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
精神支援与心理急救

一些人可能希望谈谈:多听、少问
可以这样做:
保证他们正在体验的是可以被理解的,正常的。
使用遇难者的名字来称呼,不要用“死者”。
告他们,很可能会持续体验到悲痛、孤独和愤怒。
与社会工作者或专长于处理悲伤情绪的治疗师联系
/
不 要 说:
心理急救是设计用来减轻灾难事件所带 来的痛苦,增强短期和长期功能性适应能力 的方法。 早期心理反应会导致功能性适应的障 碍。有了心理急救人员的共情和关爱,这些 早期心理反应可以有效地控制。
2、心理急救的基本目标
2、心理急救的基本目标
*建立起人性的联系。 *加强安全感,使其在身体上和情绪上处于舒适状态
*人际关系的严重困难,包括家庭暴力。 *伴随绝望的抑郁,冒不必要的风险。
组织机构对救助者的照顾:
保护幸存者免受不必要的额外精神伤害以及 痛苦回忆也同样重要,其中包括眼见、耳听、 鼻闻那些可能引起恐惧的事物。
远离现场,
远离记者、其他媒体 ,
远离各种报道,
小心谈论。
救助家人下落不明的幸存者
对儿童再次保证; 帮助获得最新消息 花时间与担心家人失踪者待在一起 寻找家人时尽量少问儿童,减少伤害。
注意给幸存者提供舒适的身心环境
寻找简单的方法使身心所处环境更为舒适。
鼓励社交活动
鼓励参加适当的小组或社交活动。 鼓励那些应对良好的人与感到痛苦的人聊天。 鼓励儿童参加社交活动、游戏活动。
照顾与父母或照料者失散的儿童
帮助与亲人联系。建立儿童场所(要有玩具)
进行稳定儿童情绪的活动(游戏、谈话)
避免更多的创伤体验和提示创伤的因素
幸好没有其他人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还有你的兄弟/姐妹/母亲,已经不算太坏了。 如人们讲到上述的话,你可以给予尊重并承认他们 的感受或想法,但不要由你自己引起这些话题。
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

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心理急救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的措施。
它旨在减轻紧急情况中的紧张和焦虑感,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并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以下是心理急救现场操作的指南,以确保有效和安全地提供心理支持。
1.了解常见的紧急心理问题:在进行心理急救时,了解常见的紧急心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问题包括焦虑、恐慌、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通过了解这些问题的症状和体验,您可以更好地判断患者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2.保持冷静和耐心:面对紧急情况,保持冷静和耐心非常重要。
这将有助于您在提供心理支持时保持冷静和理性,以便有效地回应患者的需要。
4.提供情感支持:在紧急情况中,情感支持尤为重要。
通过倾听和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确保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不要试图解决问题,而是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
5.帮助患者应对:在紧急情况中,患者可能无法有效地应对自己的情绪。
作为心理急救专家,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应对方式,如深呼吸、放松练习或分散注意力。
请记住,每个人的应对方式可能不同,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喜好提供合适的建议。
6.确保安全:在提供心理急救时,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评估紧急情况是否可能导致患者自残或他人受伤,并在必要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7.寻求专业帮助:在一些情况下,心理急救可能无法解决问题。
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或持续,建议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帮助。
提供适当的资源和信息,以便他们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支持。
8.自我照顾:作为心理急救专家,您也需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确保您在提供支持时保持良好的自我照顾,包括休息、放松和与他人分享您的感受。
实施心理急救的步骤

实施心理急救的步骤简介心理急救是指在突发心理创伤事件发生后,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手段,帮助个体或群体应对并恢复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实施心理急救的步骤,以帮助专业人士正确处理心理创伤事件。
步骤一:评估现场安全在进行心理急救之前,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
确保自己和受援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或危险。
如果现场仍存在威胁,应先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安全,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干预。
•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物品或情况,例如火灾、气体泄漏等。
•确定是否需要呼叫警察或紧急救援人员。
•尽量将受援者安置在安全的地方,远离危险物品或情况。
步骤二:建立有效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是心理急救的重要步骤,通过与受援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其需求和困扰,为其提供恰当的支持和指导。
•倾听受援者的讲述,不要打断或干预。
•表达理解和同情,让受援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方便受援者理解。
步骤三:提供心理支持在建立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为受援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通过积极倾听和鼓励,让受援者有发表情绪和感受的安全空间。
•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受援者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提供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等。
步骤四:识别和缓解心理创伤症状心理创伤事件可能导致受援者出现各种心理创伤症状,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在识别和缓解这些症状方面,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和指导。
•观察受援者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创伤症状。
•提供心理咨询和干预,帮助受援者理解和应对心理创伤症状。
•如有需要,引导受援者寻求进一步的专业心理治疗。
步骤五:培养适应能力和建立支持网络心理急救不仅仅是短期的干预措施,还应关注受援者的长远心理恢复和适应能力培养。
在最后一步中,需要帮助受援者建立支持网络,增强其应对困难的资源和能力。
•引导受援者寻找适当的社会支持,例如家人、朋友、心理咨询师等。
•提供适当的自我帮助技巧和工具,帮助受援者独立解决问题。
心理急救的原则

心理急救的适用范围
• 心理急救适用于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 、火灾、恐怖袭击、大规模伤亡事件等。在这些事 件中,受害者可能遭受严重的心理创伤,需要专业 的心理急救人员进行干预,以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 衡和应对能力。
心理急救的目标
心理急救的目标是通过专业的干预措施,帮助受 害者恢复心理平衡和应对能力,减轻他们的痛苦 和焦虑。具体来说,心理急救的目标包括
促进适应性反应:鼓励和帮助受害者在生理和心 理上适应新的环境,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
提供紧急的心理支持:帮助受害者渡过危机期, 并预防可能的继发心理创伤。
提供长期的心理辅导:为受害者提供长期的心理 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创伤后的心理障碍, 恢复心理健康。
02
心理急救的基本原则
评估和记录伤者情绪状态
需要专业技巧
心理急救需要专业的技巧和知识, 缺乏这些技巧可能会使伤者产生不 信任感。
挑战二:缺乏专业的心理急救人员
培训不足
专业的心理急救人员需要接受 系统的培训,而目前相关培训
资源不足。
人才流失
部分专业心理急救人员可能因 为待遇、职业前景等问题而转
行。
意识不足
部分人可能不了解心理急救的 重要性,不愿意从事相关职业
小组构成
应包括心理专家、医护人 员、社工等专业人士,具 备心理急救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
小组工作
接到求助电话或个案,提 供紧急的心理咨询、疏导 和支持服务,必要时进行 转介和治疗。
策略三: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
沟通目标
01
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建立信任和良好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沟通关系。
沟通技巧
02
运用积极倾听、共情、澄清等技巧,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情感,
现场急救原则

现场急救原则急救是指在突发状况下,通过简单的措施和方法,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保护和挽救生命。
现场急救原则是指在发生急救情况时,急救人员应该遵循的一系列行动准则和操作规范。
下面将详细介绍现场急救的原则。
一、安全第一在进行现场急救时,急救人员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在发生事故或突发状况的现场,可能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毒气泄漏等。
急救人员应先评估现场的安全状况,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的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二、判断意识和呼吸急救人员在接近患者之前,应先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神、语言反应以及呼吸是否正常来判断。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三、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现场急救时,急救人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前往现场。
急救电话是一种紧急救援服务,可以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
四、保护现场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例如,将患者移至安全区域,疏散周围人员,保持现场通风等。
这样可以减少二次伤害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急救环境。
五、停止出血在现场急救中,如果患者出血严重,急救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绷带、纱布等物品进行包扎,或者使用压迫止血法。
停止出血可以防止患者大量失血,保护患者的生命。
六、保持通畅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可以采取头后仰、下巴抬起等方法,保持气道畅通。
如果患者有呕吐物或异物阻塞呼吸道,应及时清除,以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七、保持循环在现场急救中,急救人员应保持患者的循环。
可以进行心肺复苏等措施,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
如果患者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
八、保持体温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保持患者的体温。
可以使用毯子等物品覆盖患者,防止患者失温。
保持体温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患者的康复。
九、提供心理支持在现场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提供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
急救情况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是一种心理创伤,急救人员应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中文版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第二版)

中文版翻译与发行授权说明中文版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第二版)(psychological first aid—-field operations guide,2nd edition)由美国国立儿童创伤应激中心(nccts)和美国国立ptsd中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dr。
alan steinberg,dr。
robert pynoos 和dr。
melissa brymer 授权翻译。
中国四川“5。
12”大地震后,由美中心理治疗研究院(american—chinese academy for psychotherapy,a—cap)向复旦大学北加州校友会、中国心理治疗师网、亚裔美国心理协会等发布紧急征求翻译人员的通知,152页内容24小时内向世界各地华人应征者分派完毕,所有翻译在5月18日完成。
地震无情,但也将我们联系到了一起。
本手册由美中心理治疗研究院童慧琦(美国)、王素琴(中国)和心理应激与创伤研究所(sti)、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王振总策划与编辑。
中文版参译个人(排名不分先后):童慧琦王振汤沁波潘涛胡肈龙左建青黄卉徐维东张宜宏仇剑崟汤潇雨赵文芳周肖榕李航毛力兰魏威欧阳涵林杜江丁文新巫峡余萍黄青峰刘平远刑佳瞿陈姐梁嘉华(josh krieger)刘瀛瀛辛玖岭杨传卫吕晓媛王鹏云齐伟静张龙骧汪晓远张军顾卓珺熊伟伟梁晶王龙莫娇许文菲中文版主译校对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安徽省人民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武汉中德心理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复旦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有意使用中文版心理急救手册者,请洽美中临床心理治疗研究院的童慧琦(美国),联络方式:电话:(650)-450-1030;email: acapsych@;或者美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国地区代表)王素琴,电话: 139********, email:acapsych@ .www。
心理急救的三项基本行动原则

心理急救的三项基本行动原则心理急救的三项基本行动原则通常包括观察、倾听和联系。
这些原则在心理急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急救人员有效地评估受助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一、观察目的:初步评估危机现场和受助者的状况,确定安全性和需求。
要点:留意受助者的行为、表情、言语等方面的变化,如紧张的身体姿势、双手颤抖、表情焦虑、言语混乱或沉默等,这些都可能是心理压力的表现。
在危机现场,要特别注意安全因素,确保自己和受助者都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观察时也要留意受助者的基本需求,如食物、水、住所等。
二、倾听目的:深入了解受助者的内心世界和需求,提供精准的帮助。
要点: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私密的空间,关闭手机、电视等干扰源,保持专注和耐心。
用眼神、点头、微笑等方式给予受助者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关心。
倾听过程中不要打断受助者,也不要强迫他们说出自己不想说的事情。
如果受助者感到非常困扰,可以尝试用平静、轻柔的声音和适当的眼神接触帮助他们平复情绪。
三、联系目的:将受助者与信息和帮助联系起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要点:根据受助者的需求,提供基本的生活支持,如食物、水、住所等。
帮助受助者联系家人、朋友或专业机构,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提供关于事件、亲人和获得服务的正确且易懂的消息,帮助受助者了解当前的情况和应对方法。
如果受助者处于特殊情况下(如儿童、青少年、身心残障人群等),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帮助。
总之,心理急救的三项基本行动原则是观察、倾听和联系。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专业人员,也适用于普通人在危机现场为受助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受助者的需求,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cpr操作流程急诊

cpr操作流程急诊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患者的生命。
CPR的操作流程非常重要,正确的操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下面将介绍CPR的操作流程:1. 确认患者情况: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需要进行CPR。
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吸,是否有脉搏。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没有脉搏,那么需要立即进行CPR。
2. 拨打急救电话:在确认患者需要进行CPR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医护人员前来救助。
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开始进行CPR。
3. 找到正确位置:将患者放置在坚硬的平面上,确保患者的胸部处于适当的位置。
如果患者在床上,可以将患者移至地面上进行CPR。
4. 进行胸外按压:将双手交叉放在患者的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
按压的速度应该是每分钟100-120次,按压的深度应该是至少5厘米。
按压时要确保手臂伸直,用力均匀,以确保心脏得到充分的压力。
5. 进行人工呼吸:在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嘴对嘴进行呼吸。
每次呼吸应该持续1秒钟,确保患者的胸部能够明显起伏。
6. 持续进行CPR: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在进行CPR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维持。
7. 等待医护人员到达:一旦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立即将患者交给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要继续进行CPR,直到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或者医护人员接手为止。
总之,CPR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急救技术,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患者的生命。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及时的救助是非常关键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掌握CPR的操作技巧,为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急救现场操作指南
本文讲述了一些很实用的心理辅导技巧。
可以这样做:
向在悲痛中的个体保证,他们正在体验到的一切是可以被理解的、合理的。
使用遇难者的名字来称呼,而不要用“死者”等字眼。
让他们知道,他们很可能会持续经验到悲痛、孤独和愤怒的时期。
诉他们,如果他们持续体验到悲痛或抑郁,并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神职人员或专长
于处理悲伤的咨询师联系是明智的。
告诉他们,他们的医生、他们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或医院会指引他
们得到适当的服务。
不要说:
我了解你的感受。
这可能是出于好意的。
他现在离开更好
这是她离开的时候了。
起码他走得很快。
让我们说说其他一些事吧。
你应该向前跨越这些。
你足够强大去处理这些。
他走得很轻松,你应该感到高兴。
那些没把我们打倒的灾难,会让我们更强大。
你会很快好起来的。
你已经做了你能做的一切了。
你需要悲伤。
你需要放松。
你还活着,这很好。
幸好没有其他人死了。
你还有你的兄弟/姐妹/母亲,已经不算太坏了。
一切都会按预期地好起来的
这一切没有超出我们所能承受的
(对一个孩子说)你现在是这个房子里的一个大人了
有一天你会有一个答案的。
如果处于悲痛中的人们讲述上述的话,你可以给予尊重地承认他们
的感受或想法,但不要由你们自己发起这些话题。
青少年及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取决于他们的年龄、之前对死亡的经验,并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宗教人士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学前儿童可能不理解死亡是永久的,并可能会认为只要他们愿意,
逝者可以回来。
他们需要被帮助认识到这样的一个真实:一个人的
死亡,就是意味着他/她不再有呼吸,不再有活动或任何感觉,并且
没有任何的疼痛或不适。
我们需要考虑这对于另一家庭成员的负面
影响。
学龄儿童可能已经明白死亡的物理意义了,但这可能只是把死亡比
拟成一个妖怪或一副骨架。
因为渴望亲人的回归,他们可能会体验
到他们丧失的亲人的鬼魂的存在,让他们精神恍惚,但不告诉任何人。
在谈及某个确认其已经身亡的人时,请使用“死去”这个词,而不是“失踪”或者“过世” 。
切记,家庭成员并不想知道你的感受;他们关注的是你是否在努力
理解他们的感受。
一般来说,下述步骤能够帮助稳定大多数痛苦个体的情绪:
尊重个人隐私,在你进行干预之前给他/她几分钟时间准备。
告诉他/她们,如果需要,随时可以找你,或者几分钟之后你会再次联系他们,了解他们的情况,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忙。
保持镇静、从容、在场,而不要尝试直接与个人进行直接对话,因
为这会导致受害者在认知或情感上的超负荷。
给他/她几分钟去平静
下来,而你仅需做的是在这期间能够随时被找到。
当你同其他的生
还者交谈、做一些文书或从事其他任务时,站得离他/她近一些,以保证他/她需要或希望接受进一步帮助时,能找到你。
提供支持,并帮助他/她关注于特定的容易管理的感觉、思维和目标。
提供能够使他/她适应周围环境的信息,例如,周围环境是如何组织
起来的,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他/她可能考虑到的那些步骤。
如果他表现得非常激动,急促地说着什么,好像将自己与环境孤立
起来,或者正在大哭,这样做可能有帮助:
让他听你说话,并看着你
查明他/她是否知道他/她是谁,他/她在什么地方,现在正在发生着
什么
让他/她描述周围的环境,并说出你们俩在什么地方
若上述步骤似乎都不能使激动者稳定下来,“着陆(grounding)”技
术也许有用。
你可以这样来引入“着陆(grounding)”技术:
“经历了一次可怕的事件之后,你有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或者不可抑制地回想或想象发生了什么。
你可以用“着陆(groundin g)”方法来放松自己的情绪。
着陆(grounding)的原理是把你的注意力
从你的内心思考转回到外部世界。
接下来就是你要做的了…”
以一个你觉得舒服的姿势坐着,不要交叉腿或胳膊。
看看你的周围,说出 5 个你能看到的让人不难过的物体。
比如,你
可以说,
“我看见了地板,我看见了一只鞋,我看见了一张桌子,我看见了一
把椅子,我看见了一个人。
”
慢慢地深呼吸。
接下来,说出五个你能听到的不让人悲伤的声音。
例如:“我听到一个女人在说话,我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我听到关门的声音,我听到
打字的声音,我听到电话的铃声。
”
慢慢地深呼吸。
接下来,说出五个你能感觉到的不让人悲伤的事情。
例如:
“我能用手感觉到这个木质的扶手,我能感觉到我鞋子里面的脚趾头,我能感觉到我的背靠在椅子上,我能感觉到在我手
里的毛毯,我能感觉到我的双唇紧贴在一起。
你可以让孩子们说出他们看到的周围存在的五种颜色。
例如,对孩子说“你能说出你坐的地方的五种颜色吗?看到有蓝色的东西了吗?黄色的呢?绿色的呢?”
如果这些干预措施不能帮助稳定情绪,那么就要请教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或精神病医师进行一些药物治疗。
有视觉、听觉或语言表达障碍的人要调整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