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静物点评

合集下载

色彩静物写生评价

色彩静物写生评价

色彩静物写生评价
色彩静物写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色彩的准确性:包括色调、明度和纯度。

好的色彩静物写生应该准确地表达了物体的颜色和明暗变化,以及色彩的纯度。

色彩的关系:包括色彩的对比、调和和变化。

一幅好的色彩静物写生应该能够恰当地处理色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和调和来创造出和谐而丰富的色彩效果。

色彩的空间关系:包括色彩的远近、大小和深度。

好的色彩静物写生应该能够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现出物体的空间关系和透视效果。

色彩的构图:包括色彩的布局、大小和形状。

一幅好的色彩静物写生应该能够合理地安排物体的位置和大小,通过色彩的运用来突出主题,并且使画面整体和谐统一。

技法的运用:好的色彩静物写生应该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如笔触、水分干湿变化等,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总之,好的色彩静物写生应该能够在准确表达物体的色彩和明暗变化的同时,处理好色彩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色彩来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和构图布局,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绘画技法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2024年色彩静物总结

2024年色彩静物总结

2024年色彩静物总结2024年,色彩静物依然是艺术领域中备受关注和喜爱的题材之一。

在这一年里,各类色彩静物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风貌,既有传统的表现方式,也有新颖的艺术呈现形式。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综合介绍2024年色彩静物的特点及其所展示的艺术魅力。

一、色彩的表现力丰富多样色彩是色彩静物作品中最为直观的艺术元素之一,2024年的色彩静物作品在表现色彩方面呈现了丰富多样的特点。

首先,艺术家们在色彩的选择上更加大胆,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色彩搭配,而是追求更为个性化和富有冲击力的配色方式。

比如,他们可能选择鲜艳对比的色彩组合,以突出画面的生动和张力;或者选择柔和的色彩搭配,以表现出作品的温暖和柔和的情感。

其次,在色彩的运用上,艺术家们更注重色彩的质感和层次感。

他们通过在色彩上的细腻处理,使画面更加饱满有力,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增加了作品的观赏价值。

二、细腻的材质表现材质是色彩静物作品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在2024年的色彩静物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在材质的表现上更加注重细腻和真实感。

无论是画布上的油彩,还是纸上的水彩,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材质的纹理和质感。

艺术家们通过对材质的精确处理,使作品更加具有触感和质感,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此外,艺术家们还善于利用不同的材质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比如,他们可能使用粗糙的画布来表现坚韧和力量,使用光滑的纸面来表现温柔和柔和的情感。

这种对材质的巧妙运用,不仅增加了作品的层次和丰富性,还使观者能够更加立体地感受到画面中的对象和情感。

三、抽象与写实的结合2024年的色彩静物作品中,抽象和写实这两种表现形式的结合成为一大特点。

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写实表现方式,而是通过对形象的抽象和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

通过抽象的表现形式,艺术家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观念。

通过对写实和抽象的巧妙结合,作品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还能够引起观者的思考和共鸣。

浅谈美术高考色彩静物

浅谈美术高考色彩静物

浅谈美术高考色彩静物摘要:色彩,是美术院校招生考试的三大科目之一。

色彩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色彩的认识、理解及表现色彩的能力。

色彩考试内容多为我们常见的陶瓷品、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生活用品、瓜果蔬菜以及鲜花和各式衬布等。

近几年考试的形式基本是在静物写生与默写中交替进行,贵州美术高考的色彩考试则更加侧重于半默写的形式。

写生比较容易,可直接观察静物,分析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素描关系、色彩关系、冷暖关系、虚实关系等。

而默写的难度是相对高一些的,它完全脱离了具体的物象,要求考生根据平时写生的经验,将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合理的组合。

关键词:色彩色彩关系色调写生默写主观色彩在美术考试中,一幅好的色彩作品,应具备:①有总的色彩情调,即一幅画的色彩基调。

因为色彩作品的核心是表现色彩的情调,不论怎样千变万化,都要纳入总的基调中来。

②有大块颜色的对比。

对一幅静物画,主体与背景就是两大块。

只有处理好这两大块色,画面才会响亮、鲜明和生动。

这个对比,既要注意明度(黑、白、灰)对比,更要注意色相、色性冷暖的对比,尤其要发现对比中的补色关系。

③有色彩的呼应变化。

把握空间关系,注意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色彩变化;同一物体,注意不同部位的变化。

主体与背景的呼应主要体现在暗部的反光上。

画面色块的呼应可以使画面达到平衡,有了这种变化,色彩才会丰富、和谐、有节奏感,才会使对比的大面积颜色协调起来。

④有刻画精彩的细节刻画。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到美术考试中也是很贴切的。

要在画面中选取关键的细部,精雕细刻,只有这样,这幅画才耐看,在造型、质感及表现技巧上才给人以观赏的满足,才使这幅画具有深度。

学生有了这个尺度,在看别人的作品时,能分辩出优劣,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看自己的画时,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

在考试中,首先得考虑构图完整,饱满。

其次,要考虑物体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把握层面的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

如果规定了色调,还要注意画面的定调问题,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色调而忽略了物体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当然,色彩的整体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色彩静物感悟心得体会(3篇)

色彩静物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色彩静物,顾名思义,是指以静物为描绘对象,运用色彩来表现其形态、质感、光影和氛围的一种绘画形式。

在我国,色彩静物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唐代的壁画到宋代的工笔画,再到明清的写意画,色彩静物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我多年的绘画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色彩静物带给我的艺术感悟和心灵触动。

以下是我对色彩静物的感悟心得体会。

二、色彩静物的艺术魅力1. 色彩的和谐之美色彩静物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是画家精心构思和运用的结果。

在画面中,色彩与色彩之间、色彩与背景之间、色彩与质感之间,都存在着和谐的关系。

这种和谐之美,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宁静。

例如,一幅以白色、蓝色和绿色为主题的色彩静物画,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2. 质感的细腻表现色彩静物绘画中,质感的表现至关重要。

画家通过色彩的深浅、明暗、冷暖等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例如,一幅描绘陶瓷的静物画,画家会运用灰色调的渐变来表现陶瓷的细腻质感;一幅描绘水果的静物画,画家则会运用鲜艳的色彩对比来表现水果的鲜嫩质感。

3. 光影的灵动之美光影是色彩静物绘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画家通过光影的明暗、强弱、虚实等变化,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在画面中,光影的流动和变化,使色彩静物作品充满灵动之美。

例如,一幅描绘水面的静物画,画家会运用光影的反射和折射,来表现水面的波光粼粼。

4. 情感的真挚流露色彩静物作品中的情感,往往通过色彩、质感、光影等元素来体现。

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真挚的情感。

这种情感真挚流露,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产生共鸣。

三、色彩静物的创作技巧1. 观察与体验在创作色彩静物作品时,首先要学会观察和体验。

观察物体的形态、质感、光影等特征,体验色彩的变化和氛围。

只有深入了解和感受,才能在创作中准确地把握色彩和构图。

2. 构图与布局构图是色彩静物绘画的基础。

画家要根据物体的形态、质感、光影等特征,进行合理的构图和布局。

色彩静物写生评价

色彩静物写生评价

色彩静物写生评价(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概念和目的三、色彩静物写生的评价标准四、色彩静物写生的实际操作和技巧五、色彩静物写生的意义和价值六、结论正文【引言】色彩静物写生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对静物的描绘,表现出艺术家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反映出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

因此,如何评价色彩静物写生的好坏,是每一个绘画爱好者和艺术家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色彩静物写生的基本概念和目的】色彩静物写生,就是指艺术家通过对静物的观察和描绘,表现出物象的色彩关系和空间关系,从而达到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

其目的是通过训练,使艺术家能够熟练地掌握色彩的运用,提高色彩感觉和表现力。

【色彩静物写生的评价标准】色彩静物写生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色彩的准确性,包括色彩的色调、明度和纯度等;二是色彩的关系,包括色彩的对比、调和和变化等;三是色彩的空间关系,包括色彩的远近、大小和深度等;四是色彩的构图,包括色彩的布局、大小和形状等。

【色彩静物写生的实际操作和技巧】色彩静物写生的实际操作主要包括观察、描绘和调整三个步骤。

观察就是要仔细观察静物的色彩关系和空间关系,理解其色彩变化的规律;描绘就是要用色彩表现出观察到的静物,注意色彩的准确性和关系;调整就是在描绘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色彩的微调,使色彩更加和谐。

【色彩静物写生的意义和价值】色彩静物写生对于艺术家来说,不仅可以提高色彩的感觉和表现力,而且可以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对于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结论】色彩静物写生是绘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评价标准和操作技巧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色彩静物小结(完整版)

色彩静物小结(完整版)

色彩静物小结色‎彩静物小结这个‎月我们上了《色彩‎静物》课程,课程‎中我们继续进行绘‎画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当然之前教‎素描的老师传授给‎了我们很多新的观‎念,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新的专业知识‎、获得了很多新的‎启发,对整个绘画‎感觉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会。

下面我‎对近期来,《色彩‎静物》课程的学习‎心得做一个总结!‎在高中时学习绘‎画是为了应付高考‎,我的训练中过多‎的是强调画画经验‎,将画画模式化,‎在熟练的掌握画画‎的模式后,往往应‎付考试是不会有多‎大问题。

但这不能‎真实的体现艺术的‎价值。

我为了应付‎高考形成了画面语‎言的模式化处理,‎而忽视了对事物的‎观察、理解和体会‎。

就像背课文,只‎要我能在考场完完‎全全的背出来。

但‎现在我感觉处于一‎个新的环境,正如‎老师所说应该避免‎以往训练中所形成‎的模式化的作画套‎路,这就要求我必‎须放弃陈旧的观念‎,学会正确地观察‎事物。

画的不再是‎模式,而是事物的‎特点。

把握住特点‎,我才能更好的表‎现事物。

以往我们‎大多同学都到受高‎考模式的影响,而‎现在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去观察,注意‎观察物体的环境色‎、固有色、投影、‎暗部以及反光之间‎的关系,在观察中‎发现这些色彩的丰‎富性与相互之间的‎微妙关系,并用色‎彩表现出来,而不‎单单是素描关系,‎体会如何处理好素‎描与色彩之间的关‎系问题。

正如老师‎所说我们的画面缺‎乏色感。

因为色彩‎关系不丰富,缺少‎变化。

我体会到‎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使我们观察色彩的‎能力得到提高,表‎现出来的色彩也就‎会真实生动,同时‎也会使我们在色彩‎写生和创作中占有‎主动权,避免只能‎被动地模仿颜色,‎而对于色彩的观察‎与理解无从下手。

‎W.zOnGjI‎E FAnEN.o‎M应该学会按照客‎观对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色彩‎关系进行描绘,发‎现它们在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影响下形‎成怎样的色彩关系‎。

分析色彩静物画200字

分析色彩静物画200字

分析色彩静物画200字
先远后近,先深后淡:在铺大色调的时候,一般是从背景开始画,然后画前面的衬布、台面,再画静物。

由于颜料的特性,一般先画重色,如果先画亮色,再画重色就会压不住,使得重色下面始终有一点粉,影响画面。

先整体后局部:不管是铺大色还是画静物的时候,都要先整体再局部,这样画面会更整体,同时始终保持一个比较完整的画面觉。

纯灰结合:画色彩很忌讳的一点就是纯色过多没有灰色,或者是灰色过多,没有纯色,不管是哪种都会让画面失衡,一定要均衡的使用或者说是把颜色用对地方。

先干后湿:画水粉的时候一般要等之前的颜料干了之后再画,这个不是必须的,只是说颜料不干的时候颜色还不确定,同时在湿的颜料上画很容易画脏。

浅谈美术基础教学中静物色彩的风格与表现

浅谈美术基础教学中静物色彩的风格与表现

浅谈美术基础教学中静物色彩的风格与表现美术基础教学中,静物色彩的风格与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静物是指艺术家们选择的不同物体或场景作为绘画、摄影或雕塑的对象,而色彩则是表现这些物体或场景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美术基础教学来说,探讨静物色彩的风格与表现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来谈谈静物色彩的风格。

静物色彩的风格指的是在不同艺术流派或风格下,艺术家们对于静物色彩运用的特点和风格。

比如在印象派的绘画中,静物色彩常常是鲜明而明亮的,注重对光线和影子的捕捉,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而在写实主义的绘画中,色彩常常更加真实和严谨,注重对色彩的细腻描绘,使作品显得更加写实。

不同的艺术流派对静物色彩的运用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这些都可以成为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来谈谈静物色彩的表现。

静物色彩的表现是指艺术家们在作品中对色彩的运用和表现方式。

静物色彩的表现不仅仅是对静物本身的颜色进行再现,也是对艺术家自身情感和审美的表达。

比如在静物画中,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搭配,可以表现出作品的氛围和情感,比如通过冷暖色的运用表现出寒冷的冬天或温暖的夏天;通过对明度和饱和度的控制,可以表现出作品的轻重缓急,从而影响观者对作品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如何教授静物色彩的风格与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需要对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中的静物色彩进行系统地介绍和讲解,让学生对不同风格下的静物色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风格下的静物色彩,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尝试不同风格下的色彩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尝试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对静物色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析】最新色彩静物点评(上)作者:美术中心摘自于:浏览次数:384 发布时间:2008-12-30 9:39:00最近收到许多考生提问,统考色彩的评分标准是什么?怎样在短时间内把色彩完成?为此我们搜集了一些作品和点评,供广大考生参考学习,以便在自己考试过程中扬长避短。

作者:孙国勇这是一组以蔬菜为主的静物作品,作者选择了多种物体的组合,如罐、酒瓶、盘子、各种蔬菜。

构图饱满而有秩序,显示出了画者处理复杂画面的能力。

作者以大胆、准确的用笔,对物体逐一作了概括而精确的描写,使我们看到画者对形体的提炼和概括,而没有陷入细节的描绘。

在色彩上画者关注的也是大色块之间的对比,如黑白灰的层次十分响亮,背景低纯度色彩的处理和蔬菜亮部高纯度的处理,使画面色彩形成鲜明的节奏关系,富有空间效果。

在局部色彩上画者同样把物体间亮面与暗面之间的冷暖关系表现得强烈、生动。

此画最大的优点是生动、概括、强烈,其不失为一幅较好的静物作品。

(点评:姜中立)作者:翟成林这是一组冷色调的静物写生练习,色彩清新明快,整体效果浑然,形体的塑造富于厚度,技法酣畅淋漓。

注意水分干湿变化,笔触变化生动,给人一种一气呵成之感,这是一幅极为成功的学生习作。

(指导教师:路家)作者:刘迎这是一组以日常生活物品与花卉组成的静物画,很有生活气息。

反映出作者在构思方面动了一番脑子,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一定的艺术修养。

从整幅画的色彩处理来看,具有清新、自然的特点,蓝色衬布虽纯度很高,但作者却有意将其纯度适当减弱,以保持其与花卉、橘子等在整幅画面中的纯度对比,从而形成画面较完整的节奏关系。

对主体物如橘子、瓷碗、花卉等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描写,笔触鲜明,富有动感。

不足之处对形体的塑造较为死板,花卉的表现比较简单,但从整幅画面的最终效果来看其仍不失为一幅比较优秀的考生习作。

(点评:郭振山)作者:王鑫这幅画是张家口来的王鑫同学画的。

他一进补习班我就注意到他,开始我以为他是南方省区来的,因为南方学生比较注重色彩的生动性。

王鑫同学善于分析色彩、表现色彩,通过对色彩冷暖变化的观察和分析,敢于肯定色彩倾向,再给予适当的夸张,使色彩的音乐响起来。

他用较为轻松自然的笔触来涂沫他感觉到的色块,并以这种生动的色彩去感染观者。

有一段期间,我建议他适当加强形体塑造,他同时也受到班里有的同学的影响,试图改变自己的画路,结果画面形体塑造增强了,但色彩表现减弱了,画面色彩沉闷下来。

随后,再帮助他适当控制色彩表现与形体塑造的关系,在保持自己色彩生动的特点前提下适当增强形体感。

(指导教师:陈重武)作者:李汉琳这是一组难度较大的水粉写生练习,作者把画面色彩压缩到一种单纯的极致组合,在灰色调中寻求一种丰富的色彩变化。

对于花瓶与干花及衬布的处理严谨又不失松动,在协调中渗透明快的对比效果,笔触富于极强的表现性。

(指导教师:路家明)作者:于砚这是一幅在自然光下写生的色彩静物画,整幅画面构图饱满、充实。

罐中的花枝增加了画面的灵气。

黄色的梨与紫红的苹果、衬布形成了补色,在雅气的白色衬布作用下,画面整体色彩既强烈又和谐。

画者为增加画面色彩的强度,将若干梨子统一作为一块颜色来处理,只强调了受光和背光的冷暖关系,减弱了每个梨子自身细致的冷暖色彩。

同样苹果也作了相应的处理,这样大大增加了画面色彩的总体对比。

作者笔触运用生动、自然有序,特别是在物体质感的表现上下了一些工夫。

对罐和杯的描绘时采用轻松流畅的笔触,抓住物体高光和反光强的特点,把罐和杯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幅画面用笔大胆,笔触和物体的结构结合紧密,自然造型结实、厚重、硬朗、简练,其画面前面的物体刻画得尤为突出。

(点评:姜中立)作者:张媛这幅作品强调了画面结构组合,注意了线、面之间的抽象穿插关系,对于提琴与花的表现体现了虚实相生,特别是提琴的形体刻画深入精致,质感很强,对于布纹的虽有意追求的秩序感略显生硬。

(指导教师:路家明)作者:姜维佳将浅黄色及红色的苹果放置于浅蓝色的背景之下,两者既为对比色又感到和谐自然,衬布采用奔放的笔触,与苹果细腻、柔和的笔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苹果更显得光润、自然。

画面中黑色陶罐摆放在突出的位置,与前边的苹果相对色彩显得十分单纯,左边明确的反光,与画面中的其它物体从色彩上构成了呼应,因此在视觉上有了平衡感。

在整幅画中,苹果的颜色纯度较高,一方面拉开了画面的纯度对比,另一方面也构成了整幅画面色彩的节奏关系,从而也形成了响亮、鲜明的色彩主题。

不足之处我们也不难看出,一是色彩过于强调明度变化,二是环境色较弱,因此从整幅画面来看略显单纯有余、变化不足。

(点评:郭振山)作者:周海洋这幅画是山东来的学生周海洋画的蔬菜瓶盆静物。

画面用大笔触,流畅舒展,看起来很轻松,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很痛快。

形体塑造既轻松亦有分量,不同质感得到表现,陶瓷、玻璃瓶、金属盆、西红柿、橘子、土豆及衬布等物品的质感表现得比较得当。

对色彩关系的把握也比较成功,画面色彩最为突出的是纯度对比关系,大片的具有丰富层次感的灰调色、包围小面积的简明鲜艳的红橙色块和略偏灰的蓝色块,所构成的既平稳又兴奋、既雅致又鲜明的色彩效果。

尽管水果的红橙色与横躺衬布的湖蓝色难于调和,但是,由于它们置身于大片的灰调色之中,它们在灰色的作用下,也就能和平相处了。

(指导教师:陈重武)作者:吴丽丽这是以雅气的灰色构成的画面,构图上以蔬菜、罐、杯为主体,并辅以横向的衬布,整幅画面形体塑造得深入、具体,圆白菜只强调了根部和筋脉的造型就把其特征表现出来。

黄灰色的衬布也表现得具体、结实,和前面的物体连成一个整体。

此画色彩稚气,用笔肯定,画面虽为纯度不高的灰色,但冷暖关系却表现得比较细致,如蔬菜、罐、衬布表现得既和谐又有变化,画者在描绘过程中,重于色调的表现,在表现局部色彩的同时,把握住画面冷灰色的整体感受。

前面衬布如再表现得具体些,会更加突出,并与物体描绘的手法统一起来。

(点评:姜中立)作者:李汉琳这幅静物画以暖色调为主,大块黄衬布的冷暖关系使画面形成一个基本色调。

这幅画在大面积同类色对比的基础上,加了些小的补色对比,打破色彩单调感。

用笔准确肯定,自信心强,造型严谨。

用于画法表现塑造石膏马的质感,表现它的白色、轻型、无光的感觉。

铜号颜色饱和,用笔流畅,颜色衔接自然,用很纯的颜色画出反光,质感马上体现出来;但小罐暗面缺少颜色变化,平面红衬布空间较乱,影响整体效果。

(点评:刘建国)作者:刘彤常见一些学生处理色彩关系还可以,就是用笔不讲究,就如吃饭一样,有食欲,就是不会使筷子,这就影响了吃饭的速度。

所以在教授学生写生技法的同时,用笔是不可缺的环节。

这幅画的作者也是个职校学生,学画时间不长,但接受能力强,所以我给她订了一个双重标准,既表达色彩关系,又要在用笔上,能用一笔画出的就不用两笔画出。

这张画,用笔到位,用色准确,给人感觉这和学了较长时间画的人画出来的一样。

(点评:董克诚)作者:张健这是一幅很有个性的作品,虽为写生但与一般的考生练习的作品大不一样。

整幅画面充满了画者对描绘对象的整体感受,大胆、理智、直率地把自身对色彩的感受宣泄在画面中。

画面虽看似随意,却有画者的思考。

在构成上衬布的立面表现为竖褶,而平面的衬布却为横褶,为使画面左上角不空洞,用蓝和黄加以表现并在右边有一条蓝绿色与之呼应,这一竖一横的布褶处理,加之运笔的随意,画面充满了动感。

在色彩上,画者强化了大色块与局部色块之间的对比,衬布的暗部强化了暖色,显得非常透明,白色杯子暗部冷暖色的并置,加强了色彩的冲突。

玻璃器具用笔随意,却表现得恰如其分,质感很强,黄色衬布非常响亮并和黄花产生呼应,整幅画面的色彩充满流动,使人印象很深。

(点评:姜中立)作者:贾芳这是一组暖色调的静物组合训练,作者在把握整体色调的和谐及同类色之间对比变化在画面得到较好体现,用笔大胆肯定,富于力度,色彩明确响亮,特别是花瓶的处理恰到好处。

(指导教师:路家明)作者:颜晶晶这幅画是保定来的补习生颜晶晶同学画的蔬菜静物,画面比较朴实稳重。

她比较好地把握住对象的灰色调,即注意表现出大面积灰色与小块纯度高的红色和橙色(西红柿和胡萝卜)。

这种色彩纯度的强对比关系,也用心在大片的灰色群里分辨并表现出不同灰度、明度和冷暖倾向的灰色层次,展现出丰富的灰色调,使其灰而不脏、灰而不闷,爽朗明快。

画面的构图完整,素描关系及空间层次处理较为得当。

(指导教师:陈重武【评析】最新色彩静物点评(下)作者:美术中心摘自于:浏览次数:347 发布时间:2008-12-30 9:39:00最近收到许多考生提问,统考色彩的评分标准是什么?怎样在短时间内把色彩完成?为此我们搜集了一些作品和点评,供广大考生参考学习,以便在自己考试过程中扬长避短。

作者:王春这是一幅在暖色灯光下完成的作品,作者面对光线较难表现的静物组合,采用了厚涂法将调出的颜色以条形笔触在画中给以表达。

此幅作品画者很好地把握住光线的特点和暖红的调子,并很好地表现出局部色彩的冷暖节奏,及物体间相互影响的色彩关系。

如萝卜亮面的暖绿和暗部的冷绿,罐子亮部的暖色、背光部的冷色都恰当地表现出特定光线的色彩。

菜刀亮部暖色和冷色的交替增加了质感的表现。

台布物体处理得主次分明,空间感强,把比较单纯的色彩表现得富有变化。

如果画者能将画面的黑白灰层次处理得整体、强烈,便会给观者新的感受。

(点评:姜中立)作者:韩芳这是一幅以水果和花瓶为主构成的画面,大面积的浅色衬布形成了画面的基本色调,重色的花瓶、水果的阴影与浅色的衬布构成大的明度对比,浅黄衬布与紫色花瓶构成补色关系。

红色苹果与绿色衬布同样形成互为补色,这样画面充满补色与明度的种种对比,但在浅白色的衬布与白盘子的作用下,谐调了画面的对比,使我们看到画面大的色块既强烈又和谐。

在局部色彩上,画者很好地区别出几个暖色水果的色彩差别,花瓶暗部反光对环境色的表现,加强了质感的效果,杯子表现得简洁、概括,水果塑造得结实厚重,整幅画面用笔大胆、奔放、肯定,形、色结合得恰到好处。

如果衬布的纹路构成表现得再好一些,画面更加完美,此幅画不失为一幅较好的作品。

(点评:姜中立)作者:吕越这组静物以水果为主,作者选择了多品种的组合,如苹果、橘子、梨等,作者以细腻、灵巧的用笔逐一作了精确的描写,反映了作者的实力。

与水果相比背景则从概括、单纯的色调去表现,颜色的纯度较低,形体简练,与前景中的主体物构成了较鲜明的节奏关系。

但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对背景的处理,从色彩到形体均略显空泛,暗部颜色发灰,不够透亮。

然而从完成的画面效果来看,虽在背景的处理上略有不足,但其仍不失为一幅较好的水粉画作品。

(点评:郭振山)作者:杨莎此张水粉习作构图饱满,色调统一,用笔活跃、流畅,较充分地表达了对静物的色彩感受。

不足之处是主体物形体刻画缺乏严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