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分级

合集下载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BV、HCV、TP、HIV)(材料特制)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BV、HCV、TP、HIV)(材料特制)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BV、HCV、TP、HIV)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被针扎或接触到疑似感染者血液,是一件非常恐慌的事,接下来,我们具体讨论工作中乙肝、丙肝、梅毒、HIV职业暴露后的应付方式。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一、乙肝职业暴露(一)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二)抽血检查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三)特殊处理1、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2、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3、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 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及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及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及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暴露风险,为了有效地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指导原则及职业暴露的相关内容。

1.分级防护指导原则(1)根据感染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将医务人员分为三个等级: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高风险人员主要包括与疑似或确诊感染者密切接触的医生、护士等;中风险人员主要包括与患者有直接接触但没有确认感染的医务人员;低风险人员主要包括与患者有间接接触的医务人员。

(2)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高风险人员需要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如医用隔离衣、帽子、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中风险人员需要佩戴医用口罩、帽子和手套;低风险人员只需要佩戴医用口罩即可。

(3)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和培训。

医院需要建立职业暴露管理机制,包括暴露事件的报告、登记和跟踪;同时,要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定期评估和调整防护措施。

根据疫情变化和医务人员暴露风险的变化,定期评估和调整防护措施,保持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2.职业暴露(1)血液暴露。

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的血液样本、实施静脉采血、注射药物等操作时,容易发生针刺或其他血液暴露事故,从而引发血液传播的感染病。

为了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医务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2)呼吸道暴露。

在处理可能感染病原体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容易通过患者的呼吸道接触到病原体。

为了预防呼吸道暴露,医务人员需要佩戴符合标准的口罩,并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3)皮肤暴露。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患者的皮肤和体液等。

为了预防皮肤暴露,医务人员需要佩戴手套,并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4)粘膜暴露。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容易通过眼睛、口腔等粘膜直接接触到病原体。

为了预防粘膜暴露,医务人员需要佩戴护目镜和口罩。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危害程度分级
根据GB5044-85标准,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级:极高危害
-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具有极高的毒性或致突变性。

- 危险物质可能导致严重的急性或长期健康问题。

- 即使在低浓度下暴露,仍具有显著的危险性。

2级:高危害
-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具有高毒性或致癌性。

- 危险物质可能对健康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 暴露于高浓度下可能立即引起急性症状。

3级:中等危害
-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具有中等毒性或致畸性。

- 危险物质可能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 暴露于较高浓度下可能引起急性症状或长期健康问题。

4级:低危害
- 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具有低毒性或对健康影响较小。

- 危险物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暴露时风险较低。

- 暴露于高浓度下可能引起轻微症状,但风险相对较低。

根据GB5044-85标准,对职业性暴露危险物质进行危害程度分级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保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工作者健康的危害。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HBV、HCV、TP、HIV)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HBV、HCV、TP、HIV)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HBV、HCV、TP、H I V)医护人员职来暴露后如何处理?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01乙肝职业暴露1、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2、抽血检查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3、特殊处理??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02丙肝职业暴露1、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职业暴露和标准预防文档

职业暴露和标准预防文档

职业暴露一、职业暴露的概念: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二、职业暴露分级:1、一级暴露: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2、二级暴露: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皮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3、三级暴露: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三、暴露源分级:根据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轻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重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四、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 1、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伤口冲洗后,应当用75 乙醇或者%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预防性用药:(1)用药原则:①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

②发生一级暴露但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③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流程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一、乙肝职业暴露1、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2、抽血检查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3、特殊处理➀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 /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➁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➂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二、丙肝职业暴露1、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

美国CDC对医务工作者职业暴露感染HIV情况统计
污染源情况 47 HIV+血液 1 HIV+带血体液 1 HIV+ 其它体液 3 HIV+ 病毒液 (实验室) 暴露途径 45 针刺或割伤 5 粘膜暴露 1 针刺+粘膜 1 不清 利器类型 41 中空针头 2 破玻璃 1 解剖刀 1 不清
不会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保护屏障
手套
a.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以及接触粘膜和不完整的 皮肤,都应戴手套。
b.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也应戴手套。
c.凡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 它被污染的物品时都应戴手套。
d.进行静脉切开、内窥镜检查、侵袭性诊治、牙科治疗和 尸体解剖时必须戴手套。 e.在接触每位病人后应更换手套。手套发生撕裂、刺破时 应更换。
临床医护人员通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如果有皮肤破损,或有渗出性的损害,或患有湿疹时, 则医务人员不宜参加直接的HIV/AIDS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证据已经表明,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机构内,用锐器刺 伤的皮肤损害是传播HIV的最常见形式。使用所有锐器和 有锐器效能的工具都要十分小心。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预 防传播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取普遍性防护原则。严守通用的 安全防护措施和采用安全的真空蝶形针具,可以减少直接 接触血液和/或体液的危险性
职业暴露的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及
有关监管人员在从事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预
防、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 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等,即暴露于含有HIV的物质等引起
的危害。
暴露的途径:
•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 HIV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为常见。 不完整的皮肤接触HIV,感染HIV的危险性相当 低。 •粘膜暴露: 粘膜部位如眼、鼻等接触HIV或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BV、HCV、TP、HIV)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BV、HCV、TP、HIV)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BV、HCV、TP、HIV)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被针扎或接触到疑似感染者血液,是一件非常恐慌的事,接下来,我们具体讨论工作中乙肝、丙肝、梅毒、HIV职业暴露后的应付方式。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一、乙肝职业暴露(一)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二)抽血检查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三)特殊处理1、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2、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3、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 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