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文章正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而可持续发展则强调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概念,二者密不可分。

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确保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

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社会的稳定也将面临挑战。

因此,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也是环境保护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社会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未来世代的生存条件。

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护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例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提倡循环经济等举措,都是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不仅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还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因此,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环境保护可以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在环保领域投入更多的研发和创新,促进了清洁能源和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

这不仅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还为绿色产业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其次,环境保护可以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资源的日益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成为了当务之急。

通过节约和循环利用,企业和社会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环境保护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例如,清洁能源产业链的建设,可以带动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现代社会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环境保护的核心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防止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

可持续发展则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只有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荣和健康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系统,还是提倡循环经济、推广清洁能源等,都是为了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目标。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建设,推动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等,实现环境保护的长期目标。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然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其次,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和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再次,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

这些挑战需要全球社会共同应对,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方案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意识教育。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其次,加强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建立健全的环境法律体系,加强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行为的监管和处罚。

第三,鼓励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的应用。

加强环境科学研究,推动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首先,环境保护有益于人类健康。

大量的环境污染会导致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从而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次,环境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许多物种受到威胁,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这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了威胁。

最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只有保护好环境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保护的挑战环境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全球气候变化。

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地球温暖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问题日益严重。

此外,污染也是环境保护的一大挑战。

工业废气、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

另外,资源浪费和过度消费也对环境保护构成了威胁。

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综合性思维方式,旨在寻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点。

首先,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解决贫困问题。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开展可持续的经济活动,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水平,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其次,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四、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环境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环境问题。

其次,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制定更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关注焦点。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视环境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的稳定和健康,也是为了确保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和幸福。

本文将讨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可持续的水资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这些都是人类社会所依赖的基本需求。

如果环境被破坏或污染,将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严重威胁到其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并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

而如果我们任由环境破坏,在短期内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却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灾难,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1. 制定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是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政府应该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环境法律的有效执行,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发生。

2.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通过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这包括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可持续的农业和低碳交通等。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增强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政府、学校、企业等应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让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鼓励他们采取行动,共同保护环境。

4. 加强国际合作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污染物排放等环境挑战。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范围内的统一。

浅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浅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浅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浅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引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因此,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 环境保护的概念与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使之不受污染和破坏,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人类生存。

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伤害后代子孙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环境的保护。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1. 环境保护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惟独保护好环境资源,才能有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

2. 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可以促使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二者的共同目标是保护地球家园,实现人类的持久福祉。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应对1. 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制定有效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

2.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成为关键,可以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循环经济等方式来解决这一矛盾。

3.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惟独通过国际合作,才干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其关系密切且相辅相成。

惟独坚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才干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夸姣的未来。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环境保护指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维护生态平衡。

它涉及到对空气、水源、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保护。

环境保护的目标是确保人类及其他生物能够在健康和幸福的环境中生活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永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社会福利和提升经济效益。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可持续发展则依赖于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 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和过度开采。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未来提供稳定的资源供给。

2. 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致力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破坏和物种灭绝。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保护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3. 社会稳定:环境污染和破坏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而可持续发展则要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然而,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下是当前面临的一些挑战:1. 人类活动的增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量的污染物的排放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2.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两个主题。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可持续性相结合,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对此话题进行探讨。

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基础,因此,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环境问题包括土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垃圾污染等。

土地污染是指土地被化学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土地上长期耕作将会影响到土地的肥力,影响作物品质和人类生活。

水污染是指指水体中出现了大量有毒物质或病原体,导致水源被污染,影响水的质量和供应能力。

空气污染是指大气层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超出环境标准,影响人体健康和生存。

垃圾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废弃物、建筑垃圾、城市垃圾等。

环境保护不仅要求政府加强管理和法律法规,也要求广大公众积极参与,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从减少能源的浪费开始,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适当使用燃气、电力等能源,可以降低空气污染;科学分类垃圾,可降低垃圾污染;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是我们的责任。

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参与环保组织,参加公益活动,传播环保知识,呼吁他人积极参与环保运动。

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人类经济、社会、文化等需求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社会的和平与进步,使子孙后代也能够继续享受资源和环境的优良状态。

可持续发展可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自然资源的长期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在于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要求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社会方面,要求建立公正和谐的社会体系,解决社会问题。

在环境方面,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家和地区层面,每个人也都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优秀3篇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优秀3篇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优秀3篇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

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分享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优秀3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带来一些参考。

人们可以长久的生存下来,依靠的就是农业。

只有农业能够得到好的发展,国家才能保证更加稳定的粮食储备。

另外,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需要农业的发展程度来进行衡量的。

想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无法不对农业生态保护进行关注,我们需要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结构进行科学的调节,实现农业可持续进步。

因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最关键的问题,所以,只有对农业生态环境不断的改善,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目标。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1.1农业生产结构不科学农产品种类非常单一、农业区域的重点目标就是保证全国所有地区所需要的农作物的使用用度,当中还要包含喂养牲畜禽类等的粮食用量;而且我国还有很大面积不合理开发使用的山地以及草原。

高速发展的农业范围以及农业机械水平的快速发展,就直接给地下水开采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前,用水量已经超过了标准量,最终造成土地表面出现沙化情况,将盐碱地面积增长了。

尤其是还在城市旁边建立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只会直接增加用水量,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1.2农业自然灾害增多,危害增大人们过度的对森林滥砍滥伐、荒地开垦,直接造成了地表植被严重受到损害的情形,扩大了出现自然灾害的几率。

极有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灾害,土壤当中微量元素的大量流失,让土壤养分流失,大地变得更加无养分。

还可能出现土地沙漠化,让耕地开始被吞没,可耕种土地面积逐渐减少。

还会出现全球变暖情况,直接造成旱灾或者洪水泛滥情况。

一旦不关心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变,农业受灾范围就会逐渐增大。

2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2.1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工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促使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不仅仅具备生态功效,同时能够行之有效的将人们的实际生活品质提升,确保人们的食品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 环境保护的描述
环境保护,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方式包括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方式。

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也逐步得到了完善。

我国的环境状况目前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因此人类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

作为政府,既要着眼于宏观的保护,又要从微观入手,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使环境保护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定义为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

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这个定义明确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当代人要发展,满足其
日益提高的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当代人的发展要有限度,它不应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要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

可持续发展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的需求得到满足,是使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使用恰当、经济能够维持、社会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来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需求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有人会问:“发展不就是为了生活的更幸福吗!”发展是为了生活的幸福,这并不错。

但是,你再继续追问: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人们就很难说清楚了,如果同解放前相比,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前也感到是很幸福的,但同现在相比,我们就感到不幸福了。

因此,对什么是幸福,谁也说不清楚,每个人对幸福的期许都不一样,但作为人,他们的基本需要,例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这些必须首先得到满足。

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

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3 我国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

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

它是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和农田污染,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品种资源锐减,野生种源大量流失,外来物种危害加剧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工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森林的滥砍滥伐、对草地的盲目开垦,使森林、草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能力减弱,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在农作物产量巨增的同时,引起了农作物含农药残留量高、土壤土质恶化、益虫灭绝等问题。

在工业生产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工业废水、废气、废渣,而且这些工业“三废”很大程度上又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收集、处置、处理,甚至有漏排、偷排的现象。

这些都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4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限制人们对资源的无限度不合理使用和对环境造成污
染,限制那些高投入、高能耗、效益差、污染重的产品的生产,从人类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发展那些低投入、低能耗、效益高、污染轻的产品,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稳定、持续地良性增长。

只有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才可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保护和创造出更适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环境,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

造成我国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传统观念、习惯以及错误的认识致使人们环保意识淡漠,无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法制和制度建设落后;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不够完善和成熟;生态农业和节约工业发展不够等。

生态环境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必须根据造成环境问题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

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这就要要求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来促进农业、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方面,政府必须在各方面强调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渠道向人们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激发人们从事环保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实际上,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发明创造了各种技术、设备、产品,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例如,以纸代塑消灭白色污染,使用无铅汽油、水性漆料、无汞电池,使用无磷洗涤剂,用水溶剂的油墨代替
化学试剂的油墨,用干法胶片冲洗系统代替湿法系统,产品包装在使用后回收和重复使用,废物回收加工后循环使用,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将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使用过程,选用少废或无废的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和利用污水处理、废气收集、除尘、噪声控制、危废处置、垃圾焚烧、机动车消声和尾气净化等环境治理技术与设备。

这些技术、设备、产品的推广,使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综上来看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

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ol].
[2]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责任编辑:丁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