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调查
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调查

m jr e r , “he ao r es ’ “ n fm l, n h d a f m” o ro trem r ar r , o e a i o ese ” j c i ’ y
a d ohe e s r sa epu no ef c n r c n e r n t rm a u e r ti t fe ti e e ty a s,a d mo e n dr n
Ja gu2 0 9 in s 1 0 7)
Ab t a t T r u h t e s r e f n h n d r g u t r e sr c : h o g u v y o h Ya c e g mo en a 订c l e d — u
v lp e t o r c ie eo m n ,s me p a tc s,e pe e e nd p o l msa el a n d x r nc sa r b e r e r e i
文 章 编 号 :6 3 9 0 ( 0 0 0 — 0 2 0 17 — 2 5 2 1 )9 0 2 — 3
S ve o Y a he o r r c lur lde l m e ur y n nc ng m de n ag i u t a veop n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察 和访谈 。最 后 . 再对 掌 握 的资 源 进行 分 析 , 写调 撰
摘 要 : 暑 期 实 践 活 动 中 , 过 对 盐 城 市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状 况 的 在 通
调 查 , 解 盐 城 市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的 做 法 、 验 和存 在 问题 . 了 经 并 对 有 关 问题 进 行 一 些 分析 和 思 考 。 采 取 的调 研 方 法 主 要 是 实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必由之路。
盐城市亭湖区自然资源丰富,农业产业不断发展,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盐城市亭湖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建议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农业结构调整存在不足。
盐城市亭湖区的农业以生产粮食和蔬菜为主,其他种植业和养殖业较少,导致农业比较单一。
同时,部分农民追求单一经济收益,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容易引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2.产业配套水平较低。
亭湖区的一些村庄只有单一的农业种植或养殖,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对于一些新型农业产业或特色农业的发展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同时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3.产业转型较慢。
在一些传统的农业产业中,一些农民仍然保持着过去的经营方式和生产习惯,没有很好地接受新的农业科技和生产模式,也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农业管理体系,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品质无法提升及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二、建议提升1.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盐城市亭湖区应加大支持力度,逐步引导农民逐步转向收入更为稳定、市场更为广阔的果蔬、畜牧、水产等农业生产上,促进农业多样化发展以及实现农业与城市的有机衔接。
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农业结构向优质高效的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益。
2.培育完善产业链。
互相补充的产业链可以形成完整、持续的发展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良好。
亭湖区应尝试扶持发展一些农业产业,例如儿童农业、餐饮旅游等产业,并建立起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为种植、养殖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3.加强产业转型升级。
亭湖区应营造优质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提倡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建立起与时俱进、高效生产的农业管理模式,培育技能型和创新型农民,以实现农村和城市相互走近、共同发展。
盐城发展现代农业对策研究—以射阳为例

盐城发展现代农业对策研究—以射阳为例发布时间:2023-01-14T13:21:11.448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16期第8月作者:刘玮[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逐渐增加,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在提升,然而土地资源有限,刘玮中共射阳县委党校江苏盐城 224000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逐渐增加,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也在提升,然而土地资源有限,并且受到环境的污染,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缓慢的状态。
因此各地农业部门需要加强重视,结合先进的现代技术,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推动我国农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主要以盐城射阳农业发展为例,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分析了目前该地农业发展现状,并且结合具体的调研数据,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与帮助,为我国今后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与基础。
关键词:盐城;射阳;现代农业;现状;对策引言:盐城作为江苏省农业大市,无论是耕种面积还是海域面积都位居前列,射阳县隶属于盐城,土地肥沃,对农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受到政策的影响,农业发展面临着较多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各地政府需要正确看待农业发展的地位,实现我国农业实验系统的改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
一、射阳县农业发展现状射阳县作为盐城市的一个县城,近几年因为我国经济政策的改变,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影响等,农业发展十分迅速,结合近几年的农业产出数据可以看到现代化农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体系逐渐完善。
根据现代化进程检测结果,该县的粮食生产达到了新的台阶。
2021年,射阳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积极贯彻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广优质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强化指导服务,粮食生产呈平稳态势。
粮食面积基本平稳。
2021年射阳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69万公顷,较去年增加10公顷,同比增长0.01%。
其中,夏粮播种面积为7.45万公顷,较去年减少70公顷,同比减少0.01%;小麦播种面积68.2万公顷,较去年增加30公顷,同比增长0.04%;秋粮播种面积8.24万公顷,较去年增加80公顷,同比增长0.10%;稻谷播种面积7.12万公顷,较去年增加40公顷,同比增长0.06%;粮食单产稳中略增。
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一、现状作为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盐城市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农业产业基地,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区域之一。
近年来,盐城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从“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特色鲜明”三个方面出发,加大投入力度,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产业园建设、政策扶持等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具体来说,盐城市现代农业建设成果显著。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效益明显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成果丰硕,进口葡萄产业、夜光花生产业、薰衣草产业等新兴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不断壮大,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问题尽管盐城市现代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
1.资源投入不足资金和土地资源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
目前,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中,政府只能承担一部分投资,其余的还需要企业和农民自行承担,这无疑给投资增加了难度。
2.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化肥、农药对土壤和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耕地面积占比下降,影响了盐城市未来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3.产业链条完善不够农业产业链不完整,一些优质农产品没有形成品牌和知名度,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质量监管和标准体系。
这导致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销售价格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农民的收益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对策针对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1.加大政策投入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现代农业的品牌建设和培育支持,鼓励农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加强环保措施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推行“绿色农业”,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注重耕地复垦和保护,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促进农村环境质量改善。
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1. 引言1.1 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背景盐城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基地,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逐渐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背景可谓是乘势而上,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将信息化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背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引导和支持。
盐城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村大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促进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融合。
二是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消费升级的不断提升,盐城市农业面临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正逐步走向深入,积极探索并实践着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的道路,为推动盐城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背景充满希望与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1.2 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重要性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大数据技术,盐城市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情况、资源分配情况、市场需求等信息,为农业农村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大数据可以帮助盐城市农民实现精准种植,根据土壤、气候、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智能化种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大数据可以优化盐城市农业供应链,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环节的数字化管理,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质量。
大数据还可以推动盐城市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农业与科技、金融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滩涂面积最大、农业份额第一的盐城市,在现代农业方面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近几年来,盐城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盐城20XX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海岸线占江苏56%,沿海滩涂面积占江苏67%,农业份额全省第一的盐城市,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省委、省政府在《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全力推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沿海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
盐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潜力巨大。
一、盐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近几年来,盐城市提出了“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主要做法是:3、强化科技兴农,形成现代农业的差别化竞争优势。
一是引进新品种。
甜叶菊是天然的甜味剂植物,其干叶加工成糖甜度比白糖高300倍,而热量只有白糖的三百分之一。
东台市特有的沿海富钾沙土壤和海边气候,使种植甜叶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被认定为最适宜生长甜叶菊的全球少数几个地区之一。
在产业化带动下,东台市20XX年的甜叶菊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正向“世界健康糖源之都”冲刺。
近年来,盐城市每年引进的新品种有5~10个。
二是引用新技术。
好品种需要新技术作支撑,旧品种也能因为新技术而焕发新的生命力。
抢占农业新技术领域制高点,全方位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已经成为盐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
在阜宁县三灶镇头灶村境内的航天育种基地,有被称为“植物伟哥”的黄秋葵,有孕妇和糖尿病病人食用大有益处的“菜用肉西瓜”,还有可长到如高尔夫球一般大小的草莓及入口即化、口感特甜的太空西瓜。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建议一、现状分析亭湖区是江苏省盐城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淮河入海口地区,是典型的江淮平原农业区。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亭湖区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发展的热点和难点。
1. 农业生产现状亭湖区农村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以粮食、棉花、水稻等农作物为主要产业。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在种植业结构上仍然存在单一、低效的问题。
2. 农村工业现状亭湖区农村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家庭手工业为主,规模较小,产品陈旧,市场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也无法形成区域特色产业。
3. 农村服务业现状亭湖区农村服务业以农村旅游、家庭旅馆等为主,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不高,无法形成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问题存在1. 产业单一,发展空间有限。
亭湖区农村产业过于单一,以种植业为主,没有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导致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2. 产业融合度低,协同效应不显。
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机制,缺少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使得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不明显,发展效率低下。
3. 服务水平不高,满足不了农民需求。
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服务品质差,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无法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三、发展建议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产业。
2. 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建立起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紧密的联系和协作机制,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增强农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3. 推动农村生态旅游业,提升农村服务业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旅游,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提升农村服务业水平,满足农民和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摘要】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发现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存在着数据获取困难、数据互通互联不畅等问题,面临着挑战与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加强数据采集和共享、建设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等对策建议。
在实施路径方面,我们强调了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的重要性。
技术支持方面则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在我们指出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政府应当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推动措施要侧重于加强产业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为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现状分析、挑战与问题、对策建议、实施路径、技术支持、发展前景、政策支持、推动措施1. 引言1.1 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盐城市是江苏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基地之一,农业农村大数据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对策思考,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目前,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农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市场对农业大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供给依然不足,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孤岛的问题。
面对发展中的挑战与问题,我们应当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盐城市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数据共享和开放。
还需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相关技术研究和创新。
在实施路径上,可以采取分阶段、有序推进的方式,避免盲目跟风和投资浪费。
技术支持也是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保障技术设备的更新与维护。
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政府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需要进一步完善推动措施,鼓励各方合作共赢,助力农业农村大数据在盐城市的蓬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开发研究2010年摘要:在暑期实践活动中,通过对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了解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做法、经验和存在问题,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思考。
采取的调研方法主要是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文献法。
通过调研,了解到近年来盐城市通过“三大改革”、“三大载体”、“一户一棚”等措施的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土地经营权流转困难、融资渠道不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调查;盐城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205(2010)09-0022-03Survey on Yancheng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ZHANG Chun,BIAN Yu,MA Qing,WANG Chu(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anjing, Jiangsu210097)Abstract:Through the survey of Yancheng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some practices,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are learned in the summer Practical activities,and some relate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reflected.The research method is to take field trips,interviews,literature.Through research,Yancheng through“three major reform”,“three major carriers,”“one family,one shed" and other measures are put into effect in recent years,and modern agriculture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Bu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there are also diffi-culties in land management rights transfer,small financing,low degree of organization and so on,which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agriculture.Key words:Modern Agriculture;Status of development;Survey;Yancheng0引言2010年8月,我们课题组选择“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这一课题,进行了为期10多天的社会调研。
选择盐城市作为调研对象,主要基于盐城市是农业大市,总面积和总人口在全省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农业在GDP中的份额较大。
近年来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效农业面积位于全省前列。
与发达地区相比,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更具有典型意义。
本次调研活动,我们采取了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文献法等方法对课题展开调研。
在实地调研前,我们通过网上查阅的方法,用两天的时间,对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传统农业发展情况、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情况等信息进行了收集和学习,初步掌握了课题研究所需的背景信息。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调研活动的方案。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确定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首先到盐城市农业主管部门进行访谈,了解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面”上的情况,并请有关领导推荐具有代表性的“点”。
然后,到“点”上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
最后,再对掌握的资源进行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面”上情况了解,我们选择了盐城市农业委员会和盐城市农业资源开发局,用了2天时间。
“点”上考察,我们选择了建湖县上冈镇、滨海县滨淮镇长兴村、江苏绿盛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个单位作为考察的样本点。
样本点考察我们用了7天时间。
1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1.1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情况盐城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下辖2个县级市、5个县和2个区,全市812万人口,总面积17000km2,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省辖市。
作为农业大市,盐城市最近3年粮食总产过50亿kg,约占全国的1%,棉花占江苏省的一半以上,蔬菜、肉类、禽蛋等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多年来在江苏省都名列前茅。
近两年来,围绕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的目标,盐城市坚持以深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土地、农村金融“三大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三大载体”建设,主攻设施栽培、立体种植和规模养殖“三大任务”,积极推进旨在使高效农业本地化和富民化的“一户一棚”奔小康活动,形成了具有盐城特色的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全市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86个,农产品批发市场43个,农产品集中加工区10个;高效农业产值为36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高效农业总面积32.67万hm2,位居全省第一;设施农业doi:10.3969/j.issn.1673-9205.2010.09.009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调查张淳,卞宇,马清,王储(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工作研究22第9期RESEARCH IN AGRICULTURE DEVELOPEMENT总户数已达63万户,占纯农户的69%。
盐城市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机制,形成了以高效农业促进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的“互动双赢”格局。
积极推行土地入股、集中租赁、委托流转、延续流转等土地流转模式,鼓励引导农民以流转出的土地入股,创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盐城市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积极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整理项目等财政支农项目,着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和高效农业基地;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工商资本、外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着力扶持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支持农户小额贷款,发展高效农业。
盐城市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新型技术推广思路,培养了1万多个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近20万农户,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科技贡献率。
全市共引进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抗耐寒品种、穴盘基质育苗、工厂化育苗、高光能长寿流滴膜、多层覆盖、嫁接换根等高效种植业新品种、新材料和新技术50多个和30多项。
科技投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盐城市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方式,开展了“挂百企、进千社、带万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户对接”活动,突出服务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为农服务实体等“市场主体”,再由市场主体服务、带动千家万户增收致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盐城市高效农业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虽然高效农业总面积居全省第一,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土地面积大的基础之上的,高效农业的竞争优势还不很强。
二是政府对高效农业发展的投入与农民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有些地方鼓励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融资途径不多,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平台有待完善。
三是高效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不够,60%以上的面积由农民利用自己地发展高效农业,园区化发展的规模不够。
1.2样本点现代农业发展情况1.2.1建湖县上冈镇。
上冈镇现有耕地面积3600hm2,2009年底,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7797.10元。
近年来,该镇通过大力度招商和本地大户的培植,建成设施农业866.67hm2,大力发展优质蔬菜、高品质葡萄等。
在此基础上,引进了伟业蔬菜有限公司、青亚蔬菜种植公司、江苏常绿园生态观光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产业化开发。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该镇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1.2.2滨海县长兴村。
长兴村位于滨海县境内,废黄河古道东端。
全村9个生产小组,1315户,4569人口,耕地面积420hm2。
2004以来,该村充分利用县委、县政府“百千万”设施栽培工程扶持和省委扶贫机遇,发动全村农户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
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40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0%以上。
同时,多渠道争取资金,兴建长兴村蔬菜交易市场。
高效农业的发展,全村人均纯收入净增千元以上。
1.2.3江苏绿盛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绿盛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建湖县上冈镇宋楼村发展高效农业133.33hm2。
公司计划通过三期建设,建立一个紧密型的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种植、养殖、加工、销售、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基地。
2对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与政府管理人员、龙头企业和群众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在土地流转、金融服务、农民组织化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影响着盐城现代农业的发展。
通过访谈有关人员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2.1关于土地流转的问题2.1.1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家有关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实施细则不配套,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二是土地流转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土地流转主要靠政府部门推动,有些地方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三是土地流转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不健全,农民社会保障问题难以解决,部分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
2.1.2问题分析。
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一定的规模土地,高效农业就没有载体。
从农民角度来讲,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基,也具有提供生活保障的意义,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业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把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必须要有效解决农民收入来源的问题,使农民能从土地流转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和更大的实惠。
由于各个农户家庭情况不一样,有些家庭对土地的依赖性更大,因此就会产生所谓的“钉子户”,土地规模流转就比较困难。
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来讲,企业为追逐更大的利润,当然希望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土地使用成工作研究23农业开发研究2010年本。
由于发展的压力,基层政府必须要用一定规模的土地作为条件,吸引“三资”来发展现代农业。
于是有些基层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更善于使用行政手段,更倾向于照顾企业方面的利益,这就使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
2.1.3建议。
一是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立法,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对土地流转进行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