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说英雄--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 三国演义 中的英雄形象

 语文教案  三国演义 中的英雄形象

语文教案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语文教案】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导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各类人物的刻画,展现出了许多英雄形象。

本教案旨在通过分析《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背景介绍《三国演义》是中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的历史时期。

小说中以蜀国、魏国和吴国为主线,描绘了三个势力的斗争与争霸,并展现出了众多英雄人物的形象。

二、创造性的英雄形象1. 刘备的仁德形象刘备是《三国演义》中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之一,他虽然只有一个地方的统治者,却以仁德之风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众多英雄的支持。

通过他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在乱世中展示了传统中国正统道德的光辉。

2. 关羽的忠诚形象关羽是刘备的亲密战友,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诚英雄。

在小说中,关羽以其义薄云天的行为、信守誓言的品质和对刘备的无私奉献,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形象。

关羽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儒家传统中忠诚和义气的重要价值观。

3. 张飞的勇猛形象张飞作为刘备的另一位亲密战友,以其强悍的战斗力和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而广为人知。

小说中许多描写他豪勇善战的故事成为了经典。

张飞的形象展示了中国文化中对勇气和战斗精神的崇尚。

三、复杂性的英雄形象1. 曹操的智谋形象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英雄人物,他是魏国的奠基人,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军事战略能力而被称为儒商之雄。

然而,曹操的性格复杂多样,既擅长明哲保身,又具备残忍权谋的一面。

这使得他的形象更加复杂,不仅受到赞扬,也有遭到指责的一面。

2. 孙权的政治家形象孙权是吴国的建立者,也是《三国演义》中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之一。

孙权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善于用人的能力而赢得了人民的敬仰和支持。

他善于通过外交手段和联盟策略在复杂的局势中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孙权的形象体现了智慧和权谋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设计:《三国演义》英雄形象分析

课堂教学设计:《三国演义》英雄形象分析

课堂教学设计:《三国演义》英雄形象分析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经典长篇小说,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而闻名。

本次课堂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价值观,并培养学生对于正直勇敢、智慧谋略等品质的认知。

目标1.理解《三国演义》中各个英雄形象的性格特点;2.分析和比较英雄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3.掌握运用逻辑思维和文本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价值观念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节:背景介绍与英雄形象引入1.示范和讨论中国古代历史背景,介绍《三国演义》创作时期以及作者罗贯中。

2.引导讨论“英雄”概念,以及在不同文化中对于英雄形象的定义和认识。

第二节:主要英雄人物分析1.分组让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位主要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并分配相关阅读材料。

2.每个小组根据材料和课前准备的资料,整理出该英雄形象的性格特点和重要故事情节,并进行展示。

第三节:英雄人物关系分析1.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负责分析两位英雄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2.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自己的观察,运用逻辑思维和文本证据进行分析,总结出各个英雄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第四节:价值观念讨论1.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中各个英雄形象所代表的不同价值观念,如忠诚、孝顺、仁爱等。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出他们认为最具有影响力和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

教学方法与评估•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分析与讨论:通过分析和讨论文本,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文本证据进行深入分析。

•基于问题的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英雄形象所代表的价值观念。

评估•小组展示:评估每个小组对于主要英雄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呈现能力。

•分析文章写作:评估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文本证据进行分析与比较的能力。

结束语通过对《三国演义》中英雄形象的分析和讨论,希望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学生对于正直勇敢、智慧谋略等品质的认知。

三国志演义英雄评析教案教学设计

三国志演义英雄评析教案教学设计

三国志演义英雄评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三国志演义,学生能够熟悉和理解故事中出现的主要英雄人物,并能够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正义、勇气、智慧等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需要了解和评析三国志演义中的主要英雄人物。

2. 难点:学生需要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简要介绍三国志演义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该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学习任务一:探究英雄人物(30分钟)a)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英雄人物进行研究。

b)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收集有关选定英雄人物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背景、形象描写等。

c)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对所选英雄人物进行展示,并分享他们对该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和评析。

3. 学习任务二:性格分析(30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刘备的仁慈、关羽的忠诚、曹操的智勇等。

b) 学生个人或小组内进行性格分析,讨论英雄人物的行为和决策是否与其性格特点相符,给出具体例证。

4. 学习任务三:口头表达(30分钟)a) 让学生以一名英雄人物的身份,进行短暂的角色扮演,展示该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

b) 学生互相采访,就所扮演的英雄人物提出问题,并根据角色的特点进行回答。

c) 学生进行英雄人物性格特点的总结和归纳,用简短的口号或口诀来概括每个英雄人物。

5. 综合拓展(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选择一个英雄人物,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英雄人物评析文章。

四、教学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及同伴评价2. 学生个人或小组内的性格分析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3. 学生的角色扮演表现和提问回答的情况4. 学生综合拓展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文章内容的质量五、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分别代表不同英雄人物,展开辩论,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品三国论英雄

品三国论英雄

品三国论英雄在不久之前的一次课上曾被老师提问道:“你认为曹超是英雄还是奸雄?为什吗?”,当时我的回答是:”英雄“。

究竟为什吗我这样说,这自然是有我的道理的。

那吗在此我想再次和大家讨论一下,”英雄“的话题。

想必熟悉三国演义的同胞们必然在记忆中有这样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所谓英雄说白了不过是特定时代的必定产物,因此英雄就像东去的长江水随着时代的逝去而消亡。

这样大家就会问哪嘛我们要论英雄,论什么呢?是的,世上没有不死的人,即便最顽强的英雄也逃不过。

我们所能讨论的并不是英雄本身,而是英雄那点事。

在三国演义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关于谈论英雄的一出非”青梅煮酒论英雄“莫属,以下是我为大家摘录的一段: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最新六年级语文三国英雄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六年级语文三国英雄教学设计(精品)

六年级语文三国英雄教学设计
一、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读一读这段文字,从整体上观察一下行款布局,看一看每一个字的字行。

3、从这段话中找出难写的字,如“选、领、掌、能、帮、获“,讨论一下怎么写才好看。

4、描写钢笔字,要一边描红一边记忆,一气呵成,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5、反馈。

二、诵读与积累
1、审题
2、凭借工具书,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3、交流,利用《西游记》的有关情节,充分发挥想象,说说词语的大体意思。

(第一组词语,从情节上说是因孙悟空大闹天宫,从而获得“齐天大圣”这一美誉;第二组词语讲的'是孙悟空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不避风险,不辞辛苦;第三、四、五组词语讲的都是孙悟空的通天本领;第六组词语则告诉人们,除恶务尽,才能天下太平。


4、整体吟诵,熟记成语。

5、用学习过的12个词语填空。

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拥有七十二变,()、();一双()可以()。

他曾经(),赢得了“()”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

6、小结。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解析教学方案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解析教学方案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解析教学方案1. 引言1.1 概述《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

在这部作品中,英雄形象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之一。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案。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英雄形象解析、教学方案、实施步骤和策略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文章概述和结构布局,确保读者能够明确了解全文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三国演义》中关羽、刘备和曹操等英雄形象进行深入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在小说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同时,我们将探讨形象塑造手法并提供相应案例和讨论题目,以促进读者对这些英雄形象的独立思考和深度讨论。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并获得一些教学方案和实施步骤,以便在教学活动中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英雄形象特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全文内容,并提出对《三国演义》中英雄形象解析教学的展望与建议,以期激发读者继续深入研究和思考相关话题。

2. 英雄形象解析:2.1 关羽: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英雄形象。

他以忠诚、勇敢和信义而闻名。

在小说中,关羽被描绘为虎背熊腰、长着燕颔虎须的武将。

他早年跟随刘备,成为刘备的心腹兄弟,并且展现出了优秀的军事才能和战斗技巧。

他以其勇猛的战斗力和对义理的坚守,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尊敬和崇拜。

2.2 刘备:刘备是《三国演义》中另一个令人钦佩的英雄形象。

作为蜀国的创始人和主要统治者,刘备由一个小小倡导农民起义的平凡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着高尚品德与领导能力的伟大君主。

在小说中,刘备被描述为文武双全、富有智慧与勇气并存的人物。

他通过与其他英雄共同抵抗强敌,并最终建立了自己政权来赢得人们对他的尊重与景仰。

2.3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反派形象,但也被塑造成了一个崇高而复杂的英雄人物。

他以其雄才伟略和丰富的政治智慧而著名。

品三国,数英雄 读书教案

品三国,数英雄  读书教案

赤膊上阵(许褚) 割发代首(曹操) 乐不思蜀(刘禅) 单刀赴会(关羽)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 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张飞穿绣花针——粗中有细 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四、布置作业
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人物捏泥塑、 造兵器、画 服装。
《品三国 数英雄》教学设计
课 活动目标: 型 读书汇报课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 ,了解三国,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备断,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的历史就好比一条长河, 滔滔不绝地奔向远方,今天老师从中摘取了一个精彩的 片断,大家想看吗?边看边想这是什么历史故事? (播放《赤壁之战》的片断。 ) 2、学生回答。 3、 自从学了课文 《赤壁之战》 后, 咱们班掀起了读三国, 说三国,看三国的热潮。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这部书,今 天我们举行一次《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 二、走进“三国” 数英雄人物 导入语:读完《三国演义》 ,同学们一定有这么一 个印象,小说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 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现在我 们一起走进“三国” ,去领略各路英雄的风范。 1、想一想。 ⑴ 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⑵ 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⑷ 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⑹ 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 ,分别指谁?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 2、说一说。 读完《三国演义》后,你最敬佩的三国英雄是谁?为

幼儿园三国演义主题教育教案

幼儿园三国演义主题教育教案

幼儿园三国演义主题教育教案主题:幼儿园三国演义主题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三国历史,了解三国英雄形象,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历史文化意识。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忆力、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学要点:1.幼儿认知三国背景及三国英雄形象。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所了解的三国故事,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3.教师提示幼儿几个简单易懂的三国成语,并引导幼儿学习成语的意义,培养幼儿成语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中国历史简介和三国背景的介绍。

2.三国英雄形象的介绍和体验: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孙策、周瑜等三国英雄形象。

3.三国故事的讲述:《三英战吕布》、《赤壁之战》、《吕布与貂蝉》等。

4.三国成语的引入:如“十面埋伏”、“东山再起”、“水深火热”、“屈指可数”等。

教学过程:一、三国背景介绍1.教师简单介绍中国历史和三国时期的背景,鼓励幼儿了解三国历史。

2.教师为幼儿讲述三国故事中有哪些英雄形象。

二、三国英雄形象的介绍和体验1.教师让幼儿观看三国英雄形象的图片和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三国英雄形象的基本情况。

2.教师为幼儿表演三国英雄人物的形象,以亲身体验来帮助幼儿记忆。

三、三国故事的讲述1.教师向幼儿展示三国故事的图片,帮助幼儿了解三国故事的基本情况。

2.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三国故事,鼓励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3.教师为幼儿讲述一些简单易记的三国故事,提高幼儿对三国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四、三国成语的引入1.教师让幼儿观看三国成语的图片和简单的介绍,帮助幼儿了解三国成语的基本情况。

2.教师介绍常用的三国成语,如“十面埋伏”、“东山再起”、“水深火热”、“屈指可数”等。

3.教师激励幼儿运用这些成语,培养幼儿成语运用能力。

五、教学结语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幼儿复习所学知识。

2.教师鼓励幼儿阅读三国故事,培养幼儿的文学观赏能力和兴趣。

教学方式和手段:1.图片展示法:将三国英雄形象、三国故事和三国成语的图片展示给幼儿,帮助幼儿了解三国历史和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指导课:品三国说英雄——感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四川博睿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王英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为此教学中就应重视学生的阅读,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还要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的形象。

3.学会赏析书的语言文字,感悟语言的精髓,感悟作者采用不同的手法来有效刻画人物形象,并学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4.的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教学准备:1.阅读《三国演义》,认真完成“读三国,说人物形象”的阅读卡。

2.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成语。

教学过程:一、视频、谈话引入,揭示主题。

1.谈话导入视频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在我国浩瀚的文学世界里,四大名著可谓几颗耀眼的明珠,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这几本书犹如一杯杯浓烈的咖啡,字字珠玑,滴滴香浓;犹如一碗碗淡雅的香茗,芳香四溢、沁人心脾;犹如一壶壶醇香的老酒,读来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今天就先让我们一同再次走进其中的一部作品。

2.听了这段乐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乐曲让人感觉一个老者正在给我们讲诉一段历史故事。

)看了这段视频,你的脑海里呈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出现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的画面。

)3.战场上金戈铁马、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看了以后心里又想到了什么呢?(A、战争的残酷无情,我想到了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历史的变迁、轮回都是用人们的血肉之躯来交换的)(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齐读诗句PPT)4.看来同学们都被罗贯中笔下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所震撼了,但故事中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又何曾没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兵荒马乱的岁月,走向那群雄争霸的年代,走向那刀光剑影的古战场吧!让我们一起来“品三国说英雄”,细细感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出示课件揭题)二、回顾“三国”1.三国是指哪三个国家呢?他们分别在祖国版图的什么位置呢?(PPT)2.学生回答和讲述结合。

(魏、蜀、吴,魏在北方,西达西域,东至辽东;蜀在西南地区,以四川一带为根据地;吴在东南地区,凭借长江天险,北御曹魏,西拒蜀汉。

)<说得不错,从这张地图上,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出魏、蜀、吴的鼎立之势,它们三分天下,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

>3.三国鼎立的局势又是怎样形成的呢?4.简介三国的历史背景:(那是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道,天下大乱,各地州郡大吏、地主豪强纷纷占据地盘,经过长期的战争,互相兼并,最终形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三、概数英雄1.《三国演义》中积淀了许多与英雄人物有关的成语。

下面这些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呢?(PPT)我们不妨先来试一试,看同学们对书中的英雄到底了解多少?三顾茅庐(刘备)一身是胆(赵云)望梅止渴(曹操)七步之才(曹植)乐不思蜀(刘禅)羽扇纶巾(周瑜)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2.除了成语,还有大量的歇后语与三国人物有关。

下面的歇后语不完整,缺了三国人物,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赵子龙)上阵——单枪匹马(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四、说英雄形象,悟表现手法(一)感悟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丰满1.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因此,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当年,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今天咱们先从魏、蜀、吴的奠基者开始说起。

我们首先来说说白手起家的、号称“仁义之君”的刘备。

一说到刘备,你就想到了什么故事呢?刘备:PPT人物图片(1))生说:三顾茅庐,并简单介绍故事内容(2)"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请拿出你的读书卡,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吧!(学生交流)(3)学生交流如:87页: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军后,不仅令关羽、张飞心服口服,同时也激怒了曹操,曹操派徐庶劝降不成,怒而进兵,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放弃樊城,取襄阳暂歇。

”刘备心疼的是跟着他逃跑的成千上万的百姓(仁爱、爱民如子)(《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君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嗣子不可,君可自立。

”千古留传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历来被人称颂,自古以来,皇室家族为了帝位之争,同室操戈、父子反目、手足相残,挣得你死我活。

而刘备这一个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他了。

)师:(就是因为他有这样的仁爱思想,有这般的气度和魄力,就算他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他也能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

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马,那他无疑就是相马的伯乐。

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让他为后世做了一个大哥的典范;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帝王第一人;(4)最近网络上有这样评价刘备的:“皇叔是仁德的;爱民是如子的;特长是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

”有很多人看不惯他的哭相,认为他的天下是用眼泪换得的。

你怎么看了?这是怎样的眼泪?(惜才摔子:惜才的泪;三顾茅庐:求才的泪:——)(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就会明白了。

一个王者如果对臣子流下仁爱的眼泪,他们也会用死不足惜的热情去报效这种知遇。

)教师小结:是啊,正因为他的仁德,才有了这三分天下。

纵观历史,刘备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修养,就是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诫儿子要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

)评析经典语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PPT(学生说说理解)(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目的是劝勉刘禅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

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

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

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这几句话值得世人知道并铭记于心。

)(5)师总结:所以就此看来,刘备的这个人物也是“一人千面”,可谓是“形象丰满”,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研读的韵味。

像这样,从不同的故事情节中去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从忠义的化身——关羽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谁能用几个具体的事例评价一下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呢?(忠:千里走单骑义:华容道义释曹操勇:过五关斩六将谋:水淹七军傲:败走麦城)过渡: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是关注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是从一个个故事情节中去感悟人物的形象。

下面,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一下以下几个段落,看看作者又是怎样采用不同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的呢?总结板书:丰满的人物形象(二)感悟刻画手法的多样性1. 感悟对人物的外貌描写PPT出示:猜猜他是谁?A“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诸葛亮出场,惟妙惟肖,传神得很,与后文关于他智略的描述相互辉映,宛然成章。

B“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张飞:威武、莽撞C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一关羽:团团英雄的气息正在慢慢地接近你。

总结:“一人一面”,所谓“相由心生”,不同的人物在眉宇间便透露出不同的格特征。

正像我们经常在形容坏人的时候写道:“贼眉鼠眼”;在写英雄的时候常用“浓眉大眼、炯炯有神”;在写可爱的人儿的时候就是“樱桃小嘴,弯弯柳叶眉”。

2.感悟对人物的语言描写PPT出示:A“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一说到曹操我们就想到的话,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a帝王的霸气;b心胸狭隘;c自私暴虐B“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

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

)C云长曰:“吾于千枪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这句话采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是关羽单刀赴会前和属下的对话。

字里行间,关羽衿傲高扬的神态流露无遗,浩浩荡荡,气势不凡;D关公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每每读这段文字,都会感动得流泪,被关羽的气概所折服。

3.感悟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A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一个英雄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B“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

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出张飞火爆直爽的性格。

C例如,《水浒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鲁提辖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

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这段心理描写,写了鲁达对这个不曾料到的人命案的认真思考。

但是,他逃避官司只是因为担心没人送饭。

这说明他即使仔细考虑,也不过是“鲁达式的思考”。

师总结:作品通过外貌、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共同塑造,越来越多的生动人物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他们由此而生机盎然,同时,牵动读者的心扉去领悟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事情,去领悟那个时代的精神。

板书:多样的刻画手法五、实践操作,强化能力(看板书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了: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想全面地感悟人物形象,就要关注作者对此人物采用的不同的刻画手法,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举手投足,眉宇之间去品味作者的意图,感悟人物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