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艾滋病工作通报

合集下载

防治艾滋病工作通报范文

防治艾滋病工作通报范文

防治艾滋病工作通报范文一、工作概述自本市启动防治艾滋病工作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指示,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和预防控制力度,积极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本工作通报旨在总结去年以来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验和成果,通报艾滋病疫情相关情况、防治措施和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对下一阶段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二、艾滋病疫情概况自2006年起,本市建立了全市艾滋病报告系统,截至去年12月底,本市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525例,病死率为5.3%。

其中,男性占61.1%,女性占38.9%。

年龄分布中,25岁以下的占38.9%,25~44岁的为47.4%,45岁以上的占13.7%。

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和注射毒品。

截至去年12月底,报告感染途径显示,性传播占85.3%,注射毒品占10.7%,其他途径占4%。

三、主要工作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本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积极推进艾滋病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文艺活动、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全社会普及艾滋病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同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引导他们进行安全性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

2.加强监测和报告为了更及时地掌握艾滋病疫情,本市建立了全市艾滋病报告系统,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及时报告艾滋病病例,及时转诊和治疗,确保艾滋病感染者得到及时的精神和物质帮助。

3.实施预防控制措施为了减少艾滋病的传播,本市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针对重点人群进行定向预防和医疗干预。

对于艾滋病感染者,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和营养支持,保障他们的生存质量;对未感染的人,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他们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和注射行为。

4.加强科学研究本市加强艾滋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探索新的防控策略和治疗方法,加强艾滋病筛查和病毒抗性监测,探索艾滋病的精准预防和治疗方法。

四、工作进展情况在去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本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发布时间:2020-05-24艾滋病现在仍是我们人类医学上的一大难题,做好预防和控制是关键,那你是否对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有所了解呢?下面宝岛优品小编整理了一些有关艾滋病疫情的通报制度,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范文一我市建立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连续5年来,我市均有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病例报告,学校艾滋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

近日,市卫计局下发通知,决定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

上报疫情将明确职业分布据介绍,近年来,东莞学校艾滋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5年来每年均有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病例报告,传播途径以男男同性性传播为主。

学校艾滋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为此,市卫计局联合教育、人力资源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镇街(园区)卫生计生、教育、人力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的艾滋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控工作措施,切实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各镇街(园区)将建立健全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定期工作会商制度,疫情通报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通报个案信息。

市疾控中心将根据疫情情况,每半年向市卫计局报告全市学生艾滋病疫情情况,同时向疫情所在的镇街(园区)疾控中心通报疫情情况。

镇街(园区)疾控制中心接报后,将尽快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疫情所在的学校通报学生艾滋病疫情。

在艾滋病疫情上报时,各部门应明确1524岁年龄段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的职业分布,职业为学生的还应明确其所在的学校等相关信息。

初中学段需落实专题教育根据要求,各镇街(园区)要认真落实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时间,高校每学年不少于1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时间。

为加强对学校艾滋病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我市成立学校艾滋病病防控专家指导组,为学校提供政策宣讲,健康教育、防治技术指导和专业咨询服务,协助开展学校艾滋病病防控督查等工作。

艾滋病督导通报-行政公文

艾滋病督导通报-行政公文

艾滋病督导通报艾滋病现在的病例越来越多,人们要提高防范艾滋病的知识,那么艾滋病督导怎么写好通报?下面橙子整理了艾滋病督导通报,供你参考。

艾滋病督导通报范文一全市20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督导情况通报会今天召开。

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周启富同志通报了全市艾滋病防控工作督导情况以及全市艾滋病防控工作现状,安排了“12.1”艾滋病日宣传及全省艾滋病防控工作检查准备工作。

市重传办副主任、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艳同志就全市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是添措施,努力提升防控工作相关指标。

目前还有一些工作指标没有完成,请各县(区)、各相关单位想办法、添措施,努力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加投入,确保艾防工作稳定推进。

可以看到各级财政对艾防工作非常支持。

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员流动愈加活跃等实际情况,艾防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所需人力物力进一步增加。

请各级财政继续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确保艾防工作稳定运行。

三是重宣传,做到艾防宣传无盲区。

卫生计生、文新广电、宣传、教育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覆盖面,采取多样化的,适应各种不同人群的宣传方式,做到艾防宣传无死角。

市重传委成员单位、各县(区)卫计局分管局长、科(股)长、疾控中心主任、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约70人参加了会议。

艾滋病督导通报范文二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有效应对洛莫依达乡艾滋病流行蔓延的严峻形势,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针对我乡所辖单位、各村组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了一次督导检查。

现将此次督导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目的掌握各村贯彻执行有关艾滋病防治文件精神的情况,评价艾滋病防治效果,及时制定和调整防治策略和规划,提高防治工作质量和效果。

二、组织与管理洛莫依达乡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督导检查组负责组织协调全乡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工作的开展,组织开展对各村的督导评估。

督导检查组包括两个小组:第一组:组长邓全(乡长);成员:的的林春(统计员)、马海曲玲(妇联)、李伟(民政司法)、吉古衣吉(文书)。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通知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通知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10.28•【文号】国艾办函〔2024〕1号•【施行日期】2024.10.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艾滋病防控正文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通知国艾办函〔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协调机制)办公室,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部委成员单位办公厅(办公室、综合司):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

为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二、活动要求(一)坚持高位推动,利用“世界艾滋病日”推动整体防治工作。

各地要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契机,专题向党委政府汇报本地区艾滋病流行形势、防控工作进展、问题与挑战、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事项,以及下一阶段艾滋病防治重点工作建议等。

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干部现场调研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参与本地区主题活动,为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表率。

持续发挥本地区防治艾滋病协调机制作用,及时向成员部门通报防治工作进展。

倡导部门负责同志以上率下,在本单位、本系统内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

(二)精心安排部署,提升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科学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群众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稳步提升,为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受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人口频繁流动等因素影响,艾滋病防治的社会氛围出现新变化,宣教工作面临新形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1.19•【文号】国办发〔2017〕8号•【施行日期】2017.01.1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艾滋病防控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19日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署,进一步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防治现状“十二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艾滋病防治各项措施,取得了显著进展。

艾滋病检测力度持续加大,经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以下简称感染者和病人)发现率提高68.1%,病死率降低57.0%,重点地区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基本遏制,全国整体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歧视进一步减轻,基本实现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总体目标。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防治工作中新老问题和难点问题并存,防治任务更加艰巨。

尚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和病人未被检测发现,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持续升高,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较快,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合成毒品滥用及不安全性行为在一定范围存在等诸多因素加大了艾滋病传播风险,社交新媒体的普遍使用增强了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隐蔽性,人口频繁流动增加了预防干预难度。

部分地区和部门对防治工作重视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防治技术手段有限,防治能力尚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防治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仍需要长期不懈做好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有关工作的通知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有关工作的通知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2000.04.24•【文号】公治[2000]159号•【施行日期】2000.04.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该篇文件中有关收容教育内容,已于2020年7月21日被《公安部关于保留废止修改有关收容教育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废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有关工作的通知(公治[2000]1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死亡率极高但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传染病。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在各级公安机关和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艾滋病感染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但近几年艾滋病传播蔓延速度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各地已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7万余名。

据专家测算,到2010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实际感染人数有可能达到150万人,艾滋病已越来越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危害社序的重大社会问题,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日趋紧迫。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多次就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作出部署,并建立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制度,制定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至2010年)》,并明确了国家有关部委局(团体)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工作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现就公安机关进一步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对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维护社会安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公安机关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要认真履行国家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发挥职能作用,要组织广大民警认真学习掌握国家有关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了解目前艾滋病蔓延流行的趋势及危害,充分认识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增强民警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水平。

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5)

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
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7)
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2. 办公用品的卫生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办公桌面: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
五、 开展对艾滋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
六、 严格遵守艾滋病疫情保密制度。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
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
一、 艾滋病疫情报告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 病防治法》 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 立即上报 地段保健科、保健所与教委体卫科。
二、 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上报发现疫情。对 瞒报、漏报和迟报疫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 任。
三、 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流调工作。
四、 及时、准确、完整地填报、收集、整理相关报表。
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
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4 )
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3)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21•【字号】渝办发[2012]88号•【施行日期】2012.03.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艾滋病防控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精神,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并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艾滋病防治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的社会系统工程和民生工程。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市“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格局基本形成,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遏制,病死率有所下降,社会歧视现象有所改观,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但是,当前我市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和人群疫情逐渐进入中高流行状态,艾滋病传播方式更加隐蔽,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人群和流动人群防控工作难度加大。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本着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健全防治工作机制,落实防治措施,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市的流行蔓延。

力争到2015年,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到2020年,全市疫情得到较好控制,保持低流行水平。

二、进一步落实艾滋病防治政策,扩大防治工作覆盖面(一)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艾滋病工作通报本文是关于防治艾滋病工作通报,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防治艾滋病工作通报范文一20xx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活动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为“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今年,也是遏制和防治艾滋病“xx”行动计划收官之年。

目前,全省艾滋病防治情况如下:截至20xx年10月31日,全省累计报告现住址在我省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141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5480例),累计报告死亡13734例。

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居全国第五位。

20xx年1-10月,我省共收到新报告现住址为广东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866例,艾滋病病人2194例,死亡病例1316例,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7.7%、16.6%和下降1.8%。

另有968例既往报告的感染者转化为艾滋病病例。

当前,我省艾滋病疫情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全省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部分地区疫情比较严重。

二是传播模式以性传播为主,男男同性性传播快速上升。

三是老年组和青少年病例所占比例增大。

四是感染者和病人中流动人口比例高。

“xx”期间,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主要措施: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切实履职。

“xx”期间,省财政每年拔出3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20xx年省级专项经费为20xx万元);中央转移支付专项经费也逐年增加,20xx 年达到3.12亿元;各地市县投入达3.16亿元。

二是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我省城镇15-60岁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20xx年67%提高到今年的92%,农村15-60岁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20xx年41%提高到今年的84%;省教育厅建立广东省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网平台,已有超过20万学生在网上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同时在全省30所高校和720所中学开展“青春健康”预防艾滋病教育项目工作,采取同伴教育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

三是加强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和强化病例管理。

全省共建立了艾滋病抗体检测省级确证中心实验室1个,确证实验室34个,筛查实验室(检测点)1412个,覆盖全省的HIV监测检测网络已形成,20xx年1-10月检测量达873万人次。

病例随访检测率从20xx年的12.3%上升到今年的81.3%。

四是“四免一关怀”政策稳步落实。

各地及监狱、戒毒场所等均已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

截至20xx年10月,全省累计免费抗病毒治疗30497例。

对比20xx年,艾滋病病死率从16.8%下降到20xx年底的5.4%。

20xx年1-10月,全省提供免费咨询检测6.9万多人次,筛查孕产妇167.6万人次,共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175人提供了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等阻断措施。

五是加强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20xx年1-10月,共干预暗娼人群23.3万人次,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10.8万人次,外来务工人员132.7万多人次,免费发放安全套391万个。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开诊62个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治疗吸毒人员33433例,其中,累计治疗吸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1659人。

六是大胆创新艾滋病防治模式。

继续组织开展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稳步推进“抗病毒治疗一站式服务”、“异性性传播干预”、“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检测干预”、“性病门诊就诊者促进检测”、“随访管理下基层”等试点工作。

七是社会组织全方位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20xx年,共有38个社会组织申请了68个国家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和广东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项目,涉及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高危行为干预和病人关怀等多个领域,受资助经费超过400万。

11月18-20日,国家防艾办督导组对我省实施艾滋病“xx”行动计划进行了终期评估督导,国家督导组高度肯定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省政府防艾工作委员会将全面总结分析“xx”行动的实施情况,认真谋划“十三五”行动计划。

防治艾滋病工作通报范文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教育局,部属各高等院校:多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方面的政策措施,结合本地实际,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近年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以下简称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些地方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较快,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部门间疫情信息沟通不畅,部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不到位,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现通知如下。

一、建立学校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各地要在健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机制基础上,建立艾滋病疫情通报制度和定期工作会商机制。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至少每半年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通报辖区学校学生艾滋病疫情情况,共同分析疫情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防控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当地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指导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会议、疫情通报等方式,定期向有关学校通报本校学生艾滋病疫情。

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合作,共同采取防控措施,并及时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提高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针对性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xx〕1号)要求,切实落实各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措施,特别要认真落实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时间,认真落实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发放预防艾滋病教育处方、在入学教育中开展不少于1课时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等任务,确保高校每学年每个在校学生不少于1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时间。

各地要将预防艾滋病教育与性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育、认知能力的性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将性道德、性责任、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作为教育重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

要注重发挥家长在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性观念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共同努力,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

高校、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教务、学生工作、共青团组织、校医院等部门共同推进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工作机制,要明确牵头单位,确保工作到位。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发挥青年志愿者作用,支持学生社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通过同伴教育、健康咨询等形式,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要将学生参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统筹纳入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在资金、场所等方面提供支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给予技术支持。

各省(区、市)要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试点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通过典型案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探索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教育与针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干预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教育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将选择部分高校开展试点工作。

三、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和行为干预的服务工作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合理设置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免费咨询检测服务,方便有意愿的学生寻求咨询检测。

学校要向学生提供咨询检测点的分布和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有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学生主动寻求咨询检测服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学校协助下,针对有男性同性性行为的学生开展行为干预工作,通过减低危害和同伴教育,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对于发现的感染艾滋病学生,及时提供告知、心理咨询服务,加强随访管理,防止艾滋病进一步传播;对于符合治疗标准的学生艾滋病病人,医疗机构要提供规范化的治疗服务。

四、强化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保障地方各级卫生计生、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将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纳入本部门日常工作,建立学校艾滋病防控专家指导组,为学校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咨询服务。

要落实防控责任,定期对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及时通报考核和检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纳入当地艾滋病防治规划,给予指导和技术支持。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预防艾滋病教育及性健康教育等内容统筹纳入相关学科教师培训内容,强化其责任意识,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配备适宜教学材料,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开展提供支持。

要发挥教学研究机构及行业学会的作用,多途径、多形式组织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的教研和宣传教育活动,制作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提高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将对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20xx年7月15日防治艾滋病工作通报范文三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为了进一步推动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今年8月,在各市自查的基础上,省卫生厅组织了5个督导组分别对广州、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肇庆和揭阳等10个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和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进行了督查。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抽查的10个市均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原艾滋病防治协调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明确了各部门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职责。

每年定期召开了1次以上艾滋病防治协调会议,研究和部署当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建立了办公室联络员制度,加强了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

卫生、教育、财政、公安、司法、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防治艾滋病的工作职责,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的防治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

(二)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10个市均制定了本地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充分发挥多部门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

一是以每年的“12.1世界艾滋病日”和“6.26国际禁毒日”等宣传日为契机,组织各类宣传活动;二是积极开展外来工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行动,如佛山、中山等市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将艾滋病宣传教育纳入新进厂的外来工岗前培训的内容;三是结合“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大力开展农民工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四是印制派发了各种宣传教育材料。

通过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我省各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0个市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一般人群中城市居民和农村农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从20xx年的77.3%和51.9%提高到78.31%和75.09%;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20xx年的68.3%提高到90.94%,虽然性服务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20xx年的96%下降为88.05%,但已达到了我省实施《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方案(20xx-20xx)的工作目标。

(三)完善检测监测体系,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