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会写怎么办 写作文的四字秘诀
提高作文水平的四个技巧,让你写出优秀的作品

提高作文水平的四个技巧,让你写出优秀的作品作文是学生在学校最常接触到的一种写作形式。
无论是语文考试还是其他学科的写作任务,写一篇优秀的作文都是评分高低的关键。
然而,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作文水平呢?下面将会介绍四个提高作文水平的技巧,帮助你写出优秀的作品。
技巧一:积累素材作文写作的第一步是准备素材。
一个好的作文需要有充实的内容支撑,而这些内容都来自于我们的阅读和积累。
因此,我们需要多读书,多看报纸和杂志,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素材。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是一座座宝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考,并从中获得灵感和素材。
•关注时事新闻:时事新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解社会热点和当前事件是写作的重要素材。
我们可以经常浏览新闻网站、看新闻节目,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热门话题,从中寻找可以用来写作的素材。
•记事本和读书笔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记事本记录下一些有意思的观点、事例和感悟,或者写下读书笔记。
这些记录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时的灵感来源,让我们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技巧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是写作的基础,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加准确、流畅和有说服力。
下面介绍几个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
•词汇积累:丰富的词汇是写作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背单词、阅读和记忆词汇卡片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当我们写作时,可以根据语境和需要灵活运用这些词汇,使句子更加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句式多样化:在写作中,句子的多样化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常用的句式,并在写作时灵活运用,避免重复和单一的句子结构。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如倒装、比喻和排比等,来提高文章的格调和吸引力。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一些修辞方法来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艺术性。
如何运用语文课文中的成语提升写作水平

如何运用语文课文中的成语提升写作水平运用语文课文中的成语,可以提升写作水平。
成语是汉语的瑰宝,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文化背景,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在写作中使用恰当的成语,既能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又能提升表达能力和修辞效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运用语文课文中的成语提升写作水平。
一、熟悉成语的意义与用法要提升写作水平,首先需要熟悉成语的意义与用法。
通过阅读语文课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通常与具体的故事、寓言或历史事件相关。
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可以更好地运用它们来丰富自己的写作。
例如,我们在《红楼梦》中可以学到许多有趣的成语,比如“情同手足”、“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等。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成语来形容人物关系的亲密,或者描绘景物的美好。
通过熟悉成语的意义与用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运用它们,提升文章的表达力。
二、恰当运用成语的修辞效果成语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修辞效果,善于运用成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语言韵味和感染力。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恰当地运用成语来进行比喻、联想、对比等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当我们要形容一个人的聪明机智时,可以用成语“机智如我”来形容;当我们要描述一个地方的繁华热闹时,可以用成语“人山人海”来描绘。
通过运用成语的修辞效果,我们可以让文章的语言更加丰富多样,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运用成语提升句子的连贯性和流畅度运用成语可以提升句子的连贯性和流畅度,使文章更具条理和逻辑性。
成语通常具有固定的搭配和语法结构,可以用来连接句子和段落,使文章更具条理和层次感。
比如,在写作中我们可以用成语“一举两得”来进行句子之间的衔接,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明确。
同时,运用成语还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流畅,增加句子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四、巧妙使用成语增强文章的亲和力和说服力使用成语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艺术性,还可以增强文章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成语通常是人们熟知的,使用成语可以与读者产生共鸣,增加读者的兴趣和阅读体验。
怎么让作文更有趣味 写作文的四字秘诀

怎么让作文更有趣味写作文的四字秘诀一、选好材,突出一个“精”字。
同学们在阅读这一组作文时,会发现每一篇作文后面都附上了小作者在写这次作文时曾经想到的几个作文素材,也就是说,她们在写这次作文时曾经想到过至少三个作文素材。
为什么人们敬仰大作家魏巍?因为他在几十个素材中精选出了三个素材写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这三个素材实在是太感人了,从此,“最可爱的人”就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称。
小作者赵蕾在动笔写这次作文前,曾经想要写乡下堂妹的可笑故事,也曾想过要写同班同学做操时的滑稽样子,但是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写自己的爸爸,因为她太了解朝夕相处的爸爸了,一想起爸爸,她就忍不住要笑出声来,爸爸比起乡下堂妹、同班同学更有趣。
二、用好材,突出一个“趣”字。
妙趣横生是童年的底色,因为上有天,下有爸爸妈妈的呵护,玩好吃好才能成长好。
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令人捧腹大笑的事哟,如果你仔细想想,说不定手一伸就会拎出一大串来,要不人们怎么会认为孩子们的笑声是最多最好听的呢?齐若虹小朋友春天时和小伙伴们捉蜗牛时多有意思呀,捉住睡大觉的蜗牛把它用凉水弄醒,说是在给蜗牛“洗澡”;摸一下蜗牛,它便吓得赶紧将身体缩进壳里,说是蜗牛在“钻被窝”;大伙儿围在蜗牛旁唱啊跳啊、逗啊乐啊,说是和蜗牛一起“过家家”。
真有趣。
三、融入情感,突出一个“情”字。
在任何一篇作文中,我们都不要忘记写自己的感受,一篇作文的灵魂是什么?就是作者的情感体验。
没有真情实感的参与,词语写得再华丽,句子写得再花哨,都是惨白无力、毫无生命力的。
张文瑜曾告诉我,她在写这次作文前,想到了好几个素材,一是她在乡下老家与姥爷一家度过的有趣的生活;二是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同学在课堂上可笑的回答;三是她在上幼儿园时因怕上幼儿园装病的趣事。
这三件事虽然都有趣,但是第一件事却能表达小作者另外两件素材不能表达的意思:她在写自己乡下的趣事时,还融入了自己对前年去世的姥爷的怀念之情。
在写趣事的时候,不要忘了写上自己在趣事以外的一些情感体验,那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写作文的四字秘诀 怎么提高作文水平

写作文的四字秘诀怎么提高作文水平一、变!变化角度立意大家都记得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所说的自己画蛋的体会,那就是: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这告诉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也可以多角度分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件事例:今年春天,我和爸爸来到高尔夫球场,第一次学打高尔夫球。
看教练做很简单,我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却发现和想象的不同,要么杆碰不上球,要么球出去就偏离了方向,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我终于成功了。
就这一事例,我们就可从如下角度进行立意:1、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走向成功;2、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做起来难,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成功需要方法;4、运动带来快乐……当然,我们不一定都打高尔夫球,打篮球、骑自行车、学游泳这类的素材其实是一样的。
一个素材,完全可以根据老师命题的不同,确定立意,设置情节,确定描写重点。
当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动作、神态以及心理的描写可是不能丢的哦!二、细!写好文章细节在孩子们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很多孩子注意了情节的起伏,语言的流畅,但总感觉文章空泛,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忽视了细节描写!那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呢?简单地说,细节描写就是要还原生活,去发现场景细节、服饰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心理细节等,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去描摹。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绝对能够打动人!请大家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比如一位同学要写“陌生叔叔帮我把车修好”,那么怎么把它写细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在头脑中勾勒出雪中修车图,再从这一图画中去寻找描写的细节,想象下他的动作、神态,是不是就有感觉了呢?当然,每个人观察生活的角度和经历不同,再现的生活场景也就不同,但无论采用怎样的方法,只要我们把想象中的画面细致地刻画下来,文章肯定会形象生动不少的!三、整!学会整理素材一写作文,好多孩子都喊没东西可写。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请家长们帮孩子们努力回忆下自己的校园、家庭生活中记忆尤为深刻的小事,哪怕是一次单手磕鸡蛋的经历都不要放过。
形容不会写作文的成语

形容不会写作文的成语
1. 绞尽脑汁:哎呀,每次写作文我都绞尽脑汁,就像要从沙漠里找水滴一样,脑袋里空荡荡的呀!比如老师让写《我的梦想》,我真的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啊!
2. 无从下手:写作文的时候经常觉得无从下手,就好比赛跑前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跑,完全没头绪啊!像那次写《春天来了》,我真的无从下手啊,不知道咋开始。
3. 江郎才尽:感觉自己有时候就像江郎才尽了似的,以前还能写点,现在啥也写不出来了!就像弹尽粮绝的士兵,没办法战斗了。
就说写《我最喜欢的动物》,我是真觉得自己江郎才尽了呀!
4. 肚里无墨:我这真的是肚里无墨呀,写作文的时候干巴巴的,没啥内容。
这不就跟茶壶煮饺子似的,有货倒不出嘛!写《我的假期》真的感觉肚里无墨啊!
5. 搜肠刮肚:每次写作文都得搜肠刮肚地想词儿,累都累死了!就像在乱麻里找线头,太难了!写《校园的一角》的时候,我那个搜肠刮肚呀!
6. 才思枯竭:哎呀,我这才思枯竭的时候,写作文简直就是折磨呀!好比干涸的河床,没水了呀!写《友谊》那次,我真的是才思枯竭啊!
7. 词穷理屈:一到写作文我就词穷理屈的,那感觉就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写《难忘的一件事》的时候,我不就是词穷理屈嘛!
8. 理屈词穷:我常常理屈词穷地面对作文本,就像没了子弹的枪,没啥战斗力啦!写《我的老师》时,真的感觉理屈词穷啊!
9. 无话可说:好多时候写作文真的是无话可说呀,这可咋办呢!就跟没了米的巧妇一样,做不出饭来啊!写《我喜欢的季节》时,我简直无话可说哟!
我觉得写作文真的好难啊,这些成语简直就是很多时候我的真实写照!。
写作文的四字成语大全

写作文的四字成语大全
当然,以下是关于写作文时常用的四字成语的一些例子,我会
尽量让每一段落都保持口语化且风格各异。
1. “胸有成竹”嘛,写作文之前你得有个大概的框架,不然写
到一半容易迷失方向。
2. “妙笔生花”,就是说写得好的文章,文字就像花朵一样美丽,让读者看了心生欢喜。
3. “言简意赅”很重要,别写了一大堆废话,别人看了半天还
不知道你要说啥。
4. “文思如泉涌”,有时候灵感来了,写东西就特别顺畅,就
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
5. “字斟句酌”是个功夫活,每个字、每个句子都要仔细琢磨,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6. “深入浅出”是写作的一个好方法,能把复杂的东西讲得简
单易懂,让人一看就明白。
7. “言之有物”是说写文章得有点内容,别光说些空洞无物的话,那样没意思。
8. “独辟蹊径”,写东西的时候有时候得有点创新精神,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吸引读者。
9. “画龙点睛”嘛,就是说文章得有个精彩的结尾,像龙的眼睛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10. “文如其人”,你的文章就像你的人一样,能反映出你的性格和态度,所以得好好写哦!。
中考作文获得高分的四字要诀

中考作文获得高分的四字要诀中考作文时间短,阅卷迅速,有着许多特殊性,考生要注意特别对待,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作文要得高分,可以从以下四个字上面下点功夫:1 •显由于时间关系,阅卷老师不能细细揣摩文章,也不能明晓考生的作文功底,考生要特别讲究一个“显”字。
首先,文章的主旨要明了,平时作文,有学生喜欢写些含蓄的文字,以求文学的含蓄美,也得到了老师的青睐,甚至发表了不少的文章,但是中考场上不能这样做,太含蓄了,就会使文章走进隐讳的死胡同,短时间内难以让人读懂,就很容易被阅卷老师误认为离题打入冷宫。
其次,文章的分论点最好用分段的方式明确摆出,开头、中间、结尾都要顾及体现自己中心思想的语句,最明显的方法就是把它们放在段首,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
另外,还要注意把'认为写得最得意的语句 放在段首,或者用题记的方式醒目标示,或 者干脆另立段落。
2 •全 全即文章的结合呼应,给人完整感。
阅卷人 的心理,对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很看重, 特别是结尾的结构呼应或者主题升华的语 言等等。
3 •简简即简笔勾勒。
中考的一般议论文也好,- 般记叙文也好,最好需要多种材料的荟萃, 这样信息量大,以符合“内容充实”的要求, 因而不欢迎一些时间、地点、人物、发生、 般记叙文,特别有点散文形式的作文,特别 忌讳一人一事的简单记叙(当然构思精巧的 小小说除外),以免使文章走入浅薄的深渊。
至于议论文材料语言的简洁更是众所周知 的特点。
考场上故事写得概括些,一可以增 加故事的容量,从多角度阐明话题观点,二 可以更加使段落层次明了,形成简洁明快的 美点。
4 •亮发展、高潮、结局俱在的材料啰嗦记叙。
亮就是试卷上的亮点。
亮点是多方面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是其中第一要着。
文章无错别字,没有明显的病句,没有明显的涂改痕迹,行款漂亮等等,都会让阅卷老师一翻到试卷就精神大振,产生好感,不忍心打低分。
每年中考评卷场上,卷面上一字不改的作文有很多都是高分作文。
记叙文的写作四字秘诀 记叙文应该如何写

记叙文的写作四字秘诀记叙文应该如何写一、生活中找“米”。
小学生作文存在硬套课文、盗用例文、文章语言干巴巴和为了感人而虚情假意的情况,我认为小学生作文首先要关注的并不是主题和谋篇布局,而应该是内容,是文章的血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内容让学生去写,确实是一件为难的事。
但他们真的是无“米”下“锅”吗?回答是否定的。
我们要告诉学生不能舍近求远,不能舍真求假,不能总是想着课文想着作文选中的佳作。
人家有人家的生活,我们也应该自己有自己的生活。
用人家的“陈米”,不如从自己生活中找“新米”;炒人家的“冷饭”,不如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即使是相同的事,也不可能写出完全相同的作文,因为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每个人的观察重点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不同,每个人的想法也不同。
要敢于善于写与别人不同的东西,要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努力写出自己的个性。
二、心灵中造“波”。
“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章写得平铺直叙风平浪静,就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很难打动读者。
写文章要善于造“波”。
如果事情本身有起伏有波折,当然很容易写好。
但如果事情很小,很简单,我们可否也写得很有波折呢?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挖掘人物的情绪波动、心理变化,进行适度放大,也可以制造出一些波折。
一个误会、一个意外(惊喜、成绩、损失、伤害……)、一个错觉,可以使文章摇曳生姿。
买鞋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但《砍价》中小作者第一次独自买鞋,“非常紧张”,问价钱都需要“鼓足勇气”;砍价后看到摊主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她心里又担心被数落;听到夸奖却“乐滋滋的”。
她的心理波动吸引了读者,读者随之或喜或忧,效果十分理想。
三、慧眼中察“微”。
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等多种感官以及心理,去仔细观察感受,去抓一些细节性的东西。
只要观察感受得细,就可以挖掘出许多有用的细节。
确实,有许多时候,由于时过境迁而遗忘,或者由于事发时没有细心观察,细节出现“空白”,我们不可能穿越时空返回昨日重新观察,就只能在不违背大体事实的基础上借助合理想象适度地补充一些细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不会写怎么办写作文的四字秘诀
一、写“人”:写出独特的“这一个”
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叙事,在写作时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人物有血有肉、光彩照人、栩栩如生地站在阅卷者的面前。
1、肖像描写绘形传神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
阿Q头上的旧毡帽、孔乙己身上的破长衫、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睛,无不表现了他们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这样的肖像描写既能“绘其形”,更能“传其神”,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
2、动作描写凸显个性
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说:“描写人物时,您千方百计去发现能代表他内心状态的动作。
”“有时,只要一个这样的动作,就足以描绘出那人物的特点了。
”例如,孙犁的《荷花淀》中:“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震动”是听到丈夫要参军,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和关心。
手指的“震动”是心灵震动的反射。
“吮”这一动作是平衡、掩饰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受到的震动,那是软弱的表现;她不能“拖
尾巴”,必须坚强。
二、叙“事”:文似看山不喜平
1、选用典型事例,一波三折叙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事因人生,人因事显。
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其思想、性格和文章主题的典型事件,并一波三折地叙写出来。
2、化虚为实,以实写虚
古语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正是对化虚为实手法的形象说明。
这种表现手法在古典诗词中运用较多。
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是什么?是一种心理感受,无形无影,抽象虚幻。
愁有多大、多厚、多长?就像那一江绵绵不断,滚滚东流的春水。
一江春水,可摸可触,形象具体,化虚为实,手段特别,千百年来,一直都能抓住读者的心。
三、融“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没有感情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有真实情感的好文章,读来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缺乏真实情感的文章,读来则味同嚼蜡。
因此,记叙文的写作,一定要用心写“情”,写出真情,写出深情,写出实情,将情感注入文中,融入文中。
朱自清的《背影》一直以来深深打动读者,究其原因就是贯穿在文中的深沉的父爱。
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是这篇短文的聚光点。
其中“蹒跚”“探”“攀”“缩”等动词表现的力度和幅度,凸现出父亲为儿子做事是多么困难。
唯其艰难,才更能表现爱子之深。
从语境看,父亲的“背影”,是出现在奔丧、葬母、变卖典质、赋闲谋事、老境惨淡和病痛交加等一系列灾难的境遇下的,体现的父爱就弥足珍贵了。
四、现“理”:卒章显志,情理并生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体,但有时在关键处、结尾处发几句议论,用以点明观点,可起到以理动人的作用。
基于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增加文章的深度。
但是,记叙文中的“理”与议论文中所要论证的理有所不同。
记叙文中的“理”要求形象、深刻,富有哲理性,并与读者产生共鸣,对读者有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它指的是从一件事、一段人生经历中明白生活的哲理,获得生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