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演奏呼吸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乐器演奏中的呼吸技巧与表达方法

乐器演奏中的呼吸技巧与表达方法

乐器演奏中的呼吸技巧与表达方法一、引言在乐器演奏中,呼吸技巧和表达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吹奏类乐器还是拨弦类乐器,呼吸都是演奏中的灵魂,能够决定演奏的质量和能量的传递。

本文将探讨不同乐器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和表达方法,并分别阐述吹奏类乐器和拨弦类乐器在演奏过程中的不同之处。

二、吹奏类乐器中的呼吸技巧和表达方法1. 呼吸技巧吹奏类乐器包括单簧管、长笛、小号等。

在演奏这些乐器时,呼吸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演奏者需要通过正确的呼吸控制,以保持音符的连贯性和表达力。

首先,深呼吸是吹奏乐器的基础。

深呼吸有助于提供足够的气息,使演奏者能够持久地吹奏乐器,同时保持音准和音质的稳定。

其次,吹奏乐器演奏中的呼吸需要准确掌握进气和呼气的时机。

进气时应保持舌根放松,喉部打开,让空气自然流入体内;呼气时应控制气息的流动,以便产生所需的音量和音色。

2. 表达方法在演奏过程中,吹奏类乐器演奏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表达方法来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思想。

首先,呼吸的控制可以影响乐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呼吸的速度和力度,使音乐的节奏感更加明确和有力。

其次,演奏者还可以通过呼吸的连续性和断续性来表达乐曲的情感变化。

连续的呼吸流动通常用于表达悠扬的旋律和柔和的音色,而断续的呼吸则常常用于表达激昂的节奏和强烈的情感。

三、拨弦类乐器中的呼吸技巧和表达方法1. 呼吸技巧拨弦类乐器如吉他、小提琴等,在演奏中也需要合理运用呼吸技巧。

首先,手部的放松和手指的灵活性是演奏拨弦类乐器的基础。

演奏者应该保持手部肌肉的放松状态,通过适当的呼吸来减轻紧张感,并使手指更加灵活地按弦。

其次,呼吸对于控制演奏强度和音色也是非常重要的。

演奏者可以通过呼吸的力度和深度来调整演奏的音量大小,通过呼吸的速度和频率来调整演奏的音色特点。

2. 表达方法拨弦类乐器的表达方法主要通过演奏技巧和乐曲的演绎来展现。

首先,演奏者可以通过拨弦的力度和速度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拨弦的力度和速度可以调整演奏的强弱和起伏,从而使音乐更具个性和表现力。

试论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之重要性

试论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之重要性

试论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之重要性呼吸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生理动作,同时也是情绪表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音乐表达中,呼吸不仅仅是一种生理过程,更是情绪表达的重要载体。

呼吸与音乐情绪表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影响音乐表演者和听众的情绪体验,同时也可以影响音乐作品的传达效果。

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试论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之重要性,并探讨呼吸在音乐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呼吸在音乐表演中对音乐情绪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在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呼吸对于音乐情绪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呼吸控制可以帮助音乐表演者在演奏过程中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

适当的呼吸节奏和深度可以使演奏更加流畅自然,从而更好地传达音乐的情感。

相反,如果演奏者的呼吸受限或者不稳定,可能会导致音乐表达的情绪不够丰富或者不够真实。

呼吸在音乐表演中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音乐情绪的表达效果。

呼吸在音乐作品中对情绪的表达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作曲者往往会根据人们的呼吸习惯和自然呼吸规律来创作音乐,以更好地表达情感。

合理的音乐节奏和呼吸断奏可以更好地引导听众的情绪体验,调动听众的情感共鸣。

慢节奏的音乐往往有深沉、宁静的情感,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音乐会让人们感到放松和沉思;而快节奏的音乐往往充满活力和激情,会让人们感到兴奋和愉悦。

良好的呼吸和节奏感可以让音乐作品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被人们所喜爱。

呼吸还可以影响听众的情绪体验。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听众的呼吸与音乐的呼吸会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引导听众的情绪体验。

当音乐的呼吸与听众的呼吸产生共鸣时,会使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从而更深刻地体验音乐的情感。

这也是为什么在音乐演出现场,观众往往会被音乐的情感所感染,甚至会跟随音乐的节奏和呼吸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呼吸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动听众的情感共鸣,使音乐的情感得到更好的传达。

呼吸在圆号演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呼吸在圆号演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呼吸在圆号演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引言:圆号作为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其特殊的音色和表现力使得它在各种音乐形式中都有重要的地位。

要想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除了技巧和表现力的培养外,呼吸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在圆号演奏教学中,呼吸对于演奏表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呼吸来提高演奏水平。

一、呼吸在圆号演奏中的重要性1.1 呼吸是演奏的基础在圆号演奏中,呼吸是演奏的基础。

演奏者需要通过控制呼吸来维持音乐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合理的呼吸控制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从而使演奏更加生动丰富。

1.2 呼吸影响音色和表现正确的呼吸可以使演奏者更好地掌握音色,使得乐曲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恰当的呼吸控制也可以使得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更加从容自如,有利于提高音乐表现力,给听众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

1.3 呼吸对演奏技巧的影响圆号演奏需要大量的气息支持,因此演奏者需要通过正确的呼吸控制来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只有掌握了合理的呼吸技巧,才能更好地驾驭乐器,将音乐演绎到极致。

2.1 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在圆号演奏教学中,呼吸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呼吸训练,演奏者可以提高气息的持久性和深度,为演奏提供足够的气息支持。

呼吸训练也可以帮助演奏者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2.2 呼吸练习方法在圆号演奏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呼吸练习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呼吸控制能力。

通过吹气泡、吹蜡烛、练习长音等方式来进行呼吸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呼吸深度和控制能力。

还可以结合乐曲的具体要求,设计相应的呼吸练习内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呼吸技巧。

2.3 呼吸与乐曲表现的结合在圆号演奏教学中,呼吸与乐曲表现是密不可分的。

学生需要通过呼吸的掌控来体会乐曲的节奏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诠释音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情感走向和音乐的要求,合理安排呼吸,使得音乐表现更加生动鲜活。

3.2 呼吸的灵活性在圆号演奏中,呼吸的灵活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提琴演奏时的呼吸和放松

大提琴演奏时的呼吸和放松

呼吸对于音乐和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基本作用。

在演奏大提琴时,连续演奏强音后需要恢复一下自然的力量。

呼吸对于人来说是下意识的动作,是生命的基础,是自然的,差不多是自动控制的。

而大提琴演奏者能通过右手熟练的弓法不受限制地持续演奏。

呼吸能作为分段和变换情绪的方式,如果没有这种方式演奏,就会变得没有活力和情感,从原则上来讲,呼吸对于所有音乐上的传递情感是尤为重要的。

卡萨尔斯教导我们“渐弱是音乐的生命”。

渐弱既是音乐的结束又是音乐的开始。

那么,大提琴演奏家把前面的乐句以渐弱的方式结束之后,才能顺利的开始一个新的乐句。

休止符,哪怕时值再短,也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分句的记号。

休止符时常和段落的结尾相似,后面的音调结构完全变化。

在某些情况下,休止符就像一个逗号,紧跟着的是音的加强,然而音色却没有发生变化。

比如多皂尔的板快板练习曲。

休止符就像是桥梁,它可以把乐句的一部分连接到另一部分。

演奏者基本是很自然的并且很快就能学会如何在休止符的地方换气。

有时,作曲家会用逗号把它标记出来换气。

通常要由演奏者自己决定在哪里换气。

这一点一旦决定,一种几乎察觉不出来的渐弱就朝向这个方向,会造成充分的结束感,使得这个乐句得到正常的语调变化。

大提琴演奏者应该安排好弓的分配,不妨碍演奏者,又能够自然呼吸,和谐演奏,比如《圣桑的天鹅》。

这首曲子第三小节的第四拍C 音应该渐弱,第六拍四分音符休止符出现时换气。

这样做可以让音符保持它的完整时长的同时造成一种稍微中断的效果。

虽然开始演奏时没有必要停下来换气,但是我们可以训练自己从“换气”一词的意义中出发来设想音乐的连续性、歌唱性。

而且演奏者必须很自然地换弓,换弓时呼吸一定要平稳,演奏者要通过自己的技巧保持声音的连续,在长音之后可以干净地换弓,不论换弓多少次都不能让听众听出来。

换气必须很好地设计并执行,绝对不能干扰乐曲旋律的节奏或线条。

在进入渐弱的时候,都不能有一点渐慢的意思。

手指和运弓的动作必须很好地控制,在演奏快速分弓时,下意识的分句也是同样重要的。

演奏与呼吸初探

演奏与呼吸初探

Yi Shu Ping Jian演奏与呼吸初探贺智慧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摘要:“人贵有精、气、神”。

《难经八难》中解释“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吸气、呼气、呼吸转换,是维持和推动人生命运动的能量,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基础。

器乐演奏中,科学的呼吸调节方法是音乐演奏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合理的呼吸运用既能给人以生动、准确、流畅的演奏效果,更是一种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以往的器乐演奏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强调手法、指法等基本功训练却忽视了演奏呼吸训练,近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呼吸优化训练是有效提升学生演奏水平的重要环节。

本文对演奏中的呼吸技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按照基础步骤实训例举,器乐演奏者可通过呼吸训练提升对器乐演奏的深切认知,增强演奏对音乐的表现力并对教学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研究报告呼吸的优化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J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074-02一、研究背景呼吸是人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的运动,是生命运动的基础,人在进行不同的活动时呼吸状态也将不同。

本文研究的是器乐演奏中演奏者的呼吸方法与技巧(摘要中已做定义)。

在欣赏器乐演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优秀的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都有不同的身体形态动作倾向(乐音,句首的起音,句尾的收音,分句,乐句衔接,乐曲段落起止,速度情绪等转换时的动作)融进到视觉和听觉中,融入贯通到情感之中,随着音乐的情绪变化伴随丰富的“美感运动”,心随乐动。

但也会有这样一种现象,身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动作运行不协调,乐曲律动掌握不好、旋律不流畅、分句不清晰,演奏出来的音乐“只有乐音没有音乐”,“有声无情”音乐表现平淡、刻板,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

究其原因,这与我们平时忽视呼吸训练不无关系。

呼吸优化是演奏中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呼吸运用是一种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段,本文试图通过“呼吸”优化训练帮助演奏者科学有效地提升演奏水平法。

呼吸影响声乐艺术论文-声乐艺术论文-艺术论文

呼吸影响声乐艺术论文-声乐艺术论文-艺术论文

呼吸影响声乐艺术论文-声乐艺术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呼吸在歌唱艺术中的价值体现(一)呼吸影响声音的音准音准不仅仅靠歌唱的耳朵,更收到呼吸的影响。

没有足够呼吸的支撑,稍不注意,音准就会出现跑偏。

如同水面上的小船。

如果水面不稳,那么小船也会东倒西歪。

所以说呼吸不稳,音准也会跟着不稳。

(二)呼吸影响声音的音色好听的音色最能吸引听众的注意。

没有良好的呼吸的支撑。

使得音色过于白,过于暗,都是不好听的。

在呼吸的包围中,发出通透的,既明亮又柔和的音色是非常吸引人的。

(三)呼吸影响声音的音域“混声”的发声是当今公认的一种科学的发声方式。

它通过呼吸的作用,配合声带振动,产生一种明亮,又柔美放松的声音。

使得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获得声音上的统一。

解决了普遍存在的“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的问题。

要想活得良好的“混声”,实现音域的扩展,呼吸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呼吸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我们演唱歌曲是为了抒发情感。

情感变化需要呼吸的变化来做支撑。

情感的变化是通过声音的强和弱,长和短等对比实现的。

要想灵活的控制声音的变化,必须有足够的良好的呼吸作为基础。

凡是能够唱到观众内心深处的歌声,一定有良好的呼吸作为支撑。

二、如何培养自己的呼吸既然呼吸对于声乐艺术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呼吸,当然是指“呼”与“吸”这两个状态。

吸气时,肩膀,胸部放松,使气息垂直吸入肺的底部。

横隔膜下降挡气,两肋拉开,气息一定要吸得深。

气“沉于底”,声“灌于顶”。

这个道理就像拍皮球一样,要想使皮球弹得高,一定要用力往下拍。

气息也同样如此。

呼气时,要控制气息一点一点呼出去。

切忌把气一下吐出来,导致漏气。

要想找到正确的呼吸的状态,可以作用以下几种方法作为借鉴。

第一种体会打哈欠时的状态。

打哈欠时喉咙是打开的,是正确的发声的状态。

第二种,平躺在地板上,把几本书放在靠肋骨的腹部上。

吸气时,把书推起,呼气时,用书的重量把气息压出。

试论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之重要性

试论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之重要性

试论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之重要性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呼吸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也是人体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径。

在音乐表达中,呼吸通过对肺活量和呼吸节奏的调控,影响着声音的品质和力度,从而影响着音乐的表现力和情绪表达。

在演奏乐器或者唱歌的过程中,艺术家能够通过控制呼吸的深浅、均匀与否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譬如,在演奏激昂的乐曲时,深沉有力的呼吸会增加其表现力和冲击力;而在演奏柔和的音乐时,轻柔均匀的呼吸则能够增添柔和、温馨的感觉。

在音乐表达中,掌握呼吸的技巧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呼吸也对音乐情绪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

许多研究表明,深而缓慢的呼吸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使人更加放松和平静。

而这种深呼吸的状态也恰好符合许多悠扬柔和的音乐曲调,促进了音乐和情绪的融合。

深呼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大脑氧供,从而增加身体的活力和警觉度,有助于更好地感受和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通过呼吸的调控,可以使人在音乐中更好地体验和表达各种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呼吸是音乐表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唱歌,艺术家们都需要在表演中充分利用呼吸来传达音乐中的情感。

在歌唱中,合理的呼吸控制能够帮助歌手调节声音的音量和音色,使歌曲的表现更加真实动人;而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艺术家们也需要通过呼吸的控制来调节乐器的音量和音色,使音乐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呼吸在音乐表达中不仅是一种生理机能,更是一种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

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生理上音乐表达的基础,又是心理上体验音乐情感的关键,更是艺术上实现音乐表达的必要手段。

对于音乐爱好者和学习音乐的人来说,掌握呼吸的技巧和运用,对于提高音乐表演的质量和艺术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中,应该注重呼吸技巧的培养和训练,提高音乐表达的精准度和真实性,使音乐的魅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传达。

试论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之重要性

试论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之重要性

试论呼吸对音乐情绪表达之重要性呼吸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呼吸与心率、肌肉张力等生理现象密切相关,而这些生理现象又与情绪的产生和表达密切相关。

呼吸作为身体活动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与情绪表达产生了联系。

在音乐中,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听众的情绪状态,而呼吸作为身体活动的一部分,也会随着音乐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呼吸可以被看作是音乐情绪表达的一种载体,通过呼吸的变化来传达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呼吸对于音乐情绪表达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音乐表演中,演奏者或歌手的呼吸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音乐表达。

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音乐表演通常是与深沉的呼吸状态相联系的。

深沉的呼吸可以帮助演奏者或歌手更好地控制声音的变化,使表演更加动人并且有力地传递出情感。

在音乐创作和演奏的过程中,呼吸也对于节奏的准确性和音乐表达的连贯性起着关键作用。

一个合理的呼吸方式可以让演奏者更好地控制音乐的节奏和表达,从而使音乐更加动人和令人难忘。

呼吸对于音乐情绪表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呼吸在音乐治疗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治疗是一种以音乐和音乐表演为媒介来改善个体身心健康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音乐治疗中,呼吸常常被用作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动感来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以达到调节情绪、释放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

通过呼吸训练,患者可以更好地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愉悦,从而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使得音乐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呼吸在音乐治疗中不仅仅是一种训练手段,更是音乐情绪表达的重要辅助因素。

在音乐中,呼吸对于情绪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身体活动的一种,呼吸不仅可以帮助音乐表演者更好地传达表达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同时也可以作为治疗技术在音乐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应该更加关注呼吸的变化,从而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情感愉悦。

相信随着音乐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呼吸方面研究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呼吸在音乐情绪表达中的重要性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更好地将呼吸融入到音乐情感的表达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提琴演奏呼吸分析论文
摘要:呼吸在演奏大提琴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呼吸动作对演奏中的情绪变化、音乐表现也有着密切关系。

正确的呼吸有助于肌肉和心理放松,对提高和发挥演奏技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大提琴演奏中只有做到正确划分乐句,合理运用呼吸,才能把音乐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大提琴演奏呼吸音乐
我们知道呼吸是生命的基础,没有呼吸人类将无法生存。

在音乐作品中,会有或长或短的乐句,在乐句中间会有停顿与相连的问题。

这里的停顿与相连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呼吸。

音乐是人类语言的高级状态,它同语言一样有着句子的长短之分,有着抑扬顿挫的语气变化,有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的结构性和完整性。

它跟人类的呼吸一样,没有呼吸就没有乐句,也就没有了语调和结构,没有了生命。

有些学生在大提琴演奏中出现不顾音乐的分句,演奏中缺少音乐的呼吸的问题。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忽略这一非常重要的问题,致使学生对乐句的认识模糊,处理作品缺乏音乐的律动性和歌唱性,从而给人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缺乏层次感,也缺少了作品应该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正确划分乐句是音乐呼吸的基础
划分乐句是为了理解乐句,理解乐句是为了理解乐曲。

一篇,只有懂得了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理解全篇的意思。


样,一首乐曲,演奏者只有懂得了每个乐句的含义,才能领悟全曲的含义,分清了乐句,就能体会到各句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简单地分析一下怎样划分乐句。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作品要反复认真地体味、感受,从心理上接纳每一个音和每一个句子,了解每一个音和每一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培养这种良好的音乐感受力是正确划分乐句最可靠的途径。

这一点在歌曲中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特别是那种结构方整性的歌曲,比如四句歌词对应着的四个乐句,句与句之间都有明显的呼吸。

而器乐曲中乐句也有的类似歌曲,分句比较清楚,容易理解,但有的就不那么一目了然了,这就是“器乐化”的乐句。

但无论如何,所有旋律实际存在着乐句的构成。

我们若细心研究分析,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到作品创作的风格特征,从作曲家的创作特征到作者的创作原因,再加上反复的聆听感悟,做到了这些再去理解乐曲便不再是难事了,这是正确划分乐句的第一步。

第二,与的句子不同,一个乐句有多种的划分方案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几种方案都有其道理,可以说是成立的。

但客观地说,它们之中只会有一种是最能令听众满意的方案。

这个时候就要演奏者细心比较这几种划分法,用心体会它们的细微差异,才能选择出在听觉和感觉上最满意的一种。

第三,要特别注意远距离的音以及顿音、跳音、被休止
符隔开的音的划分。

这些音都不相连,但不见得不是一个乐句,对此的感受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运动趋势及在表情达意上的连贯性。

而有些乐句的划分方法却不总是在明显的停顿处,有时也会划分在连续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中间。

所以说,重视作品中的每个音对于处理好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细心体会。

二、理解音乐作品,合理运用乐句之间的呼吸要理解乐句,首先要理解它们的气质、性格、风格,以及乐音运动的趋势、逻辑关系,把理解到的内容与音色的选择、连弓与分弓的奏法、力度及其对比变化指法等各种演奏记号与表情术语结合起来。

理解乐曲上的所有标记——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我们知道任何一位作曲家对于其作品所做的处理都有其内在的道理,绝不允许演奏者轻视马虎。

只有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尊重各种演奏记号,才能对作品进行较好的演绎。

例如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天鹅》,作者基于对天鹅的艺术审美感受,将许多高贵的品性赋予它,使它拟人化地成为淳朴、优雅、高洁的象征。

旋律流畅如歌,柔美舒展,加上力度的变化,听起来扣人心弦。

但是希望发出什么样的音色?是深吸一口气从容的开头,还是急吸一口气灵巧的开始?这些都要根据演奏者对曲子的理解而定。

只有演奏者有了准确地理解,才能恰当表达乐曲所描绘的意境。

其次,应注意的是呼吸的时间问题。

我们知道,音乐本来就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在时间中展开又在时间中结束。


者认为,演奏者对于呼吸时间的把握,应该考虑到音乐本身的节奏特征和律动特点。

演奏者要善于体会这种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好呼吸的时间。

在演奏一句长达几十个小节的大起大落的旋律时就必须以舒缓而绵长的气息为根本。

同样,在需演奏情绪高涨激昂,或者速度较快的一段乐句时,演奏者本人的呼吸也应该相应加快,到高潮音之前的呼吸可以较深一些。

但不管怎样,演奏者本人的呼吸与乐句的呼吸在根本上应该是一致的,而且与乐段乃至整首乐曲的呼吸也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此外,对于学生演奏中呼吸的掌握,应采用先让学生把乐曲演奏熟练完整的情况下,通过反复哼唱乐曲的旋律来深入体会乐曲的断句,然后将它运用到实际演奏中去,即将自身的呼吸与音乐的呼吸融为一体,进而才能做到“人琴合一”。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表现音乐内涵的目的,才能将音乐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

结语
气息是大提琴的生命,呼吸方法掌握得是否得当,是演奏之根本。

气息运用得正确与错误,对技艺表现、音乐感情的表现、优美音色的表现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从事大提琴的学习、演奏和教学的教师和学生来说,掌握科学的呼吸理论,并运用到自己的演奏及教学实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宏.大提琴演奏与名曲诠释[m].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2]司徒志文.大提琴实用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3]佚名.大提琴演奏与教学文集[c].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