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日偶成》ppt课件
古诗两首之春日偶成【北宋】程颢

将 时傍 云 谓 人花 淡 偷 不随 风春 闲 识柳 轻日 学 余过 近偶 少 心前 午成 年 乐川 天
关键字词注解
• • • • • • • •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 依靠。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也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我。 将谓:就以为。将: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春日偶成
—— 程 颢(hà o)
作者简介
程颢(hà o),北宋诗人, 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宋 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 封“先贤”,与程颐为同胞 兄弟,世称“二程”。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1、近:接近 2、川:河流 3、余:我
4、将谓:要说, 还以为
古诗译文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 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一幅 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 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可 是谁知道我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 为我像年轻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表达了诗 人对于春日的 喜爱赞
《春日》ppt课件

目 录
• 春日简介 • 《春日》的创作背景 • 《春日》的思想内涵 • 《春日》的艺术特色 • 《春日》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 • 结语
CHAPTER 01
春日简介
春日的含义
01
02
03
春天
春日通常指的是春天的时 光,也就是四季中的春季 。
美好
春日也象征着美好、希望 和新生。
温暖
对未来的期许
在诗中,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包括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这种向往和期许体现了 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理念。
CHAPTER 04
《春日》的艺术特色
诗歌风格简析
清新明快
朱熹的《春日》诗在风格上给人 以清新明快的感觉,展现了春天
的生机和活力。
自然流畅
诗歌的语句自然流畅,如同泉水 流淌,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
强的音乐感。
意境优美
诗歌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营 造出一种优美、宁静的意境,使 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美
好。
语言特色鉴赏
简洁明了
朱熹的《春日》诗在语言上非常简洁明了,每个词语都十分精准 ,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平易近人
诗歌的语言平易近人,容易为读者所理解,不需要过多的注释和讲 解。
春日的气息通常与温暖、 生机和复苏相关联。
春日的文化背景
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春日有着 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视为 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 。
节日
春日是许多重要节日的时 间段,如春节、清明节和 端午节等。
文学艺术
春日是文学和艺术中经常 出现的主题,许多诗人和 作家都以春日为背景或主 题来创作。
春日的文学价值
古诗《春日偶成》课件

意境营造:通过描 绘春日景色,营造 一种宁静、美好的 意境
诗歌结构:采用五 言律诗的形式,结 构严谨,语言优美
情感表达
诗人情感: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充满生机 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第四章
创作背景
程颢的生平简介
程颢,字伯淳,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 出生于1032年,卒于1085年 程颢与程颐并称“二程”,是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曾任监察御史、知州等职,为官清廉,关心民生
作者:程颢
程颢,字伯淳,北宋时期著名 理学家
程颢与程颐并称“二程”,是 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的诗歌作品《春日偶成》 是其代表作之一
《春日偶成》描绘了春日的景 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和对生活的向往
背景图片:春天景色
春天景色:选择一张春天的景色图片作为背景,如樱花、桃花、绿草等 色彩搭配:选择与春天景色相匹配的色彩,如绿色、粉色、蓝色等 图片大小:根据PPT课件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图片大小 图片位置:将图片放在PPT课件的合适位置,如中间、左侧、右侧等
第三章
古诗解析
诗句大意
春日:春天的日子
云淡风轻:天空晴朗,微 风轻拂
柳绿花红:柳树翠绿,花 朵鲜艳
心情愉悦:心情愉快,充 满活力
偶成:偶然写成
花香鸟语:花香四溢,鸟 鸣悦耳
游人如织:游客络绎不绝
意境分析
春日景色:描绘春 日的明媚景色,如 桃花、柳絮等
情感表达:表达诗 人对春日的喜爱和 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使读者产生共鸣 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读者印象深刻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春日 朱熹课件.ppt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 句的意思。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
1、有感情地诵读《春日》 • 2、背诵《春日》
吟春风的:
春风杨柳万千条(宋 陆游)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 朱熹(南宋)
鲁沙尔镇南门小学 卢世 忠
我能背诵《咏柳》。
• 我还想读描写春天的 诗。
简介作者:
•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 家、文学家。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 称紫阳、考亭。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 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著有《四 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 《楚辞集注》,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 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书。
春日 (南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理解词语:
• 胜日、寻芳、泗水、滨、光景、一时、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
春 日(南宋 朱熹)
• 胜日/寻芳/泗水/滨, • 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 • 万紫/千红/总是/春。
(唐 杜牧)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唐 陆游)
词语积累:
春光明媚 春色满园 春雨如丝 春雨绵绵 春风和煦 春风化雨 春意盎然 桃红柳绿 莺啼燕语 百花吐艳 草长莺飞 春暖花开 万紫千红
再见!
《春日》PPT[优秀课件]
![《春日》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8cfb564028915f814dc24e.png)
咏春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春回大地 春色怡人 春色无边 春深似海
春光明媚 春燕回巢 春意盎然 春寒料峭
春光融融 春风拂面 春暖花开 春满人间
春花似锦 春色迷人 春色满园 四季如春
咏春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心中都要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有什么样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你的心有多宽,你 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我很平凡,却不简单,只要我想要,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羡慕别人不如自己拥有,现在的努力奋斗成就未来的自己。人生要学 存了一次丰收;你若努力,就储存了一个希望;你若微笑,就储存了一份快乐。你能支取什么,取决于你储蓄了什么。没有储存友谊,就无法支取帮助;没有储存学识 储存汗水,就无法支取成长。想要取之不尽的幸福,要储蓄感恩和付出。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在这样的紧要 再向前跨出一步!尽管可能非常艰难,但请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的人生会无比绚丽!弯得下腰,才抬得起头。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 必要时要能够弯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 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你不会的东西,觉得难的东西,一定不要躲。先搞明白,后精湛,你就比别人 不舍得花力气去钻研,自动淘汰,所以你执着的努力,就占了大便宜。女生年轻时的奋斗不是为了嫁个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在哪里都饿不死的 收入。因为:只有当你经济独立了,才能做到说走就走,才能灵魂独立,才能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要伴侣和生活。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也许你要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日复一日,踽踽独行。但只要笃定而动情地活着,即使生不逢时,你人 器晚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无 么伤害,都不要放弃和抱怨。放弃,再也没有机会;抱怨,会让家人伤心;只要不放弃,扛下去,生活一定会给你想要的惊喜!行动力,是我们对平庸生活最好的回击。 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梦想就只是好高骛远;不执行,目标就只是海市蜃楼。想做一件事,最好的开始就是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 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了不起的自己,只要你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 着善良,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会美好,自己坦荡才能感受生活喜悦,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壮观! 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 现在,勿忘初心。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的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出发, 勿忘初心。人活一世,实属不易,做个善良的人,踏实,做个简单的人,轻松。不管以前受过什么伤害,遇到什么挫折,做人贵在善良,做事重在坚持!别人欠你的, 好报;坚持,必有收获!人活一世,实属不易,做个善良的人,踏实,做个简单的人,轻松。不管以前受过什么伤害,遇到什么挫折,做人贵在善良,做事重在坚持!别 善良,终有好报;坚持,必有收获!不要凡事都依靠别人。在这个世界上,最能让你依靠的人是自己,最能拯救你的人也只能是自己。要想事情改变,首先要改变自己 终改变别人。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生活有一百种过法,别人的故事再好,始终容不下你 定。不要羡慕别人,你有更好的,只是你还不知道。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更何况比我差的人还没 力,我就更没资格说,我无能为力。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更何况比我差的人还没放弃,比我好的 格说,我无能为力。朝着一个目标不停的向前,不断努力的付出,哪怕你现在的人生是从零开始,你都可以做得到。早安!让梦想照进现实,才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 钱的时候不磨叽, 生活不会因为你哭泣而对你温柔, 连孩子都知道,想要的东西,要踮起脚尖,自己伸手去拿,所以不要什么都不做,还什么都想要。但你可以通过努
《春日偶成》正式课件

***
江南春
杜 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程颢(hào) 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 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嘉 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hù 鄠县主簿、上 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 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 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 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 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 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 “洛学”
4 《古诗两首》
• yān yǔ lóu tái 烟 雨楼 台 • tōu xián • 偷 闲 jiǔ qí 酒 旗 tí jiào 啼 叫
huáng yīng 黄 莺
• yìng shān hóng 映 山 红
yún dàn qīng fēng 云 淡 清 风
bàng huā suí liǔ 傍 花 随 柳
春日偶成
程颢 (北宋)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回顾两首诗
江南春
杜 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
程颢 (北宋)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春日偶成
程颢
偶成:偶然写成。 近:接近
傍:依傍、靠近。
随:沿着 过:到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春日偶成1

《春日偶成》说课稿大坝中心小学孙海燕一、说教材《春日偶成》作者是宋代诗人程颢。
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全诗一二句写景: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二、说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1、背诵《江南春》。
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
(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
[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
字伯淳,号明道。
河南洛阳人。
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
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
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
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
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
(要求同前首)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立春偶成PPT课件

1、立春:阳气回苏的开头,也是一年的最后月份。 代表着春季的开始。偶成,即偶有所感而成。
2、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
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
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
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
立春偶成1
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 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从 节气上说,立春即是一年之始,但在历算上,立
7
.
1
《立春偶成》是南宋初期文学家张栻的 立春日感怀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 的七绝。首句描绘出立春节气到来时的 景象,抓住冰霜渐少作为春意萌动的表 征。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代替具体的描 写,写自然界的变化,最先告知春天到 来的消息。三句写诗人借立春来阐发自 己的人生哲理,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事 物的发展趋势。结句以“夸饰”手法预 示出春浓的景象,表露出诗人对春天美 景的渴望与爱好。
5、生意:生机、生气。
东风吹水绿参差 6。
6、满:遍布,充满。
7、参(cēn)差(cī):高低不齐。形容水面波 纹起伏的样子。
4
诗的前二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写立春节气到来时的景象:冰霜渐渐融化,暖气渐 渐回生,冬眠的小动物蠢蠢欲动,花草树木都感觉 到了春的信息,万物仿佛从沉睡中睁开了朦胧的眼 睛,看着时令的更新,考虑着迎接新春的到来。 “冰霜少”,透露出立春以后天气逐渐暖和。“草 木知”,透露出冬眠的蛰虫将要苏醒,草木将要萌 发抽芽。
6
张栻继承了二程的理本体思想,提出天、性、心三者,名异实同,皆同体于理。 他认为,天下万物皆生于理,理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据。他说:"事事物物皆有所
以然,其所以然者,天之理也。"他以太极为理,太极变化便产生阴阳二气,二气交感 便有万物化生,称"人与物俱本乎此者也"。这样他就重申了二程关于天下只有一个理的 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人不识余心乐,
人们不知道我心里有多快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会说我是在学那些偷闲的年轻人
时人:人们。 不识:不知道。 余:我。 乐:快乐。
将谓:会说 偷闲:贪玩。
全诗表达了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
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
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
的意境。
8
将近中午的时候,天上飘 着淡淡的云,风轻轻地吹着, 我在花丛柳林间穿过,又走过 了前面的小河。人们不知道我 的心情多么快乐,还以为我学 少年的样子,偷偷跑出来玩耍 呢!
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 么思想感情?
愉快心情
写景
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时 抒情
所写的,描写了风和日丽
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
郊游的愉快心情。
10
请同 学们边读 边画出这 首诗的节 奏。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11
春日偶成 云淡 风轻 近午天, 傍花 随柳 过前川。 时人 不识 余心乐, 将谓 偷闲 学少年。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近 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
5
一二句写景
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加上接近中午的阳光。
傍花随柳过前川。
云淡风轻,加上接近中午的阳光。
近: 接近。
午天:中午的太阳。
川: 小河。
6
三四句抒情:
• 时人不识余心乐, • 将谓偷闲学少年 。
身处宜人的春色,诗人完全陶醉。
7
三四句抒情:
诗人简介 学习古诗 课外作业
1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 生字新词,认真书写。
2、正确流利地背诵 《春日偶成》。
3、读古诗,了解诗句 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 。
2
春天偶有所感写成的诗。
程颢(hào):宋代诗人,河南洛 阳人。与其弟程颐(yí) 同为北宋 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
3
• 内容:自学古诗《春日偶成》。 • 方法:1、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诗句。
12
• 1、完成课后第二题的描红,再在本子上抄一行。
• 2、抄写古诗,默写古诗。 • 3、诵读《春日偶成》,体会诗人春游的快乐,用自己的
话写下来。 • 4、继续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准备诗会。
13
射阳湖镇水泗小学 胡树荣
14
2、小组里把诗句意思串连起来说一说。 3、如果你是作者:a、你什么时候出门的,当时天气怎样?b、一 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C、天气这么好,景致如此美,一路上你 开心不?都做了些什么?
• 检测:看哪一同桌能正确、迅速地读写出来。
4
一二句写景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具体写了哪些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