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解析
解析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安装施工技术

解析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安装施工技术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新型的建筑形式,内镶式装配式构件是装配式建筑构件中的主要元素。
但是该装配式构件无法顺应建筑功能需求。
所以外挂连接的装配式构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保证建筑施工质量,需严格控制构件预制、结构预埋件施工质量,加大构件位置的控制力度,从而切实改善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的安装施工效果。
关键词: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安装;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出现使装配式刮板进入大众视野,外围护结构的建设项目中也出现了外墙挂板的身影。
装配式建筑的工厂预制率较高,可控制现场施工量,噪音和扬尘污染较小,能够产生清水混凝土装饰效果,有利于绿色施工的发展,同时也可优化工程工艺,降低成本投入。
1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的基本特点1.1质量稳定性强与普通现浇混凝土外墙结构相比,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都是预先在工厂内统一化、集中化、批量化加工生产的。
在模板加工生产时,使用钢模板实施塑形固化处理。
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成型模板的养护环节,都是全自动化、纯工业化的,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加工周期,还保证了混凝土外挂墙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使用,避免了传统现浇混凝土外墙结构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
1.2抗渗漏效果好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连接方式较为特殊,拥有防水凹槽、防水条和防水胶组成的三道防水屏障。
由于外墙结构始终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故而极易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渗漏问题。
再加上现浇混凝土外墙结构因所选择原材料天然密度属性的缺陷,极易出现渗漏问题。
而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增大了墙板的密度,增强了墙板的抗渗漏能力,延长了墙板的使用寿命。
1.3安全环保由于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是预先在工厂内进行统一批量加工生产的,所以实现了混凝土的集中化、标准规范化浇筑,省略了现场浇筑环节,减轻了现场扬尘污染,避免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2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安装施工技术要点以某市的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为例。
关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的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的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工业化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在工业化建筑当中,预制装配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在整个工业化建筑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将会对传统的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文本主要针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标签: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研究随着建筑行业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不断推广和使用,房屋结构等建筑物外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使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但是对于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节点设计与验算,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定的设计规范与设计经验。
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节点设计问题的研究力度,遵守目前国内先进的预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
1、荷载分析通常情况下,在对混凝土外挂墙板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需要参与主体结构受力,只是承受包括自重、风荷载以及地震作用在内作用于墙板本身的荷载。
因此,在进行节点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足够的承载力来抵抗由外挂墙板传来的所有荷载。
1.1 节点所受自重荷载标准值为了使外挂墙板可以实现自由运动,作用于墙板上的竖向荷载都是由两个节点所承受,在对重力荷载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支撑合理点以及板面形心不重合时所产生的附加荷载进行充分的考虑。
另外,还需要对外挂墙板面层铺装以及预埋铁件对混凝土所产生的附加重量进行充分的考虑。
因此,可以在混凝土容量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提升。
1.2 节点所受荷载标准值预制外挂墙板的面外风荷载是由全部的节点共同承担,在对节点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对外挂墙所承受风荷载合力作用点与支撑合力点不重合所产生的偏心效应进行合理的计算,结合风荷载作用下节点的受力情况,然后对节点在风荷载作用下所受的荷载进行计算。
1.3 节点所受地震作用标准值地震作用需要对预制外挂墙板面外水平地震作用、面内水平地震作用以及面内垂直地震作用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还需要对预制外挂墙板的偏心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结构设计分析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结构设计分析由于我国在房屋建筑中所消耗的能源不断增加,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现象也越发严重,装配式建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其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实际质量与安全,也能够在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混凝土外墙是较为关键的一部分,也被人们称之为PC 挂板,其对于整个建筑的美观、质量、节能等多方面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一定要针对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混凝土外墙结构的相关设计展开详细分析,从而确保其能够符合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要求。
标签: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结构设计一、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类型1.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类型在连接预制混凝土的外墙时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干式连接与湿式连接。
在这其中干式连接主要指的就是当建筑的主体结构装配之后,再将预制混凝土外墙吊装其中,这种连接方法不用现浇,只需要将预埋件连接到建筑的主体结构中就可以,而湿式连接主要指的就是先将预制混凝土外墙吊装上,再利用拉结钢筋使其与建筑的主体结构现浇。
根据预制混凝土外墙自身的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层的混凝土墙板,这种墙板自身较厚,可以将其与内、外保温层相互结合,另一种是夹芯的保温墙板,这种墙板主要指的是把保温材料安置在墙体中心的位置,属于组成型的外墙板,而且这种墙板会更加适用于较为寒冷的地区,自身在安全方面的性能较高,可以将其与整个墙体防水、保温相互结合,但因为这种墙板的位置在两层墙板之中,非常不利于随时更换,所以在其中的保温材料通常都有着较强的耐久性能。
二、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结构设计分析1.预制混凝土外墙的规格设计采用干式连接方法的预制混凝土外墙,可以根据实际功能将其分成围护板与装饰板这两种系统,而围护板可以根据装配式建筑在立面中的主要特征分成三个体系,分别是横条版、竖条板与整间板,在设计体系各不相同的外墙规格时也有着各不相同的要求,如以下表1所示:表1 不同外墙规格的设计参数外墙立面挂板尺寸适用范围围护板系统横条版宽B≤9m高H≤2.5m厚X=140~300mm 混凝土的框架结构钢的框架架构竖条板宽B≤2.5m高H≤6m厚X=140~300mm整间板宽B≤6m高H≤5.4m厚X=140~240mm装饰板宽B≤4m高H≤4m厚X=60~140mm面积≤5㎡混凝土的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的填充墙结构钢结构的龙骨构造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中立面以横向的方式作为主时,就可以应用横条板作为在楼层之中划分成许多墙板的预制件;以竖向的方式作为主时,就可以应用竖条板作为开间中所有楼层墙板的预制件;还可以从墙板和窗洞之间的关联来展开划分,在外墙板中采取预留窗洞的方法时,就可以应用整间板作为所有开间的标准外墙板;当外墙板和窗洞之间处于分开状态时,就可以采用横向或是竖向的窗台板当做标准外墙板。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产品体系研究综述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产品体系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对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产品体系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和推广,还能够为其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施工技术等方面提供参考和支持。
本文旨在对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产品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综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定义、特点、分类、应用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产品体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定义和特点,深入了解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优势;2. 探讨不同类型的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分类方法,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范围;3. 总结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包括优点和不足之处,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设计参考和技术支持;4. 分析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在材料、技术和设计方面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产品体系的发展和创新,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建筑质量。
2. 正文2.1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定义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是一种在建筑外墙表面直接挂接并固定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主要作用是增加建筑物的外墙保温、防水、装饰性能。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通常由水泥、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混合搅拌后,采用模具浇筑成型,经过脱模、养护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外观的构件。
在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可以通过专用的连接件和地锚固定在建筑墙体上,形成一个整体的装饰保温系统。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相比传统的砖砌外墙具有安装速度快、施工便利、质量可控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表面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涂料、饰面板等处理,具有丰富的装饰效果,适用于各种建筑风格和需求。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结构设计探析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结构设计探析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主要优势在于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以及成本低,这些优势使得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首先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其次介绍了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的应用优势,最后重点分析了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结构设计要点,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标签: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结构设计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各类新型建筑模式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装配式建筑亦在其列。
装配式建筑不但可以简化传统建筑建设流程、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并且还能够有效保障建筑质量与性能。
在装配式建筑建设中需运用到许多预制构件,预制混凝土外墙正是其中之一。
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具体来说,它是将传统建筑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中进行,先提前在工厂中加工制作好各类预制构件,如预制墙板、预制梁、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再将它们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而成建筑。
可以将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类比成设备生产过程:先在工厂中加工好相关设备部件和零件,再将这些部件和零件运输到设备生产厂中,拼装成最终的设备产品。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2、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的应用优势2.1有利于提升建设效率和质量首先,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是在建筑现场施工前就提前设计完成并在工厂中预制成型的,在实际建筑建设过程中,只需要将已经预制好的混凝土外墙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即可,因此它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建设效率。
其次,装配式建筑中的各个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外墙,都是在设计前期便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先进工具进行过深化设计的,可以说其设计图纸十分完善,因此可以更好地保障实际施工质量。
2.2有利于实现节能降耗目标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墙的应用,可以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有效节约材料及减少现场施工量,并且在现场装配施工过程中也无须配备搅拌车、固定水泵等设备,可以避免这些设备对水的浪费。
研砼治筑预制混凝土构件(PC)之外墙挂板

研砼治筑预制混凝土构件(PC)之外墙挂板外墙挂板在装配式建筑中多用于框架、钢结构和内浇外挂体系,与主体结构连接方式一般分为点支撑和线支撑。
点支撑属于柔性连接,在美国、日本应用比较广泛,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08SJ110-2 08SG333)也推荐应用点支撑连接方式,本期我以点支撑连接方式介绍一下外墙挂板在工程中的应用。
预制外墙挂板的作用外墙挂板在主体结构中主要起外围护作用和装饰作用。
按照外墙挂板组成的保温构造层次主要分为单叶板(单层板)、单叶板+保温板(二合一板)、夹芯保温板(三合一板)。
外墙挂板是自重构件,不考虑分担主体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和作用,其只承受作用于本身的荷载,包括自重、风荷载、地震荷载,以及施工阶段的荷载。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立面分格尺寸大,一般为3米左右,立面整体性好,生产工艺多样化,建筑风格独特,可有效处理好围护装饰保温等性能要求,质量标准高。
外墙挂板在与主体结构连接形式上灵活多样,设计与施工可选择性强,工程造价合理,围护使用成本低,耐久性好,可与混凝土结构同寿命。
预制外墙挂板的设计外墙挂板一般不宜大于一个层高,厚度不宜小于100mm。
石材反打(制作外墙板时,石材最先铺在模板上)厚度不应小于25mm。
外墙挂板中二合一板、三合一板连接件可选用防锈钢筋桁架连接或FRP 复合材料连接。
挂板配筋宜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主要考虑风荷载和地震的双向作用)且钢筋直径不宜小于5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考虑吊运、贮存、安装和使用各阶段最不利的内力效应进行厚度及配筋计算:单层墙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且双层双向配筋,夹芯墙板的单叶层厚度不宜小于60mm;当单叶层厚度小于100mm时,可采用单层双向配筋,但在吊运时板片受拉部位设置抗拉钢筋,避免混凝土受拉产生裂缝。
预制外墙挂板的连接方式外墙挂板与主体采用柔性连接的点支撑方式,其与主体的连接节点又可分为承重节点和非承重节点两类。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技术研究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技术研究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节省劳动力等特点。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是装配在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上的外墙围护挂板,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施工技术1 预制外挂墙板结构概述1.1 预制外墙简介预制外墙是装配式建筑的围护体系,还具有装饰效果。
外挂墙板不需要考虑为主体结构分担承受荷载,主要承受自身重量,另外还要考虑施工产生的荷载,地震荷载与风荷载等。
根据外墙保温结构构成可分为单层板,单叶板加保温板的二合一板和夹芯保温板。
1.2 预制外墙设计与连接外挂墙板立面分格尺寸在3m左右,厚度多大于100mm,考虑到地震荷载与风荷载的作用,配筋宜为双层双向。
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多为半湿式连接,既使用干式的承重与调整铁件,又使用湿式墙板与楼板的钢筋,即通过混凝土将墙板预留的钢筋与叠合板浇筑为一体。
既可以保证干式连接的便利性,又可以解决纯干式墙板层间缝处理的问题。
另外,考虑到地震荷载的问题,应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可以分为平移式和旋转式,如图1所示,当宽度W>高度H时,高细结构主要以旋转为主,当W<H时,扁平结构以平移式为主。
外挂墙一边与楼板浇置在一起,另三边开放,节点的连接件与预埋件间通过设有长圆孔的滑移垫片连接,利于结构跟随地震(含风力)晃动,达到“以柔克刚”的力学效果。
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1 施工工艺原理为了便于外墙板的制作和安装,可根据建筑的外立面将外挂墙板拆分成不同宽度的构件。
在工厂生产后运输至施工现场用汽车吊或塔吊进行安装,与叠合板、柱、剪力墙浇筑在一起。
本工程预制装配式石材饰面一体化PC外墙挂板与主体采用柔性连接的下支上拉的点支撑方式,与主体的连接节点包括分为承重节点和非承重节点。
挂板与主体结构连接设置4个支撑点,均连接于梁的牛腿处。
本工程420mm预制外挂墙板整间板连接的上、下节点(见图2)。
2.2 工艺流程及施工准备预制装配式PC外挂墙板施工的关键在于需提供一种受力简单明确、能有效提高预制外挂墙板吊装效率的墙顶预埋件。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研究

引言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是装配式建筑主要的非承重外围护构件,既可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也可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主要适用于柱梁结构体系。
目前我国玻璃、金属、石材幕墙的设计使用年限均低于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相同。
外挂墙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整体质量、技术工艺以及构造方法都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功能、节能效果。
1 PC外挂墙板分类(1)按板的保温类型分:普通PC墙板和夹心保温墙板。
普通PC墙板是单叶墙板;夹心保温墙板是双叶墙板,两层钢筋混凝土板之间夹着保温层。
(2)按板的空间造型分:平面板和曲面板(如图1所示)。
(3)按立面布置方式分:整间板、横向板和竖向板。
整间板是覆盖一跨和一层楼高的板,安装节点一般设置在梁或楼板上(如图2所示)。
横向板是水平方向的板,安装节点设置在柱子或楼板上(如图3所示)。
竖向板是竖直方向的板,安装节点设置在柱旁或上下楼板、梁上(如图4所示)。
(4)按层高分:单层板和跨层板(如图5所示)。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研究张晓娜1 孟祥龙21. 沈阳玖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 1101012. 沈阳燃气有限公司 沈阳 110100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大力推广,外墙挂板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组合成PC幕墙,也可以局部应用,还可用于钢结构建筑。
本文针对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如拆分原则、连接节点设计等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同行业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连接节点设计;预制构件图 1 PC外挂曲面板2 拆分原则外挂墙板的板块划分方式不仅要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层高与开间大小确定,还需结合不同建筑外立面效果的需要来确定。
目前采用较多的板块划分方式是一块外挂墙板覆盖一个开间和层高范围,这种外挂墙板称作整间板。
如果层高较高,或开间较大,或重量限制,或窗洞面积较大,或建筑风格的要求,无法按窗间墙中线划分呈回字形构件,就通过条板进行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解析
随着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装配式建筑应用而生。
装配式建筑具有建造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作为装配式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设计中经常使用,本文简单概述了装配式建筑发展历史和类别,以及外挂墙板设计原则和荷载设计。
标签: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
装配式建筑指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结建造周期短、施工效率高、能降低对环境污染,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大面积推广,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形式比较单一,完全按照工业生产模式施工。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师对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上做了改进,装配式建筑的样式更加多样化。
1、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类型
如今,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类型很多元化,根据墙板的自身结构可以分为夹芯保温墙板和单层混凝上墙阪。
夹芯保溫墙板一般需要在墙板内添加保温材料,可以与内保温、外保温层以及外装饰层相结合,组成复合型的保温外墙板。
夹芯保温墙板主要作用保温,防止室内冷风进入室内或者防止室内暖气溢出。
夹芯保温墙板一般比较比较适合严寒地区,比如我国的北方城市,南方比较少,但是针对部分严寒地区也可以使用,这种保温材料不需要通电或者其他能源为墙板提供热能,因此是一种非常安全和环保的材料,它将墙体的装饰、保温和防水功能等有效地结合起来。
但是夹芯保温墙板在处理混凝土和连接金属材料的时候会产生热桥作用,会影响保温墙板的性能。
因为保温材料一般都在两层墙板中间,所以不便更换,这就对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温材料必须具有耐久性,否则如果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不佳,更换起来十分麻烦。
单层混凝土墙板只有一层混凝土墙板,但是墙板本身比较厚,还可以与内保温、外保温和外饰面结合。
按照连接方式可以分成于式连接和湿式连接。
干式连接方式一般需要本层建筑主体结构完工以后,再安装外洼墙板,它不需要现场浇筑,只要与预埋件、主体结构相连即可。
湿式连接指的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先安装外挂墙板,然后对拉结钢筋和主体结构进行浇筑,使其相连。
2、外挂墙板设计解析
2.1外挂墙板设计原则
外挂墙板不需要承载主体建筑结构的负荷,只需要承受自身的重量、地震等荷载,为了保证外挂墙板的能够满足各种荷载,外挂墙板在设计的时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在承受最大限值范围内,外挂墙板的承载力必须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规范要求。
第二,茌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外挂墙板的平面挠度必须满足建筑施工要求,外挂墙板的裂缝必须符合施工裂缝的宽度要求;第三,必须要有足够
的承载力和对吸收层变形问题进行协调,便于墙板的连接。
2.2荷载设计
2.2.1重力荷载
外挂墙板的重力荷载应该纳入墙体自身重量以及攀附于外挂墙体的材料或者结构的总重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外挂墙板和连接节点通常都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而重力荷载会影响连接节点,导致节点位置出现偏离的现象,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种荷载影响。
2.2.2地震荷载
一般采用等效侧立法计算预制外挂墙板的抗地震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qEhpk=BEdmaxGIdA,其中qEhpk表示垂直于墙板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BE表示动力放大系数,一般是5.0:amax表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Gk表示墙板重力荷载代表值,A表示墙板平面面积。
2.2.3风荷载
按照国家颁布的《国家建筑结构负载规范》GB500009中对外挂墙体的规定,在不考虑局面风荷载体形系数逐渐递减,在设计和预埋件的时候,要考虑正风压和负风压这两种情况,如果外挂墙板的形心和埋件中心不重合时,还需要考虑风荷载对连接点的影响。
2.2.4施工荷载
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在施工脱模、吊运、运输、安装等环节时,也会对构架产生一定的负载,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3、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外挂墙板设计具体施工案例
某公寓外围护体采用150毫米的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需要通过顶部二合一挂件进行安装。
按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CJ-2014)公寓的外挂墙板必须使用支承式外挂墙板,按照非结构构件设计。
在设计的时候,还要避开梁塑性铰也就是梁端600毫米区域内。
外挂墙板的两个承重节点用于安装在墙板,连接钢筋锚入叠合板内。
混凝土外挂墙板在墙内设置了三谨防水板,内侧则用22毫米的三元一丙胶条密封,外侧用耐候胶增加了30毫米的泡沫。
根据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公寓使用长度6680毫米、厚度150毫米的外挂墙板,洞口高度为1500毫米,宽度是900毫米,去掉洞口的面积,外挂墙板的面积为20平方米,墙板总重量为7.512吨,按照地震荷载、风负载的影响,该公寓的外挂墙内8毫米&200毫米的双向双层钢筋,配筋率为0.34%。
4、装配式混凝土外挂墙体发展方向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
因此,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污染,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并制定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建立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国家加大力度扶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计划用十年时间,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达到新建建筑的30%。
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将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先行试点推广装配式建筑。
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未来装配式建筑将会成为我国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混凝土外挂墙板作为装配式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因此研究外洼墙板的设计要点,对未来装配式建筑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结语:
混凝土外挂墙板构件能够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主体的变形能力,而且它施工简单、而且减低耗能和环境污染,与国家提倡的节约型经济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