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股骨干骨折

• Bryant牵引:即采用皮肤牵引有外固定 的一种方法。在4-5岁以内的儿童骨折, 除青枝骨折不需要外,通常应用Bryant 氏牵引法。所加重量以使臀部自床面抬 起为度。牵引后复查X线片,以调整牵引 的重量及方向。此后可继续牵引至完全 愈合,或待骨痂生长充足后,换以石膏 裤。牵引期,小儿即使稍转动,也不影 响愈合。体重较大的儿童,则改用 Russell牵引。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干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 生出版社)。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情况允许手术; 4.首选髓内针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固定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16日。
平衡悬吊滑动牵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 法,适用于绝大部分成人股骨干骨折。牵引重 量为体重的1/8-1/7,抬高床脚作反牵引,牵引 力的方向应与股骨纵轴线一致,以避免成角畸 形,定期摄片检查,以防止重力影响而致的向 后成角。
优点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 只用一根牵引针;安全;损伤小; 感染机会少。
病例介绍
术后2月
术后6月 陈X,50岁,女.交通伤致右股骨干闭合骨折
交锁髓内针与锁定加压板治疗股骨 干骨折疗效对比
与锁定加压板内固定治疗组比较,交锁髓内针治疗组手术时间 短,平均约为137.14 min,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0.05 );手术 出血量少,平均约397.42 ml,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0.01);骨 折愈合时间短,平均约为3.99个月( P<0.01 )。在骨不连、 术后感染、术后内固定物松动或者折断、畸形愈合、膝关节 功能障碍等指标上,两种术式无明显区别( P>0.05 )。结论: 交锁髓内针在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中优于锁定加压板,是股骨干 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控评估细则

在医院的技术条
件和病人有适应 症无禁忌症的情 况下,未采用相 应的内镜取石方
法,酌情扣分, 扣分不超过20分
1、术后常规补液和抗感染处理。
2、观察有无胆漏、腹腔出血和胆道出
术后处理不当,
术后处理
10
血等。
3、观察胆汁的性状,如颜色、结石残
病历记录中没有对内
科原有疾病评估与治
疗的信息记录扣5分
4
无深静脉血栓或肺栓
岀现深静脉血栓或肺
除外有血栓病
塞
栓塞者扣4分
史及血液疾病
并发症控制
术后并发症
4
无感染
岀现感染扣4分(指伤
口局部感染,扣2分)
除外全身潜在
感染性疾病
2
无其他并发症
有其他并发症扣2分
(扣1分)
健康教育
股骨干骨折的
健康教育
10
为患者提供股骨干骨
等症状,有无全身中毒症状,如烦躁、
病史采集每缺1
病史采集
10
神志模糊、嗜睡等。
项扣1分,扣分2、Fra bibliotek往胆道手术史。
合计不超过10分
3、粪便及小便颜色改变。
1、全身检查,注意患者的体温、脉搏
病历记录中体格
及神志状况。
检查每缺1项扣
体格检查
10
2、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情况,
1分,扣分合计不
接诊流程
有无腹部包块。
非手术前1小时开始使 用扣5分(改为2小时)
除外诊断为感
染或有抗菌素
治疗禁忌者
抗菌素应用
长时间手术追
股骨干骨折通过临床路径治疗体会

缩短住 院天数 ,降低住 院 费用 ,减 少并发 症发 生 率。结 论 临床 路 径是 医疗 规 范化 管理 中一种 有效 的质 量效 益型模 式 。
此处 理 的息 肉均 未发 生 即刻和迟 发性 出血 。
钮 ,避 免将 息 肉 口侧 肠皱襞 套 入圈套 器 内 。若 经过 如此 操作 仍 很 难 一 次 圈 套 切 除者 则 采 取从 息 肉顶 部 开始 分 块 分 次 切 除 ,逐渐 将 息 肉基 底部 暴露 后再 做最 后彻 底切 除 。宋 芳 、张 予 蜀等 报道 对息 肉内部 注射 肾上腺 素溶 液进行 减 容 , 缩 小 息
肉镜下 切 除存 在一定 的技 术难 度 和极 大 的风险 。本 院顺利 地 镜 下切 除 6 4枚 直径在 2 0 a r m 以上 的息 肉 ,最大 一枚 息 肉直
径达 3 5 mm。笔 者体 会在 圈套 器套 人体 积过 大息 肉时 ,向肠 腔 内充分 注 气 , 将肠 腔 完全膨 胀开 , 有 利 于息 肉的充 分暴 露 , 增 加操作 空 间 ,有 利 于分清 息 肉头部 、基 底 部与肠 壁 之 间的 相 互 位 置 。 圈套 息 肉前 相应 调 整 内镜 操作 手 柄 的两 个旋 转 钮 ,同时结合 改 变患 者体 位 ,尽可 能使 息 肉位于 视野 的 5 7 点钟 方位 。圈套器 套人 息 肉基底 部后 上下 滑动 圈套 器手 柄 以 缓慢 收 紧圈套 器并 缓 慢上 提 ,同时微 调 内镜操 作手 柄 的旋转
外病 理性 骨 折 ,除外 合 并其 他 部位 的骨 折 和损 伤 ,两组 在 性别 、年 龄等 基本 资料 无显 著差 异( J D >0 . 0 5 ) ,差 异无 显著 意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流程

用量
用法
途径
医嘱类型 医嘱性质 医嘱相关 备注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临时 临时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临时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长期 必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必选 必选
费用(元) 其他注意事项 1.询问病史与体格检 查;2.完成首次病程记 录;3.完成大病历;4开 具常规检查、化验单; 5.上级医师查房;6.确 定诊断;7.行患肢牵引 或制动;8.如果无明显手 术禁忌,上级医师查房 与手术前评估,根据病 人一般情况可急诊手术 。9.向患者及其家属交 代术前注意事项;10.签 署手术知情同意书;11. 麻醉师术前访视并签署 知情同意书;12.签署自 费项目协议书;13.签署 输血知情同意书;14.完 成手术前各项准备。15. 术后直接进入术后流程 。
病种名称: 标准住院日:
股骨干骨折标准流程临床路径 <=16天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30股骨干骨折疾病编码;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股骨干骨折;3.除外病理性骨折;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 损伤;5.除外对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有较大影响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6.需要进行手术治疗;7.年龄在16岁以上。
日程
序号
医嘱内容 普食 应用消肿药物治疗 停用抗凝药物治疗 应用促进骨折愈合药物及活血化 瘀药物治疗 通知出院 必要的出院带药 应用促进骨折愈合药物及活血化 瘀药物治疗 术后14天刀口拆线
入径标准: 出院医嘱: 日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6050

□普食或流食
□切口引流
□补液+抗菌药物应用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输血(必要时)
主要护理工作
□术前患者准备(手术前沐浴 更衣备皮)
□手术前物品准备
□手术前心理护理
□提醒患者术晨禁食水
□肠道准备(必要时)
□术前给予麻醉前用药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观察并记录引流情况
□术后病程记录
□必要的化验项目进行复查
□指导患肢功能锻炼
□上级医师查房
□术后行X光检查
□术后病程记录
□指导并检查患肢功能锻炼情况
□根据病情决定停用静脉
抗菌药物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I级护理
□普食
□抗菌药物应用
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Ⅱ级护理
□普食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动态血压监测(必要时)
□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
临时医嘱:
□对影响手术进行的异常检查结果进行复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
□入院护理评估
□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术前宣教
□夜间巡视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术前宣教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2.
□无□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7-9日 (术后第2日)
住院第8-10日
(术后第3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上级医师查房
□切口换药,拔除引流
□术后病程记录
□必要的化验项目进行复查
□指导患肢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白班
小夜班
大夜班
医师
签名
可编辑范本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有并发症时请相关科室会 诊
重 占 八、、 医 嘱
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I级护理
□饮食医嘱(普食/流食/糖尿 病饮食)
□患肢牵引、制动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
□尿常规+镜检
□凝血功能
□电解质、肝肾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
□血气分析(必要时)
□胸部X光检查
□心电图
□肢体拍片(必要时)
□指导功能锻炼
□术前宣教
□夜间巡视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术前宣教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指导患肢功能锻炼
□上级医师查房
□术后行X光检查
□术后病程记录
□指导并检查患肢功能锻炼情况
□根据病情决定停用静脉
抗菌药物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I级护理
□普食
□抗菌药物应用
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Ⅱ级护理
□普食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输血(必要时)
主要护理工作
□术前患者准备(手术前沐浴
更衣备皮)
□手术前物品准备
□手术前心理护理
□提醒患者术晨禁食水
□肠道准备(必要时)
□术前给予麻醉前□随时观察患者□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指导功能□观察并记录引流□夜间巡视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
□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向患者交待出院注意事项复
查日期和拆线日期
□开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骨科常规护理
□Ⅱ级护理
□普食
临时医嘱:
□通知出院
临时医嘱:
□通知出院
□必要的出院带药
主
要
护
理
工
作
□手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并监督患者活动
□夜间巡视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
病情
变异
1. 2.
□无□有,原1.2.
新版: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新版: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一、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0)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9.35)(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病史:外伤史;2. 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3. 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股骨干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医疗护理常规外科诊疗常规》(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年龄在16岁以上;2. 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3. 全身状况允许手术;4. 首选髓内针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固定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30股骨干骨折疾病编码;2. 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股骨干骨折;3. 除外病理性骨折;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5.除外对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有较大影响的疾病 (如心脑血管疾病) ;6.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电解质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骨科X线检查,必要时行CT检查;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5.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术前24-48小时停止用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4.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5.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7 天。
1. 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麻;2. 手术方式: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3.手术内固定物:带锁髓内针或钢板螺钉(开放骨折可考虑选择外固定架);4. 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5. 输血:根据出血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一、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
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
79.35016/79.35017/79.35018/79.35019/79.3502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显示股骨干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骨折按AO分型有手术指针。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
2.3)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股骨干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股骨正侧位X线片;
(6)胸片、心电图。
(7)炎症性指标筛查(ESR、CRP、IL-6、PCT等)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
(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常规预防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预防
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必要时植骨。
3.手术内植物:带锁髓内针或钢板螺钉。
4.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
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D-二聚体、双下肢深静脉彩超/CTA。
3.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2)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3)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参照《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
(4)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5)术后康复: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
3.术后X线片证实假体位置满意,置换侧髋关节稳定。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骨折、脱位、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骨折手术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十二)费用标准:22500-25000元(内外固定材料除外)。
二、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医师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S72.3)
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ICD-9CM-3:79.35016/79.35017/79.35018/79.35019/79.3502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