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2018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精选习题第二课时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语文试题-24 大自然的文字 第2课时(附答案)

24 大自然的文字 第2课时试题【基础训练】一、用“ ”画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的读音。
即.(j í j ì)使 地壳.(k é qi ào ) 暑假.(ji ǎ ji à) 应.(y īng y ìng )该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不可重复)一( )星 一( )石子 一( )字 一( )云山 一( )书 一( )石头 一( )汪洋三、在括号里填上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 成绩公布后,有的同学兴高采烈....,有的同学( )。
2. 对待工作要认真..,不要( );对待同学要热情..,不要( );对待朋友要真诚..,不要( )。
3. 清晨,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看起来模模糊糊....。
过了好一会儿,太阳出来了,雾散了,远处的景物看起来( )。
4. 以前,这条路很狭窄..,现在这条路( )多了。
四、联系课文内容或查字典,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 罗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炎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砧状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预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汪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训练】五、选词填空。
1. 宁静幽静僻静(1)晚上,他在()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悠扬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来。
(2)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的小站。
(3)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六、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 ()他们没有罗盘,()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2. ()在砧状云里飞行,()会把飞机毁掉。
七、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小学新六年级上24.大自然的文字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精品】新苏教版六年级上24.大自然的文字第2课时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信息匹配1.用“”画出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正确的读音。
即(jí jì)使地壳(ké qiào)暑假(jiǎ jià)应(yīng yìng)该2.选词填空。
宁静幽静僻静(1)晚上,他在(_____)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悠扬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来。
(2)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_____)的小站。
(3)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_____)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推测预测勘测(4)根据大气云图,我们可以(_____)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
(5)根据这里的山石,我们可以(_____)几万年前这里的地壳变化情况。
(6)根据(_____),我们可以宣布这里蕴藏着大量的铁矿。
二、填空题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不可重复)一()星一()石子一()字一()云山一()书4.在括号里填上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成绩公布后,有的同学兴高采烈....,有的同学()。
(2)对待工作要认真..,不要();对待..,不要();对待同学要热情朋友要真诚..,不要()。
(3)清晨,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看起来模模糊糊....。
过了好一会儿,太阳出来了,雾散了,远处的景物看起来()。
(4)以前,这条路很狭窄..,现在这条路()多了。
5.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他们没有罗盘,()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2)()在砧状云里飞行,()会把飞机毁掉。
6.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1)《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_______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从而引导学生____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和__________的兴趣。
(2)这篇课文分别从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课时测评24 大自然的文字 苏教版

24 大自然的文字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看拼音,写词语。
yù zhào jiěshìxiǎo xiónɡqīnɡtáiɡuān chásǒnɡ l二、画去错误的字。
1.我们要善于分(析折)问题、解决问题。
2.(即既)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3.我们要认真观(察查),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4.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们要再接再(励厉),迎接更大的胜利。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星一( )字一( )石子一( )山一( )书一( )土地一( )云一( )路一( )汪洋句子模块四、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大自然是神秘莫测、捉摸不透、令人向往的。
2.中国的文字大多基本上是形声字。
3.置身大自然的怀抱,我们全体师生和六年级同学兴奋不已。
4.黄山每年都吸引了数不胜数的游客和外国人。
读写模块五、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那又是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1.短文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语言?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文中画出两处比喻句,并说一说它们是把什么比作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怎样才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请根据文中有关语句写下自己的见解。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4《大自然的文字》课堂训练

小学语文苏教版6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选出填在句子中合适的词语。
()
根据这里的山石,我们可以()几万年前这里的地壳变化情况。
A.预测
B.推测
C.猜测
2.选出填在句子中合适的词语。
()
根据大气云图,我们可以()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
A.推测
B.猜测
C.预测
3.选出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
()在砧状云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A.如果……就……
B.即使……也……
C.不但……而且……
4.选出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
()他们没有罗盘,()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A.如果……就……
B.即使……也……
C.不但……而且……
5.选出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
小高()是一个跆拳道好手,()是一个围棋高手。
A.如果……就……
B.即使……也……
C.不但……而且……
6.选出填在句子中合适的词语。
()
救援队员想方设法()幸存者。
A.寻找
B.寻觅
C.寻求
7.选出填在句子中合适的词语。
()
他四处()的结果是一无所获。
A.寻找
B.寻觅
C.寻求
8.从《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人们根据天上的星座可以()。
A.辨别方向
B.观察天气
C.发现地质变化
9.从《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根据石灰石我们可以发现()。
六年级上册语文24 《大自然的文字》练习题第二课时练习

24 大自然的文字练习题第二课时练习1.拼音小关卡。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请教.(jiāo jiào)耸.立(sǒng sěng)即.使(jíjǐ)地壳.(kěqiào)铁砧.(zhān zhēn)预兆.(zhào zào)2.词语梦工厂。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填序号)①重达数吨的花岗石是怎样穿过的树林的呢?(A.茂盛 B.茂密 C.繁茂)②古代水手没有罗盘,是借助北极星来的。
(A.辨别 B.分辨 C.寻找)③假如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看那里有没有。
(A.注释 B.解释C.诠释)3.名人纪念馆。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著名科普作家________。
1927年他创作的《不夜天》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喜爱。
我还知道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等。
4.句子阅读吧。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飞机在砧状云里面飞行,()会机毁人亡。
(2)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花岗石()人搬来的,()冰搬来的。
(3)()水手们没有罗盘,()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5.课文蹦蹦床。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1)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课文分别从和两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告诉我们大自然的文字可以、、。
(2)“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
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中“”和“”说明大自然的文字无所不在,“”和“”更是说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大自然的文字。
(3)“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这句话的含义是。
6.精彩展示厅。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建筑工地上挖出了一块灰色的石头,你只知道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普通。
它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大自然的文字 苏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含答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4大自然的文字(2)附答案一、细读课文深感悟。
我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
1.句中的“文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厚的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说说课文共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认识这些文字有什么好处?()A.四种;星星为水手导航、云为飞行员报雨、石灰石和花岗石让人们了解地质的变化。
B.三种;星星和云、石灰石、花岗石让人们了解大自然。
3.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懂得哪些“大自然的文字”?是怎么懂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语段阅读。
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
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1.这句话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因而文章的语言很生动。
2.“天上”“脚下”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
两个“每”字共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类文阅读。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_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A.连续B.陆续C.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A.刷刷B.簌簌)地落下来。
1小语六上《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大自然的文字》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激趣。
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伊林走进大自然,去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出示)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师:齐读。
生读。
师:谁知道文中有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生: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石师板书: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石师:我们知道大自然这本书可以分为哪两册?生:“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开大自然那“神奇的天书”。
【通过让学生概括文中介绍的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文本,为的是更好地解读文本。
】二、品读感悟,重点引领。
师:请看(出示自读要求),谁愿意读自读要求的?生:(1)自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作者介绍了“天书”中的哪几种文字。
(2)从这些文字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3)作者借助哪些说明方法让你认识了这些文字?(4)除了作者介绍的几种文字,你还认识“天书”中的哪些文字?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这几点要求来学习课文。
学生边读书边按要求学习课文2—3自然段。
师:“天书”中有哪些文字?生(激动):有星星。
师:从星星这种文字中,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生:可以辨别方向。
生: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能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生:不会迷失方向。
师:还有吗?生: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生:教师相机出示:“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师:我们一起来读。
生大声朗读。
师:句中的罗盘指什么?生:古代人们辨别方向的器物。
师: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因为——生:星星像罗盘那样,可以让人们辨别方向。
板书:辨别方向。
课件演示。
师:看来古代的水手们真聪明,让我们用朗读来显出他们的智慧吧!生大声朗读。
【课件出示小熊星座,将语言符号转换成了相应的生活图像,让学生对小熊星座有了直观的感受,沟通文本与人本,促进了对书面语言的理解。
2017秋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精选习题第二课时

《大自然的文字》习题第二课时一、基础题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他们没有罗盘,()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2)()在它里面飞行,它( )会把飞机毁掉。
(3)()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
二、综合题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
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
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1.用“-----”画出能概括这个片段内容的句子。
2.砧状云的样子像,它告诉人们。
3.看云识天气。
其实,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谚语(特别是农谚)告诉了我们许多知识,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
你能写出一两个这样的谚语吗?三、提高题1.读一读,写一写。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圆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那又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你还知道大自然中的哪些语言?请仿照着写几句。
2.将《大自然的文字》与读过的《石头书》、《学会查“无字词典”》、《人类的“老师”》等课文联系起来,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即使也(2)如果就(3)假如就二、综合题1.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文字》习题第二课时
一、基础题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他们没有罗盘,()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2)()在它里面飞行,它( )会把飞机毁掉。
(3)()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
二、综合题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
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
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1.用“-----”画出能概括这个片段内容的句子。
2.砧状云的样子像,它告诉人们。
3.看云识天气。
其实,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谚语(特别是农谚)告诉了我们许多知识,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
你能写出一两个这样的谚语吗?
三、提高题
1.读一读,写一写。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圆圈——一圈就是一岁,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那又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你还知道大自然中的哪些语言?请仿照着写几句。
2.将《大自然的文字》与读过的《石头书》、《学会查“无字词典”》、《人类的“老师”》等课文联系起来,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即使也
(2)如果就
(3)假如就
二、综合题
1.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2.铁匠的铁砧将下雷雨
3.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三、提高题
1.你看那稻田上的燕子,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燕子在稻田上低飞,天就要下大雨了。
2.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读懂大自然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