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2课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学案
平面镜成像公式教案

平面镜成像公式教案一、教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
它不仅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在光学仪器、摄影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因此,对平面镜成像的学习是初中物理教育的必修内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平面镜成像的概念、特点、成像规律、成像公式等。
二、教学目标1、掌握平面镜成像的概念、特点和成像规律。
2、实现平面镜成像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能够准确地进行平面镜的测量和计算。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并从实验中体会成像的规律和公式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同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
2、观察实验学生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规律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3、内容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先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初步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公式。
通过具体的计算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方法。
讲授时重点介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成像规律、成像公式。
教师要重点讲解成像的实质:任何物体都可以看成由无数个点组成,这些点向平面镜发射光线经过反射后产生一个新的点,使得像和物像间连线在反射面上垂直,且和反射面的法线在一平面内,再将所有的像点连接起来,就是成像。
4、实验操作在讲解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相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进一步感受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公式的应用。
例如通过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在不同距离下成像的大小等方面的变化,来加深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公式的印象和理解。
5、练习和评价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应用平面镜成像公式进行四则运算或求解一些有关成像的问题。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展示、互动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方法。
通过多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温暖和力量,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平面镜成像公式。
(北京专用试题)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课时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学案

第12课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考纲要求】【考点聚焦】考点1 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_传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 ______________Km/h。
否看到反射光线?说明了什么?[点拨]光的反射定律可巧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由于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应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相反表述不符合逻辑关系。
考点3 平面镜成像②准备两支完全相____________【经典例题】( )例题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例题2:如图所示,EF 为平面镜,AO 为入射光线,ON 为法线,入射角∠AON 等于45°。
已知∠NOB 等于30°,∠NOC 等于45°,∠NOD 等于60°。
则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射出的方向为A .ONB .OBC .OCD .OD( )例题3:如图所示,MM ′为平面镜,OD 为反射光线,ON 为法线,反射角∠DON 等于50°。
已知∠NOC 等于25°,∠NOB 等于35°,∠NOA 等于50°。
则反射光线OD 对应的入射光线方向应是A .ONB .COC .BOD .AO( )例题4: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其中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一个平面,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 .沿ON 前后转动纸板EB .沿ON 前后转动纸板FC .改变光线OB 与法线ON 的夹角D .改变光线AO 与法线ON 的夹角例题5:实验桌上备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有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刻度尺一把。
小军计划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 导学案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难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设计与操作。
(2)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知识梳理(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看过去,感觉这些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发出的,这个交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利用平面镜成像来整理仪表,如穿衣镜。
2、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如商场里的反光镜。
3、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如潜望镜。
四、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器材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铅笔。
(二)实验步骤1、在水平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将另一支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时未点燃的蜡烛的位置就是前面蜡烛像的位置。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在表格中。
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多做几次实验。
(三)实验注意事项1、玻璃板要垂直放置在桌面上。
2、选用较薄的玻璃板,以减小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形成的重影对实验的影响。
3、实验时,要使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玻璃板后的蜡烛不点燃,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四)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通过多次实验测量和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五、典型例题例 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 3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 1m,则像与他的距离变为_____m。
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优秀5篇

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优秀5篇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和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学习对试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观察试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1、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学器材:蜡烛、平面镜、纸、玻璃、球面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光是沿传播的。
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3、作图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试验:平面镜可以成像,为什么?②学生探讨: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③讨论:把镜后面的水银去掉,还能成像吗?进行新课:1、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器材:蜡烛、纸、玻璃、尺步骤:①试验装置如何?步骤如何?②要策什么数据?要注意什么问题?③能得出什么结论?平面镜成像物理教案(精选篇2)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平板玻璃取代平面镜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物体与像重合,来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这两个“替代”是实验的关键,也是设计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虚像的概念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教学器材:学生用:玻璃、玻璃支架、白纸、棋子和纸三角教师用:魔术盒、玻璃、玻璃支架、白纸、棋子、纸三角、火柴、烧杯、平面镜、课件魔术箱:以倾斜45°的平面镜将箱子分成前后两个空间,反射面须朝向观众,花藏在镜后.表演场地光线要暗,以免使平面镜反光而被识破.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魔术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生设计“替代”方法进行探究做铺垫实验交流一.创设情景,激趣质疑:『魔术』老师给学生们展示空粉笔盒,故做着急:“没粉笔,怎么写板书?”老师:“我来变出一些粉笔”变魔术.老师:“大家猜想可能是怎么回事?”这里的主要道具是咱们每天都接触到的镜子,表面平的那种平面镜,老师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方法来变魔术的,那平面镜是怎样成像的呢?盒子的奥妙在哪儿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屏幕展示:教师在镜子前的照片宛若双胞胎的'照片或参考桂林山水、水面等图片。
物理《平面镜成像》教案ppt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归纳总结能 力。
学会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解决实际问 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探 究欲望。
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 密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 度,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02
探究能力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 究学习方法,能够通过观 察、实验和推理等方式探 究物理现象。
学生的生活经验
照镜子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平 面镜,有一定的照镜子经验,这 有助于他们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 理。
视觉感知
学生对视觉感知有一定的了解, 能够通过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 理解像的位置、大小和虚实等特 点。
对学生的进步和亮点给予肯定和鼓励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建设性反馈
针对学生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具体的 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多样化反馈
采用多种形式的反馈方式,如口头反 馈、书面反馈、个别反馈等,以满足 不同学生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启发式教学Fra bibliotek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探 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 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实物教学
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平面镜 成像的原理和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效果。
利用实际的镜子、眼镜等实物,让学生直 观地感受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加深理解。
实验教学
网络教学
小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词:回顾总结
详细描述: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面镜成像 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让 学生在家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 础。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考点例析

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考点例析考点一: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像上每个与物体对应的点都是由物点上实际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例1. 〔2019年桂林市中考题〕诗人的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道: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那么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
【解析】:湖面上的倒影,是群峰在平静的水面上所成的像,这是平面镜成像的一种现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又是光的反射,所以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答案】:反射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像、物等大;像、物等距〔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考点三: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虚像与实像的区别〕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像,它既能够用光屏承接到,也能够用眼睛直接观看;虚像是由实际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像,它不能用光屏承接到,但能用眼睛观看。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它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考点四:凸面镜与凹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与平面镜不同,它们的面都不是平的,但它们对光都能起到反射作用,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利用它可以扩大视野,使观察范围大大增加,如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观察镜等;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利用它可以制成太阳灶、探照灯、车灯、手电筒等。
它们对同一束光反射后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这两种面镜的光路都是可逆的。
例4. 某同学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作__________的光学镜子,于是他用多支激光手电筒正对着它的表面照射时,情况如图4所示,呆见它对光线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019最新】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学案4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word版

【2019最新】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学案4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word 版4)[课题]:[中考要求]:1.知道光的传播及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知道光的反射,理解光的反射定律3.知道镜面反射与漫反射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知识回顾]: 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光的传播 现象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速(在真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选练习]:1.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成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现在我们可以用光的__________来解释日食的成因,如图所示,现有乒乓球.足球和瓦数较大的白炽电灯,请你用这三种物品代表相应的星球,设计出观察日食成因的实验,并根据三个星球排列的位置,按示例,把答案填写在图中的横线上。
用 白炽灯用__________ 用__________代表_太阳 代表________ 代表________2.一个人站在离平面镜1m 处照镜子,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______m ,这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选填“实”“虚” )3.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前,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与人间的距离将 ( )A.像变在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C.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D.像大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4.如图38-1所示,S ´为发光点S 在平面镜MN 中的像,若S 发出的一条光线SA 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 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 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SA 。
白炽灯5如图38-2所示,当平面镜M 绕O 点逆时针转过30°角时,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A.增大30°B.增大60°C.减小30°D.减小60°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7.关于光和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和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闪电打雷时,先看到电光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C.D.光和声音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8.如图所示,医生在为张红同学检查视力,张红离视力表像的距离是______视力表的距离应是______米。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7.下图“T”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完善提高
拓展案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是,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5、举例平面镜的应用
6、凸透镜和凹面镜分别有什么作用?
完善提高
达标案
1、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站在镜子前成
(填“实”或“虚”)像,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
A 1m B 0.5m C 0m D 2m
(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
(3)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器所在位置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
像;
(5)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完善提高
学后反思
收获或进步:
困惑或希望:
实验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的大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在蜡烛这边通过玻璃看(填“有”或“无”)像,再观察屏上(填“有”或“无”)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3、分析论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所记录的数据,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右图,原理是,S’为S的像。
2、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是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2课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学案12课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考纲要求】【考点聚焦】考点1 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_传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m/s = ______________Km/h。
[点拨]光的反射定律可巧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由于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应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相反表述不符合逻辑关系。
考点3 平面镜成像【经典例题】( )例题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例题2:如图所示,EF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45°。
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
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射出的方向为A.ON B.OB C.OC D.OD( )例题3: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OD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反射角∠DON等于50°。
已知∠NOC等于25°,∠NOB等于35°,∠NOA等于50°。
则反射光线OD对应的入射光线方向应是A.ON B.CO C.BO D.AO( )例题4: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其中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一个平面,且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纸板EB.沿ON前后转动纸板FC.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例题5:实验桌上备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有相同大小的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刻度尺一把。
小军计划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
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②在原位置改变物体(用三个红棋子叠放)的大小,在平面镜后面改变叠放的绿棋子的个数,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③再改变四次物体的大小,仿照步骤②,做四次实验。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针对小军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训练】|夯实基础|()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4.如上图所示,若入射光线沿BO方向射向镜面MM′,则反射光线将沿________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5.小海同学用硬纸板、激光笔和平面镜探究光反射的规律,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r总是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i。
如图乙所示,把硬纸板沿ON轴向里折进一定角度,这时在纸板的ONF平面内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
6.身高1.7 m的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_______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m,如果把平面镜向人移动0.5 m,此时,镜中的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m。
7.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棋子A和B完全相同。
(1)实验中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茶色玻璃板,并将其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为确定棋子A像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后方移动棋子B,直到它与棋子A的像________。
(3)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进行实验,可得到像与物关于________对称的实验结论。
(4)某次实验后,将光屏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
(5)另一位同学直接用平面镜来确定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将5节同样的小电池直立在白纸上,保持电池①的位置不变,移动其他电池,使电池③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②,电池⑤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④,在白纸上记录下电池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电池①的像的位置并用”.”表示。
8.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K13-8所示的实验操作。
(1)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将右侧纸板沿ON向后折,在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如图乙所示,此时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9.小阳在水平桌面上用薄透明玻璃板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小阳先调节薄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视线正对薄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马上把蜡烛B放在所看到“像”的位置,并在白纸上记录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MN是玻璃板的位置,a是点燃的蜡烛A所在位置,b是蜡烛B所在位置。
小阳根据实验记录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不相等”。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确定像的位置时没有从多个方向观察B.实验过程中没有使用平面镜C.实验过程中没有点燃蜡烛B(2)小阳经过思考,解决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后继续实验。
他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数。
|对接京考|一、单项选择题()1.【2017·西城一模】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2.【2017·昌平二模】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2017·房山二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图乙: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大小不变C.图丙: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4.【2017·东城二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5.【2017·海淀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B.垂直入射到水面的光线,入射角为90°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6.【2017·密云一模】如上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为∠AON等于45°已知。
∠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的射出方向是A.OB B.OC C.OD D.ON二、实验与探究题()7.【2017·密云一模】小明用棋子和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问题。
①他将一个棋子A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5 cm处,看到这个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用大小不同的棋子依次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发现只有当把与棋子A大小相同的棋子B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时,棋子B才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②他将棋子A放在平面镜前10 cm处,看到这个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用大小不同的棋子依次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发现仍然是只有当把与棋子A大小相同的棋子B放在棋子A 像的位置时,棋子B才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③仿照步骤②再做四次实验。
均发现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知,小明探究的问题是A.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B.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C.像距与物距的关系D.像距与物体大小的关系8.【2016·丰台二模】下面案例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一、提出问题: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二、猜想假设: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和装置:激光笔、光的反射定律演示仪(包括小平面镜M、平板E和F、量角器等)。
(二)实验步骤:(1)将F板旋转到与E板在同一平面,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射向O点的光,观察在右侧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所示),并记录现象。
(2)将入射光线沿着右侧的F板BO方向入射,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并记录现象。
请你判断这份实验报告的实验步骤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7·西城一模】小丽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薄玻璃板立在桌面上,但未调整玻璃板与桌面垂直,如图所示,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棋子A和B、直角三角板、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小丽取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欲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棋子A像的位置,她发现: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棋子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想改正上述实验中的问题,她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名师预测】艾英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有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