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传》看道教的和谐观及其当代意义

从《水浒传》看道教的和谐观及其当代意义
从《水浒传》看道教的和谐观及其当代意义

从《水浒传》看道教的和谐观及其当代意义

李成文

枣庄学院学报编辑部

中国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和谐”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壤”中,当然也汲取了道家文化的合理内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新的时代内涵。那么,“和谐社会”理念如何在新的时代变革背景中,对这种历史传承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试图从解读《水浒传》的道教文化底蕴方面,对小说中所体现的道教“和谐社会”的观念加以探究,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能有一个更加生动的体验与认识。

在《水浒传》诞生后,人们对它的解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主要的见解:一个忠义说,一个诲盗说,这些理解都是某一社会阶层或集团利益向文化形态渗透的体现。如果我们能够摆脱传统的束缚,转换阅读视角,从宗教人类学的角度来对《水浒传》进行重新阅读,那么我们就能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深层道教文化信仰,体验其中浓厚的宗教情怀。

现在,《水浒传》与道教的关系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通过比较早期“水浒”故事和最后写定阶段公孙胜面貌的改变、地位的提高,侯会先生认为,这应与明朝世宗年间的崇道之风有关。(侯会《后来居上的水浒人物——公孙胜》,《文学遗产》,(5),2000.)侯先生指出《水浒传》受到道教的影响,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断定它与明世宗朝的崇道之风有关却未必如此。水浒故事在最初流行阶段就已经有九天玄女娘娘向宋江授天书的情节,天书后有一行字写道:“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这足以说明,《水浒传》在最初流行时就已经有浓厚的道教情怀,蕴含着道教的伦理精神。况且,水浒英雄们所生活的北宋时期,道教十分繁荣,真宗和徽宗时期是前后两个高潮,社会上的崇道之风丝毫不亚于明朝。宋徽宗自称“天神下降”,政和七年(1117)四月授意道录院正式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徽宗便以道教教主自居,“令天下归于正道”,道教几成国教。(李焘《续资治通鉴》第5册2401页,中华书局,1957.)其实,与忠义说和诲盗说出现的同时,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小说所蕴含的崇道抑儒倾向:“《水浒传》,虽小说家也,实讯滥百家,贯串三教。鲁智深临化数语,已揭内典之精微,罗真人、清道人、戴院长,义极道家之变幻,独其有心贬抑儒家,只以一王伦当之,局量匾浅,智识卑陋,强盗也做不成,可发一笑。”(《明容与堂刻水浒传》卷首)的确,小说多方面地表现了道家变幻莫测的法术,但这不是主要方面。《水浒传》还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文化底蕴。鲁智深圆寂之前曾自作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第99回,P1369)这首颂体现了道家追求自在逍遥、崇尚自由的思想。这种自由超越一切外在的名利地位的束缚,是人类本性的自我张扬,与南华真人庄子所称的逍遥游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更重要的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基本纲领替天行道和忠义双全都是道教信仰的鲜明体现,而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则是借助道教仪式来强化他们的基本纲领。

从梁山泊忠义堂前高高飘扬的杏黄旗所书“替天行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所蕴含的道教思想的影响。

老子被东汉中后期兴起的道教奉为教主、太上老君,成为道教的始祖,《道德经》被奉

为道教的主要经典将老子之道作为道教最根本的信仰和教义。从本体论的高度来看,《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宇宙存在的根本,它的本质属性是生成天地,养育万物,即使是那些出入三界、逍遥自在的仙界神灵,仍然是大道运化的杰作。《老子》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也就是说,道不仅为万物之始,又为上帝(象帝)之祖先。既然如此,三界相连、人神交通的内在根据不仅是可能的,并且是先天决定的。这样,道教将老子之道神化为太上之道,太上之道是永恒的天道。

道尽管是万物存在的本源,但它却是一个盈亏有度、此消彼长的自我调节运动过程。《老子》第七十七章云:“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天道的运行,就好像拉弓射箭一样,是一个自我调节有序的运动过程,有张有弛,开合有度,道的运行也是消长有度,盈虚相生的。当天道亏缺时,就需要增益之;当天道盈溢时,就要自我排泄。损与益、盈与虚、消与长对立的双方总是互相转化的。当天道的自我调节功能一旦被破坏,矛盾双方出现尖锐冲突的时候,它的固有的和谐被打破,天道就能够以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重新建立新的和谐的运动过程。人之道则不然。在现实世界,封建最高统治者常常标榜君权神授,代天行道,统治阶级的意志常常是天的意志的体现,就此而言,天道与人道是一致的,它们统一于封建君主的自我意志。因此,封建统治阶级的“皇道”就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但是,封建统治者为了贪图享乐,无止境地搜刮民脂民膏。诚如沈一贯所言:“裒聚穷贱之财,以媚尊贵者之心;下则棰楚流血,取之尽锱铢;上则多藏而不尽用,或用之如泥沙:损不足以奉有余,与天道异矣。”(朱谦之《老子道德经校释》,中华书局1957年版)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违背了“道”的规范与准则,天道失衡,人道倾颓,皇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应该被取缔了。因此对统治者的否定即是对梁山英雄敢于弘扬天道的勇气的肯定,梁山好汉的所作所为无不呈现着一个“道”字。对梁山好汉的赞颂其实并非提倡造反,是卫道之举。此时,由于奸臣蒙蔽圣明,“天道”不行,就应该以新的力量来改变现状,实现天道与人道的顺利运行。所以宋江的“替天行道”就是要替皇帝行“天道”。“替天行道”的基本含义就是“替放弃了统治责任的宋朝皇帝来行使封建统治的政治职能……即以非正常的手段来实现封建统治的正常职能,维护正统的封建统治秩序。”(《文学遗产》1987年第5期,第62页。)究其实质,就现实世界而言,天道主要是建立一个经济上平均、政治上平等的理想社会,也就是道教所宣扬的无贵贱之分的太平社会。《三合相通诀》说:“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这里的“平均”,既指经济上的平均,又包括政治上的平等。

道教强调,统治者在政治上应当做到均等无争,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天地施化得均,尊卑大小如一,乃无争讼者,故可为人君父母也。”(《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83页)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纷争和动乱。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每一个故事几乎都在重复着同样一个思想:朝廷无道,道在草野。北宋末期,君主无道、奸臣弄权、政治黑暗、天道蔽壅,许多有才之士被被埋没,他们被统治阶级的当权派排挤出政治权力之外,沦为社会的边缘人,士人的政治主体作用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抑制。诚如李贽所论:“盖自宋室不兢,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理也。若以小贤役人而以大贤役于人,其肯甘心服役而不耻乎?是犹以小力缚人,而使大力缚于人,其肯束手就缚而不辞乎?其势必至驱天下大力大贤而尽纳之水浒矣。则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李贽《忠义水浒全传序》)李贽所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梁山英雄好汉都是由于政治上不平等而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水浒传》写了各种社会边缘人物堕入江湖的过程。这些边缘人物也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被统治者排挤到

社会边缘和自我选择走向社会边缘的人们,他们往往是社会上的才智之士。宋江是被统治者的政策推向边缘的,他是郓城县主管文案的小吏。宋江自称:“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第三十八回,P531)宋代的官和小吏是有绝对区别的。从宋代开始禁止小吏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断绝了他们进入仕途的希望。对心怀大志的宋江来说这不能不是个巨大的痛苦。如今功业不成,又被刺配江州,这些痛苦迷乱了他的心性,“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第三十八回,P531)于是在浔阳楼上题下了反诗。但是,在题反诗的同时,他并未完全绝望,并未完全屈服于现实的不合理的社会秩序,他的意识深处仍然有一种超越现实苦难、反抗现实黑暗政治、实现凌云之志的强烈愿望。那么,实现凌云之志的信心和勇气来源于何处?其精神动力源于蛰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道教信仰,它驱使宋江超越现实,崇拜精神的权威——天道。宋江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所生活的现实世界都被一些贪官污吏搅乱了,整个社会都变得混乱不堪:“盖为朝廷不明,纵容滥官当道,污吏专权,酷害良民,都情愿协助宋江,替天行道。”(第六十五回,P902)只有奉行天道才能改变不合理的现实,铲除人力痛苦之源。于是,道教的天道信仰完全占有了他的整个身心,将他带入到另外一个精神世界——永恒而又和谐的宇宙秩序,完全超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世俗世界,成为一种形而上的、神圣的精神实体。这一天道观念的意义在于:它对宋江和梁山英雄们来说是一种精神动力,为世俗社会和现实人道提供了理想的模板。

同样,在经济上也不允许少数人聚敛独占:“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帝王府库中的财物是大家“委输”的,“本非独给一人也”,穷人也应当从中取用,那些将天地间的财物据为己有的人,是“天地之间大不仁人”。(同上书,第242、247页) 北宋末期,高、蔡之流祸国殃民,为了满足自己无尽的奢侈欲望,宋徽宗大肆挥霍,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使广大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以致家破人亡。晁盖和吴用、公孙胜、刘唐等人一起劫取了梁中书献给的蔡京的生辰纲。梁中书搜刮民脂民膏,又奉献给劣迹斑斑的奸臣。这是典型的“损不足以奉有余”,为天道所不容。因此,刘唐认为生辰纲乃“不义之财,取之何碍。便可商议个道理,去半路上取了,天理知之,也不为罪”。可见智取生辰纲是梁山英雄们出于对生活现状的不满,是出于对当政者榨取民脂民膏的义愤。而且他们认为即使劫取了生辰纲,也是合乎天理的。虽然他们的目的不过是“大家图个一世快活”,缺乏更高尚的宗旨,但是他们这种劫富济贫的行为本身就是“替天行道”,因此他们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正义的代言者和天理的代行者,从而实践了老子所主张的无剥削、无压迫、均衡社会财富的理想。晁盖把劫掠来的财物分为两份:“便叫掌库的小头目,每样取一半收贮在库,听候支用;这一半分做两分,厅上十一位头领均分一分。山上山下众人均分一分。”(二十回,P258)如果智取生辰纲不过是“图个一世快活”,无意识地实现社会财富均衡的理想的话,那么,上梁山后,晁盖把劫来的财富平均分配,没有偏薄,据为己有,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自觉地践行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理想的具体体现。

当然,宋江对天道观念的崇拜不是建立在对他所生活的社会的质疑、否定的基础之上的,对现实社会存在合理性的质疑、否定会成为他改变现存制度的动力,其结果就会使他像李逵所说的那样,杀进东京,夺了宋徽宗的宝座,自己做皇帝,变“替天行道”为“代天行道”了。相反,他并未摆脱现实实在性的影响,而是有意识地制造舆论和幻觉气氛,尽力修饰既定的现存世界,为其存在寻找理由,声称朝廷不明的原因在于贪官污吏的横暴,只有清除贪官污吏,天道才能大行于人世,才能解民于倒悬之中。上梁山以后他只是拦截过往的官员,过往客商一律不抢,他毫不留情地产除了梁山周围几百里范围之内的贪官、土豪、恶霸,其目的就是使现存的社会更趋合理。这才是大丈夫所要建立的丰功伟绩,他绝不像黄巢那样打碎唐王朝的统治,自己绝不称帝,他“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原因就在于此。

很显然,宋江的“替天行道”、改造社会的理想不是从打碎现存的不合理社会制度入手

而是依据先验的天道观念来重塑世俗社会,既表达出广大被边缘化的士人融会儒道,力求天道与人道和谐、君臣民相通的“太平”理想,又反映了下层民众痛恨贫富分化、要求实现政治上和经济平等的愿望。这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从根本上来说,这不仅是宋江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梁山事业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

道教伦理是道教用以协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以尊道贵德为其伦理精神的核心,它的实际功能也是指向社会的。道教迫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和教徒的现实需要,要求信徒遵行用以维系世俗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强化“神道设教”的社会控制本质。道教徒毕生信道、修道、行道,以道为最高信仰;德同与道,是道的体现,崇德就是尊道。当然,这里的“德”就是儒家的道德价值观念,是儒道相通的体现。葛洪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抱扑子·对俗》)这个原则不断被后世所强调。北宋张伯端《悟真篇》所言:“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在道教社会伦理方面,《水浒传》继承了儒道融合的传统,将世俗社会的伦理规范作为修道成仙的基本条件。九天玄女授宋江三卷天书时说:“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勿忘勿泄。”(第四十二回)这位根据《大宋宣和遗事》“九天玄女授天书”故事移植的九天玄女娘娘把宋江送上了神坛, 确立了宋江的梁山领袖地位,其根本目的就是将道家保国祐民的伦理观念贯彻在梁山英雄的行动中,为梁山泊聚义预设了富有宗教色彩的行动纲领。宋江不过是这一行动纲领的执行者而已。

一个社会有许多个体,他们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中结成相对独立的不同群体。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有社会关系,就需要有相应的价值尺度来协调他们的各自利益。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在其各自成员的利益中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尺度,那就不能成其为社会。梁山泊作为一个与主流社会不同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共同价值尺度就是“忠义双全”。

“义”最初的意思是适宜,《释名?释言语》:“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就是指处理事情恰当,无偏颇。《淮南子?缪称》所云“义者比于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梁山英雄好汉们提出“大称分鱼肉,小称分珠宝”的口号,这是一种典型的消费共产主义,而不是生产的共产主义。(萨孟武《水浒与中国社会》,岳麓书社1998年,P8)这种消费的共产主义思想实质就是,把劫掠富人的财产进行再分配时,能够秉公办事,处理事情适当,所以博得多数人的欢心,激起人们对他的赞扬。在此基础上,便获得人们的普遍拥戴,报答他的恩德,报恩意识便具有了一定的道德倾向。林冲火并王伦,“以大义为重”,推尊晁盖为梁山泊之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晁盖平时仗义疏财,平均分配财物,在社会上深得下层民众的拥护。这样既可凝聚人心,又可树立威信。

经济生活的方式决定着梁山泊英雄们内部人与人之间也是建立在义气的基础之上。他们本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要向社会索取,就要诉诸暴力。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不足道的,他们就要组织起来,结成一个互助、团结、友爱、稳定的团体,联系团体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就是义气,结拜为异姓兄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结合形式。《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了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十二人结义为兄弟的故事,结拜的根本目的就是“如有灾厄,各相救援”。晁盖等八个人劫取了生辰纲后,邀约杨志等十二人,共有二十个,结为兄弟,前往太行山梁山泊法落草为寇,主要的还是为壮大自己的力量,以抗拒封建朝廷的围剿。《水浒传》梁山结义的故事就其源于此。那时没有先进的社会意识,他们只能仿照宗法关系组织起来。每个英雄的个体人格是平等的,他们不

可能仿照宗法的君臣父子的服从于被服从的关系,只能模仿兄弟平等的关系。这种结拜与其说是一种互相友爱的情感行为,不如说是出于维护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道德义务。在这个团体中,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个平均主义的财物分配制度,各自约束自己的放纵行为,压抑自己的贪欲,建立了以义为本的充满分配契约色彩的道德诚信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信义就取代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诸如儒家的忠孝等观念),成为梁山泊内部英雄们共同遵守的最高道德。

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义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体现个人意愿,只是关注个人的、暂时的和小群体的利益,常常随着个人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缺乏理性的判断。鲁智深以豪侠仗义著称,但是他有时凭着一时的好恶做出有伤义气的恶作剧。在桃花山,他因不满周通、李忠的吝啬,馈赠不合己意,就卷起山寨的金银器具,偷偷下山。这还是小事,其出发点还是源于眼前利益的分配不公,还不能称为道德上的恶。李逵则然。他过分崇拜义气,缺乏最起码的是非判断标准,完全将个人的一切寄托在宋江的身上,唯宋江之命是从,达到癫狂的境地。失去判断力的人,表现出来的只有赤裸裸的野蛮。他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为了赚朱仝上山,竟将不谙世事的小衙内劈为两半。更不要说,在江州劫法场时不论男女老幼、官军平民,只管尽力挥动板斧,大开杀戒。这种失去人性的罪恶行为无疑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灾难。

因此,义这一道德观念难以遏制人性恶的膨胀,重建以忠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是梁山领袖的当务之急,也是梁山泊事业不断壮大的必然要求。我们知道,作为道德观念的义,其基础是很脆弱的,它是建立在最初较小范围内的财产协调基础之上的,最初来到梁山聚义的十一位头领中,晁盖等人主要是为逃避官府的追捕,林冲被官府迫害的无家可归,组成人员比较单一,动机也相对一致,义是能够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随着梁山队伍的不断壮大,梁山内部人员的成分和思想也日趋复杂化。他们中有落魄的武士如杨志,他本为将门之后,一心想博得个封妻荫子,重振衰败的家风;有失意的权贵如柴进,他交接天下英雄好汉的目的本身就不纯正,无非是想钻营取巧,寻找机会,夺回祖上失去的江山社稷;有被诱骗上山的富豪大户如卢俊义、李应,有卑贱的胥吏差役如宋江、戴宗、杨雄等,还有一大批被俘上山的军官,如呼延灼、关胜、索超等人,他们时刻都想重新回到主流社会中去,盼望朝廷早降恩诏,赦免大罪,为国效力。复杂的思想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混乱,原来具有契约色彩的义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现实的需要。于是,能够体现大多数成员一致的“忠”便被确立为梁山泊的主导道德信念。当然,宋江在确立这一主导道德观念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忽视代表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意志的“义”。所以,宋江提倡“忠义双全”,实际上,还是以“忠”来规范“义”,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就是以“忠”为主导观念的具体体现。

作为道德规范,“忠”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忠就是发自内心的“诚”,毫无虚伪、矫饰的真实,因诚则忠。真朴无伪是老庄推崇备至的品质,《太平经》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至诚”的道德要求。主张以“至诚”为“急务”。所谓“至诚”,也就是要求外显的道德行为与内隐的思想动机相一致,外在的道德行为必须以内在的真情为基础,这种价值追求乃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特点。但与老庄和《淮南子》有所不同的是,《太平经》中的至诚之德,首先是一种调节人与自然之关系的道德要求,进而才推广到人际交往之中。作者指出,至诚才能够感动天地神灵:“至诚于五内者,动神灵也。”人类从内心真诚地感念和遵循天地好善恶恶之德,效法天道地德而行,才能感动心神,进而感动上天,产生“天地乃为其移,凡神为其动”的效果。以此为基点,作者将至诚之德延伸到人际交往中:“与人交,日益厚善者,是其相得心意也;而反日凶恶薄者,是其相失心意也。”(第415页)人际交往如能以至诚之情为基础,则心意相得,心心相印。

“诚”的外在表现就是“信”、“敬”,就是“忠恕”。“敬”是一种宗教情感,其中包涵着无限的期待与期望。但敬总得有对象,而敬的对象必定是神圣的,或具有神圣性,所以敬

和畏又联系在一起的。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忠恕之道就是在处理日常人际关系时应当真诚无欺,相互信任,将心比心,它是“忠”的个人内在品德外化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就此而言,“忠”与“义”有相通之处,都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都推崇“诚信”。李逵初次见到宋江时,对宋江仗义疏财的行为十分佩服,后来他对宋江忠贞不二也是基于对宋江信义的服膺。正是信义将梁山好汉联系在一起,“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71回)

不过,“忠”所产生的道德责任感则是服从、敬畏权威。由“义”到“忠”的转变也就是由人的个体意识的淡化、消失向人身依附、顺从的转变,这就为道教信仰奠定了基础。信仰就是坚定不移的相信超现实、超自然的精神实体,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或神的旨意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它建立在普遍顺从的基础之上。斯宾诺莎曾经说过:“信仰单就本身而论不是有益的,其为有益是就其本身所含的顺从而言……凡真正顺从的人一定有纯正的使人得救的信仰;因为如果有了顺从,一定也就有了信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6页)李逵对宋江可谓忠心耿耿,尽管他不赞成宋江的招安路线,但是仍然执行了,以致最终成为宋江招安路线的牺牲品,即使死了,也甘愿做宋江帐下的一个小鬼。李逵的忠有着对宋江的权威的敬畏,以至于甘愿依附于他。狭义的“忠”专指封建时代的君臣关系而言,臣民必须对现存的社会体制和社会秩序保持忠诚敬畏之心,尽心王室。

宋江的“忠”一方面表现为对天道的诚敬、畏惧之心,诚敬之心既是实现天道之诚的重要条件。天道是普遍的,具有神圣而不可测知的特性,超出了人类正常的理性认知范围。作为一个自存自足的精神存在,天道具有神性,能够预知未来,能够对善行报之以福而对恶行报之以祸。在人与神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人不仅能够通神,而且能够成为神。这是道教教义的重要表现之一。神是否存在的问题是不能证明的,是人的认识无能为力的,但是作为人生的信仰、信念,却是非常需要的。所以,他把重点放在敬字上,而不是放在神是否存在的问题上。

另一方面,宋江的“忠”表现为对现存体制和社会秩序充满敬畏之心,它是由敬天道之诚向“尽人之性”的自然转化。“尽人之性”是道德主体的重要表现,其基础是“诚”。“诚者,自诚也”,是指主体的道德实践和修养而言的。“自诚”是诚实其自己的心,只有诚实自己的心,才能实现天道之诚德。同时,如果以诚敬之心而尽其性,那就真正能够超越自我而与天地“参”了。这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天地之化育;能能赞天地之化育,则能与天地参矣。”从己到人,从人到物,从物到天地化育,最后与天地并立而为三,确实表现出人的主体性,但这并不是与天地争地位,而是与天地合其德,其关键则是参赞天地之化育。惟其能与天地“合其德”,才能参赞天地之化育;而要实现与天地“合其德”,就要将“尽其性”当成非常严肃的事情去实践,也就是心存一个敬字。这样作实际上暗含着对天德、天道的诚敬之心。如果没有对天道(分言之有天道、地道,合言之则是天道)的诚敬之心,并以此诚敬之心实现诚性,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也是无从谈起的。心存诚敬以实现天命之性,实际上就是尽其天职,“替天行道”,完成天所赋予的使命,这正是人的生存价值之所在,也是人生目的之所在。这种使命感,既是秉承九天玄女娘娘神的法旨,又是人对自己的要求,心(在形而上的意义上)对自己的命令。

要想完成这种天神所赐与的使命,首先就应该自觉地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就是加强对善的追求,遏制人性中的恶,“去邪归正”。九天玄女娘娘给宋江所传法旨道:“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懈怠。若是他日罪下酆都,

吾亦不能救汝。”其核心不外乎两点:人们要想得道升仙,就必须斩断魔心,驱除邪恶。人性的善与恶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共同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之中。人不仅要自觉其善,实现其善,而且还需要“去恶”的认识与实践功夫,以极大的毅力压抑心中的邪恶之欲,驱除人性中的“魔心”。这种功夫从根本上说来自自我对天命的信仰和虔敬。

同时,在善恶报应观上,道教宣扬天道“承负”说,即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宋江等梁山英雄之所以被罚下界,就因为他们心中仍然存有邪恶之念。宋江为了一己之怨,就杀死黄文炳一家男子妇人通有四五十口,并将其凌迟剜心,足见宋江不乏邪恶之心。当然,他也没有泯灭向善的仁义之心,他告诫众弟兄不可分毫侵害百姓。宋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不断地克服心中的邪恶之念,接受招安,归顺朝廷,征辽国,灭方腊,实现了保国安民的夙愿。最后,魂归蓼儿洼,重登紫府,完成了天道的循环。天道“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云:“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究还反其本,故名承负。”意即天地人三统共生,欲多则生奸邪,以至难于遏制。天道的循环是因人作恶和邪欲造成的,并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解除“承负”之厄,人们应行善积德,使精神与天通,乃可长生成仙。

综上所论,梁山泊所标举的“忠义双全”与道教的德性信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作为道德信念,它们既是唐宋以来儒、释、道融合的时代思潮所致,同时又体现了梁山英雄由边缘社会向主流社会融合的自觉追求。梁山小社会如果要融入主流社会,纳入到主流社会的运作秩序中,就必须改变以义为主的道德观念,接受主流社会伦理价值观的规范。

和谐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一种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应大力继承、发展和高扬。同时我们应认识到,古代文化和哲学中的和谐观念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古代社会原始和谐状态的反映。现代化进程打破了古代社会的原始和谐,应在继承传统和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更高级形态的社会和谐状态,赋予其崭新的时代意义。

一、从“和”文化到多元兼容、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理念内涵的认同与发展

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是社会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及其内部处在一个比较均衡、匀称和稳定的状态,结构合理,社会距离适当,这样矛盾相对较小,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和谐社会是动态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稳定祥和的社会,和谐社会的稳定是稳定的高级形态,这种稳定是与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动态的稳定、发展的稳定。换言之,社会和谐的主要条件不是人们之间联系的广泛性和联系的稳定,而是发展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等,有社会物质精神的高度发展,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扩大,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而且要保持发展的稳健性和持久性,为大多数人谋取利益,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从民本思想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认同与发展

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点,也是实现“大同”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从《水浒传》的“保境安民”来看,先人们指出君主的权力只有得人民的拥护才能稳固,告诫统治者要施行要爱人,把人生理想的实现深深根植于现实社会,表现出对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殷切关怀。以民为本,首先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肯定人民的利益是国家社会的价值主体,注重弘扬人的主体价值,重视人的社会作用。共产党作为实现未来和谐社会的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与它所领导的工人阶级之间是服务与代表的关系。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队,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勤务员,而人民才是社会真正的主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逐渐成为党执政的新理念,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管理必须遵循的普遍原则。当前坚持以人为本的主导方面是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尤其是均衡社会财富、逐渐缩小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应当成为迫切解决的时代课题,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凝聚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前进。

三、从重义轻利到法律制度,和谐社会方法论追求的认同与发展

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将其不断发展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首先,要认识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里,由于科技、经济、交通、通讯的迅猛发展,个体与“五伦”所调节的社会关系之外的联系也必然增多。随着人们之间联系范围的扩大,以法律制度的形式调节社会生活,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必须配合道德和经济的力量,对重义轻利的思想加以规范。其次,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平衡的关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道德与功利同作为调节现代社会生活的手段,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社会创造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又可以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充分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将其不断扬弃和发展,才能在历史提供的更高的起点上,创造出更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面貌。

《水浒传》中女性形象分析

《水浒传》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水浒传》不仅塑造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同时也塑造了许多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女性形象。这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妇女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水浒传》所刻画的女性主要分为四大类:一类是女英雄,如扈3娘、孙2娘和顾大嫂;一类是淫妇,如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等;还有一类边缘类弱小女子,如林冲娘子金巧莲等。在他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既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女性在男性世界中生活的痛苦,也使我们深刻地了解作者对女性真挚的同情。 【关键词】女性形象影响根源 引言 在几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文学家们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有才智美貌兼具,但是却受传统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缺乏独立的人格,总是依附于男性,由男性支配,。同时也饱含作者对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独特感情。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水浒传》描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广大农民在贪官逼迫下,无以为生,纷纷占山为王,结盟起义的历史史实,记述了起义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一共塑造了七百多个人物形象,女性有七十多位,占了十分之一。她们一般社会地位低下,再加上社会混乱,朝廷腐败,充满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每个人都存在着生命危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百姓惶恐不安,很多女子为了生存,不惜一切手段,不顾人格尊严。有的出卖自己的肉体,有的委曲求全,有的奋起反抗加入,造反的行列,成为女中豪杰。作者施耐庵就是通过塑造这样一系列人物形象,为读者描绘一幅历史的画卷,让我们去品味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 一女性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可以大致地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称赞和歌颂的英雄式女性形象。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 第二类痛恨和蔑视的丑恶式女性形象。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 第三类同情和悲怜的弱者式女性形象。林娘子金翠莲玉莲等 1 正面的英雄式女性形象 (一)正面形象: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1、孙二娘 (1)人物简介:水浒重要人物之一,人称梁山妖艳第一,在水浒传中他是张青的妻子,黑店老板娘,绰号母夜叉。在孟州道十字坡与张青开酒店卖人肉。武松被发配到孟州路过十字坡,险遭孙二娘的毒手。武松假装喝醉酒捉住了孙二娘,张青求饶,武松遂与张青、

《水浒传》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

《水浒传》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 开发区第三小学王晓彤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水浒传》的阅读与交流,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对书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讨论,了解并学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3.训练学生有根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讨论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了解并学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 教学过程: 课前:对答人物绰号 一、谈作者 同学们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就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水浒传》。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你对施耐庵有多少了解呢? (找生汇报,其他生补充) 师点评:从生平、著作、身世、人生经历等方面介绍了

作者。 二、聊背景 看来同学们对作者施耐庵有深入的了解,那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了《水浒传》? 生交流师小结:写作背景同学们不仅知道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还知道施耐庵的创作背景。 三、讲故事 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书中的故事扣人心弦,其中的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找学生简单说说故事题目) 谁来把你印象深刻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温馨提示:抓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找三四个生) 师评价:a、你能把书中的语言化作自己的话,而且能抓住重点内容,你真会读书 b、你不但汲取了上一个同学的优点,而且还讲得绘声绘色,真值得同学们学习。 好多同学想讲呢,由于时间关系,同桌俩互相交流交流吧 四、品人物 故事情节层层递进,引人入胜,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在他们当中你最欣赏哪位好汉?他有什么性格特

点? 温馨提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品味人物特点。 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在全班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学者在百家讲坛中称:“在《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李逵称得上是人物中性格最鲜明的一个,也是最单纯最可爱的一个。” 明代小说评论家李卓吾也称赞李逵:“真忠义,真好汉。 明代金圣叹说林冲是“上上人物” 说说反面人物的形象: 师小结:一百零八好汉各有不同,粗中有细的鲁达,隐忍而后爆发的林冲,勇猛利落的武松、谦恭仁义的宋江,足智多谋的无用,勇敢孝顺的李逵----- 正如明代金圣叹所说:“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五、读书评 通过你的阅读和刚才的交流,你眼中的《水浒传》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我们来看看学者们怎样评价这部名著的? 熊培云:《水浒传》是如何传播并影响中国社会文化的? 王学泰:《水浒传》除了用其生动的故事(如逼上梁山、智取生辰纲等)昭示它所说明的道理外,还通过它所创造的

关于水浒传人物读后感

关于水浒传人物读后感 不知道大家对于水浒传里面的人物有多少了解呢?以下关于水浒传人物读后感是由聘才网的小编为各位亲们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水浒传人物读后感 篇一 在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大逆不道的,“造反”者都是杀人放火面目狰狞的妖魔鬼怪,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之,为那些所谓的造反者树碑立传,并渲染他们豪情壮志而且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使他们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人物。 《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就有一百零八将,再加上其他陪衬人物,有几百人之多。这些人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尤以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等人最具神采。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为武松和吴用。 武松是清河县人,是排名第二,江湖上人称武二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成人。井冈山打虎后任阳谷县都头,后又因斗杀西门庆,潘金莲,刺配孟州,又因血溅都监府逃至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他的性格特点我十分喜欢,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就报,有恩必报。从为武

大郎报恩开始,他醉打蒋门神,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的一个。 吴用是晖城县人,表子学究,道号加亮学生,人称智多星,财主家门馆教授。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我觉得他好厉害,要是我根本想不出这样好的方法骗过青面兽杨志,他上山寨后为掌管机密二军师之一。我比较喜欢智取生辰纲,排九宫八卦阵,他的性格为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这本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当时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极度恶化,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此背景下,施耐庵,罗贯中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可以说水浒传是长期以来的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 篇二 拳打镇关西 他是经略府的提辖,官是不大不小,人却长得魁伟,像条好汉,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鸭绿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直口方,肋边一部长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疾恶如仇“是这章高-潮部分想要表达的重点,的确,

水浒传读后感10篇

水浒传读后感10篇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下面为你整理了水浒传读后感0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ru,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水浒传读后感》篇四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宋江、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

形象。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众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原因,但是被逼上梁山这点,许多人是共同的。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林冲,他武艺高强、正直善良,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只想本本分分的过日子,在一再忍让的情况下,仍被高俅、富安、陆谦等人再三迫害,最后无奈被逼上梁山。 在林冲棒打洪教头故事中,双方交战前对洪教头的无理和挑衅,林冲一直忍着。两方交战时林冲不急于进攻,一直防守,等待时机变守为攻,抡起棒一扫,就把洪教头给打败了,这正是林冲武艺高强、忍辱负重的体现! 我读了《水浒传》后,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真是让我心驰神往,回味无穷呀! 《水浒传读后感》篇五 宋江有义气,而且还很善良,如果有人想要和他做兄弟,他一句话也不说,就让那个人进来了,不管原来是敌人还是自己的人,只要想入伙,就说一声,马上就可以进来了。 武松十分厉害,也很有胆量,有一次,他把他的老母亲接过来的时候,在半路上他去打水了,他回来的时候发现有一只老虎在吃他的母亲,他发怒了,他拿起棒子拼命的打老虎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 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 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孙二娘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

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最后又死于非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一个哑美人。这个符号就是: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于是“潘金莲”就成了“淫妇”的典型、代名词。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张大户垂涎她,她本来可以弄一个小妾的名分,她不干,被财主报复嫁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心中不满意,又经了外人的挑唆,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中间还描写她有一个追求,看到了武松,遭到了武松的拒绝。在潘金莲那里,应该说是她欲望膨胀大于道德。在她那里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当然一个使女出身,大概也不识几个字,没有什么见识,可能是自然属性高于她的社会属性,本能压倒了理智,所以走向了毁灭。 《水浒传》中一段绝妙文字小说第23回写武松见嫂。 金圣叹评:凡叫过三十九遍“叔叔”,忽然改作“你”字,真欲绝倒人也! 金圣叹评:上篇写武二遇虎,真乃山摇地撼,使人毛发倒卓;

描述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

描述有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 读了《水浒传》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罪恶,以及好汉们追求的“忠义”,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水浒传读后感,大家快点看看吧。 水浒传读后感一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水浒传的神情色彩,至今无以忘却—— 他是现实与浪漫的结合:植根於现实,又把自己的爱憎感情熔铸在人物身上;他的情节引人入胜:生动曲折,腾挪跌宕,使人完全身临其境。 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是鸡鸣狗盗之徒,随着对官府幻想的一点点破灭,连生存都难以维系,最终都被逼上梁山。然而,当人民起义的壮举使好汉们士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变了一切…… 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水浒》时,他就深深的触动了我心底最深处的灵魂,使我不禁潸然泪下: 一次次艰苦的行程,一场场艰难的战斗,为的只是“忠义”二字。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的忠,除暴安良即是忠,报效祖国也是忠,宁死不屈更是忠。忠,其实很好做到。真正难做到的,即是“义”: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兄弟连心,其力断金”,他们为朋友赴汤蹈火,为朋友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义”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这,却还远远不能算“义”。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只有真正的义士,才会懂得。只有拥有者两样精神,才是真正的“义”! 他们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好汉,可这往往却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百姓的安宁和希望,可谁又会了解他们的一番苦心呢有时,一百零八个好汉的命运,也会令人意想不到—— 虽然,身经百战的他们屡立战功,却丝毫逃脱不了残忍的命运。奸贼当道,即使是各有千秋的他们,也同样无能为力,只能眼看他们逍遥法外。有人说,这是宋江的过错,可我却不以为然:梁山泊悲剧,并非宋江之过。 水浒传读后感二 这本书大致讲述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因为各种原因上了梁山泊,成为当时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几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帮助朝廷征辽、平王庆、平田虎、平方腊,最后仅剩二十余人。由于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劳,部分剩下受封赏的好汉被害得丢官或被害死。 作者施耐庵在书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四大奸臣以及听信奸臣之言的宋徽宗等形象。本书对于人物的描写得十分生动,感觉有血有肉。好汉们各有不同的性格,语言描写也十分出色。故事的描写也是环环相扣,很自然的引出下文,非常真实。 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莫过于浪子燕青了。他“忠”——对朝廷忠,同其他好汉一同为朝廷平息叛乱;对主人忠,在卢俊义有难时帮助其脱险。他“义”,对朋友从来都是很好,一直为朋友着想。他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一身本事,无人比得;弩箭从不放空,相扑更是天下第一。黑旋风李逵在梁山上天不怕地不怕,翻了脸宋江也敢骂,唯独怕燕青。他虽是三十六天罡星之末,但十

(整理)《水浒传》三类女性人物浅析.

《水浒传》三类女性人物浅析 内容摘要:《水浒传》中的女性多取材于社会底层,地位低下。本文将她们分为淫妇、女英雄、老妇三类来分析。以潘金莲为代表的淫妇外貌美丽非凡,心肠歹毒,谋算过人,下场悲惨;以扈三娘等为代表的梁山女英雄们外貌丑陋,不多的笔墨多用漫画化写法,待遇不公;以王婆为代表的老妇则是贪恶的代名词。整部《水浒传》充满着作者及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无视甚至仇视,透射出特殊历史阶段特殊的女人观。《水浒传》中这种将内在美与外在美对立起来的倾向,表明作者有“女色祸水”的思想。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描写江湖好汉绿林英雄的一部小说。《水浒传》不是某一个人的创作,而是在民间传说、宋人话本、前人著作(以《大宋宣和遗事》为主)和零散资料的基础上选择、改写、编辑、补充、发挥而成的。因此它和《红楼》、《三国》、《西游》等个人写作的作品不同,应该属于俗文学范畴。作者在改编的过程中,塑造了众多的男性英雄形象,却没有塑造既具外在美又具内在美的女性形象。在多数女性人物身上,作者似乎在有意造成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对立与分离。不难发现里面几乎没有完美的女性形象,整部作品充满者作者或者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无视甚至仇视。 现在将其主要女性人物分为淫妇、女英雄、老妇三类来分析。 第一、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精心刻画的淫妇形象。 小说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潘金莲。她本是财主张大户家的使女,颇有几分颜色,被主人垂涎,她不从,告诉了主母,被主人嫉恨,将她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的丑汉武大郎。潘金莲心里很不甘心,她不愿意就这样跟着一个丑丈夫过穷苦的日子。武大郎的弟弟,打虎英雄武松的出现,更让她心旌神摇。于是她费尽心思,丑态百出地勾引小叔,逼得武松有家不能回。被拒绝后她恼羞成怒,反诬武松调戏她。淫妇恶妇之态另人作呕。之后,便是趁武松外出之时,勾搭上西门庆,继而谋杀亲夫。最后,被归来的武松复仇杀死。 再一个淫妇是宋江的外室阎婆惜。她在走投无路时,被宋江收留,收作外室。但由于受到冷淡,“宋江不中那婆娘意”,因此有了外心和张文远私通,宋江也不在意,不来也就罢了,但他和晁盖的信被阎婆惜发现,捏了把柄,阎婆惜想借机敲诈,宋江怒起,将她杀死。 还有一个淫妇是英雄杨雄的妻子潘巧云。她本已婚配,死了丈夫,一年多后嫁与杨雄,可是杨雄因公事不常在家,潘巧云耐不住寂寞,竟和和尚裴如海私通,还反诬石秀,想离间他们兄弟,被二人杀死。 以上三大淫妇,有几大共同特征: 首先看到的是她们都外貌美丽非凡,却不守妇道、道德败坏、淫贱无耻。 几人均是十几、二十多岁的妙龄女子,在写她们的美貌时,作者毫不吝惜的用词。描写潘金莲的外貌: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① 描写阎婆惜:

水浒传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英雄好汉的作品, 其内容主要表现的是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侠义精神和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豪迈气概。读完《水浒》,发现这部文学巨著基本上就是男性的世界,女性在书中是被视为衬托男性的绿叶。是被施、罗两老先生摧残了的,是丢之即去、用之即来的玩物。但是这些小女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却是不可缺少的,是属于为表现男儿英雄、忠孝仁义之辈而必须存在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小女子有哪些类型以及他们在《水浒》中能起到哪些作用。 一、女性形象的类型: (一)《水浒》中的女英雄 《水浒》中108将中的三个女性,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我们基本上发现不了她们的?女人味?,但她们却是梁山好汉们在成就大业过程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先看小说对孙二娘的描写:?看看抹过大树边,早望见一个酒店,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见那妇人如何?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锤似粗莽手脚。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金钏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

叉情。?【1】 看完描写我们觉得这哪里是女人吗!分明是男扮女装的凶人!她开的是黑店,她粗壮、面露凶光,让普通人见了便不寒而栗。她的作为让我们很难接受这样的女人,从武松眼中看时?见壁上绷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见那两个公人,一颠一倒挺着在剥人凳上?,说明孙二娘不是个善类。任何社会,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胡乱杀人肯定是要被法律所严惩。归根到底,孙二娘就是一心狠手辣的黑道女头目,但随着她的身份成为梁山英雄时,她以前的杀人越货就已经不再重要了。 当武松再次快意恩仇将陷害他的张都监、蒋门神等人杀了,逃亡过程中正好落在孙二娘的分店。了解详情后,孙二娘:?叔叔困倦,且请去客房里将息,却再理会。?住了三五日,因为?如今官司搜捕得紧急,排门挨户,只恐明日有些疏失?张青准备把武松介绍到二龙山鲁智深处。孙二娘:?你如何便只这等叫叔叔去,前面定吃人捉了??武松:?你且说我怎地去不得?如何便吃人捉了??孙二娘道:?阿叔,如今官司遍处都有了文书,出三千贯信赏钱,画影图形,明写乡贯年甲,到处张挂。阿叔脸上现今明明地两行金印,走到前路,须赖不过。?张青道:?脸上贴了两个膏药便了。?孙二娘笑道:?天下只有你乖!你说这痴话!这个如何瞒得过做公的?我却有个道理,只怕叔叔依不得。?武松道:?我

《水浒传》读后感10篇

《水浒传》读后感10篇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浒传》读后感10篇,欢迎来参考! 第一篇:《水浒传》读后感《水浒传》一书记叙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抚,再到大破辽兵,最终武力消灭叛党,却遭奸人谋杀的英雄故事。读绝对书,印在我脑际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个儿的祖国,对自个儿身边的亲人,朋友竭心悉力。宋江在种种威迫利益诱惑之下,还是对自个儿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儿女在林冲被逼上梁山在这以后,对高俅之子的,宁死不屈,最后自杀寻短见,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形态中,信任众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不过,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第二篇:《水浒传》读后感《水浒传》是一部名著这本小说堪称经典,是一本不可多得珍宝,如果你真的用心去品会、去读。你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水浒传》用字恰切到位、气势磅礴,是许多作品不可比拟的。如果要和《三国演义》做个比较的话那就是《三国演义》太单板,我读着读者就会睡着。而《水浒传》就不同了,我越读越有精神,就连晚上做梦都会梦到他,想带自己就是里面的一位好汉,带各位好兄弟“替天行道”。虽说这

本书被我看过好几十遍,但再次去看的话又会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吸引住。 现在我还在看这本书,百看不厌。如果谁看到这篇文章,有空就去看看! 第三篇:《水浒传》读后感《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一个作品,同时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本十分具有阅读价值的小学生读物。 《水浒传》一书讲述了宋代波澜起伏的农民起义,描绘了人们反抗斗争的情形。因此出现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一百零八位英雄人物。 同时我也在想:这些梁山好汉杀的人,全都是奸臣。杀了他们,明明是替天行道的行为,为什么官府会把他们压入死牢呢? 最后,因为梁山泊兄弟的努力,反抗斗争成功了!从此百姓们安居乐业,梁山好汉劫富济贫,受到百姓们的称赞。 第四篇:《水浒传》读后感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

《水浒传》班级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交流《水浒传》读书所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拳打镇关西》的片段阅读赏析,让学生学会透过文字品人物性格,了解语言特色。 二、课前准备: 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准备好《水浒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108位英雄好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相信大家一读就会喜欢。今天,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走近这108位英雄! (二)、唱《好汉歌》 1、欣赏《好汉歌》 2.这令人荡气回肠的好汉歌,让你想起了哪些英雄好汉? (三)、说好汉名下面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人名接龙,除了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名字外,还需报出此人的江湖名号,不得重复。 (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人名接龙)关于英雄好汉的名字,看来大家已经了如指掌。那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后,你们都做了那些积累呢?(以小组形式展示,哪个小组先来。) (四)、看外貌描写,近身了解英雄读ppt上的人物外貌描写,猜人物名,同时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这位英雄的其他故事。

(五)、xx人物名字与xx故事连线 (六)、读懂细节,感悟人物性格《水浒传》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作者发扬宋、元以来民间“说话”的优良传统,并进行艺术提炼和加工,形成了通俗而易懂,洗练而明快的语言风格,至今仍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典范。 (1)课件出示鲁达拳打镇关西的片段,师生从人物的言行、作者的描写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2)讨论: 作者对鲁达的“三拳”,不是简笔勾勒,而是淋漓尽致地详细描写,让人读来感觉怎么样?从中你能看出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师总结并板书: 读故事品性格看文风 (七)、评英雄好汉过渡语: 通过刚才的检测,可以看出你们读《水浒传》读得很认真。那,读完《水浒传》这本书,书中的108个好汉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快来说说你的心声吧。(请六人小组先交流。)请小组代表发言。找(5---6人)发言 (八)、畅谈收获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有机会读读《水浒传》原版,体会《水浒传》语言特色。在唱《好汉歌》歌声中结束。 板书设计: 《水浒传》 读故事品性格看文风

水浒传读后感(共10篇)

水浒传读后感(共10篇) 本文是关于水浒传读后感(共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忆往昔,读过的书不少,唯有那豪情万丈的《水浒传》,令我久久难忘,又是一个惬意的下午,轻抚有层薄尘的书面,手边的香茗冒着热气,令我不禁想起往昔读《水浒传》的点滴,轻品一口淡茶,轻启书页,好书需久读。 书中人物情节是那样的熟悉与陌生,少了一分表面的浮华,多了一分内心的思考。在我眼中,他们不仅仅武艺高强的英雄,更多了一分深沉与内心的表现,我亦非昨日,只见事之表象,未明事中真意,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正义在心中涌动。 初见林冲,总觉其过于怕事,虽有一身好武艺却未有男子气概,现在觉得并非其无男子之气,实其有观大局之心,有容人之度,大丈夫能屈能伸,岂料他人无容他之意,最终恍然大悟,奋起反抗,我觉得这才是真男人。 再说鲁智深,先觉他力大无穷三拳,便打死了郑关西,倒拔垂杨柳更是厉害无比。可现在看来他更有十分细腻的内心,不似一般莽汉,只有力,未见智。 最后说宋江,开始觉得他着实仗义疏财,求贤若渴,宽容大度,更有统领才能,可现在觉得他有些忠君思想过了头,最终断送了梁山好汉的大好前途,甚是可惜。 再读好书心中涌起千思万绪,汇聚成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

水浒传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

《水浒传》班级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 一.趣味导语: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108位英雄好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相信大家一读就会喜欢。快快走进108位英雄吧! 二.趣味问答 1.人名接龙。《水浒传》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施耐庵塑造的108位英雄好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大家看完了《水浒传》,108位好汉的形象想必已深入人心。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人名接龙,除了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名字外,还需报出此人的江湖名号以及在108位中的座次,不得重复。 (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人名接龙,若出现差错,师生及时更正。) 2.目录填空。在章回小说中,目录往往概括了本回故事的主要内容。要想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只要把目录连起来读读就行了。因而,在章回小说中,目录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看谁记住的目录又多又准! (学生随机抽取目录签,将目录补充完整。同学评议,更正。) 二、重现故事 在《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生动,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鲁达拳打镇关西,林冲雪夜上梁山,景阳冈武松打虎等。提起故事,同学们就会兴奋不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讲述一个你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并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参加班级交流。 (课件出示目录,以供学生选择,提示相关内容。)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评议,补充。 三、点评人物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虽然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有

血有肉,可谓“千人千面”。让我们拿起笔,也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做一番评论。 (1)学习范例。宋江,人唤“及时雨”。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用毒酒害死。 (2)学生动笔写点评材料。 (3)交流。 四、分享经典 《水浒传》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作者发扬宋、元以来民间“说话”的优良传统,并进行艺术提炼和加工,形成了通俗而易懂,洗练而明快的语言风格,至今仍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典范。 (1)课件出示鲁达拳打镇关西的片段,师生从人物的言行、作者的描写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2)同桌互赏,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拔好的学生带领同学欣赏。 五、知识冲浪 1. 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哪两位?主招安将领是哪两位? 2."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什么? 3.武松在血油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哪八个字? 4.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街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谁? 5."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 夫"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什么诗? 6.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指得 是谁?

水浒传读后感该怎么写

水浒传读后感该怎么写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水浒传读后感该怎么写(一)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主要讲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〇八名梁山好汉从梁山泊聚义,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击败辽兵最终被朝廷内部奸人谋害的故事。 梁山以宋江为首的一百〇八名好汉为了国家奋不顾身,为了兄弟为了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为了百姓出生入死,打贪官除恶霸,伸张正义。这些都是梁山兄弟忠义的表现。也给我们展现了那段历史的残酷。 在这本书里及时雨宋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宋江,字公明,家里排名老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因他面黑人们都叫他黑宋江又名大孝。他为人仗义疏财,人称“孝义黑三郎”。 宋江在郓城县作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种。他这辈子喜欢结交江湖上的好汉。一旦有人来投奔他不管地位高低无不接纳,留在庄里招待,终天追陪,并无厌倦。如果要逃亡则尽力资助,真正的挥金如土!人问他求钱时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周全人家性命。因此在山东河北闻名遐迩,都叫他“及时雨”能救万物。他的这种人品和大义令人感动和佩服。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虽然碰不到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但身边的一些小事还值得我做,做一些有益于朋友,社会的事情。做到“勿

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点金钱,一点关爱,一些礼物,甚至一句关爱的话语也算是爱。不要吝啬你的行动,让我们从今天开始重新做起吧! 水浒传读后感该怎么写(二) 在暑假里我读了《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 这本书讲述了梁山上一百零八将个个是英雄豪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们打著‘替天行道’ 的大旗做著行侠仗义的事! 我最喜欢‘行者’武松和‘智多星’吴用。武松本是在官府里谋职,无奈遭小人馅害,最后来到梁山。武松很勇猛,他路过景阳岗,听说那里有一只老虎经常出来伤人,过路的人都不不敢从那里经过。可武松不害怕,他说老虎不过是一只大虫而已。他一口气喝下十八碗酒,趁著酒劲,只用了一双拳头硬是将那只吃人的老虎活活给打死了!大家知道了纷纷跑来感谢他,真是为民除害了!人们送他外号‘打虎英雄’。 我更喜欢‘智多星’吴用。他熟读兵书,精通兵法,文思如泉,一生正气。排兵布阵是我更喜欢‘智多星’吴用。他熟读兵书,精通兵法,文思如泉,一生正气。排兵布阵是他的强项。‘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每次战斗都能体现他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他为大家想出了许多奇妙的好点子,事后大家都佩服不已,真不愧是‘智多星’啊!我最崇拜这样有才华的人了! 梁山上个个都是好汉,如梁山五虎将,‘大刀’关胜,‘豹子头’

2021年《水浒传》中女性形象分析

《水浒传》女性形象分析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水浒传》不仅塑造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同时也塑造了许多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女性形象。这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妇女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水浒传》所刻画的女性主要分为四大类:一类是女英雄,如扈3娘、孙2娘和顾大嫂;一类是淫妇,如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等;还有一类边缘类弱小女子,如林冲娘子金巧莲等。在他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既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女性在男性世界中生活的痛苦,也使我们深刻地了解作者对女性真挚的同情。 【关键词】女性形象影响根源 引言 在几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文学家们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有才智美貌兼具,但是却受传统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缺乏独立的人格,总是依附于男性,由男性支配,。同时也饱含作者对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独特感情。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水浒传》描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广大农民在贪官逼迫下,无以为生,纷纷占山为王,结盟起义的历史

史实,记述了起义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一共塑造了七百多个人物形象,女性有七十多位,占了十分之一。她们一般社会地位低下,再加上社会混乱,朝廷腐败,充满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每个人都存在着生命危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百姓惶恐不安,很多女子为了生存,不惜一切手段,不顾人格尊严。有的出卖自己的肉体,有的委曲求全,有的奋起反抗加入,造反的行列,成为女中豪杰。作者施耐庵就是通过塑造这样一系列人物形象,为读者描绘一幅历史的画卷,让我们去品味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 一女性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可以大致地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称赞和歌颂的英雄式女性形象。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 第二类痛恨和蔑视的丑恶式女性形象。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 第三类同情和悲怜的弱者式女性形象。林娘子金翠莲玉莲等 1 正面的英雄式女性形象 (一)正面形象: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1、孙二娘 (1)人物简介:水浒重要人物之一,人称梁山妖艳第一,在水浒传中他是张青的妻子,黑店老板娘,绰号母夜叉。在孟州道十字

描写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

描写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 导读:本文是关于描写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 《水浒传》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水浒传读后感,有时间一定要看看哦。 学习心得体会一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

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 学习心得体会二 《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

水浒传女性形象分析

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在我看来,《水浒传》中一共描述了三类女性: 第一类称赞和歌颂的英雄式女性形象: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 第二类痛恨和蔑视的丑恶类女性形象: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 第三类同情和悲怜的弱者式女性形象:林娘子,金翠莲,玉莲。 她们虽然在众读者眼里有恶有善,但在我看来,她们都是为了自己在斗,因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轻视,而有所作为,一种是像扈三娘,像男人一样习武,自己拼搏,有点像我们现代所说的“女强人”,而像潘金莲呢是想得到,却不屑于去付出,道德底线过低的代表性人物,还有一种便是最常见的,最普遍的形象,林娘子,虽然被高逑调戏,即使心里是厌恶,害怕,愤怒的,可是不知如何反抗,不知如何去应对,这是封建社会的女性主要形象,她们的父母对她们的希望不是读书,习武,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而是琴棋书画精通,模样美,将来嫁个好人,吃喝不愁,这看似是对男性的要求更高,男性更累,负担压力更大,可是另一方面这是一种轻视,对女性的不在意。 先来说说扈三娘,“扈三娘骑在一匹青鬃马上,轮两口日月双刀。梁山军马中,王英好色,见是个女将,便想一合捉来,于是挺手中枪上阵与她交战,打了十合以上,王英落了下风。原来王英一边打,一边挑逗扈三娘,扈三娘心里恼怒,双刀直上直下,向王英砍来,王英打不过要逃,被扈三娘追上,活捉了过去。”这一幕看到让我决口连天,好!好一个女英雄!在此后的战争中,她皆有一席之地,并打了胜仗,比男性更勇猛,更善战。我喜欢这样的性格,即使是女生,性格却不拖泥带水,说打就打,颇有英雄之风。在封建社会,一个习武洗得过男人并且爽朗大方的姑娘,真是让我赞叹,尊敬。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讽刺的人物,潘金莲,先不说社会因素,潘金莲的道德底线低,不用顾及名声,不用为他人思考,只要对自己有好处,自己认为合理,就做。被他人蔑视,也不去理会,这样的人自私自立,大都没有太好的家教。再说社会地位影响,这样的人一般出自于社会底层,温饱有时无法解决,所以她们便格外看重身外之物,若她们不愿努力,又有几分姿色这样的形象在所难免,因此根本原因还是这样的人好吃懒做,道德底线过于低,是人人唾弃的形象。 最后,我们来说说林娘子,不能再说这样的人好吃懒做,道德底线低了,有时,其实我好像能体会得了这样人物的心里,不敢反抗,也不知如何去防抗,怕打不过,说不赢,也就罢了,自己吃点亏,没什么。不敢与人争,不敢与人抢,活在自己的诗情画意中,在臆想中沉眠不愿醒来。在我看来,这样人的,最重要的是,走出第一步,逼着自己夺一会,抢一次。发现没有那么难后,坚持下去,为自己赚取尊严,靠自己奋斗。 其实,我还想说,这三种形象最典型,但生活中还有一些综合体,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处在“灰色”地带的人,他们综着几种不同思想,不同场合,会有不同作为,有时另一种性格,人的性格难以捉摸,而在施耐庵笔下的人物活了起来,有声有色了起来。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12篇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一): 《水浒传》读后感 我从小就喜欢看小说,尤其是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书,很感兴趣,能够说是百看不厌。此刻就单讲《水浒传》。 读完了水浒传,我认为这本书有三大好处。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我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智多星吴用文武双全、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 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可如果要是真这样写,那么不仅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 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好处,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奉招破大辽到微宗皇帝梦游梁山伯,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众多。可作者施耐庵在写作方面,能够说是游刃有余,由不得你不继续往下看。仿佛自我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我认为,这样一个类似于神话的故事,可对当时民不聊生、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表现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大家想,如果国家太平、人民生活舒适;如果徽宗皇帝向唐明皇一样,那么怎样会有数万好汉奋勇起义?但有一点我不明白,宋江为什么不推翻宋朝,自我做皇帝。而要投降宋朝,做宋朝的奴才。不明白!不明白!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和政府腐败的历史书。 《水浒传》里虽然有一些是虚构的,但这本书不仅仅能够联系现代的社会,还写出了古代政府的腐败。 《水浒传》真是一本好书呀!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二): 《水浒传》读后感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但是,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