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5 白鹅【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的教学设计1【教材简说】《白鹅》是人教课标版小语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的特点──高傲。

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如鹅与狗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与鸭对比,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此外,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丰子恺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感受丰子恺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反语的写法,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引课1、由鹅身上的傲气引导学生回忆复现鹅的姿态和叫声的描写:丰老先生是从哪几方面写白鹅高傲的特点?用波浪线划出过渡句,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引读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引出下文步态的学习。

二、感受高傲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觉得哪句最有趣,就读一读。

(出示课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1.自由读,感受步态的高傲:鹅走来了。

自由读第4自然段:有没有感受到高傲的步态。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教学内容:《白鹅》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丰子恺的散文作品。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白鹅的高傲和姿态,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词语学习、句式分析、写作技巧等方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把握文章主题。

2. 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PPT课件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初步了解白鹅的特点。

2. 提问:你们对白鹅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二、自主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读音、停顿和语气。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词语学习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理解词语含义。

2. 学生举例说明词语在课文中的运用。

四、内容理解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总结文章主题。

五、句式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句式特点,如拟人、比喻等。

2. 学生举例说明句式在课文中的运用,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六、写作技巧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技巧,如观察、描写、表达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七、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3. 教师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写作。

板书设计:1. 课题:《白鹅》2. 重点词语:高傲、姿态、喜爱、观察、描写、表达3. 文章主题: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 白鹅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 白鹅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 白鹅(教案)教学内容《白鹅》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只白鹅的形象,展现了白鹅的高贵、优雅和美丽。

本文通过描绘白鹅的外貌、动作和神态,让读者对白鹅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比白鹅与其他动物的差异,突出了白鹅的独特之处。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理解本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对白鹅的认识。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不懂的生字词。

3.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4.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5. 活动探究:让学生观察白鹅的图片,比较白鹅与其他动物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白鹅》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目标:认识并理解本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4.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 教学难点: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学会用形容词描绘动物的特点。

2. 复述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对白鹅的认识。

四年级下册语文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语文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下册语文15课《白鹅》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4字词语。

2、抓重点词语、激发想象、分角色表演等形式,感受白鹅高傲的特点3、知道白鹅性格高傲这一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来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丰子恺先生是怎样写出鹅“高傲”的特点。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师:一提到鹅,大家都会想起《咏鹅》这首诗,哪位同学能背诵这首诗?(生齐背)这首诗描写了鹅色彩的美丽和姿态的优雅。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白鹅》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的特点。

2、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检查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颈、厉、吭、吠、苟、倘、脾、供。

指名认读,组词。

二、回顾整体,理清主线1、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师:对呀,这真是一个特别、非常、十分高傲的动物,那么在以后的相处中,丰子恺先生发现,它的高傲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引读、板书)[叫声、步态、吃相]3、你是从哪知道的呢?你真会学习,那么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总起句”。

)三、研读课文、领悟写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写具体的?用自己的方式画出有关句子,从中体会鹅的高傲。

(一)叫声:(第3自然段)通过展开想像体会鹅叫声的高傲,并指导朗读,读出鹅的高傲、尽职。

(二)步态:(第4自然段)1、师:鹅不仅叫声高傲,它的步态也是那么与众不同。

小声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能想像出鹅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吗?2、生汇报。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 《白鹅》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 《白鹅》教案

《白鹅》教案教学内容:《白鹅》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白鹅高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鹅的高傲表现在叫声、步态、吃相中;鹅的叫声;鹅的步态;鹅的吃相。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学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仿写一个片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2. 学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仿写一个片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白鹅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白鹅的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鹅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如“颇”“譬如”等,教师巡视指导。

2. 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正音,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3.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4. 指导书写“颈、吭、俄、厨”。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白鹅的高傲的?(板书:高傲)2. 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3. 用直线画出描写鹅高傲的句子,指导朗读。

4. 指导学生用“的确”造句。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 出示句子:“但是,因为它很左,我便用木棒打它的头,它伸长了颈子,咬住了我的木棒。

”2. 学生交流感受,教师指导朗读。

3. 出示句子:“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15白鹅(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5白鹅(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白鹅(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白鹅》,使学生了解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以及白鹅的外形、叫声、步态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内容: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鹅的外形、叫声、步态的特点。

3.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观察动物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白鹅图片或模型。

3. 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出本课课题——白鹅。

2. 展示白鹅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白鹅的外形特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鹅的外形、叫声、步态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动物的方法。

2.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学生分享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3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板书设计:1. 白鹅外形:高傲、架子十足叫声:严肃郑重步态:大模大样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中的白鹅,并配以简要文字描述。

2. 观察家中或身边的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分享你的发现和感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白鹅》,使学生了解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以及白鹅的外形、叫声、步态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提高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白鹅》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内容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5课,题目为《白鹅》。

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曾经拥有一只白鹅,最后不得不放生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爱护动物,珍惜自然的主题。

2.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读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掌握关键词句,能流畅朗读故事。

2.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抽象的道德观念,例如爱护动物、感恩等;•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动物的思考和情感。

2. 导学(15分钟)•通过问答、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3. 阅读理解(2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和寓意。

4. 讨论分享(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5.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留下思考题目供学生课后思考。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理解较为困难,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或故事引导学生理解。

在交流讨论环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但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细致地设计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5白鹅(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15白鹅(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15白鹅(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白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白鹅的外貌特征。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白鹅的了解和观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白鹅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白鹅的特征: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白鹅的形态特征,如体型、羽毛、脚部等。

4. 白鹅的生活习性:了解白鹅的生活习性,如饮食、休息、游泳等。

5. 白鹅的繁殖方式:了解白鹅的繁殖方式,如筑巢、产蛋、孵化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了解白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难点:白鹅的特征的观察和描述;白鹅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课件、图片、视频、白鹅标本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白鹅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白鹅的外貌特征,并提问学生对白鹅的了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白鹅的描述,并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利用白鹅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白鹅的特征。

4. 白鹅的特征: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白鹅的形态特征,如体型、羽毛、脚部等。

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白鹅的特征,并分享自己的观察。

5. 白鹅的生活习性:了解白鹅的生活习性,如饮食、休息、游泳等。

引导学生观察白鹅的行为,并描述白鹅的生活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统编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5 白鹅【教案】15白鹅▶教学目标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趣味。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4.比较课文与“阅读链接”《白公鹅》中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的四字词语很多,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读懂了这些词语,趣味也就出来了。

2.阅读理解首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紧接着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鹅的特点,重点体会“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一句;然后围绕“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3.朗读教学重视朗读,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

朗读时要读出鹅的高傲。

但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饶有风趣的,因此,朗读的基调是轻松有趣的,要读得妙趣横生才好。

4.表达运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鹅的特点。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引入课题,检查预习1.复习《咏鹅》,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咏鹅》及朗读音频。

(2)师引导: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预设:骆宾王)他写的这首《咏鹅》脍炙人口,无独有偶,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只可爱的大白鹅。

(3)板书课题:白鹅。

(生齐读课题)(4)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2.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师引导: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后,都会认读生字了吗?如果脱离课文,大家还会认读吗?(2)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生开火车读;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吭、供”读后鼻音,“奢、侈、侍”读翘舌音,“促、伺”读平舌音。

(4)学习多音字“看”。

①课件出示多音字。

②师指名读后生齐读。

(5)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①师指名认读后,全班齐读。

②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③形声字识记“促、剧、譬、侍、馆、附、供”。

④字源识记“吠”字。

课件出示:,吠,会意字。

= (口,叫)+(犬),表示犬发出叫声。

⑤指导书写:“脾”右边的笔顺为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要特别注意,中间的撇是从框内撇出的。

(视频出示书写笔顺)生练习书空。

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

(6)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①师指名读词语,相机正音。

提示:“供养”中的“供”读gōng ,“譬如”中的“譬”读“pì”。

②生练习读词语两遍。

【设计意图】加强对学生自学情况的检查,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词义,使他们能正确认读词语,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板块二整体感知,学习过渡句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师引导:现在把生字送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准确吗?(2)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课件出示:自读课文,碰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生自读,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4)生交流,师适时小结。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5)师指名读;生齐读。

(6)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预设:中心句)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2)示例:从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写。

3.学习过渡段。

(1)师:你从哪里知道作者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写的?(预设:第2自然段)(2)师指名读第2自然段;生齐读。

(3)师引导:这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预设:承上启下)(4)师小结:第2自然段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1自然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写出鹅高傲的特点。

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生齐读第2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4.课堂练习字词的书写。

【设计意图】本板块意在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脉络,引导学生对课文形成整体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

3.比较课文中的鹅与课后“阅读链接”《白公鹅》中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板块一抓“高傲”,理清脉络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引导: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丰子恺笔下的白鹅。

谁能用一个词语说说白鹅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2)板书:高傲。

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与“高傲”意思相近的词语。

(1)师引导: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与“高傲”的意思相近?(2)生交流后师相机出示课件:傲慢、傲然、架子十足。

(3)师引导:初次见面,白鹅就以它那高傲的姿态吸引了作者。

在以后的共同生活中,作者更加“领教”了它的高傲,回忆一下,丰子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4)课件出示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相机板书:叫声步态吃相)【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内容,整体回顾了白鹅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现与“高傲”意思相同的词语,自然而然地抓住了课文中的关键词“高傲”和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更重要的是,与学生一起复习了抓住关键词句学习的知识。

板块二挖“高傲”,品词析句1.学习第一部分:叫声。

(1)师引导:那么,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又各有哪些特点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第3自然段。

(2)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3)生大声朗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4)师引导: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生交流)(5)相机出示: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6)师追问:你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示例:白鹅声音响亮,好像在教训人)2.指导朗读。

(1)师指导:这些词语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说明白鹅叫声之大,叫声之凶。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

(2)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启发想象。

(1)师引导:假如这只鹅会说汉语,它会说什么?我们一起来当当“鹅语”小翻译。

(2)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我是“鹅语”小翻译: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好像在说:……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好像在说:……(3)生练习说话。

①见到生客,白鹅会大声训斥说:“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②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白鹅引吭大叫,一定是在说:“谁在外面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4)师小结: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

请大家读读第3自然段,让我们从它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鹅的高傲和尽职。

4.体会情感。

(1)师引导: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你觉得鹅还有哪些方面不亚于狗?(示例:鹅的忠心、责任心)(2)师引导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①师述:作者把白鹅描写得这样高傲,但是会读书的同学们,你们从这样的语言中感受到了什么?②全班齐读第3自然段,读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本板块抓住了课文的留白处,设计了“鹅语”小翻译的练习,目的就是引领学生读文入境,加深对“高傲”的理解,以及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加强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交流。

板块三扣“高傲”,赏读妙语1.学习第二部分:步态。

(1)师引导:刚才我们学习鹅的叫声这部分内容,感受到了白鹅叫声响亮的特点。

白鹅的步态又有什么特点呢?赶快看看课文的第4自然段吧!(2)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3)师提示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段话,可以边读边想象鹅与鸭走路的样子,可以站起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朗读。

(4)师播放净角出场的视频,指名表演朗读,在表演中理解下列词语。

①局促不安: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师指名联系生活实际说一句话)②从容:不慌不忙;镇静。

(师指导读出鹅步调的从容,大模大样)(5)体会对比写法。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思考: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①师指名读句子,并回答问题。

②示例:作者将鸭与鹅的步调进行对比,并用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使我们更生动形象地了解了白鹅步调从容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到了它的高傲。

(相机板书:从容像净角)2.学习第三部分:吃相。

(1)生自由读第5~7自然段。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找一找: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鹅吃饭时所表现出的傲慢?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大踏步厉声叫骂昂首大叫架子十足(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出示课件)(3)师指名读句子并回答问题。

示例:“鹅老爷”这个称呼太形象了,白鹅的确像个老爷。

它吃饭时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当饭被狗吃净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

(相机板书:三眼一板像老爷)(4)师引导:在不同的情况下,白鹅吃饭的样子都是这样高傲,它的高傲就表现在这“三眼一板”的吃法上。

再读读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白鹅吃饭时的“三眼一板”?示例:它一丝不苟的吃法让人觉得好笑,真是“三眼一板”。

一日三餐的食物是固定的,“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它吃东西的顺序是不变的。

(5)想象鹅、狗争食的画面。

①生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②指导配插图或题目。

师指导:作者在这段话中先后描绘了“鹅去狗来—鹅来狗去—鹅去狗来—鹅来狗去”四个画面,请你们任选一个,配上插图或合适的题目。

(6)师小结:在鹅狗争食的过程中,我们的鹅老爷还在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这种吃法,这就叫“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使学生把生动的语言与形象的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如见其景。

引导学生分析用表先后顺序的词来描绘动物吃食的方式,体会白鹅吃饭时“三眼一板”的吃法,想象鹅去狗来、鹅来狗去的有趣画面。

不知不觉中,使课文中的语言通过学生的想象、运用,变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

板块四对比阅读,迁移延伸1.学习“阅读链接”。

(1)师引导: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这样妙趣横生,读着读着,让我们忍俊不禁。

同样是写白鹅,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与本课的白鹅有哪些共同点呢?(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和课文《白鹅》比一比,说一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