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与人说话变的不再可怕——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解决大学生人际

合集下载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简介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简介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简介(2011-02-22 20:32:32)标签:杂谈一、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简介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是指通过认知调整和暗示性学习,帮助来访者了解正确的元认知知识,掌握元认知策略;并在元认知情绪体验中产生积极情绪,进而形成适应行为反应的心理学应用技术。

元认知是一种智慧,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治疗的过程本质上是在培养来访者的一种智慧和智慧行为。

它是通过提升当事人的自觉能力而使顽固心理障碍彻底治愈和不再复发的技术。

而彻底治愈和不复发的关键原因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使来访者形成了元认知智慧能力———来访者对自身的心理障碍形成的原理和干预技巧有自己的理解和控制技能,形成有效适应自身生活环境的理解能力和技能,最终使自己的心理症状完全消灭在有效的积极适应生活和高效的自我调适当中。

1.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路线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路线是通过认知调整和暗示学习,向来访者输入正确积极的程序性知识,调动来访者积极的心理状态,减弱、消除条件性刺激所引起的负性条件性情绪反应,从而切断条件刺激与负性情绪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适应性条件性情绪反应,以及积极、有效的行为;通过几次训练使这种积极条件性情绪反应稳固、增强,当类似刺激再出现时,来访者能自动化产生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

2.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工作原理(1)干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无意识现象是一种条件反射[2],无意识也称潜意识。

人们情绪障碍形成的心理机制,基本上都是由于在大脑中建立起潜意识条件性的情绪反应所致。

而这种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是一种在条件反射形成和发生过程中,本人未曾意识到的或本人的意识不容易控制的情绪反应[3]。

交互抑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个体不可能同时对一个刺激产生两种对立的情绪反应,要么执行原有的情绪反射S-E-R(S代表刺激事件,E代表情绪,R代表行为);要么执行新的情绪反射S-E`-R`(S代表原刺激事件,E`代表新情绪,R`代表新行为)。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工作要点一,为个体在大脑中建立起新的S-E`-R`情绪反应与行为方式,使之能够替代或对抗原有的S-E-R反应模式。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与学生人格的高效培养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与学生人格的高效培养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与学生人格的高效培养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与学生人格的高效培养一、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中的元认知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也称元认知干预技术或CEI技术)是指通过心理辅导干预,使人们对自身的潜意识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觉知、反思、监督、调控,以解除心理困扰和发挥潜能的心理干预操作程序及其理论体系。

这里的元认知一词译自英文的“Meta-Cognition”。

“元认知心理干预”即自己站在高于自身心理活动之上对认知进行反审、监督、调控,以更好地实施高效心理治疗、人格修正和促进学习潜能开发等。

国内外以往对元认知概念的研究普遍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

没有人回答元认知是否可以对情绪情感以及潜意识进行认知和调控。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者认为,元认知必须也包括对情绪情感及潜意识的认知与调控。

认知心理学家没有提及元认知对情绪情感及潜意识的认知,不是说人类的元认知不可以或不能对情绪情感和潜意识进行认知,而是由于认知心理学家们的研究任务目标及其他条件限制等,决定了他们只回答元认知能够对自身的认知进行认知和调控。

认知心理学是在模拟研究电子计算机的信息输入、储存、提取和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以研究人类的智力为主要对象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

这个分支或思潮很难从对计算机的模拟中看到信息加工对情绪、情感和潜意识是如何进行认知的。

而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是以解决学习障碍、人格缺陷和神经症为主要干预与研究任务的。

在此过程中的元认知必须要能够干预情绪情感和潜意识,才会产生实质性的元认知干预的效果上的飞跃,才可能把学生的学习障碍消除了,把人格缺陷修正了,把神经症治愈了。

在这一高效的心理干预过程中,想不利用元认知的功能不行,利用元认知而不干预情绪情感和潜意识过程也不行。

于是,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就不得不把元认知概念进行了修正、补充和加以多功能地运用。

这很像农民们养马,最初只考虑用来耕种,但并不等于说马不可以去打仗和成为战马;在临床心理干预技术中的元认知既是对认知的认知,也是对整体心理活动过程的认知。

一例大学生发言紧张的元认知心理技术干预

一例大学生发言紧张的元认知心理技术干预
语 ,感到 自己和同学交流困难 ,新生 自我介绍时 语演讲 比赛申决结束 的时候 ( s :刺激情境) ,由 不敢大声说汉语 ,感到很痛苦 ,所以前来咨询。 于忽然跑掉 ,引起同学的哄堂大笑 ,甚至是嘲笑。 在此过程 中 ,她伴 随 的情绪是 紧张 焦虑的 ( E :
2 . 临床诊 断与分析
如图 1 ) 。 举止不 自然的现象 ,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丧失 自控 循 环放 大 了 ( 演讲事件之后 ,任旭无论是在上课发言或是 能力的行为。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发言紧张 。发言 紧张 以心理 的担 心 、焦 虑 开始 ,而 最终 以一 系列 被提问 ,还是和同学用汉语讲话时 ,都会伴随紧 不适应 的行 为表 现 出来 。如 口干舌燥 、喉头 发 紧 、 张 和焦 虑 的情 绪 ,这 种 紧张 焦 虑 的情绪 与 发 言建 两颊 涨红 、表情 尴 尬 、声 音发 颤 、语 无伦 次 、手 立 了一种 条件 性情 绪 反应 ,从 而产 生在 说 话或 演 足无措 ,抓耳挠腮 ;严重 的还会手指和小腿颤抖 讲时不敢看老师和同学的眼睛 ,声音发颤 ,心跳
2 . 1发 言紧张 的界定 与表现
情绪) 。在这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作用下,她不敢 抬头看台下的同学 ,脸颊发烫 ,感到浑身不 自在 . 手 也在不停 的颤抖 ( R : 行 为反 应) 。 当出现这 样一
发言紧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就字面意 系列 的行 为反应后 ,她不 自觉地 冒出这样 的想法 : E ’ :评价性情 思来看 ,是在说话过程中不 自 在 ,存在 紧张心理 这 么多同学都笑 我 ,太丢人 了 ( ,又引起她的情绪更加 的紧张和焦虑。就这 的现象。刘树宏 曾对演讲怯场这样定义 :在人多 绪) 的场合发言 、表演时 ,因紧张害怕而产生的神态 样 ,她的消极情绪就在汉语演讲过程中被不断的 能 ,8 5 %却靠 口才演 己演讲 了或是老师突然 叫 自己名字时 ,心跳就加

做好心理“断奶”,培养独立人格——元认知干预技术在大学生独立性人格培养中的应用

做好心理“断奶”,培养独立人格——元认知干预技术在大学生独立性人格培养中的应用

些 常识 、 定理 、 概 念 、生活 经验 等都 属于 此类 知识 ,如 “ 天 冷加衣 ”“ 口渴 喝水 ”等 。 程 序性 知 识是 对 外 回答 “ 怎么 办 ” 的知 识 ,它一 般 在 面临 实 际 问题 时能 够 自动 运 行 并表 现 为能 力 ,它 在大 脑 中 常 以潜意 识 状 态储 存 ,即 人们 往往 意 识 不到 它 的存 在 ,但 在特 定 的条 件 下 ,它便 自动 运 行起 来 ,如球 员 打 球 时 ,一 上场 就知 道如 何发 球 、如何 传球 。 策 略性 知 识 是 对 内 回 答 “ 怎 么办 ” 的 知 识 ,主 要 指 个体 对 大 脑 内部 记忆 、思 维等 活 动 的调 控 和指 导 ,例如 教 师 提 出一 个 问题 : 1 + 1 为什 么等 于 6 7 学 生大 脑 就会 思 考 : 1 + 仁 2,现 在 等于 6,这 绝 对 不是 数 学 四则 运 算 法 则 里 的 加法, “ 1 , ’ 也绝 对 不是 阿拉 伯数 字 1 的含 义 。 教 师 公布 答案 , 原 来第 一个 “ 1 ”代表 算盘 横梁 上方 的一 个算 珠 ,其 值为 5 , 第二个 “ 1 ”是横 梁下 方 的一 个 算珠 ,值是 1 ,两 个加 起 来 值是6 。 在 此过 程 中学 生 对 自身 大 脑 思 维 的指 导 就 是 策 略
陈述 性知 识 即 “ 是 什 么 ”的 知识 ,我们 平 时 学习 的 一
( 二) 用知 识分 类观 解释 大 学生 独立 性人 格缺 失 的心理
形成 机 制
父母 均 为高 中 以 上文 化 水 平 ,家 庭 关系 融 洽 。父母 从 小就 很宠 爱 女儿 ,对 其 照顾 非 常周 到 ,在精 神 和 物质 方 面都 尽 可能 满足 女 儿 的一 切要 求 。小 A 平 时 性格 内 向 ,不 爱说 话 , 小学 开始 与 同 学发 生 矛 盾 时 ,都 由母 亲 帮 忙解 决 ,朋友 逐 渐变 少 。 初三 时生 病 休 养 了一 段 时 间 , 中考 成 绩 不 理 想 。 高 中 时 ,开始 学 习钢琴 ,经 常 遭到 老 师批评 ,感觉 很挫 败 , 也 很 少与 同学 交往 、沟 通 。高 三 时 ,由母 亲 陪 同去 上海 学 习钢 琴专 业 课 ,准备 考 取 音乐 学 院 ,学 习 过程 中比 较封 闭 和 压 抑 ,高 考 再 度失 利 ,错过 理 想 院校 ,进入 普 通学 校 的 音 乐 专业 。在 进 入大 学 一个 月 的 时间 里 ,多次 与 寝室 同 学 发 生 矛盾 ,在 母亲 的 帮助 下 ,换到 新 宿 舍 ,但 仍 难 以融 入 集 体 生活 ,学 习跟 不 上 ,与 同 学关 系 紧 张 ,各 方 面 问题 逐 渐 凸显 出来 且 日趋严 重 ,具体 表 现如 下 : 1 . 害怕 与 同 学交 往 ,觉 得和 同 学 说话 是 一 件很 愁 人 的 事 ,甚至 连 打招 呼都 觉得 困 难 ,与 人 沟通 时 动 作 、交 流 的 速度 都 比较 慢 ,感觉 跟不 上 别人 的节 奏 ; 2 . 上 课 注意 力 难 以集 中 ,跟 不上 老 师 的思 路 ,学 习 目 标不 明 确 ,学习 动力 不足 ,下 课后 也不 愿学 习 ; 3 . 记 忆 力 比较 差 ,总是 丢 三 落 四 ,找 不到 东 西 时 ,会 很焦 虑 ,感 觉 自 己很失 败 ,生活 小 事都 处 理不 好 ,会控 制 不住 情绪 ,通 过发 脾 气来 宣泄 ; 4 . 想 要 独立 处 理 事情 ,遇 事 却又 会 依赖 母 亲 ,进入 大 学后 ,母 亲在 其学 校 附近租 房做 “ 陪读 妈妈 ”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疗法与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疗法与干预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疗法与干预策略大学生阶段是个人发展重要的时期,但也是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

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个人定位的不清晰等问题,大学生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

为了帮助大学生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心理疗法和干预策略成为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心理疗法和干预策略,以帮助大学生处理他们的心理问题。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疗法,它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来治疗心理问题。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常常面临失败和挫折,产生自卑、焦虑等问题。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大学生可以学会积极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建立自信心,减少焦虑情绪。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心理咨询师通常会与大学生一起分析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并帮助他们找到更积极的解读方式。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技巧,大学生能够逐渐重建自己的自信,减少消极情绪的影响,提高心理韧性。

二、情绪管理策略情绪管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大学生常常面临着情绪波动和压力,需要学会适当地管理和调节情绪。

在情绪管理方面,以下策略可以帮助大学生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1. 自我观察:大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来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应对情绪问题。

他们可以记录自己的情绪和触发情绪的事件,并通过分析找出导致情绪波动的原因。

2. 放松练习:通过放松练习,大学生可以减少紧张和焦虑。

例如,他们可以尝试深呼吸、温水浸泡、听舒缓音乐等方法来放松身心。

3. 寻求支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问题,并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大学生减轻负担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三、心理教育和自助干预心理教育和自助干预可以帮助大学生主动了解和处理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教育,大学生能够具备更多的心理知识,了解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并学会寻求帮助。

自助干预则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环境中主动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和自助干预的具体方式包括: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可以为大学生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他们提升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意识。

APT不再可怕

APT不再可怕

APT不再可怕
Emulex
【期刊名称】《网络运维与管理》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是目前网络上最具危害性的网络攻击之一,它给广大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APT攻击呢?其实,如果掌握了合适的工具,APT攻击并不可怕。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Emulex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8
【相关文献】
1.让安全事件不再可怕 [J], ;
2.微创:让拔牙不再可怕 [J],
3.科技向善吹响"代码集结号"中国银行软件中心"弱网络支付"让身无分文不再可怕[J], 石菲
4.当与人说话变的不再可怕——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的应用 [J], 王新园
5.花生过敏不再可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学案例】当众发言恐惧的心理干预个案研究

【心理学案例】当众发言恐惧的心理干预个案研究

当众发言恐惧的心理干预个案研究当众发言恐惧属于特殊的社交恐惧,主要是人多情境下发言会出现强烈焦虑、恐惧,其他社交场合社会功能正常。

由于这种不适症状只在特殊情境下发生,出现频率并不频繁,所以患者很少采用药物治疗,传统的心理治疗时间长,见效慢,患者常不易坚持。

本案例主要运用当代新的心理治疗技术——元认知干预技术、情感组织者技术对一名患有当众发言恐惧的大学生进行临床干预,效果显著,短期内解决了来访者的主要问题,使他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

元认知干预技术是让来访者了解问题形成的心理机制,认识和理解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的运行过程,并对其进行认知调整,然后在心理放松训练中用暗示技术把情感组织者和一套新的程序性知识输入其大脑,使新的程序性知识替代旧的程序性知识,阻止原有条件性情绪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控制相应的不适应性行为。

情感组织者技术,是通过对来访者即将要达到的目标或将来的理想等知识加以重组,在放松过程中,使其在优美的场景中仔细想象自己实现理想时的那种自豪、自信及勇于面对挫折的情感,充分调动来访者的积极情绪,然后用这种积极情绪心态覆盖原有的消极心态。

当积极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来访者再看事物的心态会与原来不同,会产生积极的心向,从而使整个心理训练变得容易进行。

这是因为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思维方向与知识重组,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认知会有所不同。

1 对象与方法1.1 被试小A(化名),男,某高校大二学生。

害怕当众发言,尤其害怕课堂被老师提问。

课堂被老师点到名字时,感觉心跳过速,心脏难受,头皮发紧,发木,阵阵痉挛,脖子僵硬,整个面部僵化,大脑反应迟钝。

人多时说话、闲聊被关注也感觉不自在,也会出现类似的不适症状。

这种状况是在一年前,大一下学期开始的,那时自己是数学课代表,老师很器重和喜欢自己,每节课几乎都会提问自己,尤其是碰到难题,总会第一个点自己的名字,开始时为此感到自豪,而且每次都能很好的回答问题,后来偶然一次没回答出的老师的提问,上数学课便开始有负担,紧张,尤其老师提出问题后,那种期待的目光会让自己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头皮发紧,大脑空白。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简介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简介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简介(2011-02-22 20:32:32)标签:杂谈一、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简介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是指通过认知调整和暗示性学习,帮助来访者了解正确的元认知知识,掌握元认知策略;并在元认知情绪体验中产生积极情绪,进而形成适应行为反应的心理学应用技术。

元认知是一种智慧,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治疗的过程本质上是在培养来访者的一种智慧和智慧行为。

它是通过提升当事人的自觉能力而使顽固心理障碍彻底治愈和不再复发的技术。

而彻底治愈和不复发的关键原因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使来访者形成了元认知智慧能力———来访者对自身的心理障碍形成的原理和干预技巧有自己的理解和控制技能,形成有效适应自身生活环境的理解能力和技能,最终使自己的心理症状完全消灭在有效的积极适应生活和高效的自我调适当中。

1.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路线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路线是通过认知调整和暗示学习,向来访者输入正确积极的程序性知识,调动来访者积极的心理状态,减弱、消除条件性刺激所引起的负性条件性情绪反应,从而切断条件刺激与负性情绪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适应性条件性情绪反应,以及积极、有效的行为;通过几次训练使这种积极条件性情绪反应稳固、增强,当类似刺激再出现时,来访者能自动化产生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

2.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工作原理(1)干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无意识现象是一种条件反射[2],无意识也称潜意识。

人们情绪障碍形成的心理机制,基本上都是由于在大脑中建立起潜意识条件性的情绪反应所致。

而这种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是一种在条件反射形成和发生过程中,本人未曾意识到的或本人的意识不容易控制的情绪反应[3]。

交互抑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个体不可能同时对一个刺激产生两种对立的情绪反应,要么执行原有的情绪反射S-E-R(S代表刺激事件,E代表情绪,R代表行为);要么执行新的情绪反射S-E`-R`(S代表原刺激事件,E`代表新情绪,R`代表新行为)。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工作要点一,为个体在大脑中建立起新的S-E`-R`情绪反应与行为方式,使之能够替代或对抗原有的S-E-R反应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人 际交往 障碍 潜意 识条 件性 情绪反 应 元认 知 干预技 术
大 学 是 学 生 步 入 社 会 前 的一 个 重 要 准 备 阶 务工 , 自 小便跟随父母在外读书。小杰为家中长 段, 在这 个 阶段 里 , 大学 生们 逐 渐将 生 活 重心 由学 女 , 有一个弟弟有个妹妹 , 感情较好 。
愤 ,与室友大吵一架 。 自 此感觉到很难与室友相 处, 回到寝室感到气氛冰冷 , 不愿意 、 也不敢跟室

据此原理 , 小杰的人 际交往障碍 , 其本质就是 种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 最初形成过程 , 即与
友说话 。感觉到室友孤立 自己,自己也看不惯室 室友 吵架 ( S ) , 产生烦 躁 、 气愤 、 焦 虑 的情绪反应
要 采 用 了元 认知 心 理干预 技 术 , 通过 在 来 访者 的 大脑 中输 入 一 组 与人 交往 时 不 焦虑 的程 序 性 知识, 并结合 临床 放 松训 练使 其 达 到 自动化 运行 , 重新 建 立人 际 交往 时的 、 新 的 潜意识 条 件 性 情 绪反 应 , 彻 底 地 解决 了来访 者人 际 交往 障碍 问题 。
产生焦虑 、恐惧情绪 ,便很易形成了人际交往障 同奶奶 一起生活 。由于转学等原因 ,成绩迅速下
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焦虑 、 紧张、 交往 降 , 自己感到难 以接受 , 对 自己很 不满意 , 却一直
恐惧 、 孤独感 、 冷漠 、 依赖心重 、 信任感 缺乏 、 傲慢 无法 调整 , 浑 浑 噩噩 的度 过 了高 中三 年 。 高考后 被 等方面的特点。 其 中尤以焦虑、 紧张 、 孤独感、 信任 调剂 到 目前 所 学专 业 , 该 专业 学 费较 高 , 来 访 者便
友, 感 到心 烦 , 室友 经 常联 络其 他寝 室 的 同学 到 自 ( E) , 最 终 形 成 的 行 为 反应 ( R) , 即 为不 愿 意 回寝
己寝室来打扑克 ,每次看到有外人在 自己寝室都 室 , 不愿意与室友说话 。行为产生后 , 小杰会对 自
感 到烦 躁 , 觉得 没有 归属 感 。
1 . 2症 状 表现
己产生一个消极的评价性情绪( E ) , 即我不会和
同学 、 室 友 说话 , 我 的语 言沟 通 能力 是有 问题 的 , 我 的人 际交 往是 存在 问题 的。这 样 的评 价增 强 了
第一 、 寝 室 恐惧 : 不 愿 意 回寝 室 , 每 次 都 是早 小杰 的焦虑情绪 , 于是形成 了 S E R的增强循环 。
维 护时 产生 问题 , 长 时间 内无 法进 行 自我调 节 , 于 能力 ,但 与人 交 往 时说 话 直 白 ,有 时甚 至 咄 咄逼 是对 自己 、 对他 人 产生 消 极评 价 , 一 旦对 人 际交 往 人 。 高 中后 , 返 回河 南 老家 就读 高 中 , 与 父母 分 开 ,
铃震动 , 所以才设置了闹钟铃声 , 这样做也可以叫 E ,这种情绪增强 了原来的条件性情绪反应 , 由
室友一起起床, 自己每天催室友快一点, 室友不但 此开始 不 断地 积累 , 从而 产生 了循 环 。 如果 S所 引
不 领情 ,还埋 怨 她 ,告诉 她 如果 怕迟 到 就 自己先 起 的是消极 情 绪 ,那 么人们 就 容 易形 成 各种 各样 走, 在这 催 催 催 , 很 烦 人 。对 此 , 来 访 者 感 到很 气 的心 理 问题 和障碍 。
习, 转移到社交活动上。 但很多同学 由于从小一直
来 访 者 性 格独 立 , 努力 上 进 , 甚 至有 些 争 强好
小学 、 初 中在 金 州读 书 , 学 习成绩 优 异 , 班 级 名 埋头于学习, 缺乏人 际交往经验 , 或者头脑中存在 胜 。
一直担任班级班干部 , 培养 了较强的管理 关 于人际交往的错误信念 ,导致人际关系建立或 列前茅 。
感 缺 乏等 表现 为 多 。下文 是 笔者 运 用 元认 知 心理 开始 自责给家里增添了经济负担 , 愧疚不 已。 学校
干预过程对一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案例进行 干 规定 , 大一年级达到一定分数可 以转专业 , 因此 ,
预 的过 程 。
大学期间一直努力学习 ,想要转到学费较低的同 类型专业去 , 被同学戏称为“ 学霸” 。 由于来访者所在专业学费高昂,多数学生家
里 条件 较 好 , 来访 者 感 到 和她 们 没有 共 同语 言 , 价
1 . 来访 者基本情况与症状表现
1 . 1 基本情况
值观不 同。开学二周后就与同寝室一位 同学发生
室友批评她不讲个人卫生 , 身上有异 味 , 不 小杰( 化名 ) , 大连某高校 国际商业学院大一 争执 , 自私 自利 、 闹钟 铃 声 等影 学生 , 9 3年 出生 , 河南 农村 人 。父母 在 大连 金州 区 注意保 护寝 室卫 生 环境 、
6 7

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第3 O 卷
总第 1 7 2 期 2 0 1 5 年第 7 期
响同寝室室友休息等。 来访者辩解到, 自己已经很 推动下 的思 维及 外 显行 为反 应 ,人 们 通过 自己的
注 意卫 生 了 , 是 室 友 强词 夺 理 , 并且 自己早 起 , 是 认 知 、 经验 、 观念 等 对条 件性 情 绪反 射所 引起 的反 不 想军训 迟 到 , 自己睡 的 比较 “ 死” , 根 本 听不 见 闹 应 R进行评价 、 思考 , 又产生 了新 的评价性情绪
社会心理科学 第 3 0 卷 总第 1 7 2 期 2 0 1 5 年第 7 期
・ 应用研究 ・
当与 人说 话 变 的不 再 可 怕
元认知心理 干预技 术在 解决大学生人 际交往 障碍 中的应用
王 新 园
( 辽宁师范大学 )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一例大学生人 际交往障碍的临床 心理干预与诊 断过程。在心理咨询过程 中, 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