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会展业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201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全面展示行业转型升级成果

201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全面展示行业转型升级成果

201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全面展示行业转型升级成果作者:暂无来源:《专用汽车》 2015年第11期本刊记者张筱梅11月12~15日,201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B区举行。

据悉,该展会逢单年举办,是目前国内乃至亚洲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商用车展,至今已经举办了三届。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支持下,本届展会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由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武汉市分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北京三达经济技术合作开发中心承办。

“新常态、新机遇”是本届展会的主题。

当前我国商用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也面临新的发展希望。

一方面,产销量大幅度下滑,一些传统车型严重滞销,经销商压库严重,部分企业新车型匮乏、发展后劲不足,行业兼并重组不再遥远;另一方面,一些细分市场需求增势喜人,中高端车型需求比例继续扩大,一些企业率先进行调整,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开始攻城掠地,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本届展会成为我国商用车行业全面展示转型升级初步成果的一次盛会,观众通过参观展会和参加同期活动,深刻理解国家战略将如何影响商用车行业,了解最新政策和行业动态,领略最新技术、产品发展方向,把握新常态下的市场趋势。

档次和规模上升已经举办两届的中国国际商用车展,是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级的商用车展会,也是目前国内及亚洲规模最大的商用车展会。

早在该展会举办之初,主办方将其定位在成为中国的“汉诺威”商用车展,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亚洲最大的商用车展会。

因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以及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等多方强强联合,借助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搭建这一展会平台。

两届已经过去,第三届已经初显“汉诺威”商用车展的雏形,无论是参展规模,还是参展车辆的技术水平,以及专业观众的参加人数,都较前两届有了较大的提升。

2015年我国会展业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

2015年我国会展业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

2015年我国会展业发展回顾与2016年展望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会展业,是指从事会展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包括会展企业、会展场馆、会展组织者等。

会展业又可形象的称为会展经济,是各种类型交流会、洽谈会、展览会、博览会的总称。

它是利用一定的地域优势、经济特色、资源优势,由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召集供需双方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专业性的或综合性的、以产品展示、宣传、交易、服务为内容的特色型经济活动。

是现代商务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展行业是中国的新兴行业,其在第三产业的价值和地位日益提高。

随着中国会展市场的蓬勃发展,会展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在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所占的比重也日益突出,各省市对会展业的发展也逐渐重视。

目前,中国会展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会展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在中国,会展经济概念的首次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200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浙江台州召开全国“会展经济研讨会”,标志着“会展经济”概念首次被明确提出。

会展业巨大的联动效应推动了“会展经济”的产生,相关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由于关注角度不同,国内学者对会展经济概念的界定也有些差异,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第一,会展经济是伴随着人类会展活动和会展产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跨产业、跨区域的综合经济形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和展览等活动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城市或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

第二,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和国际会议,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并利用其产业连带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如运输业、电信业、广告业、印刷业、餐饮业、旅游业、咨询业、礼仪服务业等发展的一种经济。

第三,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依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和专题会议,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创造商机,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

2015年我国展览业发展态势

2015年我国展览业发展态势

2015年我国展览业发展态势会展行业是中国的新兴行业,其在第三产业的价值和地位日益提高。

随着中国会展市场的蓬勃发展,会展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在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所占的比重也日益突出,各省市对会展业的发展也逐渐重视。

目前,中国会展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会展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在国际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和国内“三期”叠加,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等多重影响下,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9%,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我国展览业总体呈现增长与改革、创新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国内展览市场总量上升、场馆建设持续升温、政府引导展览业转型升级提速、信息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不断深入等。

与此同时,我国展览业的发展也面临出国展览市场萎缩、现有场馆利用率不高、结构有待优化、效益需要提高等问题。

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会展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据中国贸促会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共举办展览会3168个,展览会总面积约8900万平方米。

其中,经贸类展览会数量2612个,较2014年增长约7.8%;经贸展览会总面积约为7874万平方米,较2014年增长约10.8%。

2015年,全国室内可租用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举办两个以上经贸类展览会的专业展览馆共有136个,比2014年增加8个;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为647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加约62万平方米。

在逆势增长的同时,2015年也是我国展览业转型发展和信息化水平得到较快发展的一年。

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随后福建、湖北、黑龙江等地也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实施文件。

10月,商务部牵头建立了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财政部《关于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有关经费支持方式改革的通知》(试行)中明确指出,逐步减少直至取消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的财政直接拨款,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加快脱钩。

我国展览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我国展览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我国展览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作者:张宏宇尹学清郝舒维来源:《中外会展》2016年第03期我国展览业发展现状当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国际会展界共同关注的新兴市场。

由展览业发展的最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展览业发展的现状:(1)展览业步入中速增长阶段中国贸促会《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我国内展情况:2015年国内展览市场,全国30个省区市、115个城市共举办经贸类展览会2612个,比2014年增加约7.8%,比2012年增长约27%。

其中有2521个展览会采集到展览会面积信息,汇总展览会总面积约7600万平方米,估算全国展览会总面积约为7874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加约10.8%,比2012年增长约31%。

2015年全国展览会标准展位平均价格为8726元,与2014年相比基本持平,比2012年增长约6%。

出国展情况:2015年,全国98家组展单位共赴64个国家实施了1507项出展项目,比2014年增长2.3%;展出总面积73.1万平方米,增长0.7%;参展企业5.2万家,增长6.4%。

除总面积,项目数和参展企业数的增长率都高于2014年。

展览馆市场情况:2015年,中国展览馆市场包含136个专业展馆,比2014年增加8个展览馆;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647万平方米,增长10.6%,增长率比上面高出8.3个百分点;2015年共举办2552个展览会,展览会总面积约为7466万平方米。

数据表明,我国内展已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出展趋于稳定,发展需要创新。

展馆建设应对内展的需求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2)展览业核心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发展情况目前,我国展览业已经形成五大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华北展览经济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展览经济产业带;以广州和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展览经济产业带;以大连为中心,以沈阳、长春等为核心的东北边贸展览经济带;以成都为中心,重庆、西安、郑州,昆明为核心的中西部展览经济带。

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简要分析

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简要分析

产能经济331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简要分析黄 娜 李 菡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主要从会展行业的定义,以及我国会展行业产业链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出一点借鉴。

关键词:会展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4-0331-01一、会展行业定义会展行业是会议和展览的简称,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群众聚集形成的传递与交流信息的社会性活动,包括会议、展览、竞技赛事、节庆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等。

中国学者把会展定义为包括公司业务会议、奖励旅游、协会或社团组织会议和节事活动与展览的综合活动,简称为MICE(Corporate Meetings, Incentive Tour Programs, Conventions and Events or exhibitions)。

二、会展行业产业链分析会展行业的产业链条是以专业展览公司和展览场所为核心,由参展商、信息传播机构、展览工程公司、展览服务机构和最终的消费者等多个部分与环节组成的价值链条。

三、会展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会展行业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强势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近年来,国内展览展示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展览规模不断扩大,展览经济效益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商务部《2015 年中国展览行业发展报告》,2014 年,全国展会经济直接产值可达4,183 亿元人民币,在全国GDP 总量中的占比为0.66%,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6%。

此外,据《2016年中国展览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举办展览9505场,展出面积11907万平方米,直接产值4358亿元,拉动效应3.9万亿元。

图1 2008-2015年中国会展业总产值(亿元)由于会展行业具有综合服务特征,其行业的发展广泛辐射餐饮、住宿、交通、媒体、通信和娱乐等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2015年会展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会展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会展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2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和主要政策 -------------------------------- 4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 4(1)行业主管部门------------------------------------------------------------------------------------- 4(2)行业协会及自律组织 --------------------------------------------------------------------------- 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 5二、会展行业概述 -------------------------------------------------------------- 61、会展行业简介 --------------------------------------------------------------------------- 62、会展行业产业链 ------------------------------------------------------------------------ 83、会展行业发展历程 --------------------------------------------------------------------- 9(1)国际会展业发展历程 --------------------------------------------------------------------------- 9(2)国内会展业发展历程 -------------------------------------------------------------------------- 11三、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 ------------------------------------------------ 141、我国会展业规模持续增长,会展经济产值不断扩大-------------------------- 142、我国会展业呈现五大会展经济带格局-------------------------------------------- 153、场馆存量不断增加,新建场馆向中西部延伸----------------------------------- 17四、细分行业发展状况 ------------------------------------------------------ 181、汽车产业会展规模 -------------------------------------------------------------------- 192、建筑材料行业会展规模 -------------------------------------------------------------- 203、光电博览会 ----------------------------------------------------------------------------- 224、科技博览会 ----------------------------------------------------------------------------- 23五、行业发展方向 ------------------------------------------------------------ 241、行业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 252、行业规模化和集中化程度加深----------------------------------------------------- 253、行业更加细分化和专业化 ----------------------------------------------------------- 26六、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 271、品牌壁垒 -------------------------------------------------------------------------------- 272、资源整合壁垒 -------------------------------------------------------------------------- 283、专业壁垒 -------------------------------------------------------------------------------- 284、市场壁垒 -------------------------------------------------------------------------------- 29七、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化程度 ------------------------------------------ 29八、行业主要企业情况 ------------------------------------------------------ 321、汉诺威米兰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 322、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323、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 324、青岛海名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 33九、行业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 --------------------------------------------- 33十、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 35十一、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 361、有利因素 -------------------------------------------------------------------------------- 36(1)国家及各地区鼓励会展业发展-------------------------------------------------------------- 36(2)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会展业发展 ---------------------------------------------- 37(3)国内展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37(4)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会展业市场化发展----------------------------------------------------- 39(5)国际市场重视中国会展业,“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会展业走向世界 --------------- 402、不利因素 -------------------------------------------------------------------------------- 41(1)我国会展业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41(2)我国会展企业品牌积累不足 ----------------------------------------------------------------- 41(3)我国会展企业资金实力不强 ----------------------------------------------------------------- 41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和主要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1)行业主管部门我国会展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商务部,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下设业务四处,负责会展业的促进与管理等工作;同时文化部也对本行业进行一定的指导。

2015年会展业新闻盘点

2015年会展业新闻盘点

2015年会展业新闻盘点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回首2015年中国会展业,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缓步前行,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在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同时也记录下行业成长的轨迹。

当此新旧交替之际,本刊梳理总结过去一年里会展业经历的大事,温故知新,迎接2016年会展业的新发展。

盘点1国务院首次提出展览业发展战略目标2015年4月,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展览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2015年9月,继《意见》出台之后,展览业改革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国务院再次批复《关于同意建立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为进一步落实《意见》奠定了制度基础,实现了展览业由大到强的第一步。

盘点2建馆热深圳将建全球最大会展中心近年来,随着会展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许多城市都意识到会展业对当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加速作用,提出展馆发展计划,打造“中国会展名城”。

2015年,我国会展场馆的修建仍然呈现出一派风风火火的场面:2015年11月,深圳市工贸委发布消息称将开建50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将超过德国的汉诺威展览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

相信建成后的国际会展中心不仅为深圳提供了一个满足大型展览需求的场所,对于中国会展业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发展引擎。

盘点3国家会展中心全面投入运营2015年6月,国家会展中心全面投入运营。

国家会展中心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建筑单体和会展综合体,随着国家会展中心落户上海,不仅有一大批规模大、质量高、成效好、影响广、辐射强的国内外展会,在这落地生根,而且也集聚了一大批与新型展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

想必,国家会展中心必将成为国内外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大舞台。

盘点4会展业首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疆成立2015年7月,中国首家集政府资源、专业组织和策划管理优势于一体的会展业混合所有制公司――新疆亚欧国际博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欧国际”)在新疆正式成立。

2009~2015年我国会展业发展状况资料分析

2009~2015年我国会展业发展状况资料分析

2009~2015年我国会展业发展状况资料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进一步加强,我国会展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003年,我国展览业产值上升到80亿元人民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2001年翻了近一番,可以说,我国会展产业形态已经基本形成。

随着展览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涌现出“广交会”、“厦洽会”、“医博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展会。

并且如前所述,从展览的类型、数量、规模、水平和影响来看,我国已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会展中心”。

会展城市区域格局初步形成会展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通过区域产业和资源的依托,并随着经济区域化的深化,我国会展经济区域化的雏形已初步形成。

当前,会展经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第三产业发达城市已迅速崛起,并出现南、东、北三大“会展城市战略生态群”,即分别以广州、上海、北京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为中心的三大会展城市战略生态群。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及新建会展场馆不断增加,我国会展经济市场呈现重心东移态势。

2005年,全国举办会展最多的省市首推上海,北京次之,广东最为活跃。

从会展收入看,广东、北京和上海占据了垄断地位,占全国会展收入的近90%。

在这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的引领下,同时与东北会展经济带及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相互协调,构成各具特色、多层次的会展经济发展格局。

三大市场经营主体角逐目前,作为市场主体的展馆、展览公司体制已呈多元化,民营展览公司发展势头迅猛。

除贸易促进机构和各类协会等举办机构外,已拥有国营、股份制、民营和中外合资等不同性质的大批专业展览公司,基本形成国营、中外合资、民营三大市场主体。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具有展览经营权企业超过500家,注册展览公司200家左右,其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

目前,我国会展市场的三大经营主体角逐,而且会展市场中出现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法律规范,展馆建设过热,市场竞争无序,行业组织建设滞后等现象,这将致使该行业的平均利润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展馆建设产能过剩,场馆经营状况欠佳....................................... 16 (四)营改增税制改革不同步,企业税负问题需重视........................... 16 (五)自律体系有待健全,行业秩序有些混乱....................................... 17 五、发展的建议................................................................................................. 17 (一)全面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加快展览业改革发展步伐............... 17 (二)协同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发挥行业协调自律作用....................... 18 (三)加强市场化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制度化推广执行力度............... 18 (四)完善国家促进体系,协调地方扶持措施....................................... 18 (五)扶大做强,培养中国展览品牌....................................................... 18 (六)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 19 附录: ................................................................................................................. 19 参考资料 ............................................................................................................. 19 附录一:2014 年展览行业分布统计表...................................................... 20 附录二:2014 年全国城市展览统计表...................................................... 22 附录三:2014 年全国各省区市办展数量、面积统计表.......................... 26 附录四:2014 年全国各省区市专业展览场馆统计表.............................. 27 参考资料一:2014 年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列表...................... 28 参考资料二:2014 年中国展览项目按面积排序 TOP100 项目列表 ...... 32
计量单位
场 平方米 千元
人 千元
平方米 个
人次 人次 千元 千元

2014 年(汇总)
6554 8,172,637 21,330,050
18172 35,920,483
22,753,906 456,718
72,233,030 19,656,309 6,112,779 2,880,402
12362
2013 年(汇总)
三、趋势与特点................................................................................................. 13 (一)宏观把控推动促进力度加大........................................................... 13 (二)市场力量推动展览行业发展........................................................... 13 (三)展览企业上市融资取得突破性进展............................................... 13 (四)国际会展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步伐加快........................................... 14 (五)国家战略催生新的展会项目........................................................... 14 (六)展览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 15 (七)绿色会展引起高度关注................................................................... 15
2014 年,商务部典型调查展馆企业接、办展览数量 6554 场,比 2013 年的 5757 个增加 13.8%,经营收入 213.3 亿元,比 2013 年的 163.5 亿元增 加 30.5%;典型调查展会主办单位办展面积 2275.4 万平方米,比 2013 年的 2045.3 万平方米增加 11.25%,经营收入 61.13 亿元,比 2013 年的 56.33 亿元 增加 8.52%。
根据商务部典型企业抽样统计和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调查统计结果, 结合部分省市、业界企业典型调研资料分析,2014 年,我国展览行业呈现 以下特点:
(一)境内展览规模再创新高,增长速度超过上年
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调查统计,2014 年,全国共举办展览 8009 场1, 展览面积 10276 万平方米,首次突破一亿平方米大关。与 2013 年相比,展 览数量增加 9.43%,展览面积增加 9.43%,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增长幅度都 高于 2013 年的 1.8%和 4.5%(见图一)。
表一:2014 年展会典型企业经营情况调查统计汇总表
指标名称 一、展馆企业: 展馆接、办展总数 可供展览的展馆面积 展馆经营收入 从业人数 三项费用(营业、管理、财务)合计 二、展会主办单位: 展览会面积 参展单位数 观展人数 其中:专业观众 展会经营收入 三项费用(营业、管理、财务)合计 从业人数
目录
一、规模与效益................................................................................................... 1 (一)境内展览规模再创新高,增长速度超过上年................................. 1 (二)展览经济效益向好,社会效益进一步显现..................................... 2 (三)展览单体面积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凸显......................................... 3 (四)出境参展继续保持增长,境外自办展取得重大进展..................... 4 (五)展会行业覆盖宽广,国际展会占比三成......................................... 5 (六)展会层级提升,UFI 认证项目增多 ................................................. 7 (七)展览场馆建设开始降温,在建、待建面积趋于减少..................... 8
1从 2011 年开始,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以城市为调研对象,进行展览业统计。随着统计 的深入,统计覆盖面不断扩大:2011 年度覆盖 83 个城市,2012 年度扩大到 102 个城市, 2013 年度为 125 个城市。近期,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对全国 418 个城市(包括省级、副 省级、地级和县级市)进行了展览行业基本数据调研,其中 141 个城市在 2014 年度举办 了展览。这 141 个城市包括全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绝大部分地级市和部 分县级市。
5757 7,880,690 16,345,407
18125 26,236,064
20,452,692 432,597
67,641,499 19,532,717 5,632,758 2,664,810
11823
(三)展览单体面积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凸显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自 2011 年开始调查统计以来,按照可比统计城市、
据典型企业抽样调查统计,展会主办单位企业三项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增加 8.09%,其增长幅度小于经营收入增加的幅度, 展会主办单位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2014 年,展会主办单位从业人数为
2

中国展览行业发展报告
12362 人,比 2013 年增加 4.6%(见表一)。据测算,当年展览行业经营单 位 3.49 万家,比 2013 年增加 1.2%,直接从业人员 87.6 万人,比 2013 年增 加 1.7%,带动全国就业人数可达 2905 万人,社会就业拉动效应明显。
中国展览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展览行业发展报告(2015)
一、规模与效益
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2014 年中国展览业继续 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统计,2014 年全球室内展 览面积达到 20 万平方米以上的场馆共有 17 个,其中 4 个在中国(上海 2、 广州 1、重庆 1),与德国并列第一。据《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社发布的“2014 世界商展百强排行榜”,中国占有 19 席,比上年增加 1 席,居全球第二位, 仅次于德国。
可比统计资料计算,我国境内展览总体增长趋势表现为:展览面积增长速
度快于展览数量增长速度,单个展览展出规模扩大,展览规模经济效应显
现。2011 年开始纳入统计的 83 个城市2的数据显示,2011 年至 2013 年,这
83 个城市办展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面积则呈不断上升趋势;2014 年,这
83 个城市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较 2011 年都有较大增加,展览数量从 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