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及说明

合集下载

渗透公民教育─《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设计及说明

渗透公民教育─《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设计及说明

渗透公民教育─《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设计及说明一、引言《小英雄雨来》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讲述小主人公雨来勇敢救人的故事,启发孩子们关爱他人、勇于正义的公民意识。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小英雄雨来》这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公民教育的相关概念和价值观,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讨论《小英雄雨来》,学生能够理解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2. 通过分析主要角色的行为,学生能够认识到勇于正义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3.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表达个人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觉得什么是公民教育?- 为什么公民教育对社会很重要?- 你有没有听说过《小英雄雨来》这个故事?你对它有什么了解?2. 阅读与讨论(2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独立阅读《小英雄雨来》,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 雨来是如何勇敢救人的?为什么他敢于冒险?- 雨来的勇敢行为对他人有何影响?对社会有何影响?- 在你看来,雨来的行为符合公民教育的哪些价值观?3. 角色扮演(20分钟)学生们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来扮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根据故事情节中的台词和场景展示。

扮演的角色可以是雨来、伟鹏、老师、妈妈等。

在扮演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体会角色形象及其行为对公民教育的含义。

4. 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对公民教育相关的概念进行讲解,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例如,公民权利、公共责任、社会参与等。

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和举例说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5. 总结与分享(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体验以及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1.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角色形象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教案第1篇】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优秀教案第一课时一、目的要求:了解雨来为掩护*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二、重点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三、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四、教学过程:小英雄雨来教案教学设计精品(一)板书课题,提出自学要求。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小说,篇幅比较长,内容较多。

学习这类课文首先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人物等等,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课文:1.熟读全文,抓住主要内容。

2.理清结构,了解事情的情节变化。

3.抓住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思想。

(二)检查自学。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2.pbs——“字词”。

(读读)(三)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限时)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游泳本领高。

写得好的句子:“芦花开的时候……在柔软的芦花里”。

“每到夏天……露在水面上”。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标题可以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语句。

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概括:游泳本领高或者“望着妈妈笑”)(四)指导读第二部分。

1.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语句。

(限时)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写得好的句子:“女老师走到……翻开书”。

“我们是*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给这一部分加小标题。

(小标题:上夜校或者“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五)指导读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2.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3.加小标题。

(掩护李大叔或者“把缸搬回原地方”)(六)指导读第四部分。

1.自读课文,/sjbwz/画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斗争的?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限时)2.交流。

《小英雄雨来》的优秀教案设计

《小英雄雨来》的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英雄雨来》优秀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雨来的勇敢和智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主人公雨来的形象分析和评价。

教学难点:1. 理解雨来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智慧。

2. 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培养自己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教材:《小英雄雨来》故事文本教学辅助材料:1. 雨来的图片或插图。

2. 与故事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卡片或挂图。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利用雨来的图片或插图,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

2. 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步骤二:自主阅读1. 请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情节。

2.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同桌交流讨论。

步骤三:故事分享1. 请学生分享故事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雨来的形象特点,分析其勇敢和智慧。

步骤四:深入探讨1. 讨论:雨来在面对困难时,为什么能保持勇敢和智慧?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培养自己的品质。

步骤五:总结提升1. 总结故事的主题,强调雨来的勇敢和智慧。

2. 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启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加深记忆。

2. 写一篇关于雨来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延伸活动活动一:角色扮演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学生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方式,展示角色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3.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活动二:故事续写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续写。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保持故事的原有风格。

3. 教师对学生的续写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精选6篇)店铺导语:《小英雄雨来》是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

下面是本文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篇1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理解课题1、亲情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2、放录音。

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来的其他事迹吗?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战争之火。

3、出示课题:(1)理解课题(2)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预习提纲:思考题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B、文章的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部分: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美?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从哪儿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书中用“ ”画出来。

第五部分: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示怎样的赞叹?第六部分:雨来的怎样机智脱险?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方法。

3、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文本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人物、重点细节。

三、汇报预习,交流解疑1、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2、汇报预习的情况。

3、讨论课文的表达顺序。

《小英雄雨来》教案

《小英雄雨来》教案

《小英雄雨来》教案《小英雄雨来》教案《小英雄雨来》教案1【设计理念】本课的阅读设计,家国情怀,点燃深埋在孩子心灵的爱国火种。

培养儿童的家国情怀,增强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小学语文教材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多音字、新词卡片。

《小英雄雨来》课件(或挂图、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设计意图]在复习中导入,学生一方面可以回顾课文整体内容,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把握重点,及时达到能力的迁移,很快过渡到新的教学环节。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4)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指导同学讨论、理解重点句子。

划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

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直朝后院跑去。

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有志不在年高。

[设计意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遵循系统设计、潜移默化、随机渗透的原则。

儿童天真活泼,生性好动,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情境化的主题活动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不同认知、情感需求,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培育价值观念,并引导儿童理解课文的内容,更深刻地理解“小英雄”的品质。

小英雄雨来教案(精选5篇)

小英雄雨来教案(精选5篇)

小英雄雨来教案(精选5篇)小英雄雨来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勇敢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喜爱祖国、英勇机灵的品质。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3.说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难点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二)同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边读边思索下列问题:1.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期、什么地点?从题目上可看出本文是写什么的?(是写人物的,主要人物是小英雄雨来。

)2.课文一共有几部分?描写了雨来的哪些英雄行为?(在同学阅读课文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同学计时,同学阅读后,可以对自读速度进行讲评,关心同学养成快速阅读课文的习惯。

)(三)检查同学预习。

1.读准生字字音。

(老师要留意指导同学读准字音。

对于同学读不准的字音要准时订正。

例如:还乡河的“还”,读hu2n,这是多音字,在这儿不读h2i。

“黝”,不读y$u,而要读y%u。

笤帚的“帚”不要读s4o,而要读zh%u。

“漩涡”不要读xu4n w%,而要读xu2n w#。

)2.指导同学理解词义。

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的简称,察,察哈尔省的简称。

(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冀,河北省的简称。

抗日战斗时期,在上述三个省连接的边缘地带建立的抗日依据地叫晋察冀边区。

苇絮(x))——像棉花似的芦花。

飘飘悠悠——本文指苇絮从空中轻缓地往下降。

河沿(y2n)——河边。

起码——最低限度的意思。

学堂——学校的旧称。

扫荡——本文指日本鬼子企图用武力毁灭抗日依据地军民。

推推搡搡——形容粗暴的推人的样子。

小英雄雨来教案(通用7篇)

小英雄雨来教案(通用7篇)

•••••••••••••••••小英雄雨来教案小英雄雨来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英雄雨来教案(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英雄雨来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简要复述主要内容。

2、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中前后呼应句段的表达效果。

3、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品读、交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2、品味重点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这篇课文较长,为了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需要有较快的速度。

采取三次读文本,分别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速度默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三种要求,通过阅读速度的递进,使学生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文本的方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2、本文内容较长,但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课文的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教学时,围绕课文重点、难点,品析重点句、段,感悟人物情感和品质。

3、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中前后呼应句段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抗日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一)(出示课件)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谈话导入。

(二)出示课题:小英雄雨来。

介绍作品的影响及故事梗概。

(出示课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播放课文故事视频)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读懂文章,思考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出示课件)(三)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试着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小英雄雨来》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小英雄雨来》教案

《小英雄雨来》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能区分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2.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写人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雨来的喜爱和敬佩。

针对这个重点,我设计了一个“自读、自悟、自创”的综合性学习方案。

即: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借助文本构建一个展示学生多元解读的平台,在个性化体验与感悟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课文中描写还乡河景色以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段话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对于这个难点,我运用了“读中感悟”法,即: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味语言文字的韵味,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从而受到良好的熏陶感染。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有一种说法:中国的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人们习惯于把他们当作“小鸟儿”,天天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

可是,你们见过这样的“温室里的花朵”、“小鸟儿”吗?他小小的年纪就能担负起生活的担子,就能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他是谁呢?现在我们到课文《小英雄雨来》中去认识他吧!2.(播放《小英雄雨来》的录音。

)听完了这段录音,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过渡语:雨来的故事家喻户晓,雨来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这节课我们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词,指名认读。

齐读。

去掉拼音再读。

再齐读一遍词语。

把词放入句子中你还会读吗?指名读句子。

纠正字音。

齐读句子。

轻声词连读(如:远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及说明
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教学目标:
1.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课题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

以后,他和其他
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小英雄雨来》。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
1.指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通过课文前的“连接语”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

“连接语”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挈领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读“连接语”,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
对照阅读提示,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边读边用笔划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个记号,待后集体解决。

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教师引导梳理、概括信息点,并提炼成为小标题。

(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或(“望着妈妈笑”、“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3)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以下句子,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