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习报告 完整版

合集下载

测量学实习报告6篇

测量学实习报告6篇

测量学实习报告6篇测量学实习报告篇1在课堂上,我们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就是如果我们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学。

实习就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在为期两周的实习过程中,我们组共进行了三个大项的实习。

一就是,5月18日到21日的使用dj—6大地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和建筑施工放样。

这项内容就是在校本部正门内的广场上进行的,按照实习安排要求,我们组在进行导线测量时,共进行了6站2测回角度测量及距离测量。

结束后,我们就进行建筑放样,我放了两栋建筑,(1)就是分别用觇点f23和f20放出建筑n;(2)就是分别用f22和f21放出建筑o。

二就是5月22日到25日的使用ds—3大地普通水准仪进行等外水准测量,这项内容就是在雁山校区周围进行。

测量路线就是一条闭合环路,共6个点,分别进行一次往返测量,往、返测量路程均大致为4、3公里。

我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测量了至少2公里的路程。

三就是5月27日的地形图的识图与等高线的描绘。

这项内容就是在五通镇附近的山上进行。

按照实习要求,我认真辩识了地图上图标与实物。

并按等高线描绘图上指示的地点去实地认真观察了地形,并分别一一标注在图纸上。

所有实习大项外业测量、观测完成后,接下来的时间便就是整理测量观测数据,画等高线等。

这样,短短的两周实习便结束了。

纵观整个实习过程,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感受:一、风雨中和历练实习期间,天空并不作美。

不管就是用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建筑放样,还就是等外水准测量,我们都就是在风雨和陪伴下度过的。

特别就是等外水准测量时,路线环境相当复杂,在泥泞的道路上,每前进一站都异常艰难。

尽管有时雨量太大,而不能进行测量。

但就是只要雨足够小,我们组就会继续进行测量。

风雨中,我们撑伞,就是为了保护仪器不受潮,尽管我们全身已淋湿;风雨中,我们抱一块满就是泥巴的木板,就是为了仪器站得更稳,尽管鞋子已沾满了泥巴;风雨中,我们一路前行,就是为了完成测量任务,尽管脚下的路很长,而且坑坑洼洼;风雨中我们挺过去了,证明我们行,我们能吃苦。

测量学专业实习报告(5篇)

测量学专业实习报告(5篇)

测量学专业实习报告(5篇)测量学专业实习报告112月10号,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重要性,我们跟随老师来到测区地点,依次看了学校的九个控制点,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知道了测区是我们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我们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

在这个已经步入冬天的时节,天气虽然不是很好,冷风刺骨,但我们还是安安心心的测量,抓紧时间实习,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工地上进行实地勘察,但那毕竟是理论的,实际操作对我们来说还是模糊的,所以,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验。

我们把这次实习当做我们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

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我们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

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

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

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内业计算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

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哥哥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

而这一任务是所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

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测量的实习报告三篇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内容,测量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实习目的:这次测量实习是为了巩固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的能力,进一步熟练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学会根据测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线形式和数量合理的导线点,掌握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外业和内业方法,掌握坐标格#的绘制和导线点展绘的方法,熟练掌握地形测量的方法,学会地形图的清绘和整饰,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习任务:(1)掌握主要仪器(ds3型水准仪及dj6型经纬仪)的性能和使用。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掌握测站碎步测量的方法。

(4)掌握施工放样及路线测量的基本方法。

(5)掌握室内抄平的基本方法。

(6)认识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用途与功能。

在教学实习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

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莲~山课件 ]二、测区概况*学生公寓七栋 ----建筑物较为规则,周围草坪环绕,地形规则。

*学校老操场----广阔平坦,无阻碍物。

*学校第五教学楼---功能分区明确,室内外墙地面平整。

三实习过程本次实习时间为一周,实习的主要地点主要是校园内。

采用先教学后实习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先由老师教授实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要求,然后同学们出去实习,完成当天安排的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的安排主要有(1)一个测站的碎步测量(2)建筑物施放样(3)室内抄平[莲~山课件 ]实习内容(一)一个测站的碎步测量(1)测量内容及方法1、拟定施测路线。

,选一已知控制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d),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

测绘实习报告范文7篇

测绘实习报告范文7篇

测绘实习报告范文7篇测绘实习报告篇1我们进行了为期差不多五个月实习,其中两周多的户外作业和几天的数据处理,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数字测图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户外作业其中包括导线测量,碎部测量、主要练习水准仪和全站仪的使用、因为以前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已经练习过导线测量,使用这次重点练习碎部测量和绘制地形图,我也对碎部测量影像比较深、碎部测量是一控制点(我们本次任务中的H1到H18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过程、我们本次采用的是数字测图法,所用仪器是托扑康全站仪、碎部测量步骤:1、定向2、检核3、测量定向即将全站仪架在已知点,将棱镜架在另一已知点,将全站仪对准棱镜,再将已知点输入、检核就是把棱镜架在另一已知点,将全站仪对准它进行测量,如果得出的数据和以有数据的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表明全站仪已经架好,可以进行测量,否则要重新定向、误差分析除了全站仪本身的引起的误差外(比如竖轴倾斜引起的误差)还有大气折光的影响引起的误差和操作过程的误差、为了避免大气折光的影响我们尽可能早的起床和在太阳不大的时候测量,尽管如此但为了如期的完成任务还是不可不免的要在烈日下测量、这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户外测绘的艰辛、操作过程会出现的误差有:为对中引起的误差和为整平引起的误差、通过两周的练习,我能熟练的对中和整平,所以这些误差能尽可能的减小、操作过程引起的误差还有两个比较容易忽略的,那就是:1、加密引起的误差我们是通过已知点来测量碎部点的,其最基本的条件是两点间要通视、所以当岁部点和已知点不通视时就要进行加密、加密点又要作为已知点用,所以当加密点出现误差时会使后面的点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在加密时要特别仔细、2、未检核引起的误差、我们把全站仪架在已知点,将其对准后视棱镜,输入后视点数据、但当全站仪不能对准棱镜时,又未进行检核就会出现误差、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进行碎部测量一般碎部点都比较多,如果每个点都进行检核会花大量时间、而不检核就要求进行定向时要确保精确,可见测绘要一门要求非常细心和严格的学科、通过这次的户外测量和内业数据的处理,我基本上掌握了数字测图的一些基本内容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导线测量,碎部测量的方法,地形图的绘制、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一综合应用的机会、通过户外测量我充分认识到干我们这一行的需要的是耐心,毅力和仔细、要绘制出一幅地形图是要测出许多碎部点的,重复单一的测量没有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不仔细是很容易出现错误的,而测绘对误差是那么的敏感、所以干一行要爱一行,要在每次的练习中培养自己的测绘习惯、另外团队合作也很重要、一个小组要想完成一份好的实习作业,光靠一个或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至少独立的观察、记录水准、和碎部测量的一站、最后我们回到本部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南方cass和CAD绘制地形图,我们很仔细、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可能影响全局、如果现在不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将来工作了,在实际操作中犯了错,导致的可能是成百上千万的损失、这次实习除了让我更好理解课内知识以外,还懂得了实地操作的步骤,和获得了实地测绘的感受,为今后两年的学习开好路、当地形图绘制出来时,我有一点激动,因为这次实习达到了初衷,那是我们两周的劳动成果、测绘实习报告篇2我们进行了为期差不多五个月实习,其中两周多的户外作业和几天的数据处理,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数字测图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暑假测绘实习报告。

关于测量的实习报告5篇

关于测量的实习报告5篇

关于测量的实习报告5篇测量的实习报告篇1实习目的①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

②进一步熟练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具备从事测绘工作的初步素质。

③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如1:50地形图从图根控制测量到绘图的过程。

④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实习要求1.实习前,每个实习人员认真学习本大纲和实习指导书。

2.实习计划由实习指导小组统一拟订,实行小组长负责制。

3.各实习小组,原则上应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各环节的实习。

4.各实习小组应严格管理,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并强调轮换工作。

5.注意仪器、工具与设备安全,并注意妥善保管。

6.学生要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

8.每个学生应从难、从严要求自己,珍惜实际操作的机会。

其它要求1.实习期间,原则上学生一律不准请假,特殊情况请假一天者报主带教师审批,超过一天者按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2.如需实习劳保用品,由实习指导教师统一报计划,实习班组统一到相关部门借领。

3.各实习小组统一领取仪器、工具,并认真地、妥善地保管和爱护,丢失、损坏按学院有关规定赔偿。

4.实习结束后,各小组上交原始观测数据记录成果与实习报告书。

5.严格纪律,按时实习,不迟到、不旷课。

实习时间6月13号到6月17号人员组织与设备1.以班为单位组成实习队,9~10人为一组,分成四个实习小组。

我们组-组长王少虎组员:倪微然曹江王强强张安鲍飞翔李萧萧戚成龙沈文锐孙经严2.每组配备水准仪一台,经纬仪一台,水准尺一对,小卷尺一把,测钎一根,记录板一块,(轮流使用)。

实习内容1. 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2. 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3. 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4. 绘图。

有关测量的实习报告4篇

有关测量的实习报告4篇

有关测量的实习报告4篇测量的实习报告篇1课程实习报告课程名称:测量学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20__级农业资源与环境成绩:指导教师:批改时间:目录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2)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2)三、实习内容 (3)四、实习过程 (3)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3)2控制测量 (4)(1)外业测量 (4)(2)内业计算 (6)3碎部测量 (8)4绘图 (8)5误差分析 (8)6观测数据计算 (10)五、测量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13)六、实习心得体会 (13)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测量学实习目的是加强理论知识的水平,强化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一周的教学实习,能理论联系实际,较熟练应用所学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测量问题,能掌握使用各种测量仪器来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

此外,还应了解现代高新测量技术,并具有灵活运用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于实际的测绘,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测量学实习任务与要求是通过两周的教学实习,在实践中掌握以下两点:1.图根控制点的布设、测定、内业计算;2.通过计算机进行1:500地形图测绘。

二、实习时间、地点和小组成员:实习时间安排:20__年12月14日至20__年1月1日实习地点:福建农林大学下安区教学楼小组成员:三、实习内容:见表1四、实习过程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首先,明确此次测量的任务。

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第一步的选点工作。

在下安实验楼区根据老师给定的范围在迂回的道路上进行选点,由于之前有的班级已经做好了路上的点号标记,所以我们有时也直接使用他们的点作为控制点进行控制测量。

在此,我们也回顾选点时应注意的事项:(1)通视良好,便于测角;(2)地面平坦,便于量距;(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4)点位稳定,便于保存;(5)边长适当,足够密度;(6)便于安置仪器。

然后,根据初步选好的点进一步进行调查,在确保点数可以满足测量的需要时,用蓝色的油漆在点位上进行标记。

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6篇

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6篇

【导语】测量学实习,让我学到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如对实习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法做到的东西,很⼤程度上提⾼了动⼿和动脑的潜⼒,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

⽆忧考为⼤家整理的测量学实习报告范⽂6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测量学实习报告范⽂篇⼀ ⼯程测量实习,作为⼟⽊⼯程专业⼀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建筑⼯程专业学⽣来说,它的重要性不⾔⽽喻。

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操作能⼒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检核”等原则对⼯程测量的指导意义。

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向⼯地有极⼤的帮助,毕竟国内⾼校给予学⼦实践的机会远不⾜以满⾜学⽣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的知识收益。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

⼀、实习⽬的 1、联系⽔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能够测量出任意两点的⾼差,掌握⽔准仪的操作使⽤及保养⽅法,熟悉⽔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掌握⽔平⾓与竖直⾓的测量,掌握经纬仪的操作使⽤及保养⽅法。

3、通过实习,熟练地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4、掌握钢尺量距的⽅法。

5、使⽤经纬仪和⽔准仪测绘地形图。

6、熟练地掌握⼩区域平⾯控制和⾼程控制的布设及测算⽅法,掌握⼤⽐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法。

7、提⾼动⼿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为今后参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8、培养热爱专业、热爱集体和艰苦奋⽃的精神,逐步形成严谨务实、团结合作的⼯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

⼆、实习设备 DS3型微倾式⽔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准尺、30m钢尺、标杆、绘图纸、铅笔、橡⽪等。

三、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1、平⾯控制测量。

图根平⾯控制测量⼀般采⽤闭合导线。

需要做到:踏勘选点:根据测图的⽬的⽬的和测区的地形情况,拟定导线的布置形式,实地选定导线点并设⽴标志。

测量学的实习报告三篇

测量学的实习报告三篇

测量学的实习报告三篇测量学的实习报告三篇测量学的实习报告篇1测量实习。

主要任务是绘制实习位置的地形图。

通过实习,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

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去解决资源调查和矿业资源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基矗实习内容:我们首先用的是水准仪测高程。

开始的时候测量进展得很顺利,可是最后检验的时候发现误差整整差了十多厘米。

我们开始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天色晚的时候,我把十字丝上下丝读成中丝了。

因为结果误差不合格,我们在第二天早上重新测量过了一遍,对比前一次的读数,发现上次是十字丝的读数问题,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我们都细心起来了。

最后校合时fh=—28碎部测量: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经纬仪观测,现场展点绘图。

测量中我主要负则的是观测,其他成员记录、立杆、绘图密切配合。

开始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测量。

经纬仪测站的高程是要计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规范外还要正确的读出水平角、竖直角、下下十字线距离和中丝读数。

因为工作比较繁锁,一天下来才得四五十个点,绘图工作也基本跟得上。

第二天我们用全站仪观测。

因为全站仪只要在站点对中整平后,对准前视点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测得很快,一天下来就测了两三百个观测点,绘图工作就相对跟不上了。

而我们使用仪器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就先把点位给测好,并在旁边标注点的性质,这些方面查找,又让画图者一目了然,知道该怎么画。

部分测站上观测不到的区域,我们采了用角度交汇法和钢尺量距法测出数据把图画了出来。

因为对测绘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预定的时间内我们把测图任务完成了。

施工放样:我们这次放样是将15某20m的建筑画在图上空闲处,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上。

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放样建筑物的轴线。

我们先在图上测出要放样的一点的坐标,然后运用已知点的坐标和方位角算出该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以此类推,分别算出另外三点与已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工程管理(房地产)专业《测量实习B》实习报告班级实习小组学号 ********** 姓名*******实习地点 **********实习日期2012年7月10日至2012年7月14日同组成员姓名指导教师2012 年 7 月 14日目录1.前言 (3)2.测区概况及现有资料 (6)2.1 测绘任务 (6)2.2 测区概况 (6)2.3 现有资料 (6)3.踏勘选点 (7)3.1 选点要求 (7)3.2 构建控制网 (7)3.3 建立标志 (7)4.控制测量 (8)4.1高程控制测量 (8)4.2平面控制测量 (8)4.3支导线测量 (9)5.碎部测量 (11)5.1 方格网绘制及控制点展绘 (11)5.2 碎部测量 (11)5.3 地形图绘制 (12)5.4 地形图整饰、编辑和检查 (12)6.建筑物放样 (13)6.1 放样方案设计 (13)6.2 测设数据计算 (13)6.3 测设方法 (13)6.4 测设结果验证 (13)7.小结 (14)1.前言此次测量学实习为时一周时间,我们小组通过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各尽其责的完成了任务。

此次实习的目的如下:1.巩固与加深课堂所学知识内容;2.进一步锻炼实际操作测绘仪器的方法技能;3.培养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精神;4.加强同学自身及同学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

我们本次实习的组织安排如下:组长:副组长:组员:具体实习安排如下:2012/7/10/上午动员大会2012/7/10下午踏勘选点、绘制坐标格网参与人员:全体成员选用工具:白纸、绘图工具、油漆高程测量选用工具:大地水准仪、水准尺观测者:记录者:计算者:立尺者:2012/7/11上午至2012/7/11下午平面控制测量选用工具:经纬仪、钢架、图版、钢尺、绘图工具,花架观测者:记录者:拉尺者:绘图者:计算者:2012/7/12上午至2012/7/12下午支导线测量选用工具:经纬仪、钢架、图版、钢尺、绘图工具,花架观测者记录者:拉尺者:绘图者:计算者:2012/7/13上午至2012/7/13下午碎部测量选用工具:经纬仪、图版、绘图工具观测者:记录者:计算者:绘图者:立尺者:2012/7/14上午测设选用工具:经纬仪、图版、绘图工具、钢尺观测者:记录者:计算者:绘图者:拉尺者:2012/7/14/下午交还仪器、上交报告2.测区概况及现有资料2.1 测绘任务要求测绘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幅,大小为3×3格,要测出图幅范围0.5—1cm。

2.2 测区概况小组分配到的测区主要地物为学生宿舍楼以及周围花坛,并且食堂一半在测区范围,并且赵州桥也在。

总体难度比较大,一是不好设计闭合导线,只能设计附和导线,二是宿舍楼很多,并且花圃更多,每个拐角都是弧线,碎步测量时会很麻烦。

三需要放多条支导线,大大增加小组测设的难度。

2.3 现有资料学校配给的资料有校园内固定点图示及其坐标,所需测绘区域卫星地图,工作任务书等。

3.踏勘选点首先,我们开始了外业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踏勘选点。

我们首先根据坐标点确定了我们需要测量的范围,然后在图纸上规划好导线的布设路线,然后根据规划路线选取适合的控制点。

我们组设置了一条附和导线,在附和导线上选取了4个点和4已知点。

分别是YG091—YG092—YG093—YG094以及已知点1503,1506,1514,1515。

当然,选取控制点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首先第一条就是相邻的点间可以通视,这样便于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

其次地形应相对的平坦,开阔,便于拉尺测距,没有丈量的障碍物。

第三点就是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之处。

最后,各段导线之间的距离应大致相等。

选点时,我们并不是严格按照这样的要求选点,这就给给后面的测量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比如我们定好YG092以后,在进行碎步测量时需要在做一条支导线,以及支导线上的控制点YG099,但YG092与YG099不好量距,有花圃挡着,为后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其实这样的麻烦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避免的,但开始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些选点的要求。

才带来这些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选点的时候我们太过于着急,就匆匆的定了下来。

导线点确定后,我们用红油漆在地面上做好了标记,使导线点在地面上固定下来,并沿导线前进方向依次编号,并绘制了导线的略图。

花费了半天的时间。

我们完成了踏勘选点的工作。

4.控制测量4.1高程控制测量7月10日集中实习的第一天下午。

经过周密的思考,我们确定了我们的点位,形成一条附合水准路线,点号连接为1503—YG091—YG092—YG093—YG094—1514,然后我们就进行了高程的测量。

首先我们以已知点1503开始进行高程测量,将水准仪放在1503 与控制点 YG091之间测量前后视读数,顺序是先后视再前视,用双面尺法(顺序是黑黑红红),就这样依次测量了YG091—YG092—YG093—YG094一共4个点的高程。

最终,所有点都测完成后进行计算发现误差没有超出了误差允许值。

但并不表示我们小组的进度很快,因为在刚开始进行高程测量的时候,一是我忘记调整管水准器,没有事管水准器气居中,二是记录人员忘记那个尺的红面是4687,4787,就这样我们小组测错了两个点之后才发现所有问题,然后一个一个重测。

这使我对水准仪测量误差以及适用的注意事项都有了深刻的了解;产生误差有很多原因,仪器误差、观测误差、还有外界条件的影响。

在用水准仪应用时,要注意很多方面,1.观测之前,必须对水准仪进行认真的检验和校正。

2.观测时,仪器要安置稳当,仪器和三脚架要连接好,以免仪器掉下损坏。

3.仪器要安置在土质坚实的地方,并将三脚架踩紧,防止仪器下沉。

仪器前后视距离应该尽量相等。

4.每次读数前望远镜要严格消除误差。

4.2 平面控制测量7月11日我们小组根据原定计划,进行了平面控制测量的实习。

在踏勘选点时,我们选取了一条附和的线路,大约范围是沿1,3,5,7栋宿舍楼旁的马路。

按照选定的路线前进,一路前进,我们选择测量左角,操作一丝不苟。

在量距时运用钢尺,读数严谨认真。

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时,我们很注意如下几点要求:1. 外业观测前应在示意图上标明导线前进方向,需要观测的转折角、导线边,明白观测角度是左角还是右角;2. 以测回法观测转折角,每个转折角观测一测回,半测回互差不大于40″,角度闭;合差n4''f0≤β3. 导线边长测量必须采用钢尺量距,每条导线边均应往返丈量,丈量的相对精度应不大于1/300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2000≤T。

14. 使用钢尺量距时应分清楚零点在哪里,有坡度时应将钢尺拉直抬平,大于一尺段的情况应采用经纬仪法进行直线定线,对于跨河等不便量距的情况可用间接法确定距离;5. 经纬仪最好采用光学对中,瞄准目标时应尽量靠近底部;6. 闭合导线需要两个已知点的坐标,附合导线需要四个已知点坐标,已知数据可到指导老师或实验师处抄录,鉴于点少组多,在已知点上尽可能地节省观测时间,已知点被占用时,先到自选点上测角或完成别的环节;已知点上禁止进行碎部测量。

就这样我们小组从早上6点到下午3点左右正式完成附和导线平面控制测量,开始进行计算检核,立即发现角度闭合差超线5’,然后我们小组立即用盘左重新测量每个左角,发现2个角误差很大,原因可能是早晨下雨,光线不好,导致读数偏差,然后立即对这2个点进行重测,然后再进行计算,终于角度闭合差在线内,然后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同时算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没有超线,很好的完成了今天的任务。

4.3支导线测量因为我们小组测区范围大部分是宿舍楼,很多地方是一端不能通行的花圃及河,所以我们需要在附和导线的控制点上在做出几条支导线,才能测出所有的地物,所以7月12日全天我们共做出3条支导线,2条只有一个点,1条有3个点,工作量比较大,而且支导线难以检核,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所以进展很慢,再加上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真正意义上的接触支导线,所以又有很多地方不会,尤其是支导线的计算支导线的计算方法:首先支导线控制测量上,转折角要进行一测回观测,钢尺要往返测量,。

1 计算方位角,由转折角计算导线边坐标方位角。

2 用方位角和距离计算坐标增量3 由已知点的坐标推算未知点的坐标就这样我们算出YG095,YG096,YG097,YG098,YG099的坐标,为下一步的碎步测量做好准备。

5. 碎部测量5.1 方格网绘制及控制点展绘我们小组由李佳妮同学进行绘图工作。

我们利用坐标格网尺在聚酯薄膜的毛面上绘制了3×3格的坐标格网。

绘制结束后我们按以下要求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各方格的角点应共线,偏离值应小于0.2mm;方格对角线长度为14.14cm,误差为0.2mm;图廓对角线长度误差为0.3mm。

并在坐标格网线旁边按地形图图式要求加注了坐标值。

在完成坐标格网的绘制后,我们非常仔细的将设计的八个控制点展绘到了图上。

5.2 碎部测量完成方格网的绘制及控制点的展绘后,我们开始了碎部测量。

在测量时,我们运用经纬仪测绘法,将仪器安置在控制点上,以地物为单位,依次各碎部特征点。

我们着重选取了YG091,YG092,YG094,YG095,YG097,YG098,YG099 7个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在这些控制点上选取了许许多多的碎部点进行测量。

在进行碎部测量时,我们也注意了如下的细节:碎部点与测站点相距较近时,可用皮尺量距,较远时以视距测量法确定距离,但要注意观测技巧,如将望远镜放平等;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1)不规则的地貌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在传统测图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可通过手工来完成,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比较真实的反映出这些实际地形的。

?2)尽量在测站的可视范围进行数据采集,在通视不良的地方或者需要通过举高支杆来观测的时候,则引点到附近设站进行采集数据,避免由于支杆偏离地形地物点位而带来的人为误差。

3)外业进行数据采集时,一定要实时注意地物地貌的变化,尽可能地详细记录。

4)对于程序中规定顺序绘制的图块,如桥梁,广告牌等,最好能按其顺序进行测量。

5)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点号,每隔1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

6)量取仪器高。

竖直角调水平。

5.3 地形图绘制在绘图时,我们在每一幢建筑物都加注了一个有代表性的点的高程,道路每隔一段距离也加注了一个点的高程。

同时,我们也注意随测随算随绘的原则,由我进行测量,朱怡晨进行计算,李佳妮进行绘制,李俊晔进行扶尺,陈佳怡和任峰瑶进行拉皮尺,及时连线,绝不发生室外观测,室内绘图的事情,也不先在白纸上绘草图然后转绘图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