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讲解

合集下载

第六章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第一节pppt课件(专业版)

第六章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第一节pppt课件(专业版)

.
信息熵冗余
理论状态下,b(yi)应设为:
b(y)logp
i
2i
式中,pi是yi的发生概率、由于要预先估算出
{p,p...p } 很困难.因此 实际上一般取:
01
k1
b(y)b(y)...b(y)
0
1
k 1
因此,单位数据量d的值必然大于信息熵E,产 生信息熵冗余。
.
三、数据压缩编码应用领域
❖ 图像信号、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 ❖ 文件存储系统和分布式系统的数据压缩编码 ❖ 为数据平安保密而开发的数据压缩编码
.
四、压缩编码方法分类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
无失真编码
统计编码
行程编码 LZW编码 霍夫曼编码 算术编码
有失真编码
预测编码 变换编码 分析合成编码
DPCM编码 ADPCM编码
K-L变换 DCT变换
量化编码 小波变换编码 分行图像 子带编码
.
五、压缩编码方法的评价
衡量一种数据压缩方法好坏有三个重要指标: ❖ 压缩比要大 ❖ 实现压缩的算法要简单,压缩解压缩速度快, 尽可能实时压缩解压 ❖ 恢复效果要好,尽可能恢复原始数据
.
信息熵冗余
信息熵,又称编码冗余,是指一组数据所携带的信 息量,一般定义为:
E k1 p•logpi
i
2
i0
E为信息熵 k为数据类数或码元 的个数 Pi为发生概率
.
信息熵冗余
编码时,为使单位数据量d等于E或接近E:
k1
d pb(y)
i
i
i0
d为单位数据量 k为数据类数或码元的个数 b(yi)为分配给码元类yi的比特数
.
第一节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概述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第6章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教学内容】1.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压缩方法的分类;2.量化;3.统计编码;4.变换编码;5.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国际标准。

【教学目的与要求】数字化后的音频和视频等媒体信息具有数据海量特性,与当前硬件技术所能提供的计算机存储资源和网络带宽之间有很大差距(虽然现在的存储器的容量越来越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就是数据压缩技术,即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必要性。

由于数据中存在着大量的冗余,所以多媒体数据压缩才是可行的。

介绍常用的编码方法,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JPEG、MPEG等。

1.熟练掌握: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必要性、可能性;哈夫曼编码;JPEG压缩编码。

2.掌握:量化;统计编码;变换编码。

1.一般了解:压缩编码的分类;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其他国际标准,如MPEG-1,MPEG-2,MPEG-4,MPEG-7等;【考核知识点】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必要性;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可行性;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的基本原理;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JPEG、MPEG的基本原理。

随着通信、计算机和大众传播这三大技术更紧密的融合,计算机已不局限于数值计算、文字处理的范畴,同时成为处理图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多媒体等多种信息的工具。

数字化后的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具有数据海量性,与当前硬件技术所能提供的计算机存储资源和网络带宽之间有很大差距,可以通过数据压缩技术解决该关键问题。

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的进程中,数据压缩技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章重点介绍一些重要的压缩编码方法,也介绍现有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JPEG、MPEG、H.21、H.23可视通信的国际标准。

这些压缩算法和国际标准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数据库、常规电视数字化、高清电视(HDTV)以及交互式电视(Interactive TV)系统中。

目前,正在开展应用的项目有:可视电话、视频会议、多媒体电子邮件、音频、视频点播和IP电话等。

多媒体数据的压缩与传输技术

多媒体数据的压缩与传输技术

多媒体数据的压缩与传输技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数据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音频、视频、图像等。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存储。

本文将探讨多媒体数据的压缩与传输技术,以及优化这些技术的方法。

一、多媒体数据的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的压缩技术是指通过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压缩,减少数据传输和存储所占用的空间和带宽。

常见的压缩技术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种。

1. 有损压缩有损压缩是指通过丢弃一部分数据来减小数据的大小,以达到压缩的目的。

这种压缩方法适用于音频和视频等数据,一般情况下,这些数据对人的感知有一定的误差容忍度,可以通过有损压缩的方法将数据体积大幅度压缩。

常见的有损压缩算法包括MP3、JPEG、MPEG等。

2. 无损压缩与有损压缩相比,无损压缩可以确保数据在压缩后不会有任何信息丢失。

无损压缩适用于图像和文本等数据,这些数据对精确性要求较高。

常见的无损压缩方法包括GIF、PNG和ALAC等。

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技术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技术一般分为实时传输和非实时传输两类。

1. 实时传输实时传输是指数据的传输需要在某个时间点到达并得到有效处理的传输方法。

此类传输方法通常用于视频通话、游戏直播等场景中。

因此,实时传输需要具备低延迟、高质量和可靠性三个特点。

常见的实时传输技术包括传统的TCP/IP协议与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协议相对应的RTCP(Real-time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和RTP(Real Time Transport Protocol)协议。

同时,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实时传输协议是WebRTC技术。

2. 非实时传输非实时传输则是指数据的传输不需要在某个时间点到达并得到有效处理的传输方式,该传输方法常用于文件下载、在线视频播放等场景中。

此类数据传输相对于实时传输,对于时间要求更为宽松,但需要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进行保证。

多媒体数据压缩

多媒体数据压缩

多媒体数据压缩1. 引言多媒体数据压缩是当今数字技术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多媒体应用的广泛应用,对数据的传输和存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多媒体数据常常具有巨大的数据量,传输和存储所需的带宽和存储空间也相应增加。

为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应运而生。

2.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减少多媒体数据中的冗余信息来降低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成本。

冗余信息是指数据中重复或不必要的部分,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识别和剔除。

多媒体数据压缩主要涉及到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

对于图像数据,常用的压缩算法包括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无损压缩通过对图像进行编码和解码来实现数据的压缩和恢复,保证了压缩前后数据的完全一致性。

有损压缩则通过牺牲一定的图像质量来实现更高的压缩比,常见的有损压缩算法包括JPEG和PNG等。

对于音频数据,压缩技术主要包括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无损压缩常用的算法有FLAC和ALAC等,它们主要通过减小数据中的冗余部分来实现音频数据的压缩。

而有损压缩则通过对音频信号进行一定的量化和编码来实现更高的压缩比,例如MP3和AAC等。

对于视频数据,压缩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帧间压缩和基于帧内压缩。

帧间压缩通过对相邻帧之间的差异进行编码来实现数据的压缩,常见的压缩算法有MPEG-2和H.264等。

而帧内压缩则通过对单帧图像进行编码来实现压缩,常见的压缩算法有MPEG-1和H.265等。

3.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应用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互联网上的图片和视频网站常常需要处理大量的多媒体数据,通过压缩技术可以减少带宽的占用和存储空间的消耗,提高网站的加载速度和用户体验。

在音频和视频传输领域,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可以实现音视频流的实时传输,满足实时通信和视频会议等应用的需求。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存储介质,例如CD、DVD和蓝光光盘等,通过压缩技术可以在有限的存储空间中存储更多的多媒体内容。

第6讲-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方法

第6讲-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方法

0
1
A 0
0 1 C
1 0 D 1 E
B
这幅图像的熵为: H(S)=(15/39) log2(39/15) + (7/39)log2(39/7) + (7/39)log2(39/7) + (6/39)log2(39/6) +(5/39)log2(39/5) = 2.1859 这说明每个符号可用2.1859位表示,39个象素需用85.25位。 编码中以N表示编码器输出码字的平均码长,用熵值衡量是 否最佳编码,即:当N>>H(S)有冗余,不是最佳;N< H(S),不 可能;N≈H(S)(N稍大于H(S)),是最佳编码。
S=(A,B,C,D,E) 符号 出现的次数(Pi) A 15(0.3846) B 7(0.1795) C 6(0.1538) D 6(0.1538) E 5(0.1282)
log2(1/pi) 1.38 2.48 2.70 2.70 2.96
分配的代码 需要位数 0 15 100 21 101 18 110 18 111 15
• 离散信源
S1, S2 , ..., Sn X p(S ), p(S ), ..., p(S ), 2 n 1
p ( Si ) 1
i 1
n
• 图像的信息熵
H ( X ) p( Si ) I ( Si ) p( Si ) log 2 p( Si ) 1
第6讲 多媒体数据压缩 和信息编码
内 容 提 要
多媒体数据压缩基本特征和方法
图像统计特性
无损数据压缩编码方法 有损数据压缩编码方法
多媒体数据压缩基本特征和方法
1.数据压缩的处理过程:
编码过程:对原始数据进行压缩,便于存储和传输。 解码过程: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恢复成可用数据。

多媒体数据压缩

多媒体数据压缩

多媒体数据压缩多媒体数据压缩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数据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其数据量较大,对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应运而生。

2. 多媒体数据压缩概述多媒体数据压缩是通过消除冗余信息和利用信号处理算法来减小多媒体数据的尺寸,以达到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目的。

常见的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有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2.1 有损压缩有损压缩是指在压缩多媒体数据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一些数据的质量,从而达到较高的压缩比例。

音频和视频的压缩一般采用有损压缩方法。

在有损压缩中,一些冗余或不重要的数据将被舍弃或减少,从而减小数据的尺寸。

2.2 无损压缩无损压缩是指压缩多媒体数据时,完全保留原始数据的质量,不丢失任何信息。

图像和文本的压缩一般采用无损压缩方法。

无损压缩通过利用数据的统计特性和编码技术,将冗余信息进行编码和重新表示,从而减小数据的尺寸。

3. 多媒体数据压缩算法多媒体数据压缩算法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变换编码和熵编码三个过程。

3.1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多媒体数据压缩的第一步,它主要通过降低原始数据的冗余性来减小数据的尺寸。

常用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有去除冗余像素、空间上的局部特性分析和时间上的相关性分析等。

3.2 变换编码变换编码是指通过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变换,将信号的冗余信息转化为频域的权值,从而减少数据的尺寸。

常用的变换编码方法有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小波变换等。

3.3 熵编码熵编码是指基于信息论的编码方法,通过统计数据的出现频率,将频率高的数据用较短的编码表示,频率低的数据用较长的编码表示,从而减小数据的尺寸。

常用的熵编码方法有霍夫曼编码和算术编码等。

4. 多媒体数据压缩标准为了实现多媒体数据在不同平台和设备间的互通性,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多媒体数据压缩标准。

常见的多媒体数据压缩标准有:- 音频压缩标准:MP3、AAC、FLAC等;- 图像压缩标准:JPEG、PNG、GIF等;- 视频压缩标准:MPEG-2、H.264、AVC、H.265、HEVC等。

《多媒体技术》电子教案: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多媒体技术》电子教案: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多媒体技术电子教案: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一、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概述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集成,并能够对它进行处理、传输和存储,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多媒体技术中,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可以将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以便更有效地存储和传输。

该技术可以通过减少数据冗余、淘汰不必要的数据等方式来降低多媒体文件的大小。

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如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等。

二、无损压缩技术无损压缩技术是将多媒体数据进行无损压缩,即在不损失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将文件大小进行压缩。

常见的无损压缩技术包括:Run Length Encoding(RLE)、标志赋值编码、霍夫曼编码等。

1. Run Length Encoding(RLE)Run Length Encoding(RLE)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它通过识别文件中连续出现的相同数据并进行编码来压缩多媒体数据。

例如,当一张图像中有大量相同的像素时,RLE可以将它们表示为一个像素值和一个重复次数的序列,从而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

2. 标志赋值编码标志赋值编码也是一种简单的无损压缩技术,它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数据中的不同符号/颜色赋予不同的标志来将其进行压缩。

例如,一种常见的标志赋值编码技术是算术编码。

3. 霍夫曼编码霍夫曼编码是一种无损压缩技术,它利用统计学原理来压缩多媒体数据。

该编码技术通过对多媒体数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符号/颜色分配短码,对出现频率较低的符号/颜色分配长码,从而达到对数据进行压缩的目的。

三、有损压缩技术有损压缩技术是将多媒体数据进行有损压缩,即在一定程度上损失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将文件大小进行压缩。

常见的有损压缩技术包括:数据降采样、量子化、离散余弦变换(DCT)、离散小波变换(DWT)等。

1. 数据降采样数据降采样也是一种简单的有损压缩技术,它通过减少音频和视频数据的采样率和比特率来达到压缩文件大小的目的。

了解电脑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了解电脑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了解电脑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现代社会中,电脑多媒体数据的使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然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都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和带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脑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可以达到减小文件大小和提高传输速度的目的。

一、什么是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是一种通过减少多媒体数据中的冗余信息来降低数据量的方法。

这些冗余信息可以是空间上的冗余,时间上的冗余以及感知上的冗余。

通过使用各种压缩算法和编码方式,多媒体数据可以被有效地压缩,从而减小文件大小和提高传输速度。

二、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原理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原理主要分为两种: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是通过牺牲一定的数据精度来实现数据的压缩。

在多媒体数据中,人耳和人眼对于一些细微的变化并不敏感,因此可以通过减少这些细微变化来实现数据的压缩。

常见的有损压缩算法有JPEG和MPEG。

无损压缩则是通过保留所有的原始数据信息来实现数据的压缩。

虽然无损压缩压缩率相对较低,但是能够完全还原原始的多媒体数据。

常见的无损压缩算法有ZIP和FLAC。

三、常见的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1. 图像压缩技术图像压缩是多媒体数据压缩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图像压缩中,有损压缩算法JPE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算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图像分成多块,并对每一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然后对其进行量化和编码。

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图像的文件大小。

2. 音频压缩技术音频压缩是通过去除音频数据中的冗余信息来减小文件大小。

在音频压缩中,有损压缩算法MP3是一种常见的算法。

其原理是通过分析音频信号的频域和时间域特性,去除一些对人耳不敏感的数据,从而减小文件大小。

3. 视频压缩技术视频压缩是多媒体数据压缩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形式。

在视频压缩中,常见的算法有MPEG。

MPEG算法将视频分为多个压缩单元,对每个压缩单元进行运动估计和变换编码,然后进行量化和编码。

四、电脑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的应用电脑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6/8
8
视觉冗余
人类的视觉系统对图像场的敏感度是非均 匀的。但是,在记录原始的图像数据时, 通常假定视觉系统近似线性的和均匀的, 对视觉敏感和不敏感的部分同等对待,从 而产生比理想编码(即把视觉敏感和不敏 感的部分区分开来的编码)更多的数据, 这就是视觉冗余。
人类视觉系统的一般分辨能力估计为26灰度等 级,而一般图像的量化采用的是28的灰度等级。 这也被称之为视觉冗余。
基于人眼视觉特 性的压缩技术是 有损压缩技术
2019/6/8
10
6.1.3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原理
2. 图像压缩说明
视频压缩与语音相比,语音的数据量较小,且 基本压缩方法已经成熟,目前的数据压缩研究 主要集中于图像和视频信号的压缩方面。
压缩处理过程有两个过程,编码过程是将原始 数据经过编码进行压缩,以便存储与传输;解 码过程是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还原为可以使 用的数据。
2019/6/8
14
6.1.3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原理
⑵ 熵压缩法
也称有损压缩法,有失真压缩,是指使用压缩 后的数据进行解压缩,解压之后的数据与原来 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会让人对原始资料表达 的信息造成误解。
2019/6/8
15
6.1.3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原理
⑶ 熵压缩法与冗余压缩法的比较
2019/6/8
11
6.1.3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原理
3. 与压缩相关的指标
衡量一种数据压缩技术的好坏有四个重要的指 标:
• ⑴ 压缩比大:即压缩前后所需要的信息存储量之比 要大。
• ⑵ 算法简单:实现压缩的算法简单,压缩、解压速 度快,尽可能地做到实时压缩解压。
• ⑶ 恢复效果好:恢复效果好,要尽可能地恢复原始 数据。
多媒体技术
1 2019/6/8
第6章 多媒体数据压缩
6.1 多媒体数据压缩概述 6.2 数据压缩的技术基础 6.3 常用的无损数据压缩方法 6.4 常用的有损数据压缩方法
2019/6/8
2
6.1 多媒体数据压缩概述
6.1.1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必要性
⑴ 原始采样的媒体数据量巨大 ⑵ 有效利用存储器存储容量 ⑶ 提高通信线路的传输效率 ⑷ 消除计算机系统处理视频I/O瓶颈
2019/6/8
6
结构冗余
在有些图像的纹理区,图像的像素值存在 着明显的分布模式。
例如,方格状的板图案等,我们称此为结构冗 余。已知分布模式,可以通过某一过程生成图 像。
2019/6/8
7
知识冗余
有些图像的理解与某些知识有相当大的相 关性。例如:狗的图像有固定的结构,狗 有四条腿,头部有眼、鼻、耳朵,有尾巴 等。这类规律性的结构可由先验知识和背 景知识得到,我们称此类冗余为知识冗余。
2019/6/8
19
预测编码
预测编码
预测编码是根据离散信号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 性的特点,利用前面一个或多个信号预测下一 个信号进行,然后对实际值和预测值的差(预 测误差)进行编码。如果预测比较准确,误差 就会很小。在同等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就可以 用比较少的比特进行编码,达到压缩数据的目 的。
• ⑷ 压缩能否用硬件实现。
2019/6/8
12
6.1.3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原理
2019/6/8
13
6.1.3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原理
⑴ 冗余压缩法
也称无损压缩法,是指使用压缩后的数据可以 解压缩,且解压之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 相同。它利用数据的统计冗余进行压缩,可完 全恢复原始数据而不引入任何失真,但压缩率 受到数据统计冗余度的理论限制,一般为2:1到 5:1。
2019/6/8
3
6.1 多媒体数据压缩概述
6.1.2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可能性
常见的图像数据冗余种类:
• ⑴ 空间冗余 • ⑵ 时间冗余 • ⑶ 结构冗余 • ⑷ 知识冗余 • ⑸ 视觉冗余
2019/6/8
4
空间冗余
在任何一幅图像中,均有由许多灰度或颜 色都相同的邻近像素组成的区域,它们形 成了一个性质相同的集合块,即它们相互 之间具有空间上的强相关性,在图像中就 表现为空间冗余。
例如,一块表面颜色均匀 的区域中所有点的光强和 色彩以及饱和度都是相同 的,这就是空间冗余。
2019/6/8
5
时间冗余
这是序列图像(电视图像、运动图像)表 示中经常包含的冗余。图像序列中两幅相 邻的图像有较大的相关,这反映为时间冗 余。
运动图像的相邻帧往往包含相 同的背景和移动物体,只不过 物体所在的位置略有不同,由 于相邻帧记录了相邻时刻的同 一场景,所以称为时间冗余。
2019/6/8
9
6.1 多媒体数据压缩基概于数述据冗余
6.1.3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原理
的压缩技术是 无损压缩技术
1.图像数据压缩的主要依据有两个
一是图像数据中有许多重复的数据,使用数学 方法来表示这些重复数据就可以减少数据量;
另一个依据是人眼睛对图像细节和颜色的辨认 有一个极限,把超过极限的部分去掉,这也就 达到了数据压缩的目的。
在图像压缩系统组成中,变换和编码是无损耗 的,而量化是有损耗的。无损压缩方法仅利用 了统计冗余,而没有利用量化器。有损压缩方 法既利用了统计冗余又采用了量化器,利用了 心理视觉冗余。
2019/6/8
16
6.1.4 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
1.根据编、解码后数据是否一致来进行分 类,数据压缩的方法一般被划分为两类: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6/8
17
6.1.4 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
2.根据压缩方法的原理,可将其具体划分 为以下几种:
⑴ 量化与向量量化编码 ⑵ 预测编码 ⑶ 变换编码 ⑷ 信息熵编码 ⑸ 混合编码
• 变换编码与预测编码相结合
2019/6/8
18
量化与向量量化编码
对像元点进行量化时,除了每次仅量化一 个点的方法外,也可以考虑一次量化多个 点的做法,这种方法称为向量量化。即利 用相邻数据间的相关性,将数据系列分组 进行量化。
可逆编码(无损编码)。此种方法的解码图像 与原始图像严格相同,压缩比大约在2:1~5:1之 间。主要编码有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行 程长度编码等。
不可逆编码(有损编码)。此种方法的解码图 像与原始图像存在一定的误差,但视觉效果一 般可以接受,压缩比可以从几倍到上百倍调节。 常用的编码有变换编码和预测编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