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回忆版)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视频讲解]古汉部分(50分)一、举例说明如何辨别通假字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6分)答:(1)通假字是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因声音相同或相近而被借用的情况,人们把借来记录同音词的字称为“通假字”。
(2)通假字的辨别要首先以声音为线索,如“畔”和“叛”,在上古时期“畔”是并母元部,“叛”同样是并母元部,两者双声叠韵通假。
(3)其次还要寻找文献证据,如“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归”本义是女子出嫁,无法解释通,则根据句意,大致推断出与“归”音近的表示赠送食物的“馈”音近,且意义也能讲通,初步判定二者为通假关系,然后再查找例证,发现“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归”同样是“馈”的借字,因此可以认为“归”是“馈”的借字。
(4)在辨识通假字时需要注意,通假字间的音同音近是指古音,在判定假借时不可用今音来判断。
同时还应当配合充分的文献证据,不可只依靠音同音近就直接判定通假。
二、将下列小篆字形转为楷书,如果是形声字,分析其义符表意作用;如果是会意字,分析它们是如何会意的(12分)。
答:陟,会意字。
从阜从步,左边的“阜”代表山坡,右边的“步”代表脚,意为从地处向高处走。
赖,形声字,从贝,剌声。
意为盈利、得利。
修,形声字,从彡,攸声。
意为修饰,装饰。
旅,会意字,从方从从,会多人站在旗下之意。
古代军队500士兵为一旅。
寒,会意字,从宀从人从艸从仌,表示人在屋内用草垫覆盖在身子下以抵御寒冷。
徒,形声字,从辵,土声。
表示步行的意思。
三、指出下面一段话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并说明它的基本特征。
答:(1)本题中的表达方式为互文。
互文也称“互问见义”,指的是相对的两句话或并列的两个词组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参互言之、文意相备的情况。
(2)互文的两句话或两个词组意义互相补充,互相发明,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月光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沙洲、明月照耀秦朝关隘的景色。
(完整版)【古代文学】至历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类考研真题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120121、解释下列词语(每题5分,共25分)《吴越春秋》 正始之音以文为词 南戏晚明小品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韩非子》寓言的特点。
2、举例说明苏轼诗如何体现出“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赵翼《瓯北诗话》)的特色。
三、论述题(共30分)结合作品,分析《三国演义》如何塑造具有特征化性格的人物,并加以评价。
2011723古代一1庄骚2永明体3《云谣集杂曲子》4唐宋派5《阅微草堂笔记》二简答1班固《汉书》称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如何看待这一评价?2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
三论述:结合作品,分析唐代边塞诗主题的发展演变2010723古代一1《古诗十九首》2宫体诗3词“别是一家”4拟话本5桐城派二简答1《战国策》的寓言特色2大历诗风的艺术特色三论述:根据鲁迅“……鬼魅亦有其性情”分析《西游记》2009723古代一1诗六义2骨气奇高 辞采华茂3《花间集》4四六5四大声腔二简答1简述《左传》记言特点2 姜夔词的艺术特征3 《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三论述:读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结合具体的诗歌写一篇鉴赏性的文章。
2008723古代一1.骚体赋2.江西诗派3.才子佳人小说二1.结合实例谈谈庄子寓言的特点。
2.试述《西厢记》的结构特色。
三、论述题(二选一)1.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特色。
2007723古代一1《文选》2唐宋八大家3杂剧 二1、《诗经》中是如何运用赋、比、兴手法的,各举一例说明之.2、陈师道在《后山诗话》里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看法三、1、谈《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人物塑造方法的异同2、论述王唯诗和孟浩然诗的异同.(艺术特色 2006 723古代一1楚辞2《元曲选》 3 公安派二1 举诗句说明《古诗十九首》的人生哲理(哲理特点2.谈一下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三1 根据材料谈对杜诗集大成的认识(材料出元稹《杜君墓系铭》和秦观《韩愈论》)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目录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2)1、2013年考研试题汇总 (2)①2013年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真题回忆 (2)②2013年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真题回忆版 (3)③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汉硕考研真题(回忆版) (5)2、2012年考研试题汇总 (7)①北京师范大学201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回忆版 (7)②2012年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语用题回忆 (8)③北师大2012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真题回忆 (10)④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2012年对外汉语语言学相关题(回忆版) (11)⑤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2012年对外汉语古汉、中国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12)⑥北师2012对外汉语考研732专业基础回忆版 (13)3、2011年考研试题汇总 (15)①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54汉语基础综合考试试卷(回忆版) .. 15②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回忆版) .. 16③2011年北师大汉院中文信息处理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17)④2011年北师大对外汉语真题(回忆版) (18)⑤2011 北师对外汉语考研真题(732专业基础)(分值分布、95%原题回忆) (19)4、2010年考研试题汇总 (21)①北师大2010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最全回忆版 (21)②2010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对外汉语教学考研真题 (22)5、2009年以前考研试题汇总 (26)①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考研真题汇总 (26)②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研试题 (26)③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2003年—2004年真题 (28)④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对外汉语考研试题_专业综合_古代汉语 (28)⑤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对外汉语(回忆版) (28)⑥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综合考研试题 (29)⑦2005年北师大对外汉语试题 (31)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1、2013年考研试题汇总①2013年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真题回忆2013年汉语文化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真题回忆下午刚考完,回来对了政治和英语答案,都没有预期的理想,特别是英语的第四篇阅读和新题型,失落啊,难受啊。
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题清晰可打印(08,02,01,03)

1.“敌人害怕你静若悬剑,人民依赖您稳如磐石”,属于何种辞格下的哪一种,它的特点是什么?
2.以下两段文字都属于排比,二者有什么区别?
(1)红花岗,是他们的刑场,是他们的战场,他是他们举行那庄严高尚的婚礼礼堂。
(2)在他革命的一生中,他是真正做到了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永远忠诚于党,忠实于阶级,忠实于人民。
六.汉字中的形声字是产生的比较晚的,有人认为这可以说明汉字是在向表音文字发展,你同意这种看法么?为什么?(8分)
古代汉语部分(50分)
七.分析题(10分)
1.分析下面的材料,归纳出其中反映的古代语音史现象。(5分)
《周礼·大司乐》“播之以八音”,注“故书播为藩。杜子春云:‘藩当为播,读如后稷播百谷之番’”《尚书大传》“播国率相行事”,郑注:“播读为藩。”
A.触槐而死。 B.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
C.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 D.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5.下列加着重号的词,使用引申义的是(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B.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C.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D.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6.下列词语属于同源关系的是( )
北京师范大学科目: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
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937)
现代汉语部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语音的社会属性?
2.什么是隶变,它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基本词汇,它的特点是什么?
4.语法的性质(特点)是哪些?
5.借喻与借代有哪些异同?
二、分析题(共40分)
5.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矜而严其所耻。
北师大文学院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1)

201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真题(回忆)一、名词解释古诗十九首宫体诗词“别是一家”拟话本桐城派二、简答题1.《战国策》中寓言的特点2.大历诗风的特点三、论述题是鲁迅关于《西游记》的一段评述(记不清了),让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理解。
四、名词解释《回春之曲》《人兽鬼》《升官图》《其香居茶馆》五、简答题1.胡适、周作人对新文学的建设提出了怎样的建议2.《春之声》的主要艺术特色六、论述题结合胡适、郭沫若、徐志摩、艾青、穆旦的诗歌创作论述中国现代新诗罚站历程的基本轨迹2009年北师大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花间集2、四六3、四大声腔4、六义5、“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二、简答题:(三选二,每题15分,共30分)1、左传的记言。
2、姜夔的词的特点。
3、《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
三、论述题:(共30分)杜甫《秋兴八首》之一赏析: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随想录》2、《海滨故人》3、《这不过是春天》4、《绝对信号》5、《画梦录》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对胡适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地位,以及你的看法。
2、九叶诗派对西方现代诗的继承以及为什么穆旦等九叶诗人的诗代表了中国现代诗的成熟?三论述题:(共30分)论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农村题材中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考研真题--723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分: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5*3=15)1、骚体赋2、江西诗派3、才子佳人小说二、简答题(15*2=30)4、举例说明《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5、简析《西厢记》的叙事结构特点。
三、论述题(二选一,30*1=30)6、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及其构成原因。
(好像是)7、论述《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成就。
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综合一(古代汉语、中国文学)考研历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综合一(古代汉语、中国文学)考研历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目代码:889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案考试科目:专业综合一<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古代汉语部分一、解释术语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经传释义——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清代王引之撰。
共收虚字160个,虽以单音虚词为主,但有同义虚词连用的,也偶然随文论及。
《经传释词》同样因声求义,不限形体。
用训诂方法研究虚词所能达到的高度,王引之已经登峰造极。
本义<举例)——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异体字<举例)——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三十六字母——指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晓匣喻、来日等三十六个声母代表字。
旧传为唐僧守温所创,其实是宋人在唐末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加而成,大体代表唐宋汉语拼音的声母。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字,并翻译全句20分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剩,将袭郑。
<郑伯克段于鄢)完:动词作谓语,修葺,指修城;具:动词作谓语,准备。
翻译:共叔段修葺城墙,聚集百姓,制造铠甲兵器,准备好步兵和兵车,将要袭击郑国。
2、师进,次于陉。
<齐桓公伐楚)进:动词作谓语,前进。
次:动词作谓语,军队临时驻扎。
翻译:军队前进,在径这个地方临时驻扎。
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宫之奇谏假道)实、是:都是代词,复指提前的宾语“人”和“德”翻译:鬼神不亲人,只依有德行的人。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燭之武退秦师)既:副词作状语,已经。
2014--1996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类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部(院、系、所):文学院科目代码:723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公触山、后裔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__》中。
2、《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__。
3、《庄子》作为创作方法的“三言”是指卮言、重言、__。
4、东汉抒情赋主要有__和述志赋两类。
5、东汉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__》。
6、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长于骈文,一时齐名,号称“__”。
7、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__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余”表示赞赏。
8、__的17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
9、范成大的《__》是描写出蜀见闻的著名笔记散文。
10、“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出自__的五古《颖亭留别》。
11、白朴的《墙头马上》故事源自白居易诗《__》。
12、揭露阉党论政的《__》是明代一部以反面人物为主角的时事小说。
13、冯梦龙所编辑的两部明代民歌专集是《__》和《山歌》。
14、汪中的《__》是清代骈文的代表作。
15、“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出自近代著名诗人__的《夜坐》。
二、材料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子建既擅凌厉之才,兼饶藻组之学,故风雅独绝,不甚法孟德之健笔,而穷态尽变,魄力厚于子桓。
要之三曹固各成绝技,使后人攀仰莫及。
”如何理解陈对三曹的评价?结合作品加以简析。
2、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
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
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简述朱的主要观点,你是否认同?结合作品加以赏析。
三、论述题(共30分)刘熙载称五代词“虽小却好,虽好却小”(《艺概·词曲概》),试结合作品进行评述。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1、语境2、宾语前置(木樨模拟题2-论述选做第1题原题)3、中唐古文运动(木樨真题班【古代文学】)4、新感觉派小说(木樨VIP、SVIP班思考题练习)5、心灵辩证法二、简答题(60分,每题15分)1、简析汪曾祺小说的语言特色。
(木樨808真题集、基础笔记原题)2、简述“知人论世”说。
(木樨真题班【古代文论】)3、结合实例简述语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木樨模拟题3名词解释第2题)4、请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语病,修改这些病句,并简要说明原因。
(语用类)周末的时候,我打算见面中国朋友。
等他的时候,我把周围的书店逛,看到一本对于敦煌旅游的书。
我去年去过敦煌,今年再想去。
我决定买那本书,可是发现钱不够,最后我没买了那本书。
三、综合题(5选2,共60分,每题30分)1、解释下面句子中“关”的意义,并归纳引申义。
同时结合材料,说明探求本义的方法和步骤。
①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②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③无门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奏,不得关碍④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⑤门虽设而常关⑥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⑦事大小皆关其手(木樨课程中讲解强调过)2、指出“喜欢杭州的姑娘”存在什么歧义?请分析歧义的原因。
仿写两个类似的歧义句。
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词义与语法的关系。
(木樨模拟题3-论述选做1)3、根据宋人记载,宋神宗曾与大臣讨论李白和苏轼的异同,认为“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如果用这一说法评价李白和苏轼的诗歌,你认为是否成立?请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论述。
(李白、苏轼均为木樨课程讲授重点)4、以戴望舒的创作为例,论述现代诗派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木樨模拟卷五)5、请举例说明你对当代社会民间文学资源化的理解。
(开放性题目)木樨语文·北师大808 真题解析(By羊羊师姐,可可师兄)2022年考研初试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