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实验报告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实验报告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实验内容】1、观察心脏的形状2、动手解剖猪心脏,了解心脏内部结构【实验材料】猪心脏,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镊子、一次性手套、标签纸,牙签【实验要求】1、辨别心脏各个结构名称2、按照一定的步骤解剖心脏3、小组交流合作、及时做好记录【实验步骤】步骤一:1、将心脏平躺放置在解剖盘中,观察猪心外形2、用一只手捏一捏心脏的壁你看到的心脏的形状是:用手捏捏心脏,有什么感觉:步骤二:注水实验步骤三:解剖猪心1、心脏心尖朝左,用解剖刀轻轻地沿着各个腔划线切割2、用解剖剪剪开肌肉,观察露出的心脏内部结构3、取出已经解剖的心脏,将标签纸准确地贴在相应的部位:小组合作,完成以下探究题:①心脏壁主要是由_______组织构成,推断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心脏壁的厚度:心室壁比心房壁_______,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______。

它们厚度不同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心脏的四个腔中相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脏的______侧与_______侧的腔不相通。

④心房与心室之间特殊的结构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特殊的结构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a:心房心室位置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心脏四个腔与连接血管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出心脏及相连的血管间血液流动方向归纳:→→→。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 实验目的。

- 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2. 实验原理。

- 淀粉遇碘变蓝。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3. 实验材料用具。

- 馒头、唾液、碘液、清水、试管、烧杯、量筒、玻璃棒、温度计等。

4. 方法步骤。

- 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

- 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牙齿的咀嚼)、拌匀(模拟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 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1、2、3号,进行如下处理:- 在1号试管中放入A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在2号试管中放入B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在3号试管中放入C馒头块,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

- 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保持10分钟左右(37℃接近人体口腔温度,唾液淀粉酶在此温度下活性最强)。

- 取出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试管内颜色的变化。

5. 实验结果。

- 1号试管不变蓝,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2号试管变蓝,因为清水中没有淀粉酶,淀粉未被分解;3号试管部分变蓝,因为馒头块未充分与唾液接触,部分淀粉未被分解。

6. 实验结论。

- 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 实验目的。

- 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特点。

2. 实验材料用具。

- 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或纱布)等。

3. 方法步骤。

- 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

- 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 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 血管类型及特点。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多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多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多篇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1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

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

(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

七年级生物下期实验报告

七年级生物下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观察净水中的浮游生物摘要:浮游生物是水中最重要的生物群体之一、本实验通过观察和鉴定净水中的浮游生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功能。

我们选取了自来水中的样本,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记录。

结果发现,在净水中存在着多种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这些生物对于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言:浮游生物是一类在水中漂浮的微小生物体,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它们是水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生物群体之一,对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净水中的浮游生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功能。

材料与方法:1.自来水:我们选取了家庭自来水作为实验的样本。

2.显微镜: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3.显微镜载玻片:将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进行观察。

4.盖玻片:覆盖在载玻片上,防止样本溢出。

5.高倍物镜:使用高倍物镜进行细胞和组织的观察。

观察记录与结果:1.原生质虫:观察到一些原生质虫,它们呈现不同形状和大小。

有些原生质虫是椭圆形,有些是纺锤形。

它们的细胞呈现半透明或呈浅黄色。

在高倍放大下,可以看到原生质虫有活动的鞭毛和细胞口腔。

2.石藻:在样本中观察到一些细长的石藻。

它们的细胞呈长条状,绿色的色素布满整个细胞。

在高倍观察下,可以看到石藻细胞内有规则排列的小颗粒,这是藻类细胞质中的叶绿体。

3.水蚤:观察到一些微小的水蚤。

水蚤身体呈纺锤形,透明。

在高倍观察下,可以看到水蚤的口器和爪子,在水中快速的游动。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净水中的浮游生物,包括原生质虫、石藻和水蚤。

浮游生物在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食物链的传递维持着水体的生态平衡。

原生质虫是水中最基本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吞噬细菌和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获取营养。

石藻是水中的主要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水蚤则是水中的主要消费者,通过摄食浮游植物和细菌来获取能量。

综上所述,浮游生物对于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络,维持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2024年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总结

2024年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总结

2024年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总结____年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总结在____年的七年级下学期,我们进行了许多有趣的生物实验。

这些实验既有关于植物的,也有关于动物的,它们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生物世界的奥秘。

在这份实验总结中,我将向大家介绍其中一些实验和我们的研究成果。

实验一:观察植物光合作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些不同的植物样本,并把它们放置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我们通过观察植物的叶子颜色变化、生长情况以及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光照越充足,植物的生长越好,叶子的颜色也更加绿色。

这是因为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和生长的重要过程。

实验二:观察植物的传播方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植物的传播方式。

我们选取了不同的植物种子,并将它们分别放置在土壤中、水中以及空气中。

通过观察不同环境下种子的生长情况,我们发现,大部分植物通过种子传播自己。

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种子能够发芽并生长成为新植物。

实验三:观察动物的行为特征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不同动物的行为特征。

我们观察了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行为,并记录下它们的行动模式、食性以及生活习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行为特点。

比如,昆虫常常会聚集在花朵周围获取食物和传播花粉,而鸟类会以种子和昆虫为食,哺乳动物则以其他动物和植物为食。

实验四:观察饮食对人体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饮食对人体的影响。

我们选取了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肉类、蔬菜和水果,然后观察了它们对我们身体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均衡的饮食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而肉类则提供了蛋白质和脂肪,但摄入过量会对我们的健康有负面影响。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生物的奥秘。

我们知道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它们生长的关键过程,也了解了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途径。

此外,我们对动物的行为特点和饮食对人体的影响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这些实验的开展,我们培养了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也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生家庭探究实验示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生家庭探究实验示例

学生家庭探究实验过程(示例)
(注意:同学们,这是生物暑假作业,下面是两个实验过程和结果结论的设计,只是做个启发而已。

同学们如果有更好的设计和写法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

实验过程和结果结论等可用相片、word 文档或视频的方式记录。


实验一: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

过程:
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吗?
2、假设:种子萌发(填“需要/不需要”)光照。

做出假设的依据:
3、制定计划:(分析)给种子萌发选择怎样的环境?
其中, 1号杯子是用于作对比的,其条件都是满足种子萌发的,叫组。

2号杯子是用于实验不同的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叫组。

4、实施计划:(写出实际操作过程):
两个烧杯中放上餐巾纸,撒同样多适量的水,使纸巾保持湿润;各放入20粒饱满的黄豆/绿豆种子,1号杯放在有光照的地方,而2号杯放入一个黑纸箱内(无光照);并保持通风透气。

过3天查看2个烧杯中的种子萌发情况(填在上面表格中)。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因为1号杯光照,结果显示种子(填“能/不能”)萌发;2号杯光照,种子萌发(填“能/不能”),
所以得出结论:
实验二:废电池浸出液是否会影响金鱼的存活
过程:
1、提出问题:废电池浸出液会影响金鱼的存活吗?
2、假设:
做出假设的依据:
3、制定并实施计划:(分析)给金鱼生活准备了怎样的环境(废电池浸出液含量不同)?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因为,所以得出结论:。

初中生物5个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5个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5个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气体释放情况,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实验材料:
1. 鲜豆子植物叶片
2. 水槽
3. 放大镜
4. 水杯
5.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鲜豆子植物叶片放入水槽中,加入足够的水,确保叶片完全浸泡在水中。

2. 遮挡一部分水槽,使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

3. 在强光照条件下观察叶片的气泡释放情况,并记录下来。

4. 在弱光照条件下观察叶片的气泡释放情况,并记录下来。

5. 取出叶片,将其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气泡释放情况。

实验结果:
1. 在强光照条件下,叶片释放的气泡较多。

2. 在弱光照条件下,叶片释放的气泡较少。

3.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气泡停止释放。

实验总结: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条件,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拓展实验:可以尝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情况,比较它们的光合效率。

七年级生物实验汇总

七年级生物实验汇总

七年级生物实验汇总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实验目的: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材料用具: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对照教材(七年级下册)第52页的显微镜下的血细胞的图片,认识红细胞、白细胞,比较它们的形态和数量。

讨论: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2.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实验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目的: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材料用具: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纱布),载玻片。

实验步骤: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注意:鱼在培养皿中会跳动,应等鱼安定后,再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注意: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

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讨论: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2.在你看到的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呈单行移动的吗?这说明毛细血管具有什么特点?实验三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材料用具:光学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物或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片,纱布。

实验步骤:一、取镜和安放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

4.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

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反应速度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分组,以两人为一实验小组,两人轮流提任测试者、被测者。

2、测试常态(集中注意力)下每人的反应速度。

①测试者将直尺末端(刻度最大)捏住,并将直尺坚直提起。

②被测者的拇指和食指分开,放在直尺零刻度的两边,两指分别距直尺一厘
米不,集中注意力眼睛盯住直尺。

③测试者松开手,直尺下落。

④被测者看到直尺下落立即合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把直尺。

⑤记录下夹住直尺出的速度。

刻度尺的大小就可以反应你的反应速度。

实验结论:不同的人的反应速度是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日期: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________________(相同或不同)。

教师评价:日期: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交流评估:
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的流速一样吗?
2、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_____________通过,毛细血管壁的特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日期: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去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块。

将A和B用刀切碎、摇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舍得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

约一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去出,将棉絮内的唾液挤压到校烧杯中。

3、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
4、4~5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地加两滴碘液,摇匀,观察
1号试管_________, 由于__________,淀粉没被消化。

2号试管________,由于没有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淀粉消化不充分。

3号试管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教师评价:日期: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纸杯2个,绿豆40粒,另外用水、醋分别配制PH值为4、6的模拟酸雨材料
实验设计:
1、把绿豆分别放入1号杯、2号杯,每杯各20粒;
2、在1号杯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4的醋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地方;
在2号杯里注入适当的PH值为6的醋水,放在阳光充足、空气也合适的地方;
3、观察绿豆的发芽率情况。

实验过程:
第一天上午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2号杯有17个发芽
第一天下午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2号杯有19个发芽
第二天上午1号杯没有一个发芽2号杯全部发芽
实验结论:酸雨对生物有_________(不利的或有利)影响。

教师评价:日期:
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主食,米饭, 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_______;鸡蛋中含有丰富的钙、磷和维生素A。

3、鱼香肉丝,含_______________。

4、菠菜海带汤,菠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E、B2、钙、铁、锌、磷、硒;海带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

实验体会:
家长意见:
教师评价:日期:
膝跳反射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

2、一位同学作为受试着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

3、另一位同学用小木锤子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的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

讨论: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2、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
教师评价:日期: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对照书上的图,认识红细胞、白细胞,比较他们的形态和数目。

讨论:1、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中最多的是___________细胞。

2、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红细胞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细胞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