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磷脂酰胆碱原料药及制剂专题讨论会会议纪要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初步研究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初步研究周志菁;黄永东【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年(卷),期】2018(021)005【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PPC)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护肝机制.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诊治的中重度NAFL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PPC胶囊口服,观察二组加予PPC 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治疗8周.结果在观察结束时,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肝脏B超评分分别为(3.2±0.7)分和(3.3±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0.6)分,肝/脾CT比值分别为(0.9±0.2)和(0.9±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0.2),P<0.05];观察一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别为(4.8±0.6)mmol/L、(2.0±0.2)mmol/L和(3.0±0.2)mmol/L,观察二组分别为(4.7±0.6)mmol/L、(1.9±0.3)mmol/L和(2.9±0.3)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0.5)mmol/L、(2.2±0.2)mmol/L和(3.3±0.3)mmol/L,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分别为(1.4±0.4)mmol/L和(1.4±0.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0.3)mmol/L(P<0.05);观察一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分别为(10.3±2.6)ng/ml、(4.6±0.7)ng/ml和(9.4±1.1)ng/ml,观察二组分别为(9.8±2.3)ng/ml、(4.4±0.6)ng/ml和(9.6±1.4)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3.6)ng/ml、(9.3±1.1)ng/ml和(16.3±2.5)ng/ml,而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或静脉给予PPC治疗NAFLD患者近期有效,可促进中重度NAFLD患者血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总页数】4页(P733-736)【作者】周志菁;黄永东【作者单位】572600 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观察 [J], 赵彬;孙岩;娄洋2.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观察 [J], 王军;胡翠兰;王哲;赵鹏3.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Meta 分析 [J], 魏重操; 刘娜; 邢欣; 澹台新兴; 杨倩; 蒋潇洒; 王进海4.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胰酶肠溶胶囊治疗中重度脂肪肝肠功能紊乱患者的疗效评价 [J], 颜朝霞5.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 张义翠;吴群;何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40例

长时间应用则可引起 中毒反应。肝功能损害程度 随用 药时间
延长和药物剂量增大而加重 。严重者可引起 肝功能衰竭 。还
原型谷胱甘肽 为临床实践证 实 的治疗 药物性肝炎 的理 想药
物, 对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细胞功能恢 复、 再生有 良好作 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是 自大豆 中高度 浓缩 提取的一种磷脂 , 主要 活性成分为多聚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 ( 或多聚 乙酰卵磷脂 ) , 是构成所有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其化学结构 与内源性卵磷脂相 同, 但其含有 丰富的多种多价不饱 和脂 肪 酸功能比体内磷脂更强 。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应用后可与肝 细胞及细胞器结合成生物膜的一部分 , 已破 坏的肝细胞膜 对
[ ]Jcb ,rsrG , usnD e a. l ia pategiei s o I aoi Fae L D r B,t 1Ci cl rci u l e fr J i n c d n
[ ] t r t T D i t rpo n nos e  ̄ o [ ]P a a 3 Wi o . a y n r t no c t uu i J . hr - t dE b lie u i f o i s d n m
C r,9 6 5 1 :—6 a 19 , ( )7 1. e ( 稿 日期 :0 90 -1 收 20 - 1 ) 6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验 交流 ・
多烯 磷脂 酰 胆碱 治疗 抗 结核药 物所 致药 物性 肝炎 4 O例
蔡 笃运 。 贾 杰。 林 锋, 施 理
( 南省人 民 医院, 口 5 0 1 ) 海 海 7 3 1
结构进行修复 , 增加膜流动性和稳定性 , 使受损肝 功能和酶活
效; 临床症状好 转 , L 、S 、BL A TA T T I 较前 降低 5% 以上 为有 0
多烯磷脂酰胆碱_原料_理论说明

多烯磷脂酰胆碱原料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其他生物体中。
它在细胞膜结构、信号传导和细胞功能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其在健康维护和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价值与潜力。
本文旨在通过对多烯磷脂酰胆碱原料及其理论说明的探讨,全面了解其来源、特性、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以及与健康相关的药理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以下结构展开讨论:首先,我们将介绍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原料部分,包括其定义与特性、原料来源与提取方法、应用领域和价值;接着,在多烯磷脂酰胆碱的理论说明部分,我们将探究其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并重点关注其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以及与健康相关的研究进展;然后,我们将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与应用案例分析,详细介绍多烯磷脂酰胆碱在生产中的应用,并就其前景与挑战进行讨论;最后,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述多烯磷脂酰胆碱原料及其理论说明,并通过实验验证与应用案例分析探索其在生产中的潜力。
同时,本文也意在为未来多烯磷脂酰胆碱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推动力。
通过深入了解该重要物质的特性、价值与应用前景,有望促进多烯磷脂酰胆碱在健康维护、药物开发和治疗方面的创新应用。
2. 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原料2.1 定义和特性: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它属于磷脂类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由一个胆碱头基、一个甘油骨架和两个或更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残基组成。
多烯脂肪酸通常被认为是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之一,因为它们无法被人体自身合成,需通过食物摄入。
而多烯磷脂酰胆碱则结合了这些必需脂肪酸与胆碱,具备了双重作用。
2.2 原料来源与提取方法: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原料主要来自于植物和动物。
在植物中,富含该化合物的食材包括大豆、卵黄、花生等油籽类作物。
此外,在某些海洋动物如深海硬壳动物中也存在富含多烯磷脂酰胆碱的组织。
多烯磷脂酰胆碱 集采

多烯磷脂酰胆碱集采(最新版)目录1.多烯磷脂酰胆碱概述2.多烯磷脂酰胆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多烯磷脂酰胆碱的用法和注意事项4.多烯磷脂酰胆碱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过量处理5.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正文一、多烯磷脂酰胆碱概述多烯磷脂酰胆碱(Polyene phosphatidylcholine)是一种西药制剂,主要用于肝病的辅助治疗。
其主要成分为多烯磷脂酰胆碱,这些成分在化学结构上与重要的内源性磷脂一致。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可提供高剂量、容易吸收利用的高能多烯磷脂酰胆碱,主要进入肝细胞,并以完整的分子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相结合。
二、多烯磷脂酰胆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多烯磷脂酰胆碱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病,如肝炎、慢性肝炎、肝坏死、肝硬化、肝昏迷(包括前驱肝昏迷);脂肪肝(也见于糖尿病人);胆汁阻塞;中毒;预防胆结石复发。
禁忌症包括对多烯磷脂酰胆碱过敏的患者。
三、多烯磷脂酰胆碱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的用法为口服,通常成人每次 2-3 粒,每日 3 次。
如果忘记了一次剂量,可在下次服用时将剂量加倍。
然而,如果忘服了一整天的剂量,就不要再补服已漏服的胶囊,而应接着服第 2 天的剂量。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如果出现皮疹、荨麻疹、瘙痒等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2.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应存放在密封、阴凉、干燥处。
四、多烯磷脂酰胆碱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过量处理迄今为止,尚无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
在过量服用的情况下,应立即停药并根据症状进行相应处理。
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就医。
五、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肝病治疗中具有辅助作用,可以提高肝细胞的代谢活力,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源性讲课文档

第十五页,共30页。
讨论
因此,本研究联合使用熊去氧胆酸和易善复治疗DIC 治疗结果显示,HDL-C 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 <0. 05).因此,病因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熊去氧胆 酸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DIC患者,可以改善肝功和 血脂代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 推广。
熊去氧胆酸的药理作用
• 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排泌并抑制其
重吸收
• 通过依赖Ca2+和-蛋白激酶C(-PKC)的机制促进肝细
胞的胞吐作用,使胆汁酸向胆小管排泌;
• 竞争性抑制胆酸在回肠的重吸收,降低内源性胆酸 的浓度。
第十九页,共30页。
UDCA 促进转运蛋白插入胆小管膜
TUDCA
Ca++ influx , -PKC
组疗程均为四周.
第五页,共30页。
资料与方法
1. 3 疗效标准 主要疗效评估肝功能生化指标:总胆红素 (TBil)、结合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 氨酸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Y一谷氨酰转肽
酶(GGT)、次要评价指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 蛋白(HDL-C).
第十三页,共30页。
讨论
口服UDCA 后,在空肠主要以非离子扩散吸收, 而后在回肠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UDCA 在肝脏 中与甘氨酸、牛磺酸等结合后,分泌入胆管分支 及小肠中,连续口服药理剂量的UDCA (每日13 ~15 mg/ kg) 后,可成为肝内及体循环内主要的 胆酸,占总胆汁酸的比例可达40 %~50 %,最初 的研究表明,UDCA 具有改变胆汁酸池组成、保 护肝细胞膜、调节免疫、抗氧化、增加胆汁中 碳酸氢盐等作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原料药及制剂专题讨论会会议纪要

多烯磷脂酰胆碱原料药及制剂专题讨论会会议纪要多烯磷脂酰胆碱原料药及制剂专题讨论会会议纪要【临床药学讨论版】审评五部审评十室会议时间:2006年5月29日会议地点:北京西郊宾馆主持人:略专家:略药审中心:略列席:部分省局观察员资料来源 :医学教育网内容纪要:一、会议背景多烯磷脂酰胆碱系从大豆等中提取得到的一组混合物,临床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辅助治疗。
目前国内有多家申报单位申请多烯磷脂酰胆碱原料药及制剂的注册,但各申报单位制备多烯磷脂酰胆碱所用的原材料及其来源不同,提取、精制工艺各异。
考虑到原材料来源及其质量、提取和精制工艺等均对多烯磷脂酰胆碱的组分构成有影响,另外不同申报单位对产品的质量研究及质量控制水平不一、存在差异,上述因素又和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密切相关,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这些品种药学研究的重点有所不同,非临床、临床研究的考虑也有所不同。
针对审评中遇到的问题,中心曾多次召开专题审评会议讨论该类品种的技术要求,但鉴于该类品种技术问题的复杂性,中心还需要广泛听取意见,希望能够通过召开专题讨论会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加深对该类品种的认识,从而更好把握该类品种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二、会议内容1、药审中心人员介绍了此类品种的特点、临床应用、注册等整体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中心对该类品种的基本认识、初步的技术要求及其考虑。
2、与会专家结合自身对该类产品的认识和工作经验充分发表了观点。
,、与会专家和药审中心人员围绕该类品种的特点及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在主要的技术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三、会议讨论、制备工的主要技术问题本次专题会讨论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基本认识如下:(一)原料药1艺多烯磷脂酰胆碱系从大豆等中提取得到的多组分混合物,原材料和提取、精制工艺等均对其终产品的组分组成有影响,因此应明确并固定原材料的品种、产地,并提供详细的工艺研究资料;工艺研究的考察指标应包括已知有效组分和杂质(例如溶血性磷脂),关注提取、纯化前后有效组分和对产品安全性有重要影响的已知杂质的变化情况,并注意考察工艺的稳定性。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与丹参注射液、氨甲环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

( P > O . 0 5 ) , 可见两药 的疗 效相近。②不 良反应 : 克霉 唑阴道片
组 有 6例不 良反应报告 , 不 良反应 发生率为 5 . 4 %; 克霉唑栓
组 报告 1 3例不 良反应 , 不 良反应发 生率 为 1 2 . 6 %, 均 为局部 不 良反应症状 , 认为 与药物刺激性 相关 。③用药依从性 : 克 霉 唑 阴道 片给药 1片即完成 1 个 疗程 , 且 能借助投 药器 , 上
【 关键词 】 配伍 ; 多烯磷 脂酰胆碱 ; 氨 甲环酸 ; 复方氨基酸 ; 丹参
D O I: 1 0 . 1 4 1 6 4  ̄ . c n k i . c n l 1 - 5 5 8 1 / r . 2 0 1 5 . 0 8 . 0 8 1
有报道 研究提示 , 在慢 性乙肝患 者的临床 治疗 中 , 采用
注 : 两组用药依从性相 比 , P = O . 0 4 1 < 0 . 0片组有 3例患者完成
药方便易行 , 患者依从性为 1 0 0 . 0 %; 克霉唑栓需给药 1 次/ d , 连续给药 7 d为 1 个疗程 , 由于疗程较长且 给药不便 , 部分患
[ 1 ] 虞丰 , 周哗 , 何琳 . 复发性外 阴阴道 念珠菌病 的病原 学特点及
药敏分析 . 中国现代 医学杂志 , 2 0 0 7 , 1 7 ( 2 3 ) : 2 9 2 1 — 2 9 2 3 .
本研究 通过综合对 比评 价克霉唑两种 不同剂型用药 , 得 出以下结果 : ①疗效 : 经统计分析得克霉唑 阴道 片组与克霉
浑 浊 、沉淀反应 。结论 应 的产 生。 氨基环 酸 、消旋 山莨菪碱 、丹参及复方氨基 酸四种 注射液在按照不同 比例配伍 3 m i n 后 均有不同程度的 多烯磷脂酰 胆碱注射液 与丹参注射 液 、复方氨基 酸注射液 、氨 甲环酸注 射液 及 消旋山莨菪碱注射 液存 在配伍禁忌 , 在临床输液时 , 必 须采取间隔输液 的处理 措施 , 避免药 物不 良反
一种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a80cfcb9f01dc281e43af0bb.png)
专利名称:一种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程艳菊,张勇
申请号:CN201210391320.5
申请日:20121008
公开号:CN103705446A
公开日:
201404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包含多烯磷脂酰胆碱、增溶剂、防腐剂和稳定剂,其中所述增溶剂选自去氧胆酸、去氧胆酸钠、去氢胆酸、去氢胆酸钠、胆酸或胆酸钠,其中所述稳定剂选自氨基酸或其钠盐或者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本发明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不加入稳定剂的对照相比,高温灭菌和长期存储后稳定性都显著增加,而且处方和工艺都较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申请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22006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巨龙北路8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烯磷脂酰胆碱原料药及制剂专题讨论会会议纪要【临床药学讨论版】
审评五部审评十室
会议时间:2006年5月29日会议地点:北京西郊宾馆主持人:略专家:略药审中心:略列席:部分省局观察员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
内容纪要:一、会议背景多烯磷脂酰胆碱系从大豆等中提取得到的一组混合物,临床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辅助治疗。
目前国内有多家申报单位申请多烯磷脂酰胆碱原料药及制剂的注册,但各申报单位制备多烯磷脂酰胆碱所用的原材料及其来源不同,提取、精制工艺各异。
考虑到原材料来源及其质量、提取和精制工艺等均对多烯磷脂酰胆碱的组分构成有影响,另外不同申报单位对产品的质量研究及质量控制水平不一、存在差异,上述因素又和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密切相关,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这些品种药学研究的重点有所不同,非临床、临床研究的考虑也有所不同。
针对审评中遇到的问题,中心曾多次召开专题审评会议讨论该类品种的技术要求,但鉴于该类品种技术问题的复杂性,中心还需要广泛听取意见,希望能够通过召开专题讨论会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加深对该类品种的认识,从而更好把握该类品种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二、会议内容1、药审中心人员介绍了此类品种的特点、临床应用、注册等整体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中心对该类品种的基本认识、初步的技术要求及其考虑。
2、与会专家结合自身对该类产品的认识和工作经验充分发表了观点。
3、与会专家和药审中心人员围绕该类品种的特点及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在主要的技术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三、会议讨论的主要技术问题本次专题会讨论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基本认识如下:(一)原料药1、制备工艺多烯磷脂酰胆碱系从大豆等中提取得到的多组分混合物,原材料和提取、精制工艺等均对其终产品的组分组成有影响,因此应明确并固定原材料的品种、产地,并提供详细的工艺研究资料;工艺研究的考察指标应包括已知有效组分和杂质(例如溶血性磷脂),关注提取、纯化前后有效组分和对产品安全性有重要影响的已知杂质的变化情况,并注意考察工艺的稳定性。
同时建议参照目前对生化药的要求,将原料来源及质控要求、提取工艺和工艺过程的质控要求作为质量标准的附件。
目前申报的原料药有以大豆为起始原料提取制备,也有以市售大豆磷脂为原料经精制制备。
会议讨论后建议:第一、对于以大豆为起始原料提取制备的产品,需要提供提取工艺选择的文献依据和试验依据,制订工艺过程的质控措施,并进行详细的自制品和已上市产品(制剂)的组分对比研究。
如无法证明自制品和已上市产品的组分一致性,应进行相应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和临床研究。
第二、对于以市售大豆磷脂为原料经精制制备的产品,如大豆磷脂系按照辅料批准的注射用大豆磷脂,应提供原料来源、质量标准、检验报告和供货协议等,提供详细的纯化工艺研究资料,并进行详细的自制品和已上市产品(制剂)的活性组分(参照已上市产品说明书中所列的活性组分)对比研究。
如所用的大豆磷脂为非注射用,则应参照以大豆为起始原料提取制备产品的技术要求执行。
第三、对于申报进口的原料药,也需要提供提取工艺选择的文献依据和试验依据、详细的制备工艺和相应的工艺质控措施。
并说明采用该工艺制备的原料药在已上市制剂中的使用情况。
此外,会议讨论认为,目前对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尚不明确,不建议使用;如使用,应予以说明,并在质量研究中增加核酸、蛋白质等检查。
2、结构确证由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的组分
复杂,常规针对单一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手段难以充分说明其组分组成和结构。
结构确证研究中应注意联合多种适宜的方法(例如LC—MS/MS、LC—ELS、GC、TLC等)来证明样品和市售同品种(制剂)的组分组成、结构及含量的一致性。
该研究所用的样品应和拟上市产品采用相同的工艺制备,不能进行再精制或其它处理,样品应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检。
3、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根据该类产品的特点,除常规的质量研究项目外,还应对以下项目进行研究:酸值、碘值、过氧化值、微生物限度、乙醇溶液颜色、有关物质(溶血性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肌醇等已知杂质和其他杂质)、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等。
其中,溶血性磷脂检查应采用杂质对照品法,其它已知杂质例如磷脂酰乙醇胺、磷脂肌醇等检查也建议采用杂质对照品法。
乙醇溶液颜色检查如采用比色法,应对比吸光度法和比色法的检查结果,并注意溶液颜色与其他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为检查方法的选择和限度的确定提供依据。
现有资料提示,含量测定采用HPLC外标法的专属性优于酶解后测定吸光度的方法,建议含量测定选用HPLC外标法,如选用酶解法,应进行两种方法的对比研究。
质量标准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制订,除常规项目外,建议将酸值、碘值、乙醇溶液颜色、过氧化值、重金属、有关物质(溶血性磷脂等已知杂质及其他杂质)、水分、细菌内毒素等列入标准。
其中溶血性磷脂限度应不超过3.0%(注射用原料药)。
采用HPLC外标法测定含量时,含量测定结果与对照品的质量密切相关,应提供对照品的相关研究资料,包括对照品的来源、制备方法、质量标准等,同时可考虑与药检所接洽对标准品进行标定。
杂质检查用的对照品也应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
原则上,质量标准的要求不得低于国内已上市同品种的要求。
4、稳定性研究为全面地反映产品质量变化情况,除常规考察项目(性状、含量等)外,建议增加酸值、碘值、过氧化值、微生物限度、乙醇溶液颜色、有关物质(溶血性磷脂等已知杂质、其他杂质)、水分、游离脂肪酸考察。
(二)制剂1、原料药来源: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应使用有合法来源并符合其给药途径要求的原料药。
2、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对于按照注册分类5和6申报的产品,需要用已上市产品作为对照进行质量研究。
研究项目除常规要求外,必需进行溶血性磷脂检查研究(采用杂质对照品法)。
质量标准中应订入溶血性磷脂检查,注射剂限度应不超过3.0%,口服制剂应不超过15.0%。
原则上,质量标准的要求不得低于国内已上市同品种的要求。
(三)非临床及临床要求1、申请进口的原料药及采用该类原料药制成的相关制剂应提供相关资料说明采用该原料药制备的制剂已在国外/国内上市,并提供相应的临床研究和/或临床应用文献。
如上述资料不能满足要求,则视情况要求采用其制剂进行临床试验。
2、国内申报的原料药及其制剂对于采用注射用大豆磷脂(辅料)经精制制备的原料药,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说明产品的主要活性成份组分、结构和含量与已上市产品一致,并对有关物质(例如溶血性磷脂等)进行有效控制。
如上述资料不能满足要求,则视情况要求进行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和临床试验。
对于采用其它原料制备的原料药,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以证明产品的各组分(不限于目前已知的活性成份)在结构和含量上均与已上市产品一致。
如上述资料不能满足要求,则视情况要求进行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和临
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