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在本次《文学部落》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文学社团的概念和活动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授课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文学社团的基本概念和活动意义的讲解,虽然我尽力通过案例分析进行解释,但感觉学生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还是有些肤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通过组织一些文学社团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编写具有特色的文学社团活动方案,提高写作能力。
-了解我国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激发阅读兴趣。
举例解释:
-在学习文学社团的基本构成和活动时,重点讲解文学社的组织结构、活动类型及其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作用。
-在新词新句的学习中,强调词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如通过例句展示“编排”在文学社团刊物制作中的使用。
-新词新句的准确运用,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口语表达中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学生在表达时可能出现的思维跳跃或表达不清的问题。
-在编写文学社团活动方案时,如何将创意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避免方案过于理想化或不切实际。
-对著名文学家作品的深入理解,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去欣赏和分析作品。
举例解释:
-在讲解文学社团活动意义时,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兴趣小组,而是能够提升词新句的掌握,难点在于学生如何能在实际语境中准确使用这些词汇,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编写小短文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口语交际难点可以通过设置话题讨论、辩论等形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意识到学生们对于文学社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有所困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际案例的分享,让学生们看到文学社团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朗诵文学作品,体会文学的精神魅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2.了解文学社团,激发学生鉴赏文学、以文会友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你顺利学完中学语文课本的几个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情感使人着迷,令人陶醉。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之《文学部落》。
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文学的探究活动,叩响文学的大门,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
活动一:感受文学的魅力1.解读名言,了解文学内涵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
——(法)福楼拜我压根儿对文学没什么认识,不知道什么是文学,自己想自己写。
说实在文学的认识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没有什么标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标准。
——王朔2.共读诗歌,思考文学意义《人,诗意的栖居》作者:德国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荷尔德林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
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人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
神莫测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我宁愿相信后者。
神本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3.听读故事,感受文学价值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叶嘉莹她一生中的大多数时候确实无处可逃。
1945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第八年。
敌寇占领下的北平,人们吃又酸又臭的混合面,穿打补丁的旧衣裳。
师生在课堂上用诗句相互慰勉。
顾随在课堂上将雪莱《西风颂》里的诗句“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改写成中文诗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叶嘉莹模仿顾随的风格,用这两句诗写成了一阕《踏莎行》。
她要把“自己亲自体会到的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告诉年轻人,她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到里面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一. 教材分析《文学部落》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既有古代文学作品,也有现代文学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文学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还不够成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储备有限,对于一些文学作品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3.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2.制作课件,展示文学作品和文学形式的特点。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学作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文学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属于哪种文学形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3.操练(10分钟)教师挑选一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文学形式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学部落》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篇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文学部落》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篇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
2.组建自己的文学兴趣小组,搭建进行文学交流的平台,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组织策划的能力。
3.通过查找、阅读、交流、编写、合作等形式,培养自主阅读、主动探求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4.搜集整理学习成果,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利用文学角、校园网络和刊物展示成果,交流分享文学带给我们的诗意与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搭建进行文学交流的平台,建设一个发布成果的园地,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教学难点:拟定自己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自主阅读、主动探索,互助合作,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交流分享。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活动目标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主设计,活动过程由学生组织策划。
2.自主阅读、搜集资料中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过程中进行师生、生生和自我评价。
3.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文学阅读和创作兴趣,引导鼓励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
四、教学过程(一)成立文学兴趣小组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
(1)师生共同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包括前言、后记,查找有关作者资料以及本部作品的相关评价。
老师要关注同主题、同作家和同时期的相关作品,以及与教材内容的关联。
(2)通过活动,能够结合选材、构思、人物、主题或语言等方面,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并且尝试进行剧本、诗歌、对联、评论、仿写、续写等多种样式的文学创作。
(3)学习中由个体自主阅读到分组创作交流,丰富阅读体验,拓展阅读思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课《文学部落》教案

综合性学习课:《文学部落》【学习内容】教材:《文学部落》【学习目标】1.成立文学部落,团结合作,完成任务。
2.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开展读书和有关的交流活动。
3.参与文学,组织交流会、文学角、班刊等活动,丰富人生经验,提高生活品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开展读书和有关的交流活动。
【学习难点】参与文学,组织交流会、文学角、班刊等活动,丰富人生经验,提高生活品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导入:还记得你听过的第一个故事、读过的第一篇童话吗?你是从何时开始喜欢抄录那些让你心动的美丽句子呢?当你读到特别感人的作品时,是否会流下眼泪?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
让我们漫步其中,与优秀的文学作品对话,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让自己变得纯净、高贵而深刻。
一、活动准备1.成立文学部落。
(1)部落组别: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2)部落成员:师生共同参与决定。
(学生自愿加入感兴趣的小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配)(3)部落名称:部落成员选出部落首领并集体商议部落名称。
2.完成部落任务。
(1)自主阅读。
利用课余一周时间选择相应的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篇目,填写阅读卡。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和学生一起制作阅读卡。
)阅读记录卡班级:姓名:时间:读比赛,或部落成员合作,将相关篇目改编成表演剧本,完成表演剧;还要撰写发言稿,向全班同学介绍本部落最喜欢的一部作品,选定部落发言人,准备在班级展示。
(要求:部落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在部落首领的策划、组织下,部落成员分工完成各项任务,如内容梳理、PPT 制作、讲解词、总结陈词等系列任务)(4)诗歌欣赏: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名师教学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导学目标】1.组织读书写作交流会,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布置文学角,创立班刊,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人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指导活动一:读书写作交流会1.教师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书籍,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书体会。
2.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赛诗会、征文、课本剧等活动。
3.教师给学生做文字方面的专题讲座。
4.教师指导学生每月或每个学期开展兴趣小组交流会。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字是交流的工具。
文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而我们接触的往往是网络、游戏、电影、电视等“快餐食品”,时间久了,我们的欣赏水平就降低了,审美品位庸俗了,文学才是真正润泽我们心灵的营养品。
今天我们将组建属于自己的文学部落,来分享文学带给我们的诗意与美。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活动一读书写作交流会。
(一)活动指导1.文学兴趣小组不定期开展读书和写作的交流活动。
每次活动设立不同的主题,例如大家同读一本书,做读书交流;每人为大家介绍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分享自己最新的一篇文学创作,并请同学互评,等等。
2.活动形式多样化,要发挥各小组的特点。
如诗歌组用赛诗会的方式来组织写作交流,戏剧组用改编课本剧的方法来进行读书交流等。
各小组还可邀请老师作为特约指导,举办一些相关专题的文学讲座。
注意用拍照、录像、录音等形式记录小组的活动情况,以便展示成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3.全班定期举办文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交流会,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活动成果展示给其他组别的同学,品评鉴赏,议论交流,激发同学们对各类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活动要求正式场合的发言,要准备充分,满怀自信,克服胆怯心理。
讲话时,声音要洪亮,要准确,有地方口音的同学,平时可以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多和发音标准的人进行交流。
要注意语言规范,不用或少用方言土语,避免使用生僻字造词语。
(三)学生展示交流活动二布置文学角。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总体构思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活动前指导,活动中帮助,组织好活动结果的展示,其他事情放手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设计采风计划,进行采风实践和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搜集整理写作素材的能力。
⊙过程设计【教法学法】作为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体,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教学流程】(一)活动前指导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十人左右,由学生民主推举出小组长,由小组决定文学采风的地点和形式。
下面推荐几种形式:(1)景点采风法:如果学校附近有旅游景点,可在景点设免费茶水供应点,询问游客所知道的俚语、传说、民间歌谣等等,因为旅游的人一般都有空闲时间,而且来自不同的地区,这样就可以从他们那里比较容易收集到更为广泛地域的资料。
还可以向当地导游询问有关景点的传说或者神化故事。
(2)农村采风法:即深入某农村,寻找比较有空闲的老人,询问他们知道的民歌、民谣、传说、谚语、歇后语等等。
一般来说,年岁较大的人都有比较丰富的阅历,而且比较乐意和年轻人交流,所以这种方法一般可以收集到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3)亲族采风法:每个学生都可以面向自己熟悉的人进行一次文学采风活动,向自己家中的长辈,收集有关家族的传说、故事,当然,还可以收集他们所熟知的俚语、歇后语等。
(4)工厂采风法:如果当地有比较大的外来人口聚居地,比如工厂、集市等,可以选择一个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去调查来自不同地区的民歌、传说等。
(5)民族采风法:如果当地有少数民族聚居,可以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说、民歌等。
我国绝大多数民族都有很多动人的民间故事、民歌等,只要有耐心,一定可以收集到比较满意的资料。
2、根据小组决定的地点和形式,决定出去进行活动的时间,比较远的地方,须利用假期,就近的场所,可以利用双休日。
3、小组长写好具体活动的计划,计划内容要包括活动的地点、时间、方式、分工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备好录音机、照相机等设施,如果去较远地点,还要注意带好行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学创作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创作。
2. 创作实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实践。学生可以尝试写一段描绘自然风光的散文或诗歌,展示他们的创作才能。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本节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重点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文体的特点及其表达手法的识别和理解。
- 例如:分析《草原》中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以及这种描绘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了解文学的基本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学作品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文学创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用文字去表达和分享。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体会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主动探求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3.通过文学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学情分析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
这次实践活动目的是希望通过“名作推荐”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诗文朗读”和“故事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透过“课本剧创作与表演”培养学生改编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个性,让同学们从多方面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主动探求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2.通过文学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撰写荐书语,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2.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精彩的故事。
3.准备课本剧《塞翁失马》、《巧借芭蕉扇》的表演排练。
【导入】导语
主持人: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
为表达对文学的热爱之情,我们开展这次“穿越时空,走进文学部落”主题活动。
今天的活动内容丰富,有名作推荐、优秀诗文朗读、讲故事及课本剧表演四项活动,将充分展示各位同学的才华。
【活动】教学活动一:名作推荐
任务与意图
学生撰写荐书语,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互相交流,拓宽阅读面。
过程与方法
荐书语要求:
1.介绍作品主要内容;
2.介绍主要情节;
3.讲述推荐的理由。
主持人:下面进行第一个环节:名作推荐。
我们选取“优秀荐书
语”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进行展示。
学生1:推荐《小王子》
学生2:推荐《海底两万里》
学生3:推荐《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教师点评:(根据写作要求来点评)
【活动】教学活动二:诗文朗读
任务与意图
通过诗歌、散文片段朗读活动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欣赏美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要求:
1.把握作品的基调;
2.注意重音、轻音、儿化音等
3.注意语气、语调、停连和节奏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欣赏朗读小组文质兼美的诗文朗读。
小组1:《金色花》
小组2:《一棵开花的树》
小组3:《春》片段朗读
教师点评:(根据朗读要求来点评)
【活动】教学活动三:故事汇
任务与意图
通过讲故事的环节锻炼学生提炼文本重要信息、将书面语转化为口语表述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讲故事要求:
1.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
2.口头表达要自然、流畅、连贯
主持人:欣赏完悠扬顿挫的诗文朗读后,接下来让我们聆听有趣的故事。
学生1:《朝花夕拾·狗,猫,鼠》
学生2:《西游记·偷吃人参果》
学生3:《西游记·天竺收玉兔》
教师点评:(根据讲故事的要求来点评)
【活动】教学活动四:课本剧创作与表演
任务与意图
剧本创作、道具制作、走场排练等,完全由学生亲自操作,务求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过程与方法
课本剧创作与表演:
1.剧本要创新,符合剧情;
2.故事表演完整,语言流畅,清晰。
主持人:娓娓道来的故事声情并茂,听觉上的享受已不足以满足我们了,下面有请课本剧表演小组的同学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学生表演1:课本剧《塞翁失马》。
学生表演2:课本剧《巧借芭蕉扇》。
教师点评:(根据课本剧表演要求来点评)
【作业】作业布置:创立班刊、布置文学角
作业与意图
创办班刊,提高学生的编辑、整理能力,培养同学间互助合作的精神。
布置文学角,为教室增添一份雅致,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过程与方法
主持人:古今中外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里遨游,感受到文学具有的巨大魅力。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文学的洗礼,收获良多。
课后以“穿越时空,走进文学部落”为主题,创办一期班刊,并在课室里创建文学角来展示我们的阅读成果。
主持人:创立办刊的任务安排:
①给班刊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
②精心设计班刊的各个版块;
③精选优秀的读后感、手抄报、读书卡、表演相片入刊。
主持人:创建文学角的要求与安排:
文学角设计的总体要求:简洁、美观、大方、协调
具体安排:
①给文学角起个合适的名字;
②拟一条文学角标语;
③制定文学角管理细则。
【活动】活动小结
主持人:请同学们积极参与创立办刊和创建文学角的活动。
我们这次“穿越时空,走进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圆满成功。
【活动】教学总结
教师: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说令大家受益匪浅,同时充分展示了我班同学的才华: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享受到文学的魅力;精彩纷呈的故事汇让我们身临了一场发自内心的语言之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课本剧表演,虽然比不上专业水准,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学生蓬勃的朝气与创新意识。
我也殷切地希望全体同学积极地参与创立班刊和创建文学角的活动。
总之,今天的活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