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铜矿与铜矿石的区别

合集下载

铜精矿 含铜量

铜精矿 含铜量

铜精矿含铜量
铜精矿是一种含铜量较高的矿石,通常含有约30%的铜金属。

铜精矿是铜的最主要的原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铜精矿在矿山中的开采量巨大,但其含铜量相对较低,需要进行选矿和冶炼等工艺处理才能得到高品质的铜金属。

铜精矿的含铜量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或者物理检测等方法进行测定。

其含铜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铜的产量和生产成本。

一般来说,含铜量较高的铜精矿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含铜量较低的铜精矿则需要进行更多的加工工序,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在铜精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对于含铜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开采铜精矿时,需要选择含铜量较高的矿体进行采掘;在选矿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对铜精矿进行分离和提纯,以获得高含铜量的产品。

同时,在冶炼过程中,也需要控制冶炼条件,确保铜精矿中的铜能够被充分提取和回收。

总之,铜精矿的含铜量是影响铜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需要在采掘、选矿和冶炼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 1 -。

铜矿石

铜矿石

氧化矿
赤铜矿
蓝铜矿
孔雀石
蓝铜矿蓝铜矿的化学式为Cu(OH)2(CO3)2,成分相当稳定。属单斜晶系。晶体常呈短柱状、柱状或厚板状, 集合体为致密块状、晶簇状、放射状、土状或皮壳状、薄膜状等。深蓝色,土状块体呈浅蓝色;浅蓝色条痕;晶 体呈玻璃光泽,土状块体呈土状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解理完全或中等;贝壳状断口;硬度3.5~4,比重3.7~3.9, 性脆 。
硫化矿
斑铜矿
黄铜矿
辉铜矿
黄铜矿黄铜矿的成分 CuFeS2,含Cu34.56%。最常见的为四方晶系变体。晶体呈四方双锥或四方四面体,但 很少见;经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黄铜色,表面常因氧化而呈金黄或红紫等锖色;条痕绿黑色。硬度3~4; 比重4.1~4.3。主要产于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铜矿、接触交代铜矿床以及某些沉积成因(包括火山沉积成因)的 层状铜矿中。在风化作用下,黄铜矿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后者当与含碳酸的溶液作用时便形成孔雀石、蓝 铜矿;与原生的硫化铜矿物作用,可形成次生斑铜矿、辉铜矿和铜蓝,形成铜的次生富集。黄铜矿是炼铜的主要 矿物原料之一 。
铜矿石
矿物种类
01 产品介绍
03 硫化矿
目录
02 自然铜 04 氧化矿
铜矿石是铜元素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矿物形态。自然界中的含铜矿石有200多种,常 见的铜矿可分为自然铜、硫化矿和氧化矿三种类型。铜矿石的脉石主要是石英,其次为方解石、长石、云母、绿 泥石、重晶石等。
产品介绍
铜在地壳中主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自然界中的含铜矿物有200多种,常见的铜矿物可分为自然铜、硫化矿 和氧化矿三种类型。自然铜在自然界中很少,主要是硫化矿和氧化矿。硫化矿分布最广,是主要的炼铜原料。铜 的硫化矿中分布依次为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

铜矿石类型简介

铜矿石类型简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矿石类型简介
铜矿石是指含有铜元素或铜化合物的矿石,能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或者说是铜矿砂,铜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铜及铜制品。

主要应用于冶金行业,如冶金行业,作为原材料铜的成矿类型,所以铜矿石类型也纷繁复杂。

本文矿权交易网专家就为您详细介绍铜矿石类型。

铜矿石类型按其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
(1)斑岩型,(2)砂页岩型,(3)铜镍硫化物型,(4)黄铁矿型,(5)铜-铀-金型,(6)自然铜型,(7)脉型,(8)碳酸岩型,(9)矽卡岩型。

班岩型铜矿石是一种储量大品位低可用大规模机械化露采的铜矿床矿石,其
储量往往达几亿吨,铜品位常常小于1%。

据世界上103 个斑岩型矿床统计,单个矿床矿石量平均可达5.5 亿吨,铜品位0.6%,它是世界上重要的铜矿工业类型之一。

砂页岩型铜矿石是泛指不同时代沉积岩中的层控铜矿石,其矿床产在一套沉
积岩或沉积变质岩中,它是世界上铜矿主要工业类型之一,占世界铜储量30% 左右。

矿床以其规模大,品位高,伴生组分丰富为特点,因而其经济价值巨大。

块状硫化物型铜矿石是1978 年在北纬21 度附近的东太平洋脊上首次发现的。

虽然铜锌品位很高(铜6%,锌29%),但脊上发现了一个长970 米,宽200 米,高35 米,拥有2500 万吨矿量的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

第一次达到了具工业矿床的要求,其矿石含铜最高为11%,含锌0.8%,还含少量的银(PPM),钼(0.03%)和锡(0.03%)。

黄铁矿型铜矿石是指与海底火山作用有一定联系的含大量黄铁矿和一定数量铜、铅、锌的矿床矿石,西方多称该类矿床为块状硫化物矿床。

铜矿石的几个区别

铜矿石的几个区别

铜矿石的几个区别编辑[tónglán]铜蓝是一种成分为硫化铜的矿物,它的含铜量为66%,是提炼铜的矿石。

铜蓝呈蓝色,具有金属光泽,一般为片状,或像一层膜似的覆盖在其他矿物或岩石上,也可像一团烟灰一样。

铜蓝主要产在其他铜矿床附近。

covellite金属光泽,蓝色铜绿[covellite]铜蓝是一种成分为硫化铜的矿物,它的含铜量为66%,是提炼铜的矿石。

铜绿呈圆形蓝色,具备金属光泽,通常为片状,或像是一层膜似的全面覆盖在其他矿物或岩石上,也可以像是一团烟灰一样。

铜绿主要挖空其他铜矿床附近。

铜矿石矿物。

化学成分为cus。

含铜量66.48%,因呈靛蓝色而得名。

炼铜的主要矿物原料。

晶体为六方晶系,呈六方片状。

具平行底面完全解理。

金属光泽或光泽暗淡,莫氏硬度1.5~2,比重4.67。

主要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中(由硫酸铜溶液交代黄铜矿、斑铜矿等硫化物而成)。

常与辉铜矿伴生,组成含铜很富的矿石。

代表性产地为俄罗斯乌拉尔的勃利亚文。

热液型成因的铜蓝较为罕见,美国蒙大拿州的比尤特、南斯拉夫的博尔等铜矿床中也有产出。

2基本信息编辑名字来源:以意大利矿物学家n.covelli的名字命名化学组成:cu66.48%,s33.52%。

混入物有fe,ag,se;类别:硫化物-单硫化物-铜蓝族晶系和空间群:六方晶系,p63/mmc晶胞参数:a0=3.792,c0=16.344形态:单晶体极为少见,呈细薄六方板状或片状。

通常多以粉末状和被膜状集合体出现。

成因和产状:铜绿主要就是外分解成因,它就是不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天然拎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矿物。

存有热液促进作用构成的铜绿就是极其稀疏的。

在火山熔岩中也曾存有辨认出铜绿,它系则硫质喷气促进作用的产物。

主要用途:铜的矿物原料,通常与其他铜矿物一起作为铜矿石利用。

蓝铜矿就是一种碱性铜碳酸盐矿物,也叫做石青。

它常与孔雀石一起产自铜矿床的水解拎中。

蓝铜矿可以做为铜矿石来加炼铜,也用做蓝颜料,质优的还可以制作成工艺品。

铜的的分类-特性-和一般用途

铜的的分类-特性-和一般用途

一、常见分类: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白铜是铜和镍的合金青铜是铜和除了锌和镍以外的元素形成的合金,主要有锡青铜,铝青铜等紫铜是铜含量很高的铜,其它杂质总含量在1%以下。

1、紫铜:红铜即纯铜,又名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

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电火花专用电蚀铜等要求导电性良好的产品。

因呈紫红色而得名。

它不一定是纯铜,有时还加入少量脱氧元素或其他元素,以改善材质和性能,因此也归入铜合金。

中国紫铜加工材按成分可分为:普通紫铜(T1、T2、T3、T4)、无氧铜(TU1、TU2和高纯、真空无氧铜)、脱氧铜(TUP、TUMn)、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种铜(砷铜、碲铜、银铜)四类。

紫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器材。

紫铜在大气、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碱、盐溶液及多种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蚀性,用于化学工业。

另外,紫铜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经冷、热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半成品和成品。

20世纪70年代,紫铜的产量超过了其他各类铜合金的总产量。

紫铜中的微量杂质对铜的导电、导热性能有严重影响。

其中钛、磷、铁、硅等显着降低电导率,而镉、锌等则影响很小。

氧、硫、硒、碲等在铜中的固溶度很小,可与铜生成脆性化合物,对导电性影响不大,但能降低加工塑性。

普通紫铜在含氢或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时,氢或一氧化碳易与晶界的氧化亚铜(Cu2O)作用,产生高压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可使铜破裂。

这种现象常称为铜的"氢病"。

氧对铜的焊接性有害。

铋或铅与铜生成低熔点共晶,使铜产生热脆;而脆性的铋呈薄膜状分布在晶界时,又使铜产生冷脆。

磷能显着降低铜的导电性,但可提高铜液的流动性,改善焊接性。

适量的铅、碲、硫等能改善可切削性。

2、黄铜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

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

铜精矿的概念和特点

铜精矿的概念和特点

铜精矿的概念和特点铜精矿是一种含铜量较高的矿石,通常由多种矿物组成。

它是铜的主要原料之一,用于生产铜金属和其他铜制品。

本文将介绍铜精矿的概念和特点,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矿石。

一、概念铜精矿,又称黄铜矿,是一种含有较高铜含量的矿石。

它主要由黄铜矿石、硫化铜矿石和其他杂质矿物组成。

铜精矿具有较高的分离度,是铜矿石中铜含量较高的部分。

二、特点1. 高铜含量:铜精矿的主要特点是铜含量较高。

一般而言,铜精矿中的铜含量在20%至30%之间。

由于其高铜含量,铜精矿成为铜冶炼的重要原料。

2. 多样性:铜精矿由多种矿物组成,其中主要包括黄铜矿石、硫化铜矿石和其他硫化物矿石。

不同地区的铜精矿成分有所不同,因此其矿物组成和特点也有所差异。

3. 可加工性:铜精矿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

在铜冶炼的过程中,铜精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和提炼,使得其中的铜含量进一步提高。

常见的加工方式包括选矿、浮选和冶炼等。

4. 资源丰富:全球范围内,铜精矿的储量丰富。

一些主要的铜精矿产地包括智利、秘鲁、澳大利亚等国家。

这些国家拥有大量的铜矿资源,为全球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5. 价值广泛:铜精矿不仅是生产铜金属的主要原料,也用于制造各种铜合金和铜材料。

铜合金具有高强度、导电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工业、建筑等领域。

6. 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铜精矿的需求不断增加。

铜精矿市场前景广阔,投资者在该领域寻求机遇,以满足全球对铜及其制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综上所述,铜精矿作为含铜量较高的矿石,在铜冶炼和制造各类铜制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具有高铜含量、多样性、可加工性和丰富的资源等特点,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铜精矿,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推动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铜精矿检测方法

铜精矿检测方法

铜精矿检测方法
铜精矿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因其含铜量高,被广泛用于冶炼和制造铜制品。

为了保证铜精矿的质量,需要进行检测。

下面介绍几种铜精矿检测方法。

1. 火法测定法:该方法是一种经典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将铜精矿在高温下氧化,使其里面的铜被氧化成氧化铜,并测定氧化铜的含量,从而计算出铜精矿的含铜量。

2. X射线荧光光谱法:该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它利用X 射线照射样品,使其吸收X射线,并发射出荧光,从而测定样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3. 磁测法:该方法利用铜精矿的磁性差异进行检测,将铜精矿置于磁场中,利用磁力作用将精矿中的铜矿磁选出来,从而测定其含铜量。

以上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在进行铜精矿检测时,还需要注意样品的取样、样品的处理等细节问题,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 -。

铜矿石的分类与鉴别

铜矿石的分类与鉴别

观察法
颜色:铜矿石通常呈绿色、蓝色、黄色等颜色 光泽:铜矿石具有金属光泽,表面光滑 硬度:铜矿石硬度较高,不易碎裂 结构:铜矿石具有明显的结晶结构,如立方体、八面体等
化学反应法
硫酸铜反应:将矿石样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观察颜色变化 盐酸反应:将矿石样品与盐酸反应,观察气体产生情况 硝酸反应:将矿石样品与硝酸反应,观察颜色变化 火焰反应:将矿石样品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和烟雾情况
收藏领域
铜矿石具有独 特的颜色和纹 理,受到收藏
家的喜爱
铜矿石的稀有 性和独特性使 其成为收藏市 场的热门品种
铜矿石的收藏 价值与其稀有 程度、颜色、 纹理和历史背 景等因素有关
铜矿石的收藏 不仅可以欣赏 其自然美,还 可以了解其背 后的历史和文
化背景
Hale Waihona Puke 4铜矿石的市场价值价格影响因素
铜矿石的品质: 铜含量、杂质含 量等
未来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铜矿石 的市场价值可能会受到影响
投资前景展望
铜矿石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铜矿石价格波动较大,投资风险较高 铜矿石开采和加工技术不断进步,降低生产成本 铜矿石市场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影响较大,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
05
铜矿石的开采与冶炼
开采方法
露天开采:适用于浅层铜矿石,成本低,效率 高
市场需求:铜矿 石的需求量、供 应量等
生产成本:开采、 运输、加工等成 本
政策因素:政府 政策、环保政策 等对铜矿石市场 的影响
市场行情分析
铜矿石的需求量: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铜矿石的需求量不断增 加
铜矿石的价格波动: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影 响,铜矿石价格波动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铜的储量: 世界铜矿资源比较丰富。据1995年美国矿业局统计,世界铜金属储量为3.1亿吨,储量基础为5.9亿吨,铜储量最多的国家 是智利和美国,分别占世界储量基础的23.7%和15.3%,其次是波兰15%、赞比亚6%、俄罗斯5%、扎伊尔5%、秘鲁4%、 加拿大4%、澳大利亚4%。
世界铜矿的工业类型分为斑岩型、砂页岩型、铜镍硫化物型、黄铁矿型、铜-铀-金型、自然铜型等、脉型、碳酸岩型、 矽卡岩型共九类。最重要的是前四类,占世界铜总储量的96%,其中斑岩型和砂页岩型矿各占55%和29%。世界铜储量超 过500万吨的巨型铜矿约有60个,斑岩矿占38个,砂页矿占15个合计占巨型铜矿的88%。
中国可供开采的铜精矿资源很少。目前大的铜矿主要有江西德兴铜矿、西藏裕龙铜矿、玉龙铜矿和新近探明的新疆阿舍勒 铜矿。
第2页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自然界中的铜分为自然铜、氧化铜矿和硫化铜 矿。自然铜及氧化铜的储量少,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矿精炼出来的,这种矿石பைடு நூலகம்铜量极低,一般在2-3%左 右。
从铜矿中开采出来的铜矿石,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或者说是铜矿砂(铜矿石指含铜的矿石,未经筛选的铜 矿矿石),铜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铜及铜制品。
中国可供开采的铜精矿资源很少。目前大的铜矿主要有江西德兴铜矿、西藏裕龙铜矿、玉龙铜矿和新近探明的新疆阿舍勒 铜矿。 四、铜的冶炼工艺 从铜矿中开采出来的铜矿石,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或者说是铜矿砂,铜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 铜及铜制品. 目前,世界上铜的冶炼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火法冶炼与湿法冶炼(SX-EX) 1.火法: 通过熔融冶炼和电解精火炼生产出阴极铜,也即电解铜,一般适于高品位的硫化铜矿。 除了铜精矿之外,废铜做为精炼铜的主要原料之一,包括旧废铜和新废铜,旧废铜来自旧设备和旧机器,废弃的楼房和地下 管道;新废铜来自加工厂弃掉的铜屑(铜材的产出比为50%左右),一般废铜供应较稳定,废铜可以分为:裸杂铜:品位在90 %以上;黄杂铜(电线):含铜物料(旧马达、电路板);由废铜和其他类似材料生产出的铜,也称为再生铜。
目前由于铜的平均生产成本在1400-1600美元/吨(64-73美分/磅),期价下跌是价格向价值的合理回归,随着冶炼工艺 中其比重的不断增加,铜的价格走向将会受到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据报道,目前湿法炼铜最低成本只有20美分/磅(合450 美元/吨),最高77美分/磅(合1697.5美元/吨),平均约低于50美分/磅(合1100美元/吨)。需要指出的是,在1995年湿法炼 铜的平均生产成本还只有39美分/磅,近来湿法炼铜平均生产成本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湿法炼铜工艺推广到了处理铜的硫 化矿物的缘故。湿法炼铜工艺较适合处理铜的氧化矿物和贫矿,而处理硫化矿物及较富矿石时,或当矿山地处寒冷地区, 采用湿法炼铜工艺,其生产成本亦较高,多在50美分/磅以上。
2.湿法: 一船适于低品位的氧化铜,生产出的精铜称为电积铜。 3. 火法和湿法两种工艺的特点
第1页铜精矿与铜矿石的区别_知道 比较火法和湿法两种铜的生产工艺,有如下特点: (1)后者的冶炼设备更简单,但杂质含量较高,是前者的有益补充。 (2)后者有局限性,受制于矿石的品位及类型。 (3)前者的成本约在70-80美分/磅(约合1540-1760美元/吨),后者仅为30-40美分/磅(约合660-880美元/吨)。 可见,湿法冶炼技术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但其适用范围却有局限性,并不是所有铜矿的冶炼都可采用该种工艺。不过通 过技术改良,这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美国、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及秘鲁等,将该工艺应用于更 多的铜矿冶炼上。湿法冶炼技术的提高及应用的推广,降低了铜的生产成本,提高了铜矿产能,短期内增加了社会资源供 给,造成社会总供给的相对过剩,对价格有拉动作用。1997年铜的期价由1996年的2600美元/吨高位跌至目前1998年11月 的1600美元/吨左右,与湿法冶炼工艺比重的大大提高导致大量低成本铜上市有着直接的关系。
火法冶炼一般是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30%,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 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的熔锍(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 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品位高达99.9%的电解铜。
世界铜矿资源比较丰富。据1995年美国矿业局统计,世界铜金属储量为3.1亿吨,储量基础为5.9亿吨,铜储量最多的国家 是智利和美国,分别占世界储量基础的23.7%和15.3%,其次是波兰15%、赞比亚6%、俄罗斯5%、扎伊尔5%、秘鲁4%、 加拿大4%、澳大利亚4%。
据统计,1980年湿法炼铜的精铜产量占世界精铜产量的2.5%,1994年该比重提高到10%,1997估计提高到18%,预计最 终湿法产铜的比例将提高到25-35%之间。
单位:万吨 1980 1994 1997 1998
湿法产铜比重 2.5% 10% 18% 20-25% 湿法产铜量 24 108 172.3 225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跃益,铜的应用范围在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境方面开始发挥作用。如,当聚氨酯塑料泡 沫含有铜或氧化铜时,能大大减少这种塑料燃烧时所释放出致命的有毒气体――氢氰化物(HCN)。大量研究资料证明,铜 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炎病菌的传播,能抑制细菌生长,保持饮用水清洁卫生,所以,未来国内建筑业铜管的发展前 景将十分广阔。
世界铜矿的工业类型分为斑岩型、砂页岩型、铜镍硫化物型、黄铁矿型、铜-铀-金型、自然铜型等、脉型、碳酸岩型、 矽卡岩型共九类。最重要的是前四类,占世界铜总储量的96%,其中斑岩型和砂页岩型矿各占55%和29%。世界铜储量超 过500万吨的巨型铜矿约有60个,斑岩矿占38个,砂页矿占15个合计占巨型铜矿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式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 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 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物存在。铜矿物与其他矿物聚合成铜矿石,开采出来 的铜矿石,经过选矿而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
中国自70年代开始研究从低品位铜矿中提取铜技术,1983年建立了第一座湿法冶炼铜的工厂,年产120吨,近来由于引进 了国外优良的铜莘取剂,加上地方铜工业的发展,现在已建成了几十座小型的湿法冶炼厂,规模从几百到2000吨不等,但 年产铜仅1.5万吨,这与我国年产精炼铜100万吨的规模相比远远不够。目前我国铜的生产成本大约在18500元左右,远远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77美元(67美分)。"95"期间国家计委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把湿法冶炼项目列为重点攻关项 目,在德兴铜矿、玉龙铜矿、大冶铜录山铜矿等地建几个示范工厂,经过几年努力,估计至本世纪末我国的湿法技术会有 较大发展,届时年产能估计可达5万吨以上。
与纯铜的导电性有所不同,借助于合金化,可大大改善铜的强度和耐锈蚀性。这些合金有的耐磨,铸造性能好,有的具有 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二、用途 由于铜具有上述优良性能,所以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包括电气行业、机械制造、交通、建筑等方面。目前,铜在电 气和电子行业这一领域中主要用于制造电线、通讯电缆和其他成品如电动机、发电机转子及电子仪器、仪表等,这部分用 量约占工业总需求量的一半左右。铜及铜合金在计算机芯片、集成电路、晶体管、印刷电路版等器材器件中都占有重要地 位。例如,晶体管引线用高导电、高导热的铬锆铜合金。最近,国际知名计算机公司IBM已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这标 志着人类最古老的金属在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突破。
据中国有色集团内部统计,1997年我国铜的消费构成中电气行业(包括电线电缆)占77.7%,成为用铜的最大市场。 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 80年代中期 1997 美国、日本、西欧 中国 美国* 中国 电气工业 47.8 55.2 24.8 77.7 机械制造业 19.5 23.8 11.5 5.3 建筑业 15.8 3.3 41.8 6.9 交通运输业 8.8 3.3 12.8 4.4 其它 8.1 14.4 9.1 5.7 合计 100 100 100 100 数据来源: 《期货交易大辞典》 *铜发展协会(CDA) 附注: 1997年的中国铜消费结构数据来源于Simon Hunt的"1990-1997年中国铜消费调查报告"一文,为了避免重复计算,1997 年中国的电线电缆包括在电气行业中,而以前都计算在机械制造行业里.
8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精铜消费中,电气工业所占比重最大,中国也不例外。而进入90年代以后,国外在 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成为国外消费铜的大头.据位于纽约的铜发展协会(CDA)发表的报告说:1997年,建筑业仍 是美国铜产品的最大的最终用途市场,建筑业常利用铜的耐腐蚀性用于制造水管、屋顶及其他给排水设施,此外,还因其 美观的外表而被用于建筑装修,建筑业用铜占美国铜产品总消费量的第一位。
一、性能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和延展性等物理化学特性。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仅次于银,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 丝,制成很薄的铜箔。纯铜的新鲜断面是玫瑰红色的,但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红色,故常称紫铜。
铜除了纯铜外,铜可以与锡、锌、镍等金属化合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合金,即青铜、黄铜和白铜。在纯铜(99.99%)中加入 锌,则称黄铜,如含铜量80%,含锌量20%的普通黄铜管用于发电厂的冷凝器和汽车散热器上;加入镍称为白铜,剩下的都 称为青铜,除了锌和镍以外,加入其它金属元素的所有铜合金均称做青铜,加入什么元素就称为什么元素,最主要的青铜 是锡磷青铜和铍青铜。如锡青铜在我国应用的历史非常悠久,用于铸造钟、鼎、乐器和祭器等。锡青铜也可用作轴承、轴 套和耐磨零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