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舍勒铜矿学术报告
新疆阿舍勒I号铜锌矿床矿体形态及成矿作用初探

翼 ,倾 向东 ,倾角 4o~ 5 ,厚度较东翼小 ,为 产探矿 表 明 : 5 5o 1  ̄ 0m,平均为 2 . 4 2 0 m,矿体厚 度变化系数 7%, 7
品位变化系数 7 . % 38。 8 ( 已开采中段 “ 1 ) 正常翼”矿体跟 “ 倒装翼”矿
体在大部分 中段是断开的 ,个别 中段只是相紧靠 , 矿体未褶皱前顶板 主要为第三亚段 的玄武岩 , 而并非是矿体发生了回转。I 号矿床的 “ 号矿体” I I 底板为第二段第一亚段的英安质沉凝灰岩 、含砾沉 (号矿体南延部分) I ,在走向上往南跟随所在地层 由
矿 为 主。 I Fra bibliotek铜锌矿床由两个矿体组成 , 以 I 并 号矿体为 主 ,其铜金属储量 占矿床总储量 的 9 . %,是矿床 73 4
中最主要的工业矿体 。
I 号矿体赋存于阿舍勒组第 二岩性段第二亚段 的英安质沉凝灰岩、含砾沉凝灰岩上部 ,矿体分布 2开采现状与生产探矿情况
于 1- 7 间,总体形态为透镜状 ,呈隐状 一半隐 2 1 开采现 状 81 线 . 伏状产 出,地表有铁帽覆盖。 《 新疆 哈巴河县 阿舍 新疆阿舍勒铜矿 自 20 年开采以来, 05 现已开拓 勒铜矿区一号铜锌矿床勘探地质报 认为 :矿体 至 30 中段 。50 中段及 60 中段 “ 0 m 0 m 5 m 倒转翼” 形态严 格受地层及 向斜构造控 制 ,与地层 同步褶 矿体 已基本开采结束 ,4 0 中段 “ 0 m 倒转翼”矿体 皱 ,为一东翼倒转 ,向北倾伏 的紧密 向斜 。I 号矿 现 正 在 开采 。60m 中段 “ 常翼 ” 矿 体 及 70m 5 正 5 体 其横 断面 呈 “ 钩”状 ,水 平 断面 呈 “ 刀 ” 鱼 镰 以上 中段 “ 倒转翼”矿体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采。 状 ;矿体总体呈南北 向展布 ,走 向长 83" 5 1 1,枢纽 I 2 生产探矿情况 . 2 倾伏 长 1 6 0m,控 制长 70m,埋深 1 ̄ 3 2 0 890m, 矿山生产探矿随着矿山开拓 、采掘工程 的进行 最 大垂深 90m;矿体 东翼 倒转 ,倾 向东 ,倾 角 0 而深 人。 目 ,30m 以上中段 “ 前 5 倒转翼 ”矿体 已 5。 ̄ 5 ,平 均厚度 4 5 7。 5 m,向斜枢纽 向北倾伏 , 基本探 明,30m 以上 中段 “ 5 正常翼 ”矿体及 “I I 倾伏 角 4 o一 5 ,回转 端变形强烈 ,厚度膨 大 , 5 6o 号矿体”局部地段也进行 了控制 。并且在 I 号矿床 最厚可达 8 0 m,形成典型的顶厚褶皱 ;西翼为正常 深部 9 2 勘探线进行 了深部探矿。经这 几年 的生 ~1
阿舍勒铜矿选矿技术进步

生, 员工对流程、工艺以及操作的熟练程度较低 , 5 名选矿技术人员各把一关 ,克服新疆冬季生产和员
工技术不熟练等各种 困难 , 经过一个冬季的磨练 , 截 至 20 0 5年 4 已经能够稳定 生产 : 月 处理量 9 t , 7 h铜 / 精矿品位 一般 1. 2 %,铜金属 回收率稳定在 8 %~0 9 7%左右 , 5 铜精矿含锌 4 5 %, %~ . 锌金属 回收率 2 % 7 3
值控制 的影响程度 , 观察到选铜系统的粗选 、 扫选泡 沫层呈不正常的过大过厚过黏状态 ,而且铜粗选的
维普资讯
・
l 2・
有色 金属( 选矿部 分)
20 年第 5 06期
阿舍勒铜矿选矿技术进步
万 玲 华金仓 ,
(. 1 新疆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 司, 新疆阿勒泰 860 ;. 37 0 2 四川鑫源矿 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 60 4 ) 10 1
选矿厂 于 20 年 1 月试投产 ,8 名员工 中 04 1 10 仅配备了 1 名磨浮熟练工人和 8 名当年技校毕业 1 O
在 8%一4 m磨矿细度条件下进行铜 锌混合浮选 5 71 x
( 以下简称混选段 )三次粗选 、 , 两次扫选浮选得到的 混选粗精矿再磨 , 再磨细度为 9 %一3 m 然后进行 5 4i ; x
阿舍勒铜矿 的矿石属铜锌多金属硫化矿,主要 金属矿物有黄铁矿、 黄铜矿、 砷黝铜矿和闪锌矿 , 其 中黄铁矿占矿物相对含量 的 6 . 6 %;黄铜 矿占矿物 5 相对含量 的 5 1 . %;砷黝铜矿 占矿物相 对含量 的 8 0 3 闪锌矿 占矿物相对含量的 1 6 . %; 6 . %。铜矿物和 7 锌矿物均与黄铁矿紧密嵌布 , 嵌布粒度较细。 铜矿物
阿舍勒铜矿DRF工艺试验浅析

2 0 1 3焦
新
疆
有
色
金
属
表 2 闭 路试 验 结 果 %
回收率
C u Z n A u
பைடு நூலகம்
1 1 3
试
验
一
产品 产
名称 率
品 位
C u Z n Au A g
A g
铜 精矿 1 O . 4 11 9 . 2 4 4 . 8 5 1 . 2 2 1 8 7 . 2 4 8 2 . 8 9 3 6 . 7 2 4 0 . 1 1 5 0 . 6 2
碲银矿。
图 1 现 场工 艺 闭路 试 验流 程 图
由图 1 、 图 2可看 出 , 两种 工 艺 的闭路 试 验 流 程
金属氧化矿物 少量磁铁矿 、 褐铁矿 。 舸 矿物 石 泥
均为铜锌混合浮选一铜 、 锌分离流程 , 流程结构相同,
药剂 制度却 各有 特点 。
D R F 工艺制度的特点是 :① 混合浮选作业采用
工艺, 较大幅度降低药剂耗量 , 进一步提高企业综合
经 济效益 。
1 选 矿 工 艺 对 比试 验
1 . 1矿 石性 质
’
新 疆 阿舍 勒铜 矿 是 一座 大 型有 色 金属 矿 床 。属 于火 山喷发 一沉 积成 因 的铜 、 锌 多金属 硫化 矿床 。除 富含 铜外 , 还 伴 生有 锌 、 金、 银、 硫等 有 价元 素 。经 国
R
F
混尾矿
原矿
6 8 . 0 2 0 . 2 8 0 . 1 6 0 . 1 4 1 1 . 7 9 7 . 5 9 7 . 4 2 2 9 . 3 4 1 9 . 8 6
1 0 0 . 0 0 2 . 5 1 1 . 4 7 0 . 3 2 4 0 . 3 9 1 o 0 . 0 0 1 0 0 . o o 1 0 0 . o 0 1 0 0 . O H 0
新疆阿舍勒铜矿软弱岩体成巷的试验研究

体的顶板 以玄武岩为主.底板主要是英安质沉凝灰 岩、 含砾 沉凝灰 岩 。在构造 应 力和地 下水 的作用 下 .
孔取 上 限) 。
3 现场 工 业 试 验
方案 确 定后 , 选择 在 7 o中段 7 7分段 , 附 0 6 2线
近 的矿体 下盘 沿脉 巷进行 了现 场工 业试验 。该区域
() 2 围岩 构造 发育 , 尤其在 构造 带 中 , 理 、 隙 节 裂 更为发育 . 孔隙率 也相对 较 大 , 些均 为岩体 进一步 这
矿体 北部 的顶 板和 南 部底 板 各 形成 一 条构 造 带 ; 而
收稿 日期 :06 0 — 6 20 -7 2 作者简介 : 黄文强(9 0 ) 男, 17 一 , 福建上杭人 , 工程师, 从事矿 山采矿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
维普资讯
第4 期
维普资讯
第 2 第 4期 o卷
2o 年 l 月 o6 2
刍茵 童 毛 唐
J n x N neru t s i z i o fr s a o Mea l
文章编 号 :0521( 0) —04- 10—72 06 401-3 2 0 - 0
新疆 阿舍 勒铜 矿 软 弱岩 体 成 巷 的试 验 研 究
钩状 ”水平断 面为 “ 刀状 ” , 镰 。矿 体在 成矿 同期褶皱 的作用 下 。 形成 东西 两翼 。 即倒 转翼和 正常 翼 。东翼 ( 常翼 ) 正 顶板 以英安 质沉 凝 灰 岩 、 含砾 沉 凝灰 岩 为 主, 部分地 段 已硫铁 化 , 并成 为铜 矿 体 的直 接 顶板 , 底板 为玄 武岩 ; 翼 ( 西 倒转 翼 ) 体 和两 翼 过渡 带矿 矿
新疆阿吾拉勒山奴拉赛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

范 围较大 , 一4 1 在 .‰~ 十8 5 .‰之 间; 重晶石 占 在 +1 .‰~ 十1 .‰之间 。矿石 中方解石 的 8 0 SO 变化 s 39 70 O M W 于 +1 .‰~ +1 .‰ , C _ 26 6 3 v 衄在 一1 .‰ ~ 一2 3 P 01 .‰之间 。认 为奴 拉赛铜矿 床属于 中低温热液成 因 , 而非次生富 集成矿 , 矿过程为一期多 阶段 。流体混合 是金 属沉淀 的主要 机制 , 着热液 的演化 , 成 随 温度 降低 和氧逸 度升 高等多
Xni g C i ) i a , hn j n a
Ab ta t sr c
T e h Awua u ti p e t l e i b li a jr o p r rd c gae s r a s a , n le l Mo na c p r n o mea o nc ets o p e o u i rai Wet nTi h n a d l g ma c p n n e n
vri es y,Xia 1 0 4 h a x ,C ia . l oo ia ry hns o l’Ar e l eF re t ’n7 0 5 ,S a n i hn ;4No 8 GodGe lgc Pat ,C eePepe l i m dPoi oc ,Ummq 3 0 7 c i 05, 8
21年 1 02 0月
Oco e ,2 1 tb r 0 2
矿
床
地3 1卷 第 5期 3 5 : 07 1 0 1( ) 1 8 ~1 0
新疆阿舍勒铜锌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特点

第5卷第5期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V ol.5,No.51996年10月 GEOL OGICAL EX P L ORATION FOR N ON -FERROUS METALS Oct .,1996 ①新疆阿舍勒铜锌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特点叶庆同 傅旭杰(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摘 要 阿舍勒铜锌矿床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大陆边缘裂谷带是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早中泥盆世火山活动形成了含矿的双峰式火山岩套。
矿床产于近喷发间歇期的石英角斑质角砾凝灰岩中,受火山洼地和同生断裂控制。
矿床有双层结构,下部有强烈的围岩蚀变分带,矿体内有矿化分带。
成矿以喷气-沉积作用为主,经历了后期变质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和表生氧化作用,具有岩浆热液与裂谷海水对流循环成矿模式。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裂谷 火山喷发 物理化学条件 阿舍勒 新疆阿舍勒铜锌块状硫化物矿床是我国近年来探明的一个大而富的铜矿床。
它位于新疆哈巴河县城西北,泥盆纪火山盆地中部。
1 成矿区域地质背景阿舍勒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处于阿尔泰造山带的西南缘,是哈萨克斯坦矿区阿尔泰成矿带的东延部分。
它是在元古代-加里东期大陆壳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从寒武纪开始拉张,到泥盆纪达到顶峰,发育了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和深海-次深海相沉积,成为火山岩型被动陆缘,早石炭世转入汇聚阶段〔1〕。
矿区阿尔泰的大部分铜、多金属矿床,包括阿舍勒矿床,产于下-中泥盆统火山岩建造和火山-沉积建造中,并由早到晚形成了铁、铅锌→铜、锌、金→含铜黄铁矿矿化系列。
因此,阿舍勒矿床是阿尔泰造山带拉张型过渡壳阶段演化的产物,它的成矿地质背景不同于黑矿型矿床,后者形成于汇聚型过渡壳阶段〔2、3〕。
2 矿床成矿地质条件2.1 赋矿地层特征阿舍勒火山沉积盆地中出露地层为下中泥盆统阿舍勒组、中上泥盆统齐也组和下石炭统红山嘴组,三者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图1)。
其中,阿舍勒组是赋矿地层。
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潜)火山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首先,685±5Ma至706±6Ma的形成时代,在地质历史上处于早寒武世晚期冰期至温暖期。这一时期是地球上氧气含量逐渐增加,海洋生物逐渐复苏,生命多样性开始显现的关键时期。阿舍勒铜锌矿区的火山活动之所以能够发生,与当时的气候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此外,该时期的地球构造背景也影响了该地区的岩石组成和矿床形成。
综上所述,吉尔伯特号沉船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海底文化遗产和推进海底考古学研究的新的视角和思路,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再次,保护和管理海底文化遗产也具有重要意义。海底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充分保护和管理。海底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同时也需要借鉴具有实践经验的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切实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也是保护海底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最后,海底考古学研究应坚持科学和开放的原则。在开展海底考古学研究时,应坚持科学和开放的原则,避免搞钓鱼式研究或者非法盗取和破坏文化遗产。应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海底考古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更好传承和保护。
首先,海底考古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海洋是地球表面面积最广、未被完全开发的区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人类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领域。同时,海洋也是地球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海底考古学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人类历史和环境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新疆阿舍勒铜矿英安-玄武-安山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背景

新疆阿舍勒铜矿英安-玄武-安山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背景阿舍勒铜矿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的交界处。
该地区岩石类型丰富,显示出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特征。
其中,英安-玄武-安山质火山岩是研究该地区的重要对象。
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该类岩石富含硅、钠、钾、铝等元素,同时富集了一些高场强元素如铕、铽、钼、铬等。
如该地区某些玄武岩的SiO2含量高达50%以上,而Na2O、K2O总量约为8%~9%,表明属于高钠、高钾富铝岩石。
同时,这些火山岩的La/Yb比值普遍较低,LREE相对富集,HREE偏低,呈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和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
构造背景方面,该地区形成于晚古生代晚期至中新世之间,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喜马拉雅式造山运动和印支式造山运动两个阶段。
而英安-玄武-安山质火山岩的形成则与喜马拉雅式造山运动有关。
据推测,该区域的地壳经历了一系列的伸展薄化过程,形成了受伸展作用影响下的洋岛火山岩带。
同时,在喜马拉雅式造山运动的挤压作用下,该地区的岛弧火山岩经历了隆升变形,岩浆活动也随之休止。
自新生代中新世以来,该地区地壳稳定,火山活动停止,形成了现今的岩石构造背景。
综上所述,英安-玄武-安山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背景,揭示了该地区晚古生代至中新世的地质演化和火山岩形成的过程。
研究该类火山岩对于研究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资源勘查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数据分析对于阿舍勒铜矿英安-玄武-安山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背景,我们需要仔细分析相关数据来得出结论。
首先,通过地球化学分析,该类岩石富含硅、钠、钾、铝等元素,同时富集了一些高场强元素如铕、铽、钼、铬等。
其中玄武岩的SiO2含量高达50%以上,而Na2O、K2O总量约为8%~9%。
这说明英安-玄武-安山质火山岩属于高钠、高钾富铝岩石,能够很好地反映区域的地球化学变化。
同时,玄武岩的总碱度显著高于斜长岩,表明其来源具有强烈的地幔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阿舍勒铜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摘要:本文在对阿舍勒铜矿外围矿区的研究工作以及大量阅读前人所发表论文加以总结的基础上所做的。
涉及到室内整理资料推断矿床成因以及主要找矿标志,进而进行野外踏勘,寻找一定的论据,包括矿区矿化蚀变带、褶皱、断裂构造等。
所用地质作图工具主要为Mapgis。
论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世界范围内铜矿种类较多,有喷流-沉积型铜矿床、火山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等,阿舍勒铜矿属于火山块状硫化物铜矿。
地质学家们针对铜矿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写了多篇有关铜矿的文章,针对阿舍勒铜矿国内外学者也是非常重视,不仅因为其典型性,并且其开发研究对我国铜矿事业发展有一定意义。
(2)阿舍勒铜-铅-锌矿床是一个典型的VMS型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复杂,构造上,它处在晚古生代西伯利亚地块阿勒泰地槽褶皱带上。
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中泥盆阿勒泰组、中上泥盆齐也组,矿区结构主要由一系列的南北向褶皱和断层控制,结构由南向北,断层主要在成矿后形成并为西北和南北向。
主要成矿元素为铜,其次为锌、银、铅、黄铁矿和重晶石,还有少量的金等等。
(3)矿床的形成经历了较长时间,晚古生代是大规模中酸性火山岩的喷发,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中泥盆火山岩喷发间歇期,为成矿提供有利时空。
矿床控制因素显示出“地层-岩控-构控和时空”多位一体的特点,通过对其硫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知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元性,所以本矿床成因复杂,可断定为复合成因矿床。
并且通过与国外塞浦路斯矿床以及国内的白银厂矿床等同类矿床的对比,对该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4)根据对室内资料的整理以及野外实际踏勘,总结主要找矿标志有以下几种:铁冒、重晶石、矿区蚀变带、黄铁矿、重力异常、地层标志等,在论文中都有相应的照片相对应,以便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阿舍勒铜矿;矿床地质;矿床成因;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