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设计1

合集下载

剥豆机的设计

剥豆机的设计
在设计凸轮时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凸轮的造型比较复杂,再加 上我们需要其完成的工作比较艰巨,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在凸轮 上,但最后我们通过各方面的修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对凸轮,曲柄滑块,齿轮及不完全齿轮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 在设计方面
对CAD,CAE软件,无论从设计,造型,渲染,分析都有了一定的提 高
三种方案比较
优点
缺点
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
利用传送带传动,传 凸轮有刚性冲击,刀 动平稳,利用杠杆机 对传送带磨损大,有 构,原动件输出力小 较大的冲击和噪声
几何形状简单,易于 易产生较大误差积累,
加工,结构紧凑
受冲击比较大,机架
振幅比较大
一次切四颗蚕豆,效 传动齿轮多,传动不 率大大提高,对凸轮 精确,机构尺寸较大 性能要求低,冲击比 较小
利用凸轮加杠杆机构进行压紧及切头
利用带轮加传送带进 行送料,并利用槽轮 进行间歇
利用传送斗将传送过 来的蚕豆送入辊子进 行蜕皮
设计方案二
送料机构及蜕皮机构 同第一设计方案,此 方案将压紧切头凸轮 置于上方,省去了杠 杆机构,此外,此方 案利用一曲柄滑块机 构推动蚕豆,将其推 入指定位置
设计方案三
我们采用的是有四个小出料口。用带有十六个槽口 (每排四个相互对称)的圆盘来做转动装置及切 除装置的载体,其用部分齿轮来传动。其上挡板 和下挡板是固定的而且存在缺口,缺口用两个间 歇装置来控制其打开、关闭或压紧。其中上压板 用凸轮机构来控制上下而且挡板上有四个弹簧对 应下面的四个缺口,使其压紧蚕豆利于切皮。因 为上挡板是固定的,如果不进入槽内就无法通过。 切刀是用一个间歇机构推动,通过下挡板和转动 盘的缝隙进入槽内对蚕豆进行切皮。其转盘下方 正对着压辊装置,便于挤压。

模板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设计

模板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设计

1.设计题目:剥豆机机构设计1.1设计原理:剥豆机是将干蚕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头尾相接,送豆到切皮位置,将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挤压方法将豆挤出。

1.2设计要求:①蚕豆长度:20-25mm②蚕豆宽度:15-20mm③蚕豆厚度:6-8mm④生产率:每分钟剥80粒⑤剥豆机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压紧力可调、工作可靠、外形美观蚕豆形状如图1-1所示,图1-1蚕豆形状图2.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2.1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根据工艺过程,机构应具有一个电动机和四个执行构件(一个料筛、一个推杆、一个定位切皮构件、一个夹紧块和一个双轴轧辊)。

五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如下所示:(1)料筛沿着槽面左右水平往返移动,是蚕豆能够快速地按预定位置落入槽内。

因为蚕豆颗粒相对比较大,若没有振动这一过程,蚕豆容易卡在料筛的出豆口,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我们采用的是使蚕豆一粒一粒的落下,所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能耗,料筛振动的幅度不宜过大。

故其行程约为30mm 其简图和位移线图如图2-1所示:(2)推杆沿着槽的内部首先将蚕豆水平推进24mm ,然后停止一段时间,等切皮结束后在往前推52mm,到达斜槽顶部是蚕豆下滑。

若机构完成一个运动循环则其简图和位移线图如图2-2所示:(3)定位切皮机构是有凸轮机构来实现其运动规律的。

它的目的是将蚕豆定位,并且定位于切皮是一个联动组合机构,在回位的同时进行切皮动作其运动简图和位移线图如图2-3示:图2-1振动筛的位移示意图(4)夹紧块也是通过凸轮机构来实现其运动规律的。

它是将蚕豆固定,利于下一步的切皮运动。

其运动简图和位移线图如图2-4所示:(5)双轴轧辊是用来实现脱皮功能的。

由于它的与其它机构的联动性要求不高,而且是匀速转动的,所以对其设计只需着眼于对其功能的实现。

3.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拟定运动循环图的目的是确定各机构执行构件动作的先后顺序、相位,以利于设计、装配和调试。

机械设计说明书剥豆机模板(精选)PPT文档共18页

机械设计说明书剥豆机模板(精选)PPT文档共18页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机械设计说明书剥豆机模板 (精选)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剥豆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剥豆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剥豆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剥豆机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相关机械结构及电子元件的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剥豆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实现和调试优化。

3. 帮助学生了解剥豆机在农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拓展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剥豆机系统设计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3. 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等途径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农业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珍惜团队合作成果,学会尊重他人、分享经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可衡量,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剥豆机系统概述:介绍剥豆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农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2. 剥豆机系统结构与原理:分析剥豆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讲解工作原理。

3. 剥豆机系统设计流程:a. 需求分析:了解农业生产中剥豆的需求,明确设计目标。

b.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剥豆机系统的整体方案。

c. 系统实现:选用合适的机械结构、电子元件和控制系统,实现剥豆机系统。

d. 调试优化:对剥豆机系统进行调试,优化性能,确保稳定可靠。

4. 剥豆机系统设计实例: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和注意事项。

5. 教学实践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剥豆机系统设计实践,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并进行评价。

《剥豆机的设计》doc版

《剥豆机的设计》doc版

《剥豆机的设计》doc版《剥豆机的设计》doc版一、设计题目:剥豆机的设计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上料切皮脱皮将干蚕豆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头尾相接,送豆到切皮位置,将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挤压方法将豆挤出。

主要工艺动作是送料、压豆切皮、挤压脱皮。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蚕豆长度:20~25mm 蚕豆宽度:15~20mm 蚕豆厚度:6~8mm 生产率:每分钟剥80粒。

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压紧力可调、工作可靠、外形美观。

二、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根据工艺过程,由三个执行机构完成:送料机构、压豆切皮机构、挤压脱皮机构。

其中必须完成六个动作:振动、送料、压紧,切皮、脱皮,清扫。

、1、为了使蚕豆成连续排列,继而方便送料,采用振动料斗上料的方法。

2、为保证蚕豆依次运入挤压切皮机构中并完成压切,送料可采用间歇运动机构,已完成压切、挤扫,上料三个工位的转换。

3、通过压紧机构将蚕豆压紧,同时切开头部豆皮,可采用联动组合机构。

4、为了保证压力不过大可在压头处加一个刚度合适的弹簧。

5、可使用轧轮,滑块等进行挤压脱皮。

6、脱皮后立即进行扫皮。

以上六个动作,振动上料的动作比较简单,因此,剥豆机的运动方案设计的重点考虑间歇送料机构和压豆切皮机构和挤豆扫皮机构这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问题。

三、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对于剥豆机的运动循环图主要是确定三个执行机构的先后顺序、相位。

以主动件的零位角为横坐标起点,纵坐标表示各执行构件的位移。

(1)以切压机构为主机构,要求压豆片保压一定时间,刀片移动切皮。

主动件一转完成一个运动循环,其位移线图为:压紧板刀片(2)压扫机构,可与压切机构同步进行,挤豆模块回程过程中要求扫皮刷进入扫皮,其循环如图:压豆模块扫屑刷(3)间歇送料机构,要求在以上两机构工作时,保持静止。

送料运动在进程前半段和回程后半段完成,如图循环:综上分析得到运动循环总图:360 0 四、执行机构选型由上述分析可知,剥豆机有三个执行机构完成。

剥豆机的设计

剥豆机的设计

三种方案比较
优点
缺点
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
利用传送带传动,传 凸轮有刚性冲击,刀 动平稳,利用杠杆机 对传送带磨损大,有 构,原动件输出力小 较大的冲击和噪声
几何形状简单,易于 易产生较大误差积累,
加工,结构紧凑
受冲击比较大,机架
振幅比较大
一次切四颗蚕豆,效 传动齿轮多,传动不 率大大提高,对凸轮 精确,机构尺寸较大 性能要求低,冲击比 较小
机 ,设 其计 要题 求目 如: 下蚕
设 计 要 求

:豆 去

工艺过程
将干蚕豆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 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 头尾相接,送豆到切皮位置,将 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 挤压方法将豆挤出。
剥豆机的主要工艺动作是送料、 压豆切皮、轮机构 进行振动下料,


张杨 肖 建建 鹏

平楠




5)
工重
作量 可轻 靠, ,压 外形美观。 紧力可调,
剥 豆 机 要 求 体 积 小 ,
粒) 。生
产 率 。 每 分 钟 剥
4 80
8mm
6
3
) 蚕 豆 厚 度 。

20mm
15
2
) 蚕 豆 宽 度 。

25mm
20
1

1
) 蚕 豆 长 度 。
下压杆分析
用凸轮带动,从速度和位移曲线可以明显 看出较长的远休止,符合设计要求
小结
我们这次分工比较明确 ,加上我们时间比较抓紧,基本上按照我 们预想的进度在进行
我们一次切四粒蚕豆确实给我们增添了不少麻烦,但这是在建立 在提高效率及保护凸轮及不完全齿轮的冲击的前提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剥豆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剥豆机课程设计

链条传动
探讨链条传动在剥豆机中的 应用和优化方案。
切削机构设计与优化
切削工具
介绍用于剥豆削时产生的力和其对剥豆机设计的影响。
使用材料的选择及计算
金属材料
介绍用于剥豆机的常见金属 材料的优缺点和选用原则。
塑料材料
探讨用于剥豆机的塑料材料 的特性和适用性。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剥豆机 课程设计
这个课程设计将详细介绍剥豆机的设计过程和原理,并探讨剥豆机在机械工 程领域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欢迎探索机械原理与工程实践的紧密关系。
项目背景及意义介绍
详细介绍为什么选择剥豆机作为课程设计的主题,并解释剥豆机在农业和食 品加工领域的重要性。
剥豆机的概述及工作原理介绍
剥豆机的运动学分析及运动形式描述
1
运动学分析
解释剥豆机中各个部件的运动方式
运动形式
2
和速度分析。
描述剥豆机的运动形式,如旋转、
摆动或推动。
3
运动控制
探讨如何通过控制运动来实现高效 剥豆过程。
转动机构设计与优化
齿轮传动
介绍剥豆机中常用的齿轮传 动机构和其设计优化方法。
皮带传动
解释剥豆机中皮带传动的应 用和设计原则。
复合材料
解释剥豆机中可能使用的复 合材料及其优势。
电机选型及传动装置设计
1
电动机选型
介绍选择适当电动机的关键因素和选型方法。
2
传动装置设计
探讨剥豆机中传动装置的类型和设计原则。
3
传动比优化
解释如何通过改变传动比来实现高效的剥豆过程。
豆子分类
介绍常见的各种豆类,如黄 豆、黑豆、绿豆等。
剥豆过程
解释剥豆机是如何将豆子从 豆荚中分离出来的。

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设计

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设计

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设计一、引言豆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种类繁多,如黄豆、红豆、绿豆等。

豆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豆类在生长过程中会形成坚硬的外壳,不仅影响口感,还可能降低营养价值。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设计了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用于去除豆类的外壳,提高食用的便利性。

本文将从机构原理、传动方式、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机构原理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是通过机械力将豆类的外壳和内部分离,实现豆类的脱皮。

其基本原理是借助摩擦力和撞击力,将豆类与外壳分离。

具体来说,机构通过设定一定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使得豆类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与外壳相互碰撞,从而达到脱皮的效果。

为了提高脱皮的效率,可以加入一定的振动装置,增加撞击力,使得豆类与外壳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更容易脱皮。

三、传动方式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一般采用电动传动方式。

电动传动具有结构简单、移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小型家用剥豆机。

电动机通过轴和带轮等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脱皮机构,驱动豆类的脱皮过程。

此外,电动传动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速度调整,以满足不同种类豆类的脱皮需求。

四、结构设计1.外壳: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的外壳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以提高机器的强度和耐用性。

外壳的设计应保证机器内部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摩擦装置:摩擦装置是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实现豆类与外壳的摩擦和脱皮。

常见的摩擦装置有摩擦轮和摩擦板两种形式。

摩擦轮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通过电动机的驱动使其高速旋转,与豆类进行摩擦,实现脱皮。

摩擦板则通过调整角度和位置,与豆类进行摩擦,使豆类与外壳分离。

3.振动装置:为了提高豆类与外壳的撞击力,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中还可以加入振动装置。

振动装置通过电动机的驱动产生振动,使得豆类与外壳的接触更加紧密,更容易实现脱皮效果。

4.控制系统:剥豆机机构脱皮机构中的控制系统主要由电动机、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0.课程设计任务书 (2)1.设计题目 (3)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3)3.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5)4.豆机的功能分析与设计过程 (6)5.脱皮机构与定位夹紧机构选型 (8)6.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 (11)7.脱皮机构的尺度设计 (12)8.定位切皮凸轮机构及夹紧凸轮机构设计 (13)9.剥豆机三维图设计 (16)10.参考资料 (17)11.设计总结 (18)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 —2011 学年第2 学期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材料成型专业材1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剥豆机机构设计完成期限:自2009 年 6 月 5 日至2009 年 6 月9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银金光2009 年6 月1 日系(教研室)主任:王菊槐2009 年6 月 1 日1.设计题目:剥豆机机构设计1.1设计原理:剥豆机是将干蚕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头尾相接,送豆到切皮位置,将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挤压方法将豆挤出。

1.2设计要求:①蚕豆长度:20-25mm②蚕豆宽度:15-20mm③蚕豆厚度:6-8mm④生产率:每分钟剥80粒⑤剥豆机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压紧力可调、工作可靠、外形美观蚕豆形状如图1-1所示,图1-1蚕豆形状图2.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2.1 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根据工艺过程,机构应具有一个电动机和四个执行构件(一个料筛、一个推杆、一个定位切皮构件、一个夹紧块和一个双轴轧辊)。

五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如下所示:(1)料筛沿着槽面左右水平往返移动,是蚕豆能够快速地按预定位置落入槽内。

因为蚕豆颗粒相对比较大,若没有振动这一过程,蚕豆容易卡在料筛的出豆口,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我们采用的是使蚕豆一粒一粒的落下,所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能耗,料筛振动的幅度不宜过大。

故其行程约为30mm 其简图和位移线图如图2-1所示:(2)推杆沿着槽的内部首先将蚕豆水平推进24mm ,然后停止一段时间,等切皮结束后在往前推52mm,到达斜槽顶部是蚕豆下滑。

若机构完成一个运动循环则其简图和位移线图如图2-2所示:(3)定位切皮机构是有凸轮机构来实现其运动规律的。

它的目的是将蚕豆定位,并且定位于切皮是一个联动组合机构,在回位的同时进行切皮动作其图2-1振动筛的位移示意图运动简图和位移线图如图2-3示:(4)夹紧块也是通过凸轮机构来实现其运动规律的。

它是将蚕豆固定,利于下一步的切皮运动。

其运动简图和位移线图如图2-4所示:(5)双轴轧辊是用来实现脱皮功能的。

由于它的与其它机构的联动性要求不高,而且是匀速转动的,所以对其设计只需着眼于对其功能的实现。

3.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拟定运动循环图的目的是确定各机构执行构件动作的先后顺序、相位,以利于设计、装配和调试。

以主动件的转角作为横坐标(0°、360°),以各机构执行构件的位移为纵坐标作出位移曲线。

主动轴每转一圈为其准拟定的运动循环图如下图3-1所示:图3-1剥豆机的机构运动循环图4.剥豆机的功能分析与设计过程4.1剥豆机的功能分析由上述分析可知,剥豆机的功能分析可作总结如图4-1所示:图4-1剥豆机的功能分析图将剥豆机的功能分析图可知,其运动有下料送料 定位压紧切皮 脱皮,如图4-2所示:图4-2 剥豆机功能示意图4.2剥豆机的设计过程:实现剥豆机切皮运动的机构应有下面几种基本功能:(下料与输送由李小娟负责) ① 在蚕豆输送过程中,此时定位机构要处于停歇状态,在蚕豆即将被定位时,定位机构也要处于停歇状态,故该机构要有两次间歇功能。

② 要满足定位功能与切皮功能联动组合 ② 需要定位切皮机构有往复运动③ 双轴轧辊转向所在的平面于主动件即主动轴转动所在的平面是垂直的,故机构要有运动转动换向功能,即垂直平面换向④ 根轧辊间的运动要反向,所以该机构必须要有第二次运动换向功能,即同平面反向⑤ 辊脱皮的过程中,因为蚕豆的壳比较软很容易粘在轧辊上,故此机构应该有个 扫的功能⑥ 我们设计的剥豆机的生产效率是每分钟剥80粒,并且没脱一粒皮双轴轧辊就应该旋转一周,故主动轴轧辊的要完成每分钟转80圈5.脱皮机构与定位夹紧机构选型5.1脱皮机构选型实现夹紧运动的机构应有下面几种基本功能:① 在定位前,夹紧块要处于未夹紧停歇状态,定位之后,夹紧块也要处于夹紧的停歇状态,以利于下一步的切皮动作,故该机构也要有两次停歇功能。

② 需要加紧机构要有往复运动。

由上述易知要实现蚕豆脱皮的功能需要将此两种换向的机构串联起来,因此可以先去能使现(1)、(2)两种功能的的机构来组成我们所需要的方案。

如果每一功能仅由一类基本机构来实现,如图5-1所示,可以组合成3*3=9种方案。

图5-1可供选择的方案在按给定所需要的运动条件和空间,时间条件下,选出三种方案。

如图5-2所示:方案一图5-2脱皮机构的三种方案5.2脱皮机构运动方案的选择和评定方案一:圆柱齿轮与直齿圆锥齿轮串联机构工作原理:直齿圆锥齿轮啮合,实现垂直平面速度换向;圆柱齿轮啮合,实现平行平面速度反向。

两种啮合串联从而使轧辊按要求运动。

优点:结构紧凑,稳定性,传动性良好,便于装配。

方案二:直齿圆柱与涡轮蜗杆串联机构工作原理;直齿圆锥齿轮啮合,实现垂直平面速度换向;涡轮蜗杆啮合,实现平行平面速度反向。

两种啮合串联从而使轧辊按要求运动。

优点:结构比较紧凑,能实现大传动比传动。

缺点:结构复杂,稳定性能不是很好。

方案三:双曲柄机构与涡轮蜗杆串联机构工作原理:涡轮蜗杆啮合,实现垂直平面速度换向;双曲柄机构,实现平行平面速度反向。

两种机构串联从而使轧辊按要求运动。

优点:能实现使双轴轧辊反向运动的功能。

缺点:不便与轧辊装配,结构复杂,传动性较差。

结论:在三个方案的比较下,选取方案一作为脱皮机构比较合适。

5.3定位夹紧机构选型如图5-3所示有三种方案:图5-3定位夹紧机构的三种方案方案一:凸轮机构工作原理:凸轮匀速转动,带动小凸轮转动,由于圆柱凸轮轮廓的作用,使杆往复运动。

优点:机构简洁,尺寸较小,方便实现与其他机构原动件的串联。

可实现在预定位置的较长时间的停歇。

运动规律可按自己的需求设定。

方便实现所要运动规律。

正好可用于此课题中,夹紧、定位切皮运动要求。

方案二:曲柄滑块机构的改装工作原理:主动导杆匀速转动,带动同时也在凸轮沟槽中运动的滚子,通过连杆使滑块往复移动。

优点:当导杆在一定角范围内转动时,滑块在左极限位置停歇。

可实现单侧停歇的歇移动。

此机构可实现单侧的较长时间的停歇。

缺点:此机构只可以在左极限位置实现较长时间的停歇,不能在其他位置实现停歇,因而舍弃。

结构复杂,且便于实现原动件的串联。

方案三: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工作原理:主动导杆匀速转动,通过连杆使滑块往复移动。

优点:此机构结构简洁,设计简单、方便。

尺寸较小,缺点:滑块在行程末端只作瞬时停歇,运动规律不理想,且便于实现原动件的串联。

总结:最终选择方案一,做切夹紧、定位切皮机构。

6.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0.67i i i 入总出第一级传动采用锥齿轮传动,传动比为1第二级传动采用圆柱齿轮传动,传动比为0.677.脱皮机构的尺度设计根据方案一设计双轧辊脱皮机构示意图,如图7-1所示:图7-1双轧辊脱皮机构示意图由于蚕豆长度:20-25mm 蚕豆宽度:15-20mm 蚕豆厚度:6-8mm 。

我们选用的是平放挤压,所以轧辊的间隙应该稍小于蚕豆的厚度,轧辊的长度应该大于蚕豆的宽度。

其具体尺寸设计如下:轧辊的间隙为5-7mm ,长度为40-50mm,半径35mm 轧辊的实物图和装配图如图7-2所示:图7-2轧辊三维图另外,由于蚕豆的皮很容易粘在轧辊上不利于连续脱皮,故可在斜槽上可以设置一个挡板,该挡板的功能等同于刮刀,防止豆皮粘在轧辊上,不利于下一个蚕豆的挤压。

同时,不需要用到其它清扫机构,使该机构更为简洁。

其实物图如图7-3:图7-3清扫器三维图接下来,需要对四个齿轮尺寸进行分析,其位置关系如图7-4所示:图7-4齿轮位置关系图四个齿轮的尺寸大小,根据辊子大小,选择如表7-1所示:易知,这四个齿轮构成了一个定轴轮系,锥齿轮4带动锥齿轮3转动,锥齿轮3与圆柱齿轮2固接,圆柱齿轮2又带动圆柱齿轮3转动.其传动比的计算如下:123430,20,20,201422020140.6743120302432024143220z z z z z z i z z z z i z z ωωωω====⨯====⨯⨯====⨯8. 定位切皮凸轮机构及夹紧凸轮机构设计8.1定位切皮凸轮机构及夹紧凸轮机构应满足的要求根据前面运动循环图所述,凸轮要满足的位移如图8-1所示:图8-1凸轮的位移线图定位切皮凸轮机构的运动简图如图8-2所示,此机构即为一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了安装方便以及简化计算,使其从动件的水平运动状态与滚子的水平运动状态保持一致,即它们的放大系数K=1。

这样设计是因为:此机构是把定位和切皮两种功能联动组合起来的,我们把此凸轮的基圆半径设计为R1=80mm ,滚子的半径设计为r1=15mm 。

夹紧凸轮机构的机构简图如下图8-3所示,此机构相当于一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和一个运动放大机构串联组合起来的。

其放大系数k=s0/s=250/170=1.47。

夹紧蚕豆所需要的空间少,S0max=7.35mm 、时间短,t= 125ms ,考虑到这些因素根据此要求,我们设计的基圆半径R2=40mm ,滚子半径r2=15mm所示:由于豆宽为15,槽设定为21mm,定位机构在理想位移为23mm,过大会——20mm不经济,过小又不会满足工作需求。

切皮刀片安装在棒的端口,不易过大,且在运动过程中不应放在槽内,以免挡住蚕豆,而使机器卡死。

因而定位切皮棒长度设计为30—40mm。

蚕豆厚度为6-8mm,定位切皮棒的高度应设计在9—10mm,过大或过小都不会正好在蚕豆一端将皮切开。

定位切皮棒及其装配三维图如图8-6示:图8-6定位切机构装配三维图9.剥豆机三维图设计与李小娟同学的设计汇总,做出剥豆机的总体结构图,如图9-1所示图9-1剥豆机的总体结构图剥豆机三维图如图9-2所示剥豆机的爆炸图如图9-3所示:10.参考资料[1]朱理.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200 [2]邹慧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25011设计总结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在银金光老师的带领下,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锥齿轮传动、圆柱齿轮传动和凸轮机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Auto CAD、proe、Word、powerpoint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