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山水画名作,如《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2.知识讲解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从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分析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方法。

讲解山水画的笔墨运用,如干湿、浓淡、虚实等技法。

3.欣赏分析展示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其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培养审美能力。

4.动手实践分组进行山水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示范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学生跟随练习。

学生自主创作,教师点评、指导。

5.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创作山水画。

四、作业布置1.课下临摹一幅山水画作品,注意构图、笔墨的运用。

2.收集有关山水画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欣赏、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提高了审美能力。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开展山水画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个人风格。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

3.结合语文、历史等学科,探讨山水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七、教学资源1.美术教材、多媒体课件。

2.山水画名作图片、视频资料。

3.美术工具:毛笔、宣纸、水墨等。

八、教学时间本节课共2课时,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九、教学评价1.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的了解程度。

中国画——山水:教案设计

中国画——山水:教案设计

中国画——山水: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山水画的表现方式和审美要求。

3.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画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绘画能力。

二、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1)呈现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画的特点和意蕴。

(2)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表现形式、艺术表现力和技法。

(3)通过课件、实景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和艺术传统。

2.知识讲解和互动探究(1)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要素:构图、形态、笔墨等,并逐一分析和讲解。

(2)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绘画技法,如水墨渲染、淡墨浓染、破墨、点染等,并进行互动探究。

(3)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绘画山水画,并进行绘画实践指导和讲解。

3.创作互动和评价(1)学生自主创作山水画,并在班内互相交流和评价。

(2)教师根据学生作品,进行现场点评或收集教学范例进行评价。

(3)教师进行总结和回顾,激发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探究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和讲解法: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实景讲解法:通过实景案例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表现力和技法。

3.引导和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绘画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察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2.考察学生对绘画技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能否真正把握绘画要素和画法。

3.考察学生的创新和表现力,能否自主创作和开拓想象。

4.教师在给予评价过程中要注意,注重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自身的不足和进步空间。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

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的小品。

【难点】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笔墨和情趣。

三、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高山流水》引导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呈现了什么画面?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作品赏析,直观感知1.教师展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看到这幅作品想到什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沁园春长沙》,给人以雄壮豪迈壮阔的景观。

2.继续提问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描绘的?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画面描绘了万千山峰的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

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形式感,笔墨韵味也得到加强,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

此画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遍”字。

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传达出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体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环节三:比较欣赏,形式分析1.教师展示《富春山居图》,你能从这件作品中感受到什么?又能想到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富春山居图》着重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有过多细微描绘物象表面。

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幅作品讲究经营布局,注重笔墨韵味,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

《中国山水画》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中国山水画》。

详细内容包括: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表现技法。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第一节,着重探讨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原则、笔墨运用以及意境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原则、笔墨技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特色的认识,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原则、笔墨运用及意境表达。

难点:如何运用笔墨技法表现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山水画作品图片、示范用笔墨纸砚等。

学具:毛笔、宣纸、墨、颜料、画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开合有致”等。

(3)演示笔墨技法,如皴、擦、点、染等。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山水画作品中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2)学生进行笔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经典山水画为例,分析其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山水画创作。

教师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起源:原始社会发展:唐宋时期达到高峰特点:构图、笔墨、意境2. 构图原则:主次、虚实、开合3. 笔墨技法:皴、擦、点、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创作一幅山水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构图合理,笔墨运用得当,体现山水画的意境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国山水画教案中国山水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

特别是符合传统绘画特点的创作,注意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巩固对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锻炼和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教学重点: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山水画基础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二次备课课前准备提前向学生布置作业:结合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搜集有关山水画图片资料,进行创作构思。

教师出示预习提纲搜集各种山水画图片资料,根据教师所列提纲提前预习,并做好笔记增强学生对山水画的认识和了解,收集合适的图片素材进行构思。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展示预习成果1.复习上节课内容(意境和形式美),然后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a.这几幅山水画的构图运用了哪种构图方法。

b.分析一下这几幅画,画家在笔墨处理和构图上有什么特点,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意境。

2.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引出课题学生赏析图片,展开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自主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和思考题a.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欣赏图片b.“山水画”的基础知识:①“三远法”③制作步骤④如何处理画面空间如何与自己的创作构思有机地结合运用。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主学习,认真思考,通过查资料、观察、分析、比较这些图片并作出判断,形成初步成果通过以上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1.检查学生自学情况2.对于疑难问题,由教师点拨、讲解和演示a.“三远法”。

“高远”、“平远”、“深远”是古代山水画的三种构图方法,简称“三远”。

(教师结合图片作简要讲解)c.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教案[001]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中国山水画教学,旨在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自然意味和山水之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线条韵律;
3.学习使用笔墨表现山水特征和氛围;
4.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眼光。

课程内容
第一课: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分析中国山水画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第二课:构图与线条韵律
•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线条韵律;
•分析具体作品中的构图和线条韵律。

第三课:笔墨运用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笔墨运用特点;
•学习使用笔墨表现山水特征和氛围。

第四课:作品赏析
•分析和欣赏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眼光。

第五课:学生作品展示及点评
•展示学生在本课程中所创作的山水画作品;
•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

课程教材
•《中国古代艺术史》
•《中国山水画绘画技法》
•《中国山水画欣赏》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课程评估
•学生的作品创作和表现;
•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学生对老师讲授、指导和评价的反馈。

结语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让学生在了解和感受传统艺术文化的同时,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画基本技巧和表现能力。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学美术教材第七章《中国传统绘画》,详细内容为第三节《中国山水画》。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山水画的构图、用笔、用墨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墨色表现自然景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融入个人情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构图、用笔、用墨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山水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笔、画纸、颜料、墨水等。

学具:画笔、画纸、颜料、墨水、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中国山水画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

(2)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等。

(3)演示山水画的用笔、用墨技巧,如皴法、泼墨等。

3. 实践操作:(1)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简单的山水画构图练习。

(2)学生运用所学技法,独立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

4.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互评,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2. 内容:(1)发展历程(2)基本技法(3)审美特点(4)构图原则(5)用笔、用墨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自然景观为题材,创作一幅山水画。

2. 答案要求:构图合理,线条流畅,用墨恰当,富有个人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深入研究中国山水画,了解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欣赏名家的山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设计 《中国山水画》教案

教学设计 《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国山水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能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表现出有远近层次的中国山水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有远近层次的山水画。

教学难点:
如何控制水墨的浓淡,表现出远近层次的景色。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墨汁、颜料、学生用纸、调色盘、水桶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自然风光与中国山水画的结合欣赏,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导入课题并板书《中国山水画》。

二、新课讲授:
1、名家作品对比欣赏。

感受画家的不同表现技法带给人不同艺术视觉效果。

2、赏析画家作品找变化。

①感知发现近景、中景、远景不同表现方法。

②了解墨色浓淡、深浅变化。

3、实践、探究:
①学习中国画用笔方法。

②体验墨色浓淡的变化。

4、教师示范并讲解:
①学会概括表现山水画的近景、中景、远景。

②掌握中国画中表现山水景物的几种基本技法:勾、皴、点、染。

5、欣赏、分析:
欣赏、分析学生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构图形式。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构思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大胆地用中国山水画的画法,表现出近景、中景、远景。

要求:①大胆作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②选择合适的表现技法,适当施淡彩。

③注意室内清洁卫生。

三、展评。

1、作业展示、评价。

2、教师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画》教案
www.5y
教学目标:
、简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况
2、通过看、听、想、讨论,能用自己的话讲评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内容与艺术美
3、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热爱祖国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看、听、想、讨论,从内容、技法、艺术效果三个方面来赏析中国山水画,并简单谈谈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视频资料、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片段
“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内容?是根据什么画种制作而成的?”
师生交流中国画的简要知识,如中国画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国画颜料等等)
、关于中国画你还知道些什么?
2、发展概况: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已经完全成熟,至宋朝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中国画按照绘画题材可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三大类,
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讲如何欣赏山水画以及山水画的一些知识。

一、导入、揭题
播放视频资料《央视宣传片——水墨篇》
“这段视频中的内容,和课前看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讲述了一个故事,这个是体现的一个国家的精神
老师小结:山水画不仅能表述一个故事,而且还蕴含了许多更深层的东西,比如中国的文化、精神。

而早期的山水画主要是呈现了真实的景物,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画家们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融入了其中
二、山水画知识
师:通过描绘自然界中山水树木、天地云气,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变化,山水画画家们把真实的景呈现在纸上,供别人观赏,同时也在这变化莫测的山水间藏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
山水画的特点
出示《溪山行旅图》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画中内容”“画中是怎么表现悬崖峭壁等景物的”“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立轴(又称中堂)
水墨山水就是纯用水墨不设颜色的山水画体
留白: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体现空间的灵活性,
白色的雾气萦绕着整个山体,由线条勾勒的整个山体在白色的雾气中若隐若现
山:整个山壁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给人一种仰视(由下向上)的感觉,
瀑布:从山腰直流而下,从笔直的线条中似乎可以感受出瀑布的那种冲击力十分强大
崖壁上再输茂密,浓浓的墨团几乎占满了山头
山脚下:由近及远的山路凸显出画面的纵深感
动静结合:飞流直下的瀑布与静止的山间景色,形成动静的对比,似乎把画家看到的那刻美景存留了下来。

峻巍的山势造成动人心魄的效果,使人感受自然造物的伟大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分别从内容、技法、艺术效果三个方面赏析了《溪山行旅图》。

老师这里还有一幅与《溪山行旅图》不同的山水画,我们一起来欣赏。

三、赏析
出示《千里江山图》
不同点:
“从构图上讲一讲,这幅作品与《溪山行旅图》的不同之处。

”长卷
“从色彩上来讲讲两幅作品的不同点。

”水墨山水、青
绿山水
知识点:
青绿山水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
“请同学们来谈谈你对这幅画的理解”
生:
“结合桌上的文字资料,从内容、技法、艺术效果三个方面再评价一下《千里江山图》”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分别从内容、技法、艺术效果三个方面赏析了《溪山行旅图》和《千里江山图》,我们在评价一幅艺术作品时,主要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着手的。

四、深入与巩固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以及我们刚才学习到的一些山水画知识,来重新排列一下《富春山居图》
出示作品图片,学生交流、讨论、排序
、2、3、4、5
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排列
浅绛山水:以淡红赭色彩渲染为主的山水画
五、作业
请每位同学写一段文字评价
要求:
、《富春山居图》赏析
2、从内容、技法、艺术效果三个方面来赏析
3、文字评价在100字左右
六、评价
、请同学读一读自己对这幅画的评价
2、请其他同学评价一下,也可以补充
3、老师小结:老师也写了1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请同学们读一读,和自己写的比较一下,哪些方面是同学们没有写到的(富春两岸,峰峦坡石,似初秋景色,树木苍苍,疏
密有致地长于山间江畔,其间有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并写有平沙及溪山,远处的飞泉茂林。

整个画卷有咫尺千里之势。

此图技法和艺术效果上表现如下:一、构图复杂、富于层次,无堆砌拼凑之感;二,笔墨简洁,活泼自然,无做作;三、群山杂树,巧为概括;四,笔墨技法,披麻兼斧劈,略施浅绛,显得格外简淡天真。

可见没有足够的功力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是不可能取得如此艺术效果的。


七、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看、听、想、讨论,从内容、技法、艺术效果三个方面来赏析了中国的山水画,并简单谈了谈自己对不同的中国画的感受。

而这三幅山水画都是我校百幅经典
名画中的作品,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深入地去了解其他的名家之作。

www.5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