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拼读、书写第四单元的生字词。

- 理解第四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 掌握第四单元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实例,分析并运用相关的写作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 详细解读第四单元的每篇课文,包括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

- 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认读和书写指导。

2.2 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 通过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3.3 课堂讲解与讨论- 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4 课堂练习与反馈- 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5 课后作业布置-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建议- 教师应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

-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讲教材解读(集体备课)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讲教材解读(集体备课)

引导学生抓住 词语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
在这一课中最重要的是 要了解时代背景,了解 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了解1927年发生了哪些 事情,当时的形势如何。 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课文中多次出 现了外貌、神态、 言行描写。通过体 会李大钊的外貌、 神态、言行,体会 李大钊崇高的革命 理想和坚定的革命 信念。
在课文中多次 出现了外貌、神 态、言行描写。 通过体会李大钊 的外貌、神态、 言行,体会李大 钊崇高的革命理 想和坚定的革命 信念。
引导学生交流 哪些革命先辈 的死重于泰山。
了解演讲 稿发表的 历史背景 及张思德 的生平事 迹。
引用名言, 论证自己 的观点。 说明两种 “死”的不同 意义。
再次表明作者 的观点,即要 有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战斗中,共产党员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托起炸药包,炸毁敌人暗堡,使胜利的红旗高高飘扬。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感 谢 聆 听
本单元内容丰富,有的抒发了作者高尚的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有的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有的阐述了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 念,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 节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组文章虽然题材不同,但是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写的,下面我 们一起进入单元导读。根据教材分析,教参的学习,我们确定了本单元 的人文主题是“理想和信念”,宋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为点睛之句。
第 三 章
单元要素解读
人文主题:理想和信念
语文要素: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 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 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 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 了解第四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2. 研究并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能够正确理解并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练和活动。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理解并正确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三、教学准备1. 第四单元的课本和教辅材料。

2. 录音机和课件投影设备。

3. 单词卡片和图片资料。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词汇卡片,引导学生回顾并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预:让学生预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 听力: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并纠正发音和语调。

4. 模仿:教师示范课文的朗读,引导学生模仿并注意语音语调。

5. 分角色朗读: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6. 讨论与展示: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课文中的问题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考。

7.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创作相关对话。

8. 练与巩固:布置相关练和作业,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课文理解: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朗读表达: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4. 小组活动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和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词汇和短语的掌握也得到了加强。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展示了积极的合作和创造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课堂氛围的活跃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一、教学目标1. 了解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和主题。

2. 掌握第四单元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理解和运用第四单元的语法知识。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第四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理解和运用第四单元的语法知识。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中国的长城》,内容涵盖了中国长城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重点词汇和短语包括:长城、防御、守卫、文化遗产等。

3. 语法知识包括: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四、教学策略1. 充分利用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源,让学生对中国长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鼓励学生多阅读相关的文章和资料,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五、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长城的守卫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相关知识。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4. 阅读训练法: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和资料,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他们对学习的反思和提高。

3. 组织小组展示和班级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贡献。

以上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的教学文档,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抓住主题,提炼关键信息。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答。

3. 养成归纳和分析的惯。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2. 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

教学准备:1. 电子白板和投影仪。

2. 单元教材《第四单元集体教案》。

3. 学生练册和笔、纸。

教学步骤:1. 师生互动(5分钟)- 老师与学生问候,呼唤学生的注意力。

- 复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引入本节课话题。

2. 导入新课(10分钟)- 使用电子白板展示文章的标题和主要内容。

- 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文章可能涉及的主题和问题。

3. 集体阅读与理解(15分钟)- 学生集体阅读课文,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 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答的方式。

4. 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与课文相关的短文进行阅读。

- 小组讨论,归纳出这篇短文的主题和关键信息。

- 小组展示归纳结果,与其他组共享信息。

5. 个人总结与表达(10分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题和要点。

- 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提高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内容。

教学扩展: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提醒学生复和巩固所学知识。

2. 提供更多类似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提升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3. 鼓励学生写作或口头表达,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探索与发现一、单元整体概述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夜晚的实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学会合作》,是围绕“探索与发现”主题来组织的,宣传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成果,洋溢着时代气息,渗透着现代意识和价值观。

亲近自然,关注环境,崇尚科学,探索创新,学会合作,这些现代理念和精神必将给学生的心灵以丰富和强有力的滋养。

教学中撒播的那些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种子,将成为未来的参天大树,栋梁之才。

在体裁方面,三篇课文分别是写人的记叙文、科普说明文、说理性很强的演讲稿,体现了文体的多样性。

因此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根据文体的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写作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本单元的生字10个,并且能正确美观的书写,注意“幢”的读音,“薄”的多音字读法,“胁”与“协”的具体用法。

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回眸”“匮乏”“敬畏”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

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3.初步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海洋的情感。

4.围绕作者关于“合作”的观点,阅读感受事例,领悟作者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把观点阐述清楚的写作方法,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

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在本课教学时教会学生“总——分——总”的表达方法,并用上“总之”写一段话。

5.能按照要求观察一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或自己做一个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多动脑的良好习惯。

能将自己的实验观察情况说一说,并在写作中写清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7.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帮助学生诵读、感悟“知过必改,闻过则喜”等名句,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尽量在生活中学会运用这些贤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研究《纸上的谜团》这篇文章,了解和掌握推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推理阅读的兴趣,例如: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进行推理的情景吗?
2. 预导入:让学生观察一张纸上的谜团,让他们尝试通过观察和推理来猜测纸上的事情。

3. 阅读文章:让学生阅读《纸上的谜团》,并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中的谜团是如何解开的,以及推理的过程和方法。

5. 总结归纳: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推理过程,并进行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推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6. 练巩固:让学生进行推理阅读的练,可以使用类似的文章或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推理。

7. 拓展延伸:对于研究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复杂的推理阅读材料,挑战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 掌握推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 能够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谜团
- 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推理阅读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 检查学生在练中的答案和推理过程
- 与学生进行个别对话,了解他们对推理阅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家庭作业
布置一篇类似的推理阅读文章,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推理,并写下自己的推理过程和结论。

参考资料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 推理阅读教学资料- 相关练题和材料。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集体
备课
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第四单元的内容,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古诗吟诵》。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课本和课件。

2. 准备一些古诗的诵读录音或视频资源。

3. 准备一些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4. 准备一些与古诗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步骤
导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古诗的特点和韵律。

2. 播放一段古诗的诵读录音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
1. 教师逐句解读古诗的意思,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2. 指导学生模仿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进行诵读练习。

3. 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拓展
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通过填空、选择等方式巩固对古诗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与古诗主题相关的短文。

总结
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2. 鼓励学生多读古诗,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激发了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但在教学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解读古诗的意思,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14、卖火柴的小女孩第四单元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课文脉络,把握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主备人: 陈冉冉 授课人: 邱慧玲 全册第 33 课时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效果。

3.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如何让今天中国的孩子体会到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况,感受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这是培养孩子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着力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陈冉冉授课人:邱慧玲全册第 34 课时
教学内容: 15、凡卡第四单元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
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
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让学生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难点: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陈冉冉 授课人: 邱慧玲 全册第 35 课时 教学内容: 15、凡卡 第 四 单元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文章运用写信的过程记叙,采用插叙、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并理解他的内心。

教学重点:
1、对比手法的运用。

2、通过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并理解他的内心。

教学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16* 鲁滨孙漂流记第四单元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断,了解大意。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 陈冉冉 授课人: 邱慧玲 全册第 37 课时 教学内容: 17* 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 四 单元 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陈冉冉 授课人: 邱慧玲 全册第 38
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习作四 第 四 单元 第 7 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

难点:用事实说话。

陈冉冉授课人:邱慧玲全册第 39 课时
固镇县石湖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习作四第四单元第 8 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习作提示,从两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
作,但有一点应引起注意,虽然体裁不同,但主题是一样的,都是讲“学会生存”。

2、语言真实自然,要表达真情实感。

3、审清题目,把握要求。

4、动笔打草稿。

重点:语言真实自然,要表达真情实感。

难点:叙事具体,读后感能联想自如、感情真实。

主备人: 陈冉冉 授课人: 邱慧玲 全册第 40 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四 第 四 单元 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或别人的文章。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评价他人的文章。

3、学会有条理、详略得当、完整的叙事。

重点:接受他人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

难点:叙事是否具体,有条理。

主备人: 陈冉冉 授课人: 邱慧玲 全册第 41 课时 教学内容: 回顾•拓展四 第 四 单元 第 10 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使学生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语句,培养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重点:交流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人物性格特点。

难点:怎样提高阅读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