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081001)

合集下载

081001-土木工程

081001-土木工程

力学
材料力学
验是测定低碳钢的 E、 ,并验 证胡克定律。 电阻应 变片的粘贴技 术虽然是技能操作,但却是梁的纯 弯曲 正应力测定实验的不可少的 一步。 梁的纯弯曲正应力 的测定实 验是测定梁纯弯曲时的正应力的大 小及分布规律, 并与理论值做比较。 薄壁管弯曲、扭转组合应力的测定 实验是应用电阻应变花测定弯扭组 合时一点 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并 与理论值做比较。 叠梁弯曲 正应力 的测定实验是测定不同材料叠加梁 的正应力的 大小及分布规律, 并与 理论值做比较。 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 掌握材料的力学特性及各种力学指 标的计算以及应用相关理论解决实 际的工 程问题。 此外, 实验部分要 求学生掌握材料力学实验 的基本 原理及锻炼提高自身动手能力,能 够应用实验 原理与方法解决工程 实际问题。 最终, 要让学生在学 习 材料力学的基础上更好的学习结构 力学、 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设计等 专业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结构的计 算简图与几何构造分析,计算自由 度方法;静定梁与静定刚架、静定 平 面桁架及组合结构的受力分析, 三铰拱的内力计算与压力线和合理 轴线确定;虚功原理,结构位移计 算的一般公式,图乘法,温度变化 产生位移的计算以及广义位移和互 等定理;超静定结构组成和超静定 次数,超静定梁与超静定刚架、超 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的计算,支座 移动及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的计 算,超静 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与校 核;位移法基本概念,等截面直杆 的刚度方程,无侧移刚架和有侧移 刚架的位移计算,位移法的基本体 系; 力矩分配法、 无剪力分配法 和 其他近似计算方法;杆件结构的虚 功原理和能量原理;梁和刚架的极 限荷载;结构的稳定计算。矩阵位
混凝土结构原理
工程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抗震设计
代研究成果、应用与创新并重”为 指导思想。强化基本理论,将各类 结构的一般规定的内容纳入抗震概 念设计中,从抗震概念的角度阐述 这些规定。用较大篇幅详细介绍了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的内 容,而且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较大 的调整和增补,注意从基本概念入 手进行阐述,恰当地处理了手算与 机算,原理与例题的关系。 课程主要内容是测量学基本知 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 量与三角高程测量, 测量误差的基 本知识,控制测量与 GPS 测量, 全站仪测量,地形图测绘。 要求:掌握测量学的作用、任 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 量、 误差理论、 控制测量、 地形图、 施工放线有关理论及知识。掌握水 准仪,经纬仪,平板仪、 罗盘仪等 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识 图和测图以及施工放线。 目的: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测量学 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平面测量和 高程测量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读识 地图、使用地图和测图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经济与 工程管理两部分内容。工程经济要 求学生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 计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 评价、折旧的基本方法,了解建筑 工程预算与估价。工程管理主要要 求学生掌握价值工程、预测与决策 的基本方法、建设项目招投标,了 解建筑管理与建设监理、房地产经 济与开发经营、线性规划在管理中 的应用,以及当今工程管理发展动 态。 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 生掌握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所 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

081001-土木工程

081001-土木工程

081001-土木工程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土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和《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要求,本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力学、建筑学、工程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管理等。

专业知识要求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房屋建筑学主要内容:建筑设计原理及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建筑设计的思路和建筑设计的步骤;房屋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大量性民用建筑与单层厂房的构造技术,大量性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设计原理、构造原理及设计方法,目标及要求:了解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及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掌握建筑设计的思路和建筑设计的步骤;熟悉房屋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重点掌握民用建筑与单层厂房的构造技术,建筑的设计原理、构造原理及设计方法。

建筑学画法几何与土建制图主要内容: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工程形体的表达、建筑透视图、钢筋混凝土构件图与钢结构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等的绘制和识读。

要求及目标:了解土木建筑专业图的内容和图示特点,遵守有关专业的制图标准和有关规定,初步掌握绘制和阅读专业图的方法;同时会查阅《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资料;能阅读和绘制简单或中等复杂程度的土建图样。

工程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主要内容:(1)梁板结构的楼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组成及分类、结构布置原则及截面尺寸确定方法;(2)单层厂房结构的结构组成、各构件的作用及相互间的连接关系、荷载的传递路线;(3)砌体结构相关设计及计算。

目标及要求:掌握常用混凝土民用与工业房屋结构的方案选择,结构布置,设计模型选取,内力分析,并能按有关专业规范正确进行构件设计和构造处理,掌握混凝土结构房屋及构件的设计方法。

工程结构设计钢结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钢结构的特点、应用、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和趋势;钢结构材料的性能指标、影响因素、破坏形式以及钢材的种类、规格;钢结构的焊缝连接、普通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受力工作性能、破坏形式和设计及计算方法;钢结构受弯构件、轴心受拉构件设计、轴心受压构件设计、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设计步骤和验算方法。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081001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081001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081001)一、专业简介(ⅠMajor Introduction)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

我校“土木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培养计划专业,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岩土工程”四川省和国土资源部重点学科、省级教学团队。

拥有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技能实训及创新实践基地等培养平台。

我校于1993年创办“岩土工程”本科专业、“房屋建筑工程”和“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科专业(1996年升本),1998年按政策调整为土木工程专业,包含“岩土工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三个方向。

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和科研生产积累,已逐步形成“山区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土木工程”特色。

二、培养目标(ⅡAcademic Objectives)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基本技能训练和一定的工程实践锻炼,具有较强的分析、评价和解决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土木工程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建筑、交通、水利水电、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土木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项目规划及研究开发等工作,能够适应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目标分解如下:目标1: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目标2:具有较强的分析评价解决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土木工程问题及实践动手能力。

目标3: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国际视野和沟通管理能力。

目标4:具备职业道德、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文心理素质和持续自主学习完善的能力。

三、主要课程(III Main Courses)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概论、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普通地质学、工程地质学。

吉首大学08组专业代码

吉首大学08组专业代码

吉首大学08组专业代码
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土木类,专业代码:081001)
土木工程专业于2011年首次招生,四年制工科专业。

开设有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两个专业方向。

2016年立项为吉首大学“十三•五”综合改革专业;2019年,立项为吉首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省级一流培育学科”。

建筑学专业(工学,建筑类,专业代码:082801)
建筑学专业于2017年招生,五年制工科专业。

是吴良镛院士创建的“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三大支撑学科之一,在武陵山片区具有办学唯一性。

着力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主要在建筑、规划设计单位及教育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等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乡规划设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城乡规划专业(工学,建筑类,专业代码:082802,文理兼招)城乡规划专业于2011年招生,五年制工科专业。

以培养适应国土空间规划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以中小城镇规划设计、乡村规划为专业发展方向。

城乡规划学是吉首大学“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拥有“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二级学科硕士点、“规划设计工程实践”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风景园林专业(工学,建筑类,专业代码:082803,文理兼招)风景园林专业创办于1988年,四年制工科专业。

是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和学校特色专业、“服务武陵
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拥有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与景观设计方向)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艺术设计(园林与景观设计方向)专业学位授予权;。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001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001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001)(CIVIL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勘察、结构设计、科学研究、建造技术、工程检测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土木工程师所必备的知识和素质,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在建筑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对复杂的土木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供有效解决方案;(2)能够胜任土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具备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3)有良好的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准,有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4)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作为成员或者领导有效地发挥作用;(5)能够适应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土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推演。

1.2能够将土木工程基础知识用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问题的合理表述1.3能够严谨推理复杂工程问题对应的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并能正确求解模型1.4能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复杂问题的分析、设计和优化。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土木工程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2.2能依据科学和工程原理及文献调研,认识到解决土木工程复杂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进而对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抽象建模。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001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001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00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基本理论扎实,系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土木工程师设计、施工与管理基本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监理及咨询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具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精神。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素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掌握一定的设计与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意识和较好的专业综合素养,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2.知识要求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和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了解有关建筑规划与施工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最新进展与动态;了解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包括了解建筑、规划、环境、交通、机械、设备、电气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工程安全、节能减排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具有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自主学习并不断提升的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研究和开发应用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图形、文字、口头表达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协调、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力学四、学制和授予学位学制:4年(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专业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工程测量、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工程荷载及结构可靠度设计原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计算机辅助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001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001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1001)(CIVIL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各类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具有较扎实基础理论、较宽厚专业知识、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一)、综合素质1、人文素质(1)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2)为人诚实、正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3)能体现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良好素养;(4)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能乐观面对挑战和挫折。

2、科学素质(1)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精神;(2)具有科学思维和辨证思维能力;(3)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3、工程素质(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坚持原则,具有勇于承担技术责任,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愿望;(3)具有推广新技术的进取精神;(4)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和安全意识;(5)注重土木工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

4、身体素质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二)、知识结构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1)熟悉哲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2)熟悉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基本知识;(3)了解心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1)掌握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知识;(2)熟悉大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3)了解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知识;(4)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情况。

云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云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云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001一、专业发展定位□基础型(含研究型)□教学研究型 应用型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工程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康体魄,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工程项目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系统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地下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等各类工程建设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注册结构工程师潜质,获得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的基本训练,能从事工程项目的勘察、施工、管理、咨询、监理、投资和开发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施工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毕业后参与到云南及南亚、东南亚区域的土木工程建设工作中,在企业的专业工程技术领域中成为技术骨干。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工程实践技能,能胜任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知识要求: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知识,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

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外语、数学、物理等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土木工程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等;掌握土木工程专业所需的基本建筑知识,包括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等;掌握工程建设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等;掌握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工程法规、工程建设经济、建筑项目策划与管理、工程概预算等;熟练掌握工程建设施工所需的专业计算机软件知识,包括CAD、BIM等。

2.能力要求:具备优良的品德、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具备在施工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专业(081001)
表一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掌握土木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毕业5年左右能够成长为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应能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扎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与土木工程领域相关的安全、法律、环境、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可对土木工程复杂问题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2)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能够胜任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咨询、运维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3)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并能够遵守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

(4)熟悉土木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能够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

(5)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土木工程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具备实施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能力,能够对实际工程进行合理的选址、选线,能理解结构设计意图并进行简单的结构方案设计,能够设计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结构和构件,并能够在结构和施工方案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和评价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4.研究:能够通过文献检索,凝练、研究、分析和表达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基础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并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和解释。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简化、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熟悉国家和地方涉及行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
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所应承担的责任,能够吃苦耐劳,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

9.个人和团队:能在多学科组成的旨在解决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团队中胜任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和表达:能够就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进度、成本、质量和安全控制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拓展知识领域,不断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具有不断寻找解决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欲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精神,具有科学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主干课程:
1、学科基础课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土力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概论(双语)、工程制图与CAD、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结构试验原理、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土木工程法规等。

2、专业必修课
电厂建筑方向: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结构抗震、建筑工程概预算、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输电工程方向:高电压技术、输电线路设计、输电杆塔设计、输电线路施工、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电力电缆、输电工程概预算、配电网络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 实验
工程制图与CAD、土木工程材料、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测量、土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结构试验原理;
电厂建筑方向:电工原理;
输电工程方向:高电压技术、输电工程综合性创新实验
2. 设计
电厂建筑方向: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输电工程方向:输电线路设计课程设计、杆塔基础课程设计、输电线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输电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输电杆塔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3. 实习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
4. 实训
电厂建筑:BIM综合应用实训;
输电工程:有限元软件实训、输电线路设计软件实训。

五、专业特色:
电厂建筑方向: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侧重建筑工程方向,突出电力土建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素质高,能吃苦耐劳,尤其在电力土建工程方面有坚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输电工程方向: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突出输电工程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素质高,能吃苦耐劳,尤其在输电工程方面有坚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六、毕业合格标准:
学制:四年,允许学生延期毕业,延期最多不得超过两年。

学位:学生平均学分绩点≥65,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合格标准:完成教学计划要求的教学过程,本专业毕业生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186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不少于143学分,实践环节学分不低于39学分,课外培养学分不少于4学分,并应参加全国大学外语等级考试达到学校规定的相关标准。

七、选修课群组:
本着宽口径培养和出口导向的原则,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本方向选修课群组和跨方向选修课群组两类,学生可结合自身特点及就业出口从中选择2-3门课程,要求每个模块至少选修二门课程:
1. 本方向选修课群组:程序设计原理与MA TLAB应用、电工原理、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线路继电保护、电路分析、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基础、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变电站工程设计、发电厂及变电站土建结构设计、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部分;
2. 跨方向选修课群组:信息检索技术、隧道工程、地下建筑结构、地下结构工程测试与监测、桥梁工程、桥梁试验与检测、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工程灾害与防治、绿色智能建筑、注册建造师实务(建筑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概论。

电厂建筑方向教学计划总体安排
表二
X:小学期,按照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及课内外培养要求,从培养学生能力、素质角度设计新的实践教学内容,或强化已有实践教学环节。

222
输电工程方向教学计划总体安排
表二
X:小学期,按照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及课内外培养要求,从培养学生能力、素质角度设计新的实践教学内容,或强化已有实践教学环节。

223
教学计划进程表
224
225
226
227
电厂建筑方向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注:1.本表涉及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按照进行的时间顺序排列;2..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36学时,2学分,实践部分2周,2学分。

228
输电工程方向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注:1.本表涉及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按照进行的时间顺序排列;2..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36学时,2学分,实践部分2周,2学分。

课外培养计划表
课程性质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学分分配表
学年学分分配表(电厂建筑方向)
学年学分分配表(输电工程方向)
跨学期课程学分分配表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
表十
续表十
通识教育选修课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