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引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过程。

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还可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参考。

2.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潜在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发期。

许多幼儿面临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和行为问题等挑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和教育,有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3. 有助于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教会幼儿认识、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情绪管理教育,幼儿可以学会适当地表达情感,并学会应对挫折和困难。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4. 促进幼儿自我认知的发展幼儿对自我认知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需求、个人价值和能力。

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幼儿能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提高自尊心,并培养自信心。

5. 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提供适应性的社交技能培训,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友好交往、尊重他人的感受和观点。

这将对幼儿在社交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6. 促进整体健康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幼儿出现身体上的症状,如食欲不振、失眠等。

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有助于维护幼儿的综合健康。

7.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

家长和教师应共同致力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互相沟通,分享幼儿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家校合作,我们才能真正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8. 结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他们的整体健康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健康状况,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幼儿阶段,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1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等各方面全面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1.2 预防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1.3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2.1 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自我认知、情绪调节、抗压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

2.2 提高幼儿的心理适应能力帮助幼儿学会适应新环境,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

2.3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幼儿识别和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3.1 游戏化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化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3.2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

3.3 亲子教育亲子教育是通过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四、结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全面发展、预防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不仅对于个体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的进步和稳定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重要意义。

1.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幼儿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态度,提高自信心、适应性、自主性等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变化和挑战。

2.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幼儿时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幼儿与他人建立积极、和谐的关系。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友善相处、团队合作等社交技能,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共情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3. 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幼儿期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发期,及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和干预幼儿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帮助幼儿正确应对困难和挫折,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4.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积极心
理品质。

通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全面发展的潜能。

总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人际关系的建立、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更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帮助他们充实、快乐地度过幼儿期。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在幼儿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期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发展阶段,孩子们的行为、认知、情感等多方面都会在这个阶段得到显著的发展,因此,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进行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起点。

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与儿童的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密切相关。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掌握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2. 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率幼儿期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峰期,如情绪障碍、行为问题等。

如果孩子们缺乏足够的心理训练和调节能力,他们可能会面临心理问题的困扰,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进行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预防和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3. 增强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促进孩子们对自己的肯定和认同。

通过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孩子们可以获得自信和自尊心,在社交和学习中展现自己的优越性和优势。

4.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掌握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会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孩子们的社交发展和情感成熟。

5. 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城市的支持和配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更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家庭的温暖和教育的科学性,有利于孩子们更好的发展。

总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相信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推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心理健康带来的益处。

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幼儿心理健康的完善和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儿童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与日后的学习、社交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密切相关。

因此,为幼儿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

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喜好等,幼儿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并逐渐树立自尊、自信的意识。

这对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个性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幼儿时期,情绪表达常常不成熟,他们容易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情绪激动或沮丧。

通过情绪管理的教育,幼儿能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积极情绪和心态。

此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

通过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对于幼儿进入学校、与同伴互动以及日后的社交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幼儿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教育幼儿正确面对挫折、压力和困难,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并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这有助于减少幼儿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

综上所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良
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塑造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促进其全面发展。

这对于幼儿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生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言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整体健康状态。

对于幼儿园儿童来说,心理健康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本文档旨在探讨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儿童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与内涵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社交技能、自我认知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二、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1. 促进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幼儿园时期是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可以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失控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幼儿园是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起点。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尊重,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儿童认识和发展自我意识,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4. 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现代社会中,儿童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学会应对压力,增强抗挫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的重要性1. 促进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幼儿园儿童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 预防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前发现和预防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3. 提高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园儿童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享受快乐的童年。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1.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应提供一个安全、温馨、充满爱的环境,让儿童感受到尊重和接纳。

2. 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儿童的心理健康素养。

3. 加强家园合作:家长和幼儿园应共同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家园共育机制,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结语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对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欢迎阅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篇一近年来,在少年儿童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感到不安。

一些专家调查发现,所有问题的出现,无一例外地与少年儿童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

因此,分析造成少年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寻求有效的对策,已成为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问题。

1.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是少年儿童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融洽与否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家庭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父母的期望,这种期望致使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以下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对子女要求过高,在教育方法上苛刻,甚至有时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要求绝对服从。

这样会使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

第二种态度是对子女娇惯溺爱,百依百顺,这容易造成子女自私自利、任性、蛮横、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少年儿童正常心理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此外,家庭破裂也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

据研究表明: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产生消极情绪,不爱学习,敌视同学等,由此可见,家庭破裂会使少年儿童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

2.少年儿童自身弱点的不良倾向人的心理是由各种心理成分组成的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统一体。

处在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期的少年儿童,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幼稚性并存,他们一方面发现新的自我,要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表现得非常幼稚,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能力。

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此时期的孩子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不良的心态。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幼儿园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其认知、情感、社交和动手能力,全面培养儿童的潜能。

2. 预防和减轻心理问题幼儿园儿童可能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行为问题等。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预防和减轻这些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教育儿童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增强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幼儿园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3. 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幼儿园期间是儿童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的关键时期。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园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增强他们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勇气。

4. 促进家校合作与儿童家庭关系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家庭密切合作。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幼儿园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家庭环境和个体差异,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儿童的心理发展,促进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互动。

5. 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幼儿园是培养儿童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可以引导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他们成为积极、健康、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因此,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心理问题的预防、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家校合作和社会价值观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提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教育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案例一:我班李浩哲事事要如他的意,稍有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只好依着他。

案例二:在户外晚间游戏时,马心智不玩游戏,自己坐着,这时周浩用积木
搭了一座小桥,马心智过来一把将桥推倒,周浩哭了。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它年龄阶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

因为
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比较轻微,教师若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
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
益加快,现代人每天所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十分需要具有良
好心理素质,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进行心理的自
我保护更是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首位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心理
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
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
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
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
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
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

作为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的作用发挥的好,可
以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具体的说,教师的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要操心,弹唱跳画样样要教,还怕孩子一不小心发生意外,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

例如:每天班上有许多孩子都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而这些“小报告”得事情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时间一长难免会让老师产生烦躁、厌倦得情绪。

这时教师就应该极力避免将个人得不良情绪带到孩子中间来,应该保持积极愉快得情绪与孩子交流,分析原因,使他们得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心理卫生保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还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2、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是影响儿童人格教育的重要因素。

带班的老师恐怕会有这样得经验,利用一些休息时间,老师们会在班上闲谈,不经意会谈到班上的孩子,有的孩子怎么聪明、可爱,怎么讨人喜欢,而有的孩子反应迟钝,不爱说话,都会说出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们听了后,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

从此,他们也许会变的更加缺少自信,更加的内向,不爱交谈,这些都是因为教师一次不经意的谈话,而有的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听不懂等等。

还有的教师甚至还会对幼儿采取斥责、惩罚、讥讽、漠视的态度,去处理在孩子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与问题,幼儿对教师采取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绝对有害的,有的幼儿就是由于遭到教师的训斥、惩罚、讥讽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给幼儿园和家长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

3、教师要注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

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做到:
(1)无条件地关爱孩子。

只有爱孩子,才能对孩子保持亲切的态度,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地心理。

如:每天早上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以及每天下课亲切地与每一个幼儿说再见,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一种充分地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

(2)充分的接纳和尊重幼儿。

首先尊重幼儿是幼儿精神健康成长的前
提。

我曾经就碰到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去朋友家玩,刚进门,朋友就热烈地招待我,这时我发现朋友家的一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图书,我的朋友示意“问阿姨好!”可孩子没有反映,仍盯着手中的图书,朋友将音量提高“乐乐,问阿姨好!”孩子抬了一下头,心不在焉地问了一句“阿姨好!”可朋友却感到不满意:“乐乐,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下次你再不懂礼貌,我以后就再也不买书给你看!”孩子开始不能集中注意地看书,先前专注的神情换作沮丧。

显而易见,再这个例子中,朋友是在要求孩子懂礼貌,无可厚非,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从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守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当兴趣不在于成人所期望的行为是,他们是很难达到成人要求的,如果像那位朋友一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其结果不但会给他们的情感造成伤害,而且会干扰了幼儿精神生命的正常发展。

这就是要求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要给幼儿一定程度的时间上的自由,允许他们将自己的意愿、自己的行为、理由表达出来。

对于幼儿无法说清楚的事情,要细心观察,分析产生行为的原因,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而后再进行引导、教育。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

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

1、父母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

”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对孩子有好处。

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生活,烧火煮饭、拾柴挑水、喂鸡喂猪等,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从饮食开始。

平时有意在食物中加入酸甜苦辣,做些不合孩子口味的食物,如果孩子因挑食不吃,不妨让他饿一餐,等他饿
了自己来找吃,从而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更好的去适应生活。

同时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光有甜,还有辛酸。

只有人去适应生活,否则就会被生活所淘汰,这与不合口味不吃会被饿死是一样的道理。

孩子年幼无知,生活经验少,为了孩子少走弯路,并防患于未然,有些日常生活技能应教会孩子。

2、父母要信任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人相信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

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的面对未来。

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

孩子年龄小,刚开始做事往往不如意,有时简直是添乱,越做越忙,父母切不可嘲讽孩子,“去去去,一边去。

”“做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

”父母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很无能,以后就没有自信,遇事就束手束脚。

所以,平时父母要常对孩子说“你真行”,“了不起”。

在生活、娱乐过程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与成人不同,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浇灭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毕竟年龄小,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地去扶一把,与孩子一道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成功的,给孩子鼓足勇气,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勇敢的向成功迈步[2]。

相信孩子,让孩子坚信自己“我会”,“我行”。

孩子就是这样,你越相信他,他的积极性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事物,勇敢地面对挑战。

3、父母要注重和孩子心理沟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泼开朗的性格,总是给人以爽快的感觉。

他们一遇到问题,就会自己想出种种办法来试试,即使失败也不沮丧,又会立刻思索,寻求别的方法。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但作父母的,即使再累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一下,进行心理沟通,消除代沟,成为孩子的朋友。

这样孩子有什么事会向父母倾诉,从而消除压抑,保持心情愉快。

家庭要保
持和睦的气氛,每个人说话应和颜悦色,对孩子要和蔼可亲,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心情舒畅。

从小不要当孩子的面,拿他与别人比较,“比某某矮了一点”,“比某某说话慢”等等,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如人”,易患上神经质,凡事战战兢兢。

平时父母与孩子进行竞赛游戏,总喜欢让孩子赢,这样不好,应让孩子明白“山外有山”,“胜败乃兵家常事”,尽了力,“贵在参与”等道理。

教育孩子凡事要尽心尽力,但要乐观地看待结果。

“笑对人生”,“天塌下来当被盖”,这种良好的个性,是我们努力培养的方向。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需要幼儿园、教师、家庭三方面通力协作,更需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每天的生活当中,持之以恒,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未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