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液压动力机构解析

合集下载

液压起重机原理

液压起重机原理

液压起重机原理
液压起重机是一种利用液压原理传递力量来实现起重、抬升和移动重物的机械设备。

它由液压系统、起重机构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液压起重机的液压系统通过液压介质(一般为液压油)的压力传递力量。

液压系统包括主油泵、液压缸、液压管路和液压阀等。

主油泵通过驱动装置产生压力,将液压油送入液压缸,使液压缸进行伸缩,从而实现起重机构的升降和水平移动。

液压起重机的起重机构由钢丝绳、滑车组、卷筒、钢结构等组成。

起重机构的钢丝绳通过滑车组和卷筒进行传动,从而提升和下降重物。

起重机构设计合理,能够承载各类重物并保证安全可靠。

液压起重机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起重机的灵活控制。

控制系统通过操纵手柄、按钮或遥控器等输入指令,控制主油泵、液压阀和其他液压元件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起重机的升降、水平移动和起重速度等参数的控制。

液压起重机具有起重能力大、运动平稳、操作简单等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港口码头、建筑工地等各个领域,成为重要的起重设备。

同时,液压起重机也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安全的运行。

液压原理讲解

液压原理讲解

液压原理讲解
液压原理是利用液体在封闭的管道系统中传递力和能量的物理原理。

它基于帕斯卡定律,即在静止的封闭液体中,压力施加于液体的任意一点,都会均匀传递到所有方向和所有部分。

这使得液压系统能够传递大量的力,并且功率损失较小。

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液体、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和液压缸在原理上是相同的)、液压阀和液压缸等组成。

液压泵通过旋转产生高压力的液体供应给液压系统。

当高压的液体通过液压阀进入液压马达或液压缸时,液体的流动会产生压力差,从而推动活塞或使液压马达旋转,实现力的传递或能量转换。

液压系统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 帕斯卡定律:液压系统中的压力会均匀传递到各个部分,不受液体容器形状和位置的影响。

2. 液体不可压缩性:当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液体受力时,液体几乎不被压缩,因此能够保持较稳定的力传递。

3. 液体静力学平衡: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液体在管道中保持平衡,实现力的传递和平衡。

4. 流体动力学:液压系统通过流动的液体实现力和能量的传递,液体的流动速度和压力会受到管道内部阻力的影响。

液压系统应用广泛,常见于工程机械、制造业、运输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具有力大、体积小、传动距离远、传递效率高等优点。

同时,液压系统的控制灵活性也很高,可以通过调整液压阀的位置和流量来实现力和速度的精确控制。

液压系统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一、概述液路系统主要包括主油泵,液压油箱,滤清器,减压阀,溢流阀,起升液缸,伸缩液缸,吊钳液缸,支腿液缸,液压马达,及各种液压操作阀等部件。

设备出厂前溢流阀、减压阀及各种压力阀的压力已调定,确保液压系统安全运行,用户在使用中不得轻率更改。

液压系统包括主液压系统和转向液压系统,两个系统共用一液压油箱。

1、主液压系统主液压系统为钻机车在设备调整和钻修作业时提供液压动力,配置有各种阀件,控制操作各液压机具正确安全运行。

2、转向液压系统转向液压系统为车辆前部车桥的液压助力转向提供液压动力,配置有各种阀件,控制液压系统压力、流向和稳定最高流量,确保车辆转向轻便灵活,安全可靠。

二、结构特点液压系统由以下组成:☐主液压系统☐转向液压系统1、主液压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1)液压油箱:存储、冷却、沉淀和过滤液压油。

油箱安装有:●人孔盖,安装在油箱顶部,设置有两个,其中在油箱回油区的人孔盖上安装液压空气滤清器;●液压空气滤清器,过滤油箱流通空气,油箱加油时过滤油液;●液位计,2个,安装在油箱的前侧面,设置有高低两个液位计,高位液位计,显示井架降落后的油面;低位液位计,显示井架竖起后油面;●油温表,安装在油箱的前侧面,测量油箱内油温,正常工作油温在30~70℃;主回油口,2个,设置在油箱的底板上,配置单向阀,分别连接主回油管和溢流阀回油口;单向阀在维修液压管路时自动关闭,防止油箱中的油液流失;●排泄油口,设置在油箱的底板上,用堵头封堵;打开堵头可排放油箱液压油;●主油泵吸油口,设置在油箱的前侧面,安装主吸油滤清器;●转向油泵吸油口,设置在油箱的前侧面,安装转向吸油滤清器;●转向系统回油口,设置在油箱的底板上,配置单向阀,单向阀在维修液压管路时自动关闭,防止油箱中的油液流失;2)液压油泵:单联齿轮结构,2台,分别安装在两台液力变速箱取力箱上,由变矩器泵轮驱动,发动机转动,取力箱就可驱动油泵。

取力箱配置有液压离合器,当需要液压动作时,可操作司钻控制箱“液泵离合”手柄,置“油泵I合”位,油泵I结合,输出工作压力油液;手柄置“油泵II合”位,油泵II结合,输出工作压力油液;。

液压动力站的工作原理

液压动力站的工作原理

液压动力站的工作原理
液压动力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力传递能量来驱动机械设备。

它由液压油箱、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液压油箱:液压油箱是液压动力站存放液压油的容器,液压油通过泵吸入油箱,再从油箱中回流。

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动力站的主要动力源,它将驱动机械设备所需的能量转化为液压能量。

液压泵吸入油箱中的液压油,然后通过增压将液压油送入液压系统。

液压阀:液压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

根据需要,液压阀可以开启或关闭液压油的流动通道,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

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动力站的执行机构,它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机械设备的运动。

液压油经过液压缸进入缸筒,推动活塞执行工作。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来监测和控制液压动力站的运行状态。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缸的操作和调节,从而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工作原理:当液压泵启动时,它将液压油从油箱吸入,然后通过液压阀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流量。

压力增加的液压油被送入液压缸,推动活塞执行工作。

完成工作后,液压油通过液压阀回流回油箱,形成循环。

液压动力站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压传动的原理,通过控制液压油的流动和压力,将能量传递给机械设备,实现运动和工作。

物理液压知识点总结图

物理液压知识点总结图

物理液压知识点总结图液压是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液体的压力来传递力和运动,常用于各种工业和机械设备中。

一、液压的基本原理1. 压力传递液压系统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来传递力和动力。

液压系统中的液体在受力作用下将压力传递到其他地方,从而实现力的传递和控制。

2. 力的放大液压系统能够通过液体的传递来放大力,使得较小的力可以产生较大的效果。

这使得液压系统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3. 运动的传递液压系统还可以利用液体的传递来实现运动的传递,从而控制各种机械设备的运动。

二、液压系统的组成1. 液压液体液压系统中使用的液体通常是一种特殊的液压油,具有优良的不可压缩性、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润滑和密封等作用。

2. 液压泵液压泵用于产生液体的流动压力,将液体压入到液压系统中,从而产生压力和动力。

3. 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通过液体的压力来产生力和运动,实现机械设备的控制和操作。

4. 阀门阀门在液压系统中起着控制液体流动和压力的作用,使得液压系统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功能。

5. 油箱油箱用于存储液压油,同时也起着冷却、过滤和消除液压系统中空气的作用。

三、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1. 压力传递液压系统通过液体的传递来传递力和动力,具有平稳、准确和可靠的特点。

2. 力的放大液压系统能够通过液体的放大来实现较小力量的放大效果,从而实现机械设备的高效工作。

3. 运动的传递液压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液体的流动和压力来实现机械设备的运动传递,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

四、液压系统的应用液压系统在各种工业和机械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挖掘机、起重机、注塑机、机床等各种设备中都有液压系统的身影。

五、常见的液压故障及排除方法1. 液压泵负载压力过高原因:液压泵工作时间过长,压力过大,造成液压泵内部零件磨损排除方法:及时更换液压泵内部磨损的零件,减少液压泵的工作时间和负载压力2. 液压缸无法伸缩原因:液压缸内部密封圈损坏或液压缸内部有气体存在排除方法:更换液压缸内部密封圈,排除液压缸内部的气体3. 液压系统泄漏原因:液压系统内部密封圈损坏或液压管道连接处松动排除方法:更换液压系统内部密封圈,重新紧固液压管道连接处4. 液压系统过热原因:液压系统工作时间过长,液压油质量不佳,液压油泵内部磨损等原因导致液压系统过热排除方法:及时更换液压系统内部润滑油,减少液压系统的工作时间六、液压系统的维护和保养1. 定期更换液压油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质量对系统的工作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定期更换液压油,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液压系统(完整)介绍

液压系统(完整)介绍

液压系统(完整)介绍一、液压系统的基本概念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压力和能量的动力传输系统。

它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或液压马达)、控制阀、油箱、油管等部件组成。

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中,如挖掘机、起重机、汽车制动系统等,其优势在于结构紧凑、输出力大、操作简便。

二、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帕斯卡原理,即在密闭容器内,液体受到的压力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具体来说,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1. 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源。

2. 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将液体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直线或旋转运动。

3. 控制阀:调节液体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

4. 油箱:储存液压油,为系统提供油源。

5. 油管:连接各液压部件,传递压力和能量。

三、液压系统的分类1. 水基液压系统:以水作为工作介质,具有环保、成本低等优点,但易腐蚀金属、密封性能较差。

4. 气液联动液压系统:以气体和液体为工作介质,结合了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的优点,适用于特殊场合。

四、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详解1. 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心脏”,液压泵负责将低压油转化为高压油,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

常见的液压泵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等。

每种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液压泵对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2. 液压缸:液压缸是系统的执行元件,它将液压油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或推送力量。

根据结构不同,液压缸可分为活塞式、柱塞式和膜片式等。

3. 控制阀:控制阀是液压系统的“大脑”,它负责调节和分配液压油流动的方向、压力和流量。

常用的控制阀包括方向阀、压力阀和流量阀等,它们共同确保系统按照预定的要求稳定运行。

4. 滤清器:液压油中的杂质会对系统造成损害,滤清器的作用就是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合理选择和使用滤清器,对延长液压系统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五、液压系统的优势与应用1. 优势:力量大:液压系统能够实现大范围的力矩放大,轻松完成重物搬运等任务。

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及原理分析(图文讲解)

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及原理分析(图文讲解)

表5.1中图形符号的含义如下:
• 一般,阀与系统供油路连接的进油口用字母P表示;阀 与系统回油路连通的回油口用T(有时用O)表示;而阀 与执行元件连接的油口用A、B等表示。有时在图形符 号上用 L 表示泄漏油口。
• 换向阀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位置,其中一个为 常态位,即阀芯未受到操纵力时所处的位置,图形符 号中的中位是三位阀的常态位。利用弹簧复位的二位 阀则以靠近弹簧的方框内的通路状态为其常态位。绘 制系统图时,油路一般应连接在换向阀的常态位上。
右侧吸油腔内的轮齿脱离啮合, 密封腔容积不断增大,构成吸 油并被旋转的轮齿带入左侧的 压油腔。
左侧压油腔内的轮齿不
断进入啮合,使密封腔容积 减小,油液受到挤压被排往 系统,这就是齿轮泵的吸油 和压油过程。
2.3 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
2.3.1 单作用叶片泵
2.3.1.1 工作原理 压油窗口
“位”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换向阀。
“位” (Position)一指阀芯的位置,通常所说的“二位 阀” 、 “三位阀”是指换向阀的阀芯有两个或三个不同的 工作位置,“位”在符号图中用方框表示。
所谓“二通阀” 、 “三通阀” 、 “四通阀”是指换 向阀的阀体上有两个、三个、四个各不相通且可与系统中 不同油管相连的油道接口,不同油道之间只能通过阀芯移 位时阀口的开关来沟通。
5.1.2 液控单向阀
(1)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和图形符号
(1)简式内泄型液控单向阀
此类阀不带卸荷阀芯, 无专门的泄油口。
A—正向进油口; B —正向出油口
K —控制口
简式内泄型液控单向阀
1 —阀体;2 —阀芯;3 —弹簧; 4 —阀盖;5—阀座;
6 —控制活塞;7 —下盖。

液压操作机构原理

液压操作机构原理

液压操作机构原理
液压操作机构是一种利用液体传输力量来进行工作的机械装置。

它们基于帕斯卡定律,即在封闭的液体系统中,传递的压力相等。

液压操作机构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油箱和管路组成。

液压泵是液压操作机构的动力源,它通过驱动原动机提供液体压力。

液体从油箱吸入液压泵,然后被泵送到液压缸中。

液压缸是液压操作机构中的执行元件,它能够将液体的压力转化为直线运动的力。

液压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液压操作机构的工作。

当液压泵开始运行时,液体被泵送到液压缸中,使液压缸的活塞向前移动。

在液压系统中,液体的压力是通过活塞的面积和作用力来计算的。

当活塞前进时,液体通过阀门进入液压缸,从而推动负载实现工作。

而当液压泵停止工作时,液体通过阀门回流到油箱中,液压缸则会在负载的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

液压操作机构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传输力量稳定、无需机械传动元件、能实现远距离传输力量以及能够承受高压力等。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和工业领域,如起重机械、建筑机械、冶金设备和汽车制造等。

总之,液压操作机构利用液体传输力量,通过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组成的液压系统实现工作。

它们的工作原理基于帕斯卡定律,能够稳定传递力量,并具有许多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Bc 为活塞或负载的粘性阻尼系数 k 为负载的弹性刚度
二、方块图及信号流图
拉式变换后
QL kq X v kc PL Vt S ) PL QL AsY (Ctc 4e P A (ms 2 B S K )Y F c L
三、传递函数
输出量为Y的动特性方程为
推导中,曾假定阀处于中位,可以证明这时液体压缩 性影响最大,与其它位置相比,液压动力机构的固有 频率最低,因而系统的稳定性最差。此点得出的结论 对活塞其它位置都总是偏于安全的。
3、液压缸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
d2y dy Fy ( P Bc ky F 1P 2)A m 2 dt dt
假定活塞处于中位,令此时每个腔室容积为 V0
Vt V1 V2 2V0 则两腔总容积为:
左腔压缩量为:Q V0 dp1
e dt
dV1 dy A dt dt
故左腔的连续性方程为:
dy V0 dp1 Q1 Cic ( p1 p2 ) Cec p1 A dt e dt 对于右腔有: dy V0 dp2 Cic ( p1 p2 ) Cec p2 Q2 A dt e dt
表明,
液压缸的作用就像一个很硬的弹簧,其总刚度等于各 腔受压缩液体产生的液压弹簧刚度总和,当活塞处于 中位时: 1 此时弹簧刚度为:
V1 V2 V0 Vt 2
2e A2 4e A2 Kh V0 Vt
上述传函是一般通用形式,它适用于任何一种四通 阀构成的液压动力机构。
液压弹簧的概念
p2 0
假定图示的液压缸为一个理想的无磨擦无泄漏的液压 缸,两个工作腔内充满高压液体并被完全封闭。
由于液体具有压缩性,当活塞受外力作用时,活塞可 以移动。一腔压力升高另一腔压力降低(不发生气穴 现象 p2 0 )
阀控液压缸的动力特性决定于阀和液 压缸,也和负载有关。研究质量、弹 簧和粘性阻尼构成的单自由度系统, 研究某一稳态工作点附近微量运动时 的特性。
一、动力机构的基本方程
1、滑阀的流量方程
假定:
(1)理想零开口四通滑阀节流窗口匹配、对称; (2)节流口处的流动为紊流,可压缩性忽略不计;
(3)阀具有理想的响应特性,即对应于 X v Pl 的变 化,流量能发生瞬时的变化; (4)液压缸为理想的双缸杆对称液压缸;
两式相加得:
dy V0 dp1 V0 dp2 Q1 Q2 2Cic ( p1 p2 ) Cec ( p1 p2 ) 2 A dt e dt e dt 经简化为:QL A dy Ctc pL Vt dpL dt 4e dt 式中:Ctc Cic 1 Cec 为液压缸总的泄漏系数。 2
设 Vt V1 V2
p10 p20 p0 当y=0时,
V p 由体积弹性模数: e V e 得:p1 p0 p1 p0 Ay
V1 e p2 p0 p2 p0 Ay V2
A-活塞有效面积。
即:
1 1 p1 p2 e Ay ( ) V1 V2
第九章 液压动 力机构
液压动力机构是指液压控制 元件、执行机构和负载组成的 液压装置。液压控制元件可以 是液压控制阀或伺服变量泵。
液压动力机构的四种基本类型
阀控液压缸
阀控马达
泵控液压缸
泵控液压马达 对大多数液压控制系统而言,动力机构的动态 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系统的特性
第一节 阀控液压缸
四通阀和对称液压缸组成动力机构
Fg )的传递函数为 输入量为 X V 、输出量为 P (或 L
Kq
2 PL A Vt m 3 mK ce BcVt 2 KVt Bc K ce KK ce XV s ( 2 )s ( 1) s 2 2 2 2 2 4e A A 4e A 4e A A A
(ms 2 Bc s K )
PR 0 (5) Ps 不变,
则:
Q1 CdWxv
2

( ps p1 )
Q2 CdWxv
2

p2
由于管道和液压缸受压会膨胀,油液有压缩及泄漏, Q1 Q2 因而 , 现定义负载流量 QL pL ;
1 QL (Q1 Q2 ) 2活塞处于中位并使
QL Kq xv Kc pL
2、液压缸连续性方程
假定: (1)连接管路短而粗,磨擦损失、液体质量影响和 管路动特性忽略不计; (2)液压缸每个工作腔的压力处处相等,温度T, 认为不变; (3)内外泄漏为层流。 则连续性方程为(可压缩流体):
dV V dp Q入 Q出 dt dt e
K ce Vt XV 2 ( s 1) F A A 4 e K ce Y Vt m 3 mK ce BcVt 2 KVt Bc K ce KK ce s ( 2 )s ( 1) s 2 2 2 2 2 4 e A A 4 e A 4 e A A A Kq
Kce Kc Ctc ——总的流量-压力系数
1 1 p1 p2 e Ay ( ) V1 V2
1 1 A( p1 p2 ) e A y ( ) V1 V2
2
复位力:
2 2 A A 1 1 令: Kh e A2 ( ) e e V1 V2 V1 V2
K h 即为液压弹簧刚度。
2 2 A A 1 1 Kh e A2 ( ) e e V1 V2 V1 V2
V1 V2 则 Q1 Q2 故 ps p1 p2 仍成立
此时,可证明两个节流窗口的线性化流动方程为: Q1 K q xv 2 K c p1
Q2 K q xv 2 K c p2
1 QL (Q1 Q2 ) K q xv K c pL 2 由于系统在稳态工作点附近运动,简写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