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生理基本原则3..

合集下载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称为射血心数2、主动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逆着浓度差,将滤液中的溶质转运到血液内。

转运是依靠管膜的载体和酶组成的“泵”而进行的。

在转动过程中需消耗一定的能量。

这种重吸收过程称为主动重吸收3、前庭反射:指前庭器官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以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4、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保持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时,即称之为运动性疲劳5、极点: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extreme)。

6、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也称为最大吸氧量或最大耗氧量7、运动后过量痒耗:运动结束后,肌肉活动虽然停止,但机体的摄氧量并不能立即恢复到运动前相对安静的水平。

将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8、运动处方:根据参加活动者的体适能水平和健康状况以处方形式确定其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这如同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出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用量的处方一样,故称运动处方9、体适能: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10、超量恢复: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的水平的现象二、填空1、引起兴奋的条件为刺激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变化率。

2、细肌丝主要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思考题运动生理学第一章绪论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第二章骨骼肌肌能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第四章循环机能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6、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的指标有哪些?第五章呼吸机能1、呼吸是由那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3、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4、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漫的呼吸(尤其注重深呼吸)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5、试述肺通气的技能指标测定意义和评定方法。

03岁前庭平衡训练方法

03岁前庭平衡训练方法

03岁前庭平衡训练方法
在儿童的生长过程中,前庭平衡的发展对于他们的运动和认知
能力非常重要。

在3岁之前,儿童的前庭平衡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 游戏和活动,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前庭平衡发展,比如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尝试跳跃、踢球、跑步等活动,这
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身体平衡的感觉和控制能力。

2. 旋转和摇晃,适当的旋转和摇晃可以刺激儿童的前庭系统,
比如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旋转身体或者坐在秋千上摇摆,这些活
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身体姿势和平衡的感觉。

3. 爬行和攀爬,让儿童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爬行和攀爬活动,
比如爬楼梯、爬坡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
平衡能力。

4. 平衡板和球类活动,使用平衡板和球类活动来锻炼儿童的平
衡感觉和控制能力,比如让他们站在平衡板上或者在球上保持平衡,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对身体平衡的感觉和控制能力。

5. 音乐和舞蹈,音乐和舞蹈可以帮助儿童通过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来锻炼前庭平衡,比如让他们跟着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这些活动可以促进他们的平衡感觉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上述的各种方法和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在3岁之前有效地进行前庭平衡训练,促进他们的平衡感觉和控制能力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运动和认知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妇产科的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的知识点总结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和诉讼制度的基本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 要法律。下面是对刑事诉讼法知识点的总结:
1、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和诉讼制 度的基本法律,适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等各个环节。
2、刑事诉讼法的原则:包括无罪推定原则、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公开审判原 则、辩护原则等。这些原则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刑事诉讼程序的公 正和透明。
3、刑事诉讼的管辖权:不同层级的司法机关具有不同的管辖权,包括侦查机 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这些管辖权明确了刑事诉讼程序的责任主体和权 力范围。
4、刑事诉讼程序:包括侦查程序、审查起诉程序、审判程序等,每个程序都 有其特定的流程和要求。这些程序保证了刑事案件的公正和透明,确保了案件 的及时处理和公正裁决。
6、子宫增大伴随着子宫增大子宫圆韧带被牵拉,孕妇常感腹部一侧或中侧疼 痛不适。孕妇体重增加孕妇体重增加较初期明显。乳房变化乳房增大乳头及周 围乳晕增大色加深,乳头周围有深褐色结节出现。有些孕妇自妊娠早期开始出 现鼻塞,
对气味的敏感性增加等类似感冒症状称为早孕反腹痛或仅有腰背痛。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与停经 月份基本相符宫底随妊娠月份的进展而升高变软呈球状宫体增大变软有明显的 紫蓝色静脉显露宫颈变软宫颈口未开。
4、胚胎着床以后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至妊娠10周末(受精后8周末)已初具人 形,能分辨出眼耳鼻口等器官及四肢的芽端,心脏已形成并可搏动,胎盘已形 成。至妊娠11周末(受精后9周末)手、足、指(趾)已清晰可见。外生殖器 已发育,原始心血管搏动可经超声检查见到。
5、早孕反应多发生于妊娠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食 欲缺乏、喜食酸物、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多在 停经12周左右自行消失。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

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神经生物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篇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第一章神经元和突触一、名词解释:神经元突触神经胶质细胞二、问答题:1. 神经元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可分为哪些类型?2. 简述突触的分类。

3. 试述化学突触的结构特征。

4. 试述电突触的结构特征。

5. 神经胶质细胞分为几种类型?第二章神经元膜的电学特性和静息电位一、名词解释:静息电位极化去极化超极化二、问答题:1. 神经元膜的物质转运方式有哪些?2.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性是什么?3. 简述钠钾泵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

4. 比较生物电记录技术的细胞外记录和细胞内记录。

5. 静息膜电位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6. 综述静息膜电位的形成机制。

7. 简述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

第三章神经电信号和动作电位一、名词解释:局部电位突触电位阈电位动作电位离子电导兴奋兴奋性阈强度二、问答题:1. 离子学说的要点是什么?2. 简述局部电位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离子机制。

3. 简述动作电位的特征。

4. 简述动作电位(锋电位)产生的条件及依据是什么?5. 综述动作电位-锋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6. 综述动作电位-后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7. 试以阈电位概念解释动作电位的触发机制。

8. 试述神经元的兴奋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神经电信号的传递一、名词解释:化学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整合突触可塑性二、问答题:1. 简述神经电信号传递及其传递方式2. 试述化学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3. 比较EPSP和IPSP的产生及其特征。

4. 简述突触后电位的整合。

5. 简述突触传递的调制方式。

6. 简述突触可塑性及其产生机制。

7. 简述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机制及作用。

第五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一、名词解释: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戴尔原则二、问答题:1. 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哪些?2. 确定神经递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3. 简述Ca2+在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的作用。

基础医学概论重点

基础医学概论重点

基础医学概论重点第⼀章绪论1.⽣理学研究⼈体的正常功能活动规律2.⽣命的基本表现: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殖3.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抑制。

兴奋性即产⽣动作电位的能⼒,⽤阀强度来衡量,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4.兴奋:有相对静⽌转变为活动,或由活动较弱转变为活动较强。

(抑制:概念相反)5.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动作电位的能⼒。

6.神经调节:是⼈体最主要的调节⽅式7.神经调节基本⽅式:反射8.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环境刺激产⽣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9.反射的结构:反射弧(感受器、传⼊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0.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1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细胞外液12.体液调节:缓慢、⼴泛、持久13.⾃⾝调节:范围较⼩、不⼗分灵敏14.负反馈:体内的控制系统⼤多数为负反馈,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式。

例:减压反射13.正反馈:例:分娩、⾎液凝固、排尿。

第四章神经系统1.神经元有⼀个⾄多个树突。

功能:接受刺激并将兴奋性传递给胞体2.⼀个神经元只有⼀个轴突,功能:传递神经冲动,冲动沿轴膜传向轴突终末3.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接触并传递的部位4.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例:排尿,唾液分泌,膝跳反射等)5.⼄酰胆碱是第⼀个被发现的神经递质,能够产⽣⼄酰胆碱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6.能够和⼄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胆碱能受体,分为两类:M型、N型7.毒覃碱受体(M型受体)阻断剂:阿托品。

激动剂:毒覃碱或⽑果芸⾹碱8.烟碱受体(N型受体):阻断剂:筒箭毒9.有机磷中毒现象:多汗、流涎、腹痛、瞳孔缩⼩、⼼跳减慢等症状10.去甲状腺素:能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型(阻断剂:酚妥拉明)和β型(阻断剂:普萘洛尔)11.中枢兴奋的传播特征: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对内环境改变的敏感和易疲劳。

3-6岁前庭觉训练教案

3-6岁前庭觉训练教案

3-6岁前庭觉训练教案教案标题:3-6岁前庭觉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3-6岁的儿童发展和提高前庭觉(平衡感)。

2. 培养儿童的协调性、身体控制和空间感知能力。

3. 通过游戏和活动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和整体动作技能。

教案步骤:1. 游戏介绍和热身活动(5分钟)- 向孩子们解释前庭觉是什么,并为他们提供简单易懂的定义。

- 进行热身活动,例如模仿动物行走(如鸭子、蛇、猫等),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动力。

2. 平衡训练活动(10分钟)- 设置一个平衡板或绳子,让孩子们尝试在上面行走或跳跃。

- 引导孩子们尝试保持平衡的同时进行其他动作,如抬腿、转身等。

- 鼓励孩子们相互协作,互相支持和鼓励。

3. 空间感知活动(10分钟)- 在教室或户外设置一个迷宫或障碍物课程,要求孩子们穿越迷宫或通过障碍物。

- 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如何穿越迷宫或避开障碍物,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 鼓励孩子们用语言描述他们的行动和思考过程。

4. 动作游戏(10分钟)- 进行一些有趣的动作游戏,例如模仿动物动作、跳绳、踢球等。

- 引导孩子们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动作和技能。

5. 结束活动(5分钟)- 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呼吸深吸、伸展等,以缓解孩子们的身体疲劳。

- 向孩子们提供反馈和鼓励,强调他们在前庭觉训练中的进步和努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平衡板、迷宫和动作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前庭觉发展和协调性。

2. 与孩子们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理解和体验。

3. 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记录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教案延伸活动:1. 继续进行前庭觉训练活动,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性。

2. 引导孩子们参与其他体育运动和团队活动,以继续发展他们的协调性和空间感知能力。

3. 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的身体活动,例如骑自行车、跳绳、游泳等。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并提前检查相关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情况。

《梅尼埃病及眩晕》

《梅尼埃病及眩晕》
假性眩晕为自身或外物的晃动不稳感,常 较持续,但也可为阵发性,伴发症状较 轻或不显,外物纷杂时症状加重
.
眩晕
外周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眩晕特点
真性
植物神经症状
明显
眼球震颤
水平旋转性
假性或真性 较少或不显 单一水平性、旋转性或垂直性
与眩晕程度一致 眩晕缓解期仍可持续存在
神经系统体征 前庭功能试验
位置性眼震
.
前庭康复治疗
前庭代偿compensation 前庭习服habituation 前庭适应 adaptation:小脑参与的VOR
.
.
听神经瘤
acoustic neuroma
.
一般资料
又称前庭神经鞘膜瘤(veatibular schwannoma),起源于第 八颅神经的、发展缓慢的良性肿瘤,与脑干及脑神经相邻, 早期在内耳道底即可压迫第Ⅷ脑神经的耳蜗支和前庭支产生 一系列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引起颅内高压等严重的症状并 危及生命。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10%。约占桥小脑角 肿瘤的80%。该病多发于30-50岁的中年人,一般不会转化 为恶性肿瘤
梅尼埃病及眩晕
.
问题
多少人有过头晕的经历? 多少人知道梅尼埃病? 多少人用手机? 多少人知道手机和听神经瘤的关系?
.
序言
1914年,奥地利人R.巴拉尼 因从事有关内耳前 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获诺贝尔 生理学医学奖。近一个世纪,无数的生理学家、 病理学家、神经内科学家及耳鼻咽喉科学家仍 在在内耳前庭学研究领域不懈努力,揭示前庭 生理、病理学表现,并将基础研究应用于临床 疾病诊断与治疗。因此,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 是临床科学,前庭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社 会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转 角加 速度
翻转 角加 速度
原则四:头部旋转运动总是引起一侧半规 管兴奋而对侧同平面偶联的半规管抑制
原则四:头部旋转运动总是引起一侧半规 管兴奋而对侧同平面偶联的半规管抑制
偶联半规管

双侧水平 LARP

LPRA
一侧兴奋反应 = 另一侧抑制反应

兴奋—抑制
推—拉现象
一侧ASC眼震 =另一侧PSC坐起时
Ewald first + second law
热水 灌水 冷水 冷缩内淋巴下降 抑制半规管 眼震向对侧
热涨内淋巴上升 兴奋半规管 眼震向同侧
原则十一:半规管损害后(外周)引起的 眼震有固定的方向和旋转轴线
亚历山大定律
原则十一:半规管损害后(外周)引起的 眼震有固定的方向和旋转轴线
方向改变
类型改变
耳石移动产生的拉力与所处管径的截面积呈反比 游离耳石拉力 PSC: 1 HSC:18 后与水平BPPV 潜伏期的差别就 是耳石所处位置
管截面积的差别 疲劳性 ?
两种耳石症对毛细胞兴奋性差别
持续时间长、眼震速度慢、幅度低、难复位者
两种耳石症对毛细胞兴奋性差别
游离耳石拉力>粘附耳石重力作用
同是粘附耳石部位不同时
原则五:单个半规管兴奋后引起的眼球运 动与该半规管的空间位置关系一致 (Flouren Law)
水平半规管: 水平为主 (30%扭转)
原则五:单个半规管兴奋后引起的眼球运 动与该半规管的空间位置关系一致 (Flouren Law)
PRM复位B位:扭转向上向地眼震 PRM复位C/D:扭转向上离地眼震
面部神经 中间神经 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节
下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炎
左水平半规管功能相对增强
慢相
左后半规管功能相对增强
快相
眼震 眩晕 跌倒 对侧 对侧 同侧
两侧均可诱发出眩晕与眼震
Dix-Hallpike -- Roll test
悬头试验—不转头直接躺下
对侧水平
双侧后
对侧水平
原则七:半规管平面上的头部运动, 对该半规管的刺激是最大的
原则十二:视觉对VOR抑制作用 小脑损害后出现VOR抑制失败
晕车?
原则十二:视觉对VOR抑制作用 小脑损害后出现VOR抑制失败
原则十二:视觉对VOR抑制作用 小脑损害后出现VOR抑制失败
还有视觉对VOR抑制的例子吗?
外周:固视抑制成功
固 视 中枢:固视抑制失败
个人体会:理解HC/PC-BPPV的不同 还应理解液体动力学
相同的刺激,兴奋反应 > 抑制反应
兴奋:90
400
抑制:90
0
坐起
躺下
HC-BPPV判断:Ewald second law
游离耳石
向左转头 粘附耳石
右侧受累
向右转头
游离耳石:患侧转强;粘附耳石:患侧转弱
canalithiasis
cupulolithiasis
:患侧(Ewald 第二定律)
变温试验时眼震特点:COWS
成功
原则五:单个半规管兴奋后引起的眼球运 动与该半规管的空间位置关系一致 (Flouren Law)
PRM复位 : C/D位
扭转向上向地眼震
水 平
扭转向下向地眼震
不出现眼震
反 向
不成功 成 功
观察每个位置眼震
原则五:单个半规管兴奋后引起的眼球运 动与该半规管的空间位置关系一致 (Flouren Law)
前庭生理的基本原则
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庄建华
前庭传导通路
前庭迷路解剖
三个半规管


水平半规管
前半规管 后半规管
两个耳石器

椭圆囊 球囊
半规管壶腹嵴、耳石器毛细胞排列
半规管壶腹解剖
壶腹嵴毛细胞偏斜依赖:内淋巴液惯性
耳石器解剖
耳石器毛细胞偏斜依赖:耳石膜惯性
毛细胞解剖
兴奋
眩晕产生基础:两侧前庭不对称
前庭系统的特点:获得性
眩晕疾病恢复基础:前庭代偿
前庭生理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前庭通过反射维持视觉稳定和姿势平稳
反射主要包括
1. 前庭眼反射(VOR)
尤其在不自主头部运动时发挥作用
反射主要包括
2. 前庭脊髓反射 (VSR)
反射主要包括
3. 其他视动系统如平滑追踪等也参与(低频)
原则七:在半规管平面上的头部运动 对该半规管的刺激是最大的 同理可以理解下列诱发试验及检查:
水平半规管:roll test 水平半规管甩头试验
后、前半规管甩头试验 摇头试验 变温试验
原则八:对于头部旋转运动仅有半规管的信 号尚不足驱动眼球运动,完整的VOR还需 中枢介导的速度储存(velocity storge)
奋性改变可引起
姿势变化 ---重力方向
(水平、头斜)

(重力)
Tumarkin危象 椭圆囊 ?
球 囊?
外周前庭器官的功能
球 椭 圆 囊 囊 水 平 半 规 管 上 半 规 管 后 半 规 管
垂直直线 加速度: 如坐电梯 的启动和 加速
水平直线 角加速度: 如汽车启 动和加速 和头倾斜
水平旋转 角加速度: 如原地旋 转的启动 或加速
这些系统对高频率、高速率和高加速度的头部运动
无效

过程:扫视+追踪
原则二:半规管感受头部角加速度
半规管感受的是加速度变化,而不是速度
原则三:耳石器感受直线加速度
两个耳石器

椭圆囊 球囊
(水平、头斜)

(重力)
剪切力
原则三:耳石器感受直线加速度
两个耳石器

椭圆囊 球囊
(水平、头斜)

粘附时偏斜取决于: 1. 壶腹嵴弹性
2. 力矩
哪个产生更大偏斜?
BPPV:水平半规管受累时眼震速度大于、持续
时间长于后半规管(水平半规管速度储存是后
半规管的2-3倍);
摇头试验结果解释:
眼震向健侧:未恢复
眼震向患侧:恢复中
未出现眼震:恢复
原则八:对于头部旋转运动仅有半规管的信 号尚不足驱动眼球运动,完整的VOR还需 中枢介导的速度储存(velocity storge)
抑制
两种毛细胞区别
Ⅰ型放电频率不规则
Ⅱ型放电频率规则
低频时Ⅰ型放电
功率大于Ⅱ型
前庭系统也有频率特性
脑干前庭神经核部位:纵向
前庭神经核:主要在桥脑下端和延髓
脑干前庭神经核部位:横向
前庭神经核:位于桥脑和延髓的背侧
前庭小脑的调节作用
前庭小脑:主要是绒球和小结
前庭系统的特点:对称性
前庭系统的特点:对称性
旋转时眼震主要也是速度储存机制(VOR后备)
原则九:Ewald first law
垂直半规管:
内淋巴向壶腹运动:抑制 内淋巴远离壶腹运动:兴奋
水平半规管:
内淋巴远离壶腹运动:抑制
内淋巴向壶腹运动:兴奋
原则九:Ewald first law
与半规管中毛细胞排列相关
原则十:Ewald second law
(重力)
损害时患者头位?
头倾侧椭圆囊兴奋
也属于VOR
单侧椭圆囊损害时大脑认为头部倾向对侧
OTR 反向偏斜
头 斜
三 联 征
眼球共轭扭转
主Hale Waihona Puke 垂直视觉偏差原则三:耳石器感受直线加速度
两个耳石器

椭圆囊
(水平、头斜)

球囊
(重力)
剪切力
原则三:耳石器感受直线加速度
两个耳石器

突发性的球囊兴
椭圆囊 球囊
Dix-Hallpike
Roll test
眼震类型 > > 诱发方式
原则六:多个半规管同时兴奋后引起的眼球 运动相当于每个半规管单独刺激矢量总和
前庭神经炎
右侧上前庭神经炎:右水平、前半规管损害
左水平、后半规管功能相对增强
膝状神经节 前、水平半规管
上前庭神经
椭圆囊
球囊 后半规管
眼震 眩晕 跌倒
对侧 对侧 同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