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采油工程》完整版

合集下载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 采油工程_第1章2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 采油工程_第1章2

液质量比K,考虑了流体粘度和K的影响。
Orkiszewski经对比研究发现: Griffith和Wallis及Duns和Ros方法在低
流速范围比较精确,但在高流速下不够准确
。他将Griffith计算段塞流的相关式改进, 推广到高流速区。采用Ros的方法处理过渡流 态。针对不同流态计算存容比和摩擦损失。
(4)计算出区间的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Pav,Tav
(5)确定Pav和Tav下的物性参数 (6)判断流态,计算不同流态下的混合流体密度 、摩阻系数
(7)计算dp/dh和ΔP′(ΔP′=
dp/dh×ΔH)
(8) 比较ΔP与ΔP,若相差超过允许值,以 ΔP代入。 (9)重复第4步到第8步
也可以选择假设压降值ΔP,来计算区间
横坐标: Vm=(qG+qL)/A , 总流速。 曲线族为不同的直径,曲线之上为 段塞流,曲线之下是泡流。
qG/qm
1.0
1.9
23/8 27/8 泡流 0.13
31/2
段塞流
4
41/2
当qG/qm<0.13时,无论其他参数如何均为泡流
vm
曲线的经验公式为: LB=1.071- 0.7277
(1-74)
间歇流:见图1—20 段塞流:包括大液体段塞流与几乎 充满管子的高速气泡的交替流。 塞流:大气泡沿管子顶部流动,而
管子下部为液流。
分散流:见图1—20
泡流:大气泡集中在管子的上半部。 环雾流:气流量高、液流量低,气流 中夹带液滴。
倾斜管的两相流流型不同于垂直管或水 平管,它与管斜角有关。
四、气液两相管流压力梯 度方程及求解步骤
VSL-液相表观速度 VSL=qL/A
(1-53)

采油工程PPT第一章.ppt

采油工程PPT第一章.ppt

p wf
pr qL
JL
当 时 qb qL qomax
p wf
f w
pr
qL JL
0.1251
fw pb
81 80 qL qb qomax qb
1
当 时 qomax qL qLmax
概述
• 采油工程
为采出地下原油,采用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 称。采油工程在石油工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 主要任务
根据油田开发要求,科学地设计、控制和管理生 产井和注入井,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达到经济有 效地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合理开发油藏的目 的。
• 课程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工艺性强。
油井生产系统
qV
Jo pb 1.8
68.35(m3
/d)
q0max qb qV 115 .67(m3 / d )
(3) 计算pwf=15 MPa及7 MPa时产量 pwf=15>pb,位于直线段:
qo Jo pr pwf 28.39(m3 / d)
pwf=7<pb,位于曲线段:
qo
qb qV 1 0.2
qotest
qb
qv
1
0.2
pwftest pb
0.8
pwftest pb
2
qb Jo ( pr pb )
qv Jo pb 1.8
Jo
pr
qb
qotest
pb
1 0.2
pwftest
1.8
pb
0.8
pwftest pb
2
例1-3
已知: pr=18MPa,pb=13MPa pwftest=9MPa,qotest=80m3/d。

采油工程PPT课件

采油工程PPT课件
5.2.1自喷采油
1、自喷井生成过程中,原油流至地面分离器一般要经过四个流 动过程:
计量站
井口装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油层
自喷井
5.2.2、人工举升采油: 气举采油 有杆泵采油 无杆泵采油
人工举升(机械采油)
有杆泵(杆柱传递能量)
常规深井泵(抽油机抽油)
地面驱动螺杆泵
电泵(电缆传递能量)
无杆泵
不同点:实现其导流性的方式不同
目标均是为了产生有足够长度和导流能力的裂缝,减少油气水渗流阻力。
水力压裂:裂缝内的支撑剂阻止停泵后裂缝闭合; 酸压:一般不适用支撑剂,而是依靠酸液对裂缝壁面的不均 匀溶蚀产生一定的导流能力。
5.3.3酸化压裂
5.4提高采收率技术: 5.4.1概述、基本概念 5.4.2化学驱油法 5.4.3混相驱油法 5.4.3热力采油法 5.4.5微生物采油法
三大矛盾—
层与层之间由于渗透率差异达几百上千倍,注水后,各层受效时间、地层压力、产油速度、含水率都不一样。
层间矛盾
三大矛盾—
平面矛盾
一口注水井要对应两口以上的油井注水,由于沉积相的影响,各油井受效情况差异很大。
三、分层注水、分层调剖和分层增注
三大矛盾—
层内矛盾
在同一油层内,由于油层的非均匀质存在,影响该层的注水采收率。
油层
采油工程部分
水井
油井
油藏工程部分
人工补充能量
人工举升采油
液气
集输油气
脱水处理
污水
原油
回注或排放液
采油工程是根据油气和储层特性建立适宜的流动通道并优选举升方法,经济有效地将深埋于地下油气从油气藏中开采到地面所实施的一系列工程和工艺技术的总称。包括油藏、钻井、采油和采油地面工程等。

中国石油采油工程方案

中国石油采油工程方案

中国石油采油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国内石油市场的不断扩大,为了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中国石油公司决定开展一项重大的采油工程项目。

该项目将位于中国东部的油田区域,属于陆相盆地内的一线油田,储量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本项目将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手段,推动该油田的高效开发和调整,以实现从井口到工厂的完整产业链条。

该项目将充分发挥公司在各个环节的技术实力和管理经验,努力实现油气资源的最大化开采和综合利用。

二、项目背景目前全球石油市场正处于供需双重压力的阶段。

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油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石油市场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加。

同时,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议题的不断凸显,也对传统能源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石油公司需要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推进石油资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加国内油气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保障能源供给的安全性。

三、项目目标1. 提高采油效率:通过采用先进的油田开发技术,提高油田整体采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油田开发。

2. 优化油田结构:进行油田调整和综合利用,实现油气资源的最大开采和综合利用。

3. 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内容1. 油田地质勘探:对目标油田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测量,为油田开发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和地质模型。

2. 油井建设: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和生产需求,开展油井建设工程,选择适当的井位和开发方法,实现高效的油田开发。

3. 油田生产管理:建立科学的油田生产管理体系,包括现场生产管理、生产技术支持、电气自动化、智能化监测、数据分析和生产管控等。

4.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引入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改善原油采收率,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5. 油田环保工程:加强油田环保治理和保护,防止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_采油工程_第2章

西南石油采油工程课件_采油工程_第2章

管鞋时,油管液柱几乎没有升高,此
时,启动压力由沉没度决定。
Pe=hLg Pe—最小启动压力
因此: Pe Pe Pe
(2-1)
若Pe大于压缩机的额定输出压力,该压缩
机就无法把环空中的液体压入油管内,气体不能
进入油管,就不能实现气举。
要想实现气举,需大功率的压缩机来保证气
举的启动。但正常生产时不需要这么大的功率,
• 复合控制阀,也称液压打开, 气压关闭阀。即提高油压则打
开阀,降低套压则关闭阀。
(2). 按气举阀在井下所起的作用,气 举阀可分为: 卸载阀、工作阀和底阀。
(3). 按气举阀自身的加载方式可分为: 充气波纹管阀和弹簧气举阀。
(4). 按气举阀安装作业方式分为:
固定式气举阀和投捞式气举阀。

所谓套压控制或油压控制是指气举阀 对Pt或Pc 哪个更敏感。与阀接触面积大的 压力就是阀的支配压力。用于连续气举的 阀,要在打开状态时对Pt敏感一些,油压下 降,凡尔关闭一些,减小进气量;油压上 升,凡尔打开一些,增大进气量,以保持 Pt趋于稳定。用于间歇气举的阀,在打开 时,应最大限度扩张孔眼,并在关闭前一 直保持全开状态。以保证注气期间把液体 段塞举出地面。
1.流量与井口压力的关系曲线
假设油井以不同产量qi生产,由流入动
态关系,得出相应井底流压Pwfi,由压力梯度
计算方法,计算出相应的井口压力Pti。
p Pwfi Pti
B
作出井口压力与 IPR 产量的关系曲线
O
qi
q
2.流量与井底压力的关系曲线
流入动态关系描述地层流入井筒的规律,
给出关于地层渗流的井底压力与产量的关系
造成浪费,增加了设备的成本。

采油工程1

采油工程1

采油工程油田开采是指在地下油藏中钻井、注水、抽油、压裂等方式,将地下的石油资源开采出来。

而采油工程是指对油田进行勘探、设计、施工、运营等综合技术及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油田产量、缩短采油周期、降低成本,使得石油开采更加高效、安全、经济。

一、采油工程的勘探阶段1. 地质勘探:通过勘探手段分析掌握地下油藏的分布、储存方式、构造和性质等信息,确定采油区的范围和油藏的类型、储量等基本情况。

2. 实验室分析:包括对原油、岩石等样品进行分析,了解原油品质、物性及岩石力学性质等重要参数,为采油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 地质建模:根据地质勘探和实验室分析所得数据,进行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分析油藏的分布、特征、储量等信息,并确定最优的开采方案。

二、采油工程的设计阶段1. 井的设计:根据油藏特征和地质建模结果,确定井的位置、深度、产量、保护措施等信息,设计钻井方案,并进行井壁完整性和稳定性分析。

2. 油井完井工程:包括完井设计、固井设计、井口装置设计等,以确保井内管道的完整性,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和井眼环境的安全性。

3. 人工提高采油设计:人工提高采油的方法包括水驱、蒸汽吞吐、二次采油、聚集物注入等,设计人工提高采油方案,确保油井的正常运行。

三、采油工程的施工阶段1. 钻井施工:根据钻井设计方案,进行钻井施工,完成井身和井口的建设。

2. 井口建设:根据井口装置设计方案,进行井口建设,包括井口设施、防溢环和泥浆池建设。

3. 完井施工:根据井的完井设计方案,进行完井施工,包括完井管道连接、固井、调整支架和通风等操作。

4. 井眼环境治理:随着采油时间的延长,油井井眼会存在积水、堵塞等问题,需要进行环境治理,保证正常采油作业。

四、采油工程的运营阶段1. 井的日常管理:包括井口检查、巡视、测量、刺探等操作,维护油井的正常运行和减少生产中的故障。

2. 油田生态环境维护:采油过程中会对油田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需要进行生态环境维护,保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石油开采和加工工程(完整版)

石油开采和加工工程(完整版)

石油开采和加工工程(完整版)本文档旨在介绍石油开采和加工工程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以及相关技术。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开采和加工工程对于能源供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石油开采工程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和设备,将地下石油资源提取到地表的过程。

常用的石油开采方法包括传统钻井、水平井、压裂和蒸汽驱等。

开采工程的目标是高效利用石油资源,确保石油的安全与可持续供应。

传统钻井是最常见的石油开采方法之一。

它通过钻探井眼到达地下油藏,将石油带上地表。

传统钻井需要使用钻井设备和钻管,同时还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储量评估。

水平井是一种改进的钻井方法,它通过水平方向延伸井眼,使得可以在更广范围内开采地下油藏。

水平井可以增加石油的采收率,并减少开采难度和成本。

压裂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它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或气体进入地下油藏,造成压力释放,从而使石油能够更容易地流出。

压裂技术可以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提高油井的产能。

蒸汽驱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方法,特别适用于高粘度石油的开采。

它通过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地下油藏,使得石油的粘度降低,便于开采。

石油加工工程是指将原油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热力反应处理,将其转化为各种石油产品的过程。

石油加工工程主要包括炼油、裂解、重整和催化等工艺。

炼油是将原油中的杂质去除,并将其分解成不同的分馏产品的过程。

常见的炼油工艺包括蒸馏、脱硫、催化裂化和脱氮等。

炼油工艺可以将原油转化为汽油、柴油、润滑油和石蜡等多种石油产品。

裂解是一种将较重的石油分子分解成较轻的石油产品的工艺。

裂解通常采用高温高压反应,使得大分子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裂解反应,产生轻质石油产品。

裂解工艺有助于提高汽油产量,同时还能产生石脑油和液化气等产品。

重整是一种将短链烃转化为芳烃的过程。

重整工艺主要应用于汽油生产中,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提高汽车引擎的性能。

催化是一种利用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促进化学反应的方法。

在石油加工工程中,催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环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调控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选择性和提高工艺效率。

《采油工程cha》课件

《采油工程cha》课件
适用于高温高压油藏的采油工程技术包括热 力采油、气驱采油等。
稠油油田
适用于稠油油田的采油工程技术包括热力采 油、化学降粘技术等。
03 采油工程设备
采油工程设备种类
抽油机
利用往复运动将地下原油抽到地面的 设备。
注水泵
将水注入地下,增加地层压力,使原 油更容易被采出的设备。
油管和套管
用于连接和传输原油的管道。
通过各种工程技术手段,将地下的 石油资源采出地面,并实现安全、 高效、经济和环保的石油开采。
采油工程的作用
采油工程是石油开采工业中的核心 环节,对于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和降 低开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采油工程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采油工程是国家能源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 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气体(如天然气或氮气) 提高采油效率的技术。
热力采油技术
通过加热降低原油粘度,提高 其流动性的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
利用微生物提高采油效率和原 油采收率的技术。
采油工程技术特点
01
高效性
采油工程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原油采 收率,降低开采成本。
环保性
采油工程技术应符合环保要求,减 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定期检查定期对采油工程设备行检查,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清洁保养
定期对采油工程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延长设 备使用寿命。
维修更换
对于损坏的采油工程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 更换。
安全操作
严格按照采油工程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确保安全生产。
04 采油工程管理
采油工程管理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wf = Pr- q/J 当 q= 0 时,
Pwf
q
Pwf=Pr
Pr•J

q= Pr.J 时, Pwf=0 (1-2b)
由此两点得曲线:
tg=Pr.J/Pr=J
曲线的特征
1. 夹角的正切就是采油指数 , 夹角越大 , 采油指数越大 , 生产能力越强 ; 反之 , 夹角 越小 ,J 越小 , 生产能力越弱。曲线很直观 地反映油井的产能。 2. 当井底压力为 Pe 时 , 生产压差为零 , 油 井产量为零 . 即 : 产量为零的点 , 所对应的 压力即地层压力。 3. 当井底压力为零时 , 生产压差最大 , 所 对应的产量是极限最大产量。
CK 0 h re 3 S) 0 B 0 (ln rw 4
(1-3a)
J0
q0 p r p wf
(1-4)
B井 80吨/天
B井 120吨/天
(1) 采油指数
例: A井 100吨/天
A井 110吨/天 如果
P 1 P2
Pwf ,则P, qA ,qB
若 qB qA ,则B井产能大。 q 衡量产能: 采油指数 P
采油工程
第一章 油井基本流动规律
第一节 油井流入动态
一、单相原油流入动态 1、垂直井单相油流 (1)定压边界的稳定流产量公式
Pe=常数
Pw
C — 单位换算系数,P2表1-1
对溶解气驱油藏,可由试井得 Pr ,取代Pe:
根据达西定律,定压边界圆形油层中心一口垂直井
的稳态流动产量公式 :
( 1-1 )
(2)封闭边界拟稳态条件下的产量公式
ck o h(Pe Pwf ) qo 1 re μ o Bo (ln S) rw 2
对于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井的 拟稳态流动其产量 :
Pe C
Pw
(1-1a)
参见: DAKE : Fundamentals of Reservoir Engineering
区域的长半轴; (1-9)
L——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简称井长); S——水平井表皮系数; reh——水平井的泄流半径
reh
A/
A——水平井控制泄油面积,m2。 式(1-7)中的泄流区域几何参数 (如图1-3右图)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L>βh 且L<1.8 reh
二、油气两相渗流的流入动态
1、入井动态曲线随井底压力的变化
(1-2)式可写成 q = f (Pwf)
产量与井底流压的关系叫入井动态关系(IPR)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描绘q=f(Pwf)的曲线叫入井动态关系曲线 (IPR 曲线)。
②入井动态关系曲线(IPR 曲线)
建立 Pwf~q 坐标,
P
变换q =J(Pr-Pwf)式:
(5)IPR曲线的应用 1. 分析油井的潜能; 通过曲线可得到 J, Pe , qmax 2. 制定油井的工艺方案;
3.
分析措施效果。
(6)高速非线性渗流时, 油井产量与生产压差 间的关系为: p r
p wf Aq o
3 S 4
2 Bq o
(1-5)
B
2 B0
式中:
A
B0 re ln 2 K0h rw
(1-5a)
( p r p wf ) / q 0 与q0呈线性关系,其直线的
斜率为B,截距为A。
3. 水平井单相油流
(1 )水平井的流动形成
3
(2 )水平井的采油指数 (1-7)
——油层渗透率各向异性系数, (1-8) Kh、Kv——油层水平、垂向方向的渗透率;
——长度为 L的水平井所形成的椭球形泄流
由式1-3
Jo CK 0 h re 1 0 B 0 (ln rw 2
采油指数:油井日产量与生产压差的比值。
它表示单位生产压差下油井的日产量,
用以衡量油井的生产能力。
如果油井既产油,又产水:
( 1-4a )
产液指数
比采油指数:单位油层厚度上的采油指数。
JS J / h
q h ( P r Pwf )
( 1-4b )
(2)影响采油指数的因素
qo=Jo ( Pe -Pwf )
Jo qo Pe Pwf
qL Pe Pwf
cko h S o Bo ln re rw
ch ln re rw S ko Bo o kw Bw w
JL
采油指数反映了地层参数,反过来说, 地层参数影响采油指数。
(3) 入井动态关系曲线
① 入井动态关系
根据(1-2)式:qo =Jo(Pr-Pwf) 一般,在一定时期内: J=C(单相渗流), Pr=C
o
qo
( P r P wf ) m 0 B 0 (ln r e 3 S) rw 4 ck
o
可简化成:qo=Jo ( Pe -Pwf )
或 其中:
(1-2a) (1-2) (1-3)
S)
qo=Jo ( Pr - Pwf )
Jo CK 0 h re 1 0 B 0 (ln rw 2
Jo
式中 K—地层渗透率, m 2 ; 胶结地层,a= 1.906×107 、b=1.201; 非胶结砾石充填地层,a=1.08×106 、b=0.55
在系统试井时,如果在单相流动条件下 出现非达西渗流,则可用图解法求得(1-5) 中的系数A和B值。改变式(1-5)得:
pr q0 p wf A Bq 0
0
4
2
h 2 rw
式中 A—二项式层流系数,Pa/(m3/s); B—二项式紊流系数,Pa/(m3/s)2 ρ—原油密度,kg/m3; β—紊流速度系数,m-1。
β— 紊流速度系数, m-1 。它表征岩 石孔隙度结构对流体紊流的影响。由于岩石 结构的复杂性,用经验公式估计: b (1-6)
a/ K
(4) 确定入井动态曲线
1. 利用地层参数计算若干个 q 与 Pwf 的对 应值作图,得IPR曲线。 2.利用稳定试井法测定 改变生产条件 , 待产量稳定后 (<5%/ 天 ) , 测定井底流压。改变 Pwf * 3—5次,得q与Pwf对应 * 的3—5个点。在Pwf—q * q 坐标系中作出曲线。
(3)
非圆边界的产量公式
A—泄流面积; Cx值见P3 图1—2
2、 采油指数及入井动态
q0 cko h ( P e re o Bo (ln rw P wf ) S)
qo
( P r P wf ) 1 r e m 0 B 0 (ln S) rw wf ) 1 r e m o B o (ln S) rw 2 c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