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分类
标准的分类

国家标准
1、含义:关系全国经济技术发展和社会管理, 在全国适用。一般为基础性、通用性较强的标准, 我国标准体系中占主体地位。
2、范围:同前面讲到的强制性标准 3、制定主体 4、年限:5年就要被修订或重新制定。 5、编号 返回
制定主体
强制性国家标准有点复杂,其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 求意见和技术审查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职负责, 但其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归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 门负责,批准发布或者授权批准发布的权限在国务院。
2、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经省标部门批准,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 标准。
3、地方标准由省标部门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 管部门备案,再由其通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 部门。
返回
编号
格式:代号+“/”+空一格+顺序号+“-”+年号
省级代号为“DB”+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 (如,北京市为DB11/T )
标准的分类
三种分类方法
1、按标准的法律约束性分类 2、按标制定主体分类 3、按标准化的对象特性分类
按标准的法律约束性分类
1、强制性标准 2、推荐性标准 3、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返回
强制性标准
1、强制性标准概念 2、强制性内容的范围 3、强制性标准的形式
返回
强制性标准概念
《标准化法》第二条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 行。不执行的后果就是要承担民事、行政, 甚至刑事责任,不要有侥幸心理。
注:若推荐性标准低于强制性标准,那么就不正 确了,因为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国家怎 么可能鼓励低水平的呢?
返回
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1、含义 2、哪些情况可制定 3、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分类

国家标准分类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国家标准分类基础分类技术标准——对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
标准的分级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级别。
(1)国家标准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与(属于国家检验检疫总局管理)指定(编制计划、组织起草、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别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2)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如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HG)、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SH)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制定,建材行业标准(代号为JC)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制定。
行业标准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适用。
(3)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指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
《标准化法》规定;“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备案。
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地方标准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
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地方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字再加斜线,组成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
如DB/T XXX(顺年号)——XX(年号)或DB XXX(顺年号)——XX(年号)。
(4)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产品,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报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关于标准的划分方式和编号的解析

关于标准的划分和编号的相关知识标准的分类与分级是科学管理和信息交流所要求的。
因为标准的类别很多,分类繁杂,不能只用一种分类法对所有的标准进行分类。
所以可以按照标准的目的和用途分类,也可以按层次和属性分类。
为了不同的目的,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见图3-1)。
目前,人们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五种:层级分类法、对象分类法、性质分类法、属性分类法和专业分类法。
一、标准的分类1.层级分类法按照标准化层级标准作用和有效的范围,可以将标准划分为不同层次和级别的标准,如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
(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或标准组织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标准是国际标准(ISO/IEC第2号指南)。
因此,ISO和IEC批准、发布的标准是目前主要的国际标准,ISO认可即列入《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的一些国际组织如国际计量局(BIPM)、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世界卫生组织(WHO)等组织制订、发布的标准也是国际标准。
(2)区域标准区域标准是“由世界某一区域标准或标准组织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标准”(ISO/IEC第2号指南)。
这里“区域”是指世界上按地理、经济或政治划的区域,它是为了某一区域的利益建立的标准。
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发布的欧洲标准(EN)就是区域标准。
(3)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团体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标准”(ISO/IEC第2号指南)。
如GB、ANSI、BS、NF、DIN、JIS等是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标准的代号。
图3-1标准分类方法(4)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化团体或机构改革标准,发布在某行业的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标准是行业标准,又称为团体标准。
如美国的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石油学会标准(APl)、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ASME)、英国的劳氏船级社标准(LR),都是国际上有权威性的团体标准,在各自的行业内享有很高的信誉。
中国标准分类法24大类

中国地方标准代号一览表
DB11 DB11/T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2 DB12/T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3 DB13/T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4 DB14/T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5 DB15/T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21 DB21/T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2 DB22/T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3 DB23/T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31 DB31/T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2 DB32/T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3 DB33/T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4 DB34/T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5 DB35/T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6 DB36/T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7 DB37/T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41 DB41/T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2 DB42/T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3 DB43/T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4 DB44/T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5 DB45/T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6 DB46/T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50 DB50/T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1 DB51/T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2 DB52/T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3 DB53/T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4 DB54/T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1 DB61/T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2 DB62/T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3 DB63/T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4 DB64/T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5 DB65/T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DB71 DB71/T 台湾省地方标准 DB81 DB81/T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方标准 DB82 DB82/T 澳门特别行政区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分类法一级 40 类目
01 综合,术语,标准化,文献 03 社会学,服务,公司组织和管理, 行政,运输 07 数学,自然科学 11 医疗,卫生技术 13 环境和保健,安全 17 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 19 试验 21 机械系统和通用部件 23 流体系统和通用部件 25 制造工程 27 能源和传热工程 29 电工技术 31 电子学 33 电信 35 信息技术,办公设备 37 成像技术 39 精密机械,珠宝 43 道路车辆工程 45 铁路工程 47 造船和船用设备 49 航空与航天工程 53 材料储运设备 55 货物的包装和分发 59 纺织和皮革技术 61 服装行业 65 农业 67 食品技术 71 化工技术 73 采矿和矿产 75 石油及有关技术 77 冶金 79 木材技术 81 玻璃和陶瓷工业 83 橡胶和塑料工业 85 造纸技术 87 涂料和颜料工业 91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 93 民用工程 95 军事工程 97 服务性工作,文娱,体育
标准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性质

关于国家标准的分类

关于国家标准的分类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的,为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为了保护人身、财产和环境安全,统一国家标准的一种标准。
国家标准的分类主要包括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三种类型。
首先,行业标准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制定的,主要用于规范和指导某一特定行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行业标准通常由相关行业的专家、企业代表和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其内容涵盖了产品质量、技术规范、安全要求、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行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
其次,地方标准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地级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的一种标准。
地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和指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产品质量、技术规范、安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地方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产品质量,推动地方产业升级,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者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的一种标准。
国家标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效力,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产品、工程建设、管理活动等领域。
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人身、财产和环境安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的分类包括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三种类型。
这三种类型的标准在不同的层面和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规范和促进各行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能够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水平,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标准的分级

我国标准的分级
我国标准的分级,是指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级、归类和组织,便于标准的管理和使用。
标准的分级可以提高标准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同时也有利于标准文献的编制和维护。
我国标准的分级主要依据标准的适用领域、应用范围和分类方式进行划分,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一级标准
一级标准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起主导地位、对整个标准体系起到关键作用的核心标准。
它是研制该领域其他标准的基础和依据,同时也是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化的依据。
一级标准的编制一般由国家规划管理部门或相关技术机构牵头,经过多个部门专家的讨论和评审,经过公开征求意见后,最终批准发布。
一级标准的修订过程较长、程序较复杂,通常需要两年或以上的时间。
二级标准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具有较高的标准化水平,可以用来引导和规范该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管理的中心性标准。
它是建立该领域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级标准的编制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部门负责,经过技术评审后,最终报送有关部门审批。
它的修订较容易,需要的时间较短。
三级标准的制定可以委托一些专业机构进行,并经过专家的评审和审批,最终由主管部门发布并保持其有效性。
三级标准的修订周期较短,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总体来说,我国标准的分级可以使各级标准之间互为补充、互相协调,同时也便于标准的管理和使用。
标准的分级标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领域的需求,使得标准化工作可以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第一讲标准的分类介绍

Your site here
2. 按标准化对象分类
技术标准 (3)方法标准
方法标准是指通用的试验、检查、分析、抽 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为对象 所制定的标准。 方法标准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结 果必要的准确一致性,对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活 动中最佳的方法所做的规定。特别要注意的是对 某种具体产品的试验方法是检验方法应属于产品 标准。
2. 按标准化对象分类 基础性标准举例
Your site here
2. 按标准化对象分类
技术标准 (2)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是指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 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 产品标准是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验 、使用维护和贸易洽谈的技术依据。它包括 产品的适用范围、品种规格、产品技术要求 、产品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包装、运 输、储存等方面的标准。
由某一区域标准化或标准组织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标准。例如:欧盟标准。
c) 国家标准
由国家标准团体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标准。例如:中国国家标准、美国国家标准。
d) 行业标准
由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本行业部门范围内统一标准。例如:机械行业标准、电子行业标准。
e) 地方标准
由一个国家的地方部门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标准。主要指地方地特产品标准。例如:辽宁省地方 标准。
LOGO
第一讲
标准的分类 和标准体系
本节主要内容
1 2 3 4
标准的种类 标准的级别 标准体系
Your site here
一、标准的种类
1. 按标准实施约束力分类
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指导性技术文件
2. 按标准化对象分类
技术标准 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国家需要控制的其它工程建设标准。
强制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 它符合世界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 关于“技术法规”定义,即“强制执行的 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方法的包括可适 用的行政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技术法规 也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 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 求”。 强制性标准就是技术法规
GB/Z18890.1—2002 额定电压220kV(=252kV)交 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一部分
二、按标准化的对象分类
按标准化的对象可分为: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 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从事生产、建 设及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 技术标准可以进一步分为:基础性技术标 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标准, 设备标准,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标准, 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等。
2 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是自愿性文件。对于推荐性 标准,有关各方有选择的自由。在未曾接受 或采用之前,违反这类标准的,不必承担经 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 但一经选定,则该标准对采用者来说, 便成为必须绝对执行的标准,即“推荐性” 转化为“强制性”。
对同一产品而言,如果同时存在强制性标准和 推荐性标准,那么后者的技术水平高于前者。
(5)工艺标准
强制性标准表示
它的表示方法: GB×××—××× 发布年号 顺序号 国家标准代号(强制标准)
如:GB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2、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是指导性标准,基本上与 WTO/TBT对标准的定义接轨,即“由公认机 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和反复 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相关生产方法提供 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标准也可以包 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 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准或标签要求”。
符合下列情况可判定为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 件: (1)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 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价值,尚不能制 定为标准的; (2)采用国。
指导性技术文件表示方法
GB /Z ××× — ×××
发布年号 顺序号 国家标准代号(指导性技术文件)
标准的分类
§1标准的种类 §2标准的级别
§1标准的种类
一、按法律的约束性分类 二、按标准化的对象分类
一、按法律的约束性分类
标准可以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 标准化指导性文件。
1、强制性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
国家运用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强制实施的 标准。 根据《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 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 产、销售和进口”
(4)安全、卫生、环保标准
安全标准是指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主 要包括安全技术操作标准、劳保用品使用标准、危险品 和毒品的使用标准等。在某些产品,为了保证产品安全, 也在产品标准中规定安全方面的标准。 卫生标准是指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 卫生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它包括食品卫生、药物卫生、 生活用水、企业卫生、环境卫生标准等。 环境保护标准是指为保护人身健康、社会物质财富、保护环 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噪声、振动等 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他环境保护方面要 求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有“三废”排放,噪音控制、粉 尘排放等标准。
(1)基础性技术标准
基础性技术标准是指以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对象的某些共 性(如概念、数系、通则等)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这类 标准的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而且常常是制定其他具 体标准的基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基础性技术标准按性质又可分为: (1)通用科学技术语言标准(名词、术语、符号、代号、 标志、图样、信息编码和程序语言); (2)计量单位、计量方法方面的标准; (3)保证精度与互换性方面的标准(公差与配合、形位公 差、表面粗糙度、螺纹与齿轮精度零件的结构要素); (4)实现产品系列化和保证配套关系方面的标准;(优先 数与优先数系、标准长度、标准直径、标准锥度、额定电 压、公称压力); (5)文件格式、分类与编号(标准的编写方法、分类与编 号制度)。
2 推荐性标准
它的表示方法: GB/T ××× — ×××
发布年号
顺序号 国家标准代号(推荐标准)
如:GB/T13387-1992《电子材料晶片参考面长度测 量方法》
3、指导性技术文件
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 展过程中(为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 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 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 制定的标准文件。
强制性标准的分类
强制性标准分为: 全文强制: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 时,为全文强制形式。 条文强制: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 制时,为条文强制形式。
强制性标准的具体内容
强制性标准内容具体包括: (1)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 (2)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 动安全、运输安全标准; (3)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 它工程建设标准; (4)环境保护的污染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5)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 (6)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标准; (7)互换配合标准;
(2)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是指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 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产品标准是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验、 使用维护和贸易洽谈的技术依据。它包括产 品的适用范围、品种规格、产品技术要求、 产品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包装、运输、 储存等方面的标准。
(3)方法标准
方法标准是指通用的试验、检查、分析、 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 法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 方法标准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 作结果必要的准确一致性,对生产技术和 组织管理活动中最佳的方法所做的规定。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某种具体产品的试验方 法是检验方法应属于产品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