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漏》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漏》课文原文及赏析《漏》课文原文:从前,有个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住在一个山村里。
一天,老公公去田里干活,老婆婆在家纺线。
突然,一只老虎跑进了他们的院子。
老虎看见院子里的老公公和老婆婆,心想:“这下我可以饱餐一顿了。
”但是,它又听到老婆婆说:“老头子,今晚有漏,你快去看看!”老虎不知道“漏”是什么,心里害怕起来。
于是,老虎悄悄地躲在门后,想看看这个“漏”到底是什么。
过了一会儿,老公公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破瓦罐,说是用来接“漏”的。
老虎一看,原来“漏”就是这个破瓦罐,心里放松了下来。
可是,等老公公进屋后,老虎又听到老婆婆说:“老头子,你没把‘漏’关好,它还在外面呢!”老虎一听,吓得赶紧逃跑了。
就这样,老虎被一个简单的“漏”字吓得落荒而逃,而老公公和老婆婆却安然无恙。
《漏》课文赏析:《漏》是一篇富有幽默感和智慧的小故事。
课文通过描绘老公公、老婆婆和老虎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性的机智和动物的本能。
首先,课文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易于小学生理解。
同时,故事情节紧凑,充满了悬念和惊喜,能够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其次,课文通过“漏”这个词语的误解和利用,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机敏。
老公公和老婆婆利用老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安全,这种机智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最后,课文也揭示了动物的本能和弱点。
老虎虽然强大,但在面对未知和恐惧时也会显得无助和胆小,这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尊重自然界的生物。
总的来说,《漏》这篇课文以其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也能够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思考和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27课《漏》课堂笔记

27课《漏》课堂笔记教材分析:《漏》这篇课文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漏”。
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我会写:漏:lòu(漏雨、漏斗、漏风、滴水不漏)喂:wèi(喂养、喂奶、喂食、喂料)胖:pàng(肥胖、胖子、胖瘦、胖乎乎)驴:lǘ(驴子、毛驴、野驴、黄驴)贼:zéi(盗贼、贼心、毛贼、贼头贼脑)狼:láng(狼狈、野狼、狼狗、狼吞虎咽)莫:mò(莫笑、莫非、莫如、莫名其妙)厉:lì(厉害、严厉、厉行、再接再厉)抱:bào(抱住、抱着、抱怨、打抱不平)架:jià(打架、书架、衣架、架桥)粘:nián(粘贴、粘住、粘连、粘胶)胶:jiāo(胶水、胶泥、胶合、胶卷)偏:piān(偏就、偏偏、偏见、偏离)我会认:婆:pó(老婆、老太婆、婆婆妈妈)脊:jǐ(脊背、脊椎、山脊)颠:diān(颠簸、颠荡、是非颠倒)旋:xuàn(旋风、凯旋、天旋地转)纵:zòng(放纵、纵身、稍纵即逝)多音字:莫:mò(莫非)mù(莫夜)粘:nián(粘性)zhān(粘住)旋:xuán(旋转)xuàn(旋风)圈:quān(圆圈)juàn(猪圈)juān(圈起来)近义词:莫非——难道发抖——颤抖害怕——惧怕清醒——明白甘心——情愿一齐——一起赶紧——马上昏头转向——晕头晕脑反义词:白——黑胖——瘦歪——正厉害——平凡松手——抓紧惊恐——镇定清醒——迷糊赶紧——缓慢理解词语:手痒: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极想动手去做。
走南闯北:形容四处闯荡,到过许多地方。
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
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优秀课件最新(2024)

2024/1/29
5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漏》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封建社会,当时社会存在着各种不公和迷信现象,人们往往缺乏科 学知识和理性思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漏》等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和形象,向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 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15
课后思考题详细解析
01
课文主要内容和主题思 想是什么?
2024/1/29
02
文中哪些细节表现了“ 漏”的特点?对学生有 哪些启示?
03
04
作者通过哪些手法刻画 人物形象?对人物性格 有哪些揭示?
16
课文中的语言特色和写 作风格是什么?如何感 受和理解?
学生自主提问环节
2024/1/29
01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 ,如关于课文内容、人物行为、 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
2024/1/29
03
推荐观看动画片《葫芦兄弟》
这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动画片,通过讲述葫芦娃们团结一心
、战胜邪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正义感。
22
06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2024/1/29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02
03
04
课文内容概述
《漏》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 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主题
02
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 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7
小组讨论与分享交流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围绕课文 主题和思考题展开讨论,互相 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024/1/29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分享交 流,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和收 获。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图文讲解

目录•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课文内容详解•图文对照解读•主题思想阐释•知识拓展与延伸•课堂互动环节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漏》创作背景民间故事来源《漏》是一篇改编自民间故事的课文,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具有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集体性等特征。
课文改编目的课文通过改编,旨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学习民间故事,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智慧。
课文主题《漏》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下雨的夜晚,老虎和贼同时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因为误会和恐惧,最后都落荒而逃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0102 03作者介绍本文作者为XXX,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教育家。
主要作品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神笔马良》、《小鲤鱼跳龙门》等,这些作品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成就与荣誉他的作品曾获得过多项大奖,包括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
他的作品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而著称,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作者生平与成就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时代背景《漏》这篇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文学地位《漏》作为一篇优秀的民间故事改编作品,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世界,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理。
影响与意义通过学习《漏》这篇课文,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此外,《漏》所传递的道理和智慧也有助于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文内容详解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背景介绍课文《漏》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贼和一只老虎因为误解“漏”为何物而闹出的笑话。
情节发展概述课文中,贼和老虎都误以为对方口中的“漏”是厉害的怪物,因此心生恐惧,最后竟然因为害怕而双双滚下山去。
结局揭示寓意通过贼和老虎的误会,课文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担忧,从而告诫人们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课堂笔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课堂笔记摘要:一、课文简介二、重点词语解析三、课后习题解答四、教学反思正文:一、课文简介课文《漏》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座古老的房子里发生的一场误会。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他和奶奶一起住在这座老房子里。
一天,小男孩发现房子里有一个“漏”,他觉得非常奇怪,因为这个“漏”既不漏水,也不漏风。
于是,小男孩决定探个究竟,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二、重点词语解析1.漏:本文中的“漏”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井,由于长时间没有人使用,井口被植物覆盖,小男孩一开始并没有发现。
2.奶奶:她是小男孩的亲人,和小男孩一起生活在这座老房子里。
她慈爱善良,懂得生活的艰辛,对小男孩的教育也十分重视。
3.探险:小男孩出于好奇心,决定探寻房子的“漏”究竟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他勇敢、聪明、不畏艰难,展现了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4.秘密:在小男孩揭开“漏”的秘密后,他发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这个传说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让他更加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
三、课后习题解答1.请简述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如下:一天,小男孩发现房子里有一个“漏”,他决定探个究竟。
在探险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古老的井,并通过井发现了奶奶曾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最后,小男孩明白了“漏”的真正含义,更加珍惜和奶奶的生活。
2.小男孩探险的过程中,他有哪些表现?小男孩在探险过程中表现出了勇敢、聪明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当他发现“漏”时,他没有害怕,而是勇敢地去探究;在寻找“漏”的过程中,他动脑筋,不怕困难,最终找到了真相;在揭开秘密后,他懂得了珍惜与奶奶的生活。
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要有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的事物。
同时,我们要学会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
四、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表达的主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漏 说课稿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7《漏》

《漏》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22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7《漏》,说课的主题为:品民间故事之趣味,得详细复述之法,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对本课第一课时的说课。
一、三维视角解教材1.宏观视角:复述课文是专项复述单元中提出的特定要求,即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进行详细地复述,在整个统编教材复述能力培养体系中位于第一层级。
“详细复述”要求把课文原本的内容尽可能详细地进行复述,是第二层“简要复述”、第三层级“创造性复述”的基础。
2.单元视角:统编版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进行编排,指向学生语文要素的综合提升。
本单元围绕“有趣的故事”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多篇民间故事:两篇精读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漏》、两篇略读课文《方帽子店》《枣核》以及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在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中,感受真挚美好的人文情怀。
本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情节复述课文”。
本单元教材中各篇课文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也有梯度提升。
《方帽子店》是结合经验进行复述,《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借助表格,有序复述;《漏》一文是借助图片和文字提示,详细复述:另外《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对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和小结,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漏》一文的学习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示范作用,因此,在教学时要搭建多种支架助力学生完成“详细复述”这一重要学习任务。
3、微观视角。
《漏》是一篇民间故事。
故事围绕“漏”展开。
老虎和贼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
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课文主要有几个特点: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起来趣味性极强;语言表达上采用心理独白的方式,把老虎和贼害怕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语言表达上具有口语化的特点。
二、以生为本明学情阅读基础:问卷小调查复述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学习过借助图片、关键词讲故事,在复述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要做到详细复述故事有一定的难度。
2024年度-三下语文第27课《漏》课文精讲(附详细笔记)

作者经历
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了一 些不幸,对社会现实有深 刻的体验和感悟。
文学传统
作品继承了中国古代寓言 、传奇小说的传统,以独 特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寓 意吸引读者。
4
作者生平与成就
生平简介
作者生于一个普通家庭, 通过自学成才,成为著名 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文学成就
创作了多部寓言、小说等 作品,以独特的文学风格 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 广泛的赞誉。
思考题三
课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漏” 的存在?
答案
课文中通过多处细节描写表现了“漏 ”的存在。比如,老爷爷和老婆婆在 屋里屋外来回转悠,总怕“漏”了什 么;小偷和老虎也都被“漏”所困扰 ,一个想偷却不敢偷,一个想吃却不 敢吃。这些细节描写都生动地展现了 “漏”的无形存在和它对人们的影响 。
19
学生自主提问环节
社会影响
他的作品对当时的社会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 文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5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时代背景
对后世的影响
20世纪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 时期,新旧文学交融,各种文学流派 纷呈。
该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现代寓言的奠基 之作。
文学地位
《漏》作为该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寓 意,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运用举例
03
他最近吃得太多,身体都发胖了。
13
生字词解析及运用举例
驴
一种家畜,像马而比马小,能驮 东西、拉车等。
运用举例
在农村,驴是农民的好帮手,可 以帮忙拉车、耕地。
14
重点句子解读与仿写指导
解读
这句话通过老虎的心理活动,表现出 它对“漏”的好奇和畏惧。老虎自认 为是森林之王,但面对未知的“漏” ,它感到不安和疑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漏》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漏”。
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其他资料】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牛郎织女》故事背景: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
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
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梁山伯与祝台英》故事大要: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
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
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
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27课《漏》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一、生字组词
漏lòu(漏雨、漏斗、漏风、滴水不漏)
喂wèi(喂养、喂奶、喂食、喂料)
胖pàng(肥胖、胖子、胖瘦、胖乎乎)
驴lǘ(驴子、毛驴、野驴、黄驴)
贼zéi(盗贼、贼心、毛贼、贼头贼脑)
狼láng(狼狈、野狼、狼狗、狼吞虎咽)
莫mò(莫笑、莫非、莫如、莫名其妙)
厉lì(厉害、严厉、厉行、再接再厉)
抱bào(抱住、抱着、抱怨、打抱不平)
架jià(打架、书架、衣架、架桥)
粘nián(粘贴、粘住、粘连、粘胶)
胶jiāo(胶水、胶泥、胶合、胶卷)
偏piān(偏就、偏偏、偏见、偏离)
二、多音字
莫mò(莫非)mù(莫夜)
粘nián(粘性)zhān(粘住)
旋xuán(旋转)xuàn(旋风)
圈quān(圆圈)juàn(猪圈)juān(圈起来)
三、近义词
莫非——难道发抖——颤抖害怕——惧怕
清醒——明白甘心——情愿一齐——一起
赶紧——马上昏头转向——晕头晕脑
四、反义词
白——黑胖——瘦歪——正
厉害——平凡松手——抓紧惊恐——镇定
清醒——迷糊赶紧——缓慢
五、理解词语
手痒: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极想动手去做。
走南闯北:形容四处闯荡,到过许多地方。
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
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莫非:表示揣测或反问。
昏头转向:形容头脑混乱,迷失方向。
甘心:称心满意。
本文中的“不甘心”指老虎不满意。
倒栽葱:摔倒时头向着地的动作。
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六、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婆婆喂着一头小胖驴,老虎想吃它,贼想偷它。
第二部分(3-18):描写了贼和老虎两次都把对方当做“漏”而吓跑、吓昏的场景。
第三部分(19-20):老爷爷和老婆婆再次说“漏”,原来“漏”是指“漏雨”。
七、句子解析
1.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莫非”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难道。
这句话是个反问句,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
老虎和贼都认为自己很厉害,当听到老婆婆说自己不怕狼也不怕虎就怕“漏”,从心里认定“漏”是比自己厉害的东西,表达的语气更强烈。
2.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
把贼比作粘胶说明贼抱住老虎的脖子抱得很紧。
3.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
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把老虎比作旋风说明老虎跑得很快。
4.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
“一歪、一纵、蹿”形象地刻画了老虎摆脱贼,贼跳到树上的动作。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老虎和贼都想得到老爷爷和老婆婆养的驴,在偷驴时无意中听到老婆婆谈“漏”,老虎和贼因害怕把对方当成”漏”吓昏了。
2.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漏”是什么?为什么老虎和贼都那么怕“漏?”
漏是老婆婆说的漏雨,因为老虎和贼都没有弄清楚老婆婆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把“漏”当成了厉害的怪物,所以非常害怕。
3.为什么把贼比作粘胶,把老虎比作旋风呢?
因为此时老虎和贼都把对方当做“漏”,心里特别害怕。
老虎想摆脱贼觉得贼粘在自己身上甩不掉,而贼一心想着老虎要把它驮回家再吃,觉得老虎跑得很快就像旋风一样。
这样的比喻很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
4.老虎和贼为什么那么害怕“漏”?
误会“漏”是可怕的怪物;做贼心虚。
九、课文主题
课文主要讲老虎和贼都想得到老爷爷和老婆婆养的驴,在偷驴时无意中听到老婆婆谈“漏”,老虎和贼因害怕把对方当成”漏”吓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不劳而获,为了自己的利益害人的人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十、教材课后习题
默读课文。
说说故事中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
我觉得课文中最精彩的内容有三个片段。
一是贼因为紧张、害怕而从屋顶摔落到老虎背上,老虎驮着贼拼命逃跑;二是贼和老虎因为害怕互相摆脱。
三是最终滚落山坡后的双方直面相对,都吓昏了过去。
这三个片段一次比一次滑稽,一次比一次幽默,也一次又一次的将故事推向高潮。
十一、知识园
积累词语
“翻山越岭、走南闯北”是带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如:“翻和越、走和闯”这样的词语还有:左顾右盼、抓耳挠腮、齐心协力、思来想去
“又冷又饿、又湿又滑”是“又x又x”类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又香又甜、又累又渴、又大又圆、又累又困
写作方法:抓心理活动刻画人物
本文作者在叙述故事时抓住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如:贼和老虎听到老婆婆说“漏”时的心理活动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疑惑、纳闷、做贼心虚的心理,细腻、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他们的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刻画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展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