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迪斯尼、中国和日本动画各自的特点共同点及不同点
国漫与日漫动技术

国漫与日漫动技术动画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中国的国漫和日本的日漫在全球范围内备受欢迎。
作为两个东亚动漫强国,他们在动画制作技术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风格。
本文将探讨国漫与日漫在动技术方面的差异与共同之处。
一、绘画风格与表现手法绘画风格是国漫和日漫最为显著的差异之一。
国漫通常更加注重细腻的线条和绘制人物细节,追求更真实的表现。
而日漫则更加倾向于夸张的形象和独特的角色设计。
在细节处理上,两种风格的追求也不尽相同。
国漫着力于描绘人物的肢体形态和面部表情,以此突出角色的情感表达,而日漫更注重通过独特的发型、眼睛和其他特征来区分不同的角色。
在动画技术方面,国漫和日漫也各有特色。
国漫更注重绘制动作场景的细腻和真实感,力求达到自然流畅的效果。
这种追求真实感的表现形式源自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风格。
日漫则更注重快速变换的画面和动作,以及动态战斗的呈现。
日本动画制作工作室经验丰富,掌握了许多高效的制作技巧,使得日漫在动作场景的处理上更为出色。
二、配音和声音效果配音和声音效果在动画制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国漫和日漫的又一项不同之处。
国漫通常采用中国本土的声音演员,注重演员的表演技巧和声音的传达能力。
中国人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有着独特的理解,这也体现在国漫的配音表现上。
而日漫则常常选择专业声优配音,其声音的处理和表演方式更加鲜明。
日本的声优培训体系非常成熟,并且有着较长的历史,因此在声音效果的表现上具备独特的优势。
此外,音乐也是动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漫和日漫对于音乐的运用也有不同的见解。
国漫常常使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注重音乐与情节的融合,带给观众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
日漫则在音乐上更加多样化,尤其是在配乐的选择上更加注重细节的搭配,以营造出不同的情绪氛围。
三、制作流程与制作团队国漫和日漫在制作流程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国漫制作过程相对简单,通常是由一个相对较小的制作团队完成。
这种作品制作方式注重人力资源调度,不过在画面质量和可塑性上相对有限。
浅析迪斯尼、中国和日本动画各自的特点共同点及不同点

浅析迪斯尼、中国和日本动画各自的特点共同点及不同点09物管1班200903020109 林山湖【摘要】迪士尼动画、中国动画、日本动画是源于不懂的地域特征、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各自的动画风格其中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但却同样占据着世界动画的不提那个的市场份额。
以自己的风格吸引着全球人的眼球。
那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以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关键字】动画民族特色风格创新1、迪尼斯动画风格迪斯尼的一贯做法和特点是根据孩子们的天性和喜爱发现和挖掘孩子们生活中最有趣的故事塑造孩子们最喜爱的偶像。
宗旨是让孩子们得到快乐和乐趣感受生活的美丽、祥和及温馨在尽量展示好的、美的东西的同时也让他们警惕坏的东西。
迪斯尼一向排斥任何残暴的镜头。
迪斯尼主要的动画电影大家都知道是2D类其中出了无数的经典无论是票房上还是奥斯卡上都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哦。
其中经典的有《美人鱼》《小姐与流氓》《阿拉丁》《狮子王》《泰山》《星际宝贝》《石中剑》等等如果你看过以上一些电影的话会发现此类电影的主要观众还是儿童或者是学生里面的童话味道很浓重其中有很多还都是改编自童话经典.其动画风格也是比较明显的.里面的成人因素例如恶搞胡扯低级的喜剧元素还是比较少的.也因此受到学院派的亲睐.后来随着3D的逐渐间发展也有些优秀产品如《埃及王子》《怪诞节惊悚之夜》等等。
迪斯尼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创作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人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由于美国人自信的民族气质动画创作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
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
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怪物史莱克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
国漫与日漫风格与特点的分析

国漫与日漫风格与特点的分析近年来,中国与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各自培育出了独特而受欢迎的国漫与日漫。
两种动漫的风格与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国漫的风格与特点1. 文化背景与题材多元国漫通常以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基础,通过动画形式展现,贴近中国观众。
这类动漫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强调传统价值观念。
此外,国漫也包含了大量的科幻、奇幻等题材,丰富了题材内容,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2. 画面风格独特国漫的画面风格多种多样,但总体上更加注重细节处理和线条表现。
通常运用大量特效和华丽的色彩,让画面更有冲击力和艺术感。
此外,国漫在表现角色形象时也更加夸张,人物的头部、眼睛等特征经常被放大,增加了角色的可辨识度和印象力。
3. 风格转变与成熟国漫在发展的初期存在着模仿日漫的现象,但近年来开始形成独特的风格。
例如,国漫《大闹天宫》、《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也在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
国漫逐渐寻找到自己的风格,并在剧情、人物设定等方面更加丰富和成熟。
二、日漫的风格与特点1. 独特的文化元素日漫通常以日本特有的文化元素为基础,将日本的传统文化、习俗、神话传说等融入到作品中。
这种独特的文化元素赋予了日漫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观众。
2. 多样化的题材日漫的题材类型极其丰富,涵盖了科幻、奇幻、悬疑、战斗、校园生活等各个方面。
日漫不仅有适合儿童观看的可爱卡通作品,也有面向青少年和成年观众的复杂剧情作品。
这种多样化的题材使日漫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和需求的观众群体。
3. 细腻的情感表达日漫在情感表达方面十分细腻,能够展现出深度的情感和人物内心的变化。
角色塑造非常重要,他们的动作、表情、对白等都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绪上的共鸣。
4. 精致的绘画风格日漫的绘画风格通常以细腻的线条和精致的细节为特点,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性。
中日美动画对比剖析

中日美动画对比剖析中日美动画一、美日中主要艺术特征(1)美国主要艺术特征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
迪斯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
迪斯尼动画的特点包括: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适合绝大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2)日本主要艺术特征手冢治虫首创借用电影镜头语言来绘制漫画,在有限经费的情况下,一有限的资源,制造出无限的效果。
手冢治虫作品强调“人性”,成为日本动画的奠基精神。
作品中的角色多半具备复杂多面的性格,好人也有利欲熏心的时候,坏人也有动恻隐之心的时候。
即使不用煽情的手法美化人性,故事也会表现了他对人性的信心与期待。
宫崎骏不参照迪斯尼模式,每一部电影都有不同的故事结构、发展节奏和基调。
宫崎骏带领其工作室试用质朴的镜头语言,制作出精致细腻的绘画风格。
其作品富有深切的人文情怀、环保意识,是日本商业动画中的一股清泉。
(3)中国主要艺术特征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影响。
中国动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
一是情节的写意。
与别的国家相比较,中国动画片在情节设计上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例如打斗动作中不是在于你死我活的结果,而是将打斗动作想舞蹈一样来表演。
而这种以舞蹈形式来演绎战斗场面的美术特征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京剧将具体化的情节转化为象征性动作的表达方式。
二是动作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中的动画设计注重“功能性”而不是“合理性”。
常常把现实的动作加以线条意象化,将日常动作转化为写意的表演。
三是主题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往往通过幻想的故事表现深刻的主题。
主题往往含蓄、隐晦不像西方善恶二元独立。
二、中外动画审美与创作风格1.美国动画的审美景观与创作风格(1)迪斯尼的动物美学“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
”这是沃尔特·迪斯尼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因为在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的主角就是米老鼠米奇。
国漫与日漫艺术风格的异同对比

国漫与日漫艺术风格的异同对比近年来,中国和日本的动画产业都蓬勃发展,中国的国漫和日本的日漫逐渐成为全球观众瞩目的焦点。
国漫与日漫虽然有着相同的起源,但在艺术风格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就国漫与日漫的艺术风格进行对比,以期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线条与构图首先,国漫和日漫在线条与构图上就有明显的差异。
国漫注重线条的简洁,通常采用直线和平滑的曲线来勾勒人物形象。
线条简洁明了,突出角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而日漫则更加注重线条的复杂性和细腻性,通过细节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
日漫中常见的细线条和勾勒出的细微表情,给人一种独特而精致的感觉。
在构图方面,国漫通常追求画面的均衡感和静态表现,注重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而日漫则偏爱饱满的画面和动态表现,常常运用透视和变形手法,营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日漫的构图常常非常大胆和有冲击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色彩与饱和度国漫和日漫在色彩运用上也有一些不同。
国漫通常偏向于现实主义风格,追求真实的色彩和明暗对比。
色彩运用相对稳重,以符合作品的叙事需要。
相比之下,日漫在色彩上更加鲜艳明快,充满了活力。
日漫中常常出现大胆的色彩搭配,以及极具表现力的色彩运用。
这种饱满的色彩给人带来了一种青春活力和无尽的创造力。
另外,在饱和度上,国漫通常偏向于中度饱和,整体色调相对平缓。
而日漫则更多地运用高饱和度的色彩,让观众感受到浓烈的情感和冲击力。
这种饱满的色彩常常引发观众的共鸣,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三、角色设定与表现国漫和日漫在角色设定和表现上也存在差异。
国漫通常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力求在角色设定上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国漫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带有浓厚的中国风格,注重传统文化的表现。
与之相反,日漫多样性更加突出,角色形象更加丰富。
日漫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角色类型,从超级英雄到可爱的少女,从机器人到怪兽,涵盖了多样的题材和风格。
在角色表现方面,国漫强调角色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展示。
中国和日本的动漫文化有哪些不同?

中国和日本的动漫文化有哪些不同?动漫是指以动画和漫画为主要形式的表现艺术,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容而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追捧。
中国和日本是两个有着丰富动漫文化的国家,他们的动漫文化有哪些不同呢?下面将为您一一分析。
一、风格不同中国和日本的动漫文化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之处,这一点最容易被人们所注意。
中国动漫表现出来的画风多注重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形象、着装和情节都更偏向于真实。
而日本动漫则更加注重形式美,如画面的色彩、细节的表现以及所使用的镜头语言,这些都体现出日本动漫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观众群体不同虽然都是动漫文化,但中国和日本的观众群体却不尽相同。
中国观众普遍喜欢从动漫中汲取知识和文化,希望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其中以少儿观众居多。
而日本观众则更注重情感共鸣,动漫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通过角色和故事来寻找自己的情感认同。
此外,日本动漫观众也更加注重文化与历史,他们希望动漫中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元素具有较高的还原度。
三、制作成本不同制作成本是制约中国和日本动漫制作水准和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制作成本过高,中国动漫产业虽然备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但是并没有得到较高的市场认可,部分作品制作粗糙而难以引起观众兴趣。
而日本动漫则相对于中国动漫更加成功,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很高的市场认可,而且在海外市场也广受好评。
日本动漫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动漫总体质量都较高的原因之一。
四、题材不同中国和日本的动漫文化也在题材上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动漫主要以历史、神话、武侠、科幻等为主要题材,它们在人文主题、世界观、哲学思辨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相比之下,日本动漫更加注重情感表达、人物塑造和角色扮演,题材以恋爱、校园、职场、魔法等为主要内容,同时更加注重通过细节和情节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
以上是关于中国和日本的动漫文化有哪些不同的分析,虽然两个国家的动漫文化有所不同,但是两个国家的动漫都有着它们独特的魅力和贡献。
浅析中日动画创作的差异与特点

浅析中日动画创作的差异与特点作者:申晴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5期[摘要]日本与我国同处东方的文化体系,中日文化有着极深的渊源,就动画产业来说,二者都是在借鉴迪斯尼的大背景之下逐渐发展而来的。
但迄今为止,我国动画与日本动画的道路却差异很大,本文通过对中日动画的发展过程和自身的特点相比较,研究产生二者差异的根本原因,以期在我国动画艺术发展等方面带来启示。
[关键词]中日动画创作差异创作特点[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85-02动画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首先动画作品和传统的绘画相比较,其内容的故事性和情节性更强,所承载的信息量更连贯更丰富,因此动画作品较之传统的绘画作品更容易呈现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文化。
中国的动画与日本的动画相比较,二者虽然在起步的时间上基本同步,但是发展的道路却大相径庭。
一、中日动画之比较(一)中日动画创作起源差异日本的动画很多都改编自小说或者漫画,中国的经典动画片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寓言、神话或民间传说;中国的正统文化是以哲学、史学和文学所构成,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童话的国家,中国的传统的神话和寓言故事更注重文学的教育功能,强调通过故事要使孩子明白一个道理。
日本的动画内容上主要是注重文学的娱乐功能,以满足和愉悦观众为主要目的。
(二)中日动画创作的民族文化背景差异中国动画创作首先受中国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中国动画在故事情节上相对比较单一,通常都是以大团圆式的故事结局来愉悦和迎合观众,缺少变化和想象力。
其次,在人物塑造上,现代的新兴的中国动画片大多是以动物形象为故事的主人公,例如黑猫警长、灰太狼等一系列动物形象。
而人物形象的动画又是以传统的神话故事或者是历史人物为主要形象。
缺乏对于现代人物形象的创造,在观看上缺乏生活的真实感。
再次,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中国动画缺乏人物性格的立体性,通常以传统的高、大、全的形象示人。
中日美动画特点范文

中日美动画特点范文动画是一种以图像作为基础,通过技术手段产生动态效果的艺术形式。
在世界范围内,中日美三个国家的动画产业发展相对较为突出,并且各具特点。
本文将探讨中日美动画的特点,分别从故事性、画风、制作技术和市场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中日美动画在故事性上呈现出不同特点。
中国动画着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注重历史和民族情感的表达。
例如,在中国动画《大闹天宫》中,通过改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西游记》,表达了对家国情怀和友谊的赞扬。
而日本动画注重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展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成长的过程。
例如,在日本动画《千与千寻》中,主人公千寻在一个奇幻的世界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成长,通过她的经历来探讨人性和成长的问题。
相比之下,美国动画更注重幽默和娱乐性,并且多以明确的教育目的为基础,注重人物的个性和冲突,以及情节的发展和结局的悬念。
其次,中日美动画在画风上也呈现出不同特点。
中国动画多采用传统绘画技法,注重线条和色彩的表现。
例如,在中国动画《大鱼海棠》中,采用了传统的水墨画风,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美学的价值。
而日本动画则多以全彩绘制为主,线条更加细腻,并且注重人物设计的可爱和可塑性。
例如,日本动画《千与千寻》中,人物形象可爱又富有个性,极具辨识度。
美国动画以3D立体画风为主,注重逼真度和特效的呈现。
例如,在美国动画《冰雪奇缘》中,通过精细的CG制作技术,展现了逼真的雪景和主人公的肢体语言。
再次,中日美动画在制作技术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动画制作技术相对滞后,一般使用传统的手绘和传统动画技法,制作周期长。
虽然如今中国动画也开始使用数字制作技术,但整体还有待提高。
日本动画则以2D动画制作为主,注重手绘技术和细节的表现。
日本的动画制作流程非常完善,从故事构思到脚本创作,再到角色设定和动画制作,各个环节都非常专业。
而美国动画以3D数字制作为主,注重对图像的精细处理和特效的呈现。
美国动画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特效和渲染技术,使得画面更加真实和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迪斯尼、中国和日本动画各自的特点共同点及不同点09物管1班200903020109 林山湖【摘要】迪士尼动画、中国动画、日本动画是源于不懂的地域特征、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各自的动画风格其中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但却
同样占据着世界动画的不提那个的市场份额。
以自己的风格吸引着全球人的眼球。
那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以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关键字】动画民族特色风格创新1、迪尼斯动画风格迪斯尼的一贯做法和特点是根据孩子们的天性和喜爱发现和挖掘孩子们生活
中最有趣的故事塑造孩子们最喜爱的偶像。
宗旨是让孩子们得到快乐和乐趣感受生活的美丽、祥和及温馨在尽量展示好的、美的东西的同时也让他们警惕坏的东西。
迪斯尼一向排斥任何残暴的镜头。
迪斯尼主要的动画电影大家都知道是2D类其中出了无数的经典无论是票房上还是奥斯卡上都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哦。
其中经典的有《美人鱼》《小姐与流氓》《阿拉丁》《狮子王》《泰山》《星际宝贝》《石中剑》等等如果你看过以上一些电影的话会发现此类电影的主要观众还是儿童或者是学生里面的童话味道很浓重其中有很
多还都是改编自童话经典.其动画风格也是比较明显的.里面的成人因素例如恶搞胡扯低级的喜剧元素还是比较少的.也
因此受到学院派的亲睐.后来随着3D的逐渐间发展也有些优秀产品如《埃及王子》《怪诞节惊悚之夜》等等。
迪斯尼
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创作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人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由于美国人自信的民族气质动画创作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
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
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怪物史莱克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
2、中国动画风格中国动画学派以独特的风格和视角在世界动画舞台上有着特殊的一席之地。
下面谈谈中国动画的独特之处第一强调内容的健康性。
中国动画片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这里没有血腥更没有色情。
第二形式不拘一格。
上下五千年、悠悠文明史造就了中国动画片百花齐放的格局。
同是水墨动画片就可以运用多种风格的画意。
齐白石、贾又福、李可染的笔法在不同的动画当中体现了不同的风格。
第三坚持民族绘画传统。
中国的动画片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绘画到雕塑从剪纸到皮影很多优秀的民族
民间艺术都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好材料。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对本土现实生活的提纯使中国的动画片呈现地道的中国风貌。
例如《三个和尚》借鉴了中国戏曲风格3、日本动画风格日本动画的艺术特点。
概括的来看日本动画片一般分两类主题一类比较突显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主题会以个人奋斗为线索以达到一个很高的目标而另外一类呢则表达了成年人对于社会压力的抗争希望回到为所欲为的小时侯《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火影忍者》等就体现了团队的力量而蜡笔小新则是后者的体现。
这样也就使日本的动画题材包罗万象、层出不穷。
有冒险、神化类型亦有校园生活类型亦有悬疑推理类型亦有以欧洲为背景的类型.也由于这样的原因日本动画的年龄分差很大有各种适合各个年龄段和各人性格特点的动画但因为色情暴力或哲理等特点单一鲜明的突出这样就缺乏适合全民观看的片子。
当然也有偏向文学性的题材这类才是值得推崇的经典很多作品都包含了很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日本式的人文关怀。
日本动画更多地体现了东方民族隐忍、含蓄的特征。
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我们中国人还更讲究简练与写意的风采。
他们对动画角色的二维处理多少反映了对于国画技巧的承袭要的就是那样的意境那些角色的设计看似简单和真实世界相差甚远但创作人员一般通过出色的观察力赋予角色以鲜明的活力使得那些平面的人物看起来是那么的有生命力以至于观众根本不会在乎
其视觉上“立体”与否和整个画面的配合寥寥几笔就能让观众感受到剧情想要传达的感受。
宫崎骏作品《龙猫》中有个叫“小米”的4岁小女孩是超级顽皮初生牛犊不怕虎型的性格在视觉呈现上一个是简单的二维图像可观众却从中感受到无限快乐的童趣并且在心里留下深刻的美好回忆。
日本动画人物的心理刻画上是非常细腻的。
但在人物造型上以作者的个人风格作为明显的外部特征。
如宫崎骏的影片中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在《风之谷》中娜乌西卡在《天空之城》中则是希塔《魔女宅急便》中的淇淇《龙猫》中的嗥月。
又如手冢治虫《阿童木》和《大都会》其中的主要人物的造型也有相似之处等等。
4、三者的共同点及共同点的比较美国动画以主流动画为主有较强的主流化倾向。
在美国动画的对象是儿童。
动画题材单一主要强调影片的教育作用和民族文化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
美国主流动画严格禁忌不同种族之间的婚恋杀人复仇。
反面人物总是被冥冥中的上帝惩罚而不是某一具体的人如《美女与野兽》中野蛮的猎手加斯顿失手掉下深渊《钟楼怪人》弗罗洛主教从巴黎圣母院的顶楼坠落等。
同时美国动画注重个人主义崇尚自由狮子王蜘蛛侠绿巨人等等大都反应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主题。
在画面人物设计上好莱坞的3D动画电影在追求“外观”真实性的同时也并没有丧失角色塑造的趣味性那些3D角色在细节无限追求“逼真”的同时整体形象设计上又具有传神
的夸张性往往能将角色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怪物史莱客》、《汽车总动员》等创造造型怪趣而细腻的3D 动画了便是其典范。
而日本动画的种类实在是包罗万象、层出不穷。
有冒险、神化类型亦有校园生活类型亦有悬疑推理类型亦有以欧洲为背景的类型。
本人认为日本动画很商业化虽然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找出经典中的经典确实很难。
一部动画并不光是故事流程题材人物设计等在情节设计镜头设计还有光线音乐这都算在内。
但大多数日本动画尽在于前三者因为这正是给人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却不太注重其他的过程。
譬如说在对话方面很多日本动画就显得很格式化是因为大家想到他是动画所以就不太注意了但仔细像的话你平时是这样说话的吗比如说在有些日常生活方面的情节如果你仔细看的画你不发现就只有镜头里的主要人物在表演吗像在一个人群里里面有一个主要人物讲话的话整个画面你可以发现就是他的手嘴眼也许头在动其他的人就和雕塑一样提到中国动画最经典的莫过于中国动画学院派。
主题强调内容的健康性动画片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画风上坚持民族绘画传统创造了别开生面的水墨动画艺术。
《铁扇公主》《大闹天宫》是其中的代表者。
中国动画优美凝练的任务造型、行云流水的动态效果、戏曲音乐的完美结合充满灵气与浪漫想象的细节处理在《大闹天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中国动画追求意境、神韵、风骨和气势。
技术
细节和形式得不到重视这成了中国传统动画的短板5、总结对普通观众而言动画电影是如何制作的并不重要关键是最后的“成品”看起来怎么样。
相信只要看过美国和中国还是日本动画电影的人都会或多或少感觉到三者不同的风格。
仅就视觉效果而言好莱坞制作的动画电影近来有逐渐向立体动画倾斜的趋势虽说传统的二维动画并没有退出市场但从票房收入来看不论是看动画片的整体市场还是看所在单个制作发行公司所有类型动画片票房分布3D动画都要比二维动画更受欢迎。
而在中国跟日本二维动画仍是市场的主流。
尽管各自的动画风格和发展阶段不大一样。
但是被推举为迪斯尼动画复兴大师之一的舒马赫特别强调艺术技术创新。
他说动画片要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不能光吃老本只有不断创新、调整符合不同时期孩子们的口味才能始终赢得孩子们的心。
赢得了孩子的心也就赢得了家长的心。
赢得的观众越多成功的系数就越大。
他列举最近推出的《星际宝贝》说“故事中的外星狗就非常现代集科幻意识、家庭意识和动物保护意识为一体。
不仅符合现代孩子的胃口也符合家长的胃口这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 参考文献1肖沛雄.新编传播学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年3 月第一版2史可扬.影视传播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3詹姆斯.B.斯图尔特赵恒译.《迪士尼战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版4聂欣如.动画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月5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6秦刚.感受宫崎骏M.北京:文化文艺出版社2004 7美约翰.A.兰特编著.张慧临译.亚太动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