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的材料,其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从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内混凝土行业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混凝土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混凝土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中国混凝土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链,混凝土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同时,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行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推广新型材料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国外混凝土行业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混凝土行业已经相对成熟,其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较高。

同时,这些国家也在不断推广新型混凝土材料和技术,如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环保性能。

此外,这些国家也在积极推广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以减少混凝土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混凝土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混凝土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环保和节能将成为混凝土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广新型材料和技术将成为行业的主要趋势。

此外,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减少混凝土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混凝土行业在国内外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混凝土行业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建筑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混凝土行业2023年概况

混凝土行业2023年概况

混凝土行业2023年概况一、政策环境2023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新基建建设,支持数字经济、智慧物流、绿色交通等领域的发展,这将为混凝土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市场需求2023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混凝土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质量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高品质、环保的混凝土产品需求加大。

三、技术创新2023年,混凝土行业将继续推进工程技术的创新,加大对于新型混凝土材料和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混凝土行业也将逐步实现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环保发展2023年,国家将继续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混凝土行业也将积极响应,加大对于环保混凝土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同时,混凝土企业还将加大对废弃混凝土资源的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五、市场竞争2023年,混凝土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质、高效、环保的产品将更受市场欢迎。

混凝土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寻求新的增长点。

六、行业发展趋势2023年,混凝土行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普及,混凝土行业将加快推进智能化生产和管理,实现高效、环保、安全的生产。

2. 绿色环保产业: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混凝土行业将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推进绿色混凝土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产业升级转型:混凝土行业将加大对高端产业链的拓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4. 国际合作与交流:混凝土行业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化发展。

七、发展建议针对2023年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建议混凝土企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和工艺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混凝土材料的绿色化发展趋势是什么

混凝土材料的绿色化发展趋势是什么

混凝土材料的绿色化发展趋势是什么在现代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混凝土材料的传统生产和使用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混凝土材料正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那么,混凝土材料的绿色化发展趋势究竟是什么呢?一、原材料的绿色选择1、水泥生产的节能减排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但其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为了实现绿色化发展,水泥行业正在努力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例如,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通过优化煅烧过程和余热回收利用,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研发和推广低碳水泥品种,如贝利特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2、骨料的可持续供应骨料在混凝土中占据了较大的体积比例。

过去,骨料的开采往往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如破坏山体、造成水土流失等。

如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再生骨料和工业废渣作为骨料的替代品。

再生骨料是通过对废弃混凝土、砖石等进行破碎、筛分和处理得到的,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同时降低对天然骨料的需求。

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矿渣等,也可以作为骨料的一部分,不仅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3、掺和料的广泛应用掺和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掺入的具有一定活性或填充作用的材料,如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这些掺和料可以部分替代水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掺和料的使用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1、降低能源消耗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搅拌、运输等环节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通过采用高效的搅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合理安排运输路线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混凝土生产提供动力,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混凝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性能混凝土:随着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越来越复杂和要求越来越高,高性能混凝土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性能混凝土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耐化学侵蚀性能,可以满足各种严苛的工程要求。

2. 绿色环保混凝土: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环保混凝土的研发和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绿色环保混凝土采用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原材料,如粉煤灰、高炉矿渣等,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耗,并且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 高性能纳米混凝土:纳米技术的应用为混凝土的性能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高性能纳米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裂性、耐久性和抗渗性能,可以在极端环境下使用,如深水中、高温中和冻融环境中。

4. 自修复混凝土:自修复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自愈能力的材料,可以自动修复裂缝和缺陷。

通过添加智能微胶囊、智能纤维和自愈剂等功能性添加剂,使混凝土能够自动感知和修复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5. 高韧性混凝土:高韧性混凝土能够在发生断裂时产生较大的延性变形能量吸收,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抗风、抗爆炸等能力,并减轻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6. 3D打印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混凝土建筑带来了新的可能。

通过将混凝土制成适合于3D打印的材料,可以实现高效、精确和个性化的建筑施工,减少材料的浪费和人力的投入。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高性能、绿色环保、纳米技术、自修复、高韧性和3D打印等方向。

这些趋势将使混凝土在未来的建筑领域中发挥更为重要和广泛的作用。

混凝土年度报告总结(3篇)

混凝土年度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行业的基础材料,其生产和应用在我国建筑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混凝土行业在满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市政工程等领域的需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2023年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分析、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行业概况1. 市场规模2023年,我国混凝土行业市场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混凝土产量达到30.5亿吨,同比增长5.2%。

其中,预拌混凝土产量为15.6亿吨,同比增长6.8%。

市场需求的增长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稳步复苏。

2. 产业结构我国混凝土行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水泥制品等细分领域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其中,预拌混凝土行业在混凝土市场中占比最大,达到51.6%。

二、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2023年,我国混凝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水利工程等,为混凝土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房地产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带动了混凝土行业的增长。

(3)市政工程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为混凝土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2. 市场竞争混凝土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能过剩:我国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2)环保政策:环保政策趋严,部分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3)技术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政策环境1. 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

如《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混凝土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前景2024

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前景2024

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前景20241.引言1.1 概述混凝土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沙、石料和适量的水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楼房、桥梁、道路、港口、水坝等工程项目中。

过去几年,混凝土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定而迅速的增长势头。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以及新兴经济体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增加,混凝土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另外,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例如高性能混凝土、自洁混凝土等新型材料的引入,使得混凝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然而,混凝土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传统的混凝土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较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较高。

因此,如何改善混凝土生产的环境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望未来,混凝土行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混凝土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混凝土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机遇。

例如,绿色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智能化施工和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将提高生产效率。

总体而言,混凝土行业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在技术、环境和能源利用等方面寻求更加协调发展的路径。

只有这样,混凝土行业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如下形式: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1. 引言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包括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前景的背景和重要性。

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原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久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隧道等领域。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混凝土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因此,对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混凝土的研究现状1.组成材料的研究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是水泥、砂、石子和水等,这些材料的品质和配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的研究:包括水泥种类、水泥的化学成分、水泥的颗粒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2)砂石子的研究:主要研究砂石子的品质、颗粒形状、粒度分布等特性,以及砂石子的配合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3)水的研究:主要研究水的质量、用量、用水温度等参数对混凝土的影响,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冻融性能。

2.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研究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强度的研究:主要研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指标,以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2)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主要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耐久性与环境的关系、混凝土材料的老化机理等问题,以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混凝土结构是应用混凝土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研究涉及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监测、检测等方面。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主要研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参数等问题,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主要研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等问题,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工程发展的趋势

混凝土工程发展的趋势

混凝土工程发展的趋势
1. 加强研发创新:随着混凝土工程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的性能、品质、施工技术和环保性等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混凝土行业需要加强研发创新,拓展新的材料和技术。

2. 绿色环保:混凝土工程的绿色环保趋势不断增强。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资源消耗是设计和施工的一个重要目标。

环保材料、节能设计、循环经济等方面将是未来混凝土工程的发展方向。

3. 高效智能: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将是混凝土工程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工程将更加高效和智能。

4. 多功能性:多功能混凝土材料和多功能混凝土结构将成为未来混凝土工程的发展方向。

混凝土材料不仅要具有传统的强度、耐久性等基本性能,还要具有多种新的特性如自修复、防辐射等。

5. 生态可持续:可持续发展需要将整个生命周期作为考虑范畴。

建筑中的混凝土需要在生产、运输、施工、使用和拆除后的再利用等方面注意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最终实现生态可持续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加拿大联盟大桥
长度12.9 km,跨越诺森伯兰海峡,建于1993~1997
16
加拿大联盟大桥 Confederation Bridge, Canada
设计寿命: 100年 结构材料: 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主桥梁基础:在基岩上重力基础 桥大梁: 预制混凝土箱型梁,4.5~14米高,190米长 主跨度: 44个桥墩,单跨一般长250米,共计11000米 施工方法: 预制主要的175个构件,最大重达7500吨
核电站
37
38
自密实混凝土 Self-Compacted Concrete
39
40
自密实混凝土的由来
最早由日本岗村甫教授开发成功
¾减少环境噪音 ¾节省劳动力 ¾改善混凝土浇筑质量
41
自密实混凝土的特性
强调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工作性包含:流动性
间隙通过性 抗离析性
42
7
自 密
铁路工程新材料


针对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重大需求,围绕客运专线、
11
水 泥
矿渣
硅 灰
12
粉煤灰
2
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
HPC的概念最早于1990s提出; 不同的学者理解存在差异; 美国ACI: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某些性能要求的匀质
混凝土,必须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采用优质材料配 制的、便于浇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 高、具有韧性和体积稳定性等性能而耐久的混凝土, 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 建筑结构; 日本学者:强调高的工作性,如发展了自密实混凝土 SCC等等。
53
古典地聚合物的建筑实例
54
9
地聚合物成品
用地聚合物固化有害废物
55
56
用地聚合物做加固修补材料
57
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复合材料
地聚合物+粉煤灰+有机纤维
16
Flexural stress (MPa)
12
8
4
FA10 FA30
FA50
FA0
0
0
4
8
12
16
20
24
Deflection (mm)
58
冲击试验结果
Steel tube concrete
63
发展
弹簧 2,E2
粘壶 η
( )( ) ( ) σ 0E2 E12 +η12ω2 E1 + E2 2 +η12ω2
ε0 =
E12 E22 +η12ω 2
Axial Stress (MPa)
tV
=
ρ
aVη − bVτ B
η = (1−η0 )e fV
τB
=τF
⎛ ⎜1 − ⎝
φ φM
⎞−m ⎟ ⎠
3.0
2.5
技术复 杂程度
初始材料与 寿命-循 产品对环 未来对混 施工费用 环费用 境的影响 凝土工业
的冲击
无宏观缺陷水泥与砂浆DSP

化学粘结陶瓷CBC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自密实混凝土SCC

超塑化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不好
很小

未知
不好
很小

未知
不好
很小

未知




很好
很大
超塑化大掺量矿渣混凝土

45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充填层砂浆的难题
我国高速铁路主要采用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型式,水泥沥 青砂浆充填层是制约其耐久性与平顺性的关键技术之一,存 在的主要难题有: ¾ 多组分的水泥沥青砂浆中各组分材料的作用及其影响规律 ¾ 使用条件下砂浆充填层的劣化过程与破坏机理 ¾ 先进、适用的水泥沥青砂浆技术性能指标体系 ¾ 适用于严寒环境下的水泥沥青砂浆及其技术是空白
2.0
1.5
1.0
0.5
应力-应变全曲线
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Axial Strainεμ()
48
8
揭示砂浆充填层劣化过程和破坏机理
劣化过程:离缝、开裂→水渗入 →碎裂 破坏机理: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产生动 水压,充填层表面受到横向冲力,内部 缝隙受到锲力—动水压破坏理论
120 ×10-18
氯离子扩散系数m2/s 10-14
5 ×10-12
26

钢纤维 微

砂粒
下 的
未水化水泥
RPC
27
28
29
30
5
RPC的配合比
RPC工作性
31
32
33
34
35
36
6
小梁
承受反复 冻融循环
作用
大梁承受 小梁分布
荷载
采用RPC, 荷载减小 2/3,基础 无需加强
法国 Cattenom
现有技术
术 性 能
分离度>3% 低温脆化
提 收缩脱空
分离度<1% 低温保持弹韧 填充饱满>99%

实现服役寿命的延长
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综合试验段 (时速350km/h正线)
严寒地区 成高子无砟轨道试验段
工程化应用9km,运行测试结果良好
50
铁道部已批准该项成果在世界第一条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大客专 和沪宁城际等5条板式无砟轨道铁路中规模化工程应用。京沪高速铁 路工程应用的前期准备正在进行中。
研究成果为形成我国自主创新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核 心技术体系,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与技术
47
构建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微结构、流变与粘弹理论模型
复合胶凝体系微结构模型——沥青相连续 模型和水泥相与沥青相互穿网络模型 新拌砂浆的流变模型 硬化砂浆粘弹性体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
沥青为连续体
E1, 弹 簧1
水泥沥青互穿网络

704kg/m3

1029kg/m3

145kg/m3
减水剂
液体1742g/m3
高效减水剂
液体3076g/m3
引气剂
按要求加入
18
3
加拿大联盟大桥 Confederation Bridge, Canada
桥梁寿命: 决定于钢筋锈蚀开始时间与扩展期长短 锈蚀开始于:在钢筋表面氯离子浓度达到水泥含量的0.4%
h 不发生碱-硅酸盐 反应
21
22
桥墩混凝土:
由70%普通水泥、 25%粉煤灰和5%硅 粉组成的三组份胶 结材。
23
主桥塔混凝土:
206 米高,滑模施工. 由30%普通水泥、
64%磨细矿渣和6%硅 粉组成的三组份胶结 材。
90天龄期时混凝土 强度达到100MPa
24
4
活性粉末混凝土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混凝土组成材料、结构与性能»
第六讲 混凝土技术进展及未来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所
1
传统混凝土面临的挑战
混凝土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结构复杂,荷载大,所处环境严酷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突出
2
甘肃酒泉盐渍土地基上修建的公路
采用含盐砂的混凝土路面因膨胀 而在预留的胀缝处被挤碎
离岸式码头钢筋混凝土 柱腐蚀破坏普遍严重
凝结期间加压 不加 10~50MPa
加热养护
20~90℃ 250~400℃
抗压强度MPa 170~230 500~800
60~100
抗折强度MPa 30~60 45~140
6 ~10
断裂能J/m2 2~4×(104) 0.12~4×(104) 140
弹性模量Gpa 50~60 65~75
透气性m2
2.5 ×10-18


很好
很大
阻锈剂


未知
不好
未知
环氧涂层钢筋



不好
未知
混凝土外表面涂层



不好
未知
结构阴极保护



不好
未知
7
8
化学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加减水剂前
减 水 剂 的 作 用
加减水剂后
没加减水剂的水泥浆
加减水剂后的水泥浆
絮凝
分散
9
10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形态效应 活性效应 微集料效应
改善混凝土界面过 渡区结构、增强水 化产物基体
四纵、四横
51
地聚合物 — 无机聚合物材料
52
地聚合物的工程性能
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
弹模 密度 泊松比 断裂功 表面能 导热系数 比热 渗透系数(水) 收缩率 耐火温度 重金属固封效率 生产能耗 CO2 排放量
20~100 MPa 10~15MPa 50 Gpa 2.2~2.7 g/cm3 0.244 50~1500 J/m2 1.62 J/m2 0.24~0.38 w/m.K 0.7~1.0 KJ/kg 10-9 cm/s 硅酸盐水泥的 1/5~1/10 1000~1200℃ >90% 水泥的 2/5,陶瓷的 1/20,钢的 1/70,塑料的 1/150 比生产硅酸盐水泥低 80~90%
研究成果已编制5本行业技术标准,成为我国客运专线与高速铁路无砟 轨道设计与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客运专线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 《客运专线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
研究成果为形成我国自主创 新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 核心技术体系,提供了相关 理论基础与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