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语文版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诗词五首》同步练试题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诗词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加黑的字注音。
霏霏()雨雪()冢()雉()羹()贻()著地()檐()翁媪()锁哪2、文学(文体)常识(1)《采薇》选自《_____________》。
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编成于春秋时期,共______________篇。
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2)《十五从军征》选自《________________》。
这是南朝宋郭茂倩所编,我们曾学过这本书里的另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
(3)《清平乐·村居》是一首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首《________________》。
(4)《朝天子·咏喇叭》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散曲家。
字__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是一首_____________诗。
诗中押韵的字是__________2、从托物抒情的表现方法上看,“昔我往矣”,应是离别之悲伤,作者写其景,为什么用“杨柳依依”的关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雨雪霏霏”烘托了“我”归来时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并简述主人公回家时为什么不喜反悲?4、全诗采用了___________的结构,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你很棒的!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没问题的!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一、做个小诗人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看你的了!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水调歌头一、做个小词人请把这首词默写在下面!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词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
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做个曲作家请将这首散曲默写下来!没问题的!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看你的了!1.这首散曲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代_____家。
八年级语文下:第29课《诗词五首》同步测试语文版

诗词五首同步测试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诗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朝露待日晞. xī B.焜黄华.叶衰 hánC.竹喧归浣.女 wàn D.波撼.某某城 gǎn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有一项是()A.老大徒.伤悲空,白白地 B.欲济.无舟楫渡水C.竹喧.归浣女喧闹 D.风一更.夜晚记时单位3.写出下列诗中的主题句。
(1)《长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2)《望洞庭湖赠X丞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精读阅读《望洞庭湖赠X丞相》与《山居秋暝》,回答问题。
4.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________和_________,后世将他们并称,因他们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
5.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涵虚混太清..(2)随意春芳歇.6.《望洞庭湖赠X丞相》前四句描绘了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而后四句表达出______________;《山居秋暝》一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与“气蒸云梦泽,波撼某某城”同为写景名句,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三、课外拓展闻官军收某某某某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某某。
[注释] 1.某某某某: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某某。
当时杜甫流落在某某。
蓟北:今某某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却看:回过头来看。
妻子:妻子孩子。
4.漫卷:随便卷起。
5.白日:白天。
纵酒:纵情喝酒。
6.青春:绿色的春天。
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7.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某某某某交界处。
8.襄阳:今属某某。
某某:今属某某。
8.诗中“青春”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语文版《诗词五首》同步练习补足填空题: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暝。
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
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5.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
6.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7.我报路长历历日暮,______________。
二.认知填空题:1.《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作者政治主张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沉”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丽美景,孟浩然《盼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诗存有异曲同工之精。
3.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的政治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的献身精神。
4.委政府新一层领导班子响亮在提出“重振雄风,富民升位”的口号,带领全人民齐心合力,艰苦奋斗,创设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
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的《渔家傲》中,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理想难以实现的句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诗人对人生渴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典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自于《桃花源记》一文,常用去比喻心里忽然领悟到道理而感觉明朗的成语就是“_______”,常用去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生活安乐的成语就是“_________”,常用去比喻不介绍外界情况,十分架空线的成语就是“__________”,常用去比喻没有人插手,受冷遇的成语就是“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二语文《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折戟.()宫阙.()峰峦.()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暂凭杯酒长.精神()②折戟.沉沙铁未销()③千里共婵娟..处()..()④伤心秦汉经行3.默写、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__________,“乐天”是___________。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
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⑥兴,百姓苦;____________。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苏轼,_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
他与父亲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
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_”。
5.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琼楼玉宇:____________②弄清影:____________6.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在词中,这句词是对___________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____________。
7.翻译词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8.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下阙写____________。
9.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诗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试题

30 诗五首一、狠抓基础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珍羞.(xiū)金樽.(zūn)宗悫.(kè)B.投著.(zhù)塘坳.(ào)大庇.(bǐ)C.突兀.(wù)瀚.海(hàn)挂罥.(juàn)D.风掣.(chè)狐裘.(qiú)岑.参(cēn)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正确的一项是()A.问君何能尔(你)欲辨已忘言(辨识)B.结庐在人境(庐山)直挂云帆济沧海(渡)C.多歧路,今安在(哪里)瀚海阑干百丈冰(沧海)D.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3.默写或理解性填空。
(1)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3)《饮酒》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5)《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
4.下列赏析《饮酒》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写飞鸟具有象征意义,用飞鸟飞向天路喻指自己出仕。
B.诗中表现农村的恬美宁静和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
C.诗中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静穆,与诗人的心境契合。
D.诗中写飞鸟,喻指自己归隐,悟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5.下列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宴为之饯行。
B.诗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反映作者积极处世。
C.诗中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作者的苦闷,反映作者消极处世。
D.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6.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
八年级语文诗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诗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八年级语文诗五首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金樽()投箸()突兀()大庇()岑参()狐袭()布衾()己亥()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 ②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 ③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__________ ④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_________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 3、.默写。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下列句子和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
C.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
B.高者挂�I 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基础检阅一.文学常识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作者是,朝人。
2.《赤壁》选自,作者是朝。
3.《过零丁洋》选自,作者是,字,又字,朝爱国诗人。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字,号,代文学家,和他的父亲、弟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5.《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作者,字,号,代家。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烂柯人()侧畔()贬谪()千帆()折戟()干戈()寥落()飘絮()宫阙()琼楼()低绮户()踌躇()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4.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5.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四.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五.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六.默写或理解性填空。
1.,暂凭杯酒长精神。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3.《赤壁》一诗中以人物的命运代表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的诗句是。
4.《过零丁洋》中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的一句是。
5.《过零丁洋》一诗中,抒发诗人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的诗句是。
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8.《山坡羊•潼关怀古》写曲人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补充填空: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暝。
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
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5.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
6.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7.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填空:
1.《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作者政治主张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美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3.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的政治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的献身精神。
4.巿委巿政府新一层领导班子响亮在提出“重振雄风,富民升位”的口号,带领全巿人民齐心合力,艰苦奋斗,创设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
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的《渔家傲》中,通过形象的比喻,表明理想难以实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诗人对人生渴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典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的成语是“_______”,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幽美,生活安乐的成语是“_________”,常用来比喻不了解外界情况,十分闭塞的成语是“__________”,常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________”。
8.《岳阳楼记》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其中形容国泰民安的是“_____”,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的是“_____”,形容水势浩大的是“________”,形容景色或事业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是“________”,表示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是“______”。
9.出自《醉翁亭记》,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的成语是“________”。
10.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源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词鉴赏
(一)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04昆明)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云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炼醒目,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2.诗中勉励少壮要抓紧时间,及时努力,趋少壮年华有所作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百川东到海”是说成百上千条河流向东流向大海。
我们曾学过一首词,其中有地句此句相反,请写出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二)山居秋暝
王维
1.填空:首联把地点____、时间____、季节____、环境_____全点了出来。
2.后面明明写了浣女渔舟,怎么说是“空山”?
答:
3.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的几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诗中出现“松、泉、竹、莲”意象,都是美好高洁的,有何深意?
答:
5.尾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什么志向?
答:
6.写出你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理解。
答:
(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1.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答:
4.这首干谒诗(“乞仕诗”)借景抒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以下是2004年湘高中理科实验班招生题)
5.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但其写景有独到之处,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例举一首与其写景手法相同的诗。
答:
6.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
答案:
一.略
二.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6.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豁然开朗世外桃源不知有汉无人问津
8.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浩浩荡荡气象万千心旷神怡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水落石出
三.
(一)
1.D 2。
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 3。
门前流水尚能西一
(二)
1.山晚秋雨
2.大概诗人来到山林,远离了嘈杂烦扰的市朝,山居给他的突出印象就是非常寂静;当然,山中林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烘托。
5.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志向。
6.这一联一静一动,一光一色。
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明月的清辉从松林间隙照射下来,林地上洒满了斑驳的光点;清冽的山泉,在山石间淙淙流泻,诗人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巧妙地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三)
1.坐观垂钓者,独有羡鱼情。
2.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
3.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
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4.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
5.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结秋霜。
6. 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想出仕而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