监 测数 据 的代 表性 和 时效性 .
率是否达到技术 规范要 求。另外 ,除 了审核监测 数据的精密性 和准确性之外 ,还要 审核相应 的实
验 室 内质 量 控 制 内容 ,如 校 准 曲 线 、检 出 限 和 实
样品的代 表性是指 具有代表 性 的时间、地 点 并按规定 的采 样要求 采集 的有 效 的样 品 的特性 。 样品的采集是全部分 析工作 的基础 ,忽视 了采 样
论环境监测数据与报告审核

论环境监测数据与报告审核摘要:环境监测数据与报告审核是环境保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评估环境状况、确定环境风险和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环境监测数据与报告审核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审核要点,以及如何提高审核准确性和效率。
一、引言环境监测是对环境因素进行系统观测和数据收集的过程,以评估环境状况、监测环境污染源和预警环境风险。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而环境监测数据与报告审核则是确保数据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二、环境监测数据与报告审核的意义1. 评估环境状况:通过审核监测数据和报告,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程度、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确定环境风险:通过审核数据和报告,可以识别环境风险源,预警环境安全隐患,提前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环境灾害的发生。
3.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通过审核数据和报告,可以找出环境污染的源头和影响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提高环境质量。
三、环境监测数据与报告审核的主要内容1. 数据完整性审核:对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前后连续性、一致性进行审核,确保数据收集符合监测要求。
2. 方法准确性审核:对监测方法的选择、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记录进行审核,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准确性审核:对监测数据的处理、转换和分析过程进行审核,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4. 报告编写规范性审核:对监测报告的内容、格式、表述进行审核,确保报告完整、准确、规范。
四、环境监测数据与报告审核的要点1. 审核程序的规范性:建立审核程序,明确审核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审核过程的规范和有序性。
2. 审核人员的专业性: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环境科学知识和审核技巧,能够熟练运用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软件。
3. 监测数据的来源可靠性:确保监测数据的来源可靠,避免数据造假和篡改,保证审核结果的准确性。
4. 数据分析方法的科学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提高审核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摘要: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审核是确保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开展监测数据审核时,应该围绕着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对监测过程中前后制约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克服各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进而能够提高数据审核的效果,保障环境监测的质量。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一、审核环境监测数据的意义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提升,社会各界对与各种环境管理以及环境执法的信息越来越关注,而环境监测数据则能为广大社会民众提供相关的信息,同时环境监测数据对于科研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不管是科研还是来自于社会的需求,都要求环境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及时,这就为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提出了要求。
但是因为在实际的监测分析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相关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限制、监测因子等多方面的原因的影响,使得数据失真的现象难以被克服,如果最终所获得的数据不够准确,那么将会对环境执法、管理等一系列的后续活动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
而审核环境监测数据就是为了能够尽量的消除这些不可估量的影响,提供更加准确、权威的环境监测数据,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特性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在监测数据审核时应该围绕着这“五性”对监测过程中前后制约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1、代表性(representation)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
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总体的真实状况,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某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和状况。
任何污染物的分布不可能是十分均匀的,因此要使监测数据如实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必须充分考虑到所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浅论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环 境 监测 数据 审核 的重 要性
环境监测工作具有较强 的专业性 和科学性 , 监测数据是它 的 直接产 品。 其实 , 环境监测 就是对数据进行准确测取 , 专业 分析 和 综合 运用 的一个 过程 , 其 目的是 为环境管 理服务 , 充分起 到环保 工作 “ 耳 目” 和“ 哨兵” 的作用 。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监测 质量 是好 还 是不好 。 开展环境科学相关研究以及环境监 管时都离 不开准确可 靠 的监测数据 。 现在 , 随着 环保 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社会公众对环境质 量的 日
浅 论环 境 监 测 数 据 审核
张 泽
( 德清县环境保护监测 站
浙江德清
3 1 3 2 0 0 )
漏, 即能得到预期或计划要求 的有效数据定额 的程度 。审核监测 数据是否 具有完整 性主要是 看采样点位 和频次是不是满 足规定 的要求 , 监 测项 目是否完全 , 监测分析方法选择是否正确 , 原始记 录是否完整 、 规范等相关信息 。
2 . 3可 比性
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而言 , 监测数据 的质量可谓是生命线 , 因为 它直 接影 响到环境决策的正确性 , 环境执法的公正性 , 环境评价的 科学性等方面 。 环境监测数据量多面广 , 来源多样 , 且时效性较强 , 如不及 时发现数据 中存 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事后往往难 以补救 。 因此 , 面对众多 的监 测数 据 , 必须加 强管理 , 严格做好数据 审核 工 作, 将数据 的质量问题解决在发布之前 , 努力做到出监测站的数 据 无差错 。数据审核是把好环境监测质量关 的关键一环。
错误 。
它是指在 监测方法 、 环境 条件 、 数据表 达方式等可 比条 件下 获得监测数据 的一致程度 。 对监测数据进行可 比性的审核包括很 多 内容 , 具有很 强的专业 要求 , 不但要熟悉 环境监测分析 方法标 准和环境监测技术 规范, 还要对不 同污染物 的特征和他们在环境 当中的具 体存 在状况具有 较深刻 的认识 ; 此外 , 还应进一 步 了解 当地各不同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和具体的排污情况 。 从不 同的角 度 出发对监测 数据加 以比较审核 , 才 能更 好的察觉 问题 , 从 而保 证监测数据具 有可 比性 。 2 . 4准 确 性 和精 密 性 这两个 特性是衡 量实验室 内测 定结果质 量的十分关键 的指 标 。准确性代表 的是测定值 与真 实值 的一致程度 , 一般用监测数 据的准确度来表征 , 其大小用 误差表示 。精密性 代表的是 多次测 定同一重复样 品的分散程度 ,一般用监测数据 的精密度来表征 , 其大小可以用偏差等指标进行表示 。 对监测数据 的这两个特性进 行 审核的时候 ,~定要先 保证分析 仪器具有较好 的精度和准 确 度, 然后要进行 平行 样和加标 回收的分析 。要对样品平行测 定值 是不是具有 良好 的重复性 和再 现性进 行检 查 , 并核查结果精密性 是否符合方法 室内标准差 的要求 。 所测得的样品加标 回收率和真 值之间的误差 大小 , 回收率是不 是满 足监测方法的规定 。 此外 , 还 应 审核实验空 白值 、 校准 曲线 、 方法 检出 限等 。一定要从整体 出 发, 对 整个 实验室 的质量控制 相关 内容进行 审核 , 这样才可有 效 确保监测所获数据具有 良好 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
浅谈环境监测及其数据审核

浅 谈 环 境 监 测 及 其 数 据 审 核
龙 小清
( 仁 地 区 环境 监 测 站 铜 贵州 铜仁 54 0 6 3 0) 文 章 编 号 :0 7 0 4 2 1 0 - 0 8 0 1 0 - 7 5( 0 0) 6 0 8 - 1
中囤 X一 ~ 一 一 一 一 。 _ _ 誊 8一 一 一 一 一 一 楚 文
作从 以下三个 方面 着手 。一是依 据环 境要 素, 点位 、 目、 间顺序 按 项 时 积 累历 年监测 数据 。将待 审核 数据与其 比较。 偏高 偏低 的数 据做 明确 采 集 的有 效 样 品特 性 , 所采 集 的样 品 必 须 反 映 总体 的真 实 状 况 。 环 为重点 进行 分析 。二 是组 织有 专业 知识 和工 作经 验 的同志 与 当事人 境 监测 现 场 的 审 核 人 员 要 根 据 自 己 的 审 核 内容 严 把 现 场 采 样 的 共 同研 究可能 出现 问题 的环节 。一般来 讲 通过 对实 验进行 数据 复查 , 质 量 关 :负 责 室 内审 核 的 人 员应 着重 审 核 现 场 采 样 的 原始 记 录是
在 目前 全 面 开 展 质量 保 证 有 一 定 难 度 的情 况下 ,数 据 的 审 核 工 作显 得 尤 为重 要 , 环境 分 析质 量 保证 工 作 的 一个 重要 环节 , 是 也
是 整个 质 量 保证 体 系 中最 后 有 效 的 质 量控 制手 段 。 整 个 监 测 数 在 据 审核 工 作 中,监 测 数 据 除 了必 须达 到质 量 控 制 分 析 指 标 的 要 求
一一 一
会 发 生偏 差 或 不 准 确 。 3 监 测 数 据精 密 性 、 、 准确 性 的审 核 当 按 规 定 采 集 的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有 效 样 品 传 输 到 实 验 室 进 行 分 析 测 试 时 , 取 得 满 足 质 量 要 求 的监 测 结 果 , 须 在 分 析 过 程 为 必 中实 施 各 项 控 制 测 试 质 量 的 实验 室 质 量控 制 。其 中 , 密 度 和 准 精 确 度 是 衡 量 实 验 室 内 测 定结 果 质 量 的 重要 指标 。 因此 , 审 核 这 在
浅谈环境现场监测数据记录及审核

127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能源与环境现场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沿,现场监测所得到的样品、数据等是评判排放口污染物排放强度、治污设施处理效果、环境质量等的第一手资料。
因此,现场监测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为关键。
1 现场监测数据记录及审核工作的基本要求与要素现场监测数据记录及审核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将监测的全过程完全纳入QA 、QC可控范围内。
原始记录做到及时、准确、完整、清晰、规范;监测数据及相关结果做到具备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这五大基本特性。
审核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大要素。
1.1现场工作质量控制主要针对现场监测过程中的各个监测、采样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所得样品与数据均在质量可控范围内。
样品的采集是全部分析工作的基础。
实践证明:缺乏科学性的采样所带来的误差远大于实验室内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
在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若采样人员对采样过程的质量保证和技术管理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那么不符合规范的采样必然给监测数据带来较大的误差且不能真正反映样品的代表性。
因此审核人员应根据自己负责审核的内容,把好现场采样的质量关,及时发现和杜绝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1.2原始记录填写质量控制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环境监测各项活动和业务活动所做的最初的数字或文字的记载。
它是环境监测各项活动的客观反映,是未经过加工整理的第一手资料。
因现场监测的条件较为恶劣且具有不确定性,而原始记录是日后综合分析监测结果与相关数据的重要原始资料,如何保证原始记录这一现场监测的第一手资料能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完整、规范的填写,这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负责审核的人员应着重审核原始环境样品采样记录是否全面,采样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规范认真做好样品采集时周围环境的偶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的记录,水文、气象等特征的描述以及污染源监测采样点位置,生产工况、排污周期、取样方法的记录[1]。
浅谈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

浅谈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摘要在环境的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数据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审核是确保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从大量环境监测数据里剔除异常数据,及时报出科学、合理准确的结论,是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工作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审核1 概述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最直接的反映,对数据记录的审核,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是审核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的原始凭证,通过认真细致地审核数据可以发现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之得到及时的解决。
以确保监测数据达到“五性”的质量指标要求。
在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指标要求,对整个环境监测活动全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正确、可靠[1]。
2 现场监测数据的审核2.1 监测现场审核的时效性首先最关键的就是采集的样品是否具备代表性。
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就是要求监测数据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
所采集的样品能客观反映被测对象的性质,不同的监测目的对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的要求也不同,如环境质量监测,首先是采样点位能否真实反映该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采样时气象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对于污染源监督监测,则需根据企业的生产运行状况和排污周期等来确定采样的时间、频次、方式,以使监测数据能准确反映该企业的排污状况。
在样品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针对水样的不同情况和待测项目的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待测组分不产生任何变化或把发生的变化控制在最低程度,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2 监测数据精密性、准确性的审核精密度和准确度是衡量实验室内测定结果质量的重要指标。
因此,在审核这两项指标时除了要确保所用仪器的精度外,还要特别注意每批样品的测试是否有按技术规范要求,有一定比例的样品平行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密码样及密码样平行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重点浅析2012-08-28 17:54:40 字体:大中小打印收藏
摘要:本文就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重点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监测数据审核的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并总结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准确可靠
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最直接的反映,出具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者的责任和立身之本。
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是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环节,实行三级审核机制,是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必要手段。
只有确保监测数据在获取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把监测数据差错率消除在监测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公正性。
一、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任务
由于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分析人员技术水平、监测因子的变异性以及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监测数据失真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环境监测数据不够准确,将直接影响环境执法、环境管理、污染纠纷仲裁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而且对环境评价、环境污染治理,也不可能得到准确结论。
从大量环境监测数据中剔除异常数据,是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环境监测数据审核重点
发现和判别异常数据,对其进行合理分析是监测数据审核的重要内容。
环境监测工作要求监测数据应达到的质量指标是: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合理性,完整性,并且监测分析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研究表明,一般在进行监测数据审核时,应围绕“五性”对
监测过程中前后制约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1.环境监测数据代表性审核
监测数据代表性表现在”时空”代表性上。
审核人员应重点审核监测样品的采佯原始记录是否完整、采样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规范认真作好记录、采样点位有无其它偶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的记录等,特别是采用的监测分析方法与标准规范、评价方法是否现行有效、方法的检出限、仪器设备的测试精度是否符合监测对象的要求。
例如在验收监测中,应特别注意采样时工况,各环境要素监测点位的布设是否合理,采样位置和取样方法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数据,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
2.环境监测数据精密性和准确性审核
为了取得满足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必须在分析过程中实施各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例如,应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10%样品平行双样分析,必要时进行密码样分析和加标回收试验等。
由质控人员详细审查分析人员在分析全过程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并填写相关的质控记录。
特别要注意监测数据的精密性是否达到给定的室内标准偏差的要求,同时也应重视数据精密性核查。
尤其是在当待测组分含量为痕量分析范畴,且常与空白实验处于同一数量级时,空白值的大小和分散程度直接影响其精密度。
总之,只有全面审核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内容,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和准确性。
3.环境监测数据可比性(合理性审核
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审核的范围很广,且专业性很强,不仅要运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围家颁布分析标准,还要考虑各污染物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浓度变化范围等知识,才能对比各种物质间的关系,对异常值进行合理分析。
一般来说,待测样品的各监测指标之间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在地表水监测中,CODcr>BOD5,同一水样的BOD5浓度高,则CODcr浓度必然高,但反过来CODcr 浓度高,BOD5浓度未必高,CODcr浓度高,水中溶解氧必然低,反过来溶解氧浓度高,CODcr浓度未必低, TN>NO3-N、NH3-N、NO2-N三者之和等,反之为异常;
目前,COD Cr和BOD5、TSP与PM10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在数据审核中得到较广泛应用,对于其它环境指标,如水环境指标中的电导率和溶解性总固体、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环境指标中的实测烟尘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级数等环境指标间相关性关注者不多。
在监测数据审核过程中,应从水、气、声等环境要素中各环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出发,按照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检查各指标间的数值有无矛盾之处,检验各指标间的相互
联系(一致性,对上报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验证,找出异常数据及其产生原因,审核其合理性。
4.环境监测数据完整性审核
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不同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环评监测以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等,不同的监测目的有不同的监测方法、规范要求,与其对应的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频次及监测数据所要求的质量目标也各不相同。
故在审核监测数据完整性时,应着重审核不同监测对象的采样频次、采样时间、监测项目设置是否达到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分析方法,检出限,测试精度、评价标准是否符合监测目的的要求,若方法不当就会发生偏差或不准确。
作为数据审核人员,应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熟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分析方法标准和各种污染
成为本站注册用户,能看到更多文章内容,老用户请登录,新用户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