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成语及熟语的使用
正确使用成语、谚语等熟语

正确使用成语、谚语等熟语重点点难梳理熟语是指某种语言中所有常用的固定词组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是词汇的一部分,它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等。
熟语从构成上讲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动,有时不能用一般的构成法来分析;从意义上讲文约意丰,有的寓意深广,有的朴实无华而形象生动。
(1)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一般由四字构成。
成语的使用考查难度大,多涉及学生成语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如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万人空巷、首当其冲、洗心革面、想入非非等。
高考对成语使用的考查常表现在以下易错点上:望文生义、偏解语素、错解色彩、错连对象、词义重复等。
了解这些,可针对性地复习、辨析。
(2)谚语谚语也叫俚语、俗语,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简练通俗,意思完整。
它与成语的区别是: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谚语是口头俗语;成语一般作句子成分,谚语是完整句子;成语形式比较固定,谚语较为灵活,容许某些改变,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或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谚语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①交友处世类,如君子之交淡如水;②劝学类,如活到老,学到老;③军事类,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④民俗类,如入庙拜佛,入乡随俗;⑤卫生健康类,如两头净,不生病;⑥道德情操类,如人穷志不短;⑦行为规范类,如一失足成千古恨;⑧世态人情类,如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⑨善恶美丑类,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⑩自然气象类,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歇后语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
引子在表义上起辅助作用,表示某种附加义;注释部分是表义重点所在,它表示整个歇后语基本义。
歇后语可分两大类:①会意型,如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②谐音型,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老虎驾车谁赶(敢)。
不管会意型还是谐音型,歇后语产生语义的基本途径是双关。
成语熟语的运用详解课件

拓展
近义词
在成语或熟语中,有些词具有相似的意思,可以互相替换使用,例 如“不毛之地”和“荒无人烟”。
多义词
有些成语或熟语中的词具有多个意思,需要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例 如“登峰造极”既可以表示达到最高水平,也可以表示做出极端行 为。
反义词
在成语或熟语中,有些词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例 如“人山人海”和“荒无人烟”。
风马牛不相及和毫不相干 两者都表示没有关联或关系,但“风马牛不相及”常用于 比喻毫不相干的事物或毫不相干的人,“毫不相干”则表 示一点关系也没有。
空穴来风和捕风捉影
两者都表示没有根据的传闻或谣言,但“空穴来风”常用 于表示事出有因,有根据的传闻或谣言,“捕风捉影”则 强调没有根据地猜测或虚构。
反义词区分
众的掌声。
案例三
某人在交流中灵活运用成语熟语, 比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三 思而后行”等,让对方更好地理 解自己的意思,达到了良好的沟 通效果。
成语熟语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 法
06
常见误
01
望文生 义
把成语的意思理解为字面上的 意思,而不是真正的含义。例 如,把“胸有成竹”理解为“ 胸怀里有竹子”,而忽略了其 比喻的含义“心中有谋划、计 划好了的事情”。
文化内涵
1.B 成语和熟语多数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反
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学 习和使用成语和熟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 承中华文化。
形式多样
1.D 成语和熟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由四个字
组成,如“一箭双雕”,有的由五个字组成, 如“井底之蛙”,还有的由更多字组成。
成语熟语的分类和构成
02
分类
通过比喻手法,用熟悉 的形象来解释不熟悉的 含义,能够使表达更加 生动形象。
正确使用词语(熟

八、不合语境
•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成语使用不能 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成语使用也有一定 范围,不分范围是不行的。 • 1、义无反顾:为了正义勇往直前,决不回头退缩。 • 爸爸看到被老鼠啃坏的箱子,义无反顾地去买了一 块粘鼠板。(不合语境) • 2、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地专业报刊不 断出现,真是风起云涌之势。 • 风起云涌: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 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断 变化,雄伟壮观。用于天气或事物的迅速发展,一 般指社会形势,这里大词小用了。
五、重复累赘(语意重复)
• 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 而造成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的含 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语用主要表现在句子 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 整个句子重复啰唆的毛病。
•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 人民的生灵涂炭。 • B、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 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 C、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 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 D、在适应性教育中,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怀疑等 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出格,但在培养创造性时就 必须开禁,否则提倡创造教育就是叶公好龙。
一、望文生义
•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 的含义,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 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义已经不 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如不注意 这一特点,就容易犯“舍末逐本”的错误。 也有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 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往往容易犯望文生 义的毛病。
•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不能理解成强人所 难) • 不刊之论:刊,削除,删改,修改,不刊之论是不 可删改和磨灭的言论。(不要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 论) • 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全熟知牛的各部分 结构,后面用它比喻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地步, 得心应手的境界。 • 细大不捐:捐,舍弃、丢弃,大的小的都不舍弃。 • 危言危行:正直的言行。危:正直。 •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jiǎ)。 • 屡试不爽 :“爽”是“差错”之意,故“屡试不用恰当的一句 () • 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 我真是莫衷一是。 • B、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真是楚楚 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 C、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肌者、 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 D、(鲁迅)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 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 觉。
正确使用熟语PPT课件(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

八字没一撇 重打鼓,另开张 刀子嘴,豆腐心
3、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
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歇后语和谚语是句
子形式,有时可用作句子。成语雅的多,俗的少,
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义的
较多。 2021/7/13
7
歇后语
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 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也叫引 注语。个别的只说前一部分。
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
万千。 C、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D、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上传播。
A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B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雪泥:融化着雪水的 泥土),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解析】“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
解为“到法庭对质” 。
2021/7/13
18
三、重复赘余
【解读】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 导致语意重复 。
【例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
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
【解析】“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 与“没想到”
重复 【例2】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 起来 。
【例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 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
【解析】“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 词用作褒义词了 。
【例2】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 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①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 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 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之誉。 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 ②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地笑起来。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 孑然一身地匆匆穿 ③ 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 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 ④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 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 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万人空巷,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 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 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球队望其项背 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 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 (“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 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 得上” 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 ③“国足挂帅 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 国足挂帅” ③“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 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 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 ④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 得不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 得不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 到法庭对质” “到法庭对质”)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隋燕一、考点阐释“正确使用熟语”是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加的一项内容。
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短语或句子。
“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
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纳入考试范围,体现了高考语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特点。
近年来,成语(熟语)命题的再现率是100%,是高考中的必考题。
成语(熟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只能当一个词来用。
因此,正确使用成语和使用实词原则上没有什么区别。
其难点主要在于:把握成语(熟语)的确切含义,不可望文生义;了解成语(熟语)的使用对象或范围,并结合具体语境恰当使用。
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二考向预测:(一)综合性越来越强,由于客观题的逐年减少,有可能把熟语的使用和辨析同义词合二为一,也可能把这一考点和修改病句的考点结合起来以主观题的形式在第二卷出现,这些都使这一考点具有更大的综合性。
(二)选取的测试熟语不避熟就生,都应是大家耳熟能详,应用范围较广的,如雨后春笋,差强人意,一文不名,墙倒众人推,三下五除二,回马枪等,而且不回避以前已经考过的成语三考试形式1、作为选择题中的错别字选项出现。
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4全国卷甲)A、梦魇春风和煦不可或缺有志者事竞成B、置喙如日中天轻歌曼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忤逆毛骨耸然拭目以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什物荆棘丛生天随人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选B项。
B项书写全部正确。
A项“有志者事竟成”应为“有志者事竟成”;C项“毛骨耸然”应为“毛骨悚然”;D项“天随人愿”应为“天遂人愿”)2、成语、熟语的互换使用。
例: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92年三南卷)①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吹毛求疵)②“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
(沆瀣一气)③本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④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熟语分类
一、成语
1.这部分与成语来源基本一致。
最能体现熟语的特征的两个方面:结构的 稳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
2.熟语并非永远固定不变,有的意义色彩可 能有变化。如:明哲保身、“既来之,则 安之”美轮美奂:形容建筑非常的华美。 而现在补充加进了还可以形容装饰非常的 漂亮。
谚语
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语句。往往传达了人们 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中丰富的知 识和经验,简练通俗,意思完整。口耳相传和 凝聚着前人智慧与经验是他的两个特征。俚语、 俗语。
2.(2014·山东卷)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 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
▪ 解析 “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 意见的条件,是上级对下级而言。句意是代 表们积极发言,应该是会议组织者广开言路 ,而不是代表们。
3.(2012·新课标全国卷)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
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 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 解析 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 睛看人,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句意是说其傲 慢,显然不当。属望文生义。
3.(2013·辽宁卷)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
成语熟语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有些成 语熟语的误用正是因为分不清范围的 大小。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忽视 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判断。有 些成语熟语在运用中,他自身的意义 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 事。
1.今天聚会我本来没打算去,你却硬要叫我 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2.他工作比较积极,领导表扬了他,说他做 事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5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全套解析课件共54页

学案5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1.下面是高考中熟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图表,请补填相关内容。
误用褒贬 搭配不当
重复累赘 谦敬错位
2.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主要从哪几方面进行?
所谓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 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形式,它包括成语、惯用语、 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熟语考查的重点是成语。成语 考查一般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成语的确切意义要有比 较细致的把握,防止望文生义;二是考查分析成语所在 句子的语境,并根据语境选择成语的能力。
D.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 丝毫大意。
解析:A“左右逢源”意为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也 比喻办事圆滑。此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 上,而不是做,“左右逢源”不能作“说”的补语。 B“信手拈来”不能带宾语。C“瓮中之鳖”是名词性偏正结构, 作宾语,如误换成“瓮中捉鳖”,就成了动词短语,不能作 “成了”的宾语。D“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不能 错误地理解成“渐渐下降”之意。“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不能 与“每况愈下”搭配。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D)
A.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
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
不见全豹。
B.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
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
3.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都有使用不当的毛病,请指出其错误原因 并简要分析。 ⑺由于千年风雨剥蚀,沧州铁狮子锈损严重,美国两位文物保 护专家专程赶来为抢救这座栉风沐雨的铁狮子出谋划策。 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 的本意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栉风沐雨”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常生活中望文生义的成语:
鸢飞鱼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
箪食壶浆:欢迎犒劳军队。
宵衣旰食:形容勤劳,忠于公务。
厝火积薪:把柴火放到离火很近的地方。
形容十分危险。
曲尽其妙:形容委婉含蓄的表达其中的妙处。
烘云托月:从侧面突出整体。
得鱼忘筌:形容成功后忘记了原来的凭借。
鸟尽弓藏: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见兔顾犬:看见兔子才想起放狗,形容事情还来得及,等于“亡羊补牢”
尸位素餐:形容公务人员占着位置不干事儿。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金瓯无缺:形容国土完整。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人胜。
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抄袭前人,另辟新路。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徐娘半老:形容中年妇女风韵犹存。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燕颔虎颈:形容富贵的命相。
双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贬义词。
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被用作送葬的语词。
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唾面自干: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
形容受了侮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
现形容思想麻痹。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为虎作伥:比喻帮助恶人作恶,干坏事。
解衣推食: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
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投鼠忌器:现常用来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敢放手进行。
酒囊饭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
讥讽无能的人。
也作“酒翁饭囊”
一饭千金:比喻受恩后以厚报。
吴牛喘月: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二、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青梅竹马:只能形容年幼的少男少女。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不能形容艺术品。
夫妻类: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牛衣对泣、琴瑟之好 凤凰于飞、共挽鹿车、比翼连枝、宜室宜家、瓜瓞延绵、伉俪情深、恩断义绝、覆水难收、鸾飘凤泊、破镜重圆、劳燕分飞、凤协鸾和、珠联璧合、如胶似漆
书法类:春蚓秋蛇(拙劣)、笔走龙蛇、初写黄庭、龙飞凤舞、龙蛇飞动、鸾飘凤泊、美女簪花、入木三分、铁画银钩
文章类:鞭辟入里、波澜老成、等因奉此(官样文章)、大处落墨、跌宕起伏、闳中肆外(内容丰富,文笔也可尽量发挥)、挥洒自如、金相玉质、老妪能解(浅显易懂)、淋漓尽致、驴鸣狗吠、漫无边际、旁征博引、提要钩玄、味同嚼蜡、文不加点(不用修改一气呵成)、洋洋洒洒、要言不烦(简明扼要)
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置若罔闻:不能用于视觉方面。
事不过三:形容坏事不超过三次。
不揣冒昧:不加考虑就冒昧拜访。
只能用在自己身上。
金瓯无缺:形容国土完整。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辛,不可用来形容生活。
巧夺天工:只能用于形容人工的精巧,不能形容自然。
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难以写完。
三令五申: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坐怀不乱:形容男子在两性方面作风正派。
蚕食鲸吞:(can)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三、相近成语辨析:
1.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2.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3.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
4.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5.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6.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7. 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四、生活中医用错的熟语:
狡兔死,走狗烹: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