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作业答案
化工原理 第三章作业答案

1、拟采用降尘室回收常压炉气中所含的球形固体颗粒。
降尘室底面积为10m 2,宽和高均为2m 。
操作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为0.75kg/m 3,粘度为2.6×10-5Pa ·s ;固体的密度为3000 kg/m 3;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为3 m 3/s 。
试求:1)理论上能完全捕集下来的最小颗粒直径;2)粒径为40μm 的颗粒的回收百分率;3)如欲完全回收直径为10μm 的尘粒,在原降尘室内需设置多少层水平隔板?解:1)在降尘室中能够完全被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为3.0103===bl V u s t m/s由于粒径为待求参数,故需采用试差法。
假设沉降在层流区,则可用斯托克斯公式求最小颗粒直径,即()μm 1.69m 1091.681.930003.0106.2181855min =⨯=⨯⨯⨯⨯=-=--g u d s t ρρμ 核算沉降流型 Re t 598.0106.275.03.01091.655min =⨯⨯⨯⨯==--μρt u d原设在层流区沉降正确,求得的最小粒径有效。
2)40μm 颗粒的回收百分率假设颗粒在炉气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则在气体的停留时间内颗粒的沉降高度与降尘室高度之比即为该尺寸颗粒被分离下来的分率。
由于各种尺寸颗粒在降尘室内的停留时间均相同,故40μm 颗粒的回收率也可用其沉降速度u't 与69.1μm 颗粒的沉降速度u t 之比来确定,在斯托克斯定律区则为回收率= u't / u t =(d'/d min )2=(40/69.1)2=0.335即回收率为33.5%。
3)需设置的水平隔板层数由上面计算可知,10μm 颗粒的沉降必在层流区,可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沉降速度,即()()352621029.6106.21881.93000101018---⨯=⨯⨯⨯⨯⨯≈-=μρρg d u s t m/s所以 69.4611029.610313=-⨯⨯=-=-t s blu V n ,取47层隔板间距为042.014721=+=+=n H h m核算气体在多层降尘室内的流型:若忽略隔板厚度所占的空间,则气体的流速为75.0223=⨯==bH V u s m/s ()()m 082.0042.022042.02424=+⨯⨯=+=h b bh d e 所以 Re 1774106.275.075.0082.05=⨯⨯⨯==-μρu d e即气体在降尘室的流动为层流,设计合理。
第3章 多自由度机械振动系统 作业答案

⎤ ⎡ x1 ⎤ ⎡ p1 ( t ) ⎤ ⎢x ⎥ = ⎢ p t ⎥ − k3 ⎥ ⎥ ⎢ 2 ⎥ ⎢ 2 ( )⎥ k3 + k 4 ⎥ ⎦⎢ ⎣ x3 ⎥ ⎦ ⎢ ⎣ p3 ( t ) ⎥ ⎦ 0
d ∂T ∂T ∂U ∂D ( )− + + = Qi i ∂qi ∂qi ∂q i dt ∂q
2、拉格朗日法:
1 1 2 12 + m2 x 2 T = m1 x 2 2
U=
1 2 1 1 2 ⎤ k1 x1 + k2 (2 x2 − x1 ) 2 = ⎡ (k1 + k2 ) x12 + 4k2 x1 x2 + 4k2 x2 ⎣ ⎦ 2 2 2
Dr. Rong Guo
School of automotive studies, tongji university
⎡ k1r 2 K =⎢ 2 ⎣ − k1r
⎡3 2 ⎢ 2 Mr ⎢ ⎢ 0 ⎢ ⎣ 0
⎤ ⎥ ( k1 + k2 ) r 2 ⎦ − k1r 2
− k1r 2 ⎤ ⎡θ1 ⎤ ⎡0 ⎤ ⎥⎢ ⎥ = ⎢ ⎥ θ 2 ⎦ ⎣0 ⎦ ( k1 + k2 ) r 2 ⎦ ⎣
⎤ ⎤ ⎡ k1r 2 ⎥ ⎡θ ⎥ ⎢ 1 ⎥ + ⎢ 3 −k r 2 θ Mr 2 ⎥ ⎣ 2 ⎦ ⎣ 1 ⎥ ⎦ 2
x1 2l + k1 x1 2l + m2 x2l = 0 ⎧m1 ⎨ ⎩m2 x2l + k2 ( 2 x2 − x1 ) 2l = 0 x1 + m2 x2l + 2k1 x1 = 0 ⎧2m1 ⎨ x2 − 2k2 x1 + 4k2 x2 = 0 ⎩ m2 ⎡ 2m1 ⎢ 0 ⎣ m2 ⎤ ⎡ x1 ⎤ ⎡ 2k1 ⎢ ⎥ + ⎢ −2 k m2 ⎥ x 2 ⎦⎣ 2⎦ ⎣ 0 ⎤ ⎡ x1 ⎤ ⎡0 ⎤ ⎢ x ⎥ = ⎢0 ⎥ 4k 2 ⎥ ⎦⎣ 2⎦ ⎣ ⎦
《线性系统理论基础》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3.1 判断下列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2) []x y u x x 111,100041020122-=⎥⎥⎥⎦⎤⎢⎢⎢⎣⎡+⎥⎥⎥⎦⎤⎢⎢⎢⎣⎡----=解:2C 012000101Q bAbA b -⎡⎤⎢⎥⎡⎤==⎣⎦⎢⎥⎢⎥-⎣⎦,2c rankQ n =<∴ 系统是状态不完全能控的2111101121o c Q cA cA -⎡⎤⎡⎤⎢⎥⎢⎥==--⎢⎥⎢⎥⎢⎥⎢⎥⎣⎦⎣⎦,o 2rankQ n =<∴ 系统是状态不完全能观测的。
3.2 判断下列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1) []x y u x x 101,101300040002=⎥⎥⎥⎦⎤⎢⎢⎢⎣⎡+⎥⎥⎥⎦⎤⎢⎢⎢⎣⎡---=2) x y u x x⎥⎦⎤⎢⎣⎡=⎥⎥⎥⎥⎦⎤⎢⎢⎢⎢⎣⎡+⎥⎥⎥⎥⎦⎤⎢⎢⎢⎢⎣⎡=01011000,1110000130000200001000113) []x y u x x 101,110200020012=⎥⎥⎥⎦⎤⎢⎢⎢⎣⎡+⎥⎥⎥⎦⎤⎢⎢⎢⎣⎡---=4) x y u x x ⎥⎦⎤⎢⎣⎡=⎥⎥⎥⎦⎤⎢⎢⎢⎣⎡+⎥⎥⎥⎦⎤⎢⎢⎢⎣⎡--=610321,029331100050005解:由系统能控和能观测性判据:1)A 为对角标准型,且对角元素互不相同,B 阵有全零元素的行,所以系统是不完全能控;C 阵中有全零元素的列,故系统是不完全能观测的。
2)1100100100000001A B C=0020011010000311⎡⎤⎡⎤⎢⎥⎢⎥⎡⎤⎢⎥⎢⎥==⎢⎥⎢⎥⎢⎥⎣⎦⎢⎥⎢⎥⎢⎥⎢⎥⎣⎦⎣⎦A 为约旦标准型,且各约旦块对角元素不相同,第一个约旦块最后一行对应到B 阵中的相应行为全零元素行,所以系统是不完全能控的;而各约旦块第一列对应到C 阵无全零元素列,所以系统是完全能观测的。
3)A =210020002⎡⎤-⎢⎥-⎢⎥⎢⎥-⎣⎦ B =011⎡⎤⎢⎥⎢⎥⎢⎥⎣⎦C =[]101A 为约旦标准型,但两个约旦块元素相同,课本上给出的由标准型判定系统能控、能观测的定理不再适用,因此要采用能控性判别矩阵和能观测性判别矩阵来判断。
《管理会计》第三章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第三章变动成本法作业题一、判断题1、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F )2、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就是变动成本,间接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F )3、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T )4、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业利润都必然相等。
(F )5、在确定企业的成本时,完全成本法要考虑所有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变动成本。
(F )6、在一般情况下,两种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收到产销平衡关系的影响。
(F)7、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本中只包括固定成本。
(F)8、我国的制造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完全成本法。
(T)9、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
(F )10、当产销绝对平衡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等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
(T )11、在任何条件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都与产销平衡关系有关。
(F)12、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
(T )13、以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业务成本计算、责任成本计算和质量成本计算。
(F)14、我国所称的吸收成本法实际上就是西方的直接成本法。
(F )15、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T )16、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出现不为零的利润差额,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
(T )17、导致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这两种方法分期营业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对固定性生产成本的处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F )18、在应用变动成本法的多种设想中,能同时兼顾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报告要求的方法被称为双轨制。
(F )19、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
第3章 作业答案

第3章 单元测验一、单项选择题1. 的阶差分是( C )t X k A Bkt t t k X X X -∇=-11kk k t t t k X X X ---∇=∇-∇C D111kk k t t t X X X ---∇=∇-∇1112k k k t t t X X X ----∇=∇-∇2. MA(2)模型,则移动平均部分的特征根是( A )121.10.24t t t t X εεε--=-+A , B ,10.8λ=20.3λ=10.8λ=-20.3λ=C , D ,10.8λ=-20.3λ=-10.8λ=-20.2λ=3. AR(2)模型,其中,则( B ) 121.10.24t t t t X X X ε--=-+0.04t D ε=t t EX ε=A B 00.04C D0.140.24. 若零均值平稳序列,其样本ACF 和样本PACF 都呈现拖尾性,则对可能建立( B{}t X {}t X )模型。
A. MA(2)B.ARMA(1,1)C.AR(2)D.MA(1) 5. 对于一阶滑动平均模型MA(1): ,则其一阶自相关函数为( C )。
15.0--=t t te e Y A. B. C. D. 5.0-25.04.0-8.06. 关于平稳时间序列模型,说法正确的是( B )A. 可以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序列值进行精确预测。
B. 当前观测序列时间为t,MA(q)模型对大于t+q 时间点序列值的预测值恒为常数。
C .自相关系数具有非唯一性,偏自相关系数不具有非唯一性 D .均值非平稳的序列,可以通过对数变换将其变成平稳的。
二、多项选择题1. 关于延迟算子的性质,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有 ( AD )A B10=B n-=(1-)tt n tx x B x -C∑=-=-ni n in nnB C B 0)1()1(D 对任意两个序列和,有{}t x {}t y 11()t t t t B x y x y --+=+2. ARMA 模型可逆性条件是( CD )A 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B 的根都在单位圆内 ()0t B εΦ=()0B Θ=C 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D 的根都在单位圆外 0=Θt B ε)(()0B Θ=3. 关于平稳可逆的ARMA 模型的序列预测问题,下列公式正确的有( ABCD )A12(|,,,)(0)t l t t t t lE x x x x x l +--+=≤ B12ˆ(|,,,)()(0)t l t t t t E x x x x xl l +--=>C 12(|,,,)(0)t l t t t t lE x x x l εε+--+=≤ D12(|,,,)0(0)t l t t t E x x x l ε+--=> 4. 对平稳时间序列模型矩估计方法评价正确的是 ( BCD )A 估计精度高B 估计思想简单直观C 不需要假设总体分布D 计算量小5. 下列属于模型优化方法的有( ABC )A 残差方差图定阶法B F 检验定阶法C 最佳准则函数定阶法D 最小二乘估计法 6. 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 A AR 模型总是可逆的B 平稳MA 模型的均值就等于模型的截距项参数C 偏自相关系数用来描述时间序列值间的直接影响D 只要ARMA 模型的AR 部分的系数的绝对值和小于1,该模型一定平稳。
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作业答案第三章基因的作⽤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名词解释1、基因型效应:通常情况下,⼀定的基因型会导致⼀定表型的产⽣,这就是基因型效应。
2、反应规范:遗传学上把某⼀基因型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显⽰的表型变化范围称为反应规范。
3、修饰基因:能改变另⼀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
它通过改变细胞的内环境来改变表型。
4、表现度:是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5、外显率:指在特定环境中,某⼀基因型(常指杂合⼦)个体显⽰出预期表型的频率(以百分⽐表⽰)。
6、不完全显性(半显性):具有⼀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称之为不完全显性。
7、镶嵌显性(嵌镶显性):具有⼀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个体上双亲性状在不同部位镶嵌存在的现象。
8、共显性(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现象。
9、表型模写: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变化的现象。
10、显性致死:只有⼀个致死基因就引起致死效应的。
在杂合状态下即可致死。
11、隐性致死: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样时,才起致死作⽤。
12、复等位基因:同源染⾊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样的⼀组基因成为复等位基因。
13、顺式AB型:I A和I B位于同⼀条染⾊体上,另⼀条同源染⾊体上没有任何等位基因,⾎型是AB型,基因型I AB i。
14、基因互作:⾮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
15、互补作⽤:独⽴遗传的两对基因,分别处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种新性状的发育。
当只有⼀对基因是显性(纯合或杂合),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种性状,这种作⽤称为互补作⽤。
F2性状的分离⽐是9:7。
16、积加作⽤: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能产⽣第⼆种相似的性状,当两对都是隐性基因时则表现出第三种性状。
第3章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1.软件产品的设计报告、维护手册和用户使用指南等不属于计算机软件的组成部分。
2. 完成从汇编语言到机器语言翻译过程的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3. 有一种计算机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每个用户都感觉好象自己在“独占”该计算机一样,这样的系统称为“分时处理系统”。
4. 从应用角度出发,通常将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5. 计算机软件技术就是指程序设计技术,包括程序的设计、编码、调试和维护等。
6. BIOS,Windows操作系统,C语言编译器等都是系统软件。
7. 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指令系统的,因此汇编语言程序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8. 程序是软件的主体,单独的数据和文档一般不认为是软件。
9. 操作系统的处理器调度程序负责计算机中所有处理器的分配和回收。
10. .虚拟存储器其实就是外存储器。
11.语言处理系统中的连接程序是将多个分别编译或汇编过的目标程序和库文件进行组合。
12. 所谓系统软件,就是购置计算机时计算机供应商提供的全部软件。
13.计算机自举完成后,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常驻内存。
14.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运行。
15.在裸机上不能运行任何程序。
16.在Windows系统中每张片软盘和每个逻辑硬盘经过高级格式化后都有一个根目录区存在于盘中。
参考答案:1~10:NNYNNYNYNN 11~16:YNNNNY二、单选题1. 目前流行的很多操作系统都具有网络功能,可以作为一个网络操作系统,以下操作系统中不能作为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是_______。
A.Windows 98 B.Windows NT ServerC. Windows 2000 Server D. UNIX2. 高级语言种类繁多,但其基本成分可归纳为四种,其中对处理对象的类型说明属于高级语言中的_______ 成分。
A.数据B.运算C.控制D.传输3. 在下列常用的PC机软件中,编辑的文档(内容)能直接保存为图片类型(例如JPEG文件类型)的是。
生物药物分析第三章作业答案

单选题1、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中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家兔体内的方式是A.静脉注射B.动脉注射C.腹腔注射D.灌胃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家兔对热原的反应与人基本相似,因而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家兔体温升高情况进行观察,通过观察结果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
所以答案为A。
2、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若再想供热原检查用,则至少应休息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用于热原检查后的家兔,如供试品判定为符合规定,至少应休息48小时方可再供热原检查用。
所以答案为D。
3、细菌霉内素检查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所以答案为B。
4、下列有关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叙述哪一项是错的A.每批鲎试剂的灵敏度须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复核B.凝胶法的原理是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C.抗生素类药物因具有抗菌活性,不能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D.凝集反应的温度规定为37℃±1℃E.凝集反应的时间规定为60分钟±2分钟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抗生素类药物可以用凝胶法检查细菌内毒素。
所以答案为C。
5、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A.鲎试验法B.临床检查法C.生物效应法D.家兔热原试验法E.放射性检验法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又称为鲎试验法。
本法系通过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两种完全正相关股票的相关系数为( B )。
A、r=0B、r=1C、r=-1D、r=∞2、已知某证券β系数为2,则该证券的风险是( D )。
A、无风险B、风险很低C、与市场平均风险一致D、是市场平均风险的2倍3、A公司1991年发行面值为$1000的债券,票面利率是9%,于2001年到期,市场利率为9%,定期支付利息。
债券价值为( B )。
A、951B、1000C、1021D、不确定4、某公司每股普通股的年股利额为4.2元,企业要求的收益率为8%,则普通股的内在价为( A )(假定股利固定不变)A、52.5元/股B、33.6元/股C、5.25元/股D、48.6元/股5、两种股票完全正相关时,把这两种股票组合在一起,则( B )。
A、能分散全部系统性风险B、不能分散风险C、能分散一部分风险D、能分散全部非系统性风险6、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 j=R F+βI(k m-R F)中,哪个符号代表无风险报酬率( B )A.K I B.R F C.βI D.K m7、下列哪项会引起系统性风险( B )A.罢工B.通货膨胀C.新产品开发失败D.经营管理不善8、要对比期望报酬率不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应该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贝他系数 D风险报酬系数9、某优先股,每月分得股息2元,年利率为12%,该优先股的价值为( A )。
A200元 B16.67元 C100元 D150元10、普通股的优先机会表现在: ( A )A优先购新股 B优先获股利 C优先分配剩余财产 D可转换11、两种股票完全负相关时,则把这种股票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时( A )。
A 能分散掉全部风险 B能分散掉全部系统风险C 能分散掉全部非系统风险D 不能分散风险12、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组合收益率为10%,A公司的 系数为2,则A公司必要收益率是( C )。
A、5%B、10%C、15%D、20%13、普通股价格10.50元,筹资费用每股0.50元,第一年支付股利1.50元,股利增长5%,则该普通股成本为( D )。
(该题目属于第六章内容,暂时不做要求)A、10.5%B、15%C、19%D、20%14、如果投资组合包括全部股票.则投资人( C )。
A、不承担任何风险B、只承担公司特有风险C、只承担市场风险D、既承担市场风险,又承担公司特有风险15、证券市场线(SML)反映了投资者回避风险的程度,当风险回避增加时,直线的斜率( A )。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为零16、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为10%,A公司的β系数为2,则A公司必要报酬率是( D )。
A、5%B、10%C、15%D、25%(市场的平均风险报酬率是已经将无风险利率减掉后的,所以是5%+2*10%=25%)17、某种股票β值为2,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平均投资报酬率为10%,则该股票的投资报酬率为( C )(平均投资报酬率是没有扣掉无风险报酬率的)A、10%B、5%C、15%D、20%18、某普通股最近一次支付股利为1.2元,资本成本率为10%,这种股票是零成长股,则股价不高于( D )时,应购买A、10.3元B、20.6元C、25元D、12元19、如果两个投资项目预期收益的标准差相同,而期望值不同,则这两个项目( C )A . 预期风险不同 B. 变异系数相同C . 预期风险相同D . 未来风险报酬相同20、下列各项年金中,只有现值没有终值的年金是( B )A.延期年金 B. 永续年金 C. 预付年金 D. 后付年金21、某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5,无风险利率4%,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8%,则该公司股票的收益率应为( D )A、4% B. 12% C. 8% D. 10%22、某公司发行的股票,预期报酬率为20%,最近一期股利为每股4.8元,估计股利会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则该种股票的价格为( D )。
A.96元B.19.2元C.48元D.52.8元(注意,最近一期股利为4.8元,是D0,预期报酬率在这里就相当于必要报酬率的概念)23、债券投资的特点是( D )。
A、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B、投资的风险高于股票投资C、投资的期限较长D、收入较稳定二、多项选择题1、β系数是衡量风险大小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β系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CD )A.β越大,说明风险越小B.某股票的β值等于零,说明此证券无风险(无市场风险)C.某股票的β值小于1,说明其风险小于市场的平均风险D.某股票的β值等于1,说明其风险等于市场的平均风险E.某股票的β值等于2,说明其风险高于市场的平均风险2倍2、非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有(ACE).A.罢工B.通货膨胀C.新产品开发失败D.高利率E.市场竞争失败3、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有( BD ).A.罢工B.通货膨胀C.新产品开发失败D.高利率E.市场竞争失败4、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影响证券组合预期收益率的因素包括( AB CD E)A、无风险收益率B、证券市场上的必要收益率C、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D、证券投资组合的β系数E、各种证券在证券组合中的比重5、下列关于β系数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B )。
A 某证券β值小于1,说明其风险低于市场平均风险B β值越大,说明风险越大C β值等于0,则此证券无风险D β值体现了某证券的风险报酬E 国库券的β值为16、债券投资的优点有(ABC ).A.本金安全性高,投资风险较小 B.收入较稳定 C.流动性较好D.具有经营管理权 E.与股票投资相比通常报酬较高三、判断题1.不可分散的风险程度,通常用系数β来计量,作为整体的证券市场的β系数1。
(√)2. 当两种股票完全负相关(γ=-1)时,分散持有股票没有好处;而当两种股票完全正相关(γ=+1)时,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分散掉。
(×)3. 无期限债券、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利均可视为永续年金。
( × )4.如果某种股票的β系数等于1/2,说明其风险是整个市场的风险的2倍。
(×)5.由于几乎没有风险,短期国库券利率可以近似代表资金时间价值。
( √ )6.两种完全负相关的证券组合在一起,可以消除一切风险。
( √ )(从风险的定义出发,预期收益率的变化,因为完全负相关时收益率固定,并且标准差为零,所以没有风险)7.当股票种类足够多时,几乎能把所有的非系统风险分散掉。
( √ )四、简答题1、证券组合的风险可分为哪两种?具体解释各自含义。
见教材51页。
2、简述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见教材66页。
五、计算分析题1、某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5,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12%,那么该公司股票的报酬率为多少?答案:该公司股票的必要报酬率=5%+1.5×(12%-5%)=15.5%。
2、某公司拟发行一债券,债券面值为500元,5年到期,票面利率8%,发行时债券市场利率为5%。
若该债券2007年发行,到期还本,每年付息一次,则2008年该债券价格应为多少才值得购买?答案:在未说明的情形下,认为该债券是2007年1月1日发行,要你估计2008年1月1日的价值。
因此还有4年到期,500(P/F,5%,4)+500×8%(P/A,5%,4)=553.34(元)3、某企业准备投资购买股票,现有A、B公司股票可供选择,A公司股票市价是每股12元,上年每股股利0.2元,预计以后以5%的增长率增长。
B公司股票市价每股8元,上年每股股利0.5元,将继续坚持固定股利政策。
该企业经分析认为投资报酬率要达到10%(或该企业的资本成本为10%)才能购买这两种股票。
分别计算A、B公司的股票价值并作出投资决策。
解答:A股票价值=0.2(1+5%)/(10%-5%)=4.2(元)<12(元),不值得购买;B股票价值=0.5/10%=5(元)<8(元),不值得购买。
4、某项投资的报酬率及其概率分布情况为:市场状况发生的概率预计报酬(万元)良好0.3 40一般0.5 20较差0.2 5假定市场风险报酬系数为10%,无风险报酬率为3%,试计算该项投资的预期收益、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该题删除,涉及到另外一种表示风险的方法)。
5、某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构成的证券组合,三种股票所占比重分别为25%、35%和40%,其贝他系数分别为0.5、1和2,股票的市场收益率为12%,无风险收益率为5%。
计算该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率和必要收益率解答:组合的贝塔系数为=0.5×25%+1×35%+2×40%=1.275组合的风险报酬率=1.275×(12%-5%)=8.925%必要收益率=8.925%+5%=13.925%6、某企业现有甲乙两个投资项目,期望报酬率均为25%;甲项目的标准差为10%,乙项目的标准差为18%,计算两个项目的变异系数,并比较其风险大小。
解答:变异系数甲=10%/25%=0.4,变异系数乙=18%/25%=0.72乙的风险大于甲。
7、ABC公司准备投资100万元购入甲、乙丙三种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三种股票占用的资金分别为30万元,30万元和40万元,三种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1.0,1.2和2.5。
现行国库券的收益率为10%,平均风险股票的市场报酬率为18%,要求:(1)计算该股票组合的综合β系数。
(2)计算该股票组合的风险报酬率。
(3)计算该股票组合的预期报酬率。
解答:(1)组合的贝塔系数=1.0×30%+1.2×30%+2.5×40%=1.66(2)组合风险报酬率=1.66×(18%-10%)=13.28%(3)预期报酬率=必要报酬率=10%+13.28%=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