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的宇宙环境练习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地球的宇宙环境 高中地理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一 总复习

地球的宇宙环境 高中地理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一 总复习
(1)普通性: 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虽然地球的质量、体积、密度、公转和 自转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与其他行星比较并不特殊。
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 性的特征。
在太阳系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 行星。
(2)特殊性: 为什么说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
(可见宇宙)
【太阳系八大行星】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水晶球, 火烧木成土, 天海边)
(1)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顺序: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2)小行星带的位置:火星和木星之间 (3)运动特征: 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迄今为止地球是人类观测到的所有星球中唯一有生命繁衍的行星。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为什么地球有生命?
外部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
有中断。
②安全的运行轨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
环境当中,有利于生命的发展和繁殖。
自身条件:
①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
地表平均气温为15度, 温度变化不过分剧烈
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漫长的演化过程
大气厚缩、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
内部水汽释放, 冷却、凝结、降水、汇聚,形成原始海洋
日地距离适中(0~100℃的温度范围,水液态)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检测考点2【地球的宇宙环境】附答案详析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检测考点2【地球的宇宙环境】附答案详析
12.[考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风给地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引起火山喷发 B.流星出现频繁 C.乔木年轮变密 D.高纬常现极光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赛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 的焦点。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部分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 运动”。读表,回答 13~15 题。
A.质量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平均温度高低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14.[考向 生命存在的条件]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现象
D.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15.[考向 天体特征]月球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
(1)推测材料中流星雨的成因。(6 分) (2)分析 1885 年之后仙女座流星雨渐趋微弱的原因。(6 分)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继甘肃酒泉等卫星发射中心建成之后,我国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于 2014 年 10 月在海南文昌
6
建成。下图示意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卫星发射中心的选址需考虑纬度、交通、发射安全性等 因素,而卫星发射窗口则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等影 响。2016 年 11 月 3 日 20 时 43 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发射成功。长征五号运 载火箭是我国目前起飞质量最大、箭体结构最大的运载火箭,被亲切地称为“胖五”。下表为 2014 年海口和文昌的三次产业比重表。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期末联考)“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是美国宇航局“新疆界计划”实施 的第二个探测项目,2016 年 7 月 5 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已在太空飞行 4 年 11 个月的“朱诺”号 成功进入木星轨道。如图是天体系统层次图。据此回答 25~27 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题精练二行星地球考点12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课件(通用版)(15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题精练二行星地球考点12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课件(通用版)(15张PPT)

考点2 地球的演化历史及 地球的圈层结构
题组1 地球的演化历史
[2022辽宁测试]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回答1—3 题。
1.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
()
答案
1.D 据图可知,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题组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2辽宁铁岭测试]下图为安徽省南部某山地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图。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1—8月山麓太阳辐射强度直线上升 D.8—12月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呈下降趋势
答案
5.D 9月至次年3月为北半球冬半年,读图可知,此时段山麓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山顶,A错误;3—9月为北半球夏半年, 图中显示,5—7月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山麓,B错误;1—8月山麓太阳辐射强度整体上升,但并不是直线上升,C错 误;8—12月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呈下降趋势,D正确。
题组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2辽宁铁岭测试]下图为安徽省南部某山地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图。据此完成5—7题。
6.下列关于该山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8月,日照时间少
B.8月,晴天多
C.6月,纬度低
D.6月,阴雨天气多
答案
6.B 由图可知,8月山麓、山顶太阳辐射最强,C、D错误;日照时间少,太阳辐射强度会较小,A错误;8月份,我国锋面雨 带通常移到华北、东北地区,该地区受副高控制,晴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度较大,B正确。
4.结合材料推测漳浦1 500万年前的气候特征是
()
答案
4.D 结合材料“当时在漳浦随处可见的龙脑香树如今多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可知,龙脑香树现在生活在环境湿热的地 区,由此可以推断1 500万年前漳浦的气候特征是湿热。D正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地球的宇宙环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地球的宇宙环境

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考试内容与要求考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重点与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考点梳理与拓展】考点一:天体系统1、天体的类型:(1)自然天体:流星体、星际物质(星际气体和尘埃)、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

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和。

(2)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

(3)天体与非天体的转化2、天体系统:(1(2总星系河外星系【经典例题1】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

该卫星()A.到达了河外星系 B.始终在地月系 C.脱离了太阳系 D.脱离了地月系考点二:太阳系概况+考点三: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1、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水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3、小行星带的位置:和之间。

考点四: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普通性: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质量体积相似运动(公转)特征:同向性、、共面性。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图1图10回答1~2题。

1.此时:A .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 .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 .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 .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 .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B .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 .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 .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巩固练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将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中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时间可超过6分钟。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1.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1.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关键能力·融会贯通能力1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宇宙探索(2017·浙江选考改编)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 ℃。

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

2020年7、8月份的时间窗口,长征五号将在文昌发射中心搭载火星探测器奔赴火星。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和文昌卫星发射场位置图,完成(1)~(3)题。

(1)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A.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C.温度较高,发射时期长D.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3)判断文昌发射卫星时,应朝向 ( )A.偏东B.偏西C.偏南D.偏北【解析】(1)选D,(2)选B,(3)选A。

第(1)题,火星表面大气稀薄,且以CO2为主,CO2主要吸收长波辐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白天升温快且温度高;夜晚火星表面大气稀薄,因CO2浓度较低,保温作用较弱,散热快,温度下降快,昼夜温差大。

第(2)题,文昌与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所具备的发射初速度大,利于航天发射;同时位于沿海有利于航天发射器材的海洋运输;海面平坦开阔,有利于航天器安全发射。

第(3)题,文昌位于海南岛,该岛东部为辽阔海域,几乎无大的岛屿,人口稀少,人类活动较少,其他方向均人口相对较多,且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顺着自转方向发射,可节省燃料,增加推力。

据此,文昌卫星发射最可能朝向偏东方向。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A.自身条件B.适宜的温度(1) 突破2C.大气环境D.宇宙环境(2) 突破1A.看地形因素B.看纬度因素C.看气象条件D.看安全因素(3) 突破1A.时间选择B.定位和跟踪观测C.发射方向D.地球运动方向一致答案:(1)AC (2)ABCD (3)CD突破1 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4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1讲 课时4 地球的宇宙环境
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玉兔二号月球车
闪电

判断图示地理事物是否属于天体
哈勃太空望远镜
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
火箭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天体系统 (1)运动性 天体系统 运动中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天体系统
二、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 ( 1 ) 与 太 阳 距 离 、 自 身 体 积 普 通
太阳系中的地球
地球

类地行星
行 星

太水 金


阳星 星


木星
地内行星
识记八大行星的位置 巨行星
土星
地外行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小行星带
二、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 ( 1 ) 与 太 阳 距 离 、 自 身 体 积 普 通 ( 2 ) 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八大行星大气状况表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0.82
1
0.11 317.83 95.16 14.54 17.15
较地球 薄
二氧化 碳为主
适中 有氧气
较薄
二氧化 碳为主
非常厚 氢和氦
较厚 氢和氦
厚 氢和氦

甲烷 为主
二、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特殊性——存在生命 (2)内部条件: ②表面温度适宜 ③存在液态水
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 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 类似球形的天体。
猎户座气体星云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 1.2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2021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习题: 1.2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解析)

关键能力·融会贯通能力1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宇宙探索(2017·浙江选考改编)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 ℃。

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

2020年7、8月份的时间窗口,长征五号将在文昌发射中心搭载火星探测器奔赴火星。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和文昌卫星发射场位置图,完成(1)~(3)题。

(1)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A.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C.温度较高,发射时期长D.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3)判断文昌发射卫星时,应朝向 ( )A.偏东B.偏西C.偏南D.偏北【解析】(1)选D,(2)选B,(3)选A。

第(1)题,火星表面大气稀薄,且以CO2为主,CO2主要吸收长波辐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白天升温快且温度高;夜晚火星表面大气稀薄,因CO2浓度较低,保温作用较弱,散热快,温度下降快,昼夜温差大。

第(2)题,文昌与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所具备的发射初速度大,利于航天发射;同时位于沿海有利于航天发射器材的海洋运输;海面平坦开阔,有利于航天器安全发射。

第(3)题,文昌位于海南岛,该岛东部为辽阔海域,几乎无大的岛屿,人口稀少,人类活动较少,其他方向均人口相对较多,且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顺着自转方向发射,可节省燃料,增加推力。

据此,文昌卫星发射最可能朝向偏东方向。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A.自身条件B.适宜的温度(1) 突破2C.大气环境D.宇宙环境(2) 突破1A.看地形因素B.看纬度因素C.看气象条件D.看安全因素(3) 突破1A.时间选择B.定位和跟踪观测C.发射方向D.地球运动方向一致答案:(1)AC (2)ABCD (3)CD突破1 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地球的宇宙环境(原创精品)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地球的宇宙环境(原创精品)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单元要揽】第l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导学提示】内容精析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日地关系;地球在太阳系在的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宇宙环境保护。

方法指导(1)本讲内容比较抽象,空间范围大,需要充分发挥想像力。

宇宙中天体及天体系统主要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这需要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和发挥空间思维才能和想象力。

(2)本讲根底性知识多,要擅长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

复习时要充分运用太阳形式图,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成员,通过九大行星的数据比较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进而综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和开展的原因。

(3)人类对宇宙的探究,突出在“新〞字上,复习时要广泛搜集资料,理解宇宙探究的最新开展,如“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与回收,扩大知识领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习惯。

(5)利用比较法理解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

太阳辐射是正常的长时期的太阳状况,而太阳活动是短时间是是的剧烈显示。

两者的一样之处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不同之处是强弱的差异。

(6)运用纲要信号分析法建立知识网络分析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自主探究】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1、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宇宙是物质世界,而且物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

宇宙中所有这些物质的存在形态,通称天体。

宇宙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开展之中,天体系统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以下对宇宙环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络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互相吸引和绕转的关系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没有规律可循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络是有规律和层次的答案:D2、天体系统的层次读下面天体系统图,答复以下问题:〔1〕A为系,B为系,C为系,D为系,小行星所属的系统是图,“水的行星〞所在的最低一级系统是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地球的宇宙环境练习一、选择题据美国航天局2009年度报告,太阳黑子活动很可能已经达到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低谷。

美国科学家警告说,2012年的强太阳风暴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据此回答1~3题。

1.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解析: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和耀斑两种方式,其中黑子是太阳表面的相对低温区,它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周期大致为11年,故黑子和耀斑周期都为11年。

答案:B2.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解析:太阳风暴是指高能带电粒子流的向外释放,它会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暴与地球磁力线碰撞,会产生火花,形成美丽的极光;太阳风暴对地球降水量会产生影响;地壳内部的运动,与太阳风暴无关。

答案:D3.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解析: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中的一小部分能够到达地球,且常被人们利用。

化石燃料是地质时代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

答案:D(2010·广州六中月考)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二分二至日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日总量(焦/平方厘米·日)状况。

完成4~5题。

4.A.黄赤交角的存在B.公转速度的变化C.自转速度的变化D.日地距离的变化解析: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从而导致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进而使得太阳辐射量发生季节变化。

答案:A5.造成70°N纬线上6月22日比70°S纬线上12月22日太阳辐射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变化B.公转速度的变化C.自转速度的变化D.近、远日点的变化解析:理论上,6月22日70°N纬线与12月22日70°S纬线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量相等,但是,前者位于远日点附近,后者则位于近日点附近,故前者的太阳辐射量小。

答案:D6.按计划,我国最新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将于2009年升空发射,于2010年进入火星轨道并对火星进行探测。

根据火星与地球比较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B.火星的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短C.火星赤道上沿东西方向运动的物体不会发生偏转D.火星绕日公转速度终年不变解析:与地球一样,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不发生偏转。

由于火星的黄赤交角大于地球的黄赤交角,故其极昼极夜纬度范围比地球大;火星的自转周期大于地球,推知其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长;火星绕日轨道也为椭圆形,故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

答案:C7.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英国、墨西哥B.加拿大、挪威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解析:极光出现在两极地区,故位于高纬度的国家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

答案:B2009年4月22日清晨,金星、火星出现在东方低空,金星、火星这对夜空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读图,完成8~10题。

8.关于组成“笑脸”的天体,叙述正确的是 ()A.金星、火星是月球的卫星B.金星、火星是太阳的卫星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D.金星、火星体积比月球小答案:C9.关于此次上演“双星伴月”的成员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火星、金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B.月球、火星、金星都是太阳系中的重要成员C.月球、火星、金星都是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D.月球是地月系成员,但不是中心天体答案:D10.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组成“笑脸”天体的是 () A.总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答案:D(2009·济南模拟)2008年9月25日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北京时间21时10分许,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11~13题。

11.目前,宇宙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球上空的制300千米到700千米飞行,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90分钟左右。

这样,“神舟七号”上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24小时内,可以见到的日落日出的次数应是 ()A.16 B.18 C.22 D.14解析:宇宙飞船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90分钟,在24小时内,可以转16圈,因此,见到日落日出的次数应是16。

答案:A12.酒泉成为载人航天发射场的有利条件是 ()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C.气候干旱,晴天多,空气透明度高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解析:酒泉气候干旱,晴天多,空气透明度高,有利于对飞行器的观测,选项C正确。

答案:C13.下列说法符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神舟七号”飞船中看到的实际情况的是 ()A.黑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B.白色的天空上点缀着几颗明星C.蔚蓝色的天空上满天繁星D.金黄色的天空上没有星星解析:在茫茫宇宙中,宇航员看到的太空颜色是黑色的,宇宙中存在若干恒星,因此能看到满天繁星,选项A正确。

答案:A14.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解析: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会对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

答案:B15.(原创题)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制改()A.晴朗的夜晚出现流星现象B.天体东升西落现象C.航海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极地地区产生“极光”,并与许多自然灾害发生有关。

据此可知正确答案。

答案:C二、综合题16.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光热。

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C,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

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C和480°C;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C和-180°C;更远的两颗行星的表面温度都在-200°C以下,条件十分恶劣。

据此回答(1)~(4)题。

(1)由上文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______°C~______°C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3)上述材料反映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地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不适当,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1)0100(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

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3)具有适宜的温度(4)地球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

地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17.根据所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_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

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

(3)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变化有关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

(4)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它发出的________会扰乱地球上空的________,对________电话及传呼机等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另外,还将扰乱地球的________。

解析: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周期大约是11年,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它常随黑子的增多而增多,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再回答本题就容易的多了。

答案:(1)光球色球日冕(2)耀斑色球黑子(3)太阳黑子光球(4)11年强烈射电电离层移动磁场18.【PK重点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黑子记录,但人类系统观测黑子的历史不足300年。

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人类系统记录的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于1996年开始。

材料二下面为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2)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年是第23个太阳活动峰年。

(3)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因此,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暴的诱发因素。

太阳风暴对地球气候和地球运动有长期影响,对于人类社会的高技术系统有无危害?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答案:(1)光球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周围低而显得较暗。

(2)2 000(3)耀斑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4)有。

耀斑爆发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传播到地球附近,会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信发生短暂的中断。

此外,电离层发生强烈干扰,从而使宇航员可能受到辐射伤害;电磁遥感测量在磁暴期间常常发生错误;电波路径发生位移,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导航产生误差;大磁暴使电网超载,造成输电线路中断;卫星衰老并过早陨落,星载电子仪器受到严重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