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概述古镇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位于XX省XX市,是一项旨在将该地区的古镇打造成一个具有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综合旅游目的地的项目。

该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但目前的旅游设施较为简单,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此项目旨在通过对古镇进行开发建设,提升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数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

二、项目目标与意义1.目标: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提升古镇的知名度和声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意义:a.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古镇,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b.增加就业机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改善其生活水平。

c.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古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项目的开发建设,有助于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提升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d.推动周边产业发展:项目将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

三、项目内容与规划1.景区建设:对古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将其打造成一个集观光、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建设中主要包括维修和改造古建筑、打造景观独特的步行街、设计和建设公共广场、公园等设施。

3.旅游产品开发:开发与古镇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包括特色文化体验项目、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民俗表演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丰富他们的旅游体验。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根据整个项目的规模和建设内容,初步估算投资金额为XXX万元。

2.资金筹措:采取多元化筹资方式,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引入等。

其中,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和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提供一定的项目资金,银行可以提供合适的贷款产品以满足资金需求,社会资本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项目,提供资金和经验支持。

旅游小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小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小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旅游小镇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在我国特定地区打造一个独特的旅游小镇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步骤,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考察、访谈、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设计问卷调查,以了解目标地区的旅游资源情况、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等情况,从而为后续的可行性分析做准备。

三、研究内容1、目标地区旅游资源分析目标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的一个小城镇,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

当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潜力。

2、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游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针对目标地区的旅游小镇项目,必须明确当地的市场需求,充分考虑游客的品质需求和消费能力。

3、旅游小镇规划方案根据目标地区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旅游小镇规划方案。

该方案包括旅游景点开发、民宿酒店建设、特色餐饮推介、文化体验活动等内容,旨在打造一个独具特色、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4、旅游小镇营销策略为了有效推广旅游小镇项目,必须精心设计营销策略,利用各种传媒平台和渠道,扩大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采用网络营销、合作推广等方式,提升项目的曝光度和品牌价值。

四、研究成果通过对目标地区的旅游资源、市场需求和规划方案的调研和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目标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具有发展旅游小镇项目的条件和潜力。

2、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游客对品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为旅游小镇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规划方案可行性较高,符合目标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有望成为一个引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兴项目。

五、建设实施为了顺利推进旅游小镇项目的建设和实施,需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古镇旅游景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古镇旅游景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古镇旅游景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进行修改与编辑)完整版XXX设计有限公司20XX年XX月工程名称:XX县古镇旅游景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单位:XX县城关镇人民政府设计单位:XXXX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审定人:XXX(正高、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XXX(硕士、高级规划师)设计人员:XXX(硕士、高级规划师)XXX(硕士、规划师)XXX(硕士、策划师)XXX(博士、策划师)XXX(博士后、经济师)XXX(硕士、经济师)XXX(规划师)XXX(助工)XXX(助工)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2建设规模与内容 (4)1.3项目运作模式 (5)1.4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5编制依据 (5)1.6项目综合评价 (6)第二章ppp项目模式介绍、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8)2.1 ppp项目模式概述 (8)2.2项目采取ppp模式的必要性 (8)2.3项目采取ppp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0)2.4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结论 (12)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3)3.1项目建设背景 (13)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5)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7)3.4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结论 (19)第四章市场行业分析 (21)4.1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1)4.2市场需求分析 (27)4.3项目市场定位 (30)4.4项目客源市场预测 (32)第五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5)5.1项目选址 (35)5.2项目建设条件 (36)第六章总体规划方案 (38)6.1规划理念 (38)6.2规划原则 (38)6.3规划方案 (39)第七章项目建设方案 (45)7.1建设规模 (45)7.2建设内容 (45)7.3配套工程 (49)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52)8.1环境影响分析 (52)8.2环保措施 (53)8.3劳动安全 (54)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作方式 (57)9.1组织机构 (57)9.2组织管理 (58)9.3劳动定员 (59)第十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62)10.1项目管理 (62)10.2项目的监督和评价 (63)10.3项目实施进度 (65)第十一章节能 (66)11.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66)11.2节能目标 (67)11.3建筑节能要求 (68)11.4电气节能要求 (68)11.5空调通风节能要求 (69)11.6节水措施 (69)第十二章消防 (71)12.1主要设计依据 (71)12.2建筑消防 (71)12.3设备消防系统 (71)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3)13.1投资估算 (73)13.2资金筹措 (76)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78)14.1财务分析依据 (78)14.2收益估算 (79)14.3成本费用估算 (85)14.4投入产出分析 (87)14.5财务评价结论 (88)第十五章社会与生态效益分析 (89)15.1社会效益分析 (89)15.2生态效益分析 (90)第十六章风险和对策分析 (92)16.1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 (92)16.2风险分配 (94)16.3风险程度分析 (95)16.4风险防范措施 (96)第十七章项目结论与建议 (99)17.1结论 (99)17.2建议 (99)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县XX古镇旅游景区综合开发PPP项目。

古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古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古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古镇项目是指将具有悠久历史、独特文化和建筑风貌的古代城镇进行修复和开发,以实现旅游观光、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的目的。

古镇项目已经在中国多个地方得到了成功实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旅游业的重要来源。

本报告将对古镇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包括市场需求、投资设施、经营模式等多个方面。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市场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的热情日益高涨,古镇项目正是顺应了这一市场需求而应运而生。

古镇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成为了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2. 潜在客户古镇项目的潜在客户主要包括国内外游客、文化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和商务人士等。

这些客户对古镇项目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古代建筑、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手工艺品等方面。

3. 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古镇项目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往各地古镇项目参观旅游,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境外游客。

古镇项目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主要板块,市场潜力巨大。

三、投资设施分析1. 项目规模古镇项目的规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而定,一般来说,古镇项目的面积不会很大。

投资设施主要包括景区改造、饮食住宿、文化展览、娱乐休闲等。

2. 投资成本古镇项目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场地租赁、建筑修复、景区改造、设备采购、人员培训和宣传推广等。

根据不同项目规模和地区情况,投资成本也会有所不同。

3. 投资回报古镇项目的投资回报主要来自门票收入、商品销售、餐饮收入和住宿收入等。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古镇项目的平均年收入在数百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回报周期较短。

四、经营模式分析1. 经营策略古镇项目的经营策略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览演出、手工艺品推广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2. 管理模式古镇项目的管理模式应该注重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

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机制,保证游客的安全和满意度。

贵州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3月目录第一章XX古镇旅游资源分析 (5)一、XX古镇概况 (5)二、XX古镇旅游资源疏理 (5)三、XX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6)(一)XX古镇旅游资源评价 (6)(二) “和谐古镇”的历史渊源之分析 (8)(三)主要资源列表及可开发性9第二章XX古镇旅游市场研究 (13)一、XX古镇旅游市场背景分析 (13)(一) 国际状况 (13)(二) 国内状况 (14)(三)西部旅游发展情况 (14)(四) 贵州省目前趋势 (14)(五) 贵阳市发展背景 (15)二、XX古镇的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5)(一)开发现状 (15)(二) 管理情况 (15)(三) 游客容纳量 (16)(四)年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16三、XX古镇竞争力分析 (16)(一)XX古镇与贵州省其他景点的比较分析 (16)(二) 国内古镇旅游市场比较研究 (18)四、XX古镇客源市场分析 (24)(一) 国外客源市场分析 (24)(二)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24)(三)贵阳市客源市场分析 (25)五、XX古镇目标市场定位及市场细分 (26)(一) 目标市场定位 (26)(二)市场功能定位26(三)市场细分26六、XX古镇市场预测及目标 (27)(一) 市场预测 (27)(二)市场目标28第三章XX古镇旅游市场定位 (28)一、XX古镇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28)(一)S-优势28(二)W-劣势29(三) O-机会 (29)(四) T-威胁 (30)二、XX古镇旅游的系统定位 (30)(一)产业定位 (30)(二) 主题定位 (31)(三)发展目标定位 (31)(四) 功能定位 (31)第四章XX古镇旅游商业模式设计 (31)一、古镇开发及运作的总体概念设计 (31)(一) 古镇旅游资源核心的总体概念 (31)(二) 古镇文化核心的总体概念 (32)(三) 古镇产业运作的总体概念 (32)二、卖点、产品与赢利模式 (33)(一) 卖点策划与分析 (33)(二) 产品结构 (34)(三) 项目盈利结构模式 (39)三、经济杠杆与商业模式整合 (42)(一) XX开发所需的经济杠杆运用说明 (42)(二) 商业模式整合 (44)四、建设性项目开发与投融资 (48)(一)XX开发阶段性 (48)(二) 阶段性开发项目概要 (50)(三)XX开发阶段性投资结构 (52)(四) 企业阶段性投资开发项目和盈利模式 (54)五、营销与管理 (57)(一) 项目营销结构 (57)(二) 管理构架初步思路 (58)六、财务初步预测 (59)(一) 分阶段投资估算 (59)(二)分阶段收入估算 (63)第五章项目总投资预估及评价 (68)一、项目财务估算的主要说明 (68)二、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1)三、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2)四、折旧摊销表 (73)五、利润表 (74)六、借款还本付息表 (75)七、现金流量表(全投资) (76)八、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 (77)九、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78)第六章风险分析 (79)一、财务风险分析 (79)二、开发运作风险分析 (80)三、市场风险分析 (81)四、竞争风险分析 (82)五、行业风险分析 (82)六、法律、政策风险分析 (83)第一章XX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一、XX古镇概况XX,始建于明朝洪武11年(公元1378年),为贵州省四大历史文化古镇之一,1992年评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入围央视“魅力中国!魅力名镇” 25强.XX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距贵阳市南郊29公里,地处东经106度37分-109度44分,北纬26度17分—26度23分,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海拔1060~1200米,东接黔陶乡,南与惠水县接壤,西与燕楼、马铃乡相连,北邻花溪,是贵阳通往惠水、罗甸、广顺等地的交通咽喉,也是花溪区南部的农村商品集散地。

贵州青岩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青岩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青岩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第一章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 (5)一、青岩古镇概况 (5)二、青岩古镇旅游资源疏理 (5)三、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6)(一) 青岩古镇旅游资源评价 (6)(二) “和谐古镇”的历史渊源之分析 (8)(三) 主要资源列表及可开发性 (9)第二章青岩古镇旅游市场研究 (13)一、青岩古镇旅游市场背景分析 (13)(一) 国际状况 (13)(二) 国内状况 (14)(三) 西部旅游发展情况 (14)(四) 贵州省目前趋势 (14)(五) 贵阳市发展背景 (15)二、青岩古镇的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5)(一) 开发现状 (15)(二) 管理情况 (15)(三) 游客容纳量 (16)(四) 年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 (16)三、青岩古镇竞争力分析 (16)(一) 青岩古镇与贵州省其他景点的比较分析 (16)(二) 国内古镇旅游市场比较研究 (18)四、青岩古镇客源市场分析 (24)(一) 国外客源市场分析 (24)(二)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24)(三) 贵阳市客源市场分析 (26)五、青岩古镇目标市场定位及市场细分 (26)(一) 目标市场定位 (26)(二) 市场功能定位 (26)(三) 市场细分 (27)六、青岩古镇市场预测及目标 (27)(一) 市场预测 (27)(二) 市场目标 (28)第三章青岩古镇旅游市场定位 (28)一、青岩古镇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28)(一) S-优势 (28)(二) W-劣势 (29)(三) O-机会 (30)(四) T-威胁 (30)二、青岩古镇旅游的系统定位 (31)(一) 产业定位 (31)(二) 主题定位 (31)(三) 发展目标定位 (31)(四) 功能定位 (31)第四章青岩古镇旅游商业模式设计 (32)一、古镇开发及运作的总体概念设计 (32)(一) 古镇旅游资源核心的总体概念 (32)(二) 古镇文化核心的总体概念 (32)(三) 古镇产业运作的总体概念 (33)二、卖点、产品与赢利模式 (33)(一) 卖点策划与分析 (33)(二) 产品结构 (35)(三) 项目盈利结构模式 (40)三、经济杠杆与商业模式整合 (43)(一) 青岩开发所需的经济杠杆运用说明 (43)(二) 商业模式整合 (45)四、建设性项目开发与投融资 (49)(一) 青岩开发阶段性 (49)(二) 阶段性开发项目概要 (51)(三) 青岩开发阶段性投资结构 (53)(四) 企业阶段性投资开发项目和盈利模式 (55)五、营销与管理 (58)(一) 项目营销结构 (58)(二) 管理构架初步思路 (60)六、财务初步预测 (60)(一) 分阶段投资估算 (60)(二) 分阶段收入估算 (65)第五章项目总投资预估及评价 (69)一、项目财务估算的主要说明 (69)二、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1)三、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2)四、折旧摊销表 (73)五、利润表 (74)六、借款还本付息表 (75)七、现金流量表(全投资) (76)八、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 (77)九、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79)第六章风险分析 (80)一、财务风险分析 (80)二、开发运作风险分析 (81)三、市场风险分析 (82)四、竞争风险分析 (83)五、行业风险分析 (83)六、法律、政策风险分析 (84)第一章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一、青岩古镇概况青岩,始建于明朝洪武11年(公元1378年),为贵州省四大历史文化古镇之一,1992年评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入围央视“魅力中国!魅力名镇” 25强。

古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古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古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古镇是指具备悠久历史文化、保存完好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乡村聚落。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古镇旅游逐渐兴起。

相比于城市景区,古镇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自然环境优势,是吸引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因此,开展古镇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计划在县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乡村地区内建设一个古镇。

项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保护文物建筑:修复和保护现有的古建筑,恢复其原有的风貌和功能,打造出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传统村落。

2.拓展文化体验:开展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和文化展示活动,如陶艺、编织等,为游客提供亲身参与的机会,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3.建设商业街区:在古镇内设立商业街区,引入各类文创产品、纪念品、特色小吃等,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经济收入。

4.提升旅游设施:建设宾馆、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提供便利的服务和舒适的游客体验。

5.加强宣传推广:通过互联网、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古镇旅游的消费群体庞大且不断增长。

同时,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古镇建设项目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地理条件:该乡村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可吸引周边居民及外地游客。

同时,该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有利于建设古镇,提供良好的游览环境。

3.政策支持:随着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旅游发展规划,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和资助。

4.投资回报:由于古镇旅游的特殊性,可以通过门票、商业街区的租金等多种方式获得收入。

经过前期的投资,本项目有望在短期内收回成本,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5.风险控制:本项目需要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这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技术难题和保护成本。

同时,古镇旅游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和营销方案,以提高竞争力。

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一、项目背景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合开发项目是指将旅游、酒店、文化创意产业等多个产业结合在一起,通过共同发展,实现互相促进和协同发展的目标。

本报告旨在对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项目潜在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决策者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现代人对旅游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观光旅游,更多的是追求独特的体验和文化交流。

综合开发项目可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2.竞争分析: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通常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

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必须具备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比如,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来开发独特的旅游景点和主题活动,增加项目的吸引力和独特性。

3.市场规模:根据对目标市场的调研,预计该项目所在地区的旅游市场规模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在项目实施之后,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和推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三、项目目标1.开发一条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线路,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建立一批高品质的酒店、餐厅和其他旅游配套设施,提供舒适便利的旅游体验。

3.提高就业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税收收入。

四、项目实施方案1.开发旅游景点: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确定一条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线路,并在线路上开发相应的旅游景点。

比如,可以选择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等作为开发的主要方向,设计和建设相应的景点和设施。

2.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在旅游线路上,建设一批高品质的酒店、餐厅和其他旅游配套设施,提供舒适便利的旅游体验。

同时,还可以考虑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等,丰富旅游服务内容。

3.推广和营销: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项目进行广泛的推广和营销,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线下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活动,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XX古镇旅游资源分析 (5)一、XX古镇概况 (5)二、XX古镇旅游资源疏理 (5)三、XX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6)(一) XX古镇旅游资源评价 (6)(二) “和谐古镇”的历史渊源之分析 (8)(三) 主要资源列表及可开发性 (9)第二章XX古镇旅游市场研究 (13)一、XX古镇旅游市场背景分析 (13)(一) 国际状况 (13)(二) 国内状况 (13)(三) 西部旅游发展情况 (14)(四) 贵州省目前趋势 (14)(五) 贵阳市发展背景 (14)二、XX古镇的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5)(一) 开发现状 (15)(二) 管理情况 (15)(三) 游客容纳量 (15)(四) 年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 (16)三、XX古镇竞争力分析 (16)(一) XX古镇与贵州省其他景点的比较分析 (16)(二) 国内古镇旅游市场比较研究 (18)四、XX古镇客源市场分析 (24)(一) 国外客源市场分析 (24)(二)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24)(三) 贵阳市客源市场分析 (25)五、XX古镇目标市场定位及市场细分 (26)(一) 目标市场定位 (26)(二) 市场功能定位 (26)(三) 市场细分 (26)六、XX古镇市场预测及目标 (27)(一) 市场预测 (27)(二) 市场目标 (27)第三章XX古镇旅游市场定位 (28)一、XX古镇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28)(一) S-优势 (28)(二) W-劣势 (29)(三) O-机会 (29)(四) T-威胁 (30)二、XX古镇旅游的系统定位 (30)(一) 产业定位 (30)(二) 主题定位 (30)(三) 发展目标定位 (31)(四) 功能定位 (31)第四章XX古镇旅游商业模式设计 (31)一、古镇开发及运作的总体概念设计 (31)(一) 古镇旅游资源核心的总体概念 (31)(二) 古镇文化核心的总体概念 (31)(三) 古镇产业运作的总体概念 (32)二、卖点、产品与赢利模式 (33)(一) 卖点策划与分析 (33)(二) 产品结构 (34)(三) 项目盈利结构模式 (39)三、经济杠杆与商业模式整合 (42)(一) XX开发所需的经济杠杆运用说明 (42)(二) 商业模式整合 (44)四、建设性项目开发与投融资 (48)(一) XX开发阶段性 (48)(二) 阶段性开发项目概要 (50)(三) XX开发阶段性投资结构 (52)(四) 企业阶段性投资开发项目和盈利模式 (53)五、营销与管理 (56)(一) 项目营销结构 (56)(二) 管理构架初步思路 (58)六、财务初步预测 (59)(一) 分阶段投资估算 (59)(二) 分阶段收入估算 (63)第五章项目总投资预估及评价 (68)一、项目财务估算的主要说明 (68)二、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0)三、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1)四、折旧摊销表 (72)五、利润表 (73)六、借款还本付息表 (74)七、现金流量表(全投资) (75)八、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 (76)九、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78)第六章风险分析 (79)一、财务风险分析 (79)二、开发运作风险分析 (80)三、市场风险分析 (81)四、竞争风险分析 (82)五、行业风险分析 (82)六、法律、政策风险分析 (83)第一章XX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一、XX古镇概况XX,始建于明朝洪武11年(公元1378年),为贵州省四大历史文化古镇之一,1992年评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入围央视“魅力中国!魅力名镇” 25强。

XX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距贵阳市南郊29公里,地处东经106度37分—109度44分,北纬26度17分—26度23分,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海拔1060~1200米,东接黔陶乡,南与惠水县接壤,西与燕楼、马铃乡相连,北邻花溪,是贵阳通往惠水、罗甸、广顺等地的交通咽喉,也是花溪区南部的农村商品集散地。

XX镇共有17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131个村民小组、86个自然村寨,6975户,XX镇2005年总人口为30337,人口密度328人/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2%。

镇域城市化水平24.05%。

共有企事业单位56个,职工2200人。

全镇农业人口2.3万,占总人口的85%;有耕地19700余亩,人均耕地0.6亩;粮食年产量1500万斤,为花溪区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计算26247万元,其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30.5:23.91:45.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4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2元。

2005年旅游人次135万人,比上年增长35%;旅游总收入2100万元,比上年增长7.03%。

XX镇行政区面积92.28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0.69平方公里,原古城墙内国土面积0.3平方公里。

古镇城区由东关、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五个居委会及南街、西街、北街三个村委会组成,城区人口9897人。

二、XX古镇旅游资源疏理1.自然旅游资源:包含了山地景观、喀斯特洞穴、局部构景河段、自然泉流、舒适气候、风景林、古树名木、自然地标景段等。

2.人文旅游资源:包含了遗址、遗迹景元、军事防御体系遗址、宗教建筑群、名人陵墓、传统民居群、历史街区、田园、独立聚落、历史纪念地(物)、殿堂、楼阁、石塔、牌坊、碑、古桥、古井等,构成了一个小而全的人文旅游资源体系。

3.现代人文吸引物:包含了近两年形成的南街、北街自由买卖XX特产的购物旅游地段、XX特色饮食、土特产;观音会、春节花灯、桐木岭跳场等节庆活动。

4.抽象人文吸引物:关于周渔璜的民间传说;《请佛歌》等宗教曲谱;游百病等特色民俗;班土司父子、袁大鹏、赵国澍及其家族、赵状元的故事、平刚生平、张仙老祖的传说、《桐野诗集》、关于XX研究的有关典籍、书籍等,构成了正统渠道与民间传说相互补充的历史人文资源。

5.独特的XX文化:XX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屯堡时期文化、军镇时期文化、儒家文化占主流的多元文化融合时期文化、民国历史变迁时期文化、抗战文化、解放战争及现代发展等不同历史阶段典型历史事件和文化演变形态,通过大量民间传说、历史典籍、遗址、遗迹等得以保存。

同时,各种文化经过600多年的碰撞、磨合,至今已达到融洽、包容境界,典型代表如四教并存现象,构成与其它地域不同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XX文化,这是XX古镇旅游开发的文化支撑。

6.影视外景拍摄常用场地:XX古镇还是影视外景拍摄的常用场地。

电视剧《情系此山中》、《六马兄妹》、《秘密使命》及电影《长征》、《寻枪》、《徐霞客》等,都曾在此拍摄。

这是古镇可开发利用的另一类旅游资源。

三、XX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一)XX古镇旅游资源评价1.多元文化融合现象增添了游客探寻古镇渊源的魅力XX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屯堡时期文化、军镇时期文化、儒家文化占主流的多元文化融合时期文化、民国历史变迁时期文化、抗战文化、解放战争及现代发展等不同历史阶段典型历史事件和文化演变形态,通过大量民间传说、历史典籍、遗址、遗迹等得以保存,并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现象,呈现“和谐古镇”形象。

其中,最为关键的历史信息为:“攻不破的XX”、四教合一、土司制度、屯堡、军镇、石城等。

XX古镇的多元文化融合也体现在民族文化的融合——古汉民族文化、现代汉文化与布依族、苗族文化的交融;中西文化的融合——华夏文化与欧洲文化的交融;宗教文化的融合——儒释道及天主教、基督教等的共存等等。

这些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现代文化旅游的珍贵素材,应通过旅游活动广而告知,增加贵州旅游的历史文化魅力2.“石头城”古镇风貌保存较完好古镇自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

古老的城墙、城门、小巷、石墙以及重檐青瓦的老木屋、在微风中飘荡的招幌等等,构成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物质基础。

“石头城”古镇景观醒目。

XX古镇至今仍保存着石墙、石板步道的特色,是个名符其实的“石头城”。

石山、石城、石墙、石塔、石坊、石路、石巷、石坝等构成山地石城,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对游客有特殊的吸引力。

古建遗址比较丰富。

XX古建筑素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一宫、二堂、一院、一楼、一府、八牌坊”之称,最远者建于明万历、天启年间,近者建于清道光、光绪年间。

现存历史遗址36处,分别分布在古镇规划区内及其周边附近区域,且以规划区内分布数量占绝大多数。

各种建筑各有特色。

因此,“石头城”古镇是XX可开发利用的最直接的也是最优的旅游资源。

3.“活生生”的小镇形象给人以亲切和谐之感与民间生活结合的特点赋予XX亲切、祥和的界面,为大多数游客所接受和喜欢,它不是一座孤立的城池,而是一个生活的场景和场所,提供给游客的是多方面的心理感受。

其民间生活使旅游者感觉亲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是XX古镇旅游很有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4.少数民族风情增添了古镇的人文魅力XX原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后因驻军而汉族不断增多。

现在XX仍有32%的居民为少数民族。

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苗族和布依族,另有侗族、满族等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有的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俗,其服饰、歌舞、节日等是珍贵的旅游资源。

5.单项旅游资源不突出XX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丰,但单项旅游资源平常,不具有垄断性。

如军事攻防功能难比山西张壁和重庆合川钓鱼城,历史悠久的名气难比周庄,民居特色难比西递、宏村、王家、乔家等地,庙宇精美难比山西省台怀古镇,状元文化比不上四川马家场镇等。

6.古建筑遗存不多作为古镇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的古建筑,尤其是一些有价值及重要纪念意义的旅游资源在XX的遗存已不多,而一些修复或仿建产品档次及质量都欠佳,这不利于古镇的旅游开发。

(二)“和谐古镇”的历史渊源之分析XX古镇由最初建城、到战乱年代的“攻不破的XX”、再到“四教合一”、多元文化并存、直到成为商业繁荣的文化小镇等等,其历史渊源到底是什么?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XX古镇“两山夹一门”的建城模式是其发展成为这种和谐古镇的历史根源。

XX古镇地处贵阳南部山地中的平川之中,古镇原有牢固城墙围合,加上城边险峻五峰维护。

XX城向外方圆700~900米间,为山谷平川环带,人立城墙之上,视无遮挡,而在山谷之外又是成片的高原山地,成为了古镇的第二道城防屏障,显现出牢不可破的军事要塞气势。

XX四面环山,北有狮子山、簸箕山为靠,南有后坡寨与马鞍坡(为两小山)为案,东西有大苗山、笔架山等,其外有玉带河环绕,为贵阳南部山地中的风水宝地,整体上山城交融,因地制宜。

XX古镇及其周边高原地貌形成的山、水、谷、丘、镇的序列景观,是国内外的城镇中极其罕见的城、川、水、山与功能结合的优秀高原山地城镇典范。

XX古镇东西两门均处于两山之间,其东门位于苗佬坡与关山坡之间,西门位于下寨山与黄家坡之间,这种“两山夹一门”之古镇今天很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